CN104349441B -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49441B CN104349441B CN201310341595.2A CN201310341595A CN104349441B CN 104349441 B CN104349441 B CN 104349441B CN 201310341595 A CN201310341595 A CN 201310341595A CN 104349441 B CN104349441 B CN 1043494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cmax
- base station
- user equipment
- transmit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主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主基站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以及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基站和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数十年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大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并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更优质的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又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与发展的。为了达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所要求的性能,3GPP在其IMT-Advanced系统技术标准之一的LTE-Advanced系统演进技术中引入了多种新的技术,例如中继技术(Relay)、载波聚合技术(CA)、多点协作传输技术(CoMP)等等。其中微小区的引入是为了增强热点覆盖、减少网络盲区、改善网络边缘用户服务性能、提高网络系统容量。
在异构网中,主基站和辅基站的发射功率不同,而用户到两个基站间的路径损耗不同,因此从用户上行或下行吞吐量性能考虑,用户的最佳接入小区不同。在LTE中,用户会根据RSRP进行小区选择或小区重选,因此用户会接入其接收信号最强的小区。这意味着用户不能同时接入上下行最优的小区。此时的最佳方案应当是用户上下行分别接入其最优小区。
在3GPP TR 36.839中,用户的切换性能在异构网中较其在纯宏小区网络中差,尤其当微小区和宏小区同频部署时。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保障用户移动的鲁棒性并同时增强负载均衡,一种解决方案是微小区与宏小区同时提供切换相关的RRC信令。
在3GPP TR 36.839中提到,微小区场景下切换的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宏小区场景,而高频率的小区切换将会增加接入网和核心网的信令开销。在当前的LTE架构中,用户的控制平面承载和用户平面承载结束在同一个基站。当用户从一个微小区切换到另一个微小区时,用户的控制平面承载和用户平面承载就需要改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可同时接入到多个基站,譬如用户的控制平面承载一直连接至主基站,而用户平面承载可连接至微小区。
在Release-10和Release-11中,载波聚合可极大的提高用户的峰值速率。但是受限于延迟,载波聚合只能在同一个基站内完成。因此在异构网中,当前还不能使用跨基站的载波聚合,这意味着在异构网中用户相较于载波聚合场景下,峰值速率较低。此时如果用户能同时接入多个基站,则可以获得较高的峰值速率并优化小区负载。
同时接入宏小区和微小区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用户同时接入宏小区和微小区作为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在Release-12被称作双接入(Dual connectivity)。双接入可定义为用户可同时接入工作在同频或异频的多个基站。在3GPP TR 36.932中,基站间是否是理想回程链路均是可能的工作场景。其中,基站间是理想回程链路可使用Release-10/11中的载波聚合(CA)、协作多点传输(CoMP)等相关技术。因此,在Release-12中,主要关注非理想回程链路的工作场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上行发射机功率控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即在以下两个需求方面取得平衡:一方面是为达到服务质量(QoS)所需要的足够的每比特发射能量,另一方面是最小化对系统其他用户的干扰以及最大化移动终端电池寿命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上行功率控制必须自适应无线传播信道特性,包括路径损耗、阴影效应和快衰落以及克服来自同一小区和相邻小区其他用户的干扰。
LTE的上行功率控制的主要过程为:
(1)用户设备(UE)接收到TPC(功率控制命令)。
(2)UE进行下行无线信道导频接收功率的测量并计算路径损耗。UE基于路径损耗、上行共享信道带宽、传输格式和TPC等参数来计算发射功率P。如果用户设备触发了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报告)并满足发送条件,那么用户设备还需要在上行共享信道上发送PHR。
(3)基站从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接收到PHR后,通过格式为DCI Format0/1/1A/1B/1D/2/2A/2B/2C/2D/3/3A/4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向UE发送TPC。
(4)返回到步骤(1),即UE接收到功率控制命令。
在上述步骤(2)和(3)中,UE向基站发送的PHR作为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预算信息,为基站提供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依据。如果PHR反映出UE有较大的功率余量,那么基站可以分配较多的无线资源给UE;如果PHR反映出UE已经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功率余量,那么基站只能分配较少的无线资源块或者低阶调制命令给UE。PHR的发送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是触发,然后是上报。UE在相关定时器到期或者路径损耗变换较大或者PHR配置/重配置或者小区激活或取消激活时触发PHR上报,并且当UE获得了足够的PUSCH资源后向基站上报PHR。PHR作为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单元(MAC CE)被复用在MAC PDU(协议数据单元)中,经PUSCH发送。
PCMAX为UE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CMAX的取值范围主要有两种受限因素:1)受限于基站的控制;2)UE的无用带外辐射,如为了满足频谱发射屏蔽(SEM)和邻带泄露比(ACLR)等要求,UE降低最大发射功率(也称为功率回退)。
综上所述,在Release-12中由于引入了双接入这种新的技术,UE可以同时接入宏小区和微小区。由于基站间不是理想回程链路,所以UE需要分别向宏小区和微小区传输上行信号(ACK/NACK、CSI信息、UL-SCH等)。同时,因为宏小区和微小区分别独立调度UE,这会导致双接入UE没有足够的上行发射功率来支持同时上行传输给宏小区和微小区。显然的,目前Release-10/11的上行功率控制机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本申请后文中将用户设备接入的小区分为主小区和辅小区。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针对双接入场景下的用户上行功率控制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发明,可将UE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按照接入的不同小区配置为主小区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所谓主小区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和辅小区最大发射功率是指用户设备在该小区上被允许的最大上行发射功率。这些最大发射功率可由网络侧配置,也可由UE侧自行决定。如果由网络侧配置,则主基站可通过回程链路或者通过UE来告知辅基站这些参数。若由UE侧配置,则UE可通过包含这些参数的新设计的PHR来告知主基站和辅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主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主基站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以及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通过预留功率指示消息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基站通过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辅基站通过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并基于PHR计算用户设备的实际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主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以及主基站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用户设备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包括:判断是否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如果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则发送aPHR。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设备激活双接入状态;载波的数据信道的功率余量报告被触发;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用户设备的默认配置为报告所述增强功率余量报告;所配置的用于触发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上报的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所配置的用于禁止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发送的禁止报告定时器超时,并且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的变化超过阀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并基于PHR计算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实际发送功率;以及辅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并基于aPHR计算用户设备在辅小区的实际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确定其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以及用户设备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分别向主基站和辅基站通知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分别向主基站和辅基站通知PM,CMAX和PS,CMAX,包括:判断是否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如果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则发送aPHR。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设备激活双接入状态;载波的数据信道的功率余量报告被触发;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用户设备的默认配置为报告所述增强功率余量报告;所配置的用于触发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上报的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所配置的用于禁止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发送的禁止报告定时器超时,并且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的变化超过阀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主基站和辅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并基于aPHR计算用户设备的实际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用户设备获得其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以及如果满足功率缩减条件,则执行功率缩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减条件包括:任一个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大于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减条件包括:所有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均大于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所确定的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并且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预留功率指示消息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并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基站还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并基于PHR计算用户设备的实际发送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分别向主基站和辅基站通知PM,CMAX和PS,CMAX。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以及如果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则发送aPHR。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设备激活双接入状态;载波的数据信道的功率余量报告被触发;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用户设备的默认配置为报告所述增强功率余量报告;所配置的用于触发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上报的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所配置的用于禁止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发送的禁止报告定时器超时,并且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的变化超过阀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以及功率缩减单元,被配置为在满足功率缩减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功率缩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减条件包括:任一个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大于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缩减条件包括:所有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均大于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Advanced系统)中的能源利用率,并改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功率余量报告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X2-AP过程的流程图;
图5a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增强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结构图;
图5b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增强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结构图;
图5c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增强功率余量报告的MAC CE结构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以及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出的针对双接入UE的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UE)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止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下文以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版本作为示例应用环境,具体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今后的5G蜂窝通信系统。
首先介绍用户设备在各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的定义。在Release-12中,当用户设备驻留在不止一个小区上时(例如两个小区),用户设备在每一个成员载波上都配置了一个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CMAX,c,而用户设备在其驻留的每一个小区上分别被RRC信令配置了配置最大发射功率,此处记为PCMAX,M和PCMAX,S。显然,这两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均为-29dBm至23dBm。需要选择PCMAX,M和PCMAX,S中较大的一个参数作为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CMAX,即PCMAX=max(PCMAX.M,PCMAXS)。然后用户设备将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CMAX按照接入不同的小区分为主基站小区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基站小区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其中,需要满足:
PM,CMAX+PS,CMAX≤PCMAX
PM,CMAX≤PCMAX,M
PS,CAX≤PCMAX,S
所以,PM,CMAX和PS,CMAX的取值范围均为-40dBm到23dBm,且两者之和应小于用户设备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LTE网络中的主基站配置用户设备在各个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通过回程链路告知辅基站。如图1所示,方法10在步骤S100处开始。
在步骤S110,主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
在步骤S120,主基站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例如,主基站可以通过X2接口向辅基站通知PS,CMAX的取值。
当用户设备处于双接入状态时,发起X2-AP过程。当用户设备不处于双接入状态时,用户设备所接入的基站如Release-10/11一样正常调度此用户设备。下面,详细描述X2-AP过程如下:
1.综述(General)
首先,这个X2-AP的功能可称之为预留功率指示消息。如图4所示,预留功率指示消息过程由主基站发起,通过X2-AP所包含的信息告知辅基站相关的用户设备在该基站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这个过程可以使用用户设备相关的信令。
2.成功的操作(Successful Operation)
这个过程由主基站发起。主基站通过发送预留功率消息告知辅基站用户设备的预留功率值。辅基站收到预留功率消息后,会使用相应的预留功率值来调度相关的用户设备。
3.不成功的操作(Unsuccessful Operation)
本申请中不适用。
4.异常情况(Abnormal Conditions)
若出现异常情况,则辅基站忽略此消息。
其中,此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留功率指示消息的结构和此消息中所包含的预留功率信息元素的可以设计如下:
表1预留功率指示消息
表中的标识(如Presence,Range,Criticality和Assigned Criticality)的定义可参见TS 36.413。
预留功率值为相应小区提供了用户设备的预留功率值,即dual connectivity UE在辅基站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的值,用于调度。该信息的具体设计例如下表所示。
表2预留功率值
由于预留功率指示消息是一个新的X2-AP,为此本发明中增加了一种新的消息类型。下表是对TS 36.4239.2.13中消息类型的一种修改。其中,增加了一种新的消息类型,定义为“16”预留功率指示。
表3消息类型
在步骤S130,主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该通知过程可以以若干方式实现。以下,列出若干示例加以说明。
示例一:主基站将用户设备在不同驻留小区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PS,CMAX通过RRC信令告知用户设备。这两个参数用于上行功率控制,例如可放置在IEUplinkPowerDedicated中:
其中,P-M-cmax和P-S-cmax对应于PM,CMAX和PS,CMAX,取值范围为-40dBm至23dBm。
示例二: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将用户设备在不同驻留小区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PS,CMAX通过RRC信令告知用户设备。这两个参数用于上行功率控制,可放置在IEUplinkPowerDedicated中:
其中,P-C-cmax对应于PM,CMAX或PS,CMAX,其取值范围为-40dBm至23dBm。
可选地,方法10可以包括步骤S140。在S140,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并基于PHR计算用户设备的实际发送功率。例如,主基站和辅基站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这样,主基站可以计算出用户设备在各个驻留小区上的实际发射功率。而主基站或辅基站以PM,CMAX或PS,CMAX代替PCMAX作为各个驻留小区上配置最大发射功率。这样,基站可以通过驻留小区上的实际发射功率和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准确地调度用户设备。
最后,方法10在步骤S150结束。
图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主基站配置用户设备在各驻留小区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通过用户设备告知辅基站。如图2所示,方法20在步骤S200处开始。
在步骤S210,主基站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
在步骤S220,主基站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例如,主基站可以将用户设备在不同驻留小区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PS,CMAX通过RRC信令告知用户设备。此时,此RRC信令与前文中所述的RRC信令配置示例一相同。这两个参数用于上行功率控制,可放置在IE UplinkPowerDedicated中:
其中,P-M-cmax和P-S-cmax对应于PM,CMAX和PS,CMAX,取值范围为-40dBm至23dBm。
方法20包括步骤S230。在S230,用户设备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下面,结合图3详细阐述aPHR的发送过程。
触发条件:
当Release-12用户开始进入双接入(dual connectivity)状态,即从单接入变为双接入,这里我们称之为激活双接入(dual connectivity)状态。显然的,此时主基站配置了该用户设备相应的配置最大传输功率,用户设备的增强功率余量报告触发(310)。当用户处于双接入(dual connectivity)状态时,确定满足Release-10/11中的PHR触发条件,则触发并发送aPHR(320)。所述触发条件包括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载波的数据信道的功率余量报告被触发;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无限资源控制RRC信令;用户设备的默认配置为报告所述增强功率余量报告;配置的用于触发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上报的周期性定时器超时;配置的禁止报告定时器超时,所述禁止报告顶上去用于在所述禁止报告定时器计时期间禁止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上报,并且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上变化超过阀值;用户设备已执行了不止一个所配置的TPC命令;用户设备被配置了新的Scell。
在330,在当前工作方式下,用户设备发射aPHR取代Release-10/11中的PHR。所谓aPHR,如图5a所示。第一个字节的最后一比特置“1”,此比特可称为指示信息,表示此功率余量报告包含了用户设备在辅基站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或配置最大发射功率比率δ或在该小区上总的功率余量。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按预定顺序封装于功率余量报告中所包含的n个比特中。PS,CMAX的在aPHR中的表示方式可分为:
示例一:参照PHR中PCMAX,c的映射方式,Pc,CMAX可映射为下表:
表4Pc,CMAX的映射
其中c可以是M或S。用户设备通过主基站的RRC信令获知PS,CMAX的值。
示例二:如图5b所示,因为兼顾后向兼容性,用户设备存在一个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CMAX。为此,设计一个参数δ作为比例系数,使得Pc,CMAX=δ*PCMAX。参数δ的取值可以采用{0,0.4,0.5,0.6,0.7,0.8,0.9,1},此时参数δ为三比特。此外,参数δ也可以采用百分比INTEGER(1…100),其中1代表了最小的百分比,100代表最大的百分比。此时参数δ为七比特。图中各个参数的详细说明可参见TS 36.3216.1.3.6a。
示例三:如图5c所示,用户设备已知道其在辅基站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同时用户设备已知道其在辅基站小区的实际发射功率。因此,在用户设备处可计算出辅基站小区的各成员载波上总的功率余量。不同于前面的实施例,此处在功率余量报告中加入总的功率余量构成增强型功率余量报告(aPHR)。显然,总的功率余量值的映射方式与功率余量是一样的。
可选地,方法20可以包括步骤S240。在S240,主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并基于PHR计算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实际发送功率;以及辅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并基于aPHR计算用户设备在辅小区的实际发送功率。主基站以PM,CMAX代替PCMAX作为驻留小区上配置最大发射功率。这样,主基站通过驻留小区上的实际发射功率和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准确地调度用户设备。同样地,辅基站以PS,CMAX代替PCMAX作为驻留小区上配置最大发射功率。这样,辅基站通过驻留小区上的实际发射功率和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准确地调度用户设备。
最后,方法20在步骤S250处结束。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确定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PS,CMAX,并通过aPHR告知主基站和辅基站。如图6所示,方法60在步骤S600处开始。
为了兼顾后向兼容性,此处主基站和辅基站如Release-10/11一样通过RRC信令分别配置用户设备在主小区和辅小区上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此处记为PCMAX,M和PCMAX,S。显然,这两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均为-29dBm至23dBm。选择PCMAX,M和PCMAX,S中较大的一个参数作为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CMAX,即PCMAX=max(PCMAX,M,PCMAX,S)。
在步骤S610,用户设备确定其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需要满足:
PM,CMAX+PS,CMAX≤PCMAX
PM,CMAX≤PCMAX,M
PS,CMAX≤PCMAX,S
在步骤S620,用户设备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分别向主基站和辅基站通知PM,CMAX和PS,CMAX。该aPHR的发送过程已经在上文结合图3进行了详细阐述,因此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在步骤S630,主基站和辅基站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并基于aPHR计算用户设备的实际发送功率。各基站以PM,CMAX或PS,CMAX代替PCMAX作为驻留小区上配置最大发射功率。这样,各基站可以通过驻留小区上的实际发射功率和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准确地调度用户设备。
最后,方法60在步骤S640处结束。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方法70在步骤S700处开始。
在步骤S710,用户设备获得其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
在步骤S720,判断是否满足功率缩减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功率缩减(powerscaling)。例如,功率缩减条件可以包括:任一个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大于该用户设备在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该用户设备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备选地,功率缩减条件可以包括:所有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均大于该用户设备在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该用户设备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例如,用户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获得其在各个驻留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PS,CMAX。备选地,用户设备自身可以确定其在各个驻留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XX和PS,CMAX。然后,用户设备可以按照Release-10/11标准规范中的方式工作。此时,用户设备使用PM,CMAX和PS,CMAX代替PCMAX作为该用户设备在该驻留小区上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以此作为功率缩减的基础。例如:
示例一:当任一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大于该基站配置最大发射功率,而用户设备总的发射功率小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即PM,PUCCH+PM,PUSCH>PM,CMAX或者PS,PUCCH+PS,PUSCH>PS,CMAX,而同时PPUCCH+PPUSCH≤PCMAX。此时不需要做功率缩减。
示例二:当任一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大于该基站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同时用户设备总的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即PM,PUCCH+PM,PUSCH>PM,CMAX或者PS,PUCCH+PS,PUSCH>PS,CMAX,而同时PPUCCH+PPUSCH>PCMAX。此时需要做功率缩减,用户设备优先缩减其驻留小区上发射功率超过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PS,CMAX)。功率缩减的方式如Release-10/11标准规范中所述。
示例三:当所有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均大于该基站配置最大发射功率,此时用户设备总的发射功率必定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即PM,PUCCH+PM,PUSCH>PM,CMAX且PS,PUCCH+PS,PUSCH>PS,CMAX,同时PPUCCH+PPUSCH>PCMAX。此时需要做功率缩减,用户设备同时缩减各个驻留小区上发射功率。功率缩减例如可按照Release-10/11标准规范中所述来进行。
最后,方法70在步骤S730结束。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如图8所示,基站80包括确定单元810和发送单元820。备选地,基站80还包括接收单元830。图8所示的基站80可以用于执行图1-2中所示的方法。
确定单元810被配置为确定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在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
发送单元820被配置为发送所确定的PM,CMAX和PS,CMAX。例如,发送单元820可以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并且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优选地,发送单元820通过预留功率指示消息向与辅小区相对应的辅基站通知PS,CMAX,并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通知PM,CMAX和PS,CMAX。
接收单元830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功率余量报告PHR和/或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并基于PHR和/或aPHR计算用户设备的实际发送功率和剩余可调度功率。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90的框图。如图9所示,用户设备90包括确定单元910和发送单元920。图9所示的用户设备90可以用于执行图6中所示的方法。
确定单元9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
发送单元920被配置为通过增强功率余量报告aPHR分别向主基站和辅基站通知PM,CMAX和PS,CMAX。优选地,发送单元920首先判断是否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如果满足aPHR的触发条件,则发送aPHR。触发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设备激活双接入状态;载波的数据信道的功率余量报告被触发;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信令;用户设备的默认配置为报告所述增强功率余量报告;所配置的用于触发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上报的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所配置的用于禁止所述功率余量报告的发送的禁止报告定时器超时,并且测量得到的路径损耗的变化超过阀值。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00的框图。如图10所示,用户设备100包括获取单元110和功率缩减单元120。图10所示的用户设备100可以用于执行图7中所示的方法。
获取单元110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在主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M,CMAX和辅小区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PS,CMAX。
功率缩减单元120被配置为在满足功率缩减条件的情况下执行功率缩减。例如,功率缩减条件可以包括:任一个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大于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备选地,功率缩减条件包括:所有基站调度用户设备的功率均大于该基站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并且用户设备的总发射功率大于总的配置最大发射功率。
本申请提出了几种针对双接入用户设备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采用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LTE支持双接入用户设备的上行资源利用率并改善频谱/能量效率。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两者的结合来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内部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多种器件来实现,这些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电路器件、数字电路器件、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在本申请中,“基站”是指具有较大发射功率和较广覆盖面积的移动通信数据和控制交换中心,包括资源分配调度、数据接收发送等功能。“用户设备”是指用户移动终端,例如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等可以与基站或者辅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
此外,这里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实现。更具体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是如下的一种产品: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编码有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该计算机程序逻辑提供相关的操作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当在计算系统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计算机程序逻辑使得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这种设置典型地提供为设置或编码在例如光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硬盘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软件、代码和/或其他数据结构、或者诸如一个或多个ROM或RAM或PROM芯片上的固件或微代码的其他介质、或一个或多个模块中的可下载的软件图像、共享数据库等。软件或固件或这种配置可安装在计算设备上,以使得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主基站MeNB,包括:
发送电路,被配置为和/或被编程为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信息指示辅基站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以及
接收电路,被配置为和/或被编程为基于来自所述UE的发射功率来接收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所述发射功率至少由配置发射功率和最大UE输出功率PCMAX来给出,所述配置发射功率由所述MeNB通过X2接口指示给所述SeNB;以及
所述配置发射功率是所述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或所述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NB,其中,所述配置发射功率是最大UE输出功率PCMAX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NB,其中,SeNB是不同于MeNB的eN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NB,其中,所述配置发射功率的值是0或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NB,其中,所述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和所述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是通过RRC信令独立配置的。
6.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接收电路,被配置为和/或被编程为通过RRC信令从主基站MeNB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信息指示辅基站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以及
发送电路,被配置为和/或被编程为基于发射功率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所述发射功率至少由配置发射功率和最大UE输出功率PCMAX来给出,所述配置发射功率由所述MeNB通过X2接口指示给所述SeNB;以及
所述配置发射功率是所述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或所述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配置发射功率是最大UE输出功率PCMAX的比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SeNB是不同于MeNB的eNB。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配置发射功率的值是0或更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和所述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是通过RRC信令独立配置的。
11.一种主基站MeNB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信息指示辅基站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以及
基于来自所述UE的发射功率来接收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所述发射功率至少由配置发射功率和最大UE输出功率PCMAX来给出,所述配置发射功率由所述MeNB通过X2接口指示给所述SeNB;以及
所述配置发射功率是所述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或所述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
12.一种用户设备UE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RRC信令从主基站MeNB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所述第二信息指示辅基站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以及
基于发射功率来发送上行链路发送;
其中,所述发射功率至少由配置发射功率和最大UE输出功率PCMAX来给出,所述配置发射功率由所述MeNB通过X2接口指示给所述SeNB;以及
所述配置发射功率是所述MeNB的配置发射功率或所述SeNB的配置发射功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41595.2A CN104349441B (zh) | 2013-08-07 | 2013-08-07 |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6532229A JP2016531505A (ja) | 2013-08-07 | 2014-08-07 | 上り電力制御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
US14/910,227 US10264532B2 (en) | 2013-08-07 | 2014-08-07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eNodeB, and user equipment |
PCT/CN2014/083844 WO2015018348A1 (zh) | 2013-08-07 | 2014-08-07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JP2018196921A JP6437157B1 (ja) | 2013-08-07 | 2018-10-18 | 基地局、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41595.2A CN104349441B (zh) | 2013-08-07 | 2013-08-07 |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49441A CN104349441A (zh) | 2015-02-11 |
CN104349441B true CN104349441B (zh) | 2020-03-17 |
Family
ID=5246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41595.2A Active CN104349441B (zh) | 2013-08-07 | 2013-08-07 |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64532B2 (zh) |
JP (2) | JP2016531505A (zh) |
CN (1) | CN104349441B (zh) |
WO (1) | WO20150183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899478B1 (ko) * | 2011-03-29 | 2018-09-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시간 동기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EP3694263B1 (en) | 2013-09-04 | 2022-11-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874863B (zh) | 2013-10-31 | 2019-11-0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装置以及无线电终端 |
US9480029B2 (en) | 2014-01-06 | 2016-10-2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with dual connectivity |
US9900844B2 (en) * | 2014-01-13 | 2018-02-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 |
EP4436290A3 (en) | 2014-01-29 | 2025-01-0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6304209A (zh) * | 2015-05-21 | 2017-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站选择方法及装置 |
CN107027178A (zh) * | 2016-02-01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功率优化分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JP6766141B2 (ja) * | 2016-05-09 | 2020-10-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基地局及び無線端末 |
US12004090B2 (en) | 2016-05-26 | 2024-06-04 | Ofinno, Llc | Type 2 power headroom of a primary cell in a wireless device |
US10420040B2 (en) | 2016-05-26 | 2019-09-17 | Ofinno, Llc | Power headroom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
CN107645766B (zh) | 2016-07-21 | 2021-08-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246745B (zh) * | 2017-05-03 | 2021-05-2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
CN110612749B (zh) | 2017-05-10 | 2022-08-26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MX2019014998A (es) | 2017-06-16 | 2020-02-24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odo de control de potencia para enlace y producto relacionado. |
WO2019059673A1 (ko) | 2017-09-20 | 2019-03-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012532B (zh) * | 2018-01-04 | 2021-04-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phr的触发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CN112106407A (zh) * | 2018-05-10 | 2020-12-1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信装置 |
CN110536400B (zh) * | 2018-05-25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170402B (zh) * | 2018-12-07 | 2024-04-3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phr的方法、节点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2867123B (zh) * | 2019-11-08 | 2023-11-17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US11844030B2 (en) | 2020-04-02 | 2023-12-12 | Parallel Wireless, Inc. | Uplink link adaptation in 5G base stations |
CN113784369B (zh) * | 2020-06-09 | 2024-07-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功率余量报告phr上报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14765844B (zh) * | 2021-01-14 | 2024-06-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上行功率控制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3437A (zh) * | 2011-03-03 | 2011-07-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功率余量上报和调度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WO2012096520A2 (en) * | 2011-01-11 | 2012-07-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220770A (zh) * | 2009-12-30 | 2013-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75367B1 (ko) * | 2009-01-21 | 2016-11-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의 전송 모드 전환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
US8750882B2 (en) * | 2009-06-16 | 2014-06-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operative control of power among base stations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using same |
CN102083131B (zh) * | 2010-11-05 | 2013-11-0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可配置的终端载波最大传输功率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
KR101776873B1 (ko) * | 2011-01-11 | 2017-09-1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전송 출력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
JP2014507982A (ja) | 2011-01-20 | 2014-04-03 | テル ハショマー メディカル リサーチ 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ー アンド サーヴィシーズ リミテッド | 胃腸管の異常の診断に有用な情報を提供する方法と装置 |
CN102238716A (zh) * | 2011-07-15 | 2011-11-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调整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
JP5927802B2 (ja) * | 2011-08-02 | 2016-06-0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
EP2760243B1 (en) * | 2011-09-25 | 2017-03-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
US8913518B2 (en) * | 2012-08-03 | 2014-12-16 | Intel Corporation | Enhanced node B,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3813433A (zh) * | 2012-11-09 | 2014-05-2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跨基站载波聚合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
US9479230B2 (en) * | 2013-05-31 | 2016-10-25 | Blackberry Limi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offload in wireless networks |
-
2013
- 2013-08-07 CN CN201310341595.2A patent/CN104349441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8-07 US US14/910,227 patent/US102645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07 JP JP2016532229A patent/JP2016531505A/ja not_active Ceased
- 2014-08-07 WO PCT/CN2014/083844 patent/WO201501834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10-18 JP JP2018196921A patent/JP6437157B1/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20770A (zh) * | 2009-12-30 | 2013-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
WO2012096520A2 (en) * | 2011-01-11 | 2012-07-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123437A (zh) * | 2011-03-03 | 2011-07-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功率余量上报和调度子帧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018348A1 (zh) | 2015-02-12 |
JP2016531505A (ja) | 2016-10-06 |
JP6437157B1 (ja) | 2018-12-12 |
CN104349441A (zh) | 2015-02-11 |
US20160174160A1 (en) | 2016-06-16 |
US10264532B2 (en) | 2019-04-16 |
JP2019041396A (ja) | 2019-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49441B (zh) | 主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US10123281B2 (en) | Inter-network assisted power control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f D2D communications | |
US11589366B2 (en) |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 |
US10080221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that can reduce an inter-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betwee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 |
US9019905B2 (en) | Uplink interference reduction at base station with restricted wireless access | |
US9848392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power base station, low-power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US9826489B2 (en) | Method for reporting a power headroom and communication | |
CN105282836B (zh) |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 | |
US20130201968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high-power base station, low-power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US9961683B2 (en) | UL serving link's role chang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
US20160150486A1 (en) | Method for adjusting a transmission power | |
CN105323843B (zh) | 一种功率余量的上报方法和一种宏基站 | |
US1127777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resour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 |
KR102186489B1 (ko) | 상향링크 전송 전력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