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34544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5446A
CN104345446A CN201310335805.7A CN201310335805A CN104345446A CN 104345446 A CN104345446 A CN 104345446A CN 201310335805 A CN201310335805 A CN 201310335805A CN 104345446 A CN104345446 A CN 104345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area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58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炫佑
黄泰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358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5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5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4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性基板;第二电性基板;复数个挡墙,设置于第二电性基板上以界定出复数个像素区域;复数个色阻单元,每一色阻单元包括色阻区域与透明区域;以及显示介质,填充于每一像素区域中且其包含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其中,每一像素区域中,当无电压施加时,第一液体完全覆盖色阻单元以防止光线穿过像素区域;当有电压施加时,藉由电湿润效应第一液体聚集至临近色阻区域的挡墙一侧以至少部分暴露色阻单元中的透明区域,以使光线至少穿过部分透明区域。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且藉由非透明液体与色阻阵列层配合的结构,更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高均匀性、高对比的显示效果以及高良率的制程优势。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湿润显示领域,尤其是一种制程良率高且具有较高透光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等轻薄型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技术领域,且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见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标准,但是在白亮度(主要指出光效率这一显示性能)这一技术面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因此,飞利浦最早提出了一种新的显示技术——电湿润显示技术,所谓电润湿(Electrowetting)技术就是利用油与水界面固有的自然力以及为利用这些力量而开发出的方法。这种显示技术是由飞利浦门下的专业显示器厂商Liquavista公司研制出来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3年第8期的Nature杂志上,而且飞利浦已经拥有了这项技术的专利。
具体的,飞利浦的这项专利使用了一种可以把水从表面排除、以油膜作为介质的高疏水材料,形成分离的油相和水相,抗水表面的湿润效果可以使用电压来改变(故名电润湿),令表面变得更亲水(湿润)。由于原先抗水的表面现在变得更吸水,油层不得不改变其形式。继而利用上述现象配合光线形成显示的效果。相比于液晶显示技术,基于电湿润显示技术制造的显示装置具有更高的出光效率,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两种常用的电湿润显示装置:
如图1A、1B所示,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电湿润显示装置(无彩色滤光层)处于暗态及亮态时的局部剖视图。此电湿润显示装置100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一组基板110和第二组基板120,且在第二组基板120上形成有复数个挡墙160,用以划分出复数个像素区域150,在每一个像素区域150中都填充有油墨130和亲水液体140,更进一步讲,在此现有设计中油墨130包含有四种不同的颜色,举例来说其包含红色油墨130r、绿色油墨130g、蓝色油墨130b和黑色油墨130k(其中,在图1A与图1B中红色油墨130r、绿色油墨130g、蓝色油墨130b和黑色油墨130k的颜色分别以字母R、G、B和BK表示),这些油墨分别对应填充于各个像素区域150中,当电湿润显示装置100切换于暗亮态之间时,每个像素区域150可以藉由光线穿过不同颜色油墨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以显示不同色彩的图像。其中,所谓的电湿润显示装置100的暗态与亮态,是指第一组基板110和第二组基板120之间未施加电压和施加电压的情况,即在第一组基板110和第二组基板120之间未施加电压时,如图1A所示,由于在第二组基板120与油墨130、亲水液体140接触的表面设置有疏水层(图中未示出),故亲水液体140会被自动排开,油墨130会覆盖整个像素区域150,此时,自第二组基板120一侧射向第一组基板110的光线穿透油墨130,红色油墨130r、绿色油墨130g和蓝色油墨130b对应的像素区域即会呈现对应亮度的色彩,不过,对于入射到黑色油墨130k中的光线则会被遮蔽无法穿过,而使得黑色油墨130k对应的像素区域呈现黑色;而在第一组基板110和第二组基板120之间施加电压时,如图1B所示,第二组基板120表面的疏水层会改变极性,变得亲水,故油墨130都会被排开进而集中于每个像素区域靠近挡墙的角落,此时,自第二组基板120一侧射向第一组基板110的大部分光线会穿过亲水液体140(一般该液体是透明的),整个电湿润显示装置100呈现亮态。对于这种结构的电湿润显示装置,一般情况下彩色油墨会采用通过喷印式(IJP,Ink-Jet Printing)注入每一个像素区域,再控制滴入的亲水液体量来进行混合,此种结构的优势在于省略了彩色滤光层,且其达到相当高的光穿透率(>40%),但上述喷印式制程方式所需精确度极高,很难控制每一像素区域的油墨量,进而直接导致了这种电湿润显示装置的制程良率较低。
下面再来看另一种结构的电湿润显示装置,请参考图2A、2B,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电湿润显示装置(含彩色滤光层)处于暗态及亮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这一种电湿润显示装置200同样包含两组基板:第一组基板210和第二组基板220,在第二组基板220上同样设置有复数个挡墙260,用以划分出复数个像素区域250,在每一个像素区域250中都填充有油墨230和亲水液体240,与上一设计不同的是,此设计中的油墨230都为非透明油墨,例如为黑色油墨(图2A和图2B中油墨230的颜色以字母BK表示),且该第一组基板210还包含一彩色滤光层211,该彩色滤光层211进一步包含复数个红色滤光单元221r、复数个绿色滤光单元211g、复数个蓝色滤光单元211b和复数个透明滤光单元211w(其中,复数个绿色滤光单元211g、复数个蓝色滤光单元211b和复数个透明滤光单元211w对应的颜色分别以字母R、G、B和W表示)。该电湿润显示装置200的工作原理与电湿润显示装置100大致相同,如图2A所示,当第一组基板210和第二组基板220之间未施加电压(即电湿润显示装置200处于暗态)时,故亲水液体240会被自动排开,油墨230会覆盖整个像素区域250,此时,自第二组基板220一侧射向第一组基板210的光线会完全被非透明的油墨230所遮蔽,整个电湿润显示装置200呈现全黑画面;而如图2B所示,当第一组基板210和第二组基板220之间施加电压(即电湿润显示装置200处于亮态)时,第二组基板220表面的疏水层会改变极性,变得亲水,故油墨230都会被排开进而集中于每个像素区域靠近挡墙的角落,此时,自第二组基板220一侧射向第一组基板210的大部分光线就会穿过彩色滤光层211,进而使得对应红色滤光单元221r、绿色滤光单元211g、蓝色滤光单元211b和透明滤光单元211w的像素区域250呈现不同的色彩,藉由上述光线色彩的变化,电湿润显示装置200即能实现显示不同色彩图像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这种设计的电湿润显示装置200,由于仅使用黑色油墨,故可以利用浸入式涂布法(Dip Coating)进行注墨,再于水中进行对组制程,所以,这种制程方式具有高均匀性以及高良率的优势,同时黑色油墨也可达到全黑态以提高显示的对比度,不过,这种电湿润显示装置的出光效率在最高亮态时一般能达到30%至35%之间,但于透明显示器应用上其出光效率略显不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这两种电湿润显示装置分别存在制程良率低以及出光效率不高的缺点,所以如何能够设计出一种兼顾制程良率以及出光效率的显示装置是一个较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兼顾显示装置的制程良率以及出光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程良率高且具有较高透光率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且该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电性基板;
第二电性基板,该第一电性基板与该第二电性基板相对设置;
复数个挡墙,设置于该第二电性基板上以界定出复数个像素区域,且该复数个挡墙位于该第一电性基板与该第二电性基板之间;
复数个色阻单元,每一色阻单元对应每一像素区域设置,且该色阻单元包括色阻区域与透明区域;以及
显示介质,填充于每一像素区域中,该显示介质包含具有疏水性的第一液体和具有亲水性的第二液体;
其中,每一像素区域中,当无电压施加时,该第一液体完全覆盖该色阻单元以防止光线穿过该像素区域;当有电压施加时,藉由电湿润效应该第一液体聚集至临近该色阻区域的挡墙一侧以至少部分暴露该色阻单元中的该透明区域,以使光线至少穿过部分该透明区域。
作为可选的方案,每一该色阻区域具有第一面积,该第一面积占该色阻区域所在色阻单元的总面积的比例为50%至85%之间。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一液体在该色阻单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取最小面积时,该最小面积所占对应色阻单元的总面积的比例为10%至45%之间。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色阻区域对应的色阻颜色是红色、绿色或者蓝色。
作为可选的方案,每一像素区域成矩形设置。
作为可选的方案,每三个像素区域组成一个主像素区域,且每一主像素区域成正方形设置。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一液体是非极性溶液,该第二液体是极性溶液。
作为可选的方案,该第一液体是油类溶液,该第二液体是水。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显示装置中:
该第一电性基板包括第一基板、色阻阵列层、第一透明电极层,且该色阻阵列层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依次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色阻阵列层由该复数个色阻单元组成,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该第二电性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主动阵列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疏水层,且该主动阵列层、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该疏水层依次形成在该第二基板上,且该疏水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所述的显示装置中:
该第一电性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透明电极层,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该第二电性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主动阵列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色阻阵列层以及疏水层,且该主动阵列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以及该疏水层依次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色阻阵列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疏水层之间,该色阻阵列层由该复数个色阻单元组成,且该疏水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新型的电湿润显示装置,且每一个色阻单元都具有透明区域,所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同时藉由本发明中非透明液体与色阻阵列层配合的结构,更是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高均匀性、高对比的显示效果以及高良率的制程优势,这样的优势也利于本发明应用于透明显示领域或更多的显示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A、1B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电湿润显示装置(无彩色滤光层)处于暗态及亮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A、2B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电湿润显示装置(含彩色滤光层)处于暗态及亮态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任意一个像素区域有电压施加时的结构剖视图;
图5A、5B分别为图3中该显示装置处于暗态及亮态时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任意一个主像素区域中的色阻单元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0包括:第一电性基板310、第二电性基板320、显示介质(包含具有疏水性的第一液体330和具有亲水性的第二液体340)、复数个挡墙360、封闭墙体370和光源380,其中,第一电性基板310和第二电性基板320相对设置,显示介质位于第一电性基板310和第二电性基板320之间,此外,复数个挡墙360设置于第二电性基板320上以界定出复数个像素区域350,显示介质填充于每一像素区域中,值得一提的是,复数个挡墙360可以采用光蚀刻微影法形成于第二电性基板320上,而上面所提到的光源380可以是常见于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冷阴极荧光灯等有源的背光光源,也可以取自于外界的环境光。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结构为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00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仅仅以三个像素区域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于实际应用中时,该显示装置300应该包含复数个成阵列排列的像素区域350,关于这一点在此就不再进一步的叙述,下文将藉由显示装置300细部的结构来进行详细描述。
更具体的来说,请仍参考图3为例,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性基板310和第二电性基板320均是多层式的电性基板,先来看第一电性基板310,在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300的结构中,第一电性基板310包括第一基板311、色阻阵列层312和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且色阻阵列层312和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依次图案化形成于该第一基板311上,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位于第一基板311临近显示介质的一侧,色阻阵列层312是由阵列排列的复数个第一色阻单元312r、复数个第二色阻单元312g和复数个第三色阻单元312b所组成的。详细来说,该复数个色阻单元312r、312g和312b中的每一个色阻单元都是对应每一个像素区域350设置,且每一个色阻单元与每一个像素区域350的面积是几近相同的,这样就确保了后续每一道穿过每一个像素区域350的光线都是对应透射过每一色阻单元,进而提高光源380的利用率。
此外,进一步来看每一个色阻单元的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色阻单元312r包括第一色阻区域3121r和第一透明区域3122r,第二色阻单元312g包括第二色阻区域3121g和第二透明区域3122g,以及第三色阻单元312b包括第三色阻区域3121b和第三透明区域3122b,简单来说,每一色阻单元都包含有两个区域:一个色阻区域和一个透明区域。以本实施例为例,第一色阻单元312r对应的第一色阻区域3121r的色阻颜色是红色(如图3中第一色阻区域3121r的色阻颜色以字母R表示),第二色阻单元312g对应的第二色阻区域3121g的色阻颜色是绿色(如图3中第二色阻区域3121g的色阻颜色以字母G表示),而第三色阻单元312b对应的第三色阻区域3121b的色阻颜色是蓝色(如图3中第三色阻区域3121b的色阻颜色以字母B表示);然而,对于第一透明区域3122r、第二透明区域3122g和第三透明区域3122b,这三者实质上是相同的,即这三个区域中均未设置任何色阻颜色(图3中透明区域对应的颜色以字母W表示)。虽然本实施例以三种色阻颜色为例来说明本发明色阻阵列层312的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该色阻阵列层更可以以四种色阻颜色来组合搭配,例如这四种色阻颜色可以是红、绿、蓝、黄。
接下来再来看第二电性基板320,在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300的结构中,第二电性基板320包括第二基板321、主动阵列层322、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以及疏水层324,且主动阵列层322、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以及疏水层324依次图案化形成于第二基板321上,其中,疏水层324位于第二基板321临近显示介质的一侧;主动阵列层322可以是包含薄膜晶体管电路的线路层,也可以其他包含类似能够产生开关信号的线路层,其主要用于接收外部的电压信号,以控制每一个像素区域350是否接收外部施加的电压;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以及上述的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材质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铟镓锌氧化物(IGZO)及石墨烯(graphene)的其中之一种;疏水层324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疏水性,其可以是由表面具有-OH基的SiO2膜构成。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位于第一电性基板310与第二电性基板320之间的显示介质包含具有疏水性的第一液体330和具有亲水性的第二液体340,两者互不相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液体330是非极性溶液,第二液体340是极性溶液,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330是黑色油墨(图3、图4、图5A、图5B以及图7中第一液体330的颜色以字母BK表示),而第二液体340是水,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以此为限,更宽泛的讲,第一液体330可以选自硅油、烷烃油、含有溶剂的硅油混合物及含有溶剂的烷烃油混合物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而第二液体只需是具有亲水性的透明液体即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复数个挡墙360也具有亲水性。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还请参照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任意一个像素区域有电压施加时的结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色阻单元312r对应的像素区域350为例,当主动阵列层322控制该像素区域未接收外部电压源390的电压信号时,即当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无电压施加时,疏水层324的表面具有疏水性,故具有亲水性的第二液体340会被排开,而具有疏水性的第一液体330会如图4中对应液体330’一样完全覆盖整个像素区域350,换言之,由于像素区域350与第一色阻单元312r是等面积相对设置的,所以当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无电压施加时,第一液体330会完全覆盖第一色阻单元312r以防止光源380提供的光线穿过像素区域350,故此时,像素区域350将呈现出全黑态;但当主动阵列层322控制该像素区域接收外部电压源390的电压信号时,即当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有电压施加时,疏水层324的表面将会发生极性转换,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故此时,具有亲水性的第二液体340就会将具有疏水性的第一液体330排开,使得第一液体330聚集至临近第一色阻区域3121r的挡墙360一侧(即如图4中靠左侧的挡墙的一侧),以至少部分暴露第一色阻单元312r中的第一透明区域3122r,以使得光线至少穿过部分第一透明区域3122r,因此,换句话说,光线就可以仅仅穿透部分第一透明区域3122r,或者,光线同时穿透第一透明区域3122r和部分第一色阻区域3121r,进而使得像素区域350显示出白色或者一定色阶的红色。更重要的是,藉由外部电压源390施加电压的不同,像素区域更可以显示出不同亮度的白色以及不同色阶的红色。而其显示出的颜色程度完全取决于第一液体330覆盖第一色阻单元312r的面积大小。
上述工作原理虽然是以第一色阻单元312r对应的像素区域350为例,但是同样的,第二色阻单元312g对应的像素区域以及第三色阻单元312b对应的像素区域遵循与之相同的工作原理,故不在此赘述。所以,基于上述工作原理,第二色阻单元312g对应的像素区域即可以同样显示出不同亮度的白色并可以呈现不同色阶的绿色,而第三色阻单元312b对应的像素区域则可以同样显示出不同亮度的白色并可以呈现不同色阶的蓝色。
紧接着请进一步参考图5A和图5B,分别为图3中该显示装置处于暗态及亮态时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在图5A及图5B所示的显示装置300中,为了更加直观说明显示装置300于暗态及亮态时的显示效果,故省略了一些第一电性基板310和第二电性基板320的层级结构的绘示,特此说明。当显示装置300处于暗态时,即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未施加电压时,如图5A所示,每一个像素区域350都被第一液体330完全覆盖,故有光线从第二电性基板320射向第一电性基板310时,光线会被非透明的第一液体330完全的遮蔽,所以,这一状态下光线无法穿透任意一个像素区域和色阻单元,整个显示装置300则会呈现出全黑态,这样就很好的提高显示装置300显示图像时的对比度;而当显示装置300处于亮态时,即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有电压施加时,如图5B所示,第一液体330就会被自动排开,其自然就无法完全覆盖整个像素区域350,在这种状态下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光线仅仅穿透过各个色阻单元的透明区域(图5B中未示出),那么由于光线没有经过色阻区域,所以从第一电性基板310射出的光线均是原始色,即整个显示装置300此时呈现出全白态;第二种情况:即如图5B所示的状态,光线同时穿透各个色阻单元的透明区域和部分色阻区域,那么此时由于色阻区域的影响,从第一电性基板310射出的光线即会呈现出与色阻区域对应的颜色,继而整个显示装置300就能够显示全彩态。此外,更是藉由第一透明电极层313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对应各个像素区域的电压强度的不同,显示装置300更是能显示出不同程度亮度的全白态以及不同色阶的全彩态,以符合更全面的显示功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这种既具有色阻区域又具有透明区域的色阻单元配合非透明的第一液体的显示结构,不仅能提高显示对比度,更是能提高显示装置的整体出光效率,以获得更佳的显示效果。
如上述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300主要是依靠第一液体330覆盖像素区域(或是理解为覆盖色阻单元)来实现不同形式的出光态,基于这一点,本发明更是提出了光与像素区域的排布形式以及各个色阻单元内色阻区域与透明区域的比例设计。请参照图6,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任意一个主像素区域中的色阻单元结构配置示意图,简单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每三个像素区域组成一个主像素区域,例如在图6中,第一像素区域P1、第二像素区域P2和第三像素P3组成了一个主像素区域P0,故更进一步的说,显示装置300包含复数个主像素区域P0,以形成显示区域,且第一像素区域P1、第二像素区域P2和第三像素P3等每一像素区域均成矩形设置,而主像素区域P0则成正方形设置。
在这一主像素区域P0中,与第一像素区域P1、第二像素区域P2和第三像素P3相对设置的分别为色阻单元10、色阻单元20和色阻单元30,且每一个色阻单元也都成矩形设置,而由色阻单元10、色阻单元20和色阻单元30组成的主色阻单元也成正方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色阻单元10包括红色色阻区域11与透明区域12;色阻单元20包括绿色色阻区域21与透明区域22;色阻单元30包括蓝色色阻区域31与透明区域32,其中,以色阻单元10为例,红色色阻区域11具有第一面积S11,且该第一面积S11占据色阻单元10的总面积S10的比例为50%至85%之间。此外,定义第一液体330在对应色阻单元10上的垂直投影面积为S’,且当该垂直投影面积S’取最小面积Smin时,即第一液体300在疏水层324的接触角最大时,该最小面积Smin占据对应色阻单元10的总面积S10的比例为10%至45%之间。
举例来说,当第一面积S11占据色阻单元10的总面积S10的比例为67%,透明区域12的第二面积S12占据色阻区域11所在的色阻单元10的总面积S10的比例为33%,即红色色阻区域11与透明区域12的面积比例为3:1,且最小面积Smin占据色阻单元10的总面积S10的比例为25%时,可推算出此状态下的显示装置透光率可以接近42.5%左右,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还保留全黑态画面,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藉由上述结构设计即能达到高对比、高透光率的透明显示效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330可以利用浸入式涂布法(Dip Coating)进行注墨,再于第二液体中进行对组制程,所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300在制程面也有较高的制程良率。
接下来请参考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本发明除了提出了上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300,还提出了如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400的结构,为了叙述方便,显示装置400中各个部件的编号沿用图3中显示装置300的编号。与显示装置300的结构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性基板310只包括第一基板311和第一透明电极层,而原先设置于第一基板311上的色阻阵列层312则设置于第二电性基板320,下面进一步来看第二电性基板320的结构,第二电性基板320包括第二基板321、主动阵列层322、第二透明电极层323、色阻阵列层312以及疏水层324,其中,主动阵列层322、第二透明电极层323、色阻阵列层312以及疏水层324依次图案化形成于第二基板321上,也就是说,色阻阵列层312设置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与疏水层324之间,但此结构不以此为限,色阻阵列层312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321与主动阵列层322之间或者主动阵列层322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23之间,换言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色阻阵列层312设置于第二基板321与疏水层324之间的任意一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300中,第一液体330具有疏水性、第二液体340和挡墙360具有亲水性,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液体330可以具有亲水性,而第二液体340和挡墙360则对应具有疏水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新型的电湿润显示装置,且每一个色阻单元都具有透明区域,所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同时藉由本发明中非透明液体与色阻阵列层配合的结构,更是使得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高均匀性、高对比的显示效果以及高良率的制程优势,这样的优势也利于本发明应用于透明显示领域或更多的显示领域中。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电性基板;
第二电性基板,该第一电性基板与该第二电性基板相对设置;
复数个挡墙,设置于该第二电性基板上以界定出复数个像素区域,且该复数个挡墙位于该第一电性基板与该第二电性基板之间;
复数个色阻单元,每一色阻单元对应每一像素区域设置,且该色阻单元包括色阻区域与透明区域;以及
显示介质,填充于每一像素区域中,该显示介质包含具有疏水性的第一液体和具有亲水性的第二液体;
其中,每一像素区域中,当无电压施加时,该第一液体完全覆盖该色阻单元以防止光线穿过该像素区域;当有电压施加时,藉由电湿润效应该第一液体聚集至临近该色阻区域的挡墙一侧以至少部分暴露该色阻单元中的该透明区域,以使光线至少穿过部分该透明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色阻区域具有第一面积,该第一面积占该色阻区域所在色阻单元的总面积的比例为50%至8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体在该色阻单元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取最小面积时,该最小面积所占对应色阻单元的总面积的比例为10%至4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色阻区域对应的色阻颜色是红色、绿色或者蓝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区域成矩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三个像素区域组成一个主像素区域,且每一主像素区域成正方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体是非极性溶液,该第二液体是极性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体是油类溶液,该第二液体是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电性基板包括第一基板、色阻阵列层、第一透明电极层,且该色阻阵列层与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依次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色阻阵列层由该复数个色阻单元组成,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该第二电性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主动阵列层、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疏水层,且该主动阵列层、该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该疏水层依次形成在该第二基板上,且该疏水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电性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透明电极层,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层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该第二电性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主动阵列层、第二透明电极层、色阻阵列层以及疏水层,且该主动阵列层、该第一透明电极层以及该疏水层依次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其中,该色阻阵列层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疏水层之间,该色阻阵列层由该复数个色阻单元组成,且该疏水层位于该第二基板临近该显示介质一侧。
CN201310335805.7A 2013-08-02 2013-08-02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4345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5805.7A CN104345446A (zh) 2013-08-02 2013-08-02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5805.7A CN104345446A (zh) 2013-08-02 2013-08-02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446A true CN104345446A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5805.7A Pending CN104345446A (zh) 2013-08-02 2013-08-0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5446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238A (zh) * 2015-05-05 2015-09-16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在疏水绝缘层表面制备涂膜的方法
CN106200083A (zh) * 2016-09-29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56792A (zh) * 2019-03-28 2019-06-07 福州大学 电润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174789A (zh) * 2019-04-08 2019-08-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126302A (zh) * 2021-04-27 2021-07-16 江苏利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尾透明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7238A (zh) * 2015-05-05 2015-09-16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在疏水绝缘层表面制备涂膜的方法
CN106200083A (zh) * 2016-09-29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9856792A (zh) * 2019-03-28 2019-06-07 福州大学 电润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174789A (zh) * 2019-04-08 2019-08-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174789B (zh) * 2019-04-08 2021-05-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126302A (zh) * 2021-04-27 2021-07-16 江苏利君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尾透明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9867B (zh) 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
CN11045958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387829B (zh) 彩色顯示裝置
JP5127523B2 (ja) 表示装置
US10025090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9031795A (ja) エレクトロウエッティングディスプレイ
EP3242342A1 (en) Oled device having optical resonance lay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KR20120091442A (ko) 전환 가능한 투과형/반사형 일렉트로웨팅 디스플레이,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692703B (zh)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
CN104345446A (zh) 显示装置
TWI472799B (zh) 顯示面板
EP3505982A1 (en) Display screen and polarizing sheet thereof
US9891461B2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21473A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287212B (zh)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像素结构
TWI460470B (zh) 電濕潤顯示裝置
CN11623436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873283B1 (ko) 총 천연색 전기 습윤 디스플레이
EP2774142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2645744B (zh) 电湿润显示器
US2025010466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3091925B (zh) 像素结构
CN206773334U (zh) 一种彩色滤光片及显示装置
US10139698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87932B (zh) 像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