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2023B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22023B CN104322023B CN201380025768.8A CN201380025768A CN104322023B CN 104322023 B CN104322023 B CN 104322023B CN 201380025768 A CN201380025768 A CN 201380025768A CN 104322023 B CN104322023 B CN 1043220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boundary node
- intelligent routing
-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 flow 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0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NEIHULKJZQTQKJ-UHFFFAOYSA-N [Cu].[Ag] Chemical compound [Cu].[Ag] NEIHULKJZQTQK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206 flow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75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84 reaction tim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如果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则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边界节点为在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边界节点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第一流表项根据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束条件;边界节点根据第一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是涉及流转发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2006年,斯坦福的学生Martin Casado领导了一个关于网络安全与管理的项目,该项目试图通过一个集中式的控制器,让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定义基于网络流的安全控制策略,并将这些安全策略应用到各种网络设备中,从而实现对整个网络通讯的安全控制。受此项目启发,Martin和他的导师Nick McKeown教授发现,如果将设计更一般化,将传统网络设备的数据转发(data plane)和路由控制(control plane)两个功能模块相分离,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器(Controller)以标准化的接口对各种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那么这将为网络资源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于是,他们便提出了OpenFlow的概念。基于OpenFlow为网络带来的可编程的特性,KateGreene于2009年评选年度十大前沿技术时进一步提出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概念--如果将网络中所有的网络设备视为被管理的资源,那么参考操作系统的原理,可以抽象出一个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S)的概念-这个网络操作系统一方面抽象了底层网络设备的具体细节,同时还为上层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管理视图和编程接口。这样,基于网络操作系统这个平台,用户可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通过软件来定义逻辑上的网络拓扑,以满足对网络资源的不同需求,而无需关心底层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
所以,SDN/OpenFlow架构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与传统网络所采用的查找IP路由相比,SDN/OpenFlow能够实现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是今后网络架构发展的方向。然而,传统网络却有着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丰富的优势。所以,研究SDN/OpenFlow与传统网络的融合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通过上述可知SDN/OpenFlow诞生至今才几年,对SDN/OpenFlow与传统网络融合的SDN过渡网络(SDN Migration Network)研究就更为不足,所以,至今尚未涉及在SDN/OpenFlow与传统网络融合的SDN过渡网络方案中如何既保证普通用户正常的使用传统业务,又对贵宾用户提供高质量、精细化流转发的智能路由业务,即,实现按需调整网络路径以提高服务质量,文中定义需要进行精细化流转发的业务称为智能路由业务,而将不需要进行精细化流转发的业务称为普通业务。例如,某个用户原来以普通用户方式观看视频,现在该用户希望升级为贵宾用户,获得更多的带宽以保证观看视频的流畅性时,该用户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请求为该用户重新分配一条有质量保证的流转发网络路径,使得该网络路径能够保证用户获得足够的带宽观看视频。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流转发方法、设备以及系统,能够在SDN过渡网络上实现精细化流转发业务,按需调整网络路径以及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migration network)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如果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所述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过渡网络,该方法包括: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结合第三方面,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时,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三方面,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节点;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和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控制器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三方面,本申请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系统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 migration network)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如果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如果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结合第四方面,本申请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 migration network)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第二流表项,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五方面,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转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查找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将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向所述查找接收模块发送;所述查找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一流表项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结合第六方面,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六方面,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六方面,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处理模块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六方面,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转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查找模块、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将所述业务报文向所述查找模块发送;所述查找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所述查找模块将查找结果向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查找结果,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七方面或者第七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七方面,本申请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计算模块以及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向所述确定模块;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确定模块将确定的结果向所述计算模块发送;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确定的结果,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所述计算模块将所述流表项发送给所述发送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结合第八方面,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时,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八方面,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节点;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和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结合第八方面或者第八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八方面,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系统,包括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以及控制器,所述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之间拓扑连接构成SDN过渡网络,位于SDN过渡网络边界的混合转发设备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与所述控制器能够进行通信,所述边界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如果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如果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结合第九方面,本申请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系统,包括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以及控制器,所述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之间拓扑连接构成SDN过渡网络,位于SDN过渡网络边界的混合转发设备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与所述控制器能够进行通信,所述边界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第二流表项,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方面,本申请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转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以及发送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十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十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处理器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者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十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十一方面,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转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以及发送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二方面,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二方面,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二方面或者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十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十二方面,本申请第十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接收器、处理器以及发送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所述发送器用于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结合第十三方面,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时,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十三方面,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节点;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和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结合第十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结合第十三方面或者第十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结合第十三方面,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结合第十三方面,本申请第十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智能路由业务对象生成的;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四方面,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四方面,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四方面、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以及第十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十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十四方面,本申请第十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转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查找模块、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将所述业务报文向所述查找模块发送;所述查找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智能路由业务对象生成的;所述查找模块将查找结果向所述发送模块发送;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查找结果,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五方面,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五方面,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五方面或者第十五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十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十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十五方面,本申请第十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转发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器、处理器以及发送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预先设置的智能路由业务对象生成的;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六方面,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六方面,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结合第十六方面或者第十六方面的第一种或者第十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结合第十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结合第十六方面,本申请第十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上述方案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控制器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方式,将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和查找高质量服务保证流表的流转发方式相结合,既不影响传统的IP转发,保证了网络的可靠性,又为贵宾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流转发服务。该创新方法在SDN过渡网络上实现精细化流转发业务,按需调整网络路径以及提高服务质量,填补了该领域上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流转发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流转发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流转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流转发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控制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控制器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流转发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流转发系统用于SDN过渡网络,包括用户端110、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拓扑连接所组成的SDN过渡网络120、应用服务器130、策略服务器140以及控制器150。其中,混合转发设备121既能实现传统网络的IP路由转发功能,也能实现SDN/OpenFlow网络的的流转发功能。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外连接口用于与SDN过渡网络120外的设备连接。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用于与SDN过渡网络120内部的其它混合转发设备121连接。位于SDN过渡网络120边界的混合转发设备121为边界节点。
用户端110直接连接到SDN过渡网络120的其中一个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SDN过渡网络120内的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通过内连接口拓扑连接,SDN过渡网络120的另一个边界节点通过其外连接口直接连接应用服务器130。应用服务器130连接策略服务器140,策略服务器140连接控制器150,控制器150连接SDN过渡网络120内中的任意一个混合转发设备121。SDN过渡网络SDN过渡网络
参阅图2,图2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在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如果用户端110与应用服务器130对某个数据流进行精细化智能路由流转发传输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的流表中会存储有该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故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不会将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只有新发起某个数据流(包括智能路由业务流和普通业务流)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中不会存储有新发起数据流的特征信息,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才将该数据流的业务请求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
在平时,用户端110进行普通业务时所产生的业务报文通过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发送到SDN过渡网络120。在SDN过渡网络120中,业务报文按照传统网络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再通过外连接口发送到应用服务器130中。
当用户端110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时,如图中点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并产生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其中,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Internet Protocol)报文头中的TOS(Type of Service)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QoS)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用户端110所产生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通过外连接口发送到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即为第一边界节点。由于此时第一边界节点的流表中尚未记载有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根据初始配置“如果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则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边界节点知道这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第一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以及与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且,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
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然后,控制器150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封装进第二消息返回给第一边界节点。
由于此时尚未得到精细化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所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按照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即为第二边界节点。
此时第二边界节点的流表中尚未记载有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根据初始配置“如果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则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二边界节点知道这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第二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以及与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且,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
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然后,控制器150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封装进第二消息返回给第二边界节点。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通过外连接口发送给应用服务器130。
应用服务器130接收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后,知道用户端110提出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并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以,应用服务器130将用户端110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发送给策略服务器140。策略服务器140根据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生成策略控制因子,并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封装到控制策略中,然后将控制策略发送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接收到控制策略后,读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并根据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在本地查找到与该特征信息关联的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如果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150需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报文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果报文不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程序;如果特征信息不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直接执行下面的步骤。
控制器150之前已经通过IGP协议侦听等方式接收了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控制器150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接口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接口信息、策略控制因子以及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计算出符合用户端110要求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为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第一流表项,并将第一流表项分别向每个节点发送。
在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后,如图中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所发送的后续的业务报文在进入SDN过渡网络120后,按照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进行转发,最后到达应用服务器130,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实施方式下,用户端110从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到控制器150确定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的时间较短,但是,由于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设置为流表中没有某个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时,混合转发设备会将通过外连接口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然后再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返回给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以继续向服务端130发送。如果控制器150出现问题,控制器150不能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返回给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不能够继续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于是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无法到达应用服务器130。此时,不仅新发起的智能路由业务会因为特征信息没有记载在流表中而受到影响,新发起的普通业务也同样因为特征信息没有记载在流表中而受到影响。
参阅图3,图3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所以,镜像报文也包含特征信息。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镜像报文、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如果用户端110与应用服务器130对某个数据流进行精细化智能路由流转发传输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的流表中会存储有该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故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不会将镜像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只有新发起某个数据流(包括智能路由业务流和普通业务流)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中不会存储有新发起数据流的特征信息,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才将该数据流的镜像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
在平时,用户端110进行普通业务时所产生的业务报文通过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发送到SDN过渡网络120。在SDN过渡网络120中,业务报文按照传统网络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再通过外连接口发送到应用服务器130中。
当用户端110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时,如图中点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并产生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其中,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用户端110所产生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通过外连接口发送到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即为第一边界节点。由于此时第一边界节点的流表中尚未记载有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根据初始配置“如果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则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边界节点知道这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第一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进行镜像以获得镜像报文,即,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然后将镜像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镜像报文以及与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且,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镜像报文也包括特征信息。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原来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被镜像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则不会被封装到第一消息中向控制器150发送,而是继续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由于此时尚未得到精细化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所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按照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即为第二边界节点。
此时第二边界节点的流表中尚未记载有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根据初始配置“如果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则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二边界节点知道这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第二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进行镜像以获得镜像报文,即,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然后将镜像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镜像报文以及与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且,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镜像报文也包含特征信息。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特征信息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原来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则不会被封装到第一消息中向控制器150发送,而是通过第二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继续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应用服务器130接收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后,知道用户端110提出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并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所以,应用服务器130将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发送给策略服务器140。策略服务器140解析出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并生成策略控制因子,并将智能路由业务流的特征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封装到控制策略中,然后将控制策略发送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接收到控制策略后,读出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并根据智能路由业务流的特征信息在本地查找到与该特征信息关联的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如果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150需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报文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果报文不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程序;如果特征信息不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直接执行下面的步骤。
控制器150之前已经通过IGP协议侦听等方式接收了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控制器150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策略控制因子以及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计算出符合用户端110要求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为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第一流表项,并将第一流表项分别向每个节点发送。
在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后,如图中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所发送的后续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在进入SDN过渡网络120后,按照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进行转发,最后到达应用服务器130,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实施方式克服了上一实施方式如果控制器150出现问题,控制器150不能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返回给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以继续传输给应用服务器130时,不仅新发起的智能路由业务会受到影响,新发起的普通业务也同样会受到影响的问题。但是,在这种实施方式下,新发起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普通业务请求报文都必须镜像一份给控制器150,所以,造成控制器150的负担比较重。
参阅图4,图4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按需向混合转发设备121下发第一流表项,其中,第一流表项包括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的特征信息及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使得具有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的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入边界节点后,用特征信息为索引查找流表,如果找到匹配流表项,则除了将报文按传统的IP路由方式转发外,还另外镜像一份报文。
在平时,用户端110进行普通业务(非新发起普通业务)时所产生的业务报文通过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发送到SDN过渡网络120。在SDN过渡网络120中,业务报文按照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再通过外连接口发送到应用服务器130中。
当用户端110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时,如图中点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并产生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其中,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用户端110所产生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发送到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由于此时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流表中没有记载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按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再通过外连接口发送到应用服务器130中。应用服务器130接收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后,知道用户端110提出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并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以,应用服务器130将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发送给策略服务器140。策略服务器140解析出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并生成策略控制因子,并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封装到控制策略中,然后将控制策略发送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将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记载在第一流表中,并分别向所有的混合转发设备121发送第一流表。
此时,用户端110继续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如图中点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发送到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由于此时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已经接收了第一流表,第一流表项中记载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进行镜像以获得镜像报文,再将镜像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而且,镜像报文包括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同时包括特征信息、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如果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150需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报文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果报文不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程序;如果特征信息不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直接执行下面的步骤。
控制器150将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传统IP路由方式转发,以继续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由于此时尚未得到精细化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所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
此时,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已经接收了第一流表,第一流表项中记载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进行镜像以获得镜像报文,并将镜像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而且,镜像报文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同时,另一方面,将原来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传统IP路由方式转发,以继续通过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同时包括特征信息、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根据接口属性信息确定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例如: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此处,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而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控制器150根据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在本地查找到与该特征信息关联的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控制器150之前已经通过IGP协议侦听等方式接收了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控制器150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策略控制因子以及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计算出符合用户端110要求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为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第二流表,并将第二流表分别向每个节点发送。而且,当第二流表被发送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后,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第二流表项处理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而且,不会再将后续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以减轻控制器150的负荷。
在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后,如图中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所发送的后续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在进入SDN过渡网络120后,按照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进行转发,最后到达应用服务器130,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实施方式按照需要只镜像新发起的有智能路由业务的报文,而不会镜像普通业务的报文,克服了上一实施方式新发起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普通业务报文都必须镜像一份给控制器150,从而造成控制器150的负担比较重的问题。但是,在这种实施方式下,必须等初始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130后,应用服务器130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发送给策略服务器140,再转发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再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记载在第一流表,并下发给各个混合转发设备121后,控制器150才能镜像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进而去计算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所以,本实施方式所耗费的时间稍长一些。
参阅图5,图5是采用图1所示的流转发系统实现智能路由业务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按需向混合转发设备121下发第一流表项,其中,第一流表项包括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的特征信息及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使得具有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的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入边界节点后,用特征信息为索引查找流表,如果找到匹配流表项,则除了将报文按传统的IP路由方式转发外,还另外镜像一份报文。
在本实施方式中,运营商已经预先确定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例如:某个用户是贵宾用户,所以该用户的业务流可以获得更多的带宽进行数据传输。运营商把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设置在应用服务器130中,所以,应用服务器130将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发送给策略服务器140。
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策略服务器140解析出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根据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解析出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并生成策略控制因子,并将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封装到控制策略中,然后将控制策略发送给控制器150。控制器150根据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生成第一流表,然后通过控制器150分别发送给各个混合转发设备121。
用户端110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如图中点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发送到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由于此时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已经接收了第一流表,第一流表中记载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进行镜像以获得镜像报文,
再将镜像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而且,镜像报文包括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同时包括特征信息、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如果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150需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报文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进行下面的步骤,如果报文不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程序;如果特征信息不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直接执行下面的步骤。
控制器150将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传统IP路由方式转发,以继续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由于此时尚未得到精细化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所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传统的查找IP路由表的转发方式,并经过多个混合转发设备121的内连接口转发,发送到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中。
此时,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已经接收了第一流表,第一流表项中记载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所以,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将该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进行镜像以获得镜像报文,并将镜像报文封装进第一消息发送给控制器150。其中,第一消息中包括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而且,镜像报文中包括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同时,另一方面,将原来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传统IP路由方式转发,以继续通过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向应用服务器130发送。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以同时包括特征信息、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控制器150接收到第一消息后,从第一消息中读出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根据接口属性信息确定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例如: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此处,与用户端11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而与应用服务器130直接连接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控制器150根据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在本地查找到与该特征信息关联的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控制器150之前已经通过IGP协议侦听等方式接收了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控制器150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策略控制因子以及SDN过渡网络120中的混合转发设备121的拓扑连接图计算出符合用户端110要求的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为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第二流表,并将第二流表分别向每个节点发送。而且,当第二流表被发送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后,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第二流表项处理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而且,不会再将后续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向控制器150发送,以减轻控制器150的负荷。
在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后,如图中划线所构成的虚线所示,用户端110所发送的后续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在进入SDN过渡网络120后,按照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进行转发,最后到达应用服务器130,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实施方式同时具有按需镜像报文以及反应时间短的优点,但是,本实施方式仅适用于预先知道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的场景。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流转发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流转发方法应用于(SDN migration network)SDN过渡网络,包括:
S601: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在进行智能路由业务前,控制器必须先获得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在申请智能路由业务时,用户侧设备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S602:如果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如果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边界节点中必然没有记载该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所以,可以预先对边界节点进行设置,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在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在这两种方式下,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都发送给了控制器,为了能够继续进行报文传输,边界节点还必须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从而实现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返还给边界节点继续进行报文传输。
而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所以,镜像报文也包含特征信息。而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镜像报文、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出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如果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则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
由于此时还没有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S603: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第一流表项根据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约束条件。
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获得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第一边界节点标识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第二边界节点标识,并从应用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进而生成第一流表项,所生成的第一流表项满足所述约束条件。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
S604:边界节点根据第一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在生成第一流表项后,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已经建立,边界节点不再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而是根据第一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流转发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流转发方法应用于SDN过渡网络,包括:
S701: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在进行智能路由业务前,控制器必须先获得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在申请智能路由业务时,用户侧设备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其中,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运营商已经预先知道了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只需通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在发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后,用户侧设备将继续发送业务报文(或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S702: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或者根据预先设置的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生成的。
由于应用服务器已经获得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第一流表并发送给边界节点。所以,可以预先设置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
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
S703: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业务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在第一流表项中查找到相应的特征信息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以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则镜像报文也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以及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出边界节点)。
由于此时还没有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在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后,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报文。
S704:边界节点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第二流表项满足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获得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第一边界节点标识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第二边界节点标识,并从应用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进而生成第二流表项,所生成的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约束条件。边界节点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
S705:边界节点根据第二流表项处理业务报文。
在生成第二流表项后,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已经建立,边界节点不再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报文,而是根据第二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流转发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流转发方法应用于SDN过渡网络,包括:
S801: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以告诉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什么时候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或根据预先设置的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生成的。
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第一流表中没有所述特征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需要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
S802: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
S803: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S804: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其中,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不作任何处理。
控制器从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中解析出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特征信息。控制器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控制器通过所述特征信息将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策略控制因子关联。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
S805: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 migration network)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其中,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如果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如果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根据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不作任何处理。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具体请结合图6、图8及相关描述,此处不重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流转发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SDN migration network)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如果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不作任何处理。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
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第二流表项,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具体请结合图7、图8及相关描述,此处不重复赘述。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混合转发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910、查找接收模块920、第二接收模块930以及处理模块940,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比如,在进行智能路由业务前,控制器必须先获得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在申请智能路由业务时,用户侧设备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第一接收模块910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10将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向所述查找接收模块920发送
所述查找接收模块920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比如,如果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边界节点中必然没有记载该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所以,可以预先对边界节点进行设置,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在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在这两种方式下,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都发送给了控制器,为了能够继续进行报文传输,边界节点还必须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从而实现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返还给边界节点继续进行报文传输。
而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所以,镜像报文也包含特征信息。而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镜像报文、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出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由于此时还没有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处理模块940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93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比如,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获得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第一边界节点标识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第二边界节点标识,并从应用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进而生成第一流表项,所生成的第一流表项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第二接收模块930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930将所述第一流表项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940。
所述处理模块94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比如,在生成第一流表项后,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已经建立,处理模块940不再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而是根据第一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所述第三接收模块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处理模块940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混合转发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10、查找模块1020、发送模块1030、第二接收模块1040以及处理模块1050。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10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比如,在进行智能路由业务前,控制器必须先获得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在申请智能路由业务时,用户侧设备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运营商已经预先知道了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故只需通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即可。
在发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后,用户侧设备将继续发送业务报文(或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第一接收模块1010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010将所述业务报文向所述查找模块1020发送。
所述查找模块1020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或者根据预先设置的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生成的。
比如,由于应用服务器已经获得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第一流表并发送给边界节点。所以,可以预先设置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查找模块1020在流表中查找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
所述查找模块1020将查找结果向所述发送模块1030发送。
所述发送模块1030用于接收所述查找结果,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比如,在第一流表项中查找到相应的特征信息时,发送模块1030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以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则镜像报文也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以及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出边界节点)。
由于此时还没有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在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后,处理模块1050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报文。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04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比如,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获得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第一边界节点标识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第二边界节点标识,并从应用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进而生成第二流表项,所生成的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第二接收模块1040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040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向所述处理模块1050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104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比如,在生成第二流表项后,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已经建立,处理模块1040不再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报文,而是根据第二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控制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包括:接收模块1110、确定模块1120、计算模块1130以及发送模块1140。
所述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比如,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以告诉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什么时候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或根据预先设置的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生成的。
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第一流表中没有所述特征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需要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
接收到报文后,接收模块1110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接收模块1110将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向所述确定模块1120。
所述确定模块112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比如,具体地,确定模块1120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1120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所述确定模块1120将确定的结果向所述计算模块1130发送。
所述计算模块1130用于接收所述确定的结果,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
所述发送模块1140用于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发送模块1140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控制器还包括深度报文检测模块,深度报文检测模块用于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1110还用于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再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混合转发设备包括:接收器1210、处理器1220、发送器1230、随机存取存储器1240、只读存储器1250以及总线1260。其中,处理器1220通过总线1260分别耦接接收器1210、发送器1230、随机存取存储器1240以及只读存储器1250。其中,当需要运行混合转发设备时,通过固化在只读存储器1250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混合转发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混合转发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在随机存取存储器1240中运行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使得:
接收器1210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其中,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比如,在进行智能路由业务前,控制器必须先获得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在申请智能路由业务时,用户侧设备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接收器1210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所述处理器1220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发送器1230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比如,如果是一个新提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的数据流,边界节点中必然没有记载该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所以,可以预先对边界节点进行设置,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而在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在这两种方式下,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都发送给了控制器,为了能够继续进行报文传输,边界节点还必须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从而实现将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返还给边界节点继续进行报文传输。
而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封装有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含特征信息,所以,镜像报文也包含特征信息。而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可同时封装有镜像报文、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出边界节点)。
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根据接收到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由于此时还没有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处理器1220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接收器12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比如,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获得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第一边界节点标识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第二边界节点标识,并从应用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进而生成第一流表项,所生成的第一流表项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接收器1210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
所述处理器12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比如,在生成第一流表项后,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已经建立,处理器1220不再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而是根据第一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器12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处理模块940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混合转发设备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混合转发设备包括:接收器1310、处理器1320、发送器1330、随机存取存储器1340、只读存储器1350以及总线1360。其中,处理器1320通过总线1360分别耦接接收器1310、发送器1330、随机存取存储器1340以及只读存储器1350。其中,当需要运行混合转发设备时,通过固化在只读存储器1350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混合转发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混合转发设备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在随机存取存储器1340中运行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使得:
接收器1310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比如,在进行智能路由业务前,控制器必须先获得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在申请智能路由业务时,用户侧设备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以及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运营商已经预先知道了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数据流的特征信息。故只需通过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即可。
在发完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后,用户侧设备将继续发送业务报文(或称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接收器1310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所述处理器1320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或者根据预先设置的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生成的。
比如,由于应用服务器已经获得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将该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特征信息生成第一流表并发送给边界节点。所以,可以预先设置将边界节点的外连接口设置为在流表中查找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特征信息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将边界节点的内连接口设置为即使在流表中查找到特征信息时,不向控制器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特征信息。处理器1320在流表中查找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
所述发送器1330用于接收所述查找结果,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比如,在第一流表项中查找到相应的特征信息时,发送器1330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其中,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以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则镜像报文也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接收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以及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其中,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边界节点为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具体地,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一边界节点(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发送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第二边界节点(出边界节点)。
由于此时还没有生成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在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后,发送器1330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智能路由业务报文。
所述接收器13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比如,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消息后,获得特征信息以及第一边界节点的第一边界节点标识以及第二边界节点的第二边界节点标识,并从应用服务器所接收到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获得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进而生成第二流表项,所生成的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接收器1310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
所述处理器13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比如,在生成第二流表项后,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已经建立,处理器1320不再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报文,而是根据第二流表项处理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控制器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包括:接收器1410、处理器1420、发送器1430、随机存取存储器1440、只读存储器1450以及总线1460。其中,处理器1420通过总线1460分别耦接接收器1410、发送器1430、随机存取存储器1440以及只读存储器1450。其中,当需要运行控制器时,通过固化在只读存储器1450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者嵌入式系统中的bootloader引导系统进行启动,引导控制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在控制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后,在随机存取存储器1440中运行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使得:
所述接收器1410用于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比如,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并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以告诉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什么时候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或根据预先设置的需要进行智能路由业务的对象生成的。
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点第一流表中没有所述特征时,第一边界节点和第二边界节需要发送第一消息以及第二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
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
接收到报文后,接收器1410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器142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比如,具体地,处理器1420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上行的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从外连接口接收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且接口属性信息为报文是下行的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420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所述处理器1420还用于接收所述确定的结果,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
所述发送器1430用于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发送器1430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包括:特征信息以及约束条件,其中,特征信息用于从各种数据流中识别哪些数据流需要建立智能路由业务。特征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等等,而且,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等等。
服务质量(QoS)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等级获得最好的服务质量,“银”等级次之,“铜”等级再次之。在不同的系统中,服务质量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设置IP报文头中的TOS字段来设置服务质量等级。
时延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可将人为将时延等级分为普通等级和高级等级,普通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30毫秒,而高级等级的时延不能超过10毫秒。在不同的系统中,时延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拥塞等级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拥塞等级设置为50%,即所分配的流转发路径的拥塞率不能超过50%。在不同的系统中,拥塞等级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可通过人为设定。例如,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1”,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RL)过滤;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为“2”,则表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量分析。在不同的系统中,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如果特征信息为“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约束条件为“带宽为8兆”,则表示需要对符合源地址为192.168.1.0,目的地址为192.168.1.255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以得到满足带宽为8兆的数据流的流转发路径。
如果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则处理器1420还用于对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报文是否符合应用感知类型。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410还用于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基于上述控制器和混合转发设备,本申请还提出了流转发系统,包括:用户端、混合转发设备、应用服务器、控制器以及策略服务器,所述策略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所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并根据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策略,使得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策略控制计算出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以控制所述用户端的智能路由业务报文按照智能路由业务流转发路径转发给所述应用服务器。具体请参阅图1至5及其相关描述,此处不重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50)
1.一种流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如果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所述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
所述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8.一种流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
所述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所述边界节点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所述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所述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边界节点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13.一种流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该方法包括:
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时,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节点;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和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器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20.一种流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如果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如果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23.一种流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
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第二流表项,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如果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如果不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则终止执行下面的步骤。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26.一种混合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查找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以及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将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向所述查找接收模块发送;
所述查找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设备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时,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设备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设备为在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生成且满足所述约束条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一流表项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一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和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设备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任一权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30.根据权利要求26-28任一权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33.一种混合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查找模块、发送模块、第二接收模块以及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将所述业务报文向所述查找模块发送;
所述查找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报文,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所述查找模块将查找结果向所述发送模块发送;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查找结果,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所述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设备为所述业务报文在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的入边界节点或出边界节点;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向所述处理模块发送;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流表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属性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和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报文的镜像报文为所述业务报文的复制报文,所述业务报文包含所述特征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所述设备根据传统IP路由方式发送所述业务报文。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任一权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所述业务请求报文中的以下一种: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协议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还包括应用感知类型。
37.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38.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计算模块以及发送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报文的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向所述确定模块;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所述确定模块将确定的结果向所述计算模块发送;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确定的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所述计算模块将所述流表项发送给所述发送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时,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一接口的第一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所述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入节点;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报文的第二接口的第二接口属性信息,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所述业务报文在所述SDN过渡网络的出节点;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第一接口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二接口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入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出边界节点。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报文为业务报文时,向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分别发送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42.根据权利要求38-41任一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策略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策略控制因子和所述特征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深度报文检测模块,所述深度报文检测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
44.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45.一种流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以及控制器,所述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之间拓扑连接构成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位于SDN过渡网络边界的混合转发设备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与所述控制器能够进行通信,所述边界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
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用于请求业务服务器为所述用户侧设备提供智能路由业务,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包括建立所述智能路由业务所需的约束条件;
如果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
如果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没有查找到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匹配流表项,所述对应的匹配流表项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则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二消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流表项,将所述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所述第二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流表项处理所述用户侧设备发来的报文。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48.一种流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以及控制器,所述多个混合转发设备之间拓扑连接构成软件定义网络SDN过渡网络,位于SDN过渡网络边界的混合转发设备为边界节点,所述边界节点与所述控制器能够进行通信,所述边界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
第一边界节点接收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所述第一流表项由控制器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生成的;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一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第一边界节点转发的用户侧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在流表中查找到所述业务报文中的特征信息对应的第一流表项,所述第一流表项包括动作,所述动作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消息;
所述第二边界节点向控制器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特征信息、所述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接收所述业务报文的接口的接口属性信息;
所述控制器接收第二边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
所述控制器确定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入边界节点;所述第二边界节点为在所述SDN过渡网络中接收所述报文的出边界节点;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边界节点的标识信息和策略控制因子计算出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智能路由业务流所需经过的流转发路径;
所述控制器为经过所述流转发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分别生成各自对应的第二流表项,将所述第二流表项分别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其中,所述策略控制因子是根据所述用户侧设备发送的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确定,所述节点包括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流表项,所述第二流表项满足所述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
所述第一边界节点以及第二边界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流表项处理所述业务报文。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应用感知类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对所述报文进行深度报文检测,以判断所述报文是否符合所述应用感知类型。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路由业务请求报文中的约束条件为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流转发路径计算的参数,所述约束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带宽、带宽优先级、服务质量QoS优先级、时延等级、拥塞等级、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所述增值业务身份识别号码用于标识对符合所述特征信息的数据流进行增值业务处理的类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80025768.8A CN104322023B (zh) | 2013-05-24 | 2013-08-21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3/076230 WO2014186986A1 (zh) | 2013-05-24 | 2013-05-24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PCT/CN2013/076230 | 2013-05-24 | ||
CN201380025768.8A CN104322023B (zh) | 2013-05-24 | 2013-08-21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PCT/CN2013/081940 WO2014187037A1 (zh) | 2013-05-24 | 2013-08-21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22023A CN104322023A (zh) | 2015-01-28 |
CN104322023B true CN104322023B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2376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25768.8A Active CN104322023B (zh) | 2013-05-24 | 2013-08-21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220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02468B (zh) * | 2015-03-05 | 2019-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传输路径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US9929945B2 (en) * | 2015-07-14 | 2018-03-27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Highly available service chains for network services |
CN113542155B (zh) * | 2017-04-11 | 2023-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业务流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404434A (zh) * | 2017-06-23 | 2017-11-28 |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及系统 |
CN111756557B (zh) * | 2019-03-26 | 2023-05-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311580B (zh) * | 2019-08-01 | 2022-03-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传输路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793207A (zh) * | 2021-01-26 | 2022-07-2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边界设备及分布式管理设备 |
CN113938955B (zh) * | 2021-09-09 | 2023-06-0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CN116166235B (zh) * | 2023-04-26 | 2023-08-22 | 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 | 一种P4Target逻辑验证方法与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4270A (zh) * | 2008-05-29 | 2009-12-02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点及其带宽分配方法 |
WO2012077259A1 (en) * | 2010-12-10 | 2012-06-14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nod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program |
WO2012081146A1 (en) * | 2010-12-16 | 2012-06-21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CN102685006A (zh) * | 2012-05-03 | 2012-09-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发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938794A (zh) * | 2012-11-14 | 2013-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解析协议arp消息转发方法、交换机和控制器 |
-
2013
- 2013-08-21 CN CN201380025768.8A patent/CN1043220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4270A (zh) * | 2008-05-29 | 2009-12-02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点及其带宽分配方法 |
WO2012077259A1 (en) * | 2010-12-10 | 2012-06-14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device, nod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program |
WO2012081146A1 (en) * | 2010-12-16 | 2012-06-21 | Ne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CN102685006A (zh) * | 2012-05-03 | 2012-09-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转发数据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938794A (zh) * | 2012-11-14 | 2013-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地址解析协议arp消息转发方法、交换机和控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22023A (zh) | 2015-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22023B (zh) | 流转发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4333511B (zh) | 确定业务传输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00099625A1 (en) | Path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ay-optimized service function chaining | |
CN105337881B (zh) | 一种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业务节点以及引流点 | |
US7373401B1 (en) | Label switched path OAM wrapper | |
US20160087905A1 (en) | Flow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4283791B (zh) | 一种sdn网络中的三层拓扑确定方法和设备 | |
CN106603550B (zh) | 一种网络隔离方法及装置 | |
CN107086966A (zh) | 一种网络的负载均衡、控制及网络交互方法和装置 | |
CN104168209B (zh) | 多接入sdn网络报文转发方法和控制器 | |
CN107579838A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269280A (zh) | 网络中开展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8809794A (zh) | 基于sdn的传送网虚拟网络创建方法和装置及传送网络系统 | |
JP7092813B2 (ja) |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 |
CN113472811B (zh) | 一种智融标识网络中的异构服务功能链转发协议与方法 | |
CN101473613A (zh) | 在具有保证决定论的帧交换网络中的虚链路的路由选择方法 | |
CN103326959B (zh) | 一种多网络制式的切换应用方法、系统及云存储系统 | |
CN113810206A (zh) | 一种网络自动化编排管理方法、实体、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 |
CN108092909A (zh) | 数据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10211358A1 (en) | Controller-to-controller interface for multi-layer network abstraction | |
White et al. | The art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 |
US10063484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traffic engineering label switched path | |
CN107370672A (zh) | 路径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049402A (zh) | 用于数据的传输和适配的方法和设备、计算机程序、软件产品和数字存储介质 | |
CN116319296A (zh) | 一种跨sd-wan融合部署数据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