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3094B - 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03094B CN104303094B CN201380026787.2A CN201380026787A CN104303094B CN 104303094 B CN104303094 B CN 104303094B CN 201380026787 A CN201380026787 A CN 201380026787A CN 104303094 B CN104303094 B CN 1043030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yeglass
- gaze
- temporo
- glasses
- prescri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7—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wearer's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2—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special refractive features achieved by special materials or material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该方法包括:确定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和下加光;确定佩戴者的一个阅读方向;在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上定义一个颞侧和一个鼻侧;在被佩戴的每个镜片上以及针对每个注视方向,定义一个屈光力和一个结果散光模数,每个注视方向对应于一个降低角和一个方位角;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一个近视觉注视方向;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屈光力的一个颞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屈光力的一个鼻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颞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以及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鼻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基于为佩戴者确定的阅读方向,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确定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确定一副个性化渐进式眼镜片和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以及一种与这些方法相关联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发明背景
佩戴者的处方可以是正光学屈光力矫正或者负光学屈光力矫正。对于老花眼佩戴者,由于在近视中适应性调节困难,对于远视和近视而言,屈光力矫正值是不同的。处方因此包括一个远视屈光力值和一个下加光,这个下加光表示远视与近视之间的屈光力增量。这个下加光被量化为处方中的下加光。适合于老花眼佩戴者的眼镜片是多焦点镜片,最合适的是渐进式多焦点镜片。
实际上,镜片佩戴者的视觉感知并不局限于某一时刻沿着佩戴者的注视方向放置的物体。佩戴者还同时感知相对于注视方向横向移位的物体,虽然佩戴者没有注视这些后者物体。因此,佩戴者的范围涉及同一个注视方向的视觉感知全部具有一个非零的横向延伸,这在本领域中被称为知觉广度。
但是知觉广度关于注视方向不是对称分布的。这在佩戴者阅读时特别如此。的确,众所周知的是,知觉广度平行于有待阅读的就在定位成沿着注视方向的那个文本后面的文本的方向上的文本行进一步延伸。换言之,与刚刚已经阅读的行部分的方向相比,整个视野从当前注视方向开始沿着有待阅读的下一个行部分的方向进一步延伸。
然而,当前镜片设计没有考虑此类知觉广度。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为佩戴者提高特别是当阅读时佩戴一副眼镜片的舒适性。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一个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
-确定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一个处方下加光;
-确定这些镜片的该佩戴者的一个阅读方向;
-在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上定义一个颞侧和一个鼻侧;
-在被佩戴的每个镜片上以及针对每个注视方向,定义一个屈光力和一个结果散光模数,每个注视方向对应于一个降低角和一个方位角;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一个近视觉注视方向;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屈光力的一个颞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屈光力的一个鼻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颞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鼻半宽域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与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
基于该佩戴者的该阅读方向,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确定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以下规则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确定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
-如果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阅读方向是左到右,则屈光力和/或结果散光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针对左眼镜片是负的,而针对右眼镜片是正的;以及
-如果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阅读方向是右到左,则屈光力和/或结果散光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针对该左眼镜片是正的,而针对该右眼镜片是负的。
因此,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设计基于阅读方向进行适配。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涉及量化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设计适配。
有利的是,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当在一个注视方向上观看时对该佩戴者有效的知觉广度,和在该知觉广度的中心方向和该注视方向之间的一个方位移位。然后,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的一个绝对值对于每个镜片而言可以是该知觉广度的该中心方向与该注视方向之间的该方位移位的绝对值的一个递增函数。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的实现方式中,当该佩戴者的该注视方向是该镜片的近视觉注视方向时,该副镜片中的每个渐进式镜片的近视觉区的中心可以基本上关于该知觉广度。为此目的,确定每个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从而使得当该佩戴者的该注视方向是该近视觉注视方向时,则对于该镜片
-该知觉广度的该中心方向,以及
-分别在该镜片的该颞侧和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的一个平均方向,在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的恒定降低角相等的恒定降低角处,在这些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
可以具有一个小于分别在该镜片的该颞侧和该鼻侧上的这些注视方向之间的绝对差值的10%、或更优选地小于5%的绝对差值,在恒定降低角处,在这些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
此外,每个镜片的设计可以取决于镜片佩戴者阅读的语言类型而被进一步地适配。为此目的,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确定该佩戴者根据所确定的阅读方向使用的一种语言是否基于字母或简写正字法。然后,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知觉广度对于一种基于简写正字法的语言会比对于一种基于字母正字法的语言更低。作为基于简写的语言的较短知觉广度的结果,该知觉广度的中心方向与当前注视方向之间的方位移位也会较短。由于将知觉广度的中心方向与当前注视方向之间的方位移位与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绝对比值连接的递增函数,这种较短移位会进而产生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的更小绝对值。
当该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各自的设计适配有近视觉区向佩戴者的右侧或其左侧的类似移位时,仍然改进了本发明的大多数实现方式。换言之,右眼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与左眼镜片的比值的总和可以基本上设置为0。
虽然已经使用从屈光力定义的半宽域披露了本发明的以上所有改进,但可以基于从结果散光定义的半宽域类似地表达这些改进。然后,结果散光的有关值是用于确定半宽域的极限的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
可以为该副镜片的每个镜片将该近视觉注视方向定义为这样一个注视方向:在该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副镜片的所述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100%、或者仅85%。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涉及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中,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和一个处方下加光,并且包括一个颞侧和一个鼻侧以及一个定义在前表面上的近视觉控制点。当被佩戴时以及针对对应于一个降低角和一个方位角的每个注视方向,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屈光力和一个结果散光模数。对于本发明的此类镜片对,针对该副镜片中的镜片其中之一,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是正的,而针对该副镜片中的另一个镜片是负的,和/或针对该副镜片中的镜片其中之一,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是正的,而针对该副镜片的另一个镜片是负的。屈光力/结果散光的颞/鼻半宽域的定义与上述内容相同。
进一步地,对于该副镜片的对应地每个镜片Δ≤10%,并且
-Δ=100*abs(Max_Asr_N-Max_Asr_T)/Max(Max_Asr_N;Max_Asr_T),
-abs:绝对值,
-Max_Asr_N:在该镜片的由包括在以下各项内的所有注视方向定义的一个区域上找出的最大结果散光值:
o在该镜片的鼻区内,以及
o在中心在穿过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关于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
-Max_Asr_T:在该镜片的由包括在以下各项内的所有注视方向定义的一个区域上找出的最大结果散光值:
o在该镜片的颞区内,以及
o在中心在穿过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关于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
-Max(x;y):x和y的最大值。
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包括所引用的本发明的改进)确定这样一副渐进式眼镜片。
然而,本发明的又另一个方面也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的指令序列,这些指令对一个处理器使可访问的,并且被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这些指令致使该处理器实施如上定义的方法的各个步骤。
参照下面列出的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从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描述中显现。
附图简要说明
-图1和图2示意地示出了眼睛和镜片的光学系统;
-图3示出了从眼睛的转动中心开始的光线追踪;
-图4和图5分别为带有微标记的表面和为不带有微标记的表面示出了关于微标记定义的参考系;
-图6和图7示出了镜片的视野视觉区;
-图8展示了一个阅读方向和一种第一语言的知觉广度;
-图9结合图8展示了本发明的原理;
-图10a是与图9相对应的一副镜片的正视图;
-针对与图10a的阅读方向相反的阅读方向,图10b对应于图10a;
-针对同一阅读方向但是针对另一种语言,图10c也对应于图10a;
-图11至图14显示了与图10a相对应的镜片对的第一示例的光学特性;
-图15至图18显示了与图10b相对应的镜片对的第二示例的光学特性;以及
-图19至图22显示了与图10c相对应的镜片对的第三示例的光学特性。
可以认识到,展示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和清晰起见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的一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被放大,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
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能够根据佩戴者的阅读方向适配近视觉区,从而为佩戴者(特别是当执行近视觉任务时)产生提高后的舒适性。
一种渐进镜片包括两个非转动的对称非球面表面,例如但不限于渐进表面、回归表面、复曲面或非复曲面表面。
如已知的,最小曲率CURVmin在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点处由以下公式来定义:
其中Rmax为局部最大曲率半径,用米来表示,并且CURVmin用屈光度来表示。
类似地,最大曲率CURVmax可以在非球面表面上的任一点处由以下公式来定义:
其中Rmin为局部最小曲率半径,用米来表示,并且CURVmax用屈光度来表示。
可以注意到,当该表面局部为球面时,该局部最小曲率半径Rmin和该局部最大曲率半径Rmax是相同的,并且相应地,最大和最小曲率CURVmin和CURVmax也是完全相同的。当该表面是非球面时,该局部最小曲率半径Rmin和该局部最大曲率半径Rmax是不同的。
根据该最小曲率CURVmin和该最大曲率CURVmax的这些表述,标记为SPHmin和SPHmax的最小球面和最大球面可以根据所考虑的表面类型来推断。
当所考虑的表面是物体侧表面时,这些表达式如下:
其中,n为镜片的成分材料的指数。
如果所考虑的表面是眼球侧表面,那么这些表示如下:
其中,n为镜片的成分材料的指数。
如已知的,在一个非球面上的任一点处的一个平均球面SPHmean也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定义:
因此,平均球面的表示取决于所考虑的表面:
-如果该表面是物体侧表面,那么
-如果该表面是眼球侧表面,那么
-柱面CYL也通过该公式CYL=|SPHmax-SPHmin|定义。
镜片的任何非球面的特性可以借助于局部平均球面和柱面来表示。当该柱面为至少0.25屈光度时,可以认为该表面是局部非球面的。
对于一个非球面表面而言,局部柱面轴线γAX可以被进一步定义。
柱面轴线γAX为最大曲率CURVmax的定向相对于参考轴线并且在所选的转动方向上的角度。在TABO惯例中,参考轴线是水平的(该参考轴线的角度为0°),并且该转动方向在看向佩戴者时对于每一只眼而言是逆时针的(0°≤γAX≤180°)。因此,+45°的柱面轴线γAX的轴线值表示一条倾斜定向的轴线,在看向佩戴者时,该轴线从位于右上方的象限延伸到位于左下方的象限。
因此,表面可以局部由一个三元组来定义,该三元组由最大球面SPHmax、最小球面SPHmin和柱面轴线γAX构成。可替代地,该三元组可以由平均球面SPHmean、柱面CYL和柱面轴线γAX构成。
每当镜片特征在于参考其非球面表面之一时,如在图4和图5中所示,分别为带有微标记的表面和为不带有微标记的表面定义了关于微标记的参考。
渐进式镜片包括已经被协调标准ISO 8990-2作成强制性的微标记。临时标记也可以应用在该镜片的表面上,指示该镜片上的控制点的位置,例如,如用于远视的控制点、用于近视的控制点、棱柱参考点和拟合交叉点。如果没有临时标记或者其已经被清除,技术人员始终可以通过使用安装图纸和永久性微标记在镜片上定位这些控制点。
这些微标记还使得可以定义用于为该镜片的两个表面的参考系。
图4示出了用于带有微标记的表面的参考系。该表面的中心(x=0,y=0)为该表面的点,在该点上,该表面的法线N与连接这两个微标记的区段的中心相交。MG为这两个微标记定义的共线单一向量。该参考的向量Z等于该单一法线(Z=N);该参考的向量Y等于Z与MG的向量乘积;该参考的向量X等于Y与Z的向量乘积。{X,Y,Z}由此形成一个直接标准正交三面形。该参考系的中心为该表面的中心x=0mm,y=0mm。
图5示出了用于与带有微标记的表面相反的表面的参考系。此第二表面的中心(x=0,y=0)为与连接该第一表面上的两个微标记的区段的中心相交的法线N与该第二表面相交所在的点。以与该第一表面的参考系相同的方式构建该第二表面的参考系,即,向量Z等于该第二表面的单一法线;向量Y等于Z与MG的向量乘积;向量X等于Y与Z的向量乘积。该表面的参考的中心也为x=0mm,y=0mm。
类似地,在半成品镜片毛坯上,标准ISO 10322-2要求应用微标记。因此可以与如上所述的参考一样良好地确定半成品镜片毛坯的非球面表面的中心。
此外,考虑到佩戴镜片的人的状况,渐进式多焦点镜片还可由光学特性限定。
图1和2是眼睛和镜片的光学系统的图形展示,因此示出了在说明中使用的定义。更精确地,图1展现了这种系统的一个透视图,展示了用于定义注视方向的参数α和β。图2是平行于佩戴者的头的前后轴线的竖直平面图,并且在参数β等于0的情况下时该竖直平面穿过眼睛的转动中心。
将眼睛的转动中心标记为Q’。图2中以一条点划线示出的轴线Q’F’是穿过眼睛的转动中心并且在佩戴者前方延伸的水平轴线,也就是对应于主注视视角的轴线Q’F’。此轴线在称为拟合交叉点的一个点上切割镜片的非球面,该点在镜片上存在而使得眼科医生能够将镜片定位在一个参考系中。镜片的后表面与轴线Q’F’的交叉点是点O。如果位于后表面上,那么O可以是拟合交叉点。具有中心Q’和半径q’的顶点球面,在水平轴线的一点上与镜片的后表面相切。作为示例,25.5mm的半径q’的值对应于一个常用值,并且在佩戴镜片时提供令人满意结果。
图1中由一条实线表示的给定注视方向对应于围绕Q’旋转的眼睛的一个位置并且对应于顶点球面的点J(参见图2);角β是在轴线Q’F’与直线Q’J在包括轴线Q’F’的水平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角;这个角出现在图1的示意图中。角α是在轴线Q’J与直线Q’J在包括轴线Q’F’的水平平面上的投影之间形成的角,这个角出现在图1和图2的示意图上。一个给定的注视图因此对应于顶点球面的点J或者对应于一对(α,β)。如果下降注视角的值为正并且越大,则注视下降越大;如果该值为负并且越大,则注视上升越大。
在一个给定的注视方向上,在物体空间中位于给定物距处的点M的图像形成在对应于最小距离JS和最大距离JT的两个点S与T之间,该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将是矢状局部焦距和切向局部焦距。在点F’处形成了无穷远处的物体空间中一点的图像。距离D对应于镜片的后冠状平面。
工作视景(Ergorama)是使一个物点的通常距离关联于每一个凝视方向的函数。典型地,在遵循主注视方向的远视觉中,物点处于无穷远处。在遵循基本上对应于在朝向鼻侧的绝对值为约35°的角α和约5°的角β的注视方向的近视觉中,物距大约为30cm到50cm。为了了解关于工作视景的可能定义的更多细节,可以考虑美国专利US-A-6,318,859。本文献描述了工作视景、它的定义和它的建模方法。对于本发明的方法而言,点可以处于无穷远处或不处于无穷远处。工作视景可以是佩戴者的屈光不正的函数。
使用这些元素可以在每一个注视方向上定义佩戴者的光学屈光力和散光。针对一个凝视方向(α,β)来考虑在由工作视景给定的一个物距处的一个物点M。在物体空间中在对应光线上针对点M将物体接近度ProxO定义为顶点球面的点M与点J之间的距离MJ的倒数:
ProxO=1/MJ
这使得能够在针对顶点球面的所有点的一种薄镜片近似内计算物体接近度,该薄镜片近似是用于确定工作视景。对于真实镜片而言,物体接近度可以被视为物点与镜片的前表面之间的在对应光线上的距离的倒数。
对于同一注视方向(α,β)而言,具有给定物体接近度的点M的图像形成于分别对应于最小焦距和最大焦距(其将是矢状焦距和切向焦距)的两个点S与T之间。量ProxI称为点M的图像接近度:
光学屈光力还被称为屈光力。
通过用一个薄镜片的情况类推,因此针对一个给定凝视方向和一个给定物体接近度,即针对物体空间在对应光线上的一点,可以将光学屈光力Pui定义为图像接近度与物体接近度之和。
Pui=ProxO+ProxI
借助于相同的符号,针对每个注视方向和针对给定物体接近度将散光Ast定义为:
此定义对应于由镜片产生的一条光束的散光。
在佩戴条件中,镜片的光学屈光力和散光的可能定义因此可以如B.Bourdoncle等人的论文中所阐释那样计算,该论文的题目为“通过渐进式眼镜片的光线追踪(Ray tracing through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1990年国际镜片设计会议,D.T.Moore编,英国光电光学仪器学会会议记录)。标准佩戴条件应当理解为镜片相对于一位标准佩戴者的眼睛的位置,尤其通过-8°的广角、12mm的镜片-瞳孔距离、13.5mm的瞳孔-眼睛转动中心以及0°的包角来定义。该广角是眼镜片的光轴与处于主位置的眼睛的视轴之间的竖直平面中的角,通常被视为是水平的。该包角是眼镜片的光轴与处于主位置的眼睛的视轴之间的水平平面中的角,通常被视为是水平的。也可以使用其他条件。可以从用于一个给定镜片的光线跟踪程序来计算佩戴条件。此外,可以计算光学屈光力和散光,使得针对在这些佩戴条件中佩戴眼镜的一位佩戴者在参考点(即,远视中的控制点)处满足处方或者通过一个前聚焦计来测得处方。
图3描绘了一种配置的透视图,其中参数α和β非零。因此,可以通过示出一个固定参考系{x,y,z}和一个与眼睛关联的参考系{xm,ym,zm},来展示眼睛的转动效果。参考系{x,y,z}的原点在点Q’处。x轴是Q’O轴,并且是从镜片朝向眼睛定向。y轴是竖直的并且向上定向。z轴使得参考系{x,y,z}是正交且直接的。参考系{xm,ym,zm}关联于眼睛,并且其中心是点Q’。xm轴线对应于凝视方向JQ’。因此,对于一个主凝视方向而言,这两个参考系{x,y,z}和{xm,ym,zm}是相同的。已知的是,镜片的特性可以用若干不同的方式表示,并且值得注意地是,用表面和光学方式表示。因此,表面表征等效于光学表征。在毛坯的情况下,只可以使用表面表征。须理解,光学表征要求根据佩戴者的处方来对镜片进行机械加工。相比之下,在眼镜片的情况下,该表征可以是表面类型或光学类型,这两种表征能用两种不同观点描述同一物体。每当镜片的表征为光学类型时,它指代上述工作视景眼镜片系统。为了简单,术语‘镜片’用于本说明书中,但是须被理解为‘工作视景眼镜片系统’。表面项的值可以相对于各点来表示。这些点借助于如以上关于图4和图5定义的参考系中的横坐标或纵坐标来定位。
光学项的值可以针对注视方向来表示。注视方向通常是由它们的降低程度以及原点在眼睛的转动中心的一个参考系中的方位角来给定。当镜片安装在眼睛前方时,对于一个主注视方向而言,称为拟合交叉点的一个点被置于眼睛的瞳孔前面或眼睛转动中心Q’前面。该主注视方向对应于佩戴者正直视前方的情形。在所选择的参考系中,不论该拟合交叉点定位在镜片的什么表面(后表面或前表面),该拟合交叉点因此对应于一个0°的降低角α和一个0°的方位角β。
以上参考图1至图3所进行的描述是针对中央视觉给出的。在周边视觉中,由于注视方向固定,因此瞳孔的中心取代眼睛的转动中心而被考虑并且周边光线方向取代注视方向而被考虑。当考虑周边视觉时,角α和角β对应于光线方向,而非注视方向。
在该描述的剩余部分,可以使用术语如《向上》、《底部》、《水平》、《垂直》、《以上》、《以下》,或其他指示相对位置的字。在镜片的佩戴条件下理解这些术语。值得注意地,镜片的“上”部分对应于一个负降低角α<0°以及镜片的“下”部分对应于一个正降低角α>0°。类似地,镜片的或半成品镜片毛坯的表面的“上”部分对应于一个沿y轴的正值,并且优选地对应于一个沿y轴的大于该拟合交叉点处的y_值的值,以及镜片的或半成品镜片毛坯的表面的“下”部分对应于一个沿如以上关于图4和图5定义的参考系内的y轴的负值,并且优选地对应于一个沿y轴的小于该拟合交叉点处的y_值的值。
图6和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镜片看到的视野区域。该镜片包括一个位于该镜片的上部的远视觉区26、一个位于该镜片的下部的近视觉区28和一个位于该远视觉区26和该近视觉区28之间的镜片的下部的中间区30。该镜片还具有一条穿过这三个区并限定鼻侧和颞侧的主子午线32。
除了屈光力处方,眼科领域中的处方可以包括一个散光处方。此类处方由个轴线值(以度计)与一个模数值(以屈光度计)组成。该模数值表示在一个给定方向上的最大与最小屈光力之间的差值,此差值允许矫正佩戴者的视觉默认。遵循该惯例,该轴线表示两个屈光力之一相对于一条参考轴线并且沿着一个给定转动方向的定向。可以使用TABO惯例。在本惯例中,参考轴线是水平的,并且转动方向在看向佩戴者时是逆时针的。一条45°轴线对应于一条轴线,当看向佩戴者时该轴线倾斜定向地连接右上象限到左下象限。这种散光处方以远视觉针对佩戴者测量的。我们用术语“散光”指一对(模数,轴线)。那个术语有时候用于仅指定模数。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上下文理解所指代的事物。技术人员意识到佩戴者的屈光力/散光处方通常用术语球面、柱面和轴线进行描述。
因此,我们可以定义处方远视力平均屈光力值(PFV)为处方屈光力加上处方散光模数的一半。
结果散光被定义为在处方散光和在与眼睛相关联的参考系中由工作镜片产生的并且针对每个注视方向的散光之间的差值。结果散光还可以被称为剩余散光。
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渐进式镜片的子午线32可被如下定义:针对对应于拟合交叉点的注视方向与镜片底部之间的角α=α1的视野的每一次降低,通过光线追踪来搜索注视方向(α1,β1),以便能够在由工作视景确定的距离处清楚地看到位于正中面中的物点。正中面是头的正中面,优选地穿过鼻子的底部。此平面还可穿过右和左眼转动中心的中间。
因此,所有这些以那种方式定义的注视方向形成工作视景眼镜片系统的子午线。为个性化的目的,可考虑佩戴者的姿势数据(诸如头在环境中的角度和位置)以确定物体位置。例如,物体位置可以放置在正中面之外以在近视觉中模拟佩戴者侧向位移。
该镜片的子午线代表当佩戴者从远视觉到近视觉观看时他的平均注视方向的轨迹。镜片的表面的子午线32被定义如下:属于镜片的光学子午线的每个注视方向(α,β)与表面在点(x,y)的相交。该表面的子午线为与该镜片的子午线的凝视方向相对应的点的集合。
如图7中所示,子午线32将该镜片分成一个鼻区域和一个颞区域。如所预期的,该鼻区域为子午线与佩戴者的鼻子之间的镜片区域,而颞区域为子午线与佩戴者的颞之间的区域。
现在参考图8和图9描述在一张纸上阅读的特定近视觉任务。
图8显示了有待阅读的英语语言的句子。阅读方向是水平从左到右。在阅读过程中,在当读者的注视方向被定向成朝着词语“最(most)”的恰好时刻,读者没有看到整个句子,而仅仅是其一个有限部分。此有限部分是知觉广度,并且用SP表示。与双眼的近视觉注视方向基本上成一条线的行部分对应于该示例中用FP表示的词语“最”。其比知觉广度SP短得多。显而易见,当继续阅读时,行部分FP和知觉广度SP两者都渐进地向右侧移位,同时保持与其他的恒定相对位置。由于针对英语语言从左到右的阅读方向,知觉广度SP的中心不关于行部分FP,而是向右侧移位。具体地,当每个印刷字符具有一个与0.3°方位变化相一致的的大小时,知觉广度SP以等于大约五个印刷字符的左延伸长度在左侧从行部分FP进一步延伸。在右侧,知觉广度SP以等于大约十六个印刷字符的右延伸长度从行部分FP进一步延伸。CSP表示知觉广度SP的中心点。在该示例中,CSP相对于行部分FP向右侧移位,但是此移位方向可以变化,具体地取决于取代英语语言所考虑的语言的阅读方向。
因此,作为一般规则,当前阅读的行部分位于两只眼睛各自的近视觉注视方向的交点处,并且知觉广度在此方向交点的两侧不对称地延伸。那么,本发明提出针对每只眼睛,将每个镜片的近视觉区安排在相对于该知觉广度的中心位置,从而改进读者的视觉并且不仅使近视觉注视方向而且还使几乎整个知觉广度更加舒适。图9上展示了本发明的这个原理。图9在佩戴的佩戴位置从后面示出了读者的头10,其中,LE表示左眼镜片并且RE表示右眼镜片。对应的近视觉注视方向通过两个镜片LE和RE汇聚到与当前阅读的行部分FP相对应的词语“最”上。对于左镜片LE和右镜片RE中的每一个镜片,每个近视觉注视方向在PV表示的点横穿相应的镜片。那么,每个镜片中的近视觉区被横向安排以便与知觉广度SP相对于行部分FP朝着该示例中的右侧的侧向移位相一致(参见图8)。显而易见,每个点PV保持在每个镜片的近视觉区内。
那么,NZLE和NZRE表示的轮廓在鼻侧上和颞侧上分别为每个镜片LE和RE示意地示出了近视觉区边界限。这些边界限是关于屈光力值或结果散光定义的。实际上,对于渐进式镜片,近视觉区NZLE和NZRE的这些边界限可以对应于跨镜片的注视方向,在这些注视方向上屈光力等于远视觉的处方值加上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可替代地,近视觉区边界限NZLE和NZRE可以对应于跨镜片的方向,在这些方向上结果散光模数等于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通道边界限的这两个定义几乎等价,从而使得在近视觉区边界限在镜片内的结果位置在两种情况下几乎完全相同。
针对图9中所示阅读情况,针对两个镜片LE和RE,如由边界限NZLE和NZRE指示的近视觉区向佩戴者的右侧移位。由于点PV是固定的,右镜片RE的PV点似乎接近于此镜片的近视觉区的边界限NZRE中的鼻侧界限,并且左镜片LE的PV点似乎接近于此另一个镜片的近视觉区的颞侧界限NZRE。因此,根据本发明,右和左镜片RE和LE两者具有彼此不相同的对应设计。
图10a至图10c针对与包括阅读方向和字符类型的不同语言特征相对应的三种语言展示了这种原理。在这些图中,这些镜片是从它们的正面观看的并且通过它们各自的鼻边缘彼此位置相邻,如这在本领域中是更加常见的那样。因此,右镜片RE出现在这些图的左边,而左镜片LE出现在这些图的右边。然后,每个右和左镜片的颞侧分别位于这些图的左端和右端部分。也为每个镜片指示了拟合交叉点,并用FC表示。
图10a涉及第一副镜片,包括右镜片RE和左镜片LE,意在用于如上阅读英语语言的第一佩戴者:左到右阅读方向和字母正字法。因此,图10a是与图9的镜片相同的,但是是从相反方向观看的。
图10b涉及意在用于第二佩戴者的第二副右和左镜片,该第二佩戴者再次以右到左的阅读方向但字母正字法阅读另一种语言。这种第二语言可以例如是阿拉伯语言。与意在用于图10a的第一镜片对的英语语言相比较,由于阅读方向相反,图10b的第二副镜片是通过在右和左镜片之间对换近视觉区的边界限的位置获得的。因此,右镜片RE的边界限NZRE的颞侧界限现在比边界限NZRE的鼻侧界限更接近近视觉点PV。那么,相反的情况适用于左镜片LE:左镜片LE的边界限NZLE的鼻侧界限比边界限NZLE的颞侧界限更接近近视觉点PV。
实际上,对于英语和阿拉伯语言,知觉广度长度几乎相等,然而由于汉语是基于简写正字法而不是字母正字法的事实,对于汉语知觉广度较短。的确,汉语的知觉广度是五个每个0.9度宽的简写字符,并且两只眼睛的近视觉注视方向从左边汇聚到第二个字符上。因此,知觉广度SP以一个字符在左侧并且三个字符在右侧超过了当前阅读的行部分FP。如同对于英语语言,汉语的阅读方向是左到右。图10c示出了意在用于阅读汉语的第三佩戴者的第三副右和左镜片。除了边界限NZRE和NZLE相对于点PV较少移位一位,该第三副镜片的设计因此与图10a的第一副的设计相似。换言之,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绝对比值在图10c中比图10a中更小。
更普遍地,对于每个镜片,每个镜片的近视觉区的侧向移位可以有利地根据朝着知觉广度SP的中心点CSP的注视方向与被定向成朝着行部分FP的中间点的近视觉注视方向之间的差异增加。当将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与朝着知觉广度的中心点的注视方向和该近视觉注视方向之间的方位差异连接时,此递增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优选地,近视觉区的侧向移位可以被设置成使得该近视觉区的中心关于朝着知觉广度SP的中心点CSP的注视方向。
因此,每个镜片对中的每个镜片的近视觉区被单独视频以便匹配佩戴者阅读的语言的阅读方向和视觉广度。
为此目的,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是针对镜片对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的,即,该副镜片中的左眼镜片的左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L,βPVL)和该副镜片中的右眼镜片的右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R,βPVR)。
该右/左近视觉注视方向属于右/左子午线。
通常,对于渐进式镜片,近视觉注视方向以及因此αPV如此使得相应的屈光力包括在此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此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50%与此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此镜片的处方下加光的125%之间。点PV是一个近视觉控制点,其被定义为镜片的前表面上的与近视觉注视方向相交的点。
有利地,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将近视觉注视方向以及因此αPV定义为屈光力达到此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此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85%所在的注视方向或者定义为屈光力达到此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此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100%所在的注视方向。
第二,在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上以及针对每个注视方向(α,β),定义一个屈光力Pα,β和一个结果散光模数Asrα,β。
然后,分别为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定义屈光力的左和右颞半宽域TP_LE,TP_RE和屈光力的左和右鼻半宽域NP_LE,NP_RE。
对于一个镜片,屈光力TP的颞半宽域被定义为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TP)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屈光力PαPV,βTP达到该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该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四分之三的值:
PαPV,βTP=PFV+3/4*A
对于一个镜片,屈光力NP的鼻半宽域被定义为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NP)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屈光力PαPV,βNP达到该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该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四分之三的值:
PαPV,βNP=PFV+3/4*A
分别为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进一步定义了结果散光模数的左和右颞半宽域TA_LE,TA_RE和屈光力的左和右鼻半宽域NA_LE,NA_RE。
对于一个镜片,结果散光模数TA的颞半宽域被定义为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TA)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结果散光模数AsrαPV,βTA达到该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四分之一的值:
AsrαPV,βTA=A/4
对于一个镜片,结果散光模数NA的鼻半宽域被定义为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NA)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结果散光模数AsrαPV,βNA达到该镜片的处方下加光A的四分之一的值:
AsrαPV,βNA=A/4
下文中考虑的标准是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RPL、RPR,以及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总和的差的比值RAL、RAR:
对于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基于佩戴者的阅读方向、并且可选地基于知觉广度的长度确定了至少一个标准,即,或者是屈光力的比值RP或者是结果散光模数的比值RA或者是二者。具体地,对于从左到右的阅读方向,
RPL<0且RPR>0
和/或
RAL<0且RAR>0
这些关系导致以下事实:针对左眼镜片LE,屈光力的颞半宽域小于屈光力的鼻半宽域,并且针对右眼镜片RE,屈光力的颞半宽域大于屈光力的鼻半宽域。同时或可选择地,针对左眼镜片LE,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半宽域小于结果散光模数的鼻半宽域,并且针对右眼镜片RE,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半宽域大于结果散光模数的鼻半宽域:
TP_LE<NP_LE且TP_RE>NP_RE
和/或
TA_LE<NA_LE且TA_RE>NA_RE
具体地,以下关系可能是有效的:
RPR+RPL=0
和/或
RAR+RAL=0
这些方程指示一副镜片中的两个镜片的各自的近视觉区使用相同的移位长度进行侧向移位。此移位长度可以连接到关于当前阅读的字符的知觉广度的中心方向的移位。但是可能由该佩戴者执行的其他任务也实施近视野视觉,可以被考虑用于确定近视觉区相对于每个镜片的近视觉注视方向的移位长度。此类其他任务可以是缝纫、雕刻等。近视觉区的移位长度由执行这些任务中的每一项任务时镜片对所提供的舒适性之间的平衡产生。
进一步地,除了上述特征意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副镜片,其中,对于该副镜片中的对应地每个镜片,Δ≤10%,并且
-Δ=100*abs(Max_Asr_N-Max_Asr_T)/Max(Max_Asr_N;Max_Asr_T),
-abs:绝对值,
-Max_Asr_N:在该镜片的由包括在以下各项内的所有注视方向定义的一个区域上找出的最大结果散光值:
o在该镜片的鼻区内,以及
o在中心在穿过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关于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
-Max_Asr_T:在该镜片的由包括在以下各项内的所有注视方向定义的一个区域上找出的最大结果散光值:
o在该镜片的颞区内,以及
o在中心在穿过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关于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
-Max(x;y):x和y的最大值。
镜片的鼻侧和颞侧被关于镜片的子午线来确定。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Δ≤10%,并且优选地Δ≤8%,更优选地Δ≤5%。此特征为每个镜片的鼻侧和颞侧之间的结果散光的相对不平衡设置一个最大值。相应地,即使鼻和颞半宽域的值在一个给定镜片上针对近(近似)视觉是不对称的以反映偏侧性,但在结果散光的峰值方面,这种不对称被镜片设计的相对(受控)的大体对称抵消。在动态视觉和/或周边视觉的情况下,这对于镜片性能是尤其有利的。
将通过以下示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示例的附图的概述
现在分别对应于图10a至图10c的三种情况对三个镜片对进行详细描述。所有镜片对与以下双眼的处方值相对应:
处方远视觉屈光力PFV:0.75屈光度
处方下加光A:1.50屈光度
对于每个镜片对,首先根据图顺序显示右镜片RE的屈光力图,然后显示同一右镜片RE的结果散光图,然后显示左镜片LE的屈光力图,并且最后显示左镜片LE的结果散光图。
这些屈光力图的竖直和水平轴线是注视方向的降低角α和方位角β的值。这些屈光力图上指示的等距曲线将对应于同一屈光力值的注视方向连接起来。这些曲线的对应的屈光力值在相邻曲线之间以0.25δ递增,并且在这些曲线中的一些曲线上指示出来。
结果散光图的轴线与屈光力图的那些轴线相似并且这些图上指示的等距曲线将对应于同一结果散光值的注视方向连接起来。
在这些图中的每一个上,考虑了三个特定点PV、A及B。
点PV是一个近视觉控制点,其被定义为镜片的前表面上的与近视觉注视方向相交点。
在以下示例中,点PV是镜片的前表面上的与注视方向相交的点,在该注视方向上,屈光力达到那个镜片的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那个镜片的处方下加光的100%。对于以下三个镜片对中的右镜片和左镜片两者,点PV因此位于与屈光力值P=0.75+100%*1.5=2.25δ相对应的等距线上。
点A位于镜片的颞侧上以便使得点A与点PV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如上定义的颞半宽域。
点B位于镜片的鼻侧上从而使得点B与点PV之间的距离对应于如上定义的鼻半宽域。
对于以下三个镜片对中的右镜片和左镜片两者,连接点A和B的等距线对应于结果散光值Asr=1.5/4=0.375δ。
因此,图11至图14涉及对应于英语语言的第一镜片对(图10a的情况),图15至图18涉及对应于阿拉伯语言的第二镜片对(图10b的情况),并且图19至图22涉及对应于汉语的第三镜片对(图10c的情况)。
第一镜片对(针对英语语言)
针对右镜片RE(图11和图12):点PV位于αPVR=28.9°且βPVR=4.9°。
从图12:
-点A位于αAR=αPVR=28.9°且βAR=-1.4°
-点B位于αBR=αPVR=28.9°且βBR=8.4°
TA_RE=6.3°且NA_RE=3.5°
那么RAR=0.28
针对左镜片LE(图13和图14):点PV位于αPVL=29.0°且βPVL=-4.9°。
从图14:
-点A位于αAl=αPVL=29.0°且βAL=-1.2°
-点B位于αBL=αPVL=29.0°且βBL=-11.3°
TA_LE=3.7°且NA_LE=6.4°
那么RAL=-0.27
此第一镜片对实际上意在针对左到右的阅读方向。事实上,结果散光比值如此使得:
RAR>0且RAL<0
这些比值进一步使得考虑到容差范围(RAR+RAL=0.01),RAR+RAL基本上等于0。
进一步地,关于结果散光峰值:
·对于右眼(图12):
Max_Asr_T=1.52δ,标记为点D,位于:
β_Max_Asr_T=-34°
α_Max_Asr_T=24°
Max_Asr_N=1.52δ,标记为点E,位于
β_Max_Asr_N=29°
α_Max_Asr_N=23°
在那种情况下,Δ=0.0%。
·对于左眼(图14):
Max_Asr_T=1.52δ,标记为点E,位于
β_Max_Asr_T=29°
α_Max_Asr_T=27°
Max_Asr_N=1.49δ,标记为点D,位于:
β_Max_Asr_N=-36°
α_Max_Asr_N=23°
在那种情况下,Δ=2.0%。
第二镜片对(针对阿拉伯语言)
针对右镜片RE(图15和图16):点PV再次位于αPVR=28.9°且βPVR=4.9°。
从图16:
-点A位于αAR=αPVR=28.9°且βAR=1.2°
-点B位于αBR=αPVR=28.9°且βBR=11.3°
TA_RE=3.7°且NA_RE=6.4°
那么RAR=-0.27
针对左镜片LE(图17和图18):点PV位于αPVL=29.0°且βPVL=-4.9°。
从图18:
-点A位于αAL=αPVL=29.0°且βAL=1.4°
-点B位于αBL=αPVL=29.0°且βBL=-8.4°
TA_LE=6.3°和NA_LE=3.5°
那么RAL=0.28
此第二镜片对实际上意在针对右到左的阅读方向。事实上,结果散光比值如此使得:
RAR<0且RAL>0
再次,RAR+RAL基本上等于0。
进一步地,关于结果散光峰值:
·对于右眼(图16):
Max_Asr_T=1.52δ,标记为点D,位于:
β_Max_Asr_T=-29°
α_Max_Asr_T=27°
Max_Asr_N=1.49δ,标记为点E,位于
β_Max_Asr_N=36°
α_Max_Asr_N=23°
在那种情况下,Δ=2.0%。
·对于左眼(图18):
Max_Asr_T=1.52δ,标记为点E,位于
β_Max_Asr_T=34°
α_Max_Asr_T=24°
Max_Asr_N=1.52δ,标记为点D,位于:
β_Max_Asr_N=-29°
α_Max_Asr_N=23°
在那种情况下,Δ=0.0%。
第三镜片对(针对汉语)
针对右镜片RE(图19和图20):点PV位于αPVR=29.0°且βPVR=5.0°。
从图16:
-点A位于αAR=αPVR=29.0°且βAR=-0.7°
-点B位于αBR=αPVR=29.0°且βBR=9.3°
TA_RE=5.7°和NA_RE=4.3°
那么RAR=0.14
针对左镜片LE(图21和图22):点PV位于αPVL=29.1°且βPVL=-5.0°。
从图22:
-点A位于αAL=αPVL=29.1°且βAL=-0.6°
-点B位于αBL=αPVL=29.1°且βBL=-10.8°
TA_LE=4.4°且NA_LE=5.8°
那么RAL=-0.14
此第三镜片对实际上意在针对左到右的阅读方向,因为:
RAR>0且RAL<0
再次,RAR+RAL基本上等于0。然而,当与该第一镜片对比较时,RAR和RAL两者的绝对值对于该第三镜片对较小。这与意在针对汉语的第三镜片对相一致,而该第一镜片对意在针对英语语言,因为知觉广度对于汉语比对于英语语言更短。
·对于右眼(图20):
Max_Asr_T=1.51δ,标记为点D,位于:
β_Max_Asr_T=-32°
α_Max_Asr_T=25°
Max_Asr_N=1.50δ,标记为点E,位于
β_Max_Asr_N=31°
α_Max_Asr_N=23°
在那种情况下,Δ=0.7%。
·对于左眼(图22):
Max_Asr_T=1.51δ,标记为点E,位于
β_Max_Asr_T=30°
α_Max_Asr_T=26°
Max_Asr_N=1.48δ,标记为点D,位于:
β_Max_Asr_N=-34°
α_Max_Asr_N=23°
在那种情况下,Δ=2.0%。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一个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
-确定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的一个处方下加光(A);
-确定这些镜片的一个佩戴者的一个阅读方向;
-在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上定义一个颞侧和一个鼻侧;
-在被佩戴的每个镜片上并且针对每个注视方向,定义一个屈光力(Pα,β)和一个结果散光模数(Asrα,β),每个注视方向对应于一个降低角(α)和一个方位角(β);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一个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屈光力的一个颞半宽域(TP_LE,TP_RE)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TP)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PFV+3/4*A);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屈光力的一个鼻半宽域(NP_LE,NP_RE)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NP)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PFV+3/4*A);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颞半宽域(TA_LE,TA_RE)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TA)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A/4);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鼻半宽域(NA_LE,NA_RE)作为该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与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αPV,βNA)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上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A/4);
其中,基于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阅读方向,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确定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TP_LE-NP_LE)/(TP_LE+NP_LE),(TP_RE-NP_RE)/(TP_RE+NP_RE))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TA_LE-NA_LE)/(TA_LE+NA_LE),(TA_RE-NA_RE)/(TA_RE+NA_RE)),并且
其中,根据以下规则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确定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TP_LE-NP_LE)/(TP_LE+NP_LE),(TP_RE-NP_RE)/(TP_RE+NP_RE))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TA_LE-NA_LE)/(TA_LE+NA_LE),(TA_RE-NA_RE)/(TA_RE+NA_RE)):
-如果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阅读方向是左到右,则屈光力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针对左眼镜片是负的,而针对右眼镜片是正的;以及
-如果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阅读方向是右到左,则屈光力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针对该左眼镜片是正的,而针对该右眼镜片是负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当在一个注视方向上观看时对该佩戴者有效的知觉广度,和该知觉广度的一个中心方向与该注视方向之间的一个方位移位,
并且其中,每个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的一个绝对值是该知觉广度的该中心方向与该注视方向之间的该方位移位的绝对值的一个递增函数,和/或
每个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的一个绝对值对于每个镜片而言是该知觉广度的该中心方向与该注视方向之间的该方位移位的绝对值的一个递增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每个镜片的屈光力和/或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从而使得当该佩戴者的该注视方向是该近视觉注视方向时,则对于该镜片
-该知觉广度的该中心方向,以及
-分别在该镜片的该颞侧和该鼻侧上的注视方向的一个平均方向,在与该近视觉注视方向的恒定降低角相等的恒定降低角处,在这些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或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
具有一个小于分别在该镜片的该颞侧和该鼻侧上的这些注视方向之间的绝对差值的10%的绝对差值,在恒定降低角处,在这些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或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每个镜片并且当该佩戴者的该注视方向是该近视觉注视方向时,以下方向的该绝对差值
该知觉广度的该中心方向,以及
分别在该镜片的该颞侧和该鼻侧上的这些注视方向的该平均方向,在该平均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或结果散光模数达到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并且是以恒定降低角,
小于分别在该镜片的该颞侧和该鼻侧上的这些注视方向之间的该绝对差值的5%,在恒定降低角处,在这些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或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处方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该佩戴者根据所确定的阅读方向使用的一种语言是否基于字母或简写正字法,
并且其中,为该佩戴者确定的该知觉广度对于一种基于简写正字法的语言比对于一种基于字母正字法的语言更低。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右眼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与该左眼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的总和被基本上设置为0((TP_RE-NP_RE)/(TP_RE+NP_RE)+(TP_LE-NP_LE)/(TP_LE+NP_LE)=0)。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右眼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与该左眼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的总和被基本上设置为0((TA_RE-NA_RE)/(TA_RE+NA_RE)+(TA_LE-NA_LE)/(TA_LE+NA_LE)=0)。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将该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定义为这样一个注视方向:在该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副镜片中的所述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100%,或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将该近视觉注视方向(αPV,βPV)定义为这样一个注视方向:在该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副镜片中的所述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85%。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近视觉注视方向属于该镜片的子午线并且如此使得相应的屈光力包括在此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此镜片的该处方下加光(A)的50%与此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加上此镜片的该处方下加光的125%之间。
10.一副渐进式眼镜片,其特征在于,该副镜片包括左眼镜片和右眼镜片,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PFV)和一个处方下加光(A)并且包括一个颞侧和一个鼻侧以及一个定义在前表面上的近视觉控制点(PV),当被佩戴时以及针对每个注视方向,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具有一个屈光力(Pα,β)和一个结果散光模数(Asrα,β),每个注视方向对应于一个降低角(α)和一个方位角(β),
其中,针对该副镜片中的这些镜片其中之一,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TP_RE-NP_RE)/(TP_RE+NP_RE),(TP_LE-NP_LE)/(TP_LE+NP_LE))是正的,而针对该副镜片中的另一个镜片是负的,和/或
针对该副镜片中的这些镜片其中之一,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TA_RE-NA_RE)/(TA_RE+NA_RE),(TA_LE-NP_LE)/(TA_LE+NA_LE))是正的,而针对该副镜片中的另一个镜片是负的,
并且: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的屈光力的一个颞半宽域(TP_LE,TP_RE)作为该近视觉控制点(PV)与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点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该点处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PFV+3/4*A);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的屈光力的一个鼻半宽域(NP_LE,NP_RE)作为该近视觉控制点(PV)与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点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该点处该屈光力达到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下加光的四分之三的值(PFV+3/4*A);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的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颞半宽域(TA_LE,TA_RE)作为该近视觉控制点(PV)与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点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颞侧上的该点处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A/4);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定义的结果散光模数的一个鼻半宽域(NA_LE,NA_RE)作为该近视觉控制点(PV)与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点之间的在恒定降低角(α)处的角距离,在该镜片的该鼻侧上的该点处该结果散光模数达到该下加光的四分之一的值(A/4);以及
其中,对于该副镜片中的对应地每个镜片Δ≤10%,并且
-Δ=100*abs(Max_Asr_N-Max_Asr_T)/Max(Max_Asr_N;Max_Asr_T),
-abs:绝对值,
-Max_Asr_N:在该镜片的由包括在以下各项内的所有注视方向定义的一个区域上找出的结果散光模数的最大值:
о在该镜片的鼻区内,以及
о在中心在穿过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关于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
-Max_Asr_T:在该镜片的由包括在以下各项内的所有注视方向定义的一个区域上找出的结果散光模数的最大值:
о在该镜片的颞区内,以及
о在中心在穿过棱镜参考点(PRP)的注视方向上并且包含关于以下不等式(α2+β2)1/2≤40°的所有注视方向(α,β)的一个区内,
-Max(x;y):x和y的最大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那副镜片,其中,该右眼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与该左眼镜片的屈光力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的总和基本上等于0((TP_RE-NP_RE)/(TP_RE+NP_RE)+(TP_LE-NP_LE)/(TP_LE+NP_LE)=0)。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那副镜片,其中,该右眼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与该左眼镜片的结果散光模数的颞和鼻半宽域的差与总和的比值的总和基本上等于0((TA_RE-NA_RE)/(TA_RE+NA_RE)+(TA_LE-NA_LE)/(TA_LE+NA_LE)=0)。
13.如权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那副镜片,其中,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将该近视觉控制点定义为该前表面上的与该注视方向相交的点,在该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副镜片中的所述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100%,或
为该副镜片中的每个镜片将该近视觉控制点定义为该前表面上的与该注视方向相交的点,在该注视方向上该屈光力达到该副镜片中的所述镜片的该处方远视觉平均屈光力加上该处方下加光的8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2305773 | 2012-06-29 | ||
EP12305773.9 | 2012-06-29 | ||
PCT/EP2013/063603 WO2014001491A1 (en) | 2012-06-29 | 2013-06-28 | A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a pair of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03094A CN104303094A (zh) | 2015-01-21 |
CN104303094B true CN104303094B (zh) | 2016-09-14 |
Family
ID=48700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26787.2A Active CN104303094B (zh) | 2012-06-29 | 2013-06-28 | 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11170B2 (zh) |
EP (1) | EP2867719B1 (zh) |
JP (1) | JP2015522845A (zh) |
CN (1) | CN104303094B (zh) |
EA (1) | EA026853B9 (zh) |
IL (1) | IL235245B (zh) |
IN (1) | IN2014MN02113A (zh) |
WO (1) | WO20140014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95548B (zh) * | 2013-02-20 | 2017-04-12 | 依视路国际集团(光学总公司) | 一副渐进式眼镜片 |
EP2959337B1 (en) * | 2013-02-20 | 2017-06-21 |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énérale D'Optique)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air of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 |
CN107850791B (zh) * | 2015-08-03 | 2019-08-16 | 依视路国际公司 | 用于确定光学镜片的光焦度的方法 |
JP6920288B2 (ja) * | 2015-10-15 | 2021-08-18 | エシロール・アンテルナシオナル | 遠視で老眼の装用者のための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と、かかるレンズを提供する方法 |
BR112018006968A2 (pt) * | 2015-10-15 | 2018-10-16 | Essilor Int | lente de adição progressiva oftálmica para um usuário presbiópico; método para fornecimento dessa lent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6184A (en) * | 1993-06-29 | 1997-09-09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power lens |
CN102193211A (zh) * | 2010-03-10 | 2011-09-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设计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53805B1 (fr) | 1996-09-20 | 1998-11-13 | Essilor Int | Jeu de lentilles ophtalmiques multifocales progressives |
DE102004059448A1 (de) * | 2004-11-19 | 2006-06-01 | Rodenstock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ertigen eines Brillenglases; System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m Fertigen eines Brillenglases |
FR2906621B1 (fr) * | 2006-09-28 | 2008-11-28 | Essilor Int |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une lentille ophtalmique |
US7828433B2 (en) * | 2008-10-22 | 2010-11-09 | Shamir Optical Industry | Assymetrical progressive lens |
-
2013
- 2013-06-28 CN CN201380026787.2A patent/CN104303094B/zh active Active
- 2013-06-28 IN IN2113MUN2014 patent/IN2014MN02113A/en unknown
- 2013-06-28 EA EA201401246A patent/EA026853B9/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6-28 JP JP2015519108A patent/JP2015522845A/ja active Pending
- 2013-06-28 WO PCT/EP2013/063603 patent/WO201400149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6-28 EP EP13732166.7A patent/EP2867719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6-28 US US14/399,874 patent/US941117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0-21 IL IL235245A patent/IL235245B/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6184A (en) * | 1993-06-29 | 1997-09-09 | Nikon Corporation | Progressive power lens |
CN102193211A (zh) * | 2010-03-10 | 2011-09-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设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11170B2 (en) | 2016-08-09 |
US20150109575A1 (en) | 2015-04-23 |
CN104303094A (zh) | 2015-01-21 |
WO2014001491A1 (en) | 2014-01-03 |
IL235245B (en) | 2018-11-29 |
JP2015522845A (ja) | 2015-08-06 |
EA201401246A1 (ru) | 2015-02-27 |
EP2867719B1 (en) | 2019-11-27 |
EA026853B1 (ru) | 2017-05-31 |
EA026853B9 (ru) | 2017-06-30 |
IN2014MN02113A (zh) | 2015-09-11 |
EP2867719A1 (en) | 2015-05-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07827B (zh) | 旨在安装在眼镜架上的眼镜眼科镜片 | |
CN104620160B (zh) | 用于确定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 |
US8807747B2 (en) | Spectacle eyeglass for myopic child | |
EP2691806B1 (en) |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 | |
US9477098B2 (en) | Ophthalmic lens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wearer's handedness | |
CN104903781B (zh) | 至少具有稳定区的眼镜片 | |
CN107003540B (zh) | 由计算机装置实施的用于计算配戴者的眼镜眼科镜片的镜片光学系统的方法 | |
US9307899B2 (en) | Process for determining a pair of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es | |
JP2007233388A (ja) | 累進焦点眼鏡レンズの決定方法 | |
CN104781644B (zh) | 确定眼镜片的光学参数的方法 | |
CN104303094B (zh) | 用于确定一副渐进式眼镜片的方法 | |
JP2008501990A (ja) | 眼用レンズ | |
JP4905997B2 (ja) | 眼鏡レンズ | |
EP2791730B1 (en)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 and a set of semi finished lens blanks | |
CN103930823B (zh) | 用于提供眼镜片的光学系统的方法和用于制造眼镜片的方法 | |
JP2022532028A (ja) | 装用者に適合する眼用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 |
JP2013076933A (ja) |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及び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JP2023529235A (ja) | 拡張現実機器のための一対の光学素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7 Address after: France Sharon - basil Patentee after: Essilor International Ltd. Address before: France Sarah. Patentee before: Essilor International (Compagnie Generale D'Optique)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