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298090B - 感光体盒 - Google Patents

感光体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8090B
CN104298090B CN201410343216.8A CN201410343216A CN104298090B CN 104298090 B CN104298090 B CN 104298090B CN 201410343216 A CN201410343216 A CN 201410343216A CN 104298090 B CN104298090 B CN 104298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roller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32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8090A (zh
Inventor
石川悟
清水圭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98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8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8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8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感光体盒,使得能够实现稳定地输送纸张。所述感光体盒包括:感光体,构成为关于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壳体,以所述感光体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感光体;纸张输送辊,沿着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延伸;以及轴承体,用于以所述纸张输送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纸张输送辊。所述纸张输送辊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用于输送纸张,所述小径部的直径比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小。所述轴承体具有支撑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撑部以所述小径部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小径部,所述配合部配合到所述壳体。所述小径部的整体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的外侧。

Description

感光体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安装到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本体中和从其卸下的感光体盒。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已知一种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到设备本体的感光体盒。这种感光体盒能够容纳容纳有调色剂的显影盒,以容纳有显影盒的状态安装到设备本体或从其卸下。
当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时,需要将纸张向感光体输送,因此,在设备本体内具有用于输送纸张的一对定位辊。已知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为了不妨碍感光体盒相对于设备本体的安装和卸下动作,一对定位辊中的一个位于感光体盒,另一个位于设备本体(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感光体盒中,安装有用于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定位辊的轴承体,上述一个定位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在轴承体。
当将感光体盒安装到设备本体时,上述一个定位辊与上述另一个定位辊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两个定位辊通过旋转将纸张向感光体输送。
在这种感光体盒中,在上述一个定位辊的两端部,外径相对小,从而外径相对小的部分由轴承体支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75457号公报
但是,为了实现稳定地输送纸张,需要使上述一个定位辊以一定的力有压力地接触上述另一个定位辊。这时,轴承体所支撑的定位辊的外径小的部分受到力,使得定位辊可能弯曲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能稳定地输送纸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光体盒,使得能够实现稳定地输送纸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体盒,构成为安装到设备本体中,包括:感光体,构成为关于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壳体,以所述感光体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感光体;纸张输送辊,沿着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延伸;以及轴承体,用于以所述纸张输送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纸张输送辊。所述纸张输送辊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用于输送纸张,所述小径部的直径比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小。所述轴承体具有支撑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撑部以所述小径部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小径部,所述配合部配合到所述壳体。所述小径部的整体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的外侧。
根据上述结构,小径部整个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位于配合部外方,因此,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能够使大径部延伸到与配合部重合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纸张输送辊中的大径部长,能够提高纸张输送辊的刚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纸张输送辊的弯曲变形,能够提高纸张的输送性。
(2)所述壳体包括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小径部位于相对于所述侧壁所述配合部的相反侧。
根据上述结构,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小径部位于侧壁的外方,大径部和配合部位于侧壁的内方。即,小径部不位于侧壁的内方,大径部位于侧壁的内方。因此,在纸张输送辊中,当输送纸张时与纸张接触的部分能够仅由刚性高的大径部形成。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纸张输送辊与纸张接触的部分弯曲变形,能够提高纸张的输送性。
(3)所述侧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侧壁的开口;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开口的周缘向所述壳体的内方突出的第一突起。所述配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插通所述开口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相配合。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延伸配合。因此,即使纸张输送辊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与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适当弯曲变形,能够分散纸张输送辊对轴承体施加的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纸张输送辊的弯曲变形。
(4)所述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所述壳体的外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者均大体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反侧。所述轴承体与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邻。
根据上述结构,轴承体与突出部在第三方向上相邻,因此,当纸张输送辊在第三方向上振动时,轴承体与突出部接触,能够抑制轴承体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纸张输送辊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
(5)所述轴承体还包括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第二方向两者均大体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配合部连结起来。
根据上述结构,连结部在与第一方向和与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第二方向两者均大体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在沿着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使感光体盒小型化。
(6)所述第一突起呈所述第一突起的头端部是倾斜的形状,倾斜的方式是随着朝向头端而向所述开口的内方倾斜。所述第二突起呈向着所述壳体的内方突出的头端部与所述第一突起的头端部紧密接触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突起以钩状配合到第一突起。因此,能够确保第二突起配合到第一突起。此外,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的接触面相对于沿着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倾斜。因此,当纸张输送辊在沿着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振动时,能够分散第二突起施加到第一突起的力。即,当纸张输送辊在沿着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振动时,能够减轻第一突起的负荷。
(7)所述纸张输送辊能够沿着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在退避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退避位置是退避到所述壳体的内方的位置,所述突出位置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方并且与所述退避位置隔着预定间隔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与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的预定间隔比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小。
根据上述结构,纸张输送辊在退避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移动的距离比大径部的直径小。因此,当将感光体盒安装到设备本体时,能够抑制纸张输送辊在与感光体盒的安装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大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纸张输送辊对将感光体盒安装到设备本体的安装动作的妨碍。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顺滑地将感光体盒安装到设备本体。
能够提供一种感光体盒,使得在本发明的感光体盒中,能够实现稳定地输送纸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感光体盒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中央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感光体盒的立体图,是示出从左前上方看感光体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显影盒安装在图1所示的感光体盒中的处理盒的中央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处理盒的立体图,是示出从左前上方看处理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处理盒的立体图,是示出从左前下方看处理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安装有图3所示的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中央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感光体盒的立体图,是示出从右前上方看感光体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轴承体和盒侧定位辊的剖视图。
图9中的(A)是示出轴承体安装到盒侧定位辊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是示出从左前上方看盒侧定位辊和轴承体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示出轴承体安装到盒侧定位辊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是示出从右前上方看盒侧定位辊和轴承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A是盒侧定位辊位于突出位置的状态的处理盒的左侧视图。
图10B是盒侧定位辊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处理盒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感光体盒概要
如图1、图2、图5所示,感光体盒1具有:作为壳体的一个例子的鼓框体2;作为感光体的一个例子的感光鼓4;电晕(scorotron)型带电器5;转印辊6;一对轴承体7;以及作为纸张输送辊的一个例子的盒侧定位辊8。
在以下的说明中,当言及感光体盒1的方向时,以感光体盒1水平放置的状态为上下的基准。即,图1的纸面上方为上方,纸面下方为下方。此外,以当从前方看感光体盒1时为左右的基准。即,图1的纸面近前侧为左方,纸面进深侧为右方。左右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沿第一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一个例子和沿第二旋转轴线的方向的一个例子。上下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个例子。前后方向是第三方向的一个例子。
鼓框体2具有基部框体10和盖框体11。
基部框体10呈俯视时大体矩形的有底的框状。基部框体10一体地具有一对侧壁12、下壁13、后壁14以及前壁15。
一对侧壁12在左右方向上隔着一定间隔地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一对侧壁12中的每个呈侧视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
下壁13架设在一对侧壁12的下端部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下壁13具有俯视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下壁13具有:第一开口部18、第一弯曲部91、第二弯曲部92、一对第五开口部93以及一对肋94。
第一开口部18在下壁13的中央部呈俯视时大体矩形地开口,左右方向的尺寸比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尺寸长。
第一弯曲部91在下壁13的前方部分向上方弯曲。
第二弯曲部92在下壁13的中央部分向上方弯曲。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弯曲部92与第一弯曲部91隔着间隔地位于其后方,位于盒侧定位辊8的前方。
第一弯曲部91的曲率比第二弯曲部92的曲率大。第一弯曲部91和第二弯曲部92在感光体盒1安装到设备本体31的状态下形成纸张输送路径的一部分。
一对第五开口部93中的每个在下壁13的前方部分的左右方向端部以俯视时大体矩形的方式开口。第五开口部93是用来使施压构件(未图示)露出的开口,施压构件用来向着感光鼓4对显影盒21施压。
肋94从下壁13的前方部分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向下方突出,其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第五开口部9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一对肋94中的每个与一对第五开口部93中的每个的左右方向内方相邻。
后壁14位于下壁13的后端部的上方,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后壁14呈正面看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后壁14的左右两端部与一对侧壁12的后端部连续。
后壁14的下端部和下壁13的后端部位于通过第二开口部19在上下方向上隔着间隔的位置。第二开口部19呈左右方向的尺寸比纸张P的宽度方向的尺寸长的矩形。
前壁15与下壁13的前端部连续,向上方延伸。前壁15呈正面看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前壁15的左右两端部与一对侧壁12的前端部连续。前壁15具有握持部16。
握持部16配置在前壁15的左右方向的大体中央处。握持部16呈俯视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握持部16从前壁15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
盖框体11以覆盖后述感光鼓4的方式配置在基部框体10的后端部的上方。盖框体11支撑后述电晕型带电器5。
盖框体11前方由一对侧壁12、前壁15和下壁13划定的部分是显影盒安装部17。
感光鼓4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筒状,可旋转地支撑在一对侧壁12的后端部。由此,感光鼓4能够关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L1旋转。
电晕型带电器5与感光鼓4隔着间隔地配置在感光鼓4的后方。
转印辊6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筒状,可旋转地支撑在一对侧壁12的后端部。转印辊6配置在感光鼓4的下方,其上端部与感光鼓4的下端部接触。
一对轴承体7中的每个在显影盒安装部17的第一开口部18的前方安装到一对侧壁12中的每个。
盒侧定位辊8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柱状,其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撑在一对轴承体7。由此,盒侧定位辊8能够关于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旋转轴线L2旋转。盒侧定位辊8由金属制成。
2、处理盒概要
如图3、图4、图5所示,显影盒21以能够卸下的方式安装到感光体盒1的显影盒安装部17,从而构成处理盒22。
显影盒21具有显影框体29、显影辊25、供给辊26、层厚限制片27以及调色剂容纳部28。
显影框体29呈后方开口的大体盒状。
显影辊25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柱状,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框体29内的后端部。显影辊25的后端部从显影框体29露出,与感光鼓4的前端部接触。
供给辊26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柱状,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框体29内的后端部。供给辊26配置在显影辊25的前下方,其后上端部与显影辊25的前下端部接触。
层厚限制片27配置在显影辊25的前上方。层厚限制片27的上端部支撑在显影框体29,其下端部与显影辊25的前端部接触。
调色剂容纳部28是供给辊26与层厚限制片27前方的显影框体29的内部空间。调色剂容纳部28构成为容纳作为显影剂的一个例子的调色剂。
显影框体29的左侧壁安装有齿轮盖66,齿轮盖66具有覆盖新品检测机构的圆筒部65。
3、感光体盒的使用方式
如图6所示,安装有显影盒21的感光体盒1即处理盒22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30来使用。
图像形成设备30是电子照相方式的黑白打印机。图像形成设备30具有设备本体31、处理盒22、扫描单元32、定影单元33以及本体侧定位辊40。
设备本体31呈大体盒状。设备本体31具有开口部34、前盖35、供纸盘36和排纸盘37。
开口部34配置在设备本体31的前端部。开口部34以允许处理盒22通过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连通设备本体31的内外。
前盖35配置在设备本体31的前端部。前盖35呈侧视时大体L字形的板状。前盖35以其下端部为支点可转动地支撑在设备本体31的前壁。前盖35构成为打开或关闭开口部34。
供纸盘36配置在设备本体31的底部。供纸盘36构成为容纳纸张P。
排纸盘37配置在设备本体31的上壁的后半部分。排纸盘37在设备本体31的上表面随着向后方而向下方凹,从而放置纸张P。
处理盒22容纳在设备本体31的上下方向大体中央部。处理盒2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设备本体31安装或卸下。
扫描单元32配置在处理盒22的上方。扫描单元32构成为基于图像数据向感光鼓4发射激光束。
定影单元33配置在处理盒22的后方。定影单元33包括加热辊38和有压力地接触加热辊38的后下端部的加压辊39。
本体侧定位辊40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筒状,可旋转地支撑在处理盒22的下方。本体侧定位辊40其上端部接触盒侧定位辊8的下端部。
当图像形成设备30开始图像形成动作时,电晕型带电器5使感光鼓4的表面均匀带电。扫描单元32对感光鼓4的表面曝光。由此,在感光鼓4的表面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供给辊26将调色剂容纳部28内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辊25。这时,调色剂在显影辊25与供给辊26之间正极性摩擦带电,承载在显影辊25上。层厚限制片27将显影辊25所承载的调色剂的厚度限制为一定厚度。
显影辊25所承载的调色剂被供给到感光鼓4表面的静电潜像。由此,感光鼓4的表面承载调色剂图像。
纸张P通过各种辊的旋转从供纸盘36在预定的时刻一次一个地输送到盒侧定位辊8与本体侧定位辊40之间。然后,通过盒侧定位辊8和本体侧定位辊40的旋转,如图1和图6所示,纸张P在通过第一开口部18之后,输送到感光鼓4与转印辊6之间。当纸张P通过感光鼓4与转印辊6之间时,感光鼓4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P。
然后,纸张P通过第二开口部19,当通过加热辊38和加压辊39之间时被加热和加压。由此,纸张P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到纸张P。然后,纸张P排出到排纸盘37。
4、与盒侧定位辊有关的结构
(4-1)鼓框体
如图1、图7和图9(B)所示,感光体盒1的基部框体10的一对侧壁12中的每个具有作为开口的一个例子的第三开口部51、作为第一突起的一个例子的框体突起52和突出部60。下壁13具有辊容纳部68。
(4-1-1)第三开口部
第三开口部51在侧壁12的大体中央部在左右方向上贯穿侧壁12。第三开口部51呈能够插通后述配合部73的侧视时大体矩形,其下端部在左右方向上与下壁13连续。第三开口部51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开口部18的前方。
(4-1-2)框体突起
如图8和图9(B)所示,框体突起52在侧壁12的左右方向内方侧的端面位于第三开口部51的周缘。
框体突起52具有上突出部53、前突出部54和后突出部55。
上突出部53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并且沿着第三开口部51的上端缘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前突出部54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并且沿着第三开口部51的前端缘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前突出部54的上端部与上突出部53的前端部连续。前突出部54的突出头端部分随着向头端而向后方即向第三开口部51的内方倾斜。
后突出部55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并且沿着第三开口部51的后端缘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后突出部55的上端部与上突出部53的后端部连续。后突出部55的突出头端部分随着向头端而向前方即第三开口部51的内方倾斜。
(4-1-3)突出部
如图4和图9(A)所示,突出部60是侧壁12的左右方向外方侧的端面,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框体突起52的前方。突出部60呈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侧视时梯形框状。突出部60具有上梁61、下梁62、前凸台63和后梁64。
上梁61呈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板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位于左方侧的侧壁12上的上梁61其中央部分向下方弯曲。由此,当安装了显影盒21时,齿轮盖66的圆筒部65位于左方侧的上梁61的上表面。
下梁62呈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板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下梁62位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上梁61隔着间隔的位置。
前凸台63呈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大体圆柱状,其后端部与上梁61的前端部和下梁62的前端部连续。
后梁64呈从侧壁12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板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后梁64的上端部与上梁61的后端部连续,后梁64的下端部与下梁62的后端部连续。后梁6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后述轴承体7的配合部73位于后述轴承体7的支撑部71的相反侧,并且位于与后述轴承体7的连结部72的前方相邻的位置。
(4-1-4)辊容纳部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辊容纳部68位于下壁13的前方方向的大体中央部分。辊容纳部68具有第四开口部67和限制板58。
第四开口部67在下壁13的大体中央部呈俯视时大体矩形地开口,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开口部18的前方,并且位于第三开口部51的后方。第四开口部67跨着下壁13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左右方向上贯穿一对侧壁12中的每个。
限制板58在第四开口部6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具有一对。一对限制板58中的每个呈侧视时大体U字形的板状,呈从下壁13向上方凹的形状。盒侧定位辊8能够以容纳在限制板58的凹处的方式容纳在辊容纳部68内。
(4-2)轴承体
如图8、图9(A)和图9(B)所示,轴承体7具有支撑部71、连结部72和配合部73。
支撑部71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筒状。支撑部71的内径与后述盒侧定位辊8的小径部82的直径大体相同。
连结部72具有横梁74和抵接部7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横梁74从支撑部71的前端向前方延伸。
抵接部75从横梁74的前端向上方突出。抵接部75的前表面部分是抵接面75a。
配合部73位于相对于连结部72左右方向内方侧,与连结部72连续。即,配合部73通过连结部72与支撑部71连结。配合部73具有作为第二突起的一个例子的前突起76、作为第二突起的一个例子的后突起77以及中央突起78。
前突起76具有前突起基端部76d和前突起头端部76a。
前突起基端部76d呈沿着上下方向的平板状,从连结部72的前方部分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
前突起头端部76a从前突起基端部76d的头端部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前突起头端部76a呈比前突起基端部76d在上下方向上更长的钩状。前突起头端部76a具有从前突起基端部76d的头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前返回面76b、以及从前返回面76b的前端部随着向左右方向内方而向后方倾斜的前倾斜面76c。前突起头端部76a呈俯视时大体直角三角形状。具体来说,前倾斜面76c从前突起头端部76a的右端向左前方倾斜。换句话说,前倾斜面76c随着向右方而向鼓框体2的第三开口部51的内方倾斜。
前返回面76b从前突起头端部76a的左端向左前方倾斜。前返回面76b相对于前突起基端部76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前倾斜面76c相对于前突起基端部76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大,前返回面76b的前端缘与前倾斜面76c的前端缘连续。前返回面76b相对于前突起基端部76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前突出部54相对于前突起基端部76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大,前返回面76b以随着向前方而从前突出部54的倾斜面离开的角度倾斜。
后突起77具有后突起基端部77d和后突起头端部77a。
后突起基端部77d呈沿着上下方向的平板状,从连结部72的后方部分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
后突起头端部77a从后突起基端部77d的头端部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后突起头端部77a呈比后突起基端部77d在上下方向上更长的钩状。后突起头端部77a具有从后突起基端部77d的头端部向后方突出的后返回面77b、以及从后返回面77b的后端部随着向左右方向内方而向前方倾斜的后倾斜面77c。后突起头端部77a呈俯视时大体直角三角形状。具体来说,后倾斜面77c从后突起头端部77a的右端向左后方倾斜。换句话说,后倾斜面77c随着向右方而向鼓框体2的第三开口部51的内方倾斜。
后返回面77b从后突起头端部77a的左端向左后方倾斜。后返回面77b相对于后突起基端部77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后倾斜面77c相对于后突起基端部77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大,后返回面77b的后端缘与后倾斜面77c的后端缘连续。后返回面77b相对于后突起基端部77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后突出部55相对于后突起基端部77d的突出方向的倾斜角度大,后返回面77b以随着向后方而从后突出部55的倾斜面离开的角度倾斜。
中央突起78具有中央突起基端部78b和中央突起头端部78a。
中央突起基端部78b呈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平板状,从连结部72的中央部分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
中央突起头端部78a从中央突起基端部78b的头端部向左右方向内方突出。中央突起头端部78a呈比中央突起基端部78b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平板状。
(4-3)盒侧定位辊
如图5和图8所示,盒侧定位辊8具有大径部81和一对小径部82。
大径部81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柱状,其两端部延伸到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经过与一对侧壁12在前后方向上重合的位置。大径部81是与本体侧定位辊40一起旋转从而输送纸张P的部分。
小径部82具有比大径部81的直径小的直径,呈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大体圆柱状。
一对小径部82中的每个位于大径部81的左右方向两外方,并且与大径部81的两端部中的每个连续。一对小径部82中的每个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其整体比一对侧壁12中的每个更靠左右方向外方的位置。
5、将轴承体安装到盒侧定位辊
如图9(A)和图9(B)所示,当进行将轴承体7安装到盒侧定位辊8的作业时,作业者将盒侧定位辊8容纳在下壁13的辊容纳部68中。这时,一对小径部82整个位于左右方向上一对侧壁12的外方。
接下来,作业者使一对轴承体7中的每个位于盒侧定位辊8的左右方向外方。这时,在左右方向上,支撑部71位于与小径部82隔着间隔的位置,更具体地,盒侧定位辊8的第二旋转轴线L2与支撑部71的轴线在左右方向上重合。
然后,作业者使一对轴承体7向左右方向的内方移动。这样,如图8所示,一对小径部82中的每个插通一对支撑部71中的每个。在各轴承体7,前突起76、后突起77和中央突起78插通第三开口部51。
这样,如图8所示,前突起76和前突出部54以前返回面76b与前突出部54的头端部的倾斜面紧密接触的方式相配合。后突起77与后突出部55以后返回面77b与后突出部55的头端部的倾斜面紧密接触的方式相配合。即,前突起76与前突出部54的接触面以及后突起77与后突出部55的接触面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
连结部72的抵接部75具体来说是抵接面75a位于与突出部60的后梁64的后方相邻的位置。在感光体盒1的通常使用时,抵接面75a配置成与后梁64在前后方向上隔着间隔。
由此,盒侧定位辊8由一对轴承体7的支撑部71可旋转地支撑,同时,一对轴承体7安装在鼓框体2。在盒侧定位辊8的各端部中,小径部8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轴承体7的配合部73更加靠左右方向的外方的位置,并且位于轴承体7的配合部73相对于侧壁12的相反侧。
一对轴承体7中的每个能够以配合部73配合到框体突起52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即,轴承体7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在前突起76、后突起77和中央突起78的上端与框体突起52的上突出部53抵接的状态、与前突起76、后突起77和中央突起78的下端与下壁13抵接的状态之间移动。
由此,当盒侧定位辊8在左右方向上振动时,前返回面76b与前突出部54的头端部的倾斜面配合,后返回面77b与后突出部55的头端部的倾斜面配合,从而抑制轴承体7从鼓框体2脱离。而且,当盒侧定位辊8位于第三开口部51的下端的上方的位置时,前突起头端部76a、后突起头端部77a和中央突起头端部78a的上端与上突出部53配合,从而进一步抑制轴承体7从鼓框体2脱离。
此外,因为一对轴承体7支撑盒侧定位辊8,因此,一对轴承体7与盒侧定位辊8一体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6、处理盒相对于设备本体的安装
如图10A所示,在处理盒22安装到设备本体31之前,在配合部73与框体突起52相配合的同时,轴承体7和盒侧定位辊8由于其自重而位于下方的位置。具体来说,轴承体7位于下方,直到前突起76、后突起77和中央突起78的下端与下壁13相抵接,与此同时,盒侧定位辊8向下方移动。这时,盒侧定位辊8如实线所示位于与鼓框体2的辊容纳部68隔着预定间隔地向下方略微突出的突出位置。
作业者一边握持握持部16,一边将处理盒22安装到设备本体31。即,如图6所示,作业者打开前盖35,通过开口部34将处理盒22安装到设备本体31。这时,盒侧定位辊8被本体侧定位辊40向上方施力,如虚线所示,被引导到容纳在辊容纳部68中的退避位置。
盒侧定位辊8的退避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的距离L4比盒侧定位辊8的大径部81的直径L3小。即,盒侧定位辊8只能以距离L4沿着上下方向在退避到鼓框体2的内方的退避位置与位于鼓框体2的下方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该距离L4小于大径部81的直径L3。
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10B所示,支撑部71的上端部抵接设备本体31所具有的弹簧(未图示),由此,支撑部71被向着下方施力。因此,支撑部71所支撑的盒侧定位辊8的下端部与本体侧定位辊40的上端部总是有弹性地接触。具体来说,盒侧定位辊8的大径部81总是接触本体侧定位辊40的上端部。
7、有益效果
(1)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8所示,小径部82整个在左右方向上位于配合部73外方,因此,在左右方向上能够使大径部81延伸到与配合部73重合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盒侧定位辊8中的大径部81长,能够提高盒侧定位辊8的刚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盒侧定位辊8的弯曲变形,能够提高纸张P的输送性。
(2)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8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小径部82位于侧壁12的外方,大径部81和配合部73位于侧壁12的内方。即,小径部82不位于侧壁12的内方,大径部81位于侧壁12的内方。因此,在盒侧定位辊8中,当输送纸张P时与纸张P接触的部分能够仅由刚性高的大径部81形成。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盒侧定位辊8与纸张P接触的部分弯曲变形,能够提高纸张P的输送性。
(3)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9(B)所示,前突出部54和前突起76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配合。后突出部55和后突起77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配合。因此,即使在盒侧定位辊8在前后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前突出部54、后突出部55、前突起76和后突起77在前后方向上适当弯曲变形,能够分散盒侧定位辊8对一对轴承体7施加的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盒侧定位辊8的弯曲变形。
(4)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8所示,连结部72的抵接部75具体来说是抵接面75a与突出部60的后梁64在前后方向上相邻。因此,当盒侧定位辊8在前后方向上振动时,抵接面75a与后梁64接触,能够抑制连结部72向前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盒侧定位辊8向前方移动。
此外,当盒侧定位辊8受到左右方向上的力时,能够抑制轴承体7从侧壁12脱离。例如,当盒侧定位辊8受到从右方向左方的力时,左方的轴承体7通过配合部73与框体突起52相配合而以配合部73为中心以支撑部71从侧壁12离开的方式旋转。即,轴承体7以在前后方向上前返回面76b与前突出部54的接触量减少的方式旋转。但是,通过抵接面75a与后梁64抵接,能够限制轴承体7的旋转。因此,能够确保前返回面76b与前突出部54的接触量,能够抑制轴承体7从侧壁12脱离。
(5)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8所示,连结部72的横梁7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因此,能够在左右方向上使感光体盒1小型化。
(6)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8所示,前突起76以钩状配合到前突出部54。此外,后突起77以钩状配合到后突出部55。因此,能够确保前突起76配合到前突出部54。此外,能够确保后突起77配合到后突出部55。
此外,前突出部54与前突起76的接触面以及后突出部55与后突起77的接触面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因此,当盒侧定位辊8在左右方向上振动时,能够分散前突起76施加到前突出部54的力,以及后突起77施加到后突出部55的力。即,当盒侧定位辊8在左右方向上振动时,能够减轻前突出部54和后突出部55的负荷。
(7)上述感光体盒1,如图10A所示,盒侧定位辊8在退避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移动的距离L4比大径部81的直径L3小。因此,当将感光体盒1安装到设备本体31时,能够抑制盒侧定位辊8在上下方向上大的动作。因此,能够抑制盒侧定位辊8对将感光体盒1安装到设备本体31的安装动作的妨碍。其结果是,能够实现顺滑地将感光体盒1安装到设备本体31。
8、变形例
在以上说明中,尽管是构成为在处理盒22中感光体盒1能够与显影盒21分离,但是,也可以构成为感光体盒1与显影盒21是一体的。
此外,尽管盒侧定位辊8是由金属制成,但是,也可以由树脂制成。
附图标记说明
感光体盒 1
鼓框体 2
感光鼓 4
轴承体 7
盒侧定位辊 8
侧壁 12
设备本体 31
框体突起 52
突出部 60
支撑部 71
连结部 72
配合部 73
大径部 81
小径部 82
第一旋转轴线 L1
第二旋转轴线 L2

Claims (7)

1.一种感光体盒,包括:
感光体,构成为关于第一旋转轴线旋转;
壳体,以所述感光体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感光体;
纸张输送辊,沿着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二旋转轴线延伸;以及
轴承体,用于以所述纸张输送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纸张输送辊,
所述纸张输送辊具有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用于输送纸张,所述小径部的直径比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小,
所述轴承体具有支撑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撑部以所述小径部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小径部,所述配合部配合到所述壳体,
所述小径部的整体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配合部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在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侧壁,
所述小径部相对于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配合部的相反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侧壁的开口;以及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开口的周缘向所述壳体的内方突出的第一突起,
所述配合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插通所述开口的第二突起,
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突起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向所述壳体的外方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者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相反侧,
所述轴承体与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体还包括连结部,所述连结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第二方向两者均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延伸,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配合部连结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呈所述第一突起的头端部是倾斜的形状,倾斜的方式是随着朝向头端而向所述开口的内方倾斜,
所述第二突起呈向着所述壳体的内方突出的头端部与所述第一突起的头端部紧密接触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体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纸张输送辊能够沿着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在退避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退避位置是退避到所述壳体的内方的位置,所述突出位置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方并且与所述退避位置隔着预定间隔的位置,
所述退避位置与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的预定间隔比所述大径部的直径小。
CN201410343216.8A 2013-07-19 2014-07-18 感光体盒 Active CN1042980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0923 2013-07-19
JP2013150923A JP6127795B2 (ja) 2013-07-19 2013-07-19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8090A CN104298090A (zh) 2015-01-21
CN104298090B true CN104298090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317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3216.8A Active CN104298090B (zh) 2013-07-19 2014-07-18 感光体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69328B2 (zh)
JP (1) JP6127795B2 (zh)
CN (1) CN1042980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8355B2 (ja) * 2017-04-13 2018-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940A (zh) * 1997-03-31 1998-11-04 株式会社理光 适于小型化的成象处理盒和成象装置
US6041203A (en) * 1999-02-26 2000-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5880B2 (ja) * 1997-03-05 2006-10-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部材の軸受機構
US6330410B1 (en) 1999-02-26 2001-12-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JP3431881B2 (ja) * 1999-06-30 2003-07-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646A (ja) 2005-08-23 2007-03-08 Brother Ind Ltd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70532B2 (ja) * 2007-03-28 2009-1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1201A (ja) 2008-04-04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電子写真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の着脱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600267B2 (en) * 2009-04-28 2013-12-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provided with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940A (zh) * 1997-03-31 1998-11-04 株式会社理光 适于小型化的成象处理盒和成象装置
US6041203A (en) * 1999-02-26 2000-03-2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unit,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23688A1 (en) 2015-01-22
US9069328B2 (en) 2015-06-30
JP6127795B2 (ja) 2017-05-17
CN104298090A (zh) 2015-01-21
JP2015022179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9403B2 (en)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7248810B2 (en)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256388B (zh) 处理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盒
US93357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ing unit in which developing device is movably disposed
JP2004077565A (ja) 着脱部材、現像器、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2224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capable of accurately positioning developer carrying member and photosensitive drum
JP45819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19A (zh) 设有用于提高定位精度的定位轴的感光构件盒和处理盒
WO2014010127A1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298090B (zh) 感光体盒
JP4483805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41030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types of developing cartridges and a plurality of types of image carrier cartridges
JP61370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4443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314529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29814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JP5900201B2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8355B2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136937B2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5099220A (ja) 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