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7100B -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97100B CN104297100B CN201410583249.XA CN201410583249A CN104297100B CN 104297100 B CN104297100 B CN 104297100B CN 201410583249 A CN201410583249 A CN 201410583249A CN 104297100 B CN104297100 B CN 1042971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nadium
- sample
- based selective
- test solution
- selective cataly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钒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以催化剂配方中既有元素钛为标记物计算钒痕量挥发率的方法,避免了取样、制样环节对结果的偏析影响,标记物在使用条件下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挥发,易于测量的特点,方法可靠简单易行,且适用性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分析测试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钛为标记物的钒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老化前后的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以柴油机为动力源的车辆所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雾霾天气、PM2.5污染、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尤其在北上广地区,约20%~50%的NOx来源于柴油车辆。尿素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对NOx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同时经过与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优化匹配,还可以同时降低PM的排放,因此成为了削减柴油车NOx排放的首选技术措施,是公认的柴油机排放达到国IV以上标准的必须技术。目前已商用的SCR使用的催化剂类型主要有钒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两大类。其中,钒基催化剂(以V2O5-WO3-TiO2为代表)是最早得到应用的技术,其因技术成熟、抗硫性能优越、原材料价格低廉、工艺简单等优势,成为了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商业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并已在满足欧IV(2005)和欧V(2008)的重型柴油车上得到成功应用;分子筛基SCR催化剂主要以铁(Fe)基分子筛、铜(Cu)基分子筛为代表,Cu基分子筛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性能,而Fe基分子筛则具有较好的高温催化性能。但由于分子筛基催化剂具有很强的NH3储存效应,这使得其在大部分瞬态条件下工作的汽车上很难达到稳态条件下的催化转化率,同时也使尿素喷射策略更加复杂,而且耐硫性较差,成本也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挑战。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尽管具有以上的显著优势,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和日本,却是被禁用的,主要原因是其较差的水热稳定性有可能导致V2O5挥发而产生毒性。有关研究结果表明:V2O5属于易挥发性物质,且具有生物毒性,其毒性位列危险化学品目录第43位。吸入V2O5浓度0.5mg/m3以上的空气能导致动物呼吸系统炎症和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2mg/m3以上可导致动物体重下降,有早期尘肺样病理改变及心电图、眼部变化;V2O5还有致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钒基催化剂主要核心成分为五氧化二钒(V2O5)和二氧化钛(TiO2),此外还可能含有三氧化钨(WO3)、二氧化铈(CeO2)和三氧化钼(MoO3)等其它金属氧化物助剂。其中,V2O5是重要活性物质;TiO2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抗硫性能,用作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基体;其它金属氧化物助剂可以进一步提高V2O5的活性和催化剂热稳定性。柴油车尾气温度范围一般在400℃以下,前端放置有DOC等氧化型催化剂后,排气温度有可能达到750℃,而V2O5的熔点仅为670℃。因此不能排除在一定条件下活性组分V2O5受热挥发、升华、流失的可能。研究发现,在高负荷稳态工况下,钒基SCR中V的流失量为562~265ng/km,而相同条件下DOC中贵金属Pt的流失量仅为(1.1±0.6)~(4.2±3.6)ng/km。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V元素会因挥发以及各种情况导致的催化剂涂层脱落这两种形式从SCR装置中流失,造成活性位V的损失。目前,催化剂涂层脱落是所有负载型整体式催化剂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对于分子筛型SCR也有同样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技术进步,现已得到了有效改进和提高,而毒性物V的挥发则是钒基选择性催化剂特有的问题。挥发的V化合物以气体形式存在,随涂层与TiO2等催化剂组分一同脱落的V以粉尘及其它固体物形式存在。相比随涂层一同脱落的V组分,挥发的V化合物更易在大气中扩散,更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研究表明,活性组分V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在钒基选择性催化剂表面,高温下TiO2载体可发生烧结以及相变(600℃),致使催化剂比表面积迅速减小,活性组分VOx物种超过表面单层分散而开始团聚;在H2O存在条件下,转变为气态的V4O10和V的羟基化合物而挥发;与废气中其他组分(K、Na等)作用形成低熔点的共熔物——碱金属钒酸盐(如NaVO3,熔点为630℃),致使V的挥发损失。
我国刚开始执行第IV阶段的柴油车排放标准,SCR技术在国内尚属于新生事物,从事SCR生产的企业多、质量良莠不齐,V污染的风险很大,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够成极大威胁。特别是对于运行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的柴油公交车、邮政车、环卫车辆等,一旦出现V挥发污染则后果更严重。因此,在未得到效的防止V2O5挥发的措施以及缺少V2O5挥发性评价方法之前,钒基选择性催化剂的广泛应用将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和风险。《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重型车排放控制有关规定的通知》(京环发〔2014〕67号)规定:“对于符合欧VI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如采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后处理装置为钒基催化器,且其进口处排气温度超过600℃,需提交不产生五氧化二钒等有害气体的相关证明及数据。”目前抑制V2O5的挥发,使钒基催化剂继续发挥作用,成了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开发一种检测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挥发率的方法,也成为了法规和行业发展所需。但目前尚缺少这种能证明不产生五氧化二钒等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
使用后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其钒元素主要以V2O5和VOSO4的形式存在,后者所占比例接近一半(取决于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的位置和使用时间的长短)。VOSO4可溶于水,V2O5难溶于水,但易溶于强酸强碱。测定使用后的催化剂中钒含量的关键步骤就是钒的浸出。文献中鲜有对钒基催化剂中钒挥发量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但有一些关于废旧催化剂材料及矿石中V2O5提炼方法的研究,如:用盐酸或硫酸溶液升温浸出,同时加入氧化剂氯酸钾氧化四价钒为五价钒,V2O5的浸出率可达到95%至98%;由于V2O5为两性氧化物,因此也可以采取碱液加以浸出回收。用NaOH或碳酸钠溶液在90℃下浸出,溶液过滤后调整PH值1.6-1.8,煮沸可得到V2O5沉淀。而若想要实现V痕量挥发率测定准确度达99%以上,以上方法则均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钒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试样准备:取老化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和新鲜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各一份,将所述新鲜态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与所述老化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分别进行粉碎、研磨、过200目筛,得到两份样品试样粉末;
(2)样品试液制备:将步骤(1)中所得的两种样品试样粉末分别取2份以上平行试料0.01g~1g,进行加酸消解,消解后得到新鲜态样品试液和老化态样品试液;
(3)程序空白试液的制备:不加试料,按步骤(2)所述方法制备程序空白试液,每批次样品制备至少1个程序空白试液;
(4)标准溶液的制备:取V、Ti标准储备液并稀释到指定浓度,每种元素配制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所述标准溶液的浓度属于仪器的最佳测试范围;
(5)仪器分析与计算:使用分析仪器检测分析方法对上述样品试液与程序空白试液进行测试,得到老化前后的SCR样品中V和Ti的质量浓度值,按照公式
计算得到老化前后的SCR样品中V的挥发率P挥(%),式中:ρij——由状态为j的催化剂小样制备的样品试液中元素i上机测试的浓度,单位为μg/L,i=V或Ti,j=新鲜态或老化后态。
其中,上述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中,当用于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水热模拟装置老化的V挥发率的检测时,样品试样制备的准备步骤包括:(1)用切割工具取出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大样,用取样工具在催化剂大样上取两只新鲜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小样体积为0.01L~0.1L;(2)取步骤(1)中的一只新鲜态SCR小样进行水热模拟老化,采用水热老化模拟反应器对步骤(1)中的一只新鲜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进行快速水热老化,水热老化条件为500℃~900℃,水蒸气含量0%~20%,老化时间5h~500h,得到一只老化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
当用于完整SCR装置装车或发动机台架耐久的V挥发率的检测时,直接取同一批次的两只SCR装置,将其中一只按照现有国家法规或标准规范进行装车或在发动机台架上的老化耐久测试,然后取出两只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大样,分别在两只催化剂进气端面的中心位置处各挖取或截取1g~10g的催化剂样品分别作为新鲜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和老化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备用。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消解方法为加热板消解法,具体步骤是将所述试样粉末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先用用少量水润湿,然后分别加入5mL~25mL HCl、0.5mL~8mL HNO3、0.5mL~8mLHF和0.5mL~8mLH2SO4,盖上盖子,在加热板上于160℃~240℃的温度下加热消解0.5h~50h,使试料充分消解得到几近清澈透明的试液,开盖,于300℃~350℃赶酸,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用少量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再加入1~10mL HCl或1~10mL HNO3中的至少一种后,盖上盖子,于120℃~200℃缓慢加热0.5h~10h,直到得到清亮试液,取下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PET样品瓶中,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备测。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消解方法为微波消解法,是将所述试样粉末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2mL~20mL HCl、0.5mL~8mL HNO3、0.5mL~8mL HF和0.5mL~8mL H2O,于160℃~240℃的温度下密封消解0.1h~2h,待冷却后,开罐,将试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于300℃~350℃赶酸,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用少量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再加入1~10mL HCl或1~10mL HNO3中的至少一种后,盖上盖子,于120℃~200℃缓慢加热0.5h~10h,直到得到清亮试液,取下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PET样品瓶中,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备测。
优选的,当使用耐HF酸进样系统进行测试时,微波消解后的试液可不必进行赶酸处理,消解罐冷却至室温后,开罐,将试液转移至PET样品瓶中,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备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的检测分析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方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方法。
所述检测方法用于检测SCR小样在水热模拟装置上老化的钒的挥发率。
所述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完整SCR装置的装车或发动机台架耐久的钒的挥发率。
所述检测方法采用钒基选择性催化剂(SCR)中的固有物质Ti作为标志物来计算催化剂样品中V的挥发率。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开发了一种以Ti作为标记物,以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钒基催化剂中V含量,并以V/Ti比例变化量来判定V痕量挥发率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准确、高效的优点,具体如下:
(1)本检测方法取样中包含的载体部分不含有Ti且所采用的V和Ti均为涂层中的固有物质,不需要特别加入;V/Ti在涂层中呈均匀分布,不受催化剂涂层均匀性、涂层脱落、样品涂覆量生产一致性等情况的和SCR小样取样位置的影响,在取样、制样环节引入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解决了样品之间的涂覆量差异而导致V绝对含量的测试误差的问题,符合高精度的测试要求;
(2)无须将整只催化剂全部研磨制样,仅需取少量样品进行制样,可减小对样品的破坏,并大大降低了制样环节的工作量,同时便于保留催化剂芯体余样,便于在不同实验室间开展方法比对;
(3)对于完整SCR装置装车或发动机台架耐久的V挥发率的评价方法,本方法属于微损测试,对于在用车,测试后的SCR装置的外部排气管经重新连接或重新封装后,仍可继续使用;
(4)不会引入试料称量、定容、稀释环节引入的不确定度,全过程仅引入了分析仪器的稳定性和线性的不确定,消除了分析仪器的系统误差的不确定度,符合高精度的测试要求;
(5)可降低试料称样量,减少消解试剂的使用量,降低消解难度,减免稀释环节,减少分析过程中的基体干扰,结果计算方法简单,大大降低了试液制备环节的工作量;
(6)可灵活适用于整车、发动机台架耐久,以及水热老化模拟装置上的多种老化模式下钒基SCR中V元素以及其它可能的有毒有害元素的挥发率测试。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本发明创造以催化剂配方中既有元素钛为标记物计算钒痕量挥发率的方法,避免了取样、制样环节对结果的偏析影响,标记物在使用条件下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挥发,易于测量的特点,方法可靠简单易行,且适用性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小样:使用角磨机等切割工具将完整陶瓷载体钒基选择性催化剂样品的金属封装外壳剥开,取出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大样,用取样工具在催化剂大样上取两只催化剂小样,小样体积为0.02L。
(2)小样水热老化:采用水热老化模拟反应器对其中一只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进行快速水热老化,水热老化条件为:600℃,水蒸气含量10%,老化时间50h。
(3)制样:将新鲜态的催化剂小样与老化后的催化剂小样分别进行粉碎、研磨至200目以下,得到两种样品试样。
(4)样品试液制备与分析:将两种样品试样分别取2份平行试料0.01g,进行加热板消解:将试料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HCl、1mLHNO3、2mLHF、0.5mLH2SO4,盖上盖子,在加热板上于200℃的温度下消解1h,使试料充分消解得到几近清澈透明的试液。开盖,于340℃赶酸,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用少量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再加入9mLHCl、3mLHNO3后,盖上盖子,于170℃缓慢加热0.5h,直到得到清亮试液,取下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加水至100g,取1mL上述清亮试液稀释至80mL,备测。用ICP-MS法进行分析,在保证ICP-MS灵敏度的前提下,通过调谐仪器,降低氧化物产率及双电荷,降低多原子离子及双电荷离子对分析元素的干扰。调节ICP-MS的仪器工作参数如表1所示:
表1ICP-MS仪器工作参数
(5)结果计算: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测试结果
通过上述测量结果计算得到:
(6)对上述检测方法不确定度的评价:
由结果计算的数学模型可知,该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为溶液中V及Ti元素质量浓度测量过程中引起的不确定度:包括ρV新、ρV老、ρTi新、ρTi老4个测量值的标准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以及试液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
I、标准曲线拟合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1
采用ICP-MS分别测定4个浓度水平的钒(V)各3次,结果见表3。
表3V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标准曲线拟合所引起的不确定度主要由直线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的残差标准偏差SR,工作曲线的斜率a及标准液总共测量次数n组成。每份标准液测量3次,n=3×4=12。残差标准差:
测量被测试液3次,取平均质量浓度:由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
式中:p为被测试液测量次数;ρ0为试液浓度的平均值;为标准液浓度平均值;ρi为标准液的浓度值。
V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按相同方法计算得到Ti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1-Ti=0.632%
但由于老化前后的V元素浓度ρV新和ρV老符合在同一测量仪器上,利用同一标准曲线测定,且测量结果相接近的特征,因此老化前后的V浓度,标准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具有相关性,并可视为强相关,则引入的标准曲线拟合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V老/V新)=ur1-V老-ur1-V新=0。同理,引入的标准曲线拟合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Ti新/Ti老)也为0。
II、测定重复性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2
试液重复测定3次,要求三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0.5%,取其平均值作为有效结果,则计算得到试液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2-V=ur2-Ti=为0.289%。
ρV新、ρV老、ρTi新、ρTi老4个测量值引入的试液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相互独立,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因此,本方法总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578%。
上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以V/Ti的相对量的变化率计算V的挥发率,不会引入试料称量、试液定容、稀释环节引入的不确定度,全过程仅引入了分析仪器的稳定性的不确定,符合高精度的测试要求。
实施例2:
(1)发动机台架上老化
取同一批次的两只SCR装置,将其中一只按照HJ451-200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100h耐久测试后,从台架上卸下。
(2)取小样:分别将两只SCR装置进气端的排气管切断,在钒基选择性催化剂进气端的中心位置挖取1g左右的样品粉末。
(3)制样:将新鲜态与老化后的催化剂样品分别研磨至200目以下。
(4)分析:将两种试样分别取2份平行试料0.1g,将试料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10mLHCl、2mLHNO3、1mLHF、5mLH2O,于210℃的温度下密封消解15min。冷却至室温后,开罐,将试液转移至PET样品瓶中,加水稀释至50g,再稀释20倍,备测。使用耐HF酸进样系统进行测试,调节ICP-MS的仪器工作参数如表4:
表4ICP-MS仪器工作参数
(5)结果计算
测试结果如表5:
表5测试结果
实施例3:
(1)取小样:使用角磨机等切割工具将完整陶瓷载体钒基选择性催化剂样品的金属封装外壳剥开,取出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大样,用取样工具在催化剂大样上取两只催化剂小样,小样体积为0.08L。
(2)小样水热老化:采用水热老化模拟反应器对其中一只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进行快速水热老化,水热老化条件为:850℃,水蒸气含量20%,老化时间400h。
(3)制样:将新鲜态的催化剂小样与老化后的催化剂小样分别进行粉碎、研磨至200目以下,得到两种样品试样。
(4)样品试液制备与分析:将两种样品试样分别取2份平行试料0.9g,进行加热板消解:将试料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8mLHCl、5mLHNO3、0.5mLHF、8mLH2SO4,盖上盖子,在加热板上于180℃的温度下消解35h,使试料充分消解得到几近清澈透明的试液。开盖,于300℃赶酸,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用少量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再加入5mLHCl、10mLHNO3后,盖上盖子,于170℃缓慢加热0.5h,直到得到清亮试液,取下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烧杯中,加水至100g,取1mL上述清亮试液稀释至80mL,备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样品试样准备:取老化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和新鲜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各一份,将所述新鲜态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与所述老化态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分别进行粉碎、研磨、过200目筛,得到两份样品试样粉末;
(2)样品试液制备:将步骤(1)中所得的两种样品试样粉末分别取2份以上平行试料0.01g~1g,进行加酸消解,消解后得到新鲜态样品试液和老化态样品试液;
(3)程序空白试液的制备:不加试料,按步骤(2)所述方法制备程序空白试液,每批次样品制备至少1个程序空白试液;
(4)标准溶液的制备:取V、Ti标准储备液并稀释到指定浓度,每种元素配制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所述标准溶液的浓度属于仪器的最佳测试范围;
(5)仪器分析与计算:使用分析仪器检测分析方法对上述样品试液与程序空白试液进行测试,得到老化前后的SCR样品中V和Ti的质量浓度值,按照公式
计算得到老化前后的SCR样品中V的挥发率P挥(%),式中:ρij——由状态为j的催化剂小样制备的样品试液中元素i上机测试的浓度,单位为μg/L,i=V或Ti,j=新鲜态或老化后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消解方法为加热板消解法,具体步骤是将所述试样粉末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先用少量水润湿,然后分别加入5mL~25mL HCl、0.5mL~8mL HNO3、0.5mL~8mLHF和0.5mL~8mLH2SO4,盖上盖子,在加热板上于160℃~240℃的温度下加热消解0.5h~50h,使试料充分消解得到几近清澈透明的试液,开盖,于300℃~350℃赶酸,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用少量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再加入1~10mL HCl或1~10mL HNO3中的至少一种后,盖上盖子,于120℃~200℃缓慢加热0.5h~10h,直到得到清亮试液,取下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PET样品瓶中,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备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消解方法为微波消解法,是将所述试样粉末置于聚四氟乙烯消解罐中,加入2mL~20mL HCl、0.5mL~8mL HNO3、0.5mL~8mL HF和0.5mL~8mL H2O,于160℃~240℃的温度下密封消解0.1h~2h,待冷却后,开罐,将试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于300℃~350℃赶酸,并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用少量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再加入1~10mL HCl或1~10mL HNO3中的至少一种后,盖上盖子,于120℃~200℃缓慢加热0.5h~10h,直到得到清亮试液,取下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PET样品瓶中,加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备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检测分析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方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钒基选择性催化剂小样在水热模拟装置上老化的钒的挥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完整钒基选择性催化剂装置的装车或发动机台架耐久的钒的挥发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采用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的固有物质Ti作为标记物来计算催化剂样品中V的挥发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83249.XA CN104297100B (zh) | 2014-10-27 | 2014-10-27 |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83249.XA CN104297100B (zh) | 2014-10-27 | 2014-10-27 |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97100A CN104297100A (zh) | 2015-01-21 |
CN104297100B true CN104297100B (zh) | 2016-09-07 |
Family
ID=52316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83249.XA Active CN104297100B (zh) | 2014-10-27 | 2014-10-27 |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971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41654B (zh) * | 2015-10-27 | 2018-06-08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Scr催化剂耐久性能的测试方法 |
JP6827521B2 (ja) | 2016-07-14 | 2021-02-10 | ユミコア・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ウント・コムパニー・コマンディットゲゼルシャフトUmicore AG & Co.KG | バナジウムトラップscrシステム |
CN107860642A (zh) * | 2017-11-23 | 2018-03-30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scr催化器中钒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
CN107860817A (zh) * | 2017-11-23 | 2018-03-30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一种scr催化器中钒钨钛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
CN108693015A (zh) * | 2018-03-30 | 2018-10-23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pet膜消解方法 |
CN109212134B (zh) * | 2018-09-04 | 2021-09-10 | 天津索克汽车试验有限公司 | 一种气固相催化剂中流失组分的流失量和流失速率的评价方法 |
CN115598109A (zh) * | 2022-10-08 | 2023-01-13 | 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n) | 一种icp法测定尿素中磷酸盐含量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5617A (zh) * | 2007-10-10 | 2008-03-05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 一种钒氮合金消解方法 |
WO2008049491A1 (de) * | 2006-10-23 | 2008-05-02 | Umicore Ag & Co. Kg | Vanadiumfreier katalysator zur selektiven katalytischen reduktio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CN101532929A (zh) * | 2009-04-21 | 2009-09-16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五氧化二钒的消解及检测方法 |
CN103048311A (zh) * | 2011-10-11 | 2013-04-17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一种硼酸中微量杂质组分的分离测定装置及其方法 |
-
2014
- 2014-10-27 CN CN201410583249.XA patent/CN1042971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49491A1 (de) * | 2006-10-23 | 2008-05-02 | Umicore Ag & Co. Kg | Vanadiumfreier katalysator zur selektiven katalytischen reduktio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CN101135617A (zh) * | 2007-10-10 | 2008-03-05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 一种钒氮合金消解方法 |
CN101532929A (zh) * | 2009-04-21 | 2009-09-16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五氧化二钒的消解及检测方法 |
CN103048311A (zh) * | 2011-10-11 | 2013-04-17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一种硼酸中微量杂质组分的分离测定装置及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从含钒固体废弃物中回收钒的新方法;赵天平;《矿产综合利用》;20071231(第6期);47-4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97100A (zh) | 2015-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97100B (zh) | 钒基选择性催化剂中钒痕量挥发率的检测方法 | |
Ni et al. |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Xi'an, China: insights from a full year of measurements of radiocarbon and the stable isotope 13 C | |
Song et al. | Fine-particle pH for Beijing winter haze as inferred from different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s | |
Rajput et al. |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ource-apportionment of sub-micron particles during wintertime over Northern India: New insights on influence of fog-processing | |
CN102854238A (zh) | 一种环境介质或生物样品中多种重金属的测定分析方法 | |
CN104422672B (zh) |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含量的方法 | |
Krachler et al. | Digestion procedur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imony and arsenic in small amounts of peat samples by 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
CN107860817A (zh) | 一种scr催化器中钒钨钛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 |
Torkmahalleh et al. | The impact of deliquescence and pH on Cr speciation in ambient PM samples | |
CN101963594A (zh) | 一种固体环境样品中微量锑的分析方法 | |
CN106872258A (zh) | 消解钛基脱硝催化剂的方法及消解溶液的检测方法 | |
Weggeberg et al. | Element analysis and bioaccessibility assessment of ultrafine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PM0. 1) using simulated lung fluid extraction (artificial lysosomal fluid and Gamble's solution) | |
Sun et al. | Characterizing PM 2.5 pollution of a subtropical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 |
Osowska et al. | New solvents for metal extraction–NADES.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selected metals by ICP-MS/MS | |
Karanasiou et al. | Comparative study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als in atmospheric aerosol by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
Petzold et al. |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black carbon" measurements. | |
Jiang et al. | Connecting the light absorption of atmospheric organic aerosols with oxidation state and polarity | |
Pancras et al. | Multi-element electrothermal AAS determination of 11 marker elements in fine ambient aerosol slurry samples collected with SEAS-II | |
Wang et al. | Characteristics and receptor modeling of atmospheric PM2. 5 at urban and rural sites in Pingtung, Taiwan | |
Kang et al. | Accurate observation of black and brown carbon in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via a versatile aerosol concentration enrichment system (VACES) | |
CN103472146A (zh) | 一种固体生物质燃料中氯离子和氟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 | |
CN107860642A (zh) | 一种scr催化器中钒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 | |
Geng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rsenic in coal and wood using 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followed by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
Abbasi et al. | A highly sensitive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i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lead and vanadium in foodstuffs | |
CN102928372A (zh) | 一种土壤中全量钒的测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