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283696B -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3696B
CN104283696B CN201410502726.5A CN201410502726A CN104283696B CN 104283696 B CN104283696 B CN 104283696B CN 201410502726 A CN201410502726 A CN 201410502726A CN 104283696 B CN104283696 B CN 1042836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ultiple access
user
channel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27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3696A (zh
Inventor
傅静静
蔡振华
谢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XIANGWUXIAN CULTURAL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xiangwuxian Cultural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xiangwuxian Cultural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xiangwuxian Cultural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027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36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3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36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6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利用空气声波载体实现区分用户的数字用户信息广播,从而实现同时向多类用户分别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本发明的传播信息的方法包括: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用所述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将所述多组声音编码信号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

Description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实现利用空气声信道进行数字信息传输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发送端将数据转换为声信号然后以声波形式发送,接收端接收该声信号然后解调译码得到数据。申请号为201110274813.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应用,其中具体实现了交易数据通过声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文献Tachibana R.Audio watermarking forlive performance(J).Proc SPIE,2003,5020:32-43中公开了使用音频信号传递水印信息的方案。
另外在某些场合,例如演唱会、商场、体育比赛、会议、电影院等,也可以使用音频播放设备将包含数字信息的声音向现场人员进行播放,现场人员可使用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进行接收和获取这些数字信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在上述场合中,数字信息被统一地提供给所有现场人员,而对于很多人员来说,提供给他的信息往往并不是他最需要或喜欢的;同时,对于不同人员来说其关注信息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同时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类别人员发送不同的信息在这些应用场景下也是有益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利用空气声波载体实现区分用户的数字用户信息广播,从而实现同时向多类用户分别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播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的传播信息的方法包括: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用所述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将所述多组声音编码信号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
可选地,所述多址技术包括如下之一种: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的获取信息的方法包括:记录多类用户名与多类信道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用户名登录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从确定的信道地址接收空气声信道上传送的信息,将该信息进行解调译码得到数字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类信道地址包括采用以下多址技术中的一种得到的信道地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播信息的装置。
本发明的传播信息的装置包括:记录模块,用于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编码调制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多组声音编码信号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
可选地,所述多址技术包括如下之一种: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的装置。
本发明的获取信息的装置包括:保存模块,用于记录多类用户名与多类信道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在用户名登录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接收模块,用于从确定的信道地址接收空气声信道上传送的信息;解调译码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解调译码得到数字信息。
可选地,所述多类信道地址包括采用以下多址技术中的一种得到的信道地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多址技术将不同的数字信息作区分,将不同的信息同时广播给一定空间范围的用户,利用空气声波载体实现区分用户的数字用户信息广播,从而实现同时向多类用户分别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用户接收端只需要使用带有音频接收装置的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对个人用户广播数字信息的获取。这种面向不同用户的数字信息广播方法,便捷、快速,并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播信息的方法的基本步骤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信息的方法的基本步骤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频分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交织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空分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播信息的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信息的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多址技术对不同内容的数字信息编码为不同信道地址的广播声音信号,不同类别的用户分别接收不同信道地址的广播声音信号从而获得不同的信息。例如,采用频分多址的方式,第一类用户分配带宽为16-17kHz,第二类用户分配带宽为17-18kHz,第三类用户分配带宽为18-19kHz;分别将针对上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用户的信息编码调制为带宽16-17kHz、17-18kHz、18-19kHz的信号然后同时发送。上述三类用户打开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并登录后,应用程序识别用户类别,并且控制手机的话筒获取空气声信道中的声音信号,按用户的用户类别对相应带宽中的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就得到针对该用户的信息。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播信息的方法的基本步骤的示意图。该方法由信息发送端来执行,主要包括如下的步骤S11至步骤S13。
步骤S11: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里的信道地址用来区分各个信道,例如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信道地址即为各个带宽;采用码分多址技术,信道地址即为各个扩频码。仍以上文的例子为例,记录的内容即为:
第一类用户:16-17kHz
第二类用户:17-18kHz
第三类用户:18-19kHz
步骤S12:使用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结合上例,并且例如第一类信息、第二类信息、第三类信息的目标用户分别是上述的第一类用户、第二类用户、第三类用户,则将第一类信息、第二类信息、第三类信息采用频分多址技术编码分别调制为16-17kHz、17-18kHz、18-19kHz范围内的三组声音编码信号。
步骤S13:将步骤S12中得到的多组声音编码信号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例如在商场,可将商场内播放的音乐与该多组声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然后播放。
对于用户来说,可采用手机等设备接收上述的声音编码信号然后获取其中的数字信息。为此,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可按图2所示流程执行。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信息的方法的基本步骤的示意图。
步骤S21:记录多类用户名与多类信道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前文所述的例子,记录的内容可以是:
第一类用户名:16-17kHz
第二类用户名:17-18kHz
第三类用户名:18-19kHz
步骤S22:接收用户名登录。登录时通常需要鉴权,即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短信验证码等鉴权信息。以下描述的是鉴权通过之后的步骤,若鉴权不通过则输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户重新输入鉴权信息。
步骤S23:根据步骤S21中记录的对应关系确定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本步骤中先根据用户名确定其所属的用户名类别,该用户名类别对应的信道地址即为当前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
步骤S24:从步骤S23中确定出的信道地址接收空气声信道上传送的信息,将该信息进行解调译码得到数字信息。例如确定出的信道地址为17-18kHz,则将解调信号用的带宽设置为17-18kHz,调用手机中的音频解码芯片,将声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该数字信息可以是文字或图像等,例如商品的网址或者照片。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是采用多址技术实现对不同类用户的区分,然后有针对性地向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多址技术,以下举例加以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频分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频分多址(FDMA)的方法是指为每个种类的用户分配不同的载频和带宽,在智能终端的声波信号解调译码时根据登录的用户名类别设置相应的载频和带宽,解调出相应的数字信息。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码分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码分多址(CDMA)的方法是指为每个种类的用户分配不同的地址扩频码,地址扩频码可以选择伪随机序列等无线电通信中常用的序列(包括但不限于GOLD、ZC序列、m序列、M序列),将各个种类用户的数字信息经过相应的地址扩频码进行扩频后,调制到同一声波载波并发送出去,在智能终端的声波信号解调译码时根据登录的用户名类别选择相应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进而获取相应的数字信息。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交织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交织多址(IDMA)的方法是指为每个种类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交织器,将各个种类用户的数字信息经过编码(可以是卷积码、Turbo码等)和交织,混合后调制至同一声波载波并进行发送,在智能终端的声波信号解调译码时根据登录的用户名类别选择相应的交织器,接收信号经过信道均衡和迭代译码,最终获取相应的数字信息。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空分多址技术生成声音编码信号的步骤框图。空分多址(SDMA)的方法是指在发射端采用多个音频播放设备组成发射阵,通过调节各个发射阵元的幅度和相位,对处于不同空间位置(代表了不同种类)的使用不同的空间波束(空间波束编码)对用户进行定向通信。用户手持的智能终端可以利用单个音频接收装置(如智能手机中的1个麦克风)进行接收,也可以利用多个音频接收装置(如智能手机上有由多个麦克风组成的阵列),以获取空间分集增益,实现可靠信息接收。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播信息的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传播信息的装置70主要包括记录模块71、编码调制模块72、以及发送模块73。记录模块71用于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编码调制模块72用于使用该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发送模块73用于将该多组声音编码信号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信息的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示意图,该装置作为软件模块可设置在手机中。如图8所示,获取信息的装置80主要包括保存模块81、确定模块82、接收模块83、以及解调译码模块84。保存模块81用于记录多类用户名与多类信道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模块82用于在用户名登录后,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接收模块83用于从确定的信道地址接收空气声信道上传送的信息;解调译码模块84用于将接收模块83接收的信息进行解调译码得到数字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多址技术将不同的数字信息作区分,将不同的信息同时广播给一定空间范围的用户,利用空气声波载体实现区分用户的数字用户信息广播,从而实现同时向多类用户分别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用户接收端只需要使用带有音频接收装置的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对个人用户广播数字信息的获取。这种面向不同用户的数字信息广播方法,便捷、快速,并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开发出的任何存储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传播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用户类别是多类信息中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的类别;
使用所述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中的各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
将所述多组声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后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
其中,所述多址技术包括如下之一种: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2.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多类用户的用户名与多类信道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类用户的用户类别是多类信息中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的类别;
在用户名登录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
从确定的信道地址接收空气声信道上传送的混音后的信息,将该信息进行解调译码得到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多类信道地址包括采用以下多址技术中的一种得到的信道地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3.一种传播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按照使用的多址技术,记录多个信道地址与多个用户类别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用户类别是多类信息中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的类别;
编码调制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多址技术,将多类信息中的各类信息按照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类别所对应的信道地址分别进行编码调制形成多组声音编码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多组声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后经由空气声信道同时进行发送;
其中,所述多址技术包括如下之一种: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4.一种获取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存模块,用于记录多类用户的用户名与多类信道地址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类用户的用户类别是多类信息中各类信息的目标用户的类别;
确定模块,用于在用户名登录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登录的用户名对应的信道地址;
接收模块,用于从确定的信道地址接收空气声信道上传送的混音后的信息;
解调译码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信息进行解调译码得到数字信息;
其中,所述多类信道地址包括采用以下多址技术中的一种得到的信道地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交织多址、空分多址。
CN201410502726.5A 2014-09-26 2014-09-26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42836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02726.5A CN104283696B (zh) 2014-09-26 2014-09-26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02726.5A CN104283696B (zh) 2014-09-26 2014-09-26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696A CN104283696A (zh) 2015-01-14
CN104283696B true CN104283696B (zh) 2019-01-22

Family

ID=5225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2726.5A Active CN104283696B (zh) 2014-09-26 2014-09-26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36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0791B2 (en) * 2016-03-31 2020-06-30 Intel Corporation On-boarding and provisioning devices using ultrasonic wave communications
CN112235052B (zh) * 2019-06-28 2022-07-01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远场声波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7098205A (zh) * 2023-08-22 2023-11-21 山东辰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供热系统控制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764A (zh) * 1998-06-29 2001-08-08 西门子公司 利用超声波的数据传输
WO2008113301A1 (fr) * 2007-03-21 2008-09-25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destinés à une signalisation de commande de liaison montante dans un système ofdma par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CN102130710A (zh) * 2011-03-11 2011-07-2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交织多址技术的多用户双向中继通信方法
CN102325224A (zh) * 2011-09-16 2012-01-18 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07050A (zh) * 2012-06-06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址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75350B1 (ko) * 2001-03-26 2003-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에 기반한 데이타 통신 장치및 방법
CN100551103C (zh) * 2007-02-14 2009-10-14 北京创毅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个性化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7764A (zh) * 1998-06-29 2001-08-08 西门子公司 利用超声波的数据传输
WO2008113301A1 (fr) * 2007-03-21 2008-09-25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édé et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destinés à une signalisation de commande de liaison montante dans un système ofdma par répartition dans le temps
CN102130710A (zh) * 2011-03-11 2011-07-20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交织多址技术的多用户双向中继通信方法
CN102325224A (zh) * 2011-09-16 2012-01-18 成都摩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07050A (zh) * 2012-06-06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址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696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3934C2 (ru) Передатчик
US8996370B2 (en) Transferring data via audio link
CN101228808B (zh) 信息提供系统
CN103905474B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454461A (zh) 基于dvb的传屏设备及方法、dvb接收端
US1042518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ound wave communication
CN102905196A (zh) 一种电视向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23007A (zh) 多个管制域的认知使用
CN104320719B (zh) 基于音频水印的电视节目互动参与方法及系统
CN104283696B (zh) 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US11636864B2 (en) Multiple scrambled layers for audio watermarking
Nittala et al. Phoneear: interactions for mobile devices that hear high-frequency sound-encoded data
DE69939927D1 (de) Informationsübertragungsverfahren
CN103053151A (zh) 用于语音和数据联合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5654973A (zh) 一种音频文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135668B (zh) 提供和获取数字信息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7027176B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38772A (zh) 生成铃声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01459A (zh) 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及设备、系统
WO2019111242A1 (en) Au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2572364A (zh) 视频通话数据的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01789240B (zh) 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WO2023183335A1 (en) In-ear monitoring (iem) system configured for audio performance environments requiring low audio latency and high scalability
CN105847905B (zh) 一种音视频播放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92676B (zh) 一种数据生成方法及装置、发射机、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INFINITE CULTURE AND MEDI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S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2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0 HAIDIAN, BEIJING TO: 100101 DONGCHENG,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26

Address after: 100101 Beijing city Dongcheng District New Street Building 2 new building 8 layer 8314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IXIANGWUXIAN CULTURAL MEDIA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building 1, building 33, 1612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