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241903A - 同轴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同轴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1903A
CN104241903A CN201310246717.XA CN201310246717A CN104241903A CN 104241903 A CN104241903 A CN 104241903A CN 201310246717 A CN201310246717 A CN 201310246717A CN 104241903 A CN104241903 A CN 104241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oaxial electric
insulating body
splicing ear
insulati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67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2467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1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1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电连接器,用于将线缆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金属壳体,设有收容部和包扎线缆的包线部;绝缘本体,大致呈圆台状,收容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收容部内,其设有贯穿该绝缘本体的容纳部、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容纳部垂直相交的收容槽和由该绝缘本体底部延伸出的抵压部;及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收容与所述收容槽内的接线部和由接线部向所述容纳部延伸的接触部,其中,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设有凹陷部,该凹陷部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接线部的下方,有效的解决了在制作工序完成后,因压线的部件在线缆的拉动下出现松动而无法再次压紧线芯的问题。

Description

同轴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带动电子产品的不断进阶,运用在电子产品中的同轴电连接器也要随着电子产品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小型化,更加精密。
中国专利第101202397B号专利公告了一种同轴电连接器,该同轴电连接器都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安装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连接端子,金属壳体包括圆柱型的头部和由头部延伸包扎线缆的包线部,绝缘本体包括伸入对接连接器内收容于头部中的对接部和由对接部沿着包线部延伸的基部压线部。在组装过程中,先将线缆的线芯放置在连接端子上,再弯折包线部,包线部带动压线部弯折抵压线芯,使线芯压紧至连接端子上。
日本专利第2008-004469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同轴电连接器,该同轴电连接器都包括金属壳体、收容于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安装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连接端子,金属壳体包括圆柱型的头部和由头部延伸包扎线缆的包线部,绝缘本体包括伸入对接连接器内收容于头部中的对接部和由对接部沿着包线部延伸的基部压线部,连接端子上延伸设有压接片,切该压接片上设有凸肋,在组装过程中,先将线缆的线芯放置在连接端子上,再弯折包线部,包线部带动压线部推动压接片一起弯折抵压线芯,使线芯压紧至连接端子上。
上述公开的两种将线芯压紧在连接端子上的方式,都采用固定的方式压紧线缆:线芯在包线部、压线部和压接片的抵压作用下,与连接端子紧密配合,当压线和包线的工序完成后,连接端子、线芯和压线部件全处于固定状态。实际运用中,当压线和包线的工序完成后,操作员将该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时候,会拽动线缆,这样会出现将包扎好的金属壳体拉松,压线的部件也会出现松动,因为这种固定的方式在制作工序完成后在出现松动的情况下无法再次压紧线芯,导致线芯无法与线缆紧密的配合,无法正常的传输信号。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同轴电连接器来解决:在制作工序完成后,因压线的部件在线缆的拉动下出现松动而无法再次压紧线芯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制作工序完成后,因压线的部件在线缆的拉动下出现松动而无法再次压紧线芯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用于将线缆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金属壳体,设有收容部和包扎线缆的包线部;绝缘本体,大致呈圆台状,收容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收容部内,其设有贯穿该绝缘本体的容纳部、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容纳部垂直相交的收容槽和由该绝缘本体底部延伸出的抵压部;及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收容与所述收容槽内的接线部和由接线部向所述容纳部延伸的接触部,其中,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设有凹陷部,该凹陷部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接线部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压部与所述凹陷部位于容纳部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压部的设有突出部,弯折抵压部压紧线缆后,该突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子的接线部上设有弹性部,该弹性部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一端,所述连接端子置于收容槽后,定义靠近抵压部的一端为前端,与之相对的一端为后端,所述弹性部设置在后端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部的两侧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在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设有凹陷部,连接端子上设有弹性部,且弹性部设置在凹陷部的上方;同时绝缘本体的压线部上设有突出部,压线完成后,突出部将线压紧至连接端子的弹性部后,继续抵压线,使得连接端子的弹性部弹性形变收容到凹陷部内。当作业员拽动线缆带动包线部松动后,连接端子的弹性部因弹性形变而回弹,与抵压部持续压紧线缆至连接端子,有效的解决了在制作工序完成后,因压线的部件在线缆的拉动下出现松动而无法再次压紧线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100用以将同轴线缆200电性连接至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其主要由金属壳体11、收容于金属壳体11内的绝缘本体12以及安装在该绝缘本体12上的连接端子13组成。其中,同轴线缆200由绝缘外被201、编织层202、绝缘隔离层203和线芯204组成,其中,线缆200的线芯204和编织层202为导电层,该编织层202是由若干细导线编织而成。线缆200中编织层202的导电层与金属壳体11相接,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相接。
请参照图1所示,金属壳体11,其包括呈管状的头部110,该头部110两端敞开,其一端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插接定义为上端1100,另一端定义为下端1101。
头部110的两侧沿下端1101水平延伸有第一包线部111用以包扎线缆200,该第一包线部111呈槽道状,其于下端1101方向的一侧设为敞开便于线缆200的放置,第一包线部111包括两第一侧壁1110,由两第一侧壁1110相向弯折结合而成的结合壁1111,该等第一侧壁1110与结合壁1111上设有若干第一肋条1114,该等第一肋条1114夹持线缆200,防止线缆200脱落出第一包线部111。
头部110的下端1101向下继续延伸有包覆部112,包覆部112与头部110之间有折弯部116连接。包覆部1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包合部113、第二包合部114和第二包线部115。其中,第一包合部113与头部110连接用以包覆头部110,该第一包合部113的底面设有第二肋条1130,第二肋条1130防止折弯部116在折弯的时候引起第一包合部113的变形,加强第一包合部113的平面度和强度。第二包合部114与第一包线部111配合包扎线缆200,其包括第一底壁1143、由第一底壁1143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第二侧壁1140以及由第二侧壁1140延伸的盖部1141,此第一底壁1143盖合于第一包线部111的敞开处,第二侧壁1140包覆第一侧壁1110,该盖部1141弯折盖合在结合壁1111上,增强第一包线部111的包扎强度。第二包线部115包括设有第三肋条1150的第三侧壁1151,第三侧壁1151相向弯折配合扎紧线缆200。
请参照图2所示,绝缘本体12收容于金属壳体11中,其包括与头部110的上端1100搭配的对接部120和与头部110的下端1101配合的基部121。绝缘本体12的容纳部1200,该容纳部1200贯穿对接部120和基部121,该基部上设有收容槽1210,该收容槽1210与容纳部1200垂直相交。其中,对接部120大致呈圆台状置于基部121的上方,与对接连接器连接时,伸入对接连接器中与对接连接器配合。连接端子13安装与该收容槽1210内,线缆200的线芯204伸入到收容槽1210内与连接端子13接触。基部121在收容槽1210的一端还向下延伸有抵压部122,该抵压部122向收容槽1210内折弯收容在收容槽1210内用以抵压线芯204至连接端子13上。其中,在收容槽1210内设置一凹陷部1212,该凹陷部1212与抵压部122分别位于容纳部1200的两侧。在抵压部122上设有一突出部1220,弯折抵压部122收容到收容槽1210后,该突出部1220位于凹陷部1212的上方。
请参照图3所示,连接端子13安装于绝缘本体12中,对接连接器与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100连接时,伸入容纳部1200与连接端子13连接。连接端子13包括定位于绝缘本体12的收容槽1210内的连接部130和由连接部130两侧向容纳部1200延伸且收容在该容纳部1200内的接触部131。其中,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的连接部130接触。该连接部130上设有一通孔1301,该通孔1301位于两接触部131之间,用以检测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的连接状况。连接端子13置于收容槽1210后,定义靠近抵压部122的一端为前端,与之相对的一端为后端,在连接端子13的后端处设置弹性部1302,弹性部1302的两侧设有支撑部,该弹性部1302位于凹陷部1212的上方,支撑部1303放置于凹陷部1212的两侧。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组装时,首先将绝缘本体12安装到金属壳体11内,其中头部110的下端1101设有卡持槽1103,绝缘本体12上设有与卡持槽1103配合的凸块1212,以及绝缘本体12上设置的凹陷部1212与头部110的下端1101向凹陷部1212内设有抵挡片1102配合,两者一起保证绝缘本体12与金属壳体11的紧密稳固的配合,此时,绝缘本体12的抵压部122贴着包覆部112;再将连接端子13安装至收容槽1210内,使接触部131收容在容纳部1200内,且接触部131可在容纳部1200内弹性摆动;再将线缆200与本发明同轴电连接器100接触的一端剥成四个阶梯状,其中,线芯204露出绝缘隔离层203的一段放置在收容槽1210内并与连接端子13接触,但不露出收容槽1210,绝缘隔离层203露出编织层202的一段置于收容槽1210与金属壳体11的第一包线部111之间,编织层202露出绝缘外被201的一端置于第一包线部111内但不露出第一包线部111;接着弯折包覆部112,包覆部112带着抵压部122同时弯折,至抵压部122抵压线缆200压紧至连接端子上为止。请特别参照图5所示,此时,抵压部122上的突出部1220抵压线芯204和弹性部1302收容至凹陷部1212内,同时包覆部112的第一包合部113包覆头部110的下端1101,第一包合部113的平面封闭头部110的下端1101,包覆部112的第二包合部114与第一包线部111紧密配合,线缆200的部分绝缘外被201收容在第二包线部115内;最后捏压第二包合部114的盖部1141,使其与第一包线部111紧密包扎线缆200的编织层202,同时,捏压第二包线部115的第三侧壁1151,使其紧密包扎线缆200的绝缘外被201段。此时,编织层202收容在第一包线部111内与金属壳体11电性连接,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电性连接,其中,绝缘本体12将金属壳体11与连接端子13隔开,绝缘隔离层203将线芯204与编织层202隔开。
上述压线的方案,将线芯204与连接端子13的弹性部1302接触的部分抵压至凹陷部1212内,改变线芯204在该同轴连接器100内水平度,有效的防止线芯204容易拔出的现象;再者,由于连接端子13的弹性部1302的弹性形变,使得线芯204更好的被抵压在连接端子13上。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同轴电连接器,用于将线缆与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
金属壳体,设有收容部和包扎线缆的包线部;
绝缘本体,大致呈圆台状,收容于所述金属壳体的收容部内,其设有贯穿该绝缘本体的容纳部、设置在该绝缘本体底部且与所述容纳部垂直相交的收容槽和由该绝缘本体底部延伸出的抵压部;及
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其包括收容与所述收容槽内的接线部和由接线部向所述容纳部延伸的接触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设有凹陷部,该凹陷部位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接线部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与所述凹陷部位于容纳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上设有突出部,弯折抵压部压紧线缆后,该突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接线部上设有弹性部,该弹性部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收容槽的一端,所述连接端子置于收容槽后,定义靠近抵压部的一端为前端,与之相对的一端为后端,所述弹性部设置在后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两侧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两侧。
CN201310246717.XA 2013-06-21 2013-06-21 同轴电连接器 Pending CN104241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6717.XA CN104241903A (zh) 2013-06-21 2013-06-21 同轴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6717.XA CN104241903A (zh) 2013-06-21 2013-06-21 同轴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1903A true CN104241903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2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6717.XA Pending CN104241903A (zh) 2013-06-21 2013-06-21 同轴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190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5130Y (zh) * 2007-01-30 2008-01-30 建舜电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压制构件的同轴线连接器
JP2008147094A (ja) * 2006-12-13 2008-06-2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CN203150728U (zh) * 2013-04-01 2013-08-21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CN203481436U (zh) * 2013-06-21 2014-03-12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CN104092031A (zh) * 2013-04-01 2014-10-08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7094A (ja) * 2006-12-13 2008-06-2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CN201015130Y (zh) * 2007-01-30 2008-01-30 建舜电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压制构件的同轴线连接器
CN203150728U (zh) * 2013-04-01 2013-08-21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CN104092031A (zh) * 2013-04-01 2014-10-08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CN203481436U (zh) * 2013-06-21 2014-03-12 张春霞 同轴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01632B2 (ja) 同軸線用コネクタ及び同軸線接続ユニット
CN105628981B (zh) 高频电缆测试平台
CN20158454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150728U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203481436U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110768042A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
CN104103967A (zh) 电连接器
CN104092031A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104241903A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202602015U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204947141U (zh) 同轴连接器
CN103515752A (zh) 屏蔽连接器
CN203277712U (zh) 一种同轴连接器
KR20100069334A (ko) 동축케이블용 커넥터
CN202602016U (zh) 同轴电连接器
CN104409901B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
CN104409920A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
CN210744215U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头
CN208797274U (zh) 一种自锁式fpc连接器
CN204289783U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
CN201498643U (zh) 连接器模块
CN101853998B (zh) 连接器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442154U (zh) 一种电器线路快捷接线器
CN202712451U (zh) 快速接线夹
CN201829624U (zh) 电缆接线夹导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Chunxi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before Expiration of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Chunxi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tent Invention Entering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tag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Chunxia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