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141A - 网络系统、服务器、交换器以及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系统、服务器、交换器以及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19141A CN104219141A CN201310235142.1A CN201310235142A CN104219141A CN 104219141 A CN104219141 A CN 104219141A CN 201310235142 A CN201310235142 A CN 201310235142A CN 104219141 A CN104219141 A CN 1042191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er
- tenant
- package
- characteristic data
- host compu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45—Details on frame tagging
- H04L12/465—Details on frame tagging wherein a single fram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VLAN tag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04L41/12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of virtualised topologies, e.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SDN] 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 [NFV]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8—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 H04L41/5096—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based on type of value added network service under agreement wherein the managed service relates to distributed or central networked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04L45/586—Association of routers of virtual rou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系统、服务器、交换器以及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网络系统包括第一服务器以及第一交换器。第一服务器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第一虚拟主机用以提供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用以根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第一虚拟主机对应的租户标识,转换租户标识为第一特征数据,并封装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一服务器封包。第一交换器用以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根据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根据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并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一交换器封包,因此可有效地提升网络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系统。特别是一种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进展,各种型态的网络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服务器系统或数据中心等。
一般而言,网络系统(例如数据中心)包括多个服务器及交换器与至少一骨干交换器(spine switch)。服务器可包括多个虚拟主机。网络系统通过运行一网络架构(network infrastructure),以使不同服务器中的虚拟主机得以经由交换器与骨干交换器彼此沟通。然而,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当所连结的服务器众多时,骨干交换器必须维持庞大的对应表,以记录所有的虚拟主机的实体地址(MAC address),并根据虚拟主机地址进行封包转送(forward),如此一来,将耗费大量的硬件资源,且骨干交换器面对庞大的数据运算量,势必导致处理效率不彰,大幅影响网络传输效率。
是以,如何缩减在网络中所需维持的对应表是当今网络技术中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一种网络系统。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网络系统包括一第一服务器以及一第一交换器。第一服务器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第一虚拟主机产生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一服务器。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acquire)对应第一虚拟主机的一租户标识(tenant ID),转换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并封装(encapsulate)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第一交换器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第一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I-SID),根据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ackbone VLAN ID,B-VID),并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服务事件标识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的一交换器封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第一服务器是通过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对应第一虚拟主机的租户标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第一服务器是通过一租户标识对特征数据对应表转换租户标识为第一特征数据,并嵌入第一特征数据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第一服务器是根据租户标识计算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并分别嵌入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租户标识的数值、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C=(T_ID-256)/4094+1;以及
S=((T_ID-256)MOD4094)+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还包括一第二交换器以及一第二服务器,第二交换器接收并解封装交换器封包,并根据交换器封包产生包括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第二服务器包括一第二虚拟主机,其中第二服务器接收并解封装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一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并根据租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虚拟主机号码提供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二虚拟主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第二服务器用以通过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其中第二特征数据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第二服务器是根据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计算租户标识,且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分别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的网络系统,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租户标识的数值、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T_ID=(C-1)×4096+(S-1)+25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还包括一骨干交换器,用以根据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ah标准接收并转送交换器封包。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一虚拟主机以及一处理模块,其中虚拟主机用以产生包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虚拟主机封包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以根据虚拟主机号码获得虚拟主机对应的一租户标识,转换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并封装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服务器的处理模块是通过一租户标识对特征数据对应表转换租户标识为第一特征数据,并嵌入第一特征数据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服务器的处理模块是根据租户标识计算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并分别嵌入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的服务器,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租户标识的数值、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符合下式:C=(T_ID-256)/4094+1;以及S=((T_ID-256)MOD4094)+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服务器的处理模块还接收并解封装具有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一第二虚拟主机封包,以转换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并根据租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主机号码提供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虚拟主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服务器的处理模块是通过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其中第二特征数据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服务器的处理模块是根据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计算租户标识,且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分别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的服务器,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租户标识的数值、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T_ID=(C-1)×4096+(S-1)+256。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交换器。交换器接收具有一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第一特征数据,根据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根据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并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服务事件标识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的一第一交换器封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的交换器还接收并解封装具有服务事件标识的一第二交换器封包,以产生包括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交换器还根据第二交换器封包的服务事件标识获得第二特征数据,并嵌入第二特征数据至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交换器的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分别包括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一种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网络系统包括一第一服务器以及一第一交换器。第一服务器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运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虚拟主机,产生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一服务器,依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对应第一虚拟主机的一租户标识,并转换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通过第一服务器,封装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至第一交换器;通过第一交换器,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第一特征数据,以根据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并根据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以及,通过第一交换器,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服务事件标识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的一交换器封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中,依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对应第一虚拟主机的租户标识的步骤包括:通过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对应第一虚拟主机的租户标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中,转换租户标识为第一特征数据的方法包括:通过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对应第一虚拟主机的租户标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中,转换租户标识为第一特征数据的方法包括:根据租户标识计算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以及分别嵌入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计算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的步骤符合下式:C=(T_ID-256)/4094+1;以及S=((T_ID-256)MOD4094)+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网络系统还包括一第二交换器以及一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包括一第二虚拟主机,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交换器,接收并解封装交换器封包,以根据交换器封包产生包括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通过第二服务器,接收并解封装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一第二虚拟主机封包;通过第二服务器,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以及通过第二服务器,根据租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虚拟主机号码提供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二虚拟主机。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中,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的步骤包括:通过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其中第二特征数据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中,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计算租户标识,其中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分别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计算租户标识的步骤符合下式:T_ID=(C-1)×4096+(S-1)+25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前述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中,网络系统还包括一骨干交换器,运作方法还包括:通过骨干交换器根据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ah标准接收并转送交换器封包。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上述一实施例,可实现一种网络系统。其中通过将包括租户标识的信息嵌入第一服务器封包与交换器封包中,可使交换器封包相应于租户标识转送。如此一来,可避免维持庞大的对应表以记录所有的虚拟主机的实体地址(MAC address),因而可减少硬件资源的消耗,同时亦能够通过将信息运算量平均分配至各服务器及骨干网络交换器,有效地减少骨干网络交换器的运算负担,并进而大幅提升整体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网络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的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网络系统,为使叙述清楚,以下段落将以数据中心为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网络系统1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网络系统100可包括一控制器110、一骨干交换器120,交换器TOR1、TOR2、以及服务器S1、S2。骨干交换器120可分别电性连接交换器TOR1、TOR2,交换器TOR1、TOR2是包括但不限于架顶式(top of rack,ToR)交换器,且交换器TOR1、TOR2分别电性连接服务器S1、S2。控制器110可分别连接骨干交换器120,交换器TOR1、TOR2、以及服务器S1、S2,然而骨干交换器、交换器、服务器的数量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为限,且网络系统100内各装置或设备间的连接关系亦不以此为限,凡足以令控制器110实现下述技术内容的连接方式皆可运用于本发明。
承前所述,以下仅以具有两组交换器TOR1、TOR2以及两组服务器S1、S2的网络系统100为例说明,此外,为凸显本发明所提供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流程,以下提及服务器S1、S2之处分别以第一服务器S1及第二服务器S2,且提及交换器TOR1、TOR2之处分别以第一交换器TOR1及第二交换器TOR2以利区别。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S1可包括但不限于一处理模块P1以及一第一虚拟主机VM1,第二服务器S2可包括但不限于一处理模块P2以及一第二虚拟主机VM2。处理模块P1、P2以及第一虚拟主机VM1、第二虚拟主机VM2是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第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10可用以维持(maintain)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virtual machine ID to tenant ID mapping table)、一租户标识对特征数据对应表(tenant ID to feature data mapping table)以及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feature data to tenant ID mapping table)。在一实施例中,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可如图2所示,包括虚拟主机号码、虚拟主机实体地址、租户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其中第一服务器S1、第二服务器S2分别仅需维持有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中相应的条目(entry),例如第一服务器S1维持第一笔条目(即服务器标识为1的行),第二服务器S2维持第二笔条目(即服务器标识为2的行)。然而,当注意到,图2中的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仅为例示,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第一虚拟主机VM1可用以产生并提供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其中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例如为一未加标签的标准乙太网络封包(untagged regular Ethernet packet)。
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用以接收第一虚拟主机封包,并根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以通过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acquire)第一虚拟主机VM1对应的一租户标识(tenant ID)。
接着,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用以根据租户标识以通过租户标识对特征数据对应表转换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而后,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用以封装(encapsulate)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一服务器封包至第一交换器TOR1,其中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例如可嵌入(embed)第一特征数据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ervice tag virtual identification,S-VID)部分。此外,第一服务器封包例如为具有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service VLAN tag,S-TAG)的乙太网络封包。
第一交换器TOR1可用以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位于第一服务器封包的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的第一特征数据,并根据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backbone service instance identifier,I-SID)。而后,第一交换器TOR1可用以根据服务事件标识(I-SID)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ackbone VLAN ID,B-VID),并在移除第一服务器封包的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的第一特征数据后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服务事件标识(I-SID)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的一交换器封包,其中交换器封包例如为具有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S-TAG)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签(backbone VLAN tag,B-TAG)的乙太网络封包。
第一交换器TOR1可通过根据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ah标准转送封包至骨干交换器120。
骨干交换器120可用以接收交换器封包并根据IEEE802.1ah标准转送交换器封包至第二交换器TOR2。
第二交换器TOR2可用以接收并解封装(de-capsulate)交换器封包,并根据交换器封包提供一第二服务器封包。第二交换器TOR2可还用以根据交换器封包的服务事件标识(I-SID)获得第二特征数据。而后,第二交换器TOR2用以嵌入第二特征数据至第二服务器封包的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并用以输出包括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二服务器封包至第二服务器S2,其中第二服务器封包例如是具有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S-TAG)的乙太网络封包。
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用以接收并解封装第二交换器TOR2输出的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第二虚拟主机封包。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还用以根据第二特征数据并通过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而后,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用以根据租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虚拟主机号码(例如是客户实体目标地址(customer MAC destination address,C-MAC DA))提供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二虚拟主机VM2。其中第二虚拟主机封包例如是未加标签的标准乙太网络封包。
当注意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特征数据与第二特征数据的数值可彼此不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具有12个位,故单一服务器可大致支持4094个不同的租户标识。
通过上述的设置,可通过将包括租户标识的信息嵌入第一服务器封包的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与交换器封包的服务事件标识(I-SID)部分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部分中,以令交换器封包相应于租户标识转送。如此一来,在骨干交换器120根据IEEE802.1ah标准转送交换器封包时,可避免维持庞大的对应表以记录所有的虚拟主机VM1、VM2的实体地址(MAC address),因而可减少硬件资源的消耗。
在本发明的一第二实施例中,控制器110可用以维持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以及一特征数据对服务事件标识对应表(feature data to I-SIDmapping table)。
第一虚拟主机VM1可用以提供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其中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例如为一未加标签的标准乙太网络封包。
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用以接收第一虚拟主机封包,并根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以通过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第一虚拟主机VM1对应的一租户标识。
接着,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根据租户标识计算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并分别嵌入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至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ustomer VLAN ID,C-VID)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
举例而言,若令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租户标识的数值、第一数值、第二数值可符合下式:
C=(T_ID-256)/4094+1;以及
S=((T_ID-256)MOD4094)+1。
而后,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用以封装(encapsulate)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一服务器封包至第一交换器TOR1。第一服务器封包例如为具有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S-TAG)与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ustomer VLAN tag,C-TAG)的乙太网络封包。
第一交换器TOR1可用以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位于第一服务器封包的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VID)部分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的第一特征数据,并根据第一服务器封包的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VID)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以及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的来源埠,通过特征数据对服务事件标识对应表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I-SID)。而后,第一交换器TOR1可用以根据服务事件标识(I-SID)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并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服务事件标识(I-SID)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的一交换器封包,其中交换器封包例如为具有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S-TAG)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签(B-TAG)的乙太网络封包。
第一交换器TOR1可通过根据IEEE802.1ah标准转送封包至骨干交换器120。
骨干交换器120可用以接收交换器封包并根据IEEE802.1ah标准转送交换器封包至第二交换器TOR2。
第二交换器TOR2可用以接收并解封装交换器封包,以提供包括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第二服务器封包的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分别包括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其中第二服务器封包例如是具有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C-TAG)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签(S-TAG)的乙太网络封包。
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用以接收并解封装第二交换器TOR2输出的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第二虚拟主机封包。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还用以根据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计算租户标识,其中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分别位于第二服务器封包的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VID)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
举例而言,若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第一数值为C,第二数值为S,租户标识的数值、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T_ID=(C-1)×4096+(S-1)+256。
而后,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用以根据租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虚拟主机号码(例如是客户实体目标地址(C-MAC DA))提供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二虚拟主机VM2。其中第二虚拟主机封包例如是未加标签的标准乙太网络封包。
当注意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一数值可等于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一数值,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二数值可等于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二数值。另外,由于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VID)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各具有12个位,故单一服务器可大致支持16M个不同的租户标识。
通过上述的设置,可通过将包括租户标识的信息嵌入第一服务器封包的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C-VID)部分与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S-VID)部分以及交换器封包的服务事件标识(I-SID)部分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部分中,以令交换器封包相应于租户标识转送。如此一来,在骨干交换器120根据IEEE802.1ah标准转送交换器封包时,可避免维持庞大的对应表以记录所有的虚拟主机VM1、VM2的实体地址,因而可减少硬件资源的消耗,同时亦能够通过将信息运算量平均分配至各服务器及骨干网络交换器,有效地减少骨干网络交换器的运算负担,并进而大幅提升整体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运作方法可应用于相同或相似于图1中的网络系统100,而为使叙述简单,以下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以图1中的网络系统100为例进行对运作方法的叙述,然本发明不以此应用为限。
另外,应了解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运作方法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300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运作方法300可包括以下步骤,但不以此为限。
在步骤T1中,第一虚拟主机VM1可产生包括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
在步骤T2中,第一服务器S1的处理模块P1可依据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对应第一虚拟主机VM1的租户标识,并转换租户标识为第一特征数据。
在步骤T3中,第一服务器S1可封装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第一特征数据的第一服务器封包至第一交换器TOR1。
在步骤T4中,第一交换器TOR1可接收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第一特征数据,以根据第一特征数据获得服务事件标识(I-SID),并根据服务事件标识(I-SID)获得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
在步骤T5中,第一交换器TOR1可封装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服务事件标识(I-SID)与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B-VID)的交换器封包至骨干交换器120。
在步骤T6中,第二交换器TOR2可自骨干交换器120接收并解封装交换器封包,以根据交换器封包产生包括第二特征数据的第二服务器封包。
在步骤T7中,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接收并解封装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第二虚拟主机封包。
在步骤T8中,第二服务器S2的处理模块P2可转换第二特征数据为租户标识。
在步骤T9中,第二服务器S2可根据租户标识以及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第二虚拟主机号码提供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第二虚拟主机VM2。
当注意到,关于步骤T1-T9的具体实施细节可参考前述第一、第二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提供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32)
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服务器,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所述第一虚拟主机产生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是依据所述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对应所述第一虚拟主机的一租户标识,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并封装所述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以及
一第一交换器,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所述第一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根据所述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并封装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所述服务事件标识与所述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的一交换器封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是通过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对应所述第一虚拟主机的所述租户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是通过一租户标识对特征数据对应表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并嵌入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根据所述租户标识计算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并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所述第一数值为C,所述第二数值为S,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C=(T_ID-256)/4094+1;以及
S=((T_ID-256)MOD409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交换器,接收并解封装所述交换器封包,并根据所述交换器封包产生包括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以及
一第二服务器,包括一第二虚拟主机,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接收并解封装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一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并根据所述租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虚拟主机号码提供所述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所述第二虚拟主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用以通过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位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根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计算所述租户标识,且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所述第一数值为C,所述第二数值为S,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T_ID=(C-1)×4096+(S-1)+25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骨干交换器,用以根据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ah标准接收并转送所述交换器封包。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虚拟主机以及一处理模块,其中所述虚拟主机产生包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虚拟主机封包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虚拟主机号码获得所述虚拟主机对应的一租户标识,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并封装所述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是通过一租户标识对特征数据对应表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并嵌入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是根据所述租户标识计算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并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所述第一数值为C,所述第二数值为S,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C=(T_ID-256)/4094+1;以及
S=((T_ID-256)MOD4094)+1。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接收并解封装具有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一第二虚拟主机封包,以转换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并根据所述租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主机号码提供所述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所述虚拟主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是通过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位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是根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计算所述租户标识,且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所述第一数值为C,所述第二数值为S,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所述第一数值、所述第二数值符合下式:
T_ID=(C-1)×4096+(S-1)+256。
19.一种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是接收具有一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所述第一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根据所述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并封装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所述服务事件标识与所述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的一第一交换器封包。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还接收并解封装具有所述服务事件标识的一第二交换器封包,以产生包括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器还根据所述第二交换器封包的所述服务事件标识获得所述第二特征数据,并嵌入所述第二特征数据至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分别包括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
23.一种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一第一服务器以及一第一交换器,所述第一服务器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所述运作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虚拟主机,产生包括一第一虚拟主机号码的一第一虚拟主机封包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依据所述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对应所述第一虚拟主机的一租户标识,并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一第一特征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封装所述第一虚拟主机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具有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服务器封包至所述第一交换器;
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撷取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以根据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获得一服务事件标识,并根据所述服务事件标识获得一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交换器,封装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以产生并输出包括所述服务事件标识与所述骨干虚拟区域网络标识的一交换器封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虚拟主机号码获得对应所述第一虚拟主机的所述租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通过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对应所述第一虚拟主机的所述租户标识。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方法包括:
通过一虚拟主机号码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获得对应所述第一虚拟主机的所述租户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所述租户标识为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租户标识计算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以及
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所述第一数值为C,所述第二数值为S,计算所述第一特征数据的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的步骤符合下式:
C=(T_ID-256)/4094+1;以及
S=((T_ID-256)MOD4094)+1。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一第二交换器以及一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包括一第二虚拟主机,所述运作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交换器,接收并解封装所述交换器封包,以根据所述交换器封包产生包括一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二服务器封包;
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接收并解封装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以产生一第二虚拟主机封包;
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服务器,根据所述租户标识以及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中的一第二虚拟主机号码提供所述第二虚拟主机封包至所述第二虚拟主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通过一特征数据对租户标识对应表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位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为所述租户标识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一第一数值与一第二数值计算所述租户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数值与所述第二数值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服务器封包的一客户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与一服务虚拟区域网络标识部分。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令所述租户标识的数值为T_ID,所述第一数值为C,所述第二数值为S,计算所述租户标识的步骤符合下式:
T_ID=(C-1)×4096+(S-1)+256。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还包括一骨干交换器,所述运作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骨干交换器根据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ah标准接收并转送所述交换器封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19807A TWI536775B (zh) | 2013-06-04 | 2013-06-04 | 網路系統、伺服器、交換器以及網路系統的運作方法 |
TW102119807 | 2013-06-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19141A true CN104219141A (zh) | 2014-12-17 |
CN104219141B CN104219141B (zh) | 2018-09-07 |
Family
ID=5198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3514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9141B (zh) | 2013-06-04 | 2013-06-14 | 网络系统、服务器、交换器以及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62411B2 (zh) |
CN (1) | CN104219141B (zh) |
TW (1) | TWI5367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00221A1 (zh) * | 2015-06-30 | 2017-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过远端网元端口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TWI647934B (zh) * | 2017-04-21 | 2019-01-11 | 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網路拓樸實機模擬方法與系統 |
WO2020000409A1 (en) * | 2018-06-29 | 2020-01-02 | Intel Corporation | Managing quality of storage service in virtual network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7382A (zh) * | 2007-01-15 | 2008-07-23 |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网络系统中学习地址的方法 |
US20090041023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2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VPLS and Ethernet Networks |
US20120008491A1 (en) * | 2010-07-08 | 2012-01-12 |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imited | Relay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frames and relay method |
US20130125124A1 (en) * | 2011-09-30 | 2013-05-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gregating tenant specific data when using mpls in openflow-enabled cloud comput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25732B2 (en) * | 2008-12-22 | 2012-12-04 | Rockstar Consortium Us Lp | Method for operating multi-domain Provider Ethernet networks |
WO2011113381A2 (zh) * | 2011-04-26 | 2011-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实例映射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5776337B2 (ja) * | 2011-06-02 | 2015-09-0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変換プログラム、パケット変換装置、及びパケット変換方法 |
WO2012166139A1 (en) | 2011-06-02 | 2012-12-0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Network virtualization |
CN103563329B (zh) * | 2011-06-07 | 2017-04-12 |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可扩缩多租户网络架构 |
US8856518B2 (en) * | 2011-09-07 | 2014-10-0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ecure and efficient offloading of network policies to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
US8867367B2 (en) * | 2012-05-10 | 2014-10-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802.1aq support over IETF EVPN |
US8934501B2 (en) * | 2012-06-11 | 2015-01-13 | Avaya Inc. | Bidirectional translation of network edge virtualization encapsulation to core network virtualization encapsulation |
JP5881064B2 (ja) * | 2012-07-05 | 2016-03-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4009523A1 (en) * | 2012-07-13 | 2014-0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2801599B (zh) * | 2012-07-26 | 2015-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
US8948180B2 (en) * | 2012-10-18 | 2015-02-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outing encapsulated data packets onto selected VLANs |
CN103841019B (zh) * | 2012-11-27 | 2018-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归接入最短路径桥接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US9553798B2 (en) * | 2013-04-23 | 2017-01-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of updating conversation allocation in link aggregation |
CN105409167B (zh) * | 2013-08-05 | 2019-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过软件定义网络在隧道中传输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
-
2013
- 2013-06-04 TW TW102119807A patent/TWI53677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6-14 CN CN201310235142.1A patent/CN10421914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1-05 US US14/071,663 patent/US976241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27382A (zh) * | 2007-01-15 | 2008-07-23 | 明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网络系统中学习地址的方法 |
US20090041023A1 (en) * | 2007-08-10 | 2009-02-12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VPLS and Ethernet Networks |
US20120008491A1 (en) * | 2010-07-08 | 2012-01-12 |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imited | Relay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frames and relay method |
US20130125124A1 (en) * | 2011-09-30 | 2013-05-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gregating tenant specific data when using mpls in openflow-enabled cloud computing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AYARAM MUDIGONDA ET AL.: "NetLord: A Scalable Multi-Tenant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Virtualized Datacenters",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19141B (zh) | 2018-09-07 |
TWI536775B (zh) | 2016-06-01 |
US20140359099A1 (en) | 2014-12-04 |
TW201448530A (zh) | 2014-12-16 |
US9762411B2 (en) | 2017-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05657B2 (en) | Packet forwarding in data center network | |
CN109660443B (zh) | 基于sdn的物理设备与虚拟网络通信方法和系统 | |
CN10280159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系统 | |
JP5776337B2 (ja) | パケット変換プログラム、パケット変換装置、及びパケット変換方法 | |
JP6034979B2 (ja) |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と装置及びデータセンターネットワーク | |
US8437349B2 (en) | Multicast snooping on 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 |
CN103685006B (zh) | 一种在边缘设备上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边缘设备 | |
US9774532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 |
CN109495405B (zh) | 一种裸金属服务器和云主机网络互通的方法及交换机 | |
US2013013612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flexible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 |
US20140198795A1 (en) | Metro Ethernet Network With Scaled Broadcast and Service Instance Domains | |
US20150256580A1 (en) | Video streaming system and method | |
US9979557B2 (en) | Carrier grade Ethernet layer 2 over layer 3 satellite backbones (L2oL3SB) | |
CN103944826A (zh) | Spbm网络中的表项聚合方法及设备 | |
US20150236952A1 (en) |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based edge router | |
US20160028557A1 (en) | Dynamic instantiation of remote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tunnel end points acquired through a control protocol | |
CN105515992A (zh) | Vxlan网络中的流表项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09021371A1 (en) |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 to edge | |
CN101166137A (zh) | 对不同虚拟局域网业务进行隔离的方法 | |
CN104580505A (zh) | 一种租户隔离方法及系统 | |
CN105991438B (zh) | 基于虚拟二层网络中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6506315B (zh) | 一种报文转发的透明配置方法 | |
CN104219141B (zh) | 网络系统、服务器、交换器以及网络系统的运作方法 | |
CN103986714B (zh) | 将总线控制网络接入avb网络的代理实现方法及装置 | |
CN102355410B (zh) | 一种用于mpls网络虚拟交换实例的伪线标签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