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5855B - 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 Google Patents
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05855B CN104205855B CN201380016663.6A CN201380016663A CN104205855B CN 104205855 B CN104205855 B CN 104205855B CN 201380016663 A CN201380016663 A CN 201380016663A CN 104205855 B CN104205855 B CN 1042058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packet
- audio
- pid
- c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7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24 photoionisation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77 lo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10 comprom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718 hyperplas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55 prolif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17 secondary pack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8 transcri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97 transcri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55—Demodulation-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8—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 H04N21/4181—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 H04N21/4263—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involving specific tuning arrangements, e.g. two tun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1—Caching operations, e.g. of an advertisement for later insertion during playb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4—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g. by modifying time stamps or remapping the packet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5—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e.g. extracting service information from an MPEG strea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8—De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07—Interfacing a plurality of external cards, e.g. through a DVB Common Interface [DVB-C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0—Tuning indicators; Automatic tun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用于接收和解码被调制到传输信道上的音频/视频数据信号,至少一个传输信道携带非观看信息,该接收器包括:调谐器布置,能够同时调谐至两个或更多的传输信道;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从接收的与需要解码的节目有关的音频/视频信号生成复合数据信号;内容解码器,能够同时从复合数据信号解码两个或更多的音频/视频节目;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调谐器布置调谐的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当前是否未被用于关于提供用于解码的节目;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出传输信道当前未被使用,用于控制调谐器来将该信道调谐为携带非观看信息的传输信道;以及非观看信息解码器,用于解码接收到的非观看信息。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3月26日在英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GB1205292.4的在先提交日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背景技术
本文中所提供的“背景技术”描述以总体呈现本公开的内容为目的。目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描述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以及申请时未另限定为现有技术的说明方面,既没有明示也没有暗示承认作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作为背景技术,DVB公用接口(“CI”)规范允许电视接收器或机顶盒(“主机”)与安全硬件模块(条件接入(conditional access,条件访问)模块或“CAM”)交互,以使得主机可以对接入受控(access-controlled)的内容解密。CI规范定义主机与CAM之间的接口,使得如果两者符合CI规范,则这两者将共同工作。由于在原则上,这种互操作性允许提供CI系统的显著优势,故其允许使用者从不同的制造商的兼容产品进行选择。
在CI规范中,CAM与智能卡和/或使用者的个人识别码(“PIN”)相互交互以提供使用者认证。
然而,原始CI规范的缺点在于,其给出了用于将被复制的解密的数字内容的潜力。这个问题由其中主机与CAM的交互方式所引起。在使用时,主机将加密数据发送给CAM。CAM校验使用者认证并且假设使用者已经被认证,其解密接入受控的内容。随后,CAM通过CAM主机接口将解密的内容发送回主机,虽然该接口不限于PCMCIA(个人计算机存储卡国际协会)接口,但是通常为这种接口-例如,可使用USB接口。从CAM到主机的这种连接存在着安全漏洞,这是因为在原则上可拦截并且非法复制解密的数字内容。该安全漏洞意味着某些内容提供方优选地将主机和CAM用作单个单元的集成设备,因为这允许它们从CAM传输到主机时的更好的安全性。然而,这当然违背了CI关于不同CAM与主机潜在的互操作性的优势。
CI+规范被设计为通过两个主要路线来解决这些问题。CI+规范在CAM与主机之间提供安全接口,使得在这两个设备之间并不是以透明的形式发送解密后的内容数据。而且,CI+规范提供针对主机和CAM两者的认证,而并非像在CI技术中的仅认证CAM。
认证系统使用证书层次结构,使得主机和CAM必须均已经由权威机构(例如,CI+LLP)签发证书。
主机与CAM之间的PCMCIA接口是在解密的内容数据从CAM发送到主机之前将其加密,并且然后在主机上解密来进行保护。这个加密与由内容提供方建立的接入控制加密-解密分开,并且专用于每个特定的CAM-主机对。通过迪菲-赫尔曼(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技术,在CAM与主机之间交换密钥。密钥还时常循环,使得即使一个密钥损坏,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会在几秒钟以后更换该密钥。
CI+规范还允许CAM串联或者菊花链(daisychained)连接。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提供如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布置。
各种另外的相应方面和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进行限定。
前述段落被提供用于一般性介绍,并不旨在限制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和另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更全面的理解及本发明容易获得的其伴随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具有CAM和智能卡的主机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合并了图1的主机设备的条件接入(CA)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图2的系统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为具有多个调谐器的主机设备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多路复用器-多路解复用器设置;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谓的M卡;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谓的S卡;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传输流(TS)包;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复合封包数据流的数据包;
图9更详细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多路复用器布置;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服务的TS包;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一连串的CAM的设置;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它们之间具有接口单元的一连串的CAM;
图13为示出了操作所谓的镜像(ghost)PID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PID映射表;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涉及检测一连串的CAM中的哪一个CAM能够解码需要的节目服务的操作;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主机设备的多个调谐器的控制;
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单独的节目服务的复用;
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增强的包报头的数据包;
图19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时序数据表;
图2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8的包报头的生成;
图21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8的包报头的使用;
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9的表的生成;
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9的表的使用;以及
图24示意性地示出了SDT签名以及签名校验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制定本实施方式的技术内容,将首先参考图1至图3描述具有单个调谐器和解码器布置的广播系统。
现参照图1,主机设备10在此处示出为电视机,但是例如也可以是机顶盒(注意,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表述“机顶盒”并非意味着在使用时针对该设备的具体物理位置的任何要求)。主机设备10通过广播数据路径接收接入受控的电视信号15。例如其可以是由卫星碟形天线(satellite dish)(未示出)接收到的卫星电视信号、地面电视信号、有线电视信号等,尽管其它类型的电视信号包括通过互联网协议(IP)包信号广播或发射的电视信号。一种技术是将MPEG传输流(TS)编码成IP包,使得IP包携带多个(例如,7个或者8个)TS包。另一种技术是将电视信号编码成在参考文献中描述的所谓的ISO(国际标准化组织)BMFF(基础媒体文件格式)布置:http://en.wikipedia.org/wiki/ISO_base_media_file_format,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在这种布置中,在主机设备上的IP接口通常在本领域内作为“调谐器”,尽管其不具有射频电路或者功能性。然而其能够以类似射频调谐器的方式运行,因为其从众多可能的IP流选择IP流。其还可以为所接收的IP流提供缓冲。
主机设备10具有PCMCIA插槽20,该插槽包括两者均根据PCMCIA标准的电气连接和用于插入式模块的物理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通用串行总线(USB)或者其它电接口能被用来代替PCMCIA接口。
CI+条件接入模块被称之为CICAM 30,是可插入PCMCIA插槽20内的PCMCIA模块。当CICAM 30完全插入插槽20内时,在CICAM 30上的连接器与在插槽20内的协作连接器(cooperating connector)之间形成电气连接。
CICAM本身可以是无卡式模块或者可具有智能卡50可插入其中的插槽40。智能卡可被移除并且以防干扰、安全以及非易失性的形式携带限定内容接收器的当前使用者的信息。当智能卡被完全插入插槽40中时,通过使用在智能卡50上并且在插槽40内的协作电气连接器,或者通过使用在诸如1至2cm的短距离内无线传输数据的已知的非接触式连接技术,在智能卡50与CICAM 30之间形成数据连接。
图2示意性示出了在条件接入系统环境中的主机设备10。所谓的首端(head end)60表示接入受控的电视信号15的来源。例如,首端可表示卫星广播设备的上行链路站或地面或电缆广播设备的信号分配中心。CA系统使用CA系统加密对在首端的内容进行加扰(scramble)。首端还可将其他与CA相关的信息引入到加密数据流内,其使CICAM能够将内容解扰并且管理订户的(使用者的)接入和授权。
首端60将电视信号15发送给主机10,该主机转而将信号传送给CICAM 30,用于接入控制加密的解密。然后,CICAM 30使用本地加密为该信号再次加密并且通过PCMCIA连接将再次加密的信号发送回主机10。主机对从CICAM 30接收的信号进行解密,以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或者提供给另一个设备70,诸如基于硬盘的录像机。
图3为示出了图2的系统的操作的示意图。在CI+规范1.3(2010-01)中,描述了图3的系统的详细操作,在http://www.ci-plus.eom/data/ci-plus_specification_v1.3.pdf(提交时)可获得该规范。该文献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图3的描述简单地概述了该详细操作,其目的在于将随后的说明置于适当的技术背景内。
如上所述,图3示出了首端60(其从内容提供方90接收内容信号)、主机设备10、CICAM 30以及智能卡50。信号15被示出为被从首端60传送到主机设备10。在主机设备10与CICAM 30之间的安全接口80被称为公用接口。
条件接入
已知的CA系统提供通过其可拒绝或允许订户接入数字电视流的技术。仅为具有有效支付账号的那些订户或使用者提供接入。在实践中,向订户提供智能卡50,该智能卡通过(理想地)无干扰的方式识别该订户,并且建立该系统,使得仅具有有效智能卡的订户能够获得对接入受控的内容的接入。
通过使用加扰和加密来设置接入控制。使用8字节控制字对内容信号进行加扰,该控制字频繁地改变(达到每分钟多次)以避免CA系统受到控制字的内容外泄而危及安全。通过以加密的形式将控制字作为授权控制消息(ECM)发送给接收器的CICAM,用于为加扰的内容解扰。仅当通过接收授权管理消息(EMM)而被许可这样做时,CICAM解密控制字以允许将接入受控的内容解扰。EMM专用于每个订户或订户组;通过比较在EMM内设置的订户标识和在智能卡50内设置的订户信息,CICAM确认EMM提供的权利。与ECM相比,可不太频繁地发送EMM,在当前商业系统内的连续EMM之间的间隔在12分钟与6周之间变化。
ECM和EMM它们本身是在MPEG电视分配系统中众所周知的消息类型。在使用时,其有效载荷的格式可专用于CA系统中,在格式之间的差异通常是语义性的而没有技术意义。在实施方式中,ECM和EMM数据被携带在封包数据流中,因为数据包定义解密信息并且在译码过程中使用以便从封包数据流解码音频/视频节目。
首端
首端60包括CA加密器61、密钥生成器62、授权控制单元63以及多路复用器和调制器64。
内容提供方90将内容(诸如电视信号)提供给首端60。首端60将加扰并加密的条件接入(CA)应用于该内容。
更具体而言,CA加密器61将CA密钥用作控制字来对内容进行加密或加扰。CA密钥由CA密钥生成器62生成。将由CA加密器生成的加扰的内容提供给多路复用器和调制器64。
CA密钥还被提供给授权控制单元63,该控制单元基于CA密钥生成ECM并且基于限定哪些订户被授权解扰哪些内容流的订户数据生成EMM。将ECM和EMM供应至多路复用器和调制器64。来自CA加密器61的一个或多个加扰的内容流、一个或多个未加扰(开放接入或“免费接收”)的内容源和授权控制消息多路复用在一起以形成诸如MPEG2传输流的传输流。已知的格式被用于携带内容数据、ECM和EMM。ECM、EMM和定义加扰类型的数据被用在每个基本数据流(对应于单独加扰的内容流),以及以已知格式提供并且使用已知技术在具有预定节目标识符(PID)0x001的节目映射表(PMT)和/或在条件接入表(CAT)中参考,使得可在CICAM上识别CAT。
随后,由多路复用器和调制器64调制多路复用的传输流,用于传输作为电缆、卫星或地面广播信号15。
主机设备
主机设备10包括调谐器11、解调器和多路解复用器12、多路解复用器(“demux”)13和CC(内容控制)解密器14。应注意,主机设备可具有其它的附加功能;例如,主机设备可以提供两个或更多的卫星广播接收、电缆广播接收、地面广播接收和网络(IPTV)电视接收。
根据广播信号15的类型,调谐器作用为将所接收的信号变换回基带,使得解调器和多路解复用器12可从所接收的信号选择和解复用单个基本内容流和相关联的CAT数据。经由公用接口80将内容流和ECM/EMM数据传送到CICAM 30。
在接入受控的内容数据的情况下,由于经由公用接口80将内容数据传送给CICAM30,故在这个阶段依然将内容数据加扰。借助于CA加密,因此通过公用接口80传输的这部分是安全的。
假设ECM和EMM允许这样做,那么CICAM 30对内容数据解扰并且其使用内容控制(CC)加密对该内容数据再次加密。下面将描述其中完成以下描述的方式。CC加密的数据返回至主机设备10,其中,该数据由demux 13解复用并且由CC解密器14解密,使得该内容可作为清晰的内容显示或传送给另一个设备70。
因此主机设备操作为接收音频/视频内容,并且具有内容解码器(例如,CAM模块),该内容解码器能够通过使用定义解密信息的数据包(诸如EMM/ECM)来解码来自封包数据流(诸如TS)的音频/视频节目。接收的TS可以包括具有通过相应组的包标识符(诸如多个PID)识别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并且包括将节目映射到PID的相应的组的标识数据(PAT、PMT、CAT等)。
CICAM
CICAM 30包括CA解密器31、CA密钥生成器32、CC加密器33以及CC密钥生成器34。
CA解密器31和CA密钥生成器32可被视为用于解码接入受控的广播内容或其他数据的接入控制单元。CICAM 30的CC密钥生成器34和CC加密器33以及主机设备10的多路解复用器13和CC解密器14协作,用于在CICAM与主机设备之间为解码后的接入受控的编码广播内容提供加密的通信链路(公用接口80)。
CA解密器31将利用智能卡50的用户身份的校验、通过CA密钥生成器32从所接收的ECM和EMM生成的密钥用于将所接收的接入控制内容解扰。CICAM的这部分操作使用已知的CA技术来获取并应用CA密钥。
将清晰的内容数据从CA解密器31传送至CC加密器33中。然而,在该数据传输完全位于CICAM内部时,通过已知的技术,例如,通过在单个集成电路设备内设置CA解密器31、CC加密器33以及清晰的内容接口可使该数据传输是安全的并且防干扰。
CC加密器33使用由CC密钥生成器34提供的CC密钥对解扰后的内容进行加密。该密钥通过在CI CAM 30与主机设备10之间的安全互换来建立,并且专用于该CICAM-主机设备对。通过公用接口80将CC加密的内容传送给主机设备10。因此,随着内容数据被传递给主机设备,该内容数据被CC加密,故公用接口的这部分也是安全的。
密钥交换
CICAM 30和主机设备10两者都包含提供用于迪菲-赫尔曼(DH)安全密钥交换的算法、使用已知算法SHA-256、DES以及AES的散列法和加密、由诸如CI+LLP的认证机构发布的各个证书以及具有相应的公开密钥的私钥的逻辑、固件或软件。
当CICAM 30首先与主机设备10相关联时,CICAM 30启动与主机设备10的认证处理。在这个处理中,每个设备验证另一个设备的证书,并且发生DH密钥交换处理以在这两个设备之间安全地共享密钥。具体地,CICAM首先请求主机设备提供其证书数据。CICAM验证在主机设备证书上的签名。然后,由请求和验证CICAM证书的主机执行相同的处理。随后,通过签署DH公钥并且将该密钥发送给另一个设备以供验证,从而CICAM和主机均表明拥有与在证书内的公钥相对应的私钥。此后,CICAM获得并且验证来自主机的认证密钥AKH。CICAM和主机开始计算并交换用于为通过公用接口80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认证的密钥数据。通过这种方式,由用于通过公用接口80进行通信的CICAM和主机建立的密钥、密钥对或其他密钥信息专用于那个CICAM-主机对。
在认证之后,CICAM还开始计算CC密钥。CICAM还可指导主机设备计算CC密钥。然后,如上所述,CC密钥被用于根据算法AES对从CICAM 30传送到主机设备10的内容数据进行加密。因此,将理解的是,用于安全的公用接口80的密钥专用于一个特定的CICAM-主机对。
尽管许多技术还适用于其中仅设置一个调谐器的布置,现在将描述其中使用多个调谐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4是具有多个调谐器的主机设备100的示意图,示出为调谐器A 102和调谐器B104,每一个调谐器接收射频(RF)输入信号。RF输入信号可以是通过多个调谐器中的每一个处理的公用信号106、针对不同的调谐器可以是不同的相应信号(例如,一个调谐器可以针对地面广播电视操作并且另一个调谐器可以针对卫星广播电视操作)。该系统不限于两个调谐器;将要描述的是可以延伸至两个以上的调谐器的原理,但是为了示图的清晰而仅在图4中示出了两个调谐器。
调谐器102、104中的每一个将输出供应至各自的解调器108、110。该输出可以表示通过其调谐器(从多个可调谐的传输通道)选择的单个相应的传输信道发送的数据,诸如封包数据流或者TS。如上所述的解调器(参照图3的解调器12)的操作为解调来自相应的调谐器的输出的封包数据信号。来自多个解调器108、110的封包数据信号通过CI控制器112复用在一起,用于通过将一个或多个CAM的组114作为两个或多个内容解码器的串联组进行处理。以下将会论述用于实现CAM组114的不同方案,但是在基本技术水平,CAM的组114能够针对输出同时解码不止一个节目服务。例如,因为存在在主机设备100中设置的调谐器,CAM的组可以被布置为同时解码相同数量的节目服务。
从CAM的组114接收回来的解码数据通过CI控制器112解复用成表示需要的节目服务的相应的信号116、118。这些信号被传输到与具有图3中的多路解复用器13相似功能的节目多路解复用器120、122。
最后,通过功能上与图3的CC解密器14相对应的解码器124、126来准备用于输出的每个节目服务。解码器124、126生成相应的音频/视频输出信号128、130。
图4的主机设备的操作受到中央处理器(CPU)132的控制,其依次可以是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34中的软件或者固件(其可以依次是诸如磁性或者光盘存储的非易失性机器可读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操作的可编程的处理器设备。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形成图4中CI控制器112功能性的部分的多路复用器-多路解复用器布置。
在基本项中,作为CI控制器112功能性的一部分,来自解调器108、110的封包数据信号的至少相应的部分通过多路复用器140组合成复合封包数据信号,以传送到一个或者多个CAM的组114,并且由多路解复用器142接收复合封包数据信号的解码版本(version),从而能够将其解复用成相应的信号116、118。然而,存在其中可以实现上述处理的不同的方式。
通过两个解调器108、110输出的封包数据信号可以被表示为所谓的传输流(TS)并且通常会包括与连同各种内务和控制数据包一起的几个音频/视频节目服务有关的数据包。例如,单个封包数据信号可以包括与3个和10个节目服务有关的数据包,尽管通过单独TS表示的节目服务的多少的选择被作为技术的选择同样是商业的选择;TS提供一定量的数据带宽,但是随后关于多少节目服务应当被安排在可用带宽内是广播公司的商业选择。为了在给定的频带宽度内编码较高数量的节目服务,每个节目服务的编码质量(其与如通过观看者体验的再生的音频和视频信号的输出质量)必须降低。但是无论如何,在正常使用中每个由解调器108、110之一生成的封包数据信号将会包含数据的数据包而不是需要译码的具体期望的节目服务。
然后出现技术上的选择,其中至少原则上,CI控制器112可以简单地与通过解调器108、110输出的多个封包数据信号进行组合,使得包含在每个封包数据信号中的所有的信息被保留。这将给出具有数据带宽为n×单独TS的带宽的复合封包数据信号,其中,n是通过多路复用器140被复用在一起的单独的TS的数量。具有这种类型的布置的潜在的问题是CAM114可能无法处理这样的高数据速率封包数据信号。一个潜在原因是相对于仅仅单个封包数据信号而言,多个CAM会针对兼容性用途来进行设计。
因此,在其它布置中,从解调器108、110输出的每个封包数据信号提取相应数据包的子组(subset),并且由这些相应子组的组合形成将被供应至一个或多个CAM的组114的复合封包数据信号。将会在下面进一步论述用于形成这个组合以生成复合封包数据信号的技术。
两种类型的CAM与本论述有关。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谓的M(多流)卡150、并且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谓的S(单流)卡160。
这两种类型的CAM之间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M卡150是能够同时解密一个以上的加密节目服务的单个单元。这代表比S卡更为先进的CAM系统的实施,S卡是能够从TS仅解密一个节目服务的传统设备。应注意,M卡可以在任一多流或者单流(S卡)模式下进行操作。S卡仅可以在单流模式下进行操作。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传输流(TS)包170。该包包括4字节的报头部分172和184字节的有效载荷部分174。这是一种标准格式的TS包,并且TS是由一系列的这种形式的包构成。报头部分172包括包标识符或者PID。每个音频/视频节目服务具有相关联的两个或更多PID的组。例如,一个PID可以与节目服务的视频包相关联,另一个PID可以与节目服务的音频包相关联并且另外的PID可以与服务的加密控制的包相关联。因此,在单个TS内,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PID。通过节目分配表(PAT)和节目映射表(PMT)处理将PID分配到不同类型的包。PAT本身具有为0的PID并且作用以表示携带PMT的包的PID。PMT表示携带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包的PID以及携带用于服务的ECM数据的包的PID。为完整起见,条件接入表(CAT)具有为1的PID,并且表示哪些包携带用于一个或多个接入控制系统的EMM数据。
PID在单个TS内部被唯一地限定在13比特范围(十进制中的0到8191)中。然而,从TS到TS,通过具体PID值表示的数据可能是不明确的。就是说,PID值可以在不同的TS中被重复使用。在多个TS通过多路复用器140被复用在一起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机构去克服在PID值的分配中的这种电位的不明确。
在US-B-7,394,834中描述了用于达到此目的的一个技术,通过引用将其内容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在该文献中,从多个输入TS中提取表示期望的服务的包,以及从至少一个TS提取的用于包的PID被重新映射到新的PID值,其PID值没有被从其它TS提取的任何数据使用。重新映射处理包括利用另一个PID值代替PID值,并且记录或者重新映射表被维持,使得可以从新的(重新映射的)PID值来识别期望的服务。这个布置可被用于生成伪TS,其是所谓的人工生成的TS,该TS仅存在于主机设备内,但是(从S卡片的观点)可以满足广播TS的全部格式要求。就是说,尽管事实上是通过组合多个广播TS的部分在主机设备内生成,伪TS可以通过S卡被解码好像其已经以那种形式被广播。
另一个技术是使用插入在每个TS包起始处的并且提供关于该包来源的另外的信息的前置报头(pre-header)。该技术是当发送数据至在多个流模式中操作的M卡时使用。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前置报头176的TS包的示例。
前置报头176包括12字节的额外的数据并且通过主机在发送到M卡的每个包的前面进行预置,就是说,其在每个包起始处之前被添加。12字节的额外数据包括各种字段,该字段包括识别TS从哪些包获得的本地传输流标识符、本地时间戳、用于检测前置报头内的错误的误差检测数据以及用于稍后或者专有使用的保留数据字段。对于本目的的重要性是本地传输流标识符意指尽管在其中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数据包具有冲突的PID值的情况下,它们依然可以通过前置报头中的它们的本地传输流标识符值来进行区分。
应注意,M卡要求额外的前置报头的存在。S卡不能在存在额外的前置报头时操作。
因此,在另一种布置中,多路复用器140将从多个TS获得的包组合成适合于被M卡使用的复合封包数据流,依赖于源自数据包的TS的至少一个标识将额外的前置报头预置到每一个这种包。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多路复用器布置的更多细节。图9的多路复用器布置与其中生成用于通过S卡和通过在单流模式下操作的M卡解码的伪TS的布置有关。
每个输入传输流被传送至涉及与TS相关联的节目分配表184、186的相应的PID选择器180、182和涉及传送至定义要求的节目服务的数据188、190,以建立作为复合封包数据信号的一部分PID,其要求被传送用于(要求的节目服务的)解码。
在实施方式中,选择器180、182可操作为执行以下一个或多个的操作:
根据用于关于需要的节目的所述封包数据流的所述标识数据定义的所述包标识符的组从用于所述需要的节目的该流选择数据包;
用于从所述封包数据流选择另外的数据包,其中,从所述封包数据流选择具有没有被包括在用于该封包数据流的所述标识数据中的包标识符的节目;以及
用于从每个封包数据流选择另外的数据包,其中,从每个封包数据流选择包含与选择的节目有关的节目时钟基准的节目。
将在下面进一步的描述选择器操作的这些特征。
数据188、190定义可以由CPU 132提供的需要的节目服务,例如可响应于远程指挥系统(未示出)的用户控制或者其它用户界面控制(未示出),或者可响应于机器控制,例如从在定时模式中操作并且在用于记录的预设时间间隔期间需要特定节目服务被接收的图像录制设备。用于每一个TS的单元192、194丢弃“多余的”包,也就是说哪些不具有由制定的选择和选择器180、182定义的PID的包。PID重映射器196、198被用于将TS中的一个的PID重新映射成新PID值,以避免任何电位与另一个TS的PID值重叠。应注意,在不同的TS之间重新映射不必在其中不存在PID重叠(多种用途)的示例中进行,尽管在实施方式中,次要TS的至少所选择的数据包的所有PID可以被重新映射至不同的相应PID。还应注意,重新映射操作不需要相对于两个TS执行(或者,如果考虑到多于两个,则每一个TS),并且实际上在实施方式中TS之一被作为不执行PID重新映射的所谓的“主要”TS。然而,为了灵活性,重映射器196、198根据当需要时针对可能的用途来进行设置。还应注意,仅呈现出冲突的PID(与形成另一个TS的PID具有相同的PID数量)需要被重新映射,尽管其它PID也可以被重新映射。在实施方式中,来自一个或多个“次要”TS的PID是重新映射的候选者,但是来自主要TS的PID不是用于重新映射的候选者。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选择器180可以被布置为包括在它们的选择中的所谓的节目时钟基准数据包,使得这些数据包被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
如背景技术,节目时钟基准(PCR)数据被用来为解码TS内的音频与视频数据提供定时信息。PCR数据相对较小并且事实上在所谓的自适应领域中被包括在TS包内。自适应字段被定位在184字节的有效负载174(图7)以内,但是在功能方面更类似于报头的(至有效负载区域174中)扩展。对于信号自适应字段的存在,报头携带一个标志指示符(诸如一比特标志)。那么与自适应相关联的进一步信令布置,以依次表示其包括PCR数据的自适应字段。因此,选择器180可以通过首先在包报头中校验“自适应字段存在”标志,从而检测携带PCR数据的数据包,并且随后校验与自适应字段相关联的“自适应字段是否携带PCR数据”标志。
通过PCR数据表示的定时信息在TS中的所有节目服务是总体上共同的。其由解码器使用,使得根据PCR数据包和与需要的服务有关的PID发生内容解码。因此,总体上只需要在TS内设置一组PCR数据。通常在针对用于TS的PCR数据被与任意节目服务之一有关的数据包中的自适应字段携带的领域中。携带用于TS的PCR数据的数据包的PID可以在PMT中表示为字段PCR_PID。
在其中整个TS被传送至用于解密的CAM(因为在单个调谐器中:单个CAM布置、或者具有用于每一个调谐器或者TS源的专用CAM的布置)的布置中,事实上PCR数据可以在与节目服务而不是当前观看的或者解码的节目服务有关的数据包中,因为PCR数据将会依然可以被CAM使用并且随后被传送到解码器。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复合封包数据流形成为多输入TS的子组的组合,当每一个子组与需要的节目服务有关时,可能存在其中用于节目服务的数据PCR缺失的情况,因为通过与节目服务有关的数据包而不是用于其TS所选择的节目服务携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择器180可以校验所谓的每一个包的自适应字段和(如果自适应字段存在的话)PCR数据标志,使得如果包是包含节目时钟基准数据的包,那么包将被选择不论是否涉及选择的节目服务。包含PCR数据的包被包括在选择内并且因此被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内。
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并且重新映射的数据包随后通过组合器200而组合成单个的复合数据流。例如,这可以通过级联(concatenation)处理,通常,仅是指并排地(一个接一个地)放置在复合数据流中。并不一定意味着数据包直接相邻(可以存在间隙),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任何特定的数据包顺序。
在使用这些技术组合的封包数据流组件中可以因此包含多个PCR数据源。总的来说,针对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内含物,可存在包含从其选择节目服务的源于每个TS的PCR数据的数据包。然而,相对于每一个节目服务的解码器将能够接入正确的PCR数据。如果PCR数据被包括在将要被解码的节目服务的数据包内,那么解码器将使用该PCR数据。如果在原始TS中的PCR数据被包括在与另一个节目服务有关的数据包中,那么这些数据包会通过上述机制被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即使使用PID重新映射,针对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每个节目服务来携带PCR_PID数据(如必要的话重新映射)。实际上,来自PAT和/或PMT的一组数据被复合封包数据流携带,作为相对于每一个选择的节目服务的复合流标识数据(在图14中示出的一个示例),例如用于表示在复合流中的数据包的PID包含音频、视频和CA数据以及用于表示PCR_PID。
因此,当接收步骤包括接收两个或多个封包数据流时;以上论述的选择步骤被应用于来自其被选择的每个封包数据流中;复合封包数据流包括来自两个或多个封包数据流的节目数据;以及生成复合封包数据流包括级联经由选择的数据包以形成复合封包数据流。图10示意性地示出两个节目服务(服务1和服务2)的TS包205被组合成单个复合封包数据流。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系列的CAM,形成上述的论述的CAM的组114的示例。CAM作为所谓的菊花链串联设置,使得来自CI控制器112的复合封包数据流被供应作为串联中的第一CAM 212的输入210,并且从第一CAM 212路由至第二CAM 214,从其中其在返回之前被传送到第三CAM 216的位置,具有基于作为复合数据流标识数据的一部分的包标识符来解密需要的服务。在菊花链中的CAM可以被布置为提供不同的条件接入服务的解密,使得针对通过用户或者机器控制的解密,无论选择哪一个服务(在由组114处理的服务和系统的范围内),CAM组114中的一个能够将其解密。将参考以下图15描述通过其主机可以选择用于具体节目服务的合适的CAM以解码的技术。
因此,当形成为CAM的组或者M卡CAM时的内容解码器能够同时解码来自单个封包数据流的两个或更多音频/视频节目;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生成复合封包数据流的步骤包括从表示两个或更多节目的包形成复合封包数据流。
应注意,对于每一个CAM存在两个主要接口。音频、视频以及一些控制数据可以作为在输入210处被供应并且从CAM传送到CAM的复合封包比特流的一部分而被传送到CAM。此外,在更低的数据速率的情况下,控制接口218被设置在CI控制器与每个CAM之间。以下将要论述的控制信号可以被复用成复合封包数据流或者通过控制接口携带。
一般地说,仅一个CAM作用为解码具体的节目服务,并且除非其从主机接收可以这样做的指令,否则CAM不能解码节目服务。
在实施方式中,当在菊花链布置中的所有CAM是S卡(或者操作在单流模式下的M卡)时,或者当在菊花链布置中的所有CAM是M卡时,可以操作图11的布置,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整个CAM的菊花链布置两端的用于复合封包数据流的数据格式是相同的。为在不同的情况中使用,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系列的CAM 220、CAM 222、CAM 224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接口单元226、228。
在示例布置中,假定CAM 220是M卡、CAM 222是S卡以及CAM 224是M卡。从CI控制器112接收的复合封包数据信号230是M卡格式,即其包括上述的额外的前置报头。该信号以传统方式通过M卡220处理,但是不是直接传送到在菊花链布置中的下一个卡222中,而是传送到接口单元226,在此附加报头信息与前置报头被除去的包有关,以及如必要的话,在复合封包数据流被传送到S卡222之前,PID值被重新映射。接口单元226保留除去的数据和与原始复合封包数据流有关的任意PID重新映射数据,并且将这些保留信息传送到从S卡222接收输出数据流的接口单元228。接口单元228将前置报头在重新插入在每一个包上并且执行反转PID重新映射处理以将PID值返回到它们的原始形态。来自接口单元228的输出数据流然后被传送到M卡224以被处理。
图13是示出了处理所谓的镜像PID的示意性流程图。
镜像PID涉及在MPEG传输流中所谓的镜像包。在一些情况下,由提供者将镜像包用于诸如主机设备制造商、接收器制造商、广播公司、CA系统供应商等等的广播系统,以提供机密的控制信息(例如,“私有数据”字段)到主机设备的各个部分并且尤其是到在主机设备上使用的CAM或者多个CAM。
一般地说,期望能够保持上述的包的保密性,或者至少不通知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可能包含会对未授权的用户或者计算机入侵者从事对未授权的一个或多个服务的解密有用的信息。
在简单的示例中,镜像包可以包括用于CAM设备的固件更新,该固件更新依次表示CA供应商或者CAM制造商通常优选地远离潜在的计算机入侵者的数据。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机密性,包含这种数据的包可以使用PID传输,该PID可以基于当前时间或者其它条件通过CAM根据(例如)预定的算法推导,但是其没有指示任何构成其TS的部分的分配表的一部分。因此,对于CAM设备的使用该镜像包是潜在重要的,但是实际上未包括在任何分配表内,那么除非采取特定的动作去避免,它们事实上可以通过图9中的单元192、194被丢弃并且不能存在于实际上提供给CAM的复合封包数据流中。
为解决这个潜在的问题,图9中的选择器180、182和丢弃单元192、194可以根据以下在图13中示出的步骤操作。
在步骤250上,选择器180、182选择用于需要的节目服务的PID。这表示一种对应已经参考图9描述的操作模式。然而,相对于图9的差异是在步骤252上,选择器还选择(为了包含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没有通过标识数据(PMT、PAT或者CAT)指定的用于其TS的所有的PID。因此,在该步骤,选择器不能够了解连接到镜像PID的技术性意义,但是它们选择全部存在于TS和不能够明确的除了需要的节目服务与节目服务相对应的PID。步骤254表示由重映射器196、198执行的重新映射操作,然而重新映射操作不仅涉及用于所选择的服务的PID而且涉及到在步骤252上选择的镜像PID。最后,在步骤256上,重新映射数据,即,重新映射之前的PID与重新映射之后的PID之间的关系(在图14中示出的一个示例)被发送到CAM的组114,使得如果组内的CAM需要接入由镜像PID定义的数据包,CAM可以通过参照重新映射信息来识别其重新映射数据内的数据包并且因此解码识别的数据包。
应注意,用于表示镜像包的PID可以随时间而变化。实际上,这也许属于与那些数据包相关联的安全程序。同样,镜像包不能经常性的广播。因此,当图9的系统首先相对于来自具体TS的具体节目服务操作时,其可能不会察觉到镜像PID的当前设定。它可以通过两个技术中的一个意识到:通过不参考任何参考表中的数据流中的PID的检测,或者通过CAM请求CAM认为需要但是复合封包数据流中没有的具体的PID(例如,通过控制接口)。第一个可以被认为是优先选择,第二个作为反应性的选择。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选择器180、182可以在响应中选择包含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PID。上述过程在原则上可以立刻发生,使得上述的PID的第一情况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或者可能有延迟,尤其是如果PID的包含是根据来自CAM的要求询问PID的缺失。由于控制接口相对较慢的数据速率,这是一种潜在的事件。但是小规模的延迟(例如,小于1秒)不认为是问题,因为这在发送多次任何不是音频/视频流的一部分的重要的包时是常见现象。这是以便处理订户可以在任何时候打开或者关掉他的接收器的事实,因此仅在单次连接发送关键性的包是不可行的,用户可能会刚好错过关键性包的传输。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PID映射表,例如可以在步骤256从多路复用器140传输到CAM组114的再映射信息,任一个作为控制数据或者复用成复合数据流。PID映射表指代获取PID时的TS的标识260,节目服务的标识262来源于TS,“旧”PID(重新映射之前)的标识264和“新”PID(重新映射之后)的标识266。PID映射表可以被复用成复合封包数据流和/或通过控制接口218被传输到CAM。在实施方式中,图14中的表可以充当复合流标识数据的示例。在实施方式中,根据图14中的PID映射表的包标识符,图14中的数据可以用于通过一个或多个CAM控制来自复合封包数据流的节目的解码。
应注意,对于任何TS,在图14的PID映射表中具有若干不同的条目,与需要的节目服务的各种PID以及各种其它存在于TS的镜像PID有关。
同样应注意,PID映射表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其可以通过CI控制器反复地被传输到CAM或者根据映射的改变至少被在传输。重新映射会改变的一个原因是新近识别的镜像包具有对应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另一个PID的PID,导致需要重新映射其中一个或者两者全部。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涉及检测一系列的CAM中的哪个CAM能够解码需要的节目服务的操作。
在图15中所示的操作表示主机与在CAM的组114中的每一个CAM之间的交互或者交换。将描述仅与组中的一个CAM有关的操作,但是应理解的是对应的操作也可以相对于组中的其他CAM来执行。
系统开始或者启动时执行步骤300当,因为每个CAM发送数据(所谓的CA_SYS_ID)以识别CAM能够解码的CA系统的类型,受用于服务的恰当ECM/EMM数据接收的影响。
当新节目服务被选择用于解密时,例如通过用户控制或者受时间记录设备的控制的操作,或者当CA参数与节目服务变更(例如,从“明确的”到“加密的”或者从相反方向变化)相关联时执行步骤310。主机发送与需要的节目服务有关的PID的标识至组114中的CAM。在步骤320上,每个CAM检测与其服务有关ECM和EMM数据,以及在步骤330上检测(参考ECM和EMM数据以及CAM的自己的能力)其服务是否可通过CAM解码。当然,在步骤310上,主机可以选择仅发送PID到那些指示的CAM,在步骤300上,基本能够(原则上)解码其类型的数据。
在步骤340上,主机校验被询问的当前CAM的响应。如果CAM可以解码节目服务,那么在步骤350上主机将用于其节目服务的解码任务分配到当前询问的CAM。如果不,那么如果还有另外的CAM没有被询问,那么主机控制返回到步骤310以询问下一个CAM。否则,如果没有进一步CAM剩下被询问,并且处理被中止,并且可选的订户受到需要的节目服务不能通过存在于系统中的CAM设置114解码的通知。
图16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主机设备控制多个调谐器102、104,并且具体地是通过主机设备的CPU 132控制的示例。在图16中,框图的左侧区域涉及在主机上执行的操作,以及右侧区域涉及在组114的CAM上执行的操作。
该处理引入“主要”和“次要”调谐器的概念,尽管这可以被认为是相当于“主要”和“次要”TS的指定,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谐器的操作和TS的接收之间存在一种对应,或者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调谐器接收单个TS。
在步骤360上,默认位置被建立,使得调谐器102(调谐器A)和由调谐器102接收到的TS被指定为“主要”,并且调谐器104(调谐器B)和由调谐器104接收到的TS被指定为“次要”。应注意,在正常的操作模式中,仅一个调谐器需要观看所谓的“直播”电视;具有另一个调谐器的一个功能是在第一服务观看现场的同时可以记录第二服务。可替换地,最初需要使用的第一调谐器或者TS可以形成主要TS或者调谐器的初始定义。
在步骤362上,CPU 132检测次要调谐器(TS)是否在使用中,例如为了稍后观看而记录节目服务。如果次要调谐器未被使用,那么在步骤364上,CPU 132或者CI控制器通信次要调谐器的可用性到CAM的组114,在步骤366上根据哪一个组可以选择使用次要调谐器用于非观看信息的非观看接收。换言之,如果调谐器相对于提供用于解码的节目当前未被使用,其可以考虑用于接入(例如,调节至)携带非观看信息的信道的目的。
在此,术语“非观看接收”可以涉及通过CAM的非观看信息的接收,诸如用于CAM的控制信息、内务数据、固件或者软件更新等,其需要通过CAM或者调谐器单独使用一段时间。
另一个示例涉及所谓的“推送影视点播”或者推送VOD。在该设置中,CAM可以先行或者在首端的命令下,使得与订户期望观看的视频节目有关数据的接收被存储在硬盘记录器上。因此,为了该目的CAM可以充当为控制用于稍后接入非观看信息的存储控制器。即使当节目已经被流化,(当用户命令时)所接收的数据可以涉及整个的节目或者可以涉及用于节目的预告或者广告,或者可以提供充足缓冲数据以允许重播的立即开始。这类数据的接收不是明确请求的或者由用户命令的;其是在CAM或者另一个作为后台处理的系统的一部分的开始接收的,并且被认为是“非观看数据”或者“非观看信息”,因为(a)其经常以低于解码或者观看数据速率的数据速率被传输,并且(b)用户必须通常在可视部分被观看之前采取其它步骤(诸如,请求接入硬盘记录器上的数据)。其可以通过作为非观看信息解码器的CAM被解码。
非观看信息可以通过至少一个TS携带。
在步骤366上,当内务数据或者其它用于非观看数据被接收时,任何步骤362的进一步示例将会表示次要调谐器在使用中。当然,如果用户需要使用次要调谐器,例如记录节目服务,那么被CAM用于非观看的后台接收可以被取消。这可以通过用户不必了解CAM曾经利用过次要调谐器的方式进行。
回返到步骤362,如果需要使用次要调谐器,那么在步骤368上,选择将要由次要调谐器(以及可选的,在该TS中用于任何镜像包的PID)接收用于节目服务的PID。这对应于图13中的步骤250和252。在步骤370上,上面选择的用于次要TS的PID被重新映射(对应于图13中的步骤254)并且对应于用于主要和次要调谐器的所选择的PID的数据包被复用在一起以形成复合封包数据信号。应注意,如上所述,仅在PID与另一个PID(来自另一个TS)碰撞或者冲突发生时发生重新映射。系统可以重新映射从次要TS中选择的那些数据包的全部PID,或者可以仅重新映射那些呈现PID冲突的数量。但是一种显著的特征是次要TS定义具有PIDs的TS,该PID如果证明重新映射是必要的时可以用于重新映射。在主要TS中的PID没有被在映射;它们保持着它们的原始值(如接收时的)。
然后这表示直至在步骤372被检测出信道(节目服务)改变的设置。信道改变可以由用户控制的用户操作或者通过信道控制的机器操作发起,例如通过需要接入具体节目服务的定时的记录处理。根据信道改变的检测的操作根据次要或者主要调谐器是否改变而改变。
如果次要TS被改变,那么控制返回到步骤362,但是不对主要和次要的指定做出改变。
然而,如果信道在主要调谐器(TS)改变,那么传送到步骤374的指定主要和次要的控制被反向并且控制同样返回到步骤362。就是说,在具有接收相应TS的两个调谐器的系统中,先前指定主要的调谐器被指定为次要调谐器,以及先前指定为次要调谐器的现在被指定为主要调谐器。(在具有多于两个调谐器的系统中,先前为主要调谐器的被当作次要调谐器)。
该效果是先前为主要的调谐器现在被作为次要调谐器,并且因此在步骤370从属于相对于其PID的重新映射处理,或者至少其PID变成用于重新映射的候选。依次,意为没有必要执行更进一步的重新映射或者先前的次要TS的PID的变更,因为其先前的次要现在被作为主要。就订户而言,这意味着观看在不改变的信道上不会被中断,因为接收信道(或者携带其信道的TS)的调谐器现在被指定为主要并且因此不必更进一步的重新映射调谐器的PID。
在实施方式中从主要到次要的变化是立刻进行的,但是从次要到主要的变化可以延期至当没有主要当前存在时检测次要TS被重调谐,而在这样情况下改变被施加到次要TS上。应注意,这种特征无论是否存在两个调谐器或两个以上的调谐器依然可以被应用。
如果本系统不在合适的位置,那么通过主要调谐器的信道变换需要通过次要调谐器的新的重新映射操作。这是因为相对于次要TS的PID的重新映射的实现是避免主要调谐器的PID和重新映射的次要调谐器的PID之间的任何冲突。如果主和次的指定中没有变化,那么用于主要调谐器的节目服务中的改变会导致PID的冲突,并且因此进一步需要重新映射次要PID,尽管在次要中没有信道变换被执行。因此,在没有本技术的情况下,在主要调谐器的信道变换可以导致由次要调谐器收到的节目运行的临时中断,这会依次主观的扰乱用户。
步骤374可以进一步如下论述。根据由主要的收到的信道或者TS的检测被改变(或者换句话说其主要的是用作不同节目的接收),主要的可以再指定为次要的并且先前次要的作为主要的。然而,这没有意味着重新映射操作在步骤370相对于先前次要的(现在为主要的)需要不得不实现,并且事实上这会成为不合需要的,因为其将在通过调谐器接收的服务中导致潜在的中断。但是,确实意味着没有必要做任何重新指定的主要的PID的重新映射,以避免在重调谐之后与先前主要的(现在为次要的)PID相冲突。
换言之,当检测到不同的节目从主要的TS(与当前被解码的一个相比)中被选择出来用于解码时,或者检测到不同的TS被选择(与当前主要的TS相比)时,那么次要的调谐器被重新指定成为主要的调谐器。
在当前不存在主要的调谐器(当主要的调谐器已经被重新指定为次要的调谐器,但是次要的调谐器还没有被重新指定为主要的调谐器时)的示例中,那么当检测到不同的节目从次要的TS(与来自次要的TS且当前被解码的一个相比)中被选择出用于解码时,或者检测到不同的次要的TS(与当前次要的TS相比)被选择时,然后次要的调谐器被重新指定变得为主要的调谐器。
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单独的节目服务的多路复用。
使用上述技术,一种机制已经被提供以将从两个或更多TS选择的包合并成为单个复合封包数据流。包可以正确顺序多路复用在一起,即用于任何单独接收的TS,包适合于用于解码需要的节目服务将会以相对于彼此的正确顺序出现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然而,此机制无法保证复用的包出现在准确的时间位置的一致封包数据流中。在简单的水平,当旨在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两个包将具有重叠的时间位置时这会成为一种问题;在复合封包数据流的生成中,复合封包数据流其中之一必须被延迟以便在另一个之后被归入复合封包数据流。这些时间误差当通过包表示的音频/视频信号被解码或者被渲染时可以导致对应的误差。
图17是这个潜在的问题的示例的示意图。从每一个两个传输流(TS 1和TS 2)选择包的子组。所选择的包的子组是在示图中沿着时间轴从左到右画出的包。未选择的包未在图中示出以帮助示图的清晰度。时间冲突的一个示例,能够看出来自TS 1的包400与来自TS2的包402在时间上重叠。
图17的第三行(标记为“至/从模块”)示意性地表示复合封包数据流。可以看出包400实质上保留了它的原始时间位置,但是包402已经延迟,以便在包400之后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出现。
图17的第四行和第五行表示在通过CAM组114解码和解复用之后重构的单独的封包数据流。此外,可以看出解密的包400'保留有它的原始时间位置,在此包402的解码的版本(解密的包402')经受移动移位量404的时间移位(time shift)。相似的时间移位406应用在TS 2中的后续数据包。
传输流内的时间位置的改变使得参考(PCR)封包数据流内时间标记的程序钟不再精确。因此,需要用于解码MPEG节目服务的接收器时钟不能足够的准确并且这会导致诸如口型同步错误的主观扰乱问题。
用于解决该问题的两个可能的技术会在以下论述。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包410(如上所述可以或者不能包括预悬报头)还包括增强的包报头412,该包报头包括表示时间戳分配到来自相应的解调器的每个TS包的至少一种数据包到达时间,或者换句话说是与复合流的生成相关的时间。
图19示意性地示出了存储相似数据的包定时数据表,尽管没有以包报头的形式,使TS包的原始定时能够在最终解码器级被重新生成。该表可以经由控制接口或者例如作为DVB专用数据或者作为数据表被传送至CAM。这种数据可以作为在复合流中与其涉及的数据包相邻的专用数据数据包被传输。其将数据链接至相应的包。
首先详细地参考图19,包定时数据表包括针对每一个TS包的五个数据字段。五个数据字段为:序列号420,通过主机作为序列的一部分分配到传输流中的每个输入的TS包;从包的报头获取PID值422;包到达时间424,其表示通过主机或者CI控制器分配到来自其相应解调器的每个TS包的时间戳;“发送”标志426,表示TS包是否已经被发送到用于解密的CAM的组114;以及“接收”标志428,表示是否已经在解密之后从CAM的组接收返回的包。
使用保持在包定时数据表中的信息,CI控制器能够根据存储在表中的包到达时间,在它们的原始时间位置插入从CAM的组114接收返回的解码的包。当然,对于所有在重构的TS中的包可能有一致的短暂延迟(因为不能在早于从CAM的组接收返回的包的时间将包重新插入到TS中),但是对于所有在重构的TS中的包的相对时间可以通过利用存储在包定时数据表中的到达时间数据被纠正。
可以使用图18中所示的增加的报头数据412实现相似的功能。
图2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8的包的生成,以及图21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8的包的使用。
参照图20,在步骤430上,当TS包到达CI控制器时,CI控制器检测当前时间,并且在步骤432上至少将到达时间数据添加至增强的报头412。
参照图21,当包在解密之后从CAM组接收时,CI控制器在步骤434上检测先前被插入到增强的报头412中的定时信息,以及在步骤436在正确的时间生成控制信息以控制数据包的解码,或者在正确的时间将数据包重新插入至重构的TS中(或者如上所述,在至少正确的相对于在重构的TS中的其它数据包的相对时间)。
图2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9中表的生成,以及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9中表的使用。
参照图22,在步骤440上,CI控制器检测来自其相应的解调器的TS包的到达时间,并且在步骤442上将该到达时间连同序列号和从数据包的报头提取的PID一起存储作为诸如图19中所示的表的一部分。如果CI控制器发送用于解码的数据包,CI控制器设定“发送”标志426以表示发送已经发生。
参照图23,当从解密过程被接收返回的数据包时,在步骤444上,CI控制器在表中设定“接收”标志428,并且随后,在步骤446上接入来自表中的到达时间字段424的时间信息,使用PID 422和序列号420以为正确的数据包索引数据。可选地,一旦一行数据已经被数据包接入,其可以从图19的表中删除以避免表内数据的过大地增生(proliferation)。如前所述,在步骤448上,CI控制器为数据包在正确的时间实现任一控制解码过程,或者控制数据包在正确的时间或者至少正确的相对于在重构的TS中的其它数据包的相对时间,重新插入到重构的TS。
能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的一些条件接入系统的两个特征是所谓的避让(shunning)和所谓的撤销过程。
避让数据包括在广播数据内的所谓的服务说明表(SDT)内,例如,包括用于主机(内容接收器)的安全授权信息的服务数据。避让使主机能够被指示不使用盗版或者未授权的CAM,或者接收和解密某些服务。未授权的模块或者服务在服务说明表数据内详细说明。因此,避让在主机强加了一种要求,即不使用CAM。
撤销包括首端告知主机传递数据到CAM,其指示该模块不与作为具体制造商的型号的主机交互。此外,这可被用于安全性已经折衷的具体型号,以便保护整体条件接入系统的完整性。因此,撤销在CAM上强加了一种要求,即不向主机提供解密服务。撤销数据通过在EMM中的一个入口被发送,告知CAM何处寻找进入CI+数据轮播的撤销信令数据(RSD)。
在避让或者撤销情况中,主机基于SDT数据执行检测以确定主机是否被授权解码所接收的节目数据。主机可以可选择地向用户发送事件信号,例如通过屏幕显示(未示出)。
撤销数据总体上通过操作者证书进行签名,其依次通过根证书签名,并且因此预防如下所述的与撤销数据相比避让数据更为相关。
所有这样的数据均被包含在TS内。在单个调谐器和单个CAM系统中,避让和/或撤销数据的完整性能够实质上通过调谐器绕过CAM模块来保证,为与当前主机和/或CAM有关的任何避让或者撤销数据校验SDT数据,并且传递避让全部撤销数据到CAM用于行动。这些测量可以避免CAM在数据被主机校验之前操纵TS中的数据。(这在CAM的安全性已经被折衷的情形中是一种风险)。
在多个调谐器和复用的复合封包数据流设置中的情形更为复杂。此时,其不是简单的绕过在复合封包数据流的内容中的CAM组。因此,存在危险一个或多个CAM组可以在通过主机作为检测主机是否被授权与CAM合作的一部分之前破坏或者操纵包含于SDT中的避让或者撤销数据,例如,避让CAM(例如,通过发送命令至CAM不解码所接收的节目数据)或者拒绝与具体的CAM交互。
图24示意性地示出了可以至少减少图4的主机设备的内容中的这个问题的布置。
参照图24,使用秘密的密码密钥通过签名单元460对由CI控制器112生成的多路复用的(复合的)数据流进行数字签名。然后,数字签名的多路复用数据流被传送到CAM的组114,其作用为用于根据在流标识数据中的PID来解码来自复合封包数据流的两个或更多的节目的内容解码器。在解密之后,在数据被传送回多路解复用器142之前由签名校验器462(校验签名的有效性)校验该签名。
可以在此使用与使用私钥的签名和使用公钥进行校验有关的已知技术。这样的密钥对于接收器可以是唯一的,例如在制造时以安全的方式存储在接收器中。这个数字签名是一种数字式安全指示符的示例。
可以通过安全的数据链路464在签名单元460与校验单元462之间通信秘密密钥。公钥-私钥对从主机至主机可以是不同,以增加校验系统潜在的完整性。
数字签名可以应用于整个封包复合数据流或者仅应用到数据流内的SDT数据。因此,在实施方式中,数字签名至少应用于被包括在复用流中的SDT数据。数字签名可以被插入到数据流中或者可以分别在单元460与单元462之间通信。
如果主机发现其数字签名已经被破坏,其可以执行各种不同的行动。其可以向用户指示事实,例如通过屏幕进行显示。其可以使用控制接口218依次启用和禁用每个CAM,以检测哪些CAM引起损坏,并且随后永久的或者半永久地禁用该CAM。无论如何,CI+规范指出主机不允许将由损坏或者避让的CAM解密的内容呈现至由用户观看的屏幕,或者用于被用户记录。
应理解上述的一些技术,诸如与生成复合封包数据流有关的技术,涉及使用至少两个TS的系统。其他的技术涉及使用一个或多个输入TS的系统。
实施方式还包括如描述的作为装置内的信号的数据信号,具体地(尽管不排外地),如从主机传送到CAM或者CAM的组的信号或者返回信号。一种诸如存储器的存储介质,通过其存储这种信号也被认为是实施方式。例如,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在图24的上下文中,这种信号的示例是包括复合封包数据流的音频/视频数据信号,该复合封包数据流具有来自两个或更多封包数据流的节目数据,具有来自两个或更多个接收的封包数据流的数据包的子组,该子组包括与将要解码的节目有关的音频/视频数据包;并且服务数据包括用于内容接收器的安全性授权信息,服务数据具有应用的数字式安全性指示符。
在实施方式使用软件控制的数据处理装置已实施、至少部分实施的范围内,应注意的是这样的软件和提供软件的介质(诸如非易失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磁盘或者光盘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同样被认为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方式涉及在不同组合中的上述的特征。
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的操作的方法,接收器具有内容解码器,内容解码器能够通过使用定义解密信息的数据包从封包数据流解码音频/视频节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作为封包数据流,封包数据流包括具有通过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标识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并且包括将节目映射至相应组的包标识符的标识数据;
根据用于关于需要的节目的封包数据流的标识数据定义的包标识符的组从用于需要的节目的该流选择数据包;
从封包数据流选择另外的数据包,其中,从封包数据流选择具有没有被包括在用于该封包数据流的标识数据中的包标识符的节目;
从选择的包生成复合封包数据流;
生成指示被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包的包标识符的复合流标识数据;以及
将复合封包数据流供应至用于根据复合流标识数据中的包标识符从复合封包数据流解码节目的内容解码器。
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的操作方法,该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具有内容解码器能够同时从单个封包数据流解码两个或更多音频/视频节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作为两个或更多封包数据流的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每一个数据流包括具有由相应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识别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每一个封包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将节目映射到相应的包标识符组;
生成具有来自两个或更多个封包数据流的节目数据的复合封包数据流,通过:
从作为主要封包数据流被解码的节目数据定义封包数据流之一,以及来自作为次要封包数据流解码的节目数据的其他封包数据流;
从封包数据流为每一个需要的节目根据由标识数据定义的包标识符组选择数据包,其中其数据流相对于需要的节目;
重新映射从次要封包数据流中选择的至少那些数据包的包标识符,以及具有相同包标识符与来自另一个封包数据流的包标识符相同重新映射到不同的相应包标识符,,而不是重新映射以及从主要封包数据流中选择出的包标识符;以及
生成复合流标识数据,定义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包标识符;
根据在复合流标识数据中的包标识符解码来自复合封包数据流的节目;
根据检测从主要封包数据流用于解码的不同的节目的选择或者用于代替主要封包数据流接收的不同的封包数据流的选择,改变主要封包数据流的标记为次要封包数据流。
实施方式可以提供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的操作方法,该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具有内容解码器能够通过使用数据包定义的解密信息同时地解码来自单个封包数据流的两个或更多音频/视频节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作为两个或更多封包数据流的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每一个数据流包括具有由相应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识别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每一个封包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将节目映射到相应的包标识符组以及包括用于内容接收器的安全性授权信息的服务数据;
从两个或更多封包数据流中生成具有节目数据和服务数据的复合封包数据流;
应用数字式安全性指示符到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至少服务数据;
提供复合封封包数据流至内容解码器用于根据复合流标识数据中的包标识符为来自复合封封包数据流的两个或更多节目解码;
从内容解码器接收服务数据;
检测应用于服务数据的数字式安全性指示符的有效性;以及
根据服务数据,检测内容接收器是否被授权解码接收的节目数据。
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的操作方法,该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具有内容解码器能够同时地从编码音频/视频数据包的单个封包数据流中解码两个或更多音频/视频节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作为两个或更多封包数据流,每一个数据流包括具有相应编码的音频/视频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
通过从两个或更多接收的封包数据流中选择数据包子组,生成具有来自两个或更多封包数据流的节目数据复合封包数据流,该子组包括与被解码的节目有关的音频/视频数据包;
存储定时数据表示至少音频/视频数据包的到达时间被包括在复合封包数据流中;以及
从复合封包数据流根据相对于每一个解码的音频/视频数据包存储的定时信息解码和输出音频/视频节目数据。
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接收和解码音频/视频数据信号调制到传输信道的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至少一个传输信道携带非观看信息,该接收器包括:
调谐器布置(tuner arrangement),能够同时调谐至两个或更多的传输信道;
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从接收的与需要用于解码的节目有关的音频/视频信号生成复合数据信号;
内容解码器,能够同时从所述复合数据信号解码两个或更多的音频/视频节目;
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调谐器布置调谐的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当前是否未被用于关于提供用于解码的节目;
控制器,响应于检测出传输信道当前未被使用,用于控制调谐器来将该信道调谐为携带非观看信息的传输信道;以及
非观看信息解码器,用于解码接收到的非观看信息。
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的操作方法,该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具有内容解码器能够通过使用数据包定义的解密信息解码来自封包数据流音频/视频节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作为封包数据流,所述封封包数据流包括具有通过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标识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并且包括将节目映射至相应组的包标识符的节目的标识数据;
根据对于所需节目的流的标识数据定义的包标识符的组为每一个需要的节目从封封包数据流中选择数据包;
在节目时钟基准数据不包括在与所选择的节目有关的数据包中的情况下;从每一个封包数据流中从所选择的包含与所选择的节目有关节目时钟基准数据的节目选择另外的数据包;
从所选择的数据包中生成复合封封包数据流;以及
生成复合流标识数据,定义复合封包数据流中的包标识符;以及
提供复合封包数据流到内容解码器,用于根据节目时钟基准和在复合流标识数据中的包标识符解码。
显而易见的是,借鉴上述教导,本发明的众多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因此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技术可以按不同于这里具体描述的方式来实施。
Claims (7)
1.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用于接收并且解码被调制到传输信道上的音频/视频数据信号,至少一个传输信道携带非观看信息,所述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包括:
调谐器布置,被配置为同时调谐至两个或更多的传输信道;
多路复用器,被配置为从接收的与需要用于解码的节目有关的音频/视频信号生成复合数据信号;
内容解码器,被配置为同时从所述复合数据信号解码两个或更多的音频/视频节目;
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由所述调谐器布置调谐的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当前是否未被用于提供用于显示或用于记录的用于解码的节目;
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检测出传输信道当前未被使用,控制所述调谐器布置来将该传输信道调谐为携带非观看信息的传输信道;以及
非观看信息解码器,用于解码接收到的非观看信息,
由所述调谐器布置调谐的至少一个传输信道携带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作为相应的封包数据流,
每个数据流包括具有由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标识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并且
所述多路复用器还被配置为通过丢弃未被所述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定义的数据包,从两个或更多的所述封包数据流生成具有节目数据的复合封包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其中,所述调谐器布置包括均能够操作用于调谐至单个的相应传输信道的两个或更多的调谐器。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其中,所述内容解码器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内容解码器的串联连接的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其中,所述非观看信息包括数据率低于观看数据率的音频/视频数据,所述非观看信息解码器包括存储控制器,所述的存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非观看信息的存储以用于稍后的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其中,所述非观看信息包括用于由所述内容解码器使用的控制信息。
6.一种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的操作的方法,所述音频/视频内容接收器用于接收并且解码被调制到传输信道上的音频/视频数据信号,至少一个传输信道携带非观看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同时调谐至两个或更多的传输信道;
从接收的与需要解码的节目有关的音频/视频信号生成复合数据信号;
检测由调谐器布置调谐的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当前是否未被用于提供用于显示或用于记录的用于解码的节目;
响应于检测出传输信道当前未被使用,控制所述调谐器布置将该传输信道调谐为携带非观看信息的传输信道;以及
解码接收到的非观看信息,
由所述调谐器布置调谐的至少一个传输信道携带编码的音频/视频内容作为相应的封包数据流,
每个数据流包括具有由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标识的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节目,并且
生成所述复合数据信号包括,通过丢弃未被所述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包标识符定义的数据包,从两个或更多的所述封包数据流生成具有节目数据的复合封包数据流。
7.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GB1205292.4A GB2500613A (en) | 2012-03-26 | 2012-03-26 | Audio/visual receiver that can receive non-viewing information via a transmission channel that is not currently in use. |
GB1205292.4 | 2012-03-26 | ||
PCT/GB2013/050732 WO2013144587A1 (en) | 2012-03-26 | 2013-03-20 | Conditiona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handling multiple television programme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5855A CN104205855A (zh) | 2014-12-10 |
CN104205855B true CN104205855B (zh) | 2018-08-28 |
Family
ID=46087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1666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855B (zh) | 2012-03-26 | 2013-03-20 | 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75892A1 (zh) |
EP (1) | EP2832106A1 (zh) |
CN (1) | CN104205855B (zh) |
GB (1) | GB2500613A (zh) |
WO (1) | WO20131445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09759A (en) | 2013-01-14 | 2014-07-16 | Sony Corp | Receiving audio/visual content-related non-viewing information via unused transmission channels |
CN104536910B (zh) * | 2014-12-12 | 2017-12-12 | 成都德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mpeg ts流pid重映射实现系统及方法 |
CN105187899B (zh) * | 2015-07-22 | 2018-06-29 | 深圳市特博赛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系统 |
CN106131665A (zh) * | 2016-06-27 | 2016-11-16 |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ts流选择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11954047A (zh) * | 2019-05-17 | 2020-11-17 | 武汉佳世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cam卡解扰两路码流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918091A (zh) * | 2020-08-11 | 2020-11-10 |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媒体节目分发的方法及卫星电视直播系统 |
CN112584087B (zh) * | 2021-02-25 | 2021-05-11 | 浙江华创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会议录制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3114687B (zh) * | 2021-04-14 | 2022-07-15 | 深圳维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iptv合流方法及系统 |
CN113569220A (zh) * | 2021-08-13 | 2021-10-29 | 海信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cam卡自动识别方法、识别装置及显示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5009A (en) * | 1994-03-29 | 1998-02-03 | Sony Corporation | Picture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484916A (zh) * | 2001-01-11 | 2004-03-24 | ��ķɭ��ɹ�˾ | 辅助信息的自动屏幕显示 |
CN1901635A (zh) * | 2005-06-22 | 2007-01-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接收软件/固件的设备和方法 |
WO2011062386A2 (ko) * | 2009-11-18 | 2011-05-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방송 수신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69621A (en) * | 1994-05-10 | 2000-05-30 | Schupak; Donald |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 for providing audio, video, and information signals to plural modules throughout a home |
US6327275B1 (en) * | 1998-05-19 | 2001-12-04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Remultiplexing variable rate bitstreams using a delay buffer and rate estimation |
US8380041B2 (en) * | 1998-07-30 | 2013-02-19 | Tivo Inc. | Transportable digital video recorder system |
ES2349529T3 (es) * | 1999-06-16 | 2011-01-04 | Smardtv S.A. | Dispositivo y método asociado para gestionar automáticamente los flujos de datos digitales de un huésped entre la interfaz común y los módulos asociados. |
US8006262B2 (en) * | 2001-06-29 | 2011-08-23 | Rodriguez Arturo A | Graphic user interfaces for purchasable and recordable media (PRM) downloads |
US6897904B2 (en) * | 2002-01-04 | 2005-05-2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mong multiple tuners |
GB0208373D0 (en) * | 2002-04-11 | 2002-05-22 | Nokia Corp |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receiver |
GB2399972A (en) | 2003-03-26 | 2004-09-29 | Sony Uk Ltd | Common interface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descrambling transport stream channels |
EP1661391A1 (en) * | 2003-08-13 | 2006-05-31 | Thomson Licensing | Pre-processing of descrambling data to reduce channel-change time |
JP2008517536A (ja) * | 2004-10-15 | 2008-05-22 | オープンティーヴィー,インク. | チャンネル間変更の高速化 |
KR101215350B1 (ko) * | 2005-09-14 | 2012-1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케이블 방송 수신기 및 펌웨어 업그레이드 방법 |
KR100688089B1 (ko) * | 2005-09-27 | 2007-03-0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케이블 방송 수신기의 다중화/역다중화 장치 |
US8819843B2 (en) * | 2008-02-15 | 2014-08-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al access of non real-time content in a distribution system |
EP2211540A1 (en) * | 2009-01-22 | 2010-07-28 | Sony United Kingdom Limited | Television receiver device |
US8843977B2 (en) * | 2009-06-04 | 2014-09-23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Media content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
WO2012069088A1 (en) * | 2010-11-26 | 2012-05-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buffering data for multiplexing |
US8924999B1 (en) * | 2011-12-31 | 2014-12-30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dividual service subscribers content related services at one or more locations |
-
2012
- 2012-03-26 GB GB1205292.4A patent/GB2500613A/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
- 2013-03-20 US US14/376,007 patent/US2014037589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3-20 EP EP13725731.7A patent/EP283210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3-20 WO PCT/GB2013/050732 patent/WO201314458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20 CN CN201380016663.6A patent/CN1042058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5009A (en) * | 1994-03-29 | 1998-02-03 | Sony Corporation | Picture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484916A (zh) * | 2001-01-11 | 2004-03-24 | ��ķɭ��ɹ�˾ | 辅助信息的自动屏幕显示 |
CN1901635A (zh) * | 2005-06-22 | 2007-01-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接收软件/固件的设备和方法 |
WO2011062386A2 (ko) * | 2009-11-18 | 2011-05-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방송 수신 장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32106A1 (en) | 2015-02-04 |
US20140375892A1 (en) | 2014-12-25 |
WO2013144587A1 (en) | 2013-10-03 |
CN104205855A (zh) | 2014-12-10 |
GB201205292D0 (en) | 2012-05-09 |
GB2500613A (en) | 2013-10-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05856B (zh) | 用于同时处理多个电视节目的条件接入方法与设备 | |
CN104205855B (zh) | 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 |
US8385542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a decryption device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
CN104919810B (zh) | 接收音频/视频内容 | |
RU2578674C1 (ru) | Прием аудио/видео содержания | |
EP2832105A1 (en) | Conditiona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handling multiple television programmes | |
WO2013144586A1 (en) | Conditiona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handling multiple television programmes | |
RU2575242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ловного доступа для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нескольких телевизионных программ | |
WO2013143951A1 (en) | Conditiona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handling multiple television programmes | |
GB2500616A (en) | Concurrent decoding of a composite packetized audio-video data stream according to packet arrival tim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