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962B - 液体电子照相的墨显影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电子照相的墨显影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04962B CN104204962B CN201280072209.8A CN201280072209A CN104204962B CN 104204962 B CN104204962 B CN 104204962B CN 201280072209 A CN201280072209 A CN 201280072209A CN 104204962 B CN104204962 B CN 1042049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entrance opening
- inlet chamber
- neck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G03G15/104—Preparing, mixing, transport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G03G15/1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for wetting the recor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et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液体电子照相墨显影器,其包括:可绕轴线旋转的显影器辊(112)、接近显影器辊(112)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8、110)以及沿着轴线从与入口开口(122)相邻的第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入口腔室(100)。颈部(104)形成从入口腔室(100)到显影器辊(112)的不间断的墨流动路径。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液体电子照相(LEP)打印系统通过一个或多个显影器利用施加于电子照相表面的液体调色剂或墨来形成图像。现有的显影器可能导致不均匀的墨显影或条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打印机的示例性显影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显影器的透视图,其中一些部分为了图示的目的而被去除。
图4是图示了图2的显影器内的墨流的示例的等视轴流动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现方式的、构造成将图像形成在打印介质12上的成像系统或打印机10的示意图,该成像系统或打印机10有时实施为彩色胶印机的一部分。打印机10包括显影器20。如此后将描述地,每个显影器20具有可提供增强的显影均匀性和性能的体系机构。
除显影器单元或显影器20之外,打印机10包括光电导体14、充电器16、成像器18、电荷擦除器22、中间转印构件24、干燥器28、30、压印构件32和光电导体清洁站34。光电导体14通常包括圆筒形鼓40,该圆筒形鼓40支撑有时被称做是照片成像板(PIP)的电子照相表面42。电子照相表面42包括这样的表面,所述表面构造成被静电充电并且当从成像器18接收光时选择性地放电。尽管表面42被图示成由鼓40支撑,但表面42可替代地设置成由多个辊支撑的环形带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实现中,环形带的外表面可构造成被静电充电,并且为了以图像的形式形成静电场而选择性地放电。
充电器16包括给表面42静电充电的装置。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充电器16包括六根单极电极丝(corotrons)或栅极电极丝(scorotrons)46。在其他实现中,可采用用于给表面42静电充电的其他装置。
成像器18通常包括将光引导到表面42上以便形成图像的任何装置。在所示的示例中,成像器18包括扫描激光器,当光电导体14绕轴线48旋转时,该扫描激光器横跨表面42地移动。表面42的被光或激光50照射的那些部分变成导电的,并释放静电电荷,以在表面42上形成图像(和潜像)。
尽管成像器18被图示并描述成包括扫描激光器,但成像器18可替代地包括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发射光或选择性地允许光照射在表面42上的其他装置。例如,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成像器18可替代地包括采用了液晶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快门装置,以选择性地阻止光和选择性地允许光穿过并到达表面42。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成像器18可替代地包括快门,所述快门包括单独的微米或纳米阻光快门,所述单独的微米或纳米阻光快门在阻光与透光状态之间枢转、滑动或以另外的方式物理地移动。
在还有的其他实现方式中,表面42可替代地包括这样的电子照相表面,该电子照相表面包括单独像素的阵列,其构造成:利用诸如晶体管或金属-绝缘体-金属(MIM)装置之类的开关机构的阵列来选择性地充电或选择性地放电,以便为所述像素阵列形成有源阵列或无源阵列。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可省略充电器16。
显影器单元20包括:基于在表面42上的静电电荷将打印材料54施加于表面42的装置,以及使图像显影在表面42上的装置。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打印材料54通常包括液体或流体的墨,该液体或流体的墨包括液体载体和着色剂颗粒。着色剂颗粒可具有小于2微米的尺寸,但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采用其他的尺寸。在所图示的示例中,打印材料54在施加于表面42之前通常包括按重量高至6%、并且标称为按重量2%的着色剂颗粒或固体。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着色剂颗粒包括调色剂粘结剂树脂,该调色剂粘结剂树脂包括热熔粘合剂。在一个特定的实现方式中,打印材料54包括市场上可从Hewlett-Packard得到的HEWLETT-PACKARDELECTRO INK。如此后将关于图2所描述地,每个显影器单元20具有关于其显影电极的尺寸、形状和定位提供了增强的灵活性的体系机构。该灵活性有利于更紧凑的显影器单元,该更紧凑的显影器单元允许更大的制造公差,并且其可提供增强的显影均匀性和性能。
电荷擦除器22包括沿着表面42定位并且构造成从表面42去除剩余电荷的装置。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电荷擦除器22可包括LED擦除灯。在特定的实现方式中,擦除器22可包括其他装置,或者可以被省略。
中间转印构件24包括构造成将打印材料54从表面42转印至打印介质12的构件。中间转印构件24包括外表面66,该外表面66可弹性压缩,并且其构造成被静电充电。由于表面66可弹性压缩,所以表面66顺应并适应于打印介质12上的不规则。由于表面66构造成被静电充电,所以表面66可充电至一电压,以便有利于打印材料54从表面42到表面66的转印。
在所示的特定实现方式中,中间转印构件24包括鼓68和提供表面66的外覆盖物70。鼓68通常包括圆筒支撑的覆盖物70。在一个实现方式中,鼓68由诸如像铝那样的金属之类的导热材料形成。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鼓68容纳有给表面66加热的内部加热器(未示出)。
覆盖物70围绕鼓68缠绕,并提供表面66。在一个特定的实现方式中,覆盖物70粘附至鼓68。覆盖物7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压缩的层,并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层,以使表面66能够顺应并且被静电充电。尽管中间转印构件24被图示成包括对提供了表面66的覆盖物70进行支撑的鼓68,但中间转印构件24可替代地包括由多个辊支撑并且与表面42和可压缩的辊32接触或者紧邻的环形带。
干燥器28和30包括有利于在表面66上的打印材料54的局部干燥的装置。干燥器28和30布置在中间转印构件24周围,并且构造成朝着表面66引导空气和从表面66抽回空气。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干燥器28迫使空气通过形成气刀的出口狭缝80,并经由出口端口82抽取或吸取空气。相似地,干燥器28迫使空气经由腔室84朝着表面66,并且经由腔室86吸取或抽取离开表面66的空气。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采用其他干燥器或干燥机构,或者可省略干燥器28和30。
压印圆筒32包括与中间转印构件24相邻的圆筒,以便在构件24与圆筒32之间形成辊隙94。介质12一般在中间转印构件24与压印圆筒32之间被供给,其中,打印材料54在辊隙94处从中间转印构件24转印至介质12。尽管压印构件32被图示成圆筒或辊,但压印构件32可替代地包括中间转印构件24靠着其移动的环形带或静止表面。
清洁站34布置成在中间转印构件24与充电器16之间且接近表面66。清洁站34包括构造成从表面42去除剩余的墨和电荷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清洁站34使诸如载体液体之类的冷却液体在辊86、88之间流过表面66。粘附的调色剂颗粒被吸收性的辊88去除。由辊88的吸收性材料拾取的颗粒和液体被挤压辊90挤出。表面42的清洁过程通过站34利用刮刀片92完成,该刮刀片92从表面66刮除任何残留的调色剂或墨,并阻止载体液体离开清洁站34。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采用其他清洁站,或者可省略清洁站34。
在操作中,充电器16给表面42静电充电。表面42暴露于来自成像器18的光。尤其地,表面42暴露于由光栅图像处理器控制的激光50,该光栅图像处理器将来自数字文件的指令转变成用于激光50的开关指令。这就获得了由表面42的那些静电放电部分形成的潜像。墨显影器单元20通过将墨施加于表面42的保持了静电充电的那些部分从而将图像显影在表面42上。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打印材料54在被施加于每个显影器单元20的显影器辊60之前包含大约2%的着色剂颗粒固体。打印材料54在施加于表面42之前在显影器辊60上具有大约20%的固体的大约6微米厚的膜。
一旦表面42上的图像已显影,那么擦除器22就擦除表面42上的任何残留电荷,并将墨像转印至中间转印构件24的表面66。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打印材料54在表面66上形成具有相对较好的粘结强度的具有大约85%的固体着色剂颗粒的大约1.4微米厚的层。
一旦打印材料被转印至表面66,那么就将热施加于打印材料54,以便使打印材料54的着色剂颗粒或固体的调色剂粘结剂树脂熔化,以形成热熔粘合剂。干燥器28和30使熔化的液体着色剂颗粒部分干燥。此后,在表面66上形成图像的熔化的着色剂颗粒层被转印至从转印构件24与压印圆筒32之间通过的介质12。在所示的实现方式中,以大约90摄氏度将熔化的着色剂颗粒转印至打印介质12。熔化的着色剂颗粒层在中间转印构件24与压印圆筒32之间形成的辊隙中冻结至接触的介质12。此后,通过清洁站34清除任何残留打印材料54和表面42。
这些操作为了要产生的最终图像的制备而对每种颜色都重复。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代替有时被称作是“多重投射(multi-shot)”过程的在表面66上每次产生一个分色,上述过程可以被修改,以采用单次投射(one-shot)颜色过程,其中所有分色在转印并沉积在介质12上之前都层叠在中间转印构件24的表面66上。
图2-3详细图示了这些显影单元20中的一个显影单元。每个显影器单元20通常包括调色剂或墨入口腔室100、颈部104、主电极108、背电极110、显影器辊112、挤压辊114、挤压盖116、显影器清洁系统118和出口腔室或储存器120。入口腔室100包括具有入口开口122的腔,打印材料或墨通过该入口开口122供应至腔室100。在所图示的示例中,腔室100被储存器120部分包围,并且位于储存器120内。腔室100具有内部容积124,该内部容积124平行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从入口开口122延伸至远端126。腔室100具有由底板128和一对相对的侧壁130限定或形成的横截面积。
底板128在入口开口122与远端126之间延伸,并包括下陷部分130和升高部分132(在图3中示出)。下陷部分130相对于升高部分132包括在升高部分132与入口开口122之间延伸的切口、凹陷、槽或降低部。下陷部分130在入口开口122下方并且标称地在入口开口122的最下面的部分的下方延伸。下陷部分130给入口腔室100提供了紧邻入口开口122的扩大的横截面积。因此,当流体进入到入口腔或腔室100时,下陷部分130使得墨或液体流到入口开口122下方,以便减少或者抑制墨立即向上进入到颈部104中的流动。下陷部分130有利于到显影器辊112以及沿着显影器辊112的更均匀的墨流分配。
在所图示的示例性实现方式中,底板128的下陷部分130离开入口开口122朝着端部126延伸足够的轴向距离,使得入口腔室100的横截面积朝着端部126扩大足够的距离,以容纳或吸收可能在入口开口122处出现的压力尖峰,使得流动压力在升高部分128之前变平。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下陷部分122从入口开口122朝着端部126延伸至少80毫米。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下陷部分122使入口腔室100的邻近或接近入口开口122的横截面积扩大为至少120%、并且标称地扩大为130%。
在所图示的示例性实现方式中,通过入口开口122以30 mm3每分钟的速率供应墨。在这样的实现方式中,编号为122的下陷部分从入口开口122朝着端部126标称地延伸100mm。在通过入口开口122以其他速率供应墨(以适应具有不同长度的显影器辊126)的其他实现方式中,下陷部分从入口开口122朝着端部126延伸其他的距离。
升高部分132从下陷部分130延伸至端部126。升高部分132朝着端部126以另外的方式占用死空间,以分配流动。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升高部分132还从端部126朝着入口开口122在向下的方向上倾斜或歪斜。结果,升高部分132有利于在显影器20的使用之后并且在显影器20从打印机10拆除之前排出保留在显影器20内的墨。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升高部分132具有小于或等于5度并且标称为3度的倾斜。结果,该倾斜足以有利于排出,但足够小,以便减小或者使其对沿着颈部104的轴向长度和沿着显影器辊112的轴向长度的墨流的均匀分配的影响最小。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底板128的升高部分132由插入入口腔室100的底部中的楔形物提供。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底板128的部分132可由其他结构提供,可具有其他倾斜,或者可具有其他延伸。
入口开口122包括在入口腔室100的一端上的开口,墨通过该开口输入到入口腔室100中。入口开口122在与底板128的下陷部分130相邻的腔或容积上方延伸。入口开口122在横截面积或直径方面足够大,以减小压力尖峰,并抑制与入口开口122相邻的入口腔室100内的墨流停滞。结果,入口开口122的尺寸进一步帮助有利于沿着颈部104和显影器辊112的轴向长度的均匀墨流分配。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入口开口122具有延伸至与入口122相邻的入口腔室100的横截面积的至少75%的横截面积(在平行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面对)。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入口开口122具有在升高部分128与下陷部分130的结合部位处的入口腔室100的横截面积的至少90%的横截面积(在平行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面向着)。在所图示的示例实现方式中,在入口开口122具有至少30 mm的直径的同时,显影器辊112具有771 mm的长度。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取决于入口流动速率和显影器辊112的长度,入口开口122可具有其他的尺寸。
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入口开口122通过阀131打开和关闭。在所图示的示例中,阀机构131响应于显影器120与打印机10的断开而自动地关闭开口122,并且响应于显影器20到打印机10的连接而自动地打开入口开口122。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入口开口122可由其他机构打开和关闭。
颈部104从入口腔室100延伸至显影器辊112。颈部104形成了从入口腔室100到显影器辊112的不间断的墨流动路径135。为了本公开,关于由颈部104提供的流动路径的术语“不间断的”表示墨流动路径不包括可能另外的方式形成停滞区或流动紊流区域的诸如挡板之类的任何急剧或剧烈流动收缩。为了本公开,急剧或剧烈流动收缩是指这样的流动收缩,即:该流动收缩具有的横截面积(开口大小)比在该收缩两侧上的流动路径的紧邻的横截面积小至少50%。在所图示的示例实现方式中,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动路径具有的宽度垂直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并且在从由颈部104提供的流动通道的长度的中点到显影器辊112的任何点处都不扩大。在所图示的示例实现方式中,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动路径具有的宽度垂直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并且在从入口腔室122的顶部(如图2中所看到的)到显影器辊112的任何点都不扩大。由于颈部104形成不间断的墨流动路径,所以墨流较少地经受紊流,否则紊流可能形成压力尖峰或流动不均匀性。
除了是不间断的之外,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动路径相对较紧或窄并且相对较长。由于颈部104提供了紧并且长的墨流动路径,所以颈部104提供了跨其长度的增强的压降,以增强输送至显影器辊112的墨流的均匀性。换句话说,墨流当其离开墨流动路径135的时候沿着显影器辊112的轴向长度被更均匀地分配。在所图示的示例中,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动路径135具有的宽度垂直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并且从沿着颈部104的流动路径的中点到显影器辊112、标称为从入口流体腔室100的顶部到显影器辊112,小于或等于4mm。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通道的长度的大部分具有的宽度垂直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且小于4mm、并且标称为小于2 mm。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动路径具有至少65 mm、并且标称为75 mm的长度(沿着主流动路径的中心线测量)。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如取决于显影器20内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可用空间所允许地,由颈部104提供的墨流动路径135可具有更长的长度。
在所图示的示例中,由颈部104提供的流动通道135具有的宽度垂直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且至少为1 mm、并且标称上至少为1.5 mm。结果,颈部104沿着流动通道135不太容易受到流动堵塞或阻塞。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颈部104可具有较小的宽度。
图4是显影器20内和沿着显影器20的墨流的流动模型,图示了显影器20内和沿着显影器20的流速(或流动速度)。如上所述,入口开口122的相对较大的横截面积减慢了入口速度,以减少停滞点和压力尖峰。如在邻近底板128的下陷部分130的位置140处所指示地,通过入口开口122初始进入的墨流下落并在扩大的横截面积中流动,以抑制或减少立即直接向上进入到颈部104的流动通道135的墨流。由于颈部104的墨流通道135相对较长(从入口腔室100延伸至邻近显影器辊112的排出点142的长度(在图2中示出))并且窄(在垂直于显影器辊112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所以入口腔室100内和沿着入口腔室100、以及颈部104的流动通道135内和沿着颈部104的流动通道135的墨流速度大致均匀,沿着显影器辊112的轴向长度和沿着颈部104的长度的改变不超过8%。
再次参考图2,主电极108包括邻近显影器辊112被支撑的导电构件。背电极110包括在主电极108旁边邻近显影器辊112被支撑的导电构件。在所图示的示例中,背电极110与主电极108协作,以形成颈部104及其流动通道135。在所图示的示例中,主电极108和背电极110附加地协作,以形成大致限定入口腔室100的整体结构的相对半部,其中,底板128的升高部分132由形成或安置在电极108、110内和之间的楔形物提供。
如通过图2所示的那样,由主电极108和背电极110形成的两个半部通过密封件150在下端相互结合或密封。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密封件150大致位于入口腔室100下方,并且包括从电极108、110中的一个电极延伸以及被弹性偏置和推压成抵靠电极108、110中的另一电极以密封入口腔室100的聚合物片或塑料片。由于入口腔室100由两个分开的半部形成,所以电极108和110更容易地被制成,例如通过挤压。由于密封件100是弹性体的并且是弹性柔性的,所以密封件100可以弯曲,以适应由电极108、110提供的两个半部的尺寸之间的制造变化。结果是,电极108、110可以是具有较宽松的制造公差的电极。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电极108、110可独立于附加地形成和限定颈部104的一部分和/或入口腔室100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来形成或提供。例如,电极108和110可连接或结合至形成颈部104的下部和入口腔室100的分开的结构。在另一实现方式中,电极108、110在连接至从颈部104延伸以形成入口腔室100的其他结构时,可形成颈部104的下部。
显影器辊112包括辊,该辊构造成被可旋转地驱动,并且可被电力充电至与电极108和110的电压不同的一电压,以便当辊112旋转的时候吸引墨的带有电荷的墨颗粒或着色剂颗粒。给辊112充电,使得由辊112携带的带电荷的墨颗粒还被吸引并拉至表面42的被静电充电的那些部分。
挤压辊114从辊112的表面去除过量的墨。在特定的实现方式中,可选择性地给挤压辊114充电,以控制辊112的表面上的墨的厚度或浓度。在所示的示例中,相对于辊112合适地给电极108、110和挤压辊14充电,以便在辊112的表面上形成由大约20%的固体构成的大致被转印至表面42的大致均匀的6微米厚的膜(在图1中示出)。
挤压盖116在电极108与挤压辊114之间延伸。挤压盖116禁止挤压辊114处的溢出。
显影器清洁系统118从显影器辊112去除没有被转印至表面42的打印材料或墨。被去除的墨移至储存器63,在该储存器63中,精确地监测并控制液体或流体的着色剂颗粒或固体含量。在所图示的示例中,显影器清洁系统118包括显影器清洁器162、海绵辊164和挤压辊166。
显影器清洁器162包括这样的辊,该辊具有被充电以便从辊112的表面吸引并去除打印材料的表面。在其中显影器辊112具有大约负450伏的充电情况的一个特定实现方式中,清洁器162具有大约负125伏的充电情况。显影器清洁器162定位成靠近储存器120的上部紧邻显影器辊112。在所示的特定示例中,清洁器162构造成在与擦拭器164接合的同时绕轴线168被可旋转地驱动。尽管清洁器162被图示成辊,但清洁器162可替代地包括由一个或多个辊可移动地支撑的带,其中所述带的表面设置成邻接显影器辊112,并且可被电力充电,用于从显影器辊112去除打印材料。
海绵辊164包括由一种或多种可压缩的吸收性海绵状材料形成的可被旋转地驱动的辊。海绵辊166延伸成与清洁器162、电极110和挤压辊164接触,以便进一步从清洁器162和电极110中的每一个去除或擦拭掉污泥或其他墨颗粒。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显影器清洁系统118可包括用于从清洁器162、电极110或擦拭器164中的一个或多个去除积累物的其他结构或机构。
挤压辊166包括被可旋转地支撑以便按压或挤压海绵辊164的下侧的辊,以便从海绵辊164去除打印材料。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在利用了位于海绵辊164上方或下方的刮刀片的情况下,可省略挤压辊166。
在操作中,墨通过入口122供应,沿着入口腔室100流动并且朝着显影器辊112向上流过在电极108与110之间的颈部104。墨的一部分跨过间隙142由显影器辊112泵送。墨的在辊112上未显影的部分通过返回通道182回到腔室100的内部196。
出口腔室或储存器120包括在入口腔室100下方并具有出口开口200的细长腔。储存器120接收流经间隙142的墨,该墨通过通道182回到储存器120的内部196。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储存器120具有从端部126到出口开口200向下倾斜的底板204。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底板204大致在储存器120的整个长度上倾斜。底板204的倾斜有利于在显影器20的使用之后并且在显影器20从打印机10拆除之前排出保留在显影器20内的墨。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底板204具有小于或等于5度并且标称为3度的倾斜。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底板204通过插入入口储存器20的底部的楔形物提供。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底板204可由其他结构提供,可具有其他倾斜,或者可具有其他延伸。
出口开口200包括在储存器120的一端上的开口,墨通过该开口从显影器20排出。在所图示的示例中,出口开口200在与入口开口122相同的一侧上延伸。在其他实现中,出口开口200位于相对侧上,即端部126上。与入口开口122一样,出口开口200包括响应于显影器20从打印机10断开而自动关闭的阀208。
总的来说,在没有引入紊流(其可能通过小的狭缝以另外的方式产生)和较快的速度(其通过入口腔室100与显影器辊112之间的流体流动路径上这样的急剧流动收缩产生)的情况下,由于显影器辊20,所以显影器20提供了均匀的层流。另外,通过消除这样的急剧流动收缩,减少了污泥积累和空气滞留的危险。通过向显影器辊112提供墨的更均匀的层流,可提高打印质量。
尽管已参考示例性实现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在不偏离要求保护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做出变化。例如,尽管不同的示例性实现方式可以被描述成包括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益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但可以预见的是,所描述的特征在所描述的示例性实现方式中或者在其他替代性实现方式中可彼此互换或者可替代地相互结合。由于本发明的技术相对比较复杂,所以不可预见技术的所有变化。参考示例性实现方式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陈述的本发明显然希望尽可能地宽广。例如,除非另有专门的声明,否则陈述了单个特定元件的权利要求同样包含多个这样的特定元件。
Claims (14)
1.一种液体电子照相(LEP)墨显影器(20),包括:
显影器辊(112),其可绕轴线旋转;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108、110),它们接近所述显影器辊(112);
入口腔室(100),其沿着所述轴线从与入口开口(122)相邻的第一端延伸通过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
颈部(104),其形成从所述入口腔室(100)到所述显影器辊(112)的不间断的墨流动路径;
其中,所述入口腔室(100)具有底板(128),所述底板(128)具有:沿着所述轴线延伸至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部分(132);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132)与所述入口开口(122)之间与所述入口开口(122)相邻并且在所述入口开口(122)下方的第二下陷部分(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颈部(104)具有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宽度,所述宽度随着所述颈部(104)接近所述显影器辊(112)从所述入口腔室(100)到所述显影器辊(112)都不扩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宽度大于或等于1.5 mm并且小于或等于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颈部(104)具有至少65 mm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入口开口(122)具有至少30 mm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入口腔室(100)具有与所述入口开口(122)相邻的第一横截面积,并且其中,所述入口开口(122)具有所述第一横截面积的至少75%的第二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底板(128)的所述第二下陷部分(130)沿着所述轴线从所述入口开口(122)延伸到离所述入口开口(122)至少80 mm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底板(128)的第一部分(132)从所述第二端朝着所述第一端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底板(128)的第一部分(132)在垂直于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108、110)形成包围件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所述包围件形成了所述入口腔室(100),并且其中,所述显影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108、110)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件(150),以在所述入口腔室(100)下方封闭所述入口腔室(100)。
11.一种液体电子照相(LEP)墨显影器,包括:
显影器辊(112),其可绕轴线旋转;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108、110),它们接近所述显影器辊(112);
入口腔室(100),其沿着所述轴线从与入口开口(122)相邻的第一端延伸通过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入口腔室(100)具有底板,所述底板具有沿着所述轴线延伸到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部分(132)和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入口开口(122)之间与所述入口开口(122)相邻且在所述入口开口(122)下方的第二下陷部分(130);以及
颈部(104),其形成从所述入口腔室(100)到所述显影器辊(112)的墨流动路径,其中,所述颈部(104)具有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大于或等于1.5 mm并且小于或等于4 mm的宽度,其中,所述颈部(104)具有至少65 mm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入口腔室(100)具有与所述入口开口(122)相邻的第一横截面积,并且其中,所述入口开口(122)具有所述第一横截面积的至少75%的第二横截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器,其中,所述底板(128)的第一部分(132)从所述第二端朝着所述第一端向下倾斜。
1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电子照相(LEP)墨显影器来进行墨流分配的方法,包括:
通过入口开口(122)将墨供应至具有底板(128)的入口腔室(100),所述底板(128)具有与所述入口开口(122)相邻的第二下陷部分(130);
通过从所述入口腔室(100)延伸的颈部(104)将墨从所述入口腔室(100)引导至显影器辊(112)的被静电充电的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US2012/032657 WO2013151562A1 (en) | 2012-04-07 | 2012-04-07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y ink develop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4962A CN104204962A (zh) | 2014-12-10 |
CN104204962B true CN104204962B (zh) | 2019-07-30 |
Family
ID=4930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2209.8A Active CN104204962B (zh) | 2012-04-07 | 2012-04-07 | 液体电子照相的墨显影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291948B2 (zh) |
EP (1) | EP2834710B1 (zh) |
JP (1) | JP6042967B2 (zh) |
CN (1) | CN104204962B (zh) |
WO (1) | WO201315156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58198A1 (en) | 2015-09-30 | 2017-04-0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eveloper inlets |
US10514633B2 (en) * | 2016-01-27 | 2019-12-2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ink developer unit |
US10983459B2 (en) | 2016-01-27 | 2021-04-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ink developer unit |
CN108700841A (zh) * | 2016-01-27 | 2018-10-23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导电辊 |
WO2017131701A1 (en) * | 2016-01-28 | 2017-08-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 liquid developer |
US10809650B2 (en) * | 2016-02-08 | 2020-10-20 | Hp Indigo B.V. | Printing liquids concentration |
JP6875534B2 (ja) * | 2017-02-14 | 2021-05-26 | エイチピー・インディゴ・ビー・ブイHP Indigo B.V. | 継ぎ目検出 |
US10845734B2 (en) | 2017-02-27 | 2020-11-24 | Hp Indigo B.V. | Wiper assemblies |
JP6891007B2 (ja) | 2017-03-09 | 2021-06-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10928753B2 (en) * | 2017-03-13 | 2021-02-23 | Hp Indigo B.V. | Spring in a printing fluid developer |
CN110402419B (zh) * | 2017-03-13 | 2022-10-11 | 惠普印迪戈股份公司 | 打印流体显影器组件 |
WO2018196955A1 (en) | 2017-04-25 | 2018-11-01 | Hp Indigo B.V. | Flow structure for an ink supply in a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unit |
US10908529B2 (en) | 2017-09-21 | 2021-02-02 | Hp Indigo B.V. | Print agent supply unit valve |
WO2019072376A1 (en) * | 2017-10-10 | 2019-04-18 | Hp Indigo B.V. | APPARATUS FOR USE IN AN ELECTROGRAPHIC PRINTER |
CN111033390B (zh) * | 2017-10-31 | 2022-08-05 | 惠普深蓝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电记录打印机的设备 |
WO2019160544A1 (en) * | 2018-02-14 | 2019-08-2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stablishing distances between developer roller surfaces and electrodes |
JP2019159260A (ja) * | 2018-03-16 | 2019-09-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CN108535981B (zh) * | 2018-05-10 | 2021-01-01 | 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药性挥发的药水槽 |
US12162265B2 (en) | 2019-02-22 | 2024-12-1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Offset print apparatus and method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8507A (en) * | 1998-06-30 | 2000-08-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k supplying techniqu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0568674T3 (da) | 1991-11-26 | 1996-12-23 | Namic Bv | Farvekammerrakel til et farveoverførende legeme |
WO2003014834A2 (en) * | 2001-08-08 | 2003-02-20 | Indigo N.V. | Coating especially for liquid toner imaging system components |
US7356287B2 (en) * | 2005-01-10 | 2008-04-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nk developer foil |
US20080141882A1 (en) | 2006-10-13 | 2008-06-19 | David Sabo | Imaging device |
US7657209B2 (en) | 2007-09-24 | 2010-02-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pparatus for containing splashes in an ink developer |
US7668488B2 (en) * | 2007-10-15 | 2010-02-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y printing device binary ink developer having suction cavities |
US8523340B2 (en) | 2008-06-05 | 2013-09-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ducing ink droplets generated by bursting bubbles in an ink developer |
US8428495B2 (en) | 2008-10-28 | 2013-04-2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ent Company, L.P. | Coatings for LEP printers, LEP printer structures, LEP printers, and methods of inhibiting sludge formation |
EP2440409B1 (en) * | 2009-06-08 | 2020-04-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Developer unit and method thereof |
CN102812403B (zh) | 2010-04-02 | 2015-11-25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液体光电成像墨显影器 |
US8224210B2 (en) * | 2010-04-08 | 2012-07-1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mage developer for presenting ink to a photoconductor |
-
2012
- 2012-04-07 WO PCT/US2012/032657 patent/WO201315156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4-07 US US14/391,159 patent/US929194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07 JP JP2015504538A patent/JP604296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07 CN CN201280072209.8A patent/CN104204962B/zh active Active
- 2012-04-07 EP EP12873706.1A patent/EP283471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6
- 2016-02-22 US US15/050,420 patent/US98110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8507A (en) * | 1998-06-30 | 2000-08-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k supplying techniqu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515648A (ja) | 2015-05-28 |
EP2834710B1 (en) | 2018-12-26 |
US9291948B2 (en) | 2016-03-22 |
CN104204962A (zh) | 2014-12-10 |
EP2834710A4 (en) | 2015-04-29 |
US9811027B2 (en) | 2017-11-07 |
US20150078785A1 (en) | 2015-03-19 |
EP2834710A1 (en) | 2015-02-11 |
JP6042967B2 (ja) | 2016-12-14 |
WO2013151562A1 (en) | 2013-10-10 |
US20160216644A1 (en) | 2016-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04962B (zh) | 液体电子照相的墨显影器 | |
US8837990B2 (en) |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y ink developer | |
JP5162463B2 (ja) | エレクトログラフィックプリンティング又はコピー装置での転写像(中間像)坦体上に形成される潜像の現像用の装置及び方法 | |
US759965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40016976A1 (en) | Digit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Toner Removal | |
US7437104B2 (en) | Developer cleaning | |
JP5734022B2 (ja) | エレクトログラフィ方式の印刷機または複写機において中間像担持体上に形成された電位像を現像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0399206C (zh) | 液体显影装置 | |
US8670696B2 (en) | Developing device usable with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090185843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Cleaning Device | |
US8942615B2 (en) | Vortex flow resisters | |
CN1210995A (zh) | 记录装置 | |
JP2002278300A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供給方式 | |
KR100428641B1 (ko) | 습식 인쇄기의 현상장치 | |
JP3766299B2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供給方式 | |
CN1467584A (zh) | 液体静电复制成像装置 | |
US20200073290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1083804A (ja) | 記録装置 | |
CN1540453A (zh) | 液体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 | |
JP2010191307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13210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