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4931B - 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04931B CN104204931B CN201380015318.0A CN201380015318A CN104204931B CN 104204931 B CN104204931 B CN 104204931B CN 201380015318 A CN201380015318 A CN 201380015318A CN 104204931 B CN104204931 B CN 1042049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r
- colored portion
- display
- tone
- pix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reflectors or illuminat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2—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flect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A)在显示白及黑的电泳显示层(14)上具备滤色器层(16)。着色部(1R)与非着色部(T)具备在滤色器层(16)的像素内,且着色部(1R)具有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为某特定数值的色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型彩色显示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具备电泳显示层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图像显示面板,使用背光的液晶显示面板成为主流。但是,使用背光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对眼睛造成的负担变大,因此有时不适于长时间持续观看的用途。
作为眼睛负担小的显示装置,提出了在一对电极间具备电泳显示层的电泳式反射型显示面板、即电子纸。该电泳式的显示面板与经印刷的纸面同样,由于是通过反射光显示文字或图像的装置,因此对眼睛的负担小、适于长时间持续观看的操作。
目前,电泳式的显示面板在结构上来说以黑白显示为主的二色显示是主流。但是,提出了一种在电泳显示层上设置由红、绿、蓝的3原色的像素构成的滤色器来进行多色显示的显示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161964号公报)。
另一方面,代表电泳式的显示面板的反射型显示器由于利用外部光进行显示,因此对于面板的辉度(明亮度)存在制约。另外,在具备在各像素内带有红、绿、蓝的3原色的着色部的滤色器进行多色显示时,有时会因滤色器而辉度降低。
即便在实现多色显示时,也存在不用全彩色而是用白、黑之外再1个颜色的共计3色的显示就足够了的用途。此时,通过在各像素内配置着色部和非着色部(透明部),可以提高面板的辉度(明亮度)。但是,当在各像素内配置着色部和非着色部(透明部)时,由于观察者观察到着色部的色调和非着色部的色调(白/黑色调)混合而成的颜色,因此一般来说有颜色纯度(鲜艳的程度)自着色部所具有的色调降低的倾向。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行明亮、鲜艳的彩色显示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各方式中,反射型彩色显示器通过在基板上依次层叠电泳显示层、透光性电极层、以及在所述透光性电极层上的像素内含有着色部和非着色部的滤色器层而形成。
第1方式中,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30≤a*≤70”、“-20≤b*≤20”的各式的红色色调。
第2方式中,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70≤a*≤-30”、“-20≤b*≤20”的各式的绿色色调。
第3方式中,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30≤a*≤70”、“-20≤b*≤20”的各式的红色色调、和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70≤a*≤-30”、“-20≤b*≤20”的各式的绿色色调。
第4方式中,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70≤b*≤-30”的各式的蓝色色调。
第5方式中,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30≤b*≤70”的各式的黄色色调。
第6方式中,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70≤b*≤-30”的各式的蓝色色调、和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30≤b*≤70”的各式的黄色色调。
第7方式中,第1、第2、第4、第5中的任一种方式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的像素内的着色部与非着色部的面积比可以为1:1~1:7。
第8方式中,第3或第6方式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的着色部在像素内所占的面积可以为25%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能够提供利用通过具有色调的着色部和非着色部所实现的显示色、可进行明亮、鲜艳的彩色显示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之一例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的颜色显示状态之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的其他的颜色显示状态之一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之一例的截面图。
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具有在表面具备规定图案的像素电极12的基板11上依次层叠粘接层13、电泳显示层14、透明电极层(透光性电极层)15、油墨定影层(未图示)、油墨定影层上的像素内具备着色部和非着色部的滤色器层16、保护膜17而成的构成。
具体地说,该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中,在基板11上隔着粘接层13形成电泳显示层14。
像素电极12连接于各个开关元件(未图示)。随着开关元件的动作,可以对像素电极12与透明电极层15之间施加正或负的电压。
电泳显示层14为利用粘合剂树脂固定微胶囊14a而形成。微胶囊14a是封入在分散液中分散有电泳元件的分散介质而形成。微胶囊14a例如通过在微胶囊壳内使电极性不同的2种粒子分散在透明的分散介质中而形成。
作为上述电极性不同的2种粒子,例如使用黑色粒子与白色粒子的组合。作为黑色粒子,例如使用无机碳等无机颜料、玻璃或树脂等的微粉末或者它们的复合体等。作为白色粒子,使用公知的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锌等白色无机颜料、醋酸乙烯酯乳液等有机化合物或者它们的复合体等。
在电泳显示层14上依次层叠透明电极层15、油墨定影层、滤色器层16及保护膜17。
滤色器层16作为含有着色部(着色层)(1色或2色)及非着色部的像素而形成。着色部和非着色部与像素电极12的图案对应地形成。
滤色器层16可以如液晶显示装置用的滤色器那样利用着色抗蚀剂膜的光刻法来形成。还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电泳式反射型显示器中使用的滤色器通过形成接收层、在该接收层上涂布多个油墨来形成。接收层通过涂布含有树脂的接收层形成用涂液来形成。
作为接收层,可以使用聚氨酯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乙烯醇树脂等。另外,为了提高油墨的溶剂的吸收性,接收层还可含有合成氧化硅或氧化铝等多孔质物质。接收层例如如果是进行单张处理,则通过丝网印刷法、胶版印刷法、旋涂法或利用模具的间歇涂覆来形成。接收层例如如果是进行利用卷对卷的连续处理,则通过膜涂、逗号涂布、帘式涂布或凹版涂布等常用的涂布技术来形成。涂覆后的接收层形成用涂液例如通过加热或送风等被干燥。
作为油墨在本实施方式的滤色器层16的接收层上的涂布方法,由于未形成用于隔开像素的黑色矩阵,因此有必要进行根据颜色的分开涂覆,可以使用丝网印刷法、胶版印刷法或喷墨印刷法等。这些油墨的涂布方法中,由于对位容易、生产率也高,优选使用喷墨印刷法向接收层喷吐油墨来形成滤色器。
作为喷墨印刷法,根据油墨喷吐方法的不同,有压电变换方式和热交换方式,优选使用压电变换方式的装置。喷墨装置的油墨的粒子化频率优选为5~100kHz左右。喷墨装置的喷嘴直径优选为5~80μm左右。喷墨装置优选是配置有多个喷头、在1个喷头上组装有60~500个左右的喷嘴的装置。
接着,对图1所示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对像素电极12施加电压时,施加于电泳显示层14的微胶囊14a的电场发生移动。像素电极12为正极时,微胶囊14a内的带负电的粒子向像素电极12侧移动,带正电的粒子向透明电极层15侧移动。同样地,像素电极12为负极时,微胶囊14a内的带正电的粒子向像素电极12侧移动,带负电的粒子向透明电极层15侧移动。
例如当黑色粒子带正电、白色粒子带负电、像素电极12为负极时,如图1所示,黑色粒子向像素电极12侧移动、白色粒子向透明电极层15侧移动。此时,所有的光在表面存在白色粒子的微胶囊层处反射,观察者可以观察到透过了滤色器层16的光。
图2是表示基于以上工作原理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A的颜色显示状态之一例的立体图。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A在黑白显示的电泳显示层14上具备例如含有红色调的着色部1R和非着色部(透明部)T的像素。此外,图2中作为例子示出了配置于像素内的着色部和非着色部被各向同性地分割成4份、排列成矩形状的情况。
在图2所示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A中,当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白显示时、或者仅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着色部1R的部分进行白显示时,变成着色部1R的色调与非着色部T的白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或者着色部1R的色调与非着色部T的黑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显示类似于着色部1R的色调的颜色。在仅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着色部1R的部分进行黑显示时,由于仅透过非着色部T的光被反射,因此变为白显示。在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黑显示时,像素内的所有光未被反射而变为黑显示。由此,可进行3色显示。
此时,着色部1R优选是其色调为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30≤a*≤70”、“-20≤b*≤20”的各式的红色色调。
红色色调并非上述范围时,在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白显示时、或者仅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着色部1R的部分进行白显示时,例如为“a*≤30”时,颜色显示时的鲜艳度差,无法获得白/黑显示与颜色显示(红)的对比度(浓淡比)。而为“a*≥70”时,无法充分地获得颜色显示时的明亮度,无法获得黑显示与着色显示(红)的对比度(明暗比)。
同样地,在着色部为绿色色调、蓝色色调及黄色色调时也同样地优选各着色部的色调是具有前述记载的色调的色调。
配置于像素内的着色部和非着色部如图2所示,示出的是排列成被各向同性地分割成4份的矩形状,但并非限定于此,只要是各向同性地分割的排列即可。
对于此时的着色部与非着色部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1:1~1:7的范围。
着色部面积小时(不足总像素面积中的12.5%),颜色显示时的鲜艳度差,无法获得适当的白/黑显示与着色显示的对比度(浓淡比)。而着色部面积大时(总像素面积中的50%以上),白显示的明亮度差,无法获得适当的白显示与黑显示的对比度(明暗比)。
图3所示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B在黑白显示的电泳显示层14上具备含有例如红色调的着色部1R和绿色调的着色部2G以及非着色部(透明部)T的像素。
在上述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B中,在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白显示时,观察者观察到透过了着色部1R和着色部2G以及非着色部T的光被反射而混合在一起的颜色。各个着色部的色调满足上述记载的色调时,着色部1R与着色部2G分别处于补色关系,混合而成的颜色变成白色显示,与透过非着色部T的光一起被观察者观察到,因此获得明亮的白显示。
在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着色部1R及着色部2G的部分进行黑显示时,也同样地变为白显示。但是,此时,与使对应于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白显示所获得的情况相比,反射率(明亮度)更差。
在仅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着色部1R的部分进行白显示时、或者在仅使对应于着色部2G的部分进行黑显示时,可进行类似于着色部1R所具有的色调的红显示。在仅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着色部2G的部分进行白显示时、或者仅使对应于着色部1R的部分进行黑显示时,可以进行类似于着色部2G所具有的色调的绿显示。
在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黑显示时,可进行黑显示,可进行特别明亮的白显示,可以实现能够进行白/黑显示的对比度(明暗比)优异的4色显示的反射型显示器。
着色部1R或着色部2G不满足上述记载的色调时,在使对应于电泳显示层14的1个像素的部分全部进行白显示时,着色部与非着色部的色调混合而成的颜色不会变为白色显示,仅在着色部为黑显示时可实现有效的白显示,因此白/黑显示的对比度(明暗比)严重劣化。
在着色部具有蓝色调和黄色调时,同样地通过着色部的色调具有上述记载的色调,可以实现能够进行白/黑显示的对比度(明暗比)优异的4色显示的反射型显示器。
配置于1个像素内的着色部和非着色部如图3所示,示出的是排列成被各向同性地分割成4份的矩形状,但并非限定于此,只要是各向同性地分割的排列即可。此时着色部在总像素内所占的面积比优选为25%以上。着色部面积比小时(以着色部的面积比计不足25%),各颜色显示时的鲜艳度差,无法获得适当的白/黑显示与各着色显示的对比度(浓淡比)。
关于用于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滤色器的油墨,由着色材料、溶剂、树脂、分散剂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油墨的着色材料不管是有机颜料、无机颜料、染料等,可以使用所有的色素。优选地可举出有机颜料,特别优选耐光性优异。具体地说,可以使用C.I.颜料红9、19、38、43、97、122、123、144、149、166、168、177、179、180、192、208、215、216、217、220、223、224、226、227、228、240、254、颜料蓝15、15:6、16、22、29、60、64、C.I.颜料绿7、36、56、C.I.颜料黄20、24、86、81、83、93、108、109、110、117、125、137、138、139、147、148、150、153、154、166、168、185、C.I.颜料橙36、73、C.I.颜料紫23等。另外,为了获得所希望的色调,还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滤色器的红色像素中,从颜色特性、分散性、耐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PR177、PR254或PR177与PR254的组合。
在本实施方式的滤色器的绿色像素中,从颜色特性、分散性、耐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PG7、PG36或PG7与PG36与PB15:3的组合。此时,优选PG7或PG36的重量比率为50~100%、PB15:3的重量比率为0~50%。
在本实施方式的滤色器的蓝色像素中,从颜色特性、分散性、耐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PB15:6或PB15:6与PV23的组合。此时,优选全部颜料中的PB15:6的重量比率为50~100%、PV23的重量比率为0~50%。
在本实施方式的滤色器的黄色像素中,从颜色特性、分散性、耐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PY150、PY138或PY150与PY138与PO73的组合。此时,优选PY150及PY138的重量比率为30~100%、PO73的重量比率为0~70%。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油墨中使用的溶剂,考虑到喷墨印刷的适应性,优选表面张力为35mN/m以下且沸点为130℃以上的溶剂。表面张力为35mN/m以上时,会对喷墨喷吐时的墨点形状的稳定性带来显著的不良影响。沸点为130℃以下时,有时喷嘴附近的干燥性会显著变高、发生喷嘴堵塞等不良情况。
具体地说,作为溶剂,使用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2-丁氧基乙醇、醋酸2-乙氧基乙酯、醋酸2-丁氧基乙酯、醋酸2-甲氧基乙酯、2-乙氧基乙基醚、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2-(2-丁氧基乙氧基)乙醇、醋酸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醋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2-苯氧基乙醇、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但是,溶剂并非限定于这些,只要是满足上述要件的溶剂即可优选使用,另外还可根据需要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溶剂。
作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例如使用丙烯酸系树脂、酚醛清漆系树脂等。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之一例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单体,使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者(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酯等脂环式(甲基)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但并非限定于这些。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并用2种以上。进而,还可以与能够和这些丙烯酸酯共聚的苯乙烯、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苯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马来酰亚胺、乙基马来酰亚胺、正丁基马来酰亚胺、月桂基马来酰亚胺等化合物进行共聚。
另外,还可对丙烯酸系树脂加成烯键式不饱和基团。作为对丙烯酸系树脂加成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方法,使用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的树脂加成丙烯酸等含烯键式不饱和基团和羧酸的化合物的方法、对甲基丙烯酸酸等含羧酸的树脂加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的丙烯酸酯的方法、或者对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羟基的树脂加成异氰酸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等含异氰酸酯基的丙烯酸酯的方法等,但并非限定于这些例子。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树脂之一例的酚醛清漆树脂,使用苯酚酚醛清漆系环氧树脂或甲酚酚醛清漆系环氧树脂等。
粘合剂树脂的质均分子量优选为500~1000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500~8000的范围内。粘合剂树脂的质均分子量超过10000时,有时在着色部的干燥工序时油墨的流动性不足、图案平坦性差。粘合剂树脂的质均分子量不足500时,难以满足对滤色器所要求的耐溶剂性、耐热性等物性。
着色材料的分散剂是为了提高颜料在溶剂中的分散性而使用的。作为分散剂,例如使用离子性、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具体地说,作为分散剂,例如使用烷基苯磺酸钠、聚脂肪酸盐、脂肪酸盐烷基磷酸盐、四烷基铵盐、聚氧乙烯烷基醚等。作为分散材料,也可使用有机颜料衍生物、聚酯等。分散剂可单独使用1种、或者根据需要也可混合使用2种以上。
本实施方式的油墨的粘度优选为1~20mPa·s的范围、更优选为5~15mPa·s的范围。若着色材料的粘度超过20mPa·s时,有时喷墨喷吐时会发生油墨不会落在规定位置的不良情况、或者有时会导致喷嘴堵塞等不良情况。而当油墨的粘度不足1mPa·s时,在喷吐油墨时,有时油墨会发生飞散。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泳式反射型彩色显示器10、10A、10b能够进行明亮、颜色纯度良好、彩色色调和白及黑的显示,能够进行3色或4色的显示。
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不改变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而适用。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电泳显示层的制作>
将用聚乙烯树脂覆盖了表面的平均粒径为3μm的氧化钛粉末(白色粒子)和利用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平均粒径为4μm的炭黑粉末(黑色粒子)分散在四氯乙烯中,获得分散液。此时,白色粒子带负电、黑色粒子带正电。
将该分散液进行O/W乳化,通过利用明胶-阿拉伯树胶的复合凝聚法形成微胶囊。然后,将分散液封入在微胶囊中。对如此获得的微胶囊进行筛分,按照平均粒径为60μm、50~70μm的粒径的微胶囊的比例达到50%以上的方式使微胶囊的粒径统一。
接着,制备固体成分为40质量%的微胶囊的水分散液。将该水分散液与固体成分为25质量%的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CP-7050,大日本油墨株式会社制)、表面活性剂、增粘剂和纯水混合,制作电泳层形成用涂液。将该涂液涂布在表面上形成有由ITO构成的像素电极12的例如玻璃等基板11上,形成电泳显示层14。
在该电泳显示层14上形成由ITO构成的透明电极层15,在该透明电极层15上使用逗号涂布机连续涂覆聚酯树脂系的接收液(NS-141LX,高松油脂株式会社制),形成平均膜厚为10μm的接收层。
<颜料分散液的制作>
接着,制作着色材料。作为滤色器的制造中使用的着色材料含有的用于着色的颜料,例如使用表1所示的颜料。按照表1所示的处方,利用珠磨机分散将颜料充分地混炼,制作红色颜料分散液、绿色颜料分散液、蓝色颜料分散液及黄色颜料分散液。
表1
<着色材料的制作>
在如此制作的颜料分散液中添加粘合剂树脂及有机溶剂,充分地搅拌,制作表2所示的6种滤色器用着色材料(油墨A~F)。
表2
<滤色器层16的形成>
接着,对于形成于电泳显示层14上的接收层,使用搭载有12pl、180dpi(每2.54cm为180墨点)喷头(Seiko Instruments株式会社制)的喷墨印刷装置,将上述着色材料的油墨A涂覆在各像素的规定位置上。之后,使用热风烘箱执行80℃×5分钟的干燥,由此形成含有着色部R和非着色部T的滤色器层16。
另外,为了进行利用像素内的着色部R的透射光的色调确认,对于预先在作为基材的玻璃上形成有上述接收层的基材实施同样的涂覆后,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颜色测定。
其结果,获得实施例1所示的滤色器。
最后,在滤色器层16上形成保护膜17,完成电泳式反射型显示器。
[实施例2~6]、[比较例1~4]
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以表3所示的油墨、印刷条件的组合获得实施例2~6和比较例1~4的滤色器。
由表3所示的结果可知以下内容。
即,当能够进行实施例1~4所示的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及黄色(YELLOW)相的任一种与白/黑显示的3色显示时,各着色部的色调是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
RED:30≤a*≤70、-20≤b*≤20
GREEN:-70≤a*≤-30、-20≤b*≤20
BLUE:-20≤a*≤20、-70≤b*≤-30
YELLOW:-20≤a*≤20、30≤b*≤70的各式,
在着色部与非着色部为1:1~1:7的范围的情况下,
当实施电泳式反射型显示器的白/黑及各色显示(R、G、B、Y)时,明亮度(反射率)及颜色纯度(彩度c*)良好,可获得白/黑/彩色颜色显示下的对比度良好的显示。
即,当能够进行实施例5~6所示的红色调及绿色调或者蓝色调及黄色调与白/黑显示的4色显示时,
各着色部的色调是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
RED:30≤a*≤70、-20≤b*≤20
GREEN:-70≤a*≤-30、-20≤b*≤20
BLUE:-20≤a*≤20、-70≤b*≤-30
YELLOW:-20≤a*≤20、30≤b*≤70的各式,
在着色部在上述像素内所占的面积比占25%以上的情况下,
当实施电泳式反射型显示器的白/黑及各色显示(R、G、B、Y)时,明亮度(反射率)及颜色纯度(彩度c*)良好,可获得白/黑/彩色颜色显示下的对比度良好的显示。
对于除此之外的比较例1~4,在实施电泳式反射型显示器的白/黑及各色显示(R、G、B、Y)时,明亮度(反射率)及颜色纯度(彩度c*)不充分,无法获得白/黑/颜色显示下的对比度良好的显示。
Claims (6)
1.一种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是在基板上依次层叠电泳显示层、透光性电极层、以及在所述透光性电极层上的像素内含有着色部和非着色部的滤色器层而成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70≤a*≤-30”、“-20≤b*≤20”的各式的绿色色调。
2.一种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是在基板上依次层叠电泳显示层、透光性电极层、以及在所述透光性电极层上的像素内含有着色部和非着色部的滤色器层而成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30≤a*≤70”、“-20≤b*≤20”的各式的红色色调、和使用所述D65光源、利用所述透射光测得的所述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70≤a*≤-30”、“-20≤b*≤20”的各式的绿色色调。
3.一种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是在基板上依次层叠电泳显示层、透光性电极层、以及在所述透光性电极层上的像素内含有着色部和非着色部的滤色器层而成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30≤b*≤70”的各式的黄色色调。
4.一种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是在基板上依次层叠电泳显示层、透光性电极层、以及在所述透光性电极层上的像素内含有着色部和非着色部的滤色器层而成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部的色调具备使用D65光源、利用透射光测得的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70≤b*≤-30”的各式的蓝色色调、和使用所述D65光源、利用所述透射光测得的所述L*a*b*表色系色度图中的色度坐标(a*、b*)满足“-20≤a*≤20”、“30≤b*≤70”的各式的黄色色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内的所述着色部与所述非着色部的面积比为1:1~1:7。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反射型彩色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部在所述像素中所占的面积为25%以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64014 | 2012-03-21 | ||
JP2012-064014 | 2012-03-21 | ||
PCT/JP2013/057887 WO2013141256A1 (ja) | 2012-03-21 | 2013-03-19 | 反射型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04931A CN104204931A (zh) | 2014-12-10 |
CN104204931B true CN104204931B (zh) | 2018-04-27 |
Family
ID=4922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153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4931B (zh) | 2012-03-21 | 2013-03-19 | 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94841B2 (zh) |
EP (1) | EP2829910A4 (zh) |
JP (1) | JP6065905B2 (zh) |
KR (1) | KR20140138170A (zh) |
CN (1) | CN104204931B (zh) |
TW (1) | TW201346414A (zh) |
WO (1) | WO201314125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76786A (zh) * | 2012-03-23 | 2019-10-25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彩色反射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WO2014030336A1 (ja) | 2012-08-21 | 2014-02-27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反射型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4685413A (zh) * | 2012-10-04 | 2015-06-03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
TWI533268B (zh) | 2013-11-15 | 2016-05-1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彩色反射式顯示器以及其操作方法 |
JP6471641B2 (ja) * | 2015-08-04 | 2019-02-20 |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05159006B (zh) * | 2015-09-15 | 2018-06-29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反射型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JP6974485B2 (ja) * | 2017-09-26 | 2021-12-0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積層体、及び、固体撮像素子 |
CN109870844B (zh) * | 2019-03-18 | 2020-08-25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补色光的节能显示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66738A (en) * | 1979-12-28 | 1998-06-16 | Flex Products, Inc. | Paired optically variable article with paired optically variable structures and ink, paint and foil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
JP2003161964A (ja) | 2001-11-22 | 2003-06-06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多色表示パネル |
JP2004226885A (ja) * | 2003-01-27 | 2004-08-1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US7463408B2 (en) * | 2003-10-23 | 2008-12-09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Fast full col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with improved driving |
JP4746933B2 (ja) * | 2005-08-01 | 2011-08-10 |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カラー電子ペーパー表示装置 |
JP2009103886A (ja) * | 2007-10-23 | 2009-05-14 | Bridgestone Corp |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
WO2009117730A1 (en) * | 2008-03-21 | 2009-09-24 | E Ink Corporation |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color filters |
JP2010139863A (ja) * | 2008-12-12 | 2010-06-24 | Bridgestone Corp | ドットマトリックス型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US8797637B2 (en) * | 2010-06-07 | 2014-08-05 | Nippon Steel & Sumikin Chemical Co., Ltd. | Color display device for electronic pap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
US8654285B2 (en) | 2010-09-06 | 2014-02-18 | Chi Mei Corporation |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red filter segment having a red pigment combination wherein the weight ratio of an azo-based red pigment and an anthraquinone-based red pigment ranges from 20/80 to 80/20 |
-
2013
- 2013-03-19 JP JP2014506252A patent/JP606590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3-19 WO PCT/JP2013/057887 patent/WO201314125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19 EP EP13764967.9A patent/EP2829910A4/en not_active Ceased
- 2013-03-19 CN CN201380015318.0A patent/CN10420493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3-19 KR KR20147025938A patent/KR20140138170A/ko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3-20 TW TW102109789A patent/TW201346414A/zh unknown
-
2014
- 2014-09-19 US US14/491,410 patent/US94948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141256A1 (ja) | 2013-09-26 |
TW201346414A (zh) | 2013-11-16 |
EP2829910A1 (en) | 2015-01-28 |
EP2829910A4 (en) | 2015-11-25 |
US9494841B2 (en) | 2016-11-15 |
JPWO2013141256A1 (ja) | 2015-08-03 |
JP6065905B2 (ja) | 2017-01-25 |
CN104204931A (zh) | 2014-12-10 |
US20150009552A1 (en) | 2015-01-08 |
KR20140138170A (ko) | 2014-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04931B (zh) | 反射型彩色显示器 | |
US11467465B2 (en) | Reflective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2934017A (zh) | 电子纸用彩色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858027B (zh) | 滤色器及具备该滤色器的显示装置 | |
US10564508B2 (en) | Reflection-typ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JP6287843B2 (ja) | 反射型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 |
CN102681282A (zh) | 多色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681280A (zh) | 彩色电泳方式的显示介质面板 | |
JP2018185370A (ja) | 反射型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102244B2 (ja) | 反射型カ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 |
CN102681281A (zh) | 多色显示板 | |
JP6094244B2 (ja) | 反射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4041210A (ja) | 反射型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17110077A1 (ja) | 反射型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WO2015045357A1 (ja) | カラーフィルタを備える反射型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