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8615A -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98615A CN104198615A CN201410475956.7A CN201410475956A CN104198615A CN 104198615 A CN104198615 A CN 104198615A CN 201410475956 A CN201410475956 A CN 201410475956A CN 104198615 A CN104198615 A CN 1041986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eoniflorin
- flavored
- taste
- content
- minu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加味益母草膏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且样品前处理方法为:精密称取加味益母草膏8~15g,加入甲醇溶液15~30ml,超声4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至50ml,摇匀,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24∶76),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测定波长为231nm,柱温为30.0℃。本发明所述的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针对特定组分的加味益母草膏,可以准确地测定含量较低的芍药苷,从而有助于准确地控制白芍的投料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属于医药产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味益母草膏,是以益母草膏为基体,增加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成份,其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色不正、经水短少及产后瘀血腹痛等病症。由于加味益母草膏的主体成分是益母草膏,因此传统的加味益母草膏的有效成分的含量监控,主要是测定益母草中有效成分水苏碱;但是随着医药研究地不断深入和质量控制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加味益母草膏种附属成份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也成为了一种要求。
为了控制加味益母草膏中白芍的投入量,从而可以使加味益母草膏整体药性达到最优水平,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加味益母草膏中微量的附属功能成份的含量是否符合指标要求,从而控制并适当调节原料加工时白芍的投料量。现有技术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主要通过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实现,但是对于组分特定的加味益母草膏而言,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仍有待于进步一优选,以实现较低的检出限和较高的检测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针对特定组分的加味益母草膏,可以准确地测定含量较低的芍药苷,从而有助于准确地控制白芍的投料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加味益母草膏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且样品前处理方法为:精密称取加味益母草膏8~15g,加入甲醇溶液15~30ml,超声4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至50ml,摇匀,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质量分数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4∶76),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测定波长为231nm,柱温为3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中国药典中提供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中供试品前处理方法为取白勺粉约0.l 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声处理(功率240W,频率45kHz)30分钟,放冷,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上述记载未具体公开稀乙醇的浓度;由于甲醇相对于乙醇对极性的芍药苷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因而本发明选用甲醇替代乙醇改进供试品的前处理方法,并且通过后文具体实施例中供试品溶液提取方法的选择可知以纯甲醇为提取溶剂,对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提取效果较好;中国药典所记载的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仅公开了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而实际上不同厂家的同类市售色谱柱也具有不同的分离效果,本发明选用的Kromasil C18色谱柱具有较优的分离效果;此外,中国药典所记载的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乙腈∶质量百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14∶86)为流动相,对于由还含有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成分的加味益母草膏而言,该流动相分离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本发明尝试了使用体积比为24比76的甲醇与质量百分数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开发适合的前处理方法和色谱分析条件,本发明所提供的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样品检测的最低限量为0.6ng,芍药苷含量的测定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67%,精密度和重复性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芍药苷紫外光谱图;
图2为芍药苷对照品检测限量HPLC图;
图3为芍药苷(704μg/ml)纯度检查HPLC图;
图4为缺白芍阴性样品HPLC图(芍药苷);
图5为白芍药材HPLC图(11号峰为芍药苷);
图6为制剂样品HPLC图(9号峰为芍药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1)仪器和试剂:Waters 510泵,Waters 486紫外-可见检测器,Rheodyne进样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WDL-95色谱工作站,水为纯化水,三氟乙酸为色谱纯(TEDIA公司)。
(2)对照品来源及纯度检查:芍药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736-200423。
(3)色谱条件的选择:色谱柱:汉邦科技有限公司,Kromasil C18(5μ,4.6×250mm);流动相:体积比为24比76的甲醇与质量百分数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的混合液;测定波长为231nm,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
(4)对照品稳定性的试验:同一浓度对照品溶液,每隔2小时测一次,连续进样6次,测定结果见表1。
表1芍药苷对照品稳定性
(5)对照品精密度的试验:同一浓度对照品溶液,依法测定,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结果见表2。
表2芍药苷对照品精密度
序号 | 芍药苷峰面积 |
1 | 4.95400 |
2 | 4.88700 |
3 | 4.91550 |
4 | 4.92850 |
5 | 4.82450 |
6 | 4.80100 |
RSD(%) | 1.23 |
(6)线性关系的考察即芍药苷的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配成芍药苷标准贮备液(704μg/ml)。再分别配成352μg/ml、176μg/ml、88μg/ml、44μg/ml、22μg/ml的系列对照品分别吸取上述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进样器,测定,如后文附图3所示;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对照品浓度(μg/ml)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
Y=2837.8X-6736.9;R=0.9998
芍药苷浓度在22~704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见表3。
表3芍药苷对照品的标准曲线
(7)供试品溶液提取方法的选择:对样品在不同浓度甲醇和不同体积进行超声提取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加100%甲醇50ml超声处理40分钟,芍药苷提取效果最好故选择100%甲醇50m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10g,置50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液适量,超声4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摇匀,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即得。
(8)空白试验:原方去白芍药材,按制剂工艺法进行制备得缺白芍的空白制剂。取本品空白制剂10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液适量,超声4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摇匀,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即得空白供试品溶液。按含量测定方法分析,空白样品色谱在芍药苷峰相应保留时间上没有干扰峰,见后文附图4。
(9)稳定性试验:同一样品(批号050711)供试液,每隔2小时测一次,共测6次,结果见表4。
表4制剂中芍药苷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10)精密度试验:同一供试液(批号050711),依法测定,连续进样6次,测定结果见表5。
表5制剂中芍药苷的精密度考察试验结果
序号 | 芍药苷峰面积 |
1 | 399200 |
2 | 408400 |
3 | 409700 |
4 | 407600 |
5 | 406500 |
6 | 399800 |
RSD(%) | 1.12 |
(11)重复性试验:同一批号(批号050711)制剂6份,依法处理,测定,结果见表6。
表6制剂中芍药苷的重复性试验结果
(12)检测灵敏度及检测下限:本品检测时,对照品浓度(ng)与检测信号(mv)的比值约为30,样品的检测灵敏较高;当芍药苷进样量0.6ng时,呈现0.15mv强度的色谱峰,见后文附图2。
(13)回收率试验:取含量已测定的制剂(批号050711),进行加样回收率试验。分别取本品5g六份,精密称定,置于六个1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芍药苷对照液(0.718mg/ml)各2ml,2ml,2.5ml,2.5ml,3ml,3ml,加甲醇溶液适量,超声4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摇匀,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即得。依法测定,计算,结果见表7。
表7制剂中芍药苷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加味益母草膏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且样品前处理方法为:精密称取加味益母草膏8~15g,加入甲醇溶液15~30ml,超声40分钟,冷却至室温,用甲醇定容至50ml,摇匀,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质量分数为0.1%的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4∶76),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测定波长为231nm,柱温为3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75956.7A CN104198615B (zh) | 2014-09-17 | 2014-09-17 |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75956.7A CN104198615B (zh) | 2014-09-17 | 2014-09-17 |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98615A true CN104198615A (zh) | 2014-12-10 |
CN104198615B CN104198615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208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75956.7A Active CN104198615B (zh) | 2014-09-17 | 2014-09-17 |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98615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9433A (zh) * | 2005-09-30 | 2007-04-04 |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CN101874852A (zh) * | 2010-04-28 | 2010-11-03 | 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 | 八珍益母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
CN102429998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益血膏的检测方法 |
CN102813697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改善益母草总碱及其相关制剂苦味的方法 |
-
2014
- 2014-09-17 CN CN201410475956.7A patent/CN1041986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9433A (zh) * | 2005-09-30 | 2007-04-04 | 北京奇源益德药物研究所 | 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CN101874852A (zh) * | 2010-04-28 | 2010-11-03 | 江西南昌桑海制药厂 | 八珍益母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
CN102429998A (zh) * | 2010-09-29 | 2012-05-02 |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益血膏的检测方法 |
CN102813697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一种改善益母草总碱及其相关制剂苦味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李亚红 等: "HPLC测定八珍益母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安徽医药》 * |
李伟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 《中药与临床》 * |
梁宏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药物分析杂志》 * |
马向东 等: "HPLC法测定八珍益母丸中芍药苷和阿魏酸的含量", 《中国药物评价》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98615B (zh) | 2016-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42353B (zh) | 银翘清热片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指纹图谱 | |
CN102119961A (zh) | 一种复方丹参滴丸的检测方法 | |
CN109765319A (zh) | 一种六神丸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 |
CN110568099A (zh) | 五加参归芪精制剂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及多指标成分同步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3808835B (zh) | Hplc-dad法同时测定四物汤煎剂中10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 | |
CN108459090B (zh) | 济川煎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4897787A (zh) | 一种同时测定牛黄宁宫片中六种活性成分的方法 | |
CN110780007B (zh) | 一种hplc法一测多评测定芒果止咳片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 |
CN111089916B (zh) | 一种柴芍口服液中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铵含量的检测方法 | |
CN106370739A (zh) | 康复新液制剂指纹图谱的质量测定方法及标准指纹图谱 | |
CN103575850B (zh) | 手参药材的检测方法 | |
CN103115984A (zh) | 一种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5510452B (zh) | 益肝明目口服液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构建和制备方法 | |
CN103713067B (zh) | 一种测定拉萨大黄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 |
CN110988238A (zh) | 一种芫花标准汤剂hplc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及其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4914194B (zh) | 一种用气相色谱仪检测薄荷素油滴丸中薄荷脑含量的方法 | |
CN107703242A (zh) | 一种五指毛桃中补骨脂素和芹菜素的含量检测方法 | |
CN103389353A (zh) | 一种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酚酸类成分含量的方法 | |
CN103884789B (zh) | 一种快速测定灵芝产品中多糖肽的方法 | |
CN105486761A (zh) | 一种中药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
CN113671099B (zh) | 一种紫叶丹胶囊的检测方法 | |
CN116879424A (zh) | 生血宝制剂中特女贞苷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4198615B (zh) | 加味益母草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
CN104034823B (zh) | 一种蟾酥药材中吲哚类生物碱成分的检测方法 | |
CN103575823A (zh) | 一种糖敏灵制剂中8种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