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194807A -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4807A
CN104194807A CN201410389870.2A CN201410389870A CN104194807A CN 104194807 A CN104194807 A CN 104194807A CN 201410389870 A CN201410389870 A CN 201410389870A CN 104194807 A CN104194807 A CN 104194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oxide
rice husk
pyrolysis
oxide powder
magnes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98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举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3898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48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4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4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属于能源技术领域,选取武运粳7号稻壳作为实验原料,利用差热天平分别在5℃/min、10℃/min、15℃/min、20℃/min的升温速率下对其进行热解实验,利用Malek法确定机理函数,利用Coats-Redfern法计算其活化能为84.24kJ/mol。在稻壳中掺入适量的氧化镁粉末,以相同的热解条件和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得到氧化镁催化后的热解活化能为75.39KJ/mol。实验得到通过氧化镁的催化,稻壳热解的活化能降低了10.4%左右,有利于热解的充分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属于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稻壳是重要的农业废弃物之一,仅中国每年就有约4000万吨的产量。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稻壳通常用作燃料直接燃烧以提供热量,但利用品位相对较低。热解是目前生物质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通过热解,可以将稻壳转化为高品位的可燃气和易存储、运输且能量密度高的焦油,以及工业上需求量很大的活性炭和具有高附加值的无定形二氧化硅。
热解是指在没有含氧气体介质参与的情况下,单纯利用热使生物质中的有机物发生分解从而脱除挥发性物质,并形成固态半焦或焦炭的过程。热解产物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其中气体可直接用作燃料;液体可通过进一步分离和提取制成燃料油和化工原料;固体可用作化工生产所需的活性炭等。
反应温度、升温速率和气体停留时间等外部条件以及生物质化学组分、粒径大小和导热性能等内部条件都会对生物质热解特性以及各相产物的最终产率、组分和比重产生影响,我国目前已基本掌握稻壳热解的基本特性,但对于如何提高热解程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制备具有催化热解作用的催化剂是热解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选取武运粳7号稻壳作为实验原料,利用差热天平分别在5℃/min、10℃/min、15℃/min、20℃/min的升温速率下对其进行热解实验,利用Malek法确定机理函数,利用Coats-Redfern法计算其活化能为84.24kJ/mol。在稻壳中掺入适量的氧化镁粉末,以相同的热解条件和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得到氧化镁催化后的热解活化能为75.39KJ/mol。实验得到通过氧化镁的催化,稻壳热解的活化能降低了10.4%左右,有利于热解的充分进行。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所述催化剂为氧化镁粉末,粒径为≥100目。实验材料为武运粳7号稻壳,利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粒径≤1mm,在105℃下干燥24h。实验在恒久差热天平下进行。
本发明中过加入氧化镁粉末用于稻壳的催化热解,具体步骤如下:
1)将稻壳粉碎,并在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基,同时筛选出氧化镁粉末;
2)将稻壳和氧化镁粉末混合,并搅拌;
3)分别对催化前后的稻壳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步骤1)中,稻壳粉碎粒径为≤1mm,干燥温度为95-105℃,干燥时间为16-24h;氧化镁粉末粒径≥100目。
步骤2)中,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占稻壳质量的10%-20%。
步骤3)中,实验研究方法为非等温法,即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加热样品到700-1000℃;计算催化前后失重率、失重速率以及活化能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为Coats-Redfern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1)氧化镁作为催化剂较为廉价,从而催化成本较低。
(2)氧化镁容易获得,无需加工处理,简化催化步骤。
(3)与常规的碱金属催化相比,氧化镁较为稳定,适合多次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稻壳热解TG曲线。
图2稻壳催化热解TG曲线。
图3稻壳的ln[G(α)/T2]-1/RT线性关系图。
图4稻壳催化的ln[G(α)/T2]-1/RT线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所述催化剂为氧化镁粉末,粒径为≥100目。实验材料为武运粳7号稻壳,利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粒径≤1mm,在105℃下干燥24h。实验在恒久差热天平下进行。
本发明中过加入氧化镁粉末用于稻壳的催化热解,具体步骤如下:
1)将稻壳粉碎,并在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基,同时筛选出氧化镁粉末;
2)将稻壳和氧化镁粉末混合,并搅拌;
3)分别对催化前后的稻壳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步骤1)中,稻壳粉碎粒径为≤1mm,干燥温度为95-105℃,干燥时间为16-24h;氧化镁粉末粒径≥100目。
步骤2)中,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占稻壳质量的10%-20%。
步骤3)中,实验研究方法为非等温法,即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加热样品到700-1000℃;计算催化前后失重率、失重速率以及活化能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方法为Coats-Redfern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制取粒径≤1mm的稻壳,在105℃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24h,称取5.0mg稻壳和1mg氧化镁粉末,充分混合后加入差热天平中,利用非等温法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加热样品到1000℃,得到失重曲线,并分别求出失重曲线曲线,如图1和图2。
通过两图比较可知,当温度达到390℃时,纯稻壳的失重约在60%-65%左右,而加氧化镁催化的稻壳的失重约在53%-58%左右,实验说明加氧化镁能够使稻壳热解更加彻底。
利用Coats-Redfern法计算催化前后的活化能,其积分形式为ln[G(α)/T2]=ln[(AR)/(ΒE)]-E/(RT),做出ln[G(α)/T2]-1/RT关系曲线,如图3和图4,其斜率即为活化能E。
根据计算得出,稻壳热解的活化能84.24KJ/mol,加氧化镁催化的稻壳热解的活化能为75.43KJ/mol。实验得出通过加入氧化镁的催化,使得稻壳热解的活化能降低了10.4%左右,使反应更加容易发生,有利于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
实施例2
制取粒径≤1mm的稻壳,在95℃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16h,称取5.0mg稻壳和2mg氧化镁粉末,充分混合后加入差热天平中,利用非等温法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加热样品到800℃,得到失重曲线,并分别求出失重曲线曲线。
实施例3
制取粒径≤1mm的稻壳,在100℃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为20h,称取5.0mg稻壳和1.5mg氧化镁粉末,充分混合后加入差热天平中,利用非等温法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加热样品到900℃,得到失重曲线,并分别求出失重曲线曲线。

Claims (5)

1.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入氧化镁粉末用于稻壳的催化热解,具体步骤如下:
1)将稻壳粉碎,并在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燥基,同时筛选出氧化镁粉末;
2)将稻壳和氧化镁粉末混合,并搅拌;
3)分别对催化前后的稻壳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稻壳粉碎粒径为≤1mm,干燥温度为95-105℃,干燥时间为16-24h;氧化镁粉末粒径≥1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镁粉末的质量占稻壳质量的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实验研究方法为非等温法,即分别以5℃/min、10℃/min、15℃/min、20℃/min加热样品到700-1000℃;计算催化前后失重率、失重速率以及活化能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实验结果分析方法为Coats-Redfern法。
CN201410389870.2A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Pending CN104194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9870.2A CN104194807A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9870.2A CN104194807A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4807A true CN104194807A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8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870.2A Pending CN104194807A (zh) 2014-08-08 2014-08-08 一种利用氧化镁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48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006A (zh) * 2018-08-03 2018-12-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重升温模式下热解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函数获取方法
CN111312337A (zh) * 2020-01-17 2020-06-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热重实验的单峰可燃物热解反应机理模型确定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527A (zh) * 2009-06-23 2009-11-11 北京永源新业设备有限公司 生物质直接热裂解发生器及其裂解方法
CN102031131A (zh) * 2010-12-20 2011-04-27 河南中埠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将秸秆直接转化为汽、柴油的热解工艺与装置
CN103084158A (zh) * 2011-11-07 2013-05-08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用于热解生物质的吸附催化热载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5527A (zh) * 2009-06-23 2009-11-11 北京永源新业设备有限公司 生物质直接热裂解发生器及其裂解方法
CN102031131A (zh) * 2010-12-20 2011-04-27 河南中埠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将秸秆直接转化为汽、柴油的热解工艺与装置
CN103084158A (zh) * 2011-11-07 2013-05-08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用于热解生物质的吸附催化热载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红伟: "生物质催化热解实验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5006A (zh) * 2018-08-03 2018-12-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多重升温模式下热解动力学参数和机理函数获取方法
CN111312337A (zh) * 2020-01-17 2020-06-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热重实验的单峰可燃物热解反应机理模型确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Changes in biochar functional groups and its reactivity after volatile–char interactions during biomass pyrolysis
CN103121682B (zh) 一种用烟梗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方法
Fu et al. Fast pyrolysis of corn stovers with ceramic ball heat carriers in a novel dual concentric rotary cylinder reactor
CN105329892A (zh) 一种稻壳生产电容炭的方法
Cheng et al. Improvement of charcoal yield and quality by two-step pyrolysis on rice husks
CN107364860A (zh) 一种低温高效碳化制备秸秆生物炭的方法
CN114790397B (zh) 一种生物质热解油聚合改性制备电极材料方法
Yuan et al. Effect of cosolvent and addition of catalyst (HZSM‐5) on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of macroalgae
CN105419848A (zh) 一种藻类和废弃橡胶共热解催化加氢制备生物油的方法
CN107469802A (zh) 一种用于生产富芳烃生物燃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1897A (zh) 一种采用微波制备生物炭的方法
CN105900984A (zh) 一种生物质水热碳化液相制备农药、固相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7163973A (zh) 一种生物质原位供氢液化制油方法
CN102441433B (zh) 一种离子液催化剂及其催化生物质废弃物液化气化的方法
CN102020722B (zh) 一种纤维素催化热解制备左旋葡聚糖的方法
CN101235312A (zh) 利用微波辐照裂解生物质制取生物油的方法
CN101747919B (zh) 生物质延迟焦化处理的蒸汽除焦方法与装置
CN103803552B (zh) 一种工业硅冶炼还原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49161A (zh) 一种用废旧轮胎和生物质热解生产氢气和碳纳米管的方法
Shao et al. Production of solid fuel in the vacuum distillation of bio-oil
CN104673346B (zh) 一种将生物质萃取产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煤炼焦的方法
Fu et al. Oxidative pyrolysis of plywood waste: Effect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other parameters on product yield and composition
CN102703153A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制备方法
Xu et al. Influence of pre-treatment on torrefaction of Phyllostachys edulis
CN104194808A (zh) 一种用于稻壳催化热解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