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0222B -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90222B CN104190222B CN201410468991.6A CN201410468991A CN104190222B CN 104190222 B CN104190222 B CN 104190222B CN 201410468991 A CN201410468991 A CN 201410468991A CN 104190222 B CN104190222 B CN 1041902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gas
- tower
- gas
- cooling
- air intak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197 cataly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505 pernic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894 organic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555 catalytic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NUJOXMJBOLGQSY-UHFFFAOYSA-N manganese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Mn]=O NUJOXMJBOLGQSY-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162 sodium phosph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488 sodium phosph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RYFMWSXOAZQYPI-UHFFFAOYSA-K trisodium 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Na+].[Na+].[Na+].[O-]P([O-])([O-])=O RYFMWSXOAZQYPI-UHFFFAOYSA-K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6004 Quartz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 is CaO35-45%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681 coes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906 cristoba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377 silic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682 stishov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905 tridy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SONJTKJMTWTJCT-UHFFFAOYSA-K rhodium(iii) 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Cl-].[Cl-].[Rh+3] SONJTKJMTWTJCT-UHFFFAOYSA-K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413 temperature se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187 pil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821 foa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041 hydrogen chlo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IXCSERBJSXMMFS-UHFFFAOYSA-N hydrogen chloride Substances Cl.Cl IXCSERBJSXMMF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3 rho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8 rho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MHOVAHRLVXNVSD-UHFFFAOYSA-N rho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Rh] MHOVAHRLVXNVS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VGZZAHHUNAVKZ-UHFFFAOYSA-N 1,4-Dioxin Chemical compound O1C=COC=C1 KVGZZAHHUNAVK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78 dissolu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628 steelm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废气输送到冷却除尘塔中,冷却去除废气中的粉尘。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化学吸附塔中,进行SO2、NOx、HCl以及部分重金属的去除。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吸气泵中,被推动并流动。经推动后的废气输送到催化降解塔中,在有氧的环境下,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和二噁英得到降解。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温度冷却至60℃以下的冷却塔中。经冷却后的废气输送到活性吸附塔中,对没来的及处理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去除。将经吸附处理的废气输送到除尘塔中,对被未完全吸附去除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排放。本发明具有环保、成本低和适用广泛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其中主要成分有SO2、NOX、重金属、氯化氢气体以及二噁英等。目前,对废气处理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1、高温裂解法2、急降法3、光解法4、活性吸附5、有机溶解法。以上方法处理废气均能达到排放标准,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外能,而且投入成本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成本低和适用广泛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冷却除尘塔的温度降至100℃以下的条件下,将废气输送到冷却除尘塔中,冷却去除废气中的粉尘;
(2)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化学吸附塔中,进行SO2、NOx、HCl以及部分重金属的去除;
(3)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吸气泵中,被推动并流动;
吸气泵在整个废气处理系统中起着动力作用,推动气体流动,以便进行气体处理;
(4)经推动后的废气输送到催化降解塔中,在有氧的环境下,废气放热反应后,温度达到800-1100℃,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和二噁英得到降解;
(5)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温度冷却至60℃以下的冷却塔中;
(6)经冷却后的废气输送到活性吸附塔中,对废气中没来的及处理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去除;有害气体如二噁英、Hcl气体、NOx等;
(7)最后,将经吸附处理的废气输送到除尘塔中,对被未完全吸附去除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达到符合空气排放标准后排放。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设备,其中,包括与废气连通的冷却除尘塔、与冷却除尘塔连通的化学吸附塔、与化学吸附塔连通的吸气泵、与吸气泵连通的催化降解塔、与催化降解塔连通的冷却塔和与冷却塔连通的活性吸附塔,及与活性吸附塔连通的除尘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却除尘塔包括第一冷却室、在第一冷却室内部设有延伸到外部与废气排出端连通的第一管体、在第一冷却室内部的第一管体内设有的第一冷却网、在第一冷却网一侧的第一管体内设有的除尘砂,及在第一冷却室上分别设有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管体是两端管,一端是第一入气口,另一端是第一出气口,所述的第一入气口与废气排出端连通。第一冷却网设置于第一入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内,除尘砂设置于第一出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内。第一进水管设置于第一入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上,第一出水管设置于第一出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化学吸附塔包括在第一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二管体、在第二管体上设有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第二入气口和在第二管体上设有第二出气口,及在第二入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的第二管体内设有的吸附药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附药物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35-45%、石英砂30-50%、Cu粉5-10%和白土90-9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泵包括在第二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三管体、在第三管体上设有与第二出气口连通的第三入气口和在第三管体上设有的第三出气口,及在第三管体上设有的电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催化降解塔包括在第三管体一侧设有的第四管体、在第四管体上设有与第三出气口连通的第四入气口和在第四管体上设有的第四出气口,及在第四管体上设有的催化药物。第四管体上的第四入气口为多个,在其中一个第四入气口一侧的第四管体内设置有启动器;在其中一个第四入气口一侧的第四管体内设置有温度感应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催化药物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Al2O320-30%、MnO215-45%、SiO215-50%、三氯化铑5-10%,及适量的硅藻土和白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却塔包括在第四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二冷却室、在第二冷却室内设有的第五管体、在第五管体内设有的第二冷却网,及在第二冷却室上设有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五管体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冷却室外,一端是第五入气口,所述的第五入气口与第四出气口连通;另一端是第五出气口。第二进水管设置于第五入气口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出水管设置于第五出气口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性吸附塔包括在第二冷却室一侧设有的第六管体、在第六管体上设有的第六入气口和第六出气口,及在第六管体内设有的吸附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附剂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10-25%、磷酸钠5-10%和活性炭50-8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尘塔在第六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七管体、在第七管体上设有的第七入气口和第七出气口,及在第七管体内设有的去尘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环保、成本低和适用广泛的效果。由于整个废气处理过程是采用吸附法和催化裂解法进行处理,废气处理完成排放,达到空气排放标准,对大气环境无二次污染,实现环保的目的。又由于处理过程无需消耗大量的外能,同时催化和吸附所采用的药物可反复活化运用,具有成本低,投资小耗能低等特点,实现成本低的效果。又由于应用本发明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废气处理当中。如炼钢、炼铁、火力发电等。实现了应用广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冷却除尘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化学吸附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吸气泵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催化降解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活性吸附塔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除尘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在冷却除尘塔10的温度降至100℃以下的条件下,将废气输送到冷却除尘塔10中,冷却去除废气中的粉尘及部分水蒸气除去。(2)经处理后的废气(该废气是无粉尘,含少量水分的有害气体)输送到化学吸附塔20中,进行SO2、NOx、HCl以及部分重金属的去除,还有进一步将废气中的水蒸气及有害气体吸收。另外,SiO2根据催化降解塔上层的容积量来决定放多少,SiO2其水平面与感应温度表的感应棒相距约5-10cm。(3)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吸气泵30中,被推动并流动。(4)经推动后的废气输送到催化降解塔40中,在有氧的环境下,废气放热反应后,温度达到800℃或者1000℃或者1100℃,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和二噁英得到降解。(5)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温度冷却至60℃以下的冷却塔50中。(6)经冷却后的废气输送到活性吸附塔60中,对废气中没来的处理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去除,剩余气体中的有害物质予以充分吸附。有害气体如二噁英、Hcl气体、NOx等。(7)最后,将经吸附处理的废气输送到除尘塔70中,对被未完全吸附去除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达到符合空气排放标准后排放。吸气泵30在整个废气处理系统中起着动力作用,推动气体流动,以便进行气体处理。
实施例2
如图2-8所示,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设备,包括与废气连通的冷却除尘塔10、与冷却除尘塔10连通的化学吸附塔20、与化学吸附塔20连通的吸气泵30、与吸气泵30连通的催化降解塔40、与催化降解塔40连通的冷却塔50和与冷却塔50连通的活性吸附塔60,及与活性吸附塔60连通的除尘塔70。冷却除尘塔10包括第一冷却室10、在第一冷却室10内部设有延伸到外部与废气排出端连通的第一管体11、在第一冷却室10内部的第一管体11内设有的第一冷却网12、在第一冷却网12一侧的第一管体11内设有的除尘砂13,及在第一冷却室10上分别设有的第一进水管16和第一出水管15。第一管体11是两端管,一端是第一入气口14,另一端是第一出气口17,第一入气口14与废气排出端连通。冷却除尘塔10中的除尘砂13主要是石英砂。石英砂应放在冷却除尘塔10的第一出气口15。第一冷却网12设置于第一入气口14一侧的第一管体11内,除尘砂13设置于第一出气口15一侧的第一管体11内。第一进水管16设置于第一入气口14一侧的第一管体11上,第一出水管15设置于第一出气口17一侧的第一管体11上。化学吸附塔20包括在第一管体11一侧设有的第二管体21、在第二管体21上设有与第一出气口17连通的第二入气口22和在第二管体21上设有第二出气口23,及在第二入气口22和第二出气口23之间的第二管体21内设有的吸附药物24。吸附药物2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45%、石英砂50%、Cu粉10%和白土95%。吸附药物24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白土碾细过120目筛,再将铜粉与白土均匀混合,按重量比铜粉8%,白土92%制成拇指大小药丸。使用方法:将上述制成的药丸按重量比药丸15%,Cao45%,石英砂40%混合使用。吸气泵30包括在第二管体21一侧设有的第三管体31、在第三管体31上设有与第二出气口23连通的第三入气口32和在第三管体31上设有的第三出气口33,及在第三管体31上设有的电机34。催化降解塔40包括在第三管体31一侧设有的第四管体41、在第四管体41上设有与第三出气口33连通的第四入气口42和在第四管体41上设有的第四出气口43,及在第四管体41上设有的催化药物44。第四管体41上的第四入气口42为多个,在其中一个第四入气口42一侧的第四管体41内设置有启动器45。使用时,启动器45活化后,再将废气分别从第四入气口42将废气导入催化降解塔40中予以处理。在其中一个第四入气口42一侧的第四管体41内设置有温度感应表46。催化药物4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Al2O330%、MnO245%、SiO250%、三氯化铑5-10%,及适量的硅藻土和白土。催化药物44的制备方法如下:(1)首先将上述药物碾细过80目筛分别装好备用。(2)将三氯化铑按重量比10%与90%的白土均匀混合制成拇指大小的药丸,放在化降解塔的底层。(3)将Al2O3、MnO2按重量比Al2O320%,MnO215%,白土65%均匀混合制成拇指大小的药丸,放在催化降解塔40的中层。(4)将SiO2放在催化降解塔40的上层。冷却塔50包括在第四管体41一侧设有的第二冷却室51、在第二冷却室51内设有的第五管体52、在第五管体52内设有的第二冷却网53,及在第二冷却室51上设有的第二进水管54和第二出水管55。第五管体52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冷却室51外,一端是第五入气口56,所述的第五入气口56与第四出气口43连通;另一端是第五出气口57。第二进水管54设置于第五入气口56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出水管55设置于第五出气口57的一侧。活性吸附塔60包括在第二冷却室51一侧设有的第六管体61、在第六管体61上设有的第六入气口62和第六出气口63,及在第六管体61内设有的吸附剂64。吸附剂6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25%、磷酸钠10%和活性炭85%。吸附剂64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CaO按重量比15%放在活性炭下方,靠近入气口上,再在CaO的上方放海绵垫一层,再将5%的磷酸钠放在海绵垫上面。再在磷酸钠上面放置一层海绵垫,将80%的活性炭放在上方即可。除尘塔70在第六管体61一侧设有的第七管体71、在第七管体71上设有的第七入气口72和第七出气口73,及在第七管体71内设有的去尘片74。
实施例3
吸附药物2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35%、石英砂30%、Cu粉5%和白土90%。吸附药物24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白土碾细过120目筛,再将铜粉与白土均匀混合,按重量比铜粉8%,白土92%制成拇指大小药丸。使用方法:将上述制成的药丸按重量比药丸15%,Cao45%,石英砂40%混合使用。
催化药物4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Al2O320%、MnO215%、SiO215%、三氯化铑5%,及适量的硅藻土和白土。催化药物44的制备方法如下:(1)首先将上述药物碾细过80目筛分别装好备用。(2)将三氯化铑按重量比10%与90%的白土均匀混合制成拇指大小的药丸,放在催化降解塔的底层。(3)将Al2O3、MnO2按重量比Al2O320%,MnO215%,白土65%均匀混合制成拇指大小的药丸,放在催化降解塔40的中层。(4)将SiO2放在催化降解塔40的上层。
吸附剂6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10%、磷酸钠5%和活性炭50-85%。吸附剂64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CaO按重量比15%放在活性炭下方,靠近入气口上,再在CaO的上方放海绵垫一层,再将5%的磷酸钠放在海绵垫上面。再在磷酸钠上面放置一层海绵垫,将80%的活性炭放在上方即可。
实施例4
吸附药物2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30%、石英砂40%、Cu粉8%和白土92%。吸附药物24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白土碾细过120目筛,再将铜粉与白土均匀混合,按重量比铜粉8%,白土92%制成拇指大小药丸。使用方法:将上述制成的药丸按重量比药丸15%,Cao45%,石英砂40%混合使用。
催化药物4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Al2O325%、MnO230%、SiO245%、三氯化铑10%,及适量的硅藻土和白土。催化药物44的制备方法如下:(1)首先将上述药物碾细过80目筛分别装好备用。(2)将三氯化铑按重量比10%与90%的白土均匀混合制成拇指大小的药丸,放在催化降解塔的底层。(3)将Al2O3、MnO2按重量比Al2O320%,MnO215%,白土65%均匀混合制成拇指大小的药丸,放在催化降解塔40的中层。(4)将SiO2放在催化降解塔40的上层。
吸附剂64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15%、磷酸钠7%和活性炭70%。吸附剂64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CaO按重量比15%放在活性炭下方,靠近入气口上,再在CaO的上方放海绵垫一层,再将5%的磷酸钠放在海绵垫上面。再在磷酸钠上面放置一层海绵垫,将80%的活性炭放在上方即可。除尘塔70在第六管体61一侧设有的第七管体71、在第七管体71上设有的第七入气口72和第七出气口,及在第七管体71内设有的去尘片。
下面对经过处理后设备周边的气体进行检测结果:
1、下面是对反应釜旁的空气进行采样。
2、下面是对烟囱排气口的废气进行采样。
3、下面是对反应釜旁的空气和废气进行检测。
3、下面是对烟囱排放口的空气和废气进行二恶英分析检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冷却除尘塔的温度降至100℃以下的条件下,将废气输送到冷却除尘塔中,冷却去除废气中的粉尘;
(2)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化学吸附塔中,进行SO2、NOx、HCl以及部分重金属的去除;
(3)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吸气泵中,被推动并流动;
(4)经推动后的废气输送到催化降解塔中,在有氧的环境下,废气放热反应后,温度达到800-1100℃,废气中的有机化合物和二噁英得到降解;
(5)经处理后的废气输送到温度冷却至60℃以下的冷却塔中;
(6)经冷却后的废气输送到活性吸附塔中,对废气中没来的及处理的有害气体进行吸附去除;
(7)最后,将经吸附处理的废气输送到除尘塔中,对被未完全吸附去除的悬浮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达到符合空气排放标准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与废气连通的冷却除尘塔、与冷却除尘塔连通的化学吸附塔、与化学吸附塔连通的吸气泵、与吸气泵连通的催化降解塔、与催化降解塔连通的冷却塔和与冷却塔连通的活性吸附塔,及与活性吸附塔连通的除尘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除尘塔包括第一冷却室、在第一冷却室内部设有延伸到外部与废气排出端连通的第一管体、在第一冷却室内部的第一管体内设有的第一冷却网、在第一冷却网一侧的第一管体内设有的除尘砂,及在第一冷却室上分别设有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
所述的第一管体是两端管,一端是第一入气口,另一端是第一出气口,所述的第一入气口与废气排出端连通;
所述的第一冷却网设置于第一入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内;所述的除尘砂设置于第一出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内;
所述的第一进水管设置于第一入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的第一出水管设置于第一出气口一侧的第一管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吸附塔包括在第一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二管体、在第二管体上设有与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第二入气口和在第二管体上设有第二出气口,及在第二入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的第二管体内设有的吸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药物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35-45%、石英砂30-50%、Cu粉5-10%和白土90-9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气泵包括在第二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三管体、在第三管体上设有与第二出气口连通的第三入气口和在第三管体上设有的第三出气口,及在第三管体上设有的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降解塔包括在第三管体一侧设有的第四管体、在第四管体上设有与第三出气口连通的第四入气口和在第四管体上设有的第四出气口,及在第四管体上设有的催化药物;
所述第四管体上的第四入气口为多个,在其中一个第四入气口一侧的第四管体内设置有启动器;在其中一个第四入气口一侧的第四管体内设置有温度感应表;
所述的催化药物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Al2O320-30%、MnO215-45%、SiO215-50%、三氯化铑5-10%,及适量的硅藻土和白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塔包括在第四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二冷却室、在第二冷却室内设有的第五管体、在第五管体内设有的第二冷却网,及在第二冷却室上设有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所述的第五管体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冷却室外,一端是第五入气口,所述的第五入气口与第四出气口连通;另一端是第五出气口;
所述的第二进水管设置于第五入气口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出水管设置于第五出气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吸附塔包括在第二冷却室一侧设有的第六管体、在第六管体上设有的第六入气口和第六出气口,及在第六管体内设有的吸附剂;吸附剂包括以下成份,按重量比分别是CaO10-25%、磷酸钠5-10%和活性炭50-8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的废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塔在第六管体一侧设有的第七管体、在第七管体上设有的第七入气口和第七出气口,及在第七管体内设有的去尘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68991.6A CN104190222B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68991.6A CN104190222B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90222A CN104190222A (zh) | 2014-12-10 |
CN104190222B true CN104190222B (zh) | 2016-05-18 |
Family
ID=5207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689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90222B (zh) | 2014-09-15 | 2014-09-15 |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902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4964B (zh) * | 2020-06-29 | 2021-08-17 | 浙江严牌过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除尘脱二噁英一体化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696680A (zh) * | 2020-12-26 | 2021-04-23 | 浙江大学 | 利用磷基耦合碱性材料抑制固废焚烧生成二噁英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839892B1 (de) * | 1996-10-29 | 2003-01-08 | Thermoselect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r vollständigen stofflichen, emissionslosen Nutzung durch Hochtemperatur-Recycling und durch fraktionierte stofflich spezifische Konvertierung des entstehenden Synthese-Rohgases |
CN101233215B (zh) * | 2005-06-03 | 2013-05-15 | 普拉斯科能源Ip控股公司毕尔巴鄂-沙夫豪森分公司 | 用于将含碳原料转化为特定成分气体的系统 |
CN101564640B (zh) * | 2009-06-05 | 2011-03-3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燃煤烟气污染物联合脱除方法及其专用净化反应器 |
CN202024338U (zh) * | 2010-12-17 | 2011-11-02 | 江涛 | 可实现二噁英零排放的垃圾焚烧炉及烟气净化处理设备 |
CN202052461U (zh) * | 2011-03-29 | 2011-11-30 | 韩汶冀 | 低能耗工业废气综合净化装置 |
CN102430318B (zh) * | 2011-11-11 | 2014-06-04 | 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与工艺方法 |
-
2014
- 2014-09-15 CN CN201410468991.6A patent/CN1041902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90222A (zh) | 2014-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274191U (zh) |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2224049U (zh) | 酸、烃类混合废气处理设备 | |
CN203764077U (zh) | 一种涂装设备的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4996283U (zh) | 一种锅炉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3043801U (zh) | 烟气污染物脱除装置 | |
CN207886950U (zh) |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4582910U (zh) | 一种废气处理设备 | |
CN104190222B (zh) | 一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的废气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
CN204395718U (zh) | Cit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2844873U (zh) | 一种环形氮氧化物废气净化器 | |
CN205360958U (zh) | 一种组合式烟气脱硫脱硝脱碳的一体化装置 | |
CN205832873U (zh) | 一种废气回用装置 | |
CN208526258U (zh) | 一种低温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 | |
CN205549946U (zh) | 组合式喷涂废气净化系统 | |
CN205340574U (zh) | 一种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系统 | |
CN108579371A (zh) | 一种u型管式可循环的废气处理装置 | |
CN209968054U (zh) | 一种沥青烟气的吸收装置 | |
CN203764140U (zh) | 两钠尾气净化装置 | |
CN208449051U (zh) | 多级废气净化装置 | |
CN203635076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装置 | |
CN207576060U (zh) |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 |
CN207886910U (zh)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 |
CN207614648U (zh) | 一种uv光解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 |
CN206492352U (zh) | 一种高效热定型废气净化装置 | |
CN201354667Y (zh) | 发动机尾气净化消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