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9650B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89650B CN104189650B CN201410506864.0A CN201410506864A CN104189650B CN 104189650 B CN104189650 B CN 104189650B CN 201410506864 A CN201410506864 A CN 201410506864A CN 104189650 B CN104189650 B CN 1041896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initial stage
- chinese medicine
- semen coicis
- perianal abs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它是由苦参、蛇床子、生薏苡仁、大血藤、皂角刺、木瓜、秦皮、白鲜皮、土茯苓、四季青、地耳草、鸡矢藤、苍术、黄柏、地肤子、蝉蜕、龙胆草、艾叶、生何首乌、白花蛇舌草、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肛周脓肿初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肛周脓肿常有的症状是:先感到肛门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加剧、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坐卧不宁、夜不能眠、大便秘结、排尿不畅等直肠刺激症状。并随之出现全身不适、精神疲惫乏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对于肛周脓肿,很多人都苦不堪言,难缠的肛周脓肿,时轻时重,就这样反反复复的折磨着每一位患者。
中医认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因病机为湿热不化,下注肛门,蕴结成块,郁久化热,溃腐成痈。痈有虚实之分。凡属实证者,多因过饮醇酒、多食辛辣厚味,致湿热内生,热毒结聚而成;凡属虚证者,多因肺、脾、肾三脏阴血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肛门所致。
目前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缓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然而手术费用高,手术后的一系列并发症,术后的护理以及复发率高的情况都使患者很难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肛周脓肿初期具有不开刀、无痛苦、不出血、疗效好、不易复发的特点。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具有不开刀、无痛苦、不出血、疗效好、不易复发的特点。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苦参: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性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本草纲目》记载: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 (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温。归肾经。功效: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本草新编》记载:蛇床子,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而外治尤良。临床应用:用于治疗皮肤湿疹和瘙痒症,如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汗疱疹糜烂期、阴囊湿疹、外阴瘙痒、疥疮、皮癣等。
生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痛、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本品能清肺肠之热,起到消痈排脓的作用。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性味:苦、平。归肝、大肠经。功效: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抑菌作用。用于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调,疳积,虫痛,跌扑损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扑痛。临床上对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
皂角刺: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棘刺。性味:辛,温。归肺、肝经。功效:消肿排脓,活血祛风。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表现为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味:酸、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研究表明以木瓜水溶性部分中分离提取木瓜酚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其抑菌作用明显。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性味: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黄连、黄柏等同用。研究表明本品还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白鲜皮: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根皮。性味:苦、咸、寒。归脾、肺、小肠、胃、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药性论》:“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主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等。”现代药理学研究,白鲜皮还具有抗菌作用。
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 的干燥根茎。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功效: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四季青: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以根皮、叶及种子入药。性味:苦,寒。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血。现代研究发现,四季青不仅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消肿速度明显也比较明显。
地耳草: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以全草入药。性味:甘、微苦,凉。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用于肝炎,早期肝硬化,阑尾炎,眼结膜炎,扁桃体炎;外用治疮疖肿毒,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古书记载:治疗疮疖肿毒或毒蛇咬伤,可用鲜草煎服,另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鸡矢藤: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以根或全草入药。性味:甘酸;平。归心;肝;脾;肾经。功效: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肠痈;无名肿毒;脚湿肿烂;烫火伤;湿疹;皮炎;跌打损伤等。药理学研究发现鸡矢藤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性味: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内服、外用均有效,并且黄柏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寒。归肾、膀胱经。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性味:甘、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 Gentianascabra Bun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肝、胆经。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本品大寒,清热燥湿,尤善清肝胆及下焦湿热,为清利肝胆及下焦湿热的常用药。常和黄柏、苦参等同用。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功效: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
生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功效:补血生精,解毒消痈,润肠通便。《本草纲目》:何首乌,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除)矣。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为方中使药。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苦参、蛇床子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由于苦参、蛇床子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从根本上切断肛周脓肿的致病因素,生薏苡仁健脾渗湿、消肿排脓,大血藤、皂角刺败毒消痈,活血通络,以上五味合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为君药。木瓜、秦皮、白鲜皮助君药和胃化湿,清热燥湿,土茯苓消痈止痛,四季青、地耳草、鸡矢藤不仅可以解毒消肿,还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的作用,以上七味不仅可以助君药消肿排脓,还可以有效缓解肛周脓肿的并发症,为臣药。苍术燥湿健脾,黄柏、地肤子苦寒助苦参清热燥湿,蝉蜕、龙胆草、艾叶散寒止痛,生何首乌、白花蛇舌草解毒消痈,以上几味共为佐药。生甘草补脾和胃、调和诸药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之功。能够有效治疗初期的肛周脓肿。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苦参10-20份、蛇床子10-20份、生薏苡仁15-25份、大血藤1-5份、皂角刺15-25份、木瓜25-35份、秦皮10-20份、白鲜皮10-20份、土茯苓25-35份、四季青7-17份、地耳草7-17份、鸡矢藤10-20份、苍术10-20份、黄柏7-17份、地肤子10-20份、蝉蜕3-9份、龙胆草5-15份、艾叶10-20份、生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9-29份、生甘草4-14份。其中优选为:苦参15份、蛇床子15份、生薏苡仁20份、大血藤3份、皂角刺20份、木瓜30份、秦皮15份、白鲜皮15份、土茯苓30份、四季青12份、地耳草12份、鸡矢藤15份、苍术15份、黄柏12份、地肤子15份、蝉蜕6份、龙胆草10份、艾叶15份、生何首乌15份、白花蛇舌草24份、生甘草9份。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称取苦参、白鲜皮、土茯苓、四季青、苍术、黄柏、龙胆草、生何首乌放入非铁质容器中,将蛇床子、生薏苡仁、地肤子、蝉蜕用纱布包好也放进容器内,加入8倍体积的水,先用武火将水煎开,然后加入大血藤、皂角刺、木瓜、秦皮、地耳草、鸡矢藤、艾叶、生甘草转为文火煎煮1.5小时,过滤得滤液,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种的药渣中加入4倍量的水,文火煎煮1小时,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既得。
该药物制剂使用方法是:煎开的药液可以趁热熏蒸,待水温合适时进行坐浴,大约20分钟。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功效,且不开刀、无痛苦、不出血、疗效好、不易复发,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不可逆的损伤,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病痛,据对临床18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7.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苦参10份、蛇床子10份、生薏苡仁15份、大血藤1份、皂角刺15份、木瓜25份、秦皮10份、白鲜皮10份、土茯苓25份、四季青7份、地耳草7份、鸡矢藤10份、苍术10份、黄柏7份、地肤子10份、蝉蜕3份、龙胆草5份、艾叶10份、生何首乌10份、白花蛇舌草19份、生甘草4份。
实施例二、苦参15份、蛇床子15份、生薏苡仁20份、大血藤3份、皂角刺20份、木瓜30份、秦皮15份、白鲜皮15份、土茯苓30份、四季青12份、地耳草12份、鸡矢藤15份、苍术15份、黄柏12份、地肤子15份、蝉蜕6份、龙胆草10份、艾叶15份、生何首乌15份、白花蛇舌草24份、生甘草9份。
实施例三、苦参20份、蛇床子20份、生薏苡仁25份、大血藤5份、皂角刺25份、木瓜35份、秦皮20份、白鲜皮20份、土茯苓35份、四季青17份、地耳草17份、鸡矢藤20份、苍术20份、黄柏17份、地肤子20份、蝉蜕9份、龙胆草15份、艾叶20份、生何首乌20份、白花蛇舌草29份、生甘草14份。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治疗肛周脓肿初期患者180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62例,男女比例1.9:1,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19岁,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制剂,一天一次,5日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肛周脓肿症状完全消失,疼痛感消除;
2、好转:肛周脓肿疼痛明显减轻,红肿、发热现象逐渐消失;
3、无效:初期肛周脓肿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四、治疗结果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在治疗初期的肛周脓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患者马某,男,36岁,肛门处持续疼痛2天,并自觉有硬块,经检查肛门附近红肿、触痛,诊断为肛周脓肿初期,不愿意接受手术,口服消炎药未见好转后来我处就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制制剂,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进行坐浴,患者使用两天后肛周脓肿疼痛症状便得到缓解,继续使用一个疗程,肛周脓肿症状没再出现,后又坚持使用了三天,停药后至今未见复发,痊愈。
病例二、患者王某、男、29岁,近几天感觉肛门处不适,伴有硬块,大便甚至有些困难,医院检查肛门右侧皮肤隆起、红肿触痛、诊断为初期的肛周脓肿,后来我处就诊,使用一个疗程,肛周脓肿疼痛逐渐消失,症状明显减轻,继续使用一个疗程后,肛门右侧硬结消失,脓腔封闭,生活正常至今未见复发,痊愈。
Claims (3)
1.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苦参10-20份、蛇床子10-20份、生薏苡仁15-25份、大血藤1-5份、皂角刺15-25份、木瓜25-35份、秦皮10-20份、白鲜皮10-20份、土茯苓25-35份、四季青7-17份、地耳草7-17份、鸡矢藤10-20份、苍术10-20份、黄柏7-17份、地肤子10-20份、蝉蜕3-9份、龙胆草5-15份、艾叶10-20份、生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9-29份、生甘草4-1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苦参15份、蛇床子15份、生薏苡仁20份、大血藤3份、皂角刺20份、木瓜30份、秦皮15份、白鲜皮15份、土茯苓30份、四季青12份、地耳草12份、鸡矢藤15份、苍术15份、黄柏12份、地肤子15份、蝉蜕6份、龙胆草10份、艾叶15份、生何首乌15份、白花蛇舌草24份、生甘草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外用洗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6864.0A CN104189650B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6864.0A CN104189650B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89650A CN104189650A (zh) | 2014-12-10 |
CN104189650B true CN104189650B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207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068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89650B (zh) | 2014-09-28 | 2014-09-28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896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7477A (zh) * | 2015-01-29 | 2015-04-29 | 李秀娟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引流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7501A (zh) * | 2006-03-13 | 2006-11-08 | 叶明伟 | 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熏洗药物及制备方法 |
TW201014611A (en) * | 2008-10-15 | 2010-04-16 | ai-ying Li | Chinese herb medicine for treating pruritus skin diseases |
CN103816362A (zh) * | 2014-02-21 | 2014-05-28 | 邵飚 | 一种治疗肛裂、肛周脓肿、血栓外痔的中药制剂 |
-
2014
- 2014-09-28 CN CN201410506864.0A patent/CN10418965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7501A (zh) * | 2006-03-13 | 2006-11-08 | 叶明伟 | 一种治疗肛周脓肿的熏洗药物及制备方法 |
TW201014611A (en) * | 2008-10-15 | 2010-04-16 | ai-ying Li | Chinese herb medicine for treating pruritus skin diseases |
CN103816362A (zh) * | 2014-02-21 | 2014-05-28 | 邵飚 | 一种治疗肛裂、肛周脓肿、血栓外痔的中药制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肛周脓肿78例;李飞雁等;《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0731;第15卷(第07期);第34页第6段、第35页最后一段 * |
肛周脓肿的中医中药辨证治疗;胡虞乾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231;第14卷(第24期);第3317页左栏最后一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89650A (zh) | 2014-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9626B (zh) | 中药复方制剂舒阴液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03860978B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877B (zh)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35168A (zh) | 一种治疗压疮的药物 | |
CN105012772A (zh) | 一种用于直肠脱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262B (zh) |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08545A (zh) | 一种用于外阴瘙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21672A (zh) | 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9650B (zh)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初期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81544A (zh) | 一种化痰止咳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96231A (zh) | 一种治疗瘙痒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3937A (zh) | 一种用于乳房湿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041301A (zh) | 一种多功能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66799A (zh) | 软组织损伤活血化瘀药酒及制备方法 | |
CN106166209B (zh) | 用于促进i期、ii期压疮愈合、预防压疮iii期的消炎粉 | |
CN103638205A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7480A (zh) | 一种止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37990A (zh) | 一种外用排毒消炎组合物 | |
CN106214993A (zh) | 一种治疗风热型膝关节炎的药饼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47477A (zh) | 一种用于肛周脓肿引流术后护理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998542A (zh) | 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43976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顽固性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94457A (zh) | 一种用于淋巴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38506B (zh) |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 | |
CN104524225A (zh) | 一种治疗肾虚型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中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