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182677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2677A
CN104182677A CN201410333555.8A CN201410333555A CN104182677A CN 104182677 A CN104182677 A CN 104182677A CN 201410333555 A CN201410333555 A CN 201410333555A CN 104182677 A CN104182677 A CN 104182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data information
data
piece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35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35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26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2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26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06F21/445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by mutual authentication, e.g. between devices or prog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时往往需要输入很多的密码,例如,由睡眠状态唤醒电子设备时,需要输入相应的开机密码;再例如,使用设备中某些应用,例如支付宝、QQ、微信时也需要输入相应的应用密码;再例如,利用电子设备使用无线网络时,需要输入无线网络密码。基于此,用户需要记住很多的密码才能够准确的使用电子设备,用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用于对数据,具体为密码进行验证;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中存储有第一电子设备所需的多条密码;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通过无线传输信息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然后再从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当前需要使用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验证单元对数据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此,可以实现将多条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密码时,将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获取相应的密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就可便捷快速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准确的密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且,将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也保障了密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如图1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01: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是待输入密码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标签,该标签内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具体为密码库;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具体为N条密码。这里,NFC标签的实现形式可以是:承载在塑料壳体内的NFC标签、承载在纸上的NFC标签、也可以是内置于卡片内的NFC标签、或者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NFC标签;基于此,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手表、戒指、挂坠等电子设备,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内置有NFC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内置有NFC芯片,该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主动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内置有NFC标签,该NFC标签的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被动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发起射频信号,当第二电子设备响应该射频信号时,便可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利用该通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是指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例如,当用户打开电子设备中的微信应用时,微信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就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再例如,当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时,电子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无线网络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也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进程信息,然后根据该进程信息的具体线程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输入密码的状态。
步骤102: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这里,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便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承接步骤101,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各自的NFC芯片建立通讯连接后,利用该通讯连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这里,NFC利用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短距离内。NFC的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讯方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例如,通过蓝牙方式、局域网的方式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
一般,M等于N,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全部的数据信息;然后由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手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或者,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根据当前的应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
当M小于N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自动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筛选出M条数据信息,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建立的通讯连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获取数据信息的类型,例如系统类密码、应用类密码等;然后根数据信息的类型,将M条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每条数据信息,都至少包含两项内容:密码标识、密码数据;其中,密码标识用于标识该数据信息是何种密码,而密码数据则为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一般,可将密码数据隐藏,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这里,密码标识的形式可以是:密码1、密码2、密码3等形式,也可以微信密码、QQ密码、开机密码、无线网络密码等形式。密码标识可由用户进行设定。
步骤103: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基于用户的操作从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例如,当经步骤102获取M条数据信息后,第一电子设备将显示M条数据信息的密码标识,然后,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当然,当第二电子设备为具有显示界面的电子设备时,例如手表,M条数据信息也可以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具体地,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然后,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最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这里,每个进程都与一个包名相对应,一般该包名与应用程序相关,例如QQ进程的报名为QQ.exe。
这里,可以预先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例如,QQ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QQ密码、微信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微信密码。
步骤104: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获取到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当信息验证通过后,便可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指令,由如下步骤105执行该第一指令。在具体应用时,例如,QQ应用获取到由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的QQ密码时,将生成一指令,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运行QQ应用的相关功能。
步骤105: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条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密码时,将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获取相应的密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就可便捷快速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准确的密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且,将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也保障了密码的安全性。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是待输入密码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NFC标签,该标签内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具体为密码库;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具体为N条密码。这里,NFC标签的实现形式可以是:承载在塑料壳体内的NFC标签、承载在纸上的NFC标签、也可以是内置于卡片内的NFC标签、或者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NFC标签;基于此,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手表、戒指、挂坠等电子设备,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内置有NFC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内置有NFC芯片,该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主动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内置有NFC标签,该NFC标签的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被动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发起射频信号,当第二电子设备响应该射频信号时,便可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利用该通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是指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例如,当用户打开电子设备中的微信应用时,微信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就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再例如,当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时,电子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无线网络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也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进程信息,然后根据该进程信息的具体线程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输入密码的状态。
步骤202: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单元可以是NFC通讯芯片,相应地,第二通讯单元也是NFC芯片。当然,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还可以是蓝牙通讯单元、无线通讯单元等。
步骤203:利用所建立的通讯连接,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这里,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便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承接步骤201,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各自的NFC芯片建立通讯连接后,利用该通讯连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这里,NFC利用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短距离内。NFC的传输速度有2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讯方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例如,通过蓝牙方式、局域网的方式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
一般,M等于N,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全部的数据信息;然后由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手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或者,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根据当前的应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
当M小于N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自动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筛选出M条数据信息,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建立的通讯连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获取数据信息的类型,例如系统类密码、应用类密码等;然后根数据信息的类型,将M条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每条数据信息,都至少包含两项内容:密码标识、密码数据;其中,密码标识用于标识该数据信息是何种密码,而密码数据则为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一般,可将密码数据隐藏,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这里,密码标识的形式可以是:密码1、密码2、密码3等形式,也可以微信密码、QQ密码、开机密码、无线网络密码等形式。密码标识可由用户进行设定。
步骤204: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基于用户的操作从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例如,当经步骤202获取M条数据信息后,第一电子设备将显示M条数据信息的密码标识,然后,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当然,当第二电子设备为具有显示界面的电子设备时,例如手表,M条数据信息也可以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具体地,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然后,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最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这里,每个进程都与一个包名相对应,一般该包名与应用程序相关,例如QQ进程的报名为QQ.exe。
这里,可以预先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例如,QQ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QQ密码、微信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微信密码。
步骤205: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获取到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当信息验证通过后,便可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指令,由如下步骤206执行该第一指令。在具体应用时,例如,QQ应用获取到由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的QQ密码时,将生成一指令,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运行QQ应用的相关功能。
步骤206: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条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密码时,将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获取相应的密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就可便捷快速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准确的密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且,将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也保障了密码的安全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NFC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NFC单元,当所述第一NFC单元与所述第二NFC单元的距离小于等于预定距离时,所述第一NFC单元能与所述第二NFC单元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如图3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301: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是待输入密码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NFC标签,该标签内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具体为密码库;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具体为N条密码。这里,NFC标签的实现形式可以是:承载在塑料壳体内的NFC标签、承载在纸上的NFC标签、也可以是内置于卡片内的NFC标签、或者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NFC标签;基于此,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手表、戒指、挂坠等电子设备,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内置有NFC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内置有NFC芯片,该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主动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内置有NFC标签,该NFC标签的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被动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发起射频信号,当第二电子设备响应该射频信号时,便可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利用该通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是指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例如,当用户打开电子设备中的微信应用时,微信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就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再例如,当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时,电子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无线网络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也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进程信息,然后根据该进程信息的具体线程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输入密码的状态。
步骤302: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判断所述第一NFC单元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讯单元可以是NFC通讯芯片,相应地,第二通讯单元也是NFC芯片。
步骤3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NFC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时,利用所述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这里,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便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承接步骤301,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各自的NFC芯片建立通讯连接后,利用该通讯连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这里,NFC利用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30厘米短距离内。NFC的传输速度有3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
一般,M等于N,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全部的数据信息;然后由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手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或者,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根据当前的应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
当M小于N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自动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筛选出M条数据信息,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建立的通讯连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获取数据信息的类型,例如系统类密码、应用类密码等;然后根数据信息的类型,将M条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每条数据信息,都至少包含两项内容:密码标识、密码数据;其中,密码标识用于标识该数据信息是何种密码,而密码数据则为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一般,可将密码数据隐藏,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这里,密码标识的形式可以是:密码1、密码2、密码3等形式,也可以微信密码、QQ密码、开机密码、无线网络密码等形式。密码标识可由用户进行设定。
步骤304: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基于用户的操作从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例如,当经步骤302获取M条数据信息后,第一电子设备将显示M条数据信息的密码标识,然后,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当然,当第二电子设备为具有显示界面的电子设备时,例如手表,M条数据信息也可以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具体地,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然后,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最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这里,每个进程都与一个包名相对应,一般该包名与应用程序相关,例如QQ进程的报名为QQ.exe。
这里,可以预先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例如,QQ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QQ密码、微信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微信密码。
步骤305: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获取到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当信息验证通过后,便可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指令,由如下步骤306执行该第一指令。在具体应用时,例如,QQ应用获取到由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的QQ密码时,将生成一指令,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运行QQ应用的相关功能。
步骤306: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条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密码时,将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获取相应的密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就可便捷快速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准确的密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且,将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也保障了密码的安全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如图4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401: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是待输入密码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NFC标签,该标签内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具体为密码库;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具体为N条密码。这里,NFC标签的实现形式可以是:承载在塑料壳体内的NFC标签、承载在纸上的NFC标签、也可以是内置于卡片内的NFC标签、或者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NFC标签;基于此,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手表、戒指、挂坠等电子设备,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内置有NFC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内置有NFC芯片,该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主动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内置有NFC标签,该NFC标签的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被动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发起射频信号,当第二电子设备响应该射频信号时,便可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利用该通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是指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例如,当用户打开电子设备中的微信应用时,微信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就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再例如,当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时,电子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无线网络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也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进程信息,然后根据该进程信息的具体线程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输入密码的状态。
步骤402: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这里,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便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承接步骤401,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各自的NFC芯片建立通讯连接后,利用该通讯连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这里,NFC利用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短距离内。NFC的传输速度有4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讯方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例如,通过蓝牙方式、局域网的方式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
一般,M等于N,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全部的数据信息;然后由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手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或者,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根据当前的应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
当M小于N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自动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筛选出M条数据信息,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建立的通讯连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获取数据信息的类型,例如系统类密码、应用类密码等;然后根数据信息的类型,将M条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每条数据信息,都至少包含两项内容:密码标识、密码数据;其中,密码标识用于标识该数据信息是何种密码,而密码数据则为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一般,可将密码数据隐藏,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这里,密码标识的形式可以是:密码1、密码2、密码3等形式,也可以微信密码、QQ密码、开机密码、无线网络密码等形式。密码标识可由用户进行设定。
步骤403:获得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
这里,M大于1。
具体地,由用户触发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基于用户的操作从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例如,当经步骤403获取M条数据信息后,第一电子设备将显示M条数据信息的密码标识,然后,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当然,当第二电子设备为具有显示界面的电子设备时,例如手表,M条数据信息也可以显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由用户手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
步骤404: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这里,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具体指基于第一操作所确定的数据信息。
步骤405: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获取到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当信息验证通过后,便可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指令,由如下步骤406执行该第一指令。在具体应用时,例如,QQ应用获取到由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的QQ密码时,将生成一指令,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运行QQ应用的相关功能。
步骤406: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条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密码时,将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获取相应的密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就可便捷快速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准确的密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且,将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也保障了密码的安全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如图5所示,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501: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是待输入密码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NFC标签,该标签内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具体为密码库;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具体为N条密码。这里,NFC标签的实现形式可以是:承载在塑料壳体内的NFC标签、承载在纸上的NFC标签、也可以是内置于卡片内的NFC标签、或者内置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NFC标签;基于此,第二电子设备也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例如手表、戒指、挂坠等电子设备,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内置有NFC标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内置有NFC芯片,该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主动模式,第二电子设备内置有NFC标签,该NFC标签的NFC芯片的工作模式为被动模式;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主动发起射频信号,当第二电子设备响应该射频信号时,便可建立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利用该通讯连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状态是指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例如,当用户打开电子设备中的微信应用时,微信应用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就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再例如,当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时,电子设备在显示界面上提示用户输入无线网络的密码,此时,电子设备也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的状态。
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子设备的进程信息,然后根据该进程信息的具体线程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待输入密码的状态。
步骤502: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这里,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便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承接步骤501,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各自的NFC芯片建立通讯连接后,利用该通讯连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这里,NFC利用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短距离内。NFC的传输速度有5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讯方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例如,通过蓝牙方式、局域网的方式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
一般,M等于N,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数据列表全部的数据信息;然后由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中手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或者,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根据当前的应用选择第一数据列表中的其中一条数据信息进行密码的验证。
当M小于N时,第二电子设备可以自动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筛选出M条数据信息,具体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建立的通讯连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获取数据信息的类型,例如系统类密码、应用类密码等;然后根数据信息的类型,将M条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第一电子设备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数据列表中的每条数据信息,都至少包含两项内容:密码标识、密码数据;其中,密码标识用于标识该数据信息是何种密码,而密码数据则为数据信息的具体内容;一般,可将密码数据隐藏,以增加密码的安全性。这里,密码标识的形式可以是:密码1、密码2、密码3等形式,也可以微信密码、QQ密码、开机密码、无线网络密码等形式。密码标识可由用户进行设定。
步骤503: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
步骤504: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步骤505: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自动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作为待验证的密码,具体地,从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然后,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最后,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这里,每个进程都与一个包名相对应,一般该包名与应用程序相关,例如QQ进程的报名为QQ.exe。
这里,可以预先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例如,QQ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QQ密码、微信程序对应的数据信息为微信密码。
步骤506: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获取到的数据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当信息验证通过后,便可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相应的功能,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第一指令,由如下步骤507执行该第一指令。在具体应用时,例如,QQ应用获取到由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的QQ密码时,将生成一指令,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运行QQ应用的相关功能。
步骤507: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条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当第一电子设备使用密码时,将第二电子设备靠近第一电子设备,以使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短距离的无线传输获取相应的密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需用户记忆大量的密码就可便捷快速地在电子设备中输入准确的密码,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并且,将密码存储至第二电子设备中,也保障了密码的安全性。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6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62,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63,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64,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65,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7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72,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73,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74,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75,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建立单元76,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相应地,
所述获取单元72,还用于利用所建立的通讯连接,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8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82,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83,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84,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85,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近场通讯NFC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NFC单元,当所述第一NFC单元与所述第二NFC单元的距离小于等于预定距离时,所述第一NFC单元能与所述第二NFC单元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相应地,
所述获取单元82包括:判断子单元821、第一获取子单元822;其中,
所述判断子单元821,用于判断所述第一NFC单元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822,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NFC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时,利用所述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9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92,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93,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94,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95,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优选地,当M大于1时,所述确定单元93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931、确定子单元932;其中,
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931,用于获得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93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9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本示例中的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11,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12,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13,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14,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15,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优选地,当M大于1时,所述确定单元13包括:第三获取子单元131、第二确定子单元132、选择子单元133;其中,
所述第三获取子单元131,用于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132,用于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所述选择子单元133,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数据验证单元;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利用所述数据验证单元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建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相应地,
所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包括:
利用所建立的通讯连接,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近场通讯NFC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NFC单元,当所述第一NFC单元与所述第二NFC单元的距离小于等于预定距离时,所述第一NFC单元能与所述第二NFC单元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相应地,
所述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NFC单元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NFC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时,利用所述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当M大于1时,所述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包括:
获得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当M大于1时,所述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
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与第二电子设备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存储有第一数据列表,所述第一数据列表中包括N条数据信息,N为正整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得到检测结果;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结果表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待获取数据信息状态时,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M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确定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数据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生成第一指令;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指令,执行第一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通讯单元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相应地,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利用所建立的通讯连接,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近场通讯NFC单元、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二NFC单元,当所述第一NFC单元与所述第二NFC单元的距离小于等于预定距离时,所述第一NFC单元能与所述第二NFC单元无线传输信息以进行数据交互;相应地,
所述获取单元包括:判断子单元、第一获取子单元;其中,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NFC单元是否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NFC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NFC单元的射频信号时,利用所述射频信号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获取第一数据列表中的M条数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当M大于1时,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二获取子单元、确定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用于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中一条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操作,确定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数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当M大于1时,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三获取子单元、第二确定子单元、选择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电子设备当前运行的进程中,获取所述进程的包名;
所述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进行的包名,确定当前运行的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
所述选择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信息的映射关系,从所述M条数据信息中选择与当前进程所对应的应用程序相匹配的数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01410333555.8A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1826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3555.8A CN104182677A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3555.8A CN104182677A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2677A true CN104182677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3555.8A Pending CN104182677A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26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568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48060A (zh) * 2016-10-18 2017-03-2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解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3752B1 (en) * 1996-11-12 2001-11-27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nstrument having resettable security code and method for resetting security code
CN1949241A (zh) * 2006-11-02 2007-04-18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身份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15091A (zh) * 2010-03-12 2010-08-25 薛明 密码提供设备、密码认证系统和密码认证方法
CN103678964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密码输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3752B1 (en) * 1996-11-12 2001-11-27 Sony Corporation Electronic instrument having resettable security code and method for resetting security code
CN1949241A (zh) * 2006-11-02 2007-04-18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身份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15091A (zh) * 2010-03-12 2010-08-25 薛明 密码提供设备、密码认证系统和密码认证方法
CN103678964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密码输入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568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50568B (zh) * 2015-12-25 2019-03-1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终端数据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48060A (zh) * 2016-10-18 2017-03-2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解锁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335427B2 (en) Executing applic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devices
EP3276556B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ayment us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N109075820B (zh) 一种蓝牙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46742B1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적어도 하나의 페어링 대상을 식별하는 방법
US10997584B2 (en) Payment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payment method thereof
KR102351042B1 (ko) 전자 장치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02829B1 (ko)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50080736A (ko) 전자 장치의 기능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EP311879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ertification agency server, and payment system
EP3376454A1 (en) Payment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payment method thereof
KR20160071826A (ko) 무선 네트워크 연결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20160094032A (ko) 통합 메시지 어플리케이션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장치
KR20180055209A (ko) 대리 장치를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56141B2 (en) Secure element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performing same and installation package
KR102544488B1 (ko) 인증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702951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erver,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EP3293655B1 (en) Below the lock user interface with mixed authentication settings
KR102587726B1 (ko) 외부 장치를 연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8050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playback time of sound source
CN108229149B (zh) 一种数据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EP340460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payment
EP31312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only using the same
EP3236380A1 (en) Device for performing security login service and method
CN10418267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441924A1 (en) Pay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