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8580B -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68580B CN104168580B CN201410428629.6A CN201410428629A CN104168580B CN 104168580 B CN104168580 B CN 104168580B CN 201410428629 A CN201410428629 A CN 201410428629A CN 104168580 B CN104168580 B CN 1041685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coverage
- business
- rate
- service
- radi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从无线环境和用户体验满意两方面较为准确的确定无线覆盖的范围,从而满足用户对多种数据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该方法包括: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接收终端中记录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本发明主要用于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过程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业务速率及业务种类的需求不断增加,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实现了数据业务上/下行速率的提升,且在数据业务上/下行速率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可以发送/接收的数据业务的种类也显著增加。然而,发送/接收多种数据业务需要在无线覆盖范围内实施,实际上,该无线覆盖范围由描述无线环境的无线参数来确定。
现有技术中,以LTE为例,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该无线覆盖半径可通过以下过程确定:首先,进行基站拉远测试,在拉远过程中获取打点位置处的包括上行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数和下行SINR(Signal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参数的无线参数,接下来,分别得到上述无线参数与覆盖距离(即基站与打点位置的距离)之间的数据关系,并根据该数据关系分别拟合出上行RSRP参数、下行SINR参数与覆盖距离的函数关系:覆盖距离=f(RSRP);以及,覆盖距离=f(SINR)。然后,根据运营商设定的上行RSRP参数值和下行SINR参数值及上述函数关系得到函数值f(RSRP)和f(SINR),将这两个函数值进行比较,并将较小的函数值确定为无线覆盖半径。
在确定上述无线覆盖半径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存在多种数据业务时,该无线覆盖半径只能满足数据业务总量的需求,无法确定是否满足多种数据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业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能够从无线环境和用户体验满意两方面较为准确的确定无线覆盖的范围,从而满足用户对多种数据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所述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包括:
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
接收终端中记录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
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所述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中记录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
半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
一种基站,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任一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该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首先,基站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该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其次,基站接收终端中记录的该终端在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接下来,基站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然后,基站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由此可看出,通过这种基站将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应用到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中的方式,能够从无线环境和用户体验满意两方面较为准确的确定无线覆盖范围从而满足用户对多种数据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该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参数可以为:LTE中的上行RSRP参数和下行SINR参数;或者,3G中的上行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参数和下行Ec/Io(Energy per Chip/the total Interference density,输入/输出信噪比)参数;也可以是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中描述无线环境的无线参数。其中,设定的无线参数为运营商为满足一定的无线覆盖情况如覆盖强度等级而设定的无线参数。
S12,接收终端中记录的终端在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
在本步骤中,终端为可移动的用于确定业务速率的器件或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基站可以通过终端的标识例如码序列来辨识该终端。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位置处,即该边缘位置处被确定为距离基站是第一无线覆盖半径长度的位置。可选的,基站确定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终端根据无线参数与无线覆盖半径的函数关系确定其位置,如当终端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对应于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处时,确定终端位于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处,然后终端发起、记录并向基站上报多种业务的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基站根据终端的标识确认该终端,并接收该终端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由于距离基站越近,可获得的业务速率越高,因而,当无线覆盖范围外边缘处的某一业务的业务速率大于某一值时,可以保证该无线覆盖范围内的该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该值。
举例而言,上述多种业务可为多种数据业务,该数据业务的类型可为视频业务、在线浏览业务或即时通信业务,也可为其他类型的数据业务;数据业务类型的数量可以为3、4、5、10等整数值。在无线覆盖半径确定过程中,数据业务的业务类型和类型的数量保持不变,上述数据业务的类型和类型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及运营商的需求进行预先设置。
S13,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
本步骤中,在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之前,需要先明确该多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的具体数值,也即,需要预先确定该多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应为多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用但不限于用以下两种方法确定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第一种方法,多位用户对提供的多种业务中每种业务的多个业务速率都进行业务速率体验,且规定用户对该业务的某个业务速率的满意选择大于一定百分比时,则选取该业务速率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例如,对于某一业务,提供的业务速率为1Mbit/s、5Mbit/s、10Mbit/s,用户对每种业务速率进行体验后选择其满意的业务速率,且规定当大于68%的用户对某一业务速率满意时,则选取该业务速率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然后,对用户选择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如有70%的用户对于5Mbit/s的业务速率满意,剩余30%的用户对其余两个业务速率满意,则可选取5Mbit/s的业务速率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又如,对于另一种业务,提供的业务速率为5Mbit/s、10Mbit/s、15Mbit/s,,且规定当大于70%的用户对某一业务速率满意时,则选取该业务速率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然后对用户选择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如结果为75%的用户对于15Mbit/s的业务速率满意,则可以选取15Mbit/s为该业务的业务速率。因而该方法可以满足用户对多种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且如果多用户选取的不是最大的业务速率例如上述选取的5Mbit/s,该方法又可以节约资源。
第二种方法,首先,对大量用户分发表格,用户填写对于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满意的业务速率,如对于某一业务速率,设置用户可以填写的满意的业务速率的范围为1-10Mbit/s,则用户可以填写范围内的任意的业务速率,并且规定用户对该业务的某个业务速率的满意选择大于一定百分比如70%时,则选取该业务速率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然后,对用户填写的数据进行分级,如可将满意的业务速率的级别分为5个级别,1-2Mbit/s为第一级,依次类推;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如分析后获得的结果为对业务速率7-8Mbit/s满意的用户占75%,则其中对低于8Mbit/s的业务速率满意的用户对8Mbit/s的业务速率也会满意,而对于8Mbit/s的业务速率满意的用户不一定对低于8Mbit/s的业务速率感到满意,因而为了尽可能多的满足用户的需求,选择8Mbit/s为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在上述两种方法中,需对选取的用户进行分组,即将处于类型相同且环境相似的小区的用户划分为一组,例如可以将处于繁华地段的商业小区的用户分为同组,通过对用户分组可以准确的确定不同类别的小区中的用户对多种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还需选取该组中的用户数量,可以选取该组的所有用户,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也可以选取该组中的多个用户,如从上述商业区中选择一到两个商业区,选取该一到两个商业区中的所有用户,该方法相对于选取所有用户而言可以节约计算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的时间成本。上述对用户的分组及组中用户数量的选取可以根据用户或运营商的需求确定。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业务速率包括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因而当业务速率为上行业务速率时相对应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当业务速率为下行业务速率时相对应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步骤S13中“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可以为但不限于为以下两种比较方式:
第一种比较方式,将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且将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
第二种比较方式,由步骤S11中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获取的过程可知,当上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小于下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时,选取上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在这种比较方式下,只对多种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同理可知,当选取下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只对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该比较方式只需对上行业务速率或下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而不需要对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上、下行业务速率都分别与相应业务的用户体验速率进行比较,因此该种情况简化多业务情况下的业务速率与相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的比较,缩短比较的时间。
S1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14可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当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分别大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时,选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第二种情形,当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时,确定第二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缩小后的无线覆盖半径。
可选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种情形可进一步具体为:若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以设定的步长按照以下公式缩小第一无线覆盖半径:
R=min(f((1+n%)上行参数值),f((1+n%)下行参数值)),0<n<100,
其中,n%为设定的步长,其中该步长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经验设置的数值,该步长表明无线覆盖半径是逐渐缩小的。
经过上述公式得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在该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上重新获得上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并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若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大于相对应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上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否则按照上述公式进一步缩小无线覆盖半径,直至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满足每个业务的业务速率需求,也即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此时确定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具体的,由于步骤S13中以两种比较方式为例对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与相应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的比较进行了说明,因而以下相对应的,以这两种比较方式为例对上述实施例做以下详细说明:
(1)对应于步骤S13中第一种比较方式,即将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且将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在该情况下,设置条件A为:多业务中每一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且多业务中每一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举例来说,在LTE网络中,若比较结果不满足条件A,也即,多业务中任一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或多业务中任一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时,则按照以下公式缩小第一无线覆盖半径:
R2=min(f((1+1%)(RSRP1)),f((1+1%)(SINR1))),
其中,1%为设定的步长,RSRP1为用于确定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的上行参数值,SINR1为用于确定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的下行参数值,R2为按上式缩小第一无线覆盖半径后得到的无线覆盖半径;然后,再次在无线覆盖半径R2的边缘位置处发起上述多种业务,记录该多种业务的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接下来,分别将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进行比较,当满足条件A时,选取无线覆盖半径R2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另外,若上述情况中R2边缘位置处的比较结果仍不满足条件A,则按以上公式继续缩小无线覆盖半径R2,也即,
R3=min(f((1+1%)(1+1%)(RSRP1)),f((1+1%)(1+1%)(SINR1))),
其中,1%为设定的步长,R3为缩小R2后得到的无线覆盖半径;然后,在R3的边缘位置处发起上述多种业务,记录该多种业务的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接下来,分别将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进行比较;最后,如果比较结果满足条件A,则确定R3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或如果比较结果不满足条件A,则继续缩小R3直至在无线覆盖半径边缘处发起并记录的多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下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的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的比较结果满足条件A,则选取此时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上述实施例可以保证无线覆盖范围内的多种业务的上行和下行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从而满足处于无线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对多种业务的不同业务速率的需求。
(2)对应于步骤S13中第二种比较方式,即当选取上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只对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当选取下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只对多业务中每种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在该情况下,设置条件B为:多业务中每一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设置条件C为:多业务中每一业务的下行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下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其中,当选取上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只需确定比较结果是否满足条件B;同理,当选取下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只需确定比较结果是否满足条件C。
举例来说,在LTE网络中,当选取上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若比较结果不满足条件B,也即,多业务中任一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则按照以下公式缩小第一无线覆盖半径:
R4=min(f((1+1%)(RSRP1)),f((1+1%)(SINR1))),
其中,R4为按上式缩小第一无线覆盖半径后得到的无线覆盖半径;然后,再次在无线覆盖半径R4的边缘位置处发起上述多种业务,记录该多种业务的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接下来,分别将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进行比较,当满足条件B时,选取无线覆盖半径R4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另外,若上述情况中R4边缘位置处的比较结果仍不满足条件B,则按以上公式继续缩小无线覆盖半径R2,也即,
R5=min(f((1+1%)(1+1%)(RSRP1)),f((1+1%)(1+1%)(SINR1))),
其中,R5为缩小R4后得到的无线覆盖半径;然后,在R5的边缘位置处发起上述多种业务,记录该多种业务的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接下来,分别将每一种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进行比较;最后,如果比较结果满足条件B,则确定R5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或如果比较结果不满足条件B,则继续缩小R5直至在无线覆盖半径边缘处发起并记录的多业务的上行业务速率与相对应业务的上行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的比较结果满足条件B,则选取此时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上述实施例可以满足处于无线覆盖范围内的用户对多种业务的不同业务速率的需求,且不需将所有业务的上行和下行业务速率都分别与相应用户体验满意速率进行比较,简化了确定无线覆盖范围的步骤。
可理解的,当选取下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时,与上述选取上行无线参数确定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的情况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该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首先,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该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其次,接收终端中记录的终端在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接下来,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然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由此可看出,通过这种将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应用到无线网络的无线覆盖半径的选取中的方法,能够从无线环境和用户体验满意两方面较为准确的确定无线覆盖的范围,从而满足用户对多种数据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20,该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如图2所示,该装置20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该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
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终端中记录的该终端在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
比较单元203,用于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该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
半径确定单元204,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20,装置20包括: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单元201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该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接收单元202接收终端中记录的该终端在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比较单元203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该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半径确定单元204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由此可看出,通过无线覆盖半径确定装置20将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用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半径的选取,可以实现无线覆盖参数和用户体验指标的双向保证,满足用户对多种业务的业务速率的需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半径确定单元204具体用于:若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第二覆盖半径为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缩小后的无线覆盖半径;或若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分别大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选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半径确定单元204具体用于:
若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以设定的步长按照以下公式缩小第一无线覆盖半径:
R=min(f((1+n%)上行参数值),f((1+n%)下行参数值)),0<n<100,其中,n%为设定的步长;
经过上述公式得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在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上重新获得该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并将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若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否则按照上述公式进一步缩小无线覆盖半径,直至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内的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相对应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此时确定该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装置20还包括: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单元205,用于确定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20的各结构单元的具体功能请参见前文方法实施例一。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任一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所述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
接收终端中记录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
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
若所述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所述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为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缩小后的无线覆盖半径;或
若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分别大于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选取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所述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为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缩小后的无线覆盖半径具体为:
若所述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所述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以设定的步长按照以下公式缩小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R=min(f((1+n%)上行参数值),f((1+n%)下行参数值)),0<n<100,其中,n%为所述设定的步长;
经过上述公式得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在所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上重新获得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并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若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所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否则按照上述公式进一步缩小无线覆盖半径,直至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内的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此时确定所述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参数包括:长期演进LTE中的上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数和下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参数;或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中的上行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参数和下行输入/输出信噪比Ec/Io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5.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所述无线覆盖范围用无线覆盖半径表示,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的无线参数,获取第一无线覆盖半径,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一无线覆盖范围;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中记录的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覆盖范围的外边缘上发起的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为真实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获得的满意的业务传输速率;
半径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所述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第二无线覆盖半径为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缩小后的无线覆盖半径;或若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分别大于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选取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其中所述第二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第二无线覆盖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所述半径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多种业务中任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小于所述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以设定的步长按照以下公式缩小所述第一无线覆盖半径:R=min(f((1+n%)上行参数值),f((1+n%)下行参数值)),0<n<100,其中,n%为所述设定的步长;
经过上述公式得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在所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的边缘上重新获得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并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若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所述缩小的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否则按照上述公式进一步缩小无线覆盖半径,直至无线覆盖半径表示的无线覆盖范围内的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均大于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此时确定所述无线覆盖半径为第二无线覆盖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在所述比较单元将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业务速率和所述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分别进行比较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户体验满意速率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种业务中每一种业务的用户体验满意速率。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前述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28629.6A CN104168580B (zh) | 2014-08-27 | 2014-08-27 |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28629.6A CN104168580B (zh) | 2014-08-27 | 2014-08-27 |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8580A CN104168580A (zh) | 2014-11-26 |
CN104168580B true CN104168580B (zh) | 2018-03-06 |
Family
ID=5191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28629.6A Active CN104168580B (zh) | 2014-08-27 | 2014-08-27 |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685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22110A (zh) * | 2014-12-05 | 2016-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覆盖距离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11669773B (zh) * | 2020-05-22 | 2022-06-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速率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
CN111586733B (zh) * | 2020-05-22 | 2023-05-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边缘速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2969186B (zh) * | 2021-03-16 | 2022-08-1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覆盖距离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071517B (zh) * | 2021-11-16 | 2023-11-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13694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Wcdma系统中支持高速下行分组包接入业务的网络规划方法 |
CN101088302A (zh) * | 2004-12-22 | 2007-12-12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在具有动态小区覆盖范围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估计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231884A (zh) * | 2011-07-04 | 2011-11-02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td-scdma集群容量和覆盖的联合设计方法 |
JP2014131340A (ja) * | 2005-04-01 | 2014-07-10 | Adaptix Inc | 無線基地局のカバー範囲および容量を調整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2014
- 2014-08-27 CN CN201410428629.6A patent/CN10416858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88302A (zh) * | 2004-12-22 | 2007-12-12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在具有动态小区覆盖范围的无线通信网络中估计上行链路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
JP2014131340A (ja) * | 2005-04-01 | 2014-07-10 | Adaptix Inc | 無線基地局のカバー範囲および容量を調整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CN1913694A (zh) * | 2005-08-10 | 2007-02-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Wcdma系统中支持高速下行分组包接入业务的网络规划方法 |
CN102231884A (zh) * | 2011-07-04 | 2011-11-02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td-scdma集群容量和覆盖的联合设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8580A (zh) | 2014-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68580B (zh) | 一种无线覆盖范围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基站 | |
CN102076096B (zh) | 一种 CoMP的实现方法、装置及基站 | |
US867558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acket scheduling for a hyb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4980934B (zh) | 多业务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
US10701706B2 (en) |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 |
CN107708178A (zh) | 信息重传方法和基站 | |
CN105325043B (zh) | 承载建立装置和方法 | |
CN110225555B (zh) | 副链路通信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4602347A (zh) | 在多个资源块上对小区进行协调的方法和设备 | |
US11212778B2 (en) | Facilitation of channel selection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04066196A (zh) | 确定拉选射频单元rru的方法与设备 | |
CN106572497A (zh) | 一种基于比例公平算法的启发式d2d资源分配方法 | |
WO2018133802A1 (zh) |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基站及终端 | |
WO2013008167A1 (en) |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the purpose of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
CN105142226A (zh)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131300A (zh) | 队列调度方法和队列调度装置 | |
CN109429352B (zh) | 一种基站的小包业务数据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 |
KR102106628B1 (ko) | 다중 셀 스케줄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6792904A (zh) | 小包数据的传输方法及基站 | |
CN114268961A (zh) | 模型训练方法、共享基站的调参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8243490A (zh) | 一种降低上行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951329A (zh) | 一种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1600252B (zh) | 队列调度方法和队列调度装置 | |
CN105407536B (zh) | 一种基于d2d通信确定接入频段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812627A (zh) | 一种用于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