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5763A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55763A CN104155763A CN201410395746.7A CN201410395746A CN104155763A CN 104155763 A CN104155763 A CN 104155763A CN 201410395746 A CN201410395746 A CN 201410395746A CN 104155763 A CN104155763 A CN 1041557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filtering film
- wave
- incident
- light wa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为提高性能降低成本而发明。所述分光装置,包括基片、所述基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增透膜,所述基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滤波膜,还包括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的光转向部;光信号以第一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一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而除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以外的光波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光波以第二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二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本发明可用于光通信中。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7月13日、申请号为No.201180001273.2的发明创造名称为“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背景技术
光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光传输的上行、节点和下行处,均需要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分离或复用,以实现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的上传和下载。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串接分离器件的方法,或者采用阵列波导光栅AWG(Array Waveguide Grating)技术来实现上述对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分离或复用。
串接分离器件的方法采用滤光片技术,通过一个三端口的器件能够从一路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中分离出某个特定波长的光波,或者将某个特定波长的光波与入射的光波复用。当需要分离或复用多个波长的光波时,则需要将多个三端口的器件通过光纤进行串接。由于需要进行光纤串接,光纤固有的盘纤空间会导致整个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较大而性能较差;又由于每一路光的分插复用都需要一个三端口的器件来实现,在通道数较多时,成本较高。
而AWG技术主要利用波导技术,使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不同的路径后,在不同的侧出射处形成能量集中,由此使不同波长的光分离。这种光分插复用设备对温度敏感而性能参数较差,需要用电控制的加热器;而且AWG芯片制作较昂贵,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能够提高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光装置,包括基片、所述基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增透膜,所述基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滤波膜,还包括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的光转向部;
光信号以第一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一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而除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以外的光波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光波以第二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二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
其中,所述第二规定角度与所述第一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一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一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光信号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所述第二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光信号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一种光分插复用设备,所述光分插复用设备中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分光装置。
一种分光方法,包括:
接收光信号,使所述光信号以第一规定角度入射至滤波膜;
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一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使所述光信号中除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以外的光波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光转向部;
通过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光波以第二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二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
其中,所述第二规定角度与所述第一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一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一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光信号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所述第二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光信号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利用了当一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的光信号以不同角度入射至滤波膜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通过光转向部将被滤波膜反射的光波或者透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改变,并使传播方向被改变了的光波以与从滤波膜反射或透射时的角度不同的角度重新入射至该滤波膜。这样就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波通过光转向部分别从同一滤波膜的不同位置透过,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分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因不依赖于波导技术而降低了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分光装置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分离,而不需要进行分光装置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一种光复用装置,包括基片、所述基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增透膜,所述基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滤波膜,
还包括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的光转向部;
第一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并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三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并从所述滤波膜透射,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所述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第二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反射,与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所述第一波长光波相遇,以实现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与所述第二波长光波的复用;
其中,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与所述第四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一种光分插复用设备,所述光分插复用设备中设置有本发明提供的光复用装置。
一种光复用方法,包括:
分别接收第一波长光波和第二波长光波,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三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滤波膜透射,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滤波膜透射并入射至光转向部;
通过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的第二波长光波被反射后,与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第一波长光波相遇,以实现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与所述第二波长光波的复用;
其中,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与所述第四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利用了光波以不同角度入射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使不同波长的光波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并透过滤波膜而入射至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透射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以与被滤波膜透射时的入射角不同的入射角再次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由于此时的入射角已经与被透射时不同,光波不再被所述滤波膜透射,而是被反射,这样,以不同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光波,经过在光转向部和滤波膜之间的传播后,最终能被汇成一束,以同样的角度从光复用装置射出,不仅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复用,还不依赖于波导技术,降低了设备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光复用装置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复用,不需要进行光复用装置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复用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复用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基片1、基片1的上表面设置增透膜2,基片1的下表面设置有滤波膜3;光转向部4与滤波膜3相对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利用了滤波膜对于不同角度入射的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即同一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沿不同的角度入射至滤波膜时,通过滤波膜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而设计。例如,一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以0度入射角射入一滤波膜时,该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为λ,则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该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相对于λ将有一定的偏移量。举例说明,图2示出了某滤波膜相对于波长为1550nm的光波的透射波长偏移量与入射角度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当光波的入射角为0度时,透射光波的波长无偏移,即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为1550nm;当光波的入射角为1.8度时,透射光波的波长有0.275nm的偏移,则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为1550-0.275=1549.725nm;此时,除波长为1549.725nm的光波能透射出滤波膜外,其他波长的光波均会被反射。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无法产生只具有单一波长的电磁波。即使是纯度最高的激光,也有一定的波长分布范围。例如,如果需要产生波长为1550nm的激光,那么实际产生的也许是1549~1551nm的激光,只是1550nm这个波长的光能量最大,称为中心波长,本文中的波长均指中心波长。
根据上述原理,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光信号L以第一规定角度A1入射至滤波膜3,其中,第一规定角度A1为滤波膜3允许第一波长光波a1透射时所需要的入射角,即需要光信号L入射至滤波膜3的入射角,此时,在光信号L中,第一波长光波a1透射出滤波膜3,从而实现了第一波长光波a1从光信号L中分离,而在光信号L中除第一波长光波a1以外的光波L1被滤波膜3反射至光转向部4,经过光转向部4的作用后,使反射至光转向部4的光波L1以第二规定角度A2入射至滤波膜3,其中,第二规定角度A2与第一规定角度A1不同,第二规定角度A2为滤波膜3允许第二波长光波a2透射时,所需要的入射角,即需要光信号L中的光波L1入射至滤波膜3的入射角,此时,在光波L1中的第二波长光波a2透射出滤波膜3,从而实现了第二波长光波a2从光信号L1中分离,如果此时光信号L1中除第二波长光波a2以外还具有其他波长的光波L2,L2将被滤波膜3反射。
这样,通过滤波膜3即可把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L中的第一波长光波a1和第二波长光波a2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将光信号L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光信号L是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波长的光波,而光波L1和光波L2包括至少一个波长的光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利用了当一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以不同角度入射至滤波膜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通过光转向部将被滤波膜反射的光波或者透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改变,并使传播方向被改变了的光波以与从滤波膜反射或透射时的角度不同的角度重新入射至该滤波膜。这样就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波通过光转向部分别从同一滤波膜的不同位置透过,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分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因不依赖于波导技术而降低了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分光装置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分离,而不需要进行分光装置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可选的,光转向部4可以像图1那样,设置在基片1的上表面侧,间隔增透膜2和基片1与滤波膜3相对设置。这时,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转向部可以直接设置于增透膜上,也可以与增透膜间隔一定距离而设置。
可选的,如图3所示,光转向部4也可以设置在基片1的下表面侧,与滤波膜3相对设置。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L以第一规定角度A1入射至滤波膜3,此时,在光信号L中,第一波长光波a1透过滤波膜3和基片1,从增透膜2射出,从而实现了第一波长光波a1从光信号L中分离,而除第一波长光波a1以外的光波L1不再经过基片1,而是直接被滤波膜3反射至光转向部4,减小了除第一波长光波a1以外的光波L1的能量损耗。经过光转向部4的作用后,使反射至光转向部4的光波L1又以第二规定角度A2入射至滤波膜3,此时,在光波L1中,第二波长光波a2透过滤波膜3和基片1,从增透膜2射出,从而实现了第二波长光波a2从光信号L1中分离,而除第二波长光波a2以外的光波L2被滤波膜3反射。这样,光转向部4设置在基片1的下表面侧,与滤波膜3相对设置时,通过滤波膜3也可把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L中的第一波长光波a1和第二波长光波a2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将光信号L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分离。
对光转向部4的具体设置位置,本发明不做限制。
具体的,根据需要分离的光波的数量的不同,光转向部的数量也可以随之变化,但光转向部之间需要满足光波能够从其中一个光转向部射出后经滤波膜的反射而入射至下一个光转向部,以此类推,直到光波从最后一个光转向部射出至滤波膜,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光转向部4的数量为1时,可以实现对光信号L中,两路不同波长的光波的分离,而除第一波长光波a1、第二波长光波a2以外的光波L2被滤波膜3反射,此时如果还需要分离L2中某规定波长的光波,则可以再增加一个光转向部,使光波L2入射至新增的光转向部,新增加的光转向部使L2以滤波膜3允许该规定波长的光波透过的角度入射至滤波膜3,即可使该规定波长的光波透射出滤波膜3,以使其从L2中被分离。可见,实现三路光分插复用需要2个光转向部,而实现四路光分插复用需要3个光转向部……由此,光转向部的数量比需要分离的光波的数量小1即可。
因为在光通信系统中,通常应用2路或4路或8路光波分离或复用,优选的,光转向部的数量可以为1、3或7。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分插复用的光路数量为四路,则在本分光装置中需要设置三个光转向部。需要说明的是,当光转向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这些光转向部应间隔分布,光转向部之间需要满足光波能够从其中一个光转向部射出后经滤波膜的反射而入射至下一个光转向部,以此类推,直到光波从最后一个光转向部射出至滤波膜。
具体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光转向部4为反射镜,该反射镜与基片1成规定角度相对设置,可选的,反射镜可直接与基片粘接,也可与基片分离设置;或者,光转向部4也可以为通过镀膜等方法直接在基片上形成的反射膜,反射膜以规定角度与滤波膜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反射镜都与滤波膜成规定角度相对设置,而其各自的规定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满足需要分离的波长的光波入射至滤波膜的入射角的要求即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除了反射镜之外,光转向部4还可以为其它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透镜或棱镜等光学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分光装置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均适用于本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分光装置,包括基片1、设置在基片1上表面的增透膜2和设置在基片1下表面的滤波膜3;还包括光转向部4,本实施例中,光转向部4具体包括反射镜4-1、4-2和4-3。各反射镜间隔增透膜2和基片1,与滤波膜3相对设置,各反射镜之间间隔分布,以使光波能够从其中一个反射镜射出后经滤波膜的反射而入射至下一个反射镜。
其中,反射镜4-1与滤波膜3的角度为0.88度,反射镜4-2与滤波膜3的角度为0.57度,反射镜4-3与滤波膜3的角度为0.46度;
光信号L先透过增透膜2射入基片1,并以1.8度的入射角入射至滤波膜3,如图2可知,对于滤波膜3,入射角度1.8度对应的透射波长的偏移量为0.275nm,则入射角为1.8度时,滤波膜3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为1550-0.275=1549.725nm,因此,光信号L中,波长为1549.725nm的光波L11透过滤波膜3,而其它波长的光波被滤波膜3反射。被反射的光波经基片1入射至增透膜2,并穿过增透膜2入射至反射镜4-1,经过反射镜4-1的反射后再次入射至滤波膜3,则此时的入射角为1.8+2×0.88=3.56度,光波L以该入射角入射至滤波膜3时透射波长的偏移量为1.075nm,则此时滤波膜3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为1550-1.075=1548.925nm,因此,光信号L中,波长为1548.925nm的光波L22透射出滤波膜3从而被分离,而未被分离的光波被滤波膜3反射至反射镜4-2;同样道理,经过反射镜4-2反射后入射至滤波膜3的光波的入射角度为3.56+2×0.57=4.7度,其透射波长的偏移量为1.87nm,则此时滤波膜3允许透射的光波波长为1550-1.87=1548.13nm,因此波长为1548.13nm的光波L33能透过滤波膜3从而被分离,未被分离的光波被滤波膜3反射至反射镜4-3;经过反射镜4-3反射后入射至滤波膜3的光波的入射角度为4.7+2×0.46=5.62度,其透射波长的偏移量为2.67nm,则此时滤波膜3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为1550-2.67=1547.33nm,因此波长为1547.33nm的光波L44能透过滤波膜3从而被分离,而其它波长的光波被滤波膜3反射并从分光装置射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反射镜与滤波膜的夹角是根据需要分离的光波的波长及该波长光波入射至滤波膜的入射角要求而确定的,而反射镜的数量是根据需要分离的光波的数量而确定,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各反射镜与滤波膜的夹角及反射镜的数量都可以根据分光的需要进行调整,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显而易见的,由于光路具有可逆性,即当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光装置中光波的传播方向全部逆转时,即可实现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复用。根据上述原理,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复用装置。其中,所述光复用装置的结构特征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相同,而且,对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的一切结构特征,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复用装置。
具体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复用装置,包括基片1、基片1的上表面设置有增透膜2,基片1的下表面设置有滤波膜3,光转向部4与滤波膜3相对设置;
第一波长光波b1入射至滤波膜3并从滤波膜3透射;第二波长光波b2以第三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并从滤波膜3透射,从滤波膜3透射的第二波长光波b2入射至光转向部4,光转向部4使第二波长波b2光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滤波膜3;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滤波膜3的第二波长光波b2被滤波膜3反射,与从滤波膜3透射的第一波长光波b1相遇,进而实现第一波长光波b1与第二波长光波b2的复用;
其中,第三规定角度与第四规定角度不同,第三规定角度为滤波膜3允许第二波长光波b2透射时,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滤波膜3的入射角。正因为第四规定角度与第三规定角度不同,当第二波长光波b2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时,不能被所述滤波膜透射,只能被反射,从而能与第一波长光波相遇并复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复用装置,利用了光波以不同角度入射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使不同波长的光波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并透过滤波膜而入射至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透射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以与被滤波膜透射时的入射角不同的入射角再次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由于此时的入射角已经与被透射时不同,光波不再被所述滤波膜透射,而是被反射,这样,以不同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光波,经过在光转向部和滤波膜之间的传播后,最终能被汇成一束,以同样的角度从光复用装置射出,不仅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复用,还不依赖于波导技术,降低了设备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光复用装置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复用,不需要进行光复用装置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而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如果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中,第一波长光波a1、第二波长光波a2分别从图1中各自的原出射点入射至滤波膜3,第一波长光波a1从滤波膜3透射,第二波长光波a2从滤波膜3透射并入射至光转向部4,通过所述光转向部4使第二波长光波a2以与第二波长光波a2被透射时不同的入射角入射至滤波膜3,被滤波膜3反射后,与透射后第一波长光波a1相遇,从而实现了第一波长光波a1和第二波长光波a2的复用,即能实现光复用装置的功能。
可见,由于光路的可逆性,本发明提供的分光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分光功能,也能够实现光复用功能;同理,光复用装置不仅能实现光复用功能,也能实现分光功能。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一个分光装置或光复用装置来讲,它既可以仅用来实现分光功能或光复用功能,也可以用来同时实现分光和光复用功能,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分插复用设备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该分插复用设备中设置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装置或光复用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光分插复用设备,利用了当一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以不同角度入射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通过光转向部将被滤波膜反射的光波或者透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改变,并使传播方向被改变了的光波以与从滤波膜反射或透射时的角度不同的角度重新入射至该滤波膜。这样就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波经光转向部作用后分别从同一滤波膜的不同位置透过,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分离;同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上述被分离的光波可沿原路返回,此时即可在原光信号的入射处实现不同波长光波的复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分插复用设备,因不依赖于波导技术而降低了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滤波膜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分离和复用,而不需要进行滤波膜间光路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相应的,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光方法,包括:
S11,接收光信号,使所述光信号以第一规定角度入射至滤波膜;
S12,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一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使所述光信号中除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以外的光波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光转向部;
S13,通过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光波以第二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S14,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光信号中的第二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透射,以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光信号中分离;
其中,所述第二规定角度与所述第一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一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一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光信号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所述第二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光信号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方法,利用了当一多个波长光波复用的光信号以不同角度入射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通过光转向部将被滤波膜反射的光波或者透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改变,并使传播方向被改变了的光波以与从滤波膜反射或透射时的角度不同的角度重新入射至该滤波膜。这样就能使不同波长的光波经光转向部作用后分别从同一滤波膜的不同位置透过,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分离。由于不依赖于波导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光方法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分光装置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分离,不需要进行分光装置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其中,步骤S13中,通过光转向部使所述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光波以第二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包括:
通过反射镜或反射膜对被滤波膜反射至光转向部的光波进行反射,使被所述滤波膜反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光波以第二规定角度入射至滤波膜。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复用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
S21,分别接收第一波长光波和第二波长光波,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三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S22,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滤波膜透射,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滤波膜透射并入射至光转向部;
S23,通过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S24,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的第二波长光波被反射后,与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第一波长光波相遇,以实现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与所述第二波长光波的复用。
其中,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与所述第四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正因为第四规定角度与第三规定角度不同,当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时,不能被所述滤波膜透射,只能被反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复用方法,利用了光波以不同角度入射时,滤波膜允许透射的光波的波长不同的原理,使不同波长的光波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并透过滤波膜而入射至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透射过滤波膜的光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进而以与被滤波膜透射时的入射角不同的入射角再次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由于此时的入射角已经与被透射时不同,光波不再被所述滤波膜透射,而是被反射,这样,以不同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光波,经过在光转向部和滤波膜之间传播后,最终能被汇成一束,以同样的角度从光复用装置射出,不仅有效实现了不同波长的多路光波的复用,还不依赖于波导技术,降低了设备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同时由于利用一个光复用装置即可实现多波长光波的复用,不需要进行光复用装置的串接,因此节省了材料、减小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体积,且简化了封装,有效提高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性能同时降低了光分插复用设备的成本。
其中,通过光转向部使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具体可以为:通过反射镜或反射膜对所述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进行反射,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复用装置,包括基片、所述基片的上表面设置有增透膜,所述基片的下表面设置有滤波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的光转向部;
第一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并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三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并从所述滤波膜透射,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所述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第二波长光波被所述滤波膜反射,与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所述第一波长光波相遇,以实现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与所述第二波长光波的复用;
其中,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与所述第四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所述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部设置在所述基片的上表面侧,间隔所述增透膜和所述基片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或者
所述光转向部设置在所述基片的下表面侧,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部设置于所述增透膜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部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光转向部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部的数量为1、3或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部包括反射镜或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或反射膜以规定角度与所述滤波膜相对设置。
8.一种光分插复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插复用设备中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复用装置。
9.一种光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接收第一波长光波和第二波长光波,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三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从所述滤波膜透射,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从所述滤波膜透射并入射至光转向部;
通过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通过所述滤波膜使所述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的第二波长光波被反射后,与从所述滤波膜透射的第一波长光波相遇,以实现所述第一波长光波与所述第二波长光波的复用;
其中,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与所述第四规定角度不同,所述第三规定角度为所述滤波膜允许第二波长光波透射时,所述第二波长光波入射至所述滤波膜的入射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光转向部使所述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包括:
通过反射镜或反射膜对所述入射至所述光转向部的第二波长光波进行反射,使所述第二波长光波以第四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滤波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95746.7A CN104155763B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800012732A CN102317815A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CN201410395746.7A CN104155763B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012732A Division CN102317815A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55763A true CN104155763A (zh) | 2014-11-19 |
CN104155763B CN104155763B (zh) | 2017-07-21 |
Family
ID=5188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95746.7A Active CN104155763B (zh) | 2011-07-13 | 2011-07-13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5576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46352A (zh) * | 2018-07-17 | 2018-10-12 | 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薄膜滤波器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08920A (en) * | 1998-03-11 | 1999-12-28 |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 Multiple channe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devices |
JP2001014560A (ja) * | 1999-06-28 | 2001-01-19 | Atsumi Electric Co Ltd | 光ビーム分割装置 |
US6292298B1 (en) * | 1998-12-30 | 2001-09-18 | At&T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an optica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
US20020118915A1 (en) * | 2001-02-23 | 2002-08-29 | Sagan Stephen F. | Optica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device |
US20030058520A1 (en) * | 2001-02-09 | 2003-03-27 | Kyoungsik Yu | Reconfigurable wavelength multiplexers and filters employing micromirror array in a gires-tournois interferometer |
CN1484053A (zh) * | 2002-09-16 | 2004-03-24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基于谐振腔增强型光电探测器的解复用探测系统 |
CN2636507Y (zh) * | 2003-08-28 | 2004-08-25 | 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波分复用组件 |
US6819871B1 (en) * | 2001-03-16 | 2004-11-16 | 4 Wave, Inc. | Multi-channel optical filter and multiplexer formed from stacks of thin-film layers |
CN1588148A (zh) * | 2004-09-09 | 2005-03-02 | 上海交通大学 | 可调谐波长选择/锁定光密集波分复用合波/分波器 |
CN1815283A (zh) * | 2005-02-02 | 2006-08-09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光合波/分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7092587B1 (en) * | 2002-08-16 | 2006-08-15 | Raytheon Company | Multichannel optical demultiplexer with varying angles of incidence to the light bandpass filters |
CN2850146Y (zh) * | 2005-07-26 | 2006-12-20 | 周华丽 | 一种高隔离度光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 |
-
2011
- 2011-07-13 CN CN201410395746.7A patent/CN1041557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08920A (en) * | 1998-03-11 | 1999-12-28 |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y, Inc. | Multiple channe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devices |
US6292298B1 (en) * | 1998-12-30 | 2001-09-18 | At&T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an optica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
JP2001014560A (ja) * | 1999-06-28 | 2001-01-19 | Atsumi Electric Co Ltd | 光ビーム分割装置 |
US20030058520A1 (en) * | 2001-02-09 | 2003-03-27 | Kyoungsik Yu | Reconfigurable wavelength multiplexers and filters employing micromirror array in a gires-tournois interferometer |
US20020118915A1 (en) * | 2001-02-23 | 2002-08-29 | Sagan Stephen F. | Optica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device |
US6819871B1 (en) * | 2001-03-16 | 2004-11-16 | 4 Wave, Inc. | Multi-channel optical filter and multiplexer formed from stacks of thin-film layers |
US7092587B1 (en) * | 2002-08-16 | 2006-08-15 | Raytheon Company | Multichannel optical demultiplexer with varying angles of incidence to the light bandpass filters |
CN1484053A (zh) * | 2002-09-16 | 2004-03-24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基于谐振腔增强型光电探测器的解复用探测系统 |
CN2636507Y (zh) * | 2003-08-28 | 2004-08-25 | 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波分复用组件 |
CN1588148A (zh) * | 2004-09-09 | 2005-03-02 | 上海交通大学 | 可调谐波长选择/锁定光密集波分复用合波/分波器 |
CN1815283A (zh) * | 2005-02-02 | 2006-08-09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光合波/分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2850146Y (zh) * | 2005-07-26 | 2006-12-20 | 周华丽 | 一种高隔离度光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46352A (zh) * | 2018-07-17 | 2018-10-12 | 北极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道薄膜滤波器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55763B (zh) | 2017-07-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81153B (zh) |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m×n端口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 |
CN104678515B (zh) | 用于单纤双向的光器件光路结构 | |
JP2020511888A (ja) | 双方向光サブアセンブリ、宅内光回線終端装置、局内光回線終端装置、及び受動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WO2016112576A1 (zh) | 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以及光发射组件 | |
CN104020527A (zh) | 一种多通道集成光波分复用/解复用的组件结构 | |
CN101819299B (zh) | 可扩展和可重构的光路分插复用器 | |
CN204925459U (zh) | 一种多波长单纤双向光收发模块 | |
KR100995754B1 (ko) | 조정가능한 광 분산 보상기들 | |
CN203337867U (zh) | 一种波分复用光器件及波分解复用光器件 | |
CN204462461U (zh) | 用于单纤双向的光器件光路结构 | |
CN105158853A (zh) | 一种新型的集成微光学波分复用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分波、合波方法 | |
CN102301739A (zh) | 光信号复用的方法和光复用器 | |
CN102317815A (zh)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
CN206710650U (zh) | 一种多波长共存osa结构 | |
CN203311035U (zh) |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m×n端口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 |
CN104460009B (zh) | 一种合波器 | |
CN104714277A (zh) | 波分复用器及光模块 | |
CN103197387B (zh) | 基于光折变长周期波导光栅的光分插复用器 | |
CN104155763A (zh) | 分光装置、光复用装置及方法、光分插复用设备 | |
CN202050420U (zh) | 集成多通道波分复用器 | |
CN201359648Y (zh) | 一种多波长选择开关 | |
CN1874195B (zh) | 基于tff的复用/解复用器roadm | |
JP4313644B2 (ja) | アレイ導波路型波長合分波器および光波長分割多重伝送装置 | |
CN103676007A (zh) | 粗波分复用器 | |
JPS61249004A (ja) | 光合分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