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4200A -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44200A CN104144200A CN201310665083.1A CN201310665083A CN104144200A CN 104144200 A CN104144200 A CN 104144200A CN 201310665083 A CN201310665083 A CN 201310665083A CN 104144200 A CN104144200 A CN 1041442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unt
- source terminal
- user side
-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en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7—Graphical id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包括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发送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至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获取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包括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通过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上述物联网通信方法可以通过改进作为通信端的路由器,使源终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通信端账号与用户端账号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此外,还提供一种物联网通信端及物联网用户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背景技术
一般的智能家电通过路由器连接云端服务器,用户的控制端通过连接云端服务器,实现对智能家电信息的获取或对智能家电的控制。智能家电需要包含与控制端的应用相匹配的逻辑模块,提高了物联网通信的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降低物联网通信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通信端账号和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发送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至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
获取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所述源信息至所述用户端账号。
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用户端账号和所述通信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通过所述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一种物联网通信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通信端账号和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至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所述源信息至所述用户端账号。
一种物联网用户端,包括: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用户端账号和所述通信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接收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上述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可以通过改进作为通信端的路由器,使源终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通信端账号与用户端账号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物联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又一实施例物联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物联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物联网通信端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物联网用户端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物联网用户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的物联网通信方法,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用户端,与智能家电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源终端,通过例如无线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的通信端进行通信,进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远程控制如空调、热水器等源终端,或是读取源终端的状态信息。具体的,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控制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
发送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至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
获取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
通过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物联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具体可适用于如智能家电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源终端,与互联网连接,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用户端通信,进而被用户端控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20,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控制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均为即时通信账号,可即时的传输数据,保证了通信即时性。通信端账号可以预设在通信端中,通信端可以是无线AP。无线AP可以是无线路由器,通过改进路由器,使源终端(例如智能电器)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即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无线AP后,通过无线AP的通信端账号与用户端账号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用户端账号可以预设在用户端中,用户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通信端通过互联网接收用户端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端账号是无线AP的即时通信账号,用户端账号是用户的即时通信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的绑定关系相当于即时通信中的好友关系。用户在手机中安装有用于登录用户端账号的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即可通过手机上的用户端账号与无线AP上的通信端账号进行信息传递,进而控制无线AP的无线网络接入的源终端。
S140,发送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至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源终端为能够接收并执行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的智能电器。较优的,源终端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器,可通过wifi与通信端通信,进一步的,目前很多智能电器已经支持IGRS(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协议,源终端和通信端之间可以采用IGRS协议通信。源终端可以是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或电脑等智能家电设备。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可用于读取例如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是否开启制冷等状态信息。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可用于控制例如设定空调的温度、设定热水器的温度、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控制操作。一个通信端可能连接多个源终端,不同的源终端通过不同的源终端标识信息标识区分,比如一台无线AP可以连接冰箱、空调、热水器等。
S160,获取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在源终端接收到通信端的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后,需要根据命令执行不同的操作,并将执行后的结果生成源信息,返回给通信端。源信息可以是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为开启制冷状态或未开启制冷状态等状态信息。源信息也可以是成功设定空调的温度、成功设定热水器的温度、成功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是否操作成功的信息。
S180,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获取到源信息后,通信端将源信息转发给用户端,用户端即可远程接收到源终端的信息,之后可以再根据源终端的信息发送进一步的命令,实现远程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通信端账号绑定的用户端账号可以为多个,一个通信端可以接收多个用户端发送的命令并反馈。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各自的手机、电脑等,通过不同的用户端账号控制家中的智能家电,方便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监测源终端发送的故障信息,根据通信端账号发送故障信息至用户端账号的步骤。智能家电在无人监控的环境下运行,特别需要注重安全问题。如果发生故障,源终端会生成故障信息,通信端可实时监控故障信息,若获得故障信息,即时的发送给用户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损失。故障信息可能是空调漏水信息、热水器漏电信息、饮水器缺水信息等。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物联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具体可适用于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终端,通过能够接入互联网的通信端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源终端通信,并控制源终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220,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控制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用户端账号和通信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均为即时通信账号,可即时的传输数据,保证了通信即时性。通信端账号可以预设在通信端中,通信端可以是无线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无线AP可以是无线路由器,通过改进路由器,使源终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通信端账号与用户端账号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用户端账号可以预设在用户端中,用户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用户端通过互联网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端账号是无线AP的即时通信账号,用户端账号是用户的即时通信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的绑定关系相当于即时通信中的好友关系。用户在手机中安装有用于登录用户端账号的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即可通过手机上的用户端账号与无线AP上的通信端账号进行信息传递,进而控制无线AP的无线网络接入的源终端。
源终端为能够接收并执行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的智能电器。源终端可以是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或电脑等智能家电设备。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可用于读取例如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是否开启制冷等状态信息。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可用于控制例如设定空调的温度、设定热水器的温度、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控制操作。一个通信端可能连接多个源终端,不同的源终端通过不同的源终端标识信息标识区分。
S240,通过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在源终端接收到通信端的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后,需要根据命令执行不同的操作,并将执行后的结果生成源信息,并返回给通信端。源信息可以是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为开启制冷状态或未开启制冷状态等状态信息。源信息也可以是成功设定空调的温度、成功设定热水器的温度、成功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是否操作成功的信息。通信端获得源信息后,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由用户端接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一个通信端账号绑定的用户端账号可以为多个,一个通信端可以接收多个用户端发送的命令并反馈。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各自的手机、电脑等,通过不同的用户端账号控制家中的智能家电,方便使用。进一步的,第一个与通信端账号绑定的用户端账号为主控账号,其他的用户端账号为从控账号。从控账号与用户端账号绑定时,需经主控账号授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一个用户端账号绑定的通信端账号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还包括根据通信端账号,将接收到的多个源信息分类显示的步骤。同一个用户可能在深圳一个住所,在广州一个住所,两个住所的智能电器通过不同的通信端与该用户通信,不同的通信端具有不同的用户端账号,所以可以根据用户端账号区分不同住所的智能电器,进一步的,进行分类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端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输入文字信息或数字信息、蓝牙、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和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与通信端账号或源终端建立通信联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端上或通信端的包装盒上设置有二维码,二维码包括经过加密编码的通信端账号。通过扫描并解码二维码,获取通信端账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软件的云端服务器中预存通信端的设备类型、设备账号和密钥,用户端账号扫描通信端的二维码(比如贴在无线路由器上的二维码),获得通信端账号和设备类型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推送通信端的密钥至用户端账号,实现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的绑定。相应的,源终端上或源终端的包装盒上设置有二维码,二维码包括经过加密编码的源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设备类型。在即时通信软件的云端服务器中预存源终端的设备类型、设备标识和密钥,用户端账号扫描源终端的二维码,获得源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设备类型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由于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已绑定,云端服务器推送源终端的密钥至通信端账号,实现通信端账号和源终端的绑定。采用二维码的方式非常方便,不需要用户输入信息,仅需要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扫描一下通信端账号或源终端上标识的二维码。与其他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方式相比,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成本低廉的优势明显。
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20之前,还包括建立通信联系的步骤,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212,获取通信端账号,并与用户端账号绑定。在一实施例中,在此之前,用户可以打开手机的即时通信软件,选择新建我的家,用户端根据用户的命令生成我的家的界面,并生成扫二维码界面。通过扫描通信端的二维码,获取通信端账号。
S214,显示通信端账号或与通信端账号相应的名称。名称可以是是用户对该通信端的命名,如我的家,深圳住所等。
S216,接收添加源终端的添加命令,根据添加命令获取源终端的信息,并绑定源终端与通信端账号。例如用户在即时通信软件上选择添加智能电器,则生成扫二维码界面,用户扫描智能电器的二维码,即可获得源终端的信息,绑定源终端与通信端账号。
S218,显示源终端的信息或与源终端相应的名称。绑定成功后,在用户端上即可显示源终端的信息或与源终端相应的名称,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一实施方式的物联网通信系统,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用户端,与智能家电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源终端,通过例如无线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的通信端进行通信,进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远程控制如空调、热水器等源终端,或是读取源终端的状态信息。具体的,可以包括: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控制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至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
接收显示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物联网通信端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具体可适用于如智能家电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源终端,通过本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端与互联网连接,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用户端通信,从而被用户端远程控制。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物联网通信端包括:
接收模块120,用于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控制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均为即时通信账号,可即时的传输数据,保证了通信即时性。通信端账号可以预设在通信端中,通信端可以是无线AP。无线AP可以是无线路由器,通过改进路由器,使源终端(例如智能电器)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即通过无线网络接入到无线AP后,通过无线AP的通信端账号与用户端账号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用户端账号可以预设在用户端中,用户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通信端通过互联网接收用户端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端账号是无线AP的即时通信账号,用户端账号是用户的即时通信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的绑定关系相当于即时通信中的好友关系。用户在手机中安装有用于登录用户端账号的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即可通过手机上的用户端账号与无线AP上的通信端账号进行信息传递,进而控制无线AP的无线网络接入的源终端。
发送模块140,用于发送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至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源终端为能够接收并执行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的智能电器。较优的,源终端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器,可通过wifi与通信端通信,进一步的,目前很多智能电器已经支持IGRS(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协议,源终端和通信端之间可以采用IGRS协议通信。源终端可以是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或电脑等智能家电设备。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可用于读取例如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是否开启制冷等状态信息。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可用于控制例如设定空调的温度、设定热水器的温度、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控制操作。一个通信端可能连接多个源终端,不同的源终端通过不同的源终端标识信息标识区分,比如一台无线AP可以连接冰箱、空调、热水器等。
获取模块160,用于获取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在源终端接收到通信端的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后,需要根据命令执行不同的操作,并将执行后的结果生成源信息,并返回给通信端。源信息可以是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为开启制冷状态或未开启制冷状态等状态信息。源信息也可以是成功设定空调的温度、成功设定热水器的温度、成功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是否操作成功的信息。
转发模块180,用于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获取到源信息后,通信端将源信息转发给用户端,用户端即可远程接收到源终端的信息,之后可以再根据源终端的信息发送进一步的命令,实现远程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通信端账号绑定的用户端账号可以为多个,一个通信端可以接收多个用户端发送的命令并反馈。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各自的手机、电脑等,通过不同的用户端账号控制家中的智能家电,方便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物联网通信端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源终端发送的故障信息,根据通信端账号发送故障信息至用户端账号。智能家电在无人监控的环境下运行,特别需要注重安全问题。如果发生故障,源终端会生成故障信息,通信端可实时监控故障信息,若获得故障信息,即时的发送给用户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故障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损失。故障信息可能是空调漏水信息、热水器漏电信息、饮水器缺水信息等。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物联网用户端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具体可适用于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与互联网连接的终端,通过能够接入互联网的通信端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源终端通信,并控制源终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物联网用户端包括:
命令发送模块220,用于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控制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用户端账号和通信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均为即时通信账号,可即时的传输数据,保证了通信即时性。通信端账号可以预设在通信端中,通信端可以是无线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无线AP可以是无线路由器,通过改进路由器,使源终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通信端账号与用户端账号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用户端账号可以预设在用户端中,用户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用户端通过互联网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端账号是无线AP的即时通信账号,用户端账号是用户的即时通信账号,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的绑定关系相当于即时通信中的好友关系。用户在手机中安装有用于登录用户端账号的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即可通过手机上的用户端账号与无线AP上的通信端账号进行信息传递,进而控制无线AP的无线网络接入的源终端。
源终端为能够接收并执行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的智能电器。源终端可以是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或电脑等智能家电设备。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可用于读取例如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是否开启制冷等状态信息。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可用于控制例如设定空调的温度、设定热水器的温度、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控制操作。一个通信端可能连接多个源终端,不同的源终端通过不同的源终端标识信息标识区分。
接收显示模块240,用于通过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源终端响应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在源终端接收到通信端的读取命令或控制命令后,需要根据命令执行不同的操作,并将执行后的结果生成源信息,并返回给通信端。源信息可以是空调的温度、热水器的温度、饮水机为开启制冷状态或未开启制冷状态等状态信息。源信息也可以是成功设定空调的温度、成功设定热水器的温度、成功开启饮水机的制冷等是否操作成功的信息。通信端获得源信息后,通过通信端账号发送源信息至用户端账号,由用户端接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一个通信端账号绑定的用户端账号可以为多个,一个通信端可以接收多个用户端发送的命令并反馈。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各自的手机、电脑等,通过不同的用户端账号控制家中的智能家电,方便使用。进一步的,第一个与通信端账号绑定的用户端账号为主控账号,其他的用户端账号为从控账号。从控账号与用户端账号绑定时,需经主控账号授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与一个用户端账号绑定的通信端账号可以是多个。本实施例还包括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通信端账号,将接收到的多个源信息分类显示的步骤。同一个用户可能在深圳一个住所,在广州一个住所,两个住所的智能电器通过不同的通信端与该用户通信,不同的通信端具有不同的用户端账号,所以可以根据用户端账号区分不同住所的智能电器,进一步的,进行分类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端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输入文字信息或数字信息、蓝牙、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和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与通信端账号或源终端建立通信联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端上或通信端的包装盒上设置有二维码,二维码包括经过加密编码的通信端账号。通过扫描并解码二维码,获取通信端账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即时通信软件的云端服务器中预存通信端的设备类型、设备账号和密钥,用户端账号扫描通信端的二维码(比如贴在无线路由器上的二维码),获得通信端账号和设备类型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推送通信端的密钥至用户端账号,实现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的绑定。相应的,源终端上或源终端的包装盒上设置有二维码,二维码包括经过加密编码的源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设备类型。在即时通信软件的云端服务器中预存源终端的设备类型、设备标识和密钥,用户端账号扫描源终端的二维码,获得源终端的设备标识和设备类型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由于通信端账号和用户端账号已绑定,云端服务器推送源终端的密钥至通信端账号,实现通信端账号和源终端的绑定。采用二维码的方式非常方便,不需要用户输入信息,仅需要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扫描一下通信端账号或源终端上标识的二维码。与其他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方式相比,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成本低廉的优势明显。
参见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建立通信模块210,用于执行如图3所示的步骤:
S212,获取通信端账号,并与用户端账号绑定。在一实施例中,在此之前,用户可以打开手机的即时通信软件,选择新建我的家,用户端根据用户的命令生成我的家的界面,并生成扫二维码界面。通过扫描通信端的二维码,获取通信端账号。
S214,显示通信端账号或与通信端账号相应的名称。名称可以是是用户对该通信端的命名,如我的家,深圳住所等。
S216,接收添加源终端的添加命令,根据添加命令获取源终端的信息,并绑定源终端与通信端账号。例如用户在即时通信软件上选择添加智能电器,则生成扫二维码界面,用户扫描智能电器的二维码,即可获得源终端的信息,绑定源终端与通信端账号。
S218,显示源终端的信息或与源终端相应的名称。绑定成功后,在用户端上即可显示源终端的信息或与源终端相应的名称,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2)
1.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通信端账号和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发送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至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
获取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通过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所述源信息至所述用户端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终端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终端为智能家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所述源终端发送的故障信息,根据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所述故障信息至所述用户端账号的步骤。
6.一种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用户端账号和所述通信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通过所述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所述通信端账号绑定的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多个;第一个与所述通信端账号绑定的所述用户端账号为主控账号,其他的所述用户端账号为从控账号;所述从控账号与所述用户端账号绑定时,需经所述主控账号授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所述用户端账号绑定的所述通信端账号为多个;所述物联网通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通信端账号,将接收到的多个所述源信息分类显示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输入文字信息或数字信息、蓝牙、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和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与所述通信端账号或所述源终端建立通信联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信端上或通信端的包装盒上设置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括经过加密编码的所述通信端账号;通过扫描并解码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通信端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端账号,并与所述用户端账号绑定;
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或与所述通信端账号相应的名称;
接收添加所述源终端的添加命令,根据所述添加命令获取所述源终端的信息,并绑定所述源终端与所述通信端账号;
显示所述源终端的信息或与所述源终端相应的名称。
12.一种物联网通信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通信端账号接收来自用户端账号发送的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通信端账号和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至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确定的源终端;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所述源信息至所述用户端账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多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终端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终端为智能家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通信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源终端发送的故障信息,根据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所述故障信息至所述用户端账号的步骤。
17.一种物联网用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端账号发送读取信息或控制信息至通信端账号;所述读取信息包括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读取源终端状态信息的读取命令;所述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源终端标识信息和用于控制源终端的控制命令;所述用户端账号和所述通信端账号为在即时通信软件中绑定的账号;
接收显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端账号接收并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发送的所述源终端响应所述读取命令或所述控制命令返回的源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联网用户端,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所述通信端账号绑定的所述用户端账号为多个;第一个与所述通信端账号绑定的所述用户端账号为主控账号,其他的所述用户端账号为从控账号;所述从控账号与所述用户端账号绑定时,需经所述主控账号授权。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联网用户端,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所述用户端账号绑定的所述通信端账号为多个;所述物联网通信用户端还包括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端账号,将接收到的多个所述源信息分类显示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联网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输入文字信息或数字信息、蓝牙、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NFC和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与所述通信端账号或所述源终端建立通信联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物联网用户端,其特征在于,通信端上或通信端的包装盒上设置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括经过加密编码的所述通信端账号;通过扫描并解码所述二维码,获取所述通信端账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用户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通信端账号,并与所述用户端账号绑定;显示所述通信端账号或与所述通信端账号相应的名称;接收添加所述源终端的添加命令,根据所述添加命令获取所述源终端的信息,并绑定所述源终端与所述通信端账号;显示所述源终端的信息或与所述源终端相应的名称。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65083.1A CN104144200A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
PCT/CN2014/093399 WO2015085910A1 (en) | 2013-12-09 | 2014-12-09 |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end, and user end |
US15/165,934 US10484197B2 (en) | 2013-12-09 | 2016-05-26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end, and user en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665083.1A CN104144200A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44200A true CN104144200A (zh) | 2014-11-12 |
Family
ID=51853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665083.1A Pending CN104144200A (zh) | 2013-12-09 | 2013-12-09 |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84197B2 (zh) |
CN (1) | CN104144200A (zh) |
WO (1) | WO2015085910A1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85910A1 (en) * | 2013-12-09 | 2015-06-18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end, and user end |
CN104808608A (zh) * | 2015-02-12 | 2015-07-29 | 深圳市米家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 汽车远程操控方法和系统、远程操控终端和服务器 |
CN104967737A (zh) * | 2015-06-05 | 2015-10-07 |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工作场景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
CN105072098A (zh) * | 2015-07-23 | 2015-11-18 | 柳州正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账号消息加密方法 |
CN105207994A (zh) * | 2015-08-17 | 2015-12-30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账号绑定方法与装置 |
CN105867317A (zh) * | 2015-01-21 | 2016-08-1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
CN106371324A (zh) * | 2016-08-31 | 2017-02-01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操作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6413124A (zh) * | 2015-07-31 | 2017-02-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
WO2017092670A1 (zh) * | 2015-12-03 | 2017-06-08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录制多媒体异地同步播放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7659741A (zh) * | 2016-07-25 | 2018-02-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EP3300014A4 (en) * | 2015-05-20 | 2018-10-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quipment management devic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62396B1 (ko) * | 2014-10-13 | 2016-10-05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IoT 장치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CN105530683A (zh) * | 2015-12-21 | 2016-04-27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
US11159338B1 (en) * | 2016-06-17 | 2021-10-2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state information access through machine-readable labels |
CN108332356A (zh) | 2017-01-19 | 2018-07-27 | 开利公司 | 空调交互终端、空调系统的控制器、空调系统及空调交互系统 |
DE102018209690A1 (de) * | 2018-06-15 | 2019-12-1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Einrichten eines Kommunikationskanals zwischen einem Datengerät und einem Endgerät eines Benutzers |
TR201818982A2 (tr) * | 2018-12-10 | 2020-06-22 | Siemens San Ve Tic A S | Bir komünikasyon usulü. |
US11281231B2 (en) * | 2019-06-03 | 2022-03-22 | Lg Electronics Inc. | Robo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195A (zh) * | 2005-10-28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控制家庭网络设备的方法 |
CN201749342U (zh) * | 2009-10-26 | 2011-02-1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
CN102495618A (zh) * | 2011-12-28 | 2012-06-13 | 深圳市松本先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312800A (zh) * | 2013-05-25 | 2013-09-18 | 陈为人 | 即时通讯控制宽带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0022A (en) * | 1900-09-11 | 1901-08-06 | Oliver D Charles | Non-spillable cuspidor. |
US20020049806A1 (en) * | 2000-05-16 | 2002-04-25 | Scott Gatz | Par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ccount-based internet access server |
US20020103850A1 (en) * | 2001-01-31 | 2002-08-01 | Moyer Stanley 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ut-sourc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user agents to proxies |
KR100750735B1 (ko) * | 2001-02-03 | 2007-08-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홈네트워크내의 기기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 |
EP1388126B1 (en) * | 2001-05-17 | 2013-03-27 | Nokia Corporation | Remotely granting access to a smart environment |
US20030078979A1 (en) * | 2001-10-22 | 2003-04-2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n intelligent device through an instant messaging protocol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7310344B1 (en) * | 2001-12-28 | 2007-12-1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instant messenger home automation system interface using a home router |
KR100477651B1 (ko) * | 2002-06-12 | 2005-03-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정보기기의 im 기반 인터페이스 장치 |
US20040103153A1 (en) * | 2002-11-21 | 2004-05-27 | Chang Tsung-Yen Dea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mart network appliances |
US20040158630A1 (en) * | 2003-02-12 | 2004-08-12 | Chang Tsung-Yen Dean |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network activity in real-time |
JP4041118B2 (ja) * | 2004-11-24 | 2008-01-3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
US7403838B2 (en) * | 2004-12-16 | 2008-07-22 |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 Messaging system based building control |
CN1825233A (zh) * | 2005-02-23 | 2006-08-30 | 朗迅科技公司 | 利用即时消息发送监视和控制设备的方法 |
US20070294359A1 (en) * | 2006-06-19 | 2007-12-20 | Sandy Kao |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remote access and control of registered personal appliances via instant messaging |
CN101123656B (zh) * | 2006-08-11 | 2010-05-12 | 艾威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多种子通信系统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
US20160277261A9 (en) * | 2006-12-29 | 2016-09-22 | Prodea Systems, Inc. | Multi-services application gateway and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
US8280978B2 (en) * | 2006-12-29 | 2012-10-02 | Prodea Systems, Inc. | Demarcation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 and user in multi-services gateway device at user premises |
US7962598B2 (en) * | 2008-04-14 | 2011-06-14 |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 | Concurrent IGRS-UPnP |
US20090327436A1 (en) * | 2008-06-30 | 2009-12-31 | Chen Shihn-Cheng | Instant messaging network control module |
US20100299392A1 (en) * | 2009-05-19 | 2010-11-25 | Shih-Chien Chiou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mote devices using instant message |
CN101656692A (zh) * | 2009-07-17 | 2010-02-24 | 南京大本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协作系统和方法 |
CN101655716B (zh) * | 2009-07-17 | 2011-04-06 | 赵维 | 一种包含成语的远程分工协作系统和方法 |
US20120096085A1 (en) * | 2010-10-14 | 2012-04-19 | Province of Ontario, Canada) |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luding instant message device control and related methods |
US8483291B2 (en) * | 2011-06-30 | 2013-07-09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with increased sub-range resolution |
US20140304381A1 (en) * | 2013-04-05 | 2014-10-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mart objects |
CN103616860B (zh) * | 2013-11-08 | 2017-02-15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控制家电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144200A (zh) * | 2013-12-09 | 2014-11-12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
CN104144109B (zh) * | 2014-01-24 | 2016-10-0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2013
- 2013-12-09 CN CN201310665083.1A patent/CN104144200A/zh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12-09 WO PCT/CN2014/093399 patent/WO201508591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
- 2016-05-26 US US15/165,934 patent/US1048419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2195A (zh) * | 2005-10-28 | 2006-10-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控制家庭网络设备的方法 |
CN201749342U (zh) * | 2009-10-26 | 2011-02-1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
CN102495618A (zh) * | 2011-12-28 | 2012-06-13 | 深圳市松本先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312800A (zh) * | 2013-05-25 | 2013-09-18 | 陈为人 | 即时通讯控制宽带用户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484197B2 (en) | 2013-12-09 | 2019-11-19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end, and user end |
WO2015085910A1 (en) * | 2013-12-09 | 2015-06-18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An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end, and user end |
CN105867317A (zh) * | 2015-01-21 | 2016-08-1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
CN105867317B (zh) * | 2015-01-21 | 2019-08-20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指令下达、接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系统 |
CN104808608A (zh) * | 2015-02-12 | 2015-07-29 | 深圳市米家互动网络有限公司 | 汽车远程操控方法和系统、远程操控终端和服务器 |
EP3300014A4 (en) * | 2015-05-20 | 2018-10-1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quipment management devic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
CN104967737A (zh) * | 2015-06-05 | 2015-10-07 | 丰唐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工作场景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
CN105072098A (zh) * | 2015-07-23 | 2015-11-18 | 柳州正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账号消息加密方法 |
CN106413124A (zh) * | 2015-07-31 | 2017-02-1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
CN105207994B (zh) * | 2015-08-17 | 2018-11-23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账号绑定方法与装置 |
CN105207994A (zh) * | 2015-08-17 | 2015-12-30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账号绑定方法与装置 |
CN106851354A (zh) * | 2015-12-03 | 2017-06-13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录制多媒体异地同步播放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WO2017092670A1 (zh) * | 2015-12-03 | 2017-06-08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录制多媒体异地同步播放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7659741A (zh) * | 2016-07-25 | 2018-02-0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7659741B (zh) * | 2016-07-25 | 2021-02-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6371324A (zh) * | 2016-08-31 | 2017-02-01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操作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6371324B (zh) * | 2016-08-31 | 2019-12-10 |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 操作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085910A1 (en) | 2015-06-18 |
US10484197B2 (en) | 2019-11-19 |
US20160277205A1 (en) | 2016-09-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44200A (zh) | 物联网通信方法、通信端及用户端 | |
CN107231606B (zh) | WiFi入网方法、智能硬件设备及电子终端 | |
CN106301785B (zh) |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与智能终端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 |
US11979274B2 (en) |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1130957A (zh) | 家电设备配网方法及装置 | |
EP1402101B1 (en) | Service system for electric home appliances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3037477A (zh) | 家庭媒体设备接入wifi热点的方法及服务端、客户端 | |
US20030233424A1 (en) | Instant messenger based interface apparatus in information apparatuses | |
CN103716161B (zh) | 能够远程控制的智能设备在服务器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533512A (zh) | 一种配置设备加入网络群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348524A (zh) | 一种绑定方法、中心设备以及外围设备 | |
CN104113458A (zh) | 一种移动终端与智能家电设备互联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618670A (zh) | 智能网关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5471686A (zh)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78106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3685733A (zh) | 一种遥控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2413073A (zh) | 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4483951A (zh) |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4580549A (zh) | 被控终端与控制终端的关联方法及系统 | |
CN105636159A (zh) | 电器连接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和装置及移动通讯终端 | |
CN112188488A (zh) |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722089A (zh) | 一种设备认证方法 | |
CN105959188B (zh) | 一种控制用户终端上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935579B (zh) | 分配家电控制权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和路由器 | |
CN106331284A (zh) | 一种基于wifi物联网技术的通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