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36233A - 热转印用片材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用片材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36233A CN104136233A CN201380011754.0A CN201380011754A CN104136233A CN 104136233 A CN104136233 A CN 104136233A CN 201380011754 A CN201380011754 A CN 201380011754A CN 104136233 A CN104136233 A CN 1041362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rotective layer
- thermal transfer
- transfer sheet
- releas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44C1/1712—Decalcomanias applied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provided with a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Landscapes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材具有: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的脱模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脱模层上的保护层,其中,脱模层不包含粒子状物质而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在设置有所述保护层的面上具有反映出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基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30~120%。在该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形成着色层后,通过将热转印用片材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加热贴合到被粘体,从而将保护层与着色层转印到被粘体上。由于能够对热转印后的保护层表面赋予凹凸形状,转印后的保护层的消光性优异,能够形成被粘体所具有的手感不会因为保护层的光泽而受损的热转印片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花纹或文字等图案转印到布等纤维产品、纸或木材等时所使用的热转印用片材,特别涉及热转印时剥离性良好、且能够在转印后的图案上形成保护层的热转印用片材。
背景技术
在将花纹或文字等图案转印到布等纤维产品、纸或木材等时,使用以下方法:直接通过丝网印刷等,在打算施加图案等的部分设置着色层的方法;以及在具有脱模性的转印基材上形成图案等着色层后,转印着色层的方法。特别是为了在着色层上容易设置用于保护着色层的保护层,使用用于转印保护层和着色层的转印用片材(专利文献1)。
使用这样的热转印用片材进行转印的图案大多表面平滑、且具有光泽。然而,作为被粘体使用的部件没有光泽也有很多,有时还要求转印后的图案具有消光感。为了赋予消光感,考虑了在保护层中含有颜料等并使其不透明,但是使保护层不透明会妨碍着色层的视认性,故不优选。
相对于此,作为通过热转印形成具有消光(磨砂状)表面的印相物的方法,已知如下技术:形成在固化型粘合剂树脂中包含填料的脱模层,使其表面粗面化的技术(专利文献2)。根据该技术,脱模层的粗面形状被转印到保护层表面,可以对印相赋予消光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1177号公报(段落序号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3472号公报(权利要求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图案等热转印到纤维产品等被转印体的情况下,为了仅转印期望的图案,可采用以下方法:将热转印用片材剪切成期望的形状,或者仅将着色层与保护层的部分剪切(称为半剪切)后,对着色层和保护层进行加热转印的方法;通过使用具有期望形状的加压面的加热·加压部件进行加热转印,将着色层与保护层转印成加热加压部件的形状的方法。在此情况下,直至保护层被转印为止,为了不产生浮起或剥离,需要保护层与脱模层以良好的粘接性粘接,在转印后两者能够顺利地剥离。
然而,在为了获得磨砂状印相物而在脱模层中含有填料的情况下,按与保护层的关系被适当选择的脱模层的、对于保护层的性质(粘接性、剥离性)发生变化,有可能产生由转印前的粘接不良引起的浮起或剥离,或者引起热转印后的剥离不良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直至热转印为止保护层与脱模层的粘接性优异、且热转印后的保护层与脱模层的剥离性优异的热转印用片材;还提供上述粘接性及剥离性优异、能够赋予消光感的热转印用片材。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使用包含纤维素系树脂的材料作为设置有着色层的保护层的材料,同时使用不包含粒子状物质而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的材料作为脱模层的材料。另外,通过使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基材作为用于热转印用片材的基材,同时在该基材上以能够反映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厚度设置脱模层,从而在脱模层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被转印到形成在其上的保护层表面,对印相物赋予消光感。
即,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的特征在于,具有: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的脱模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脱模层上的保护层,所述脱模层不包含粒子状物质而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在设置有所述保护层的面具有反映出所述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所述保护层包含纤维素系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脱模层表面“具有反映出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是指,在脱模层覆盖基材的凹凸形状整体的状态下,形成有能够对保护层赋予消光感的凹凸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在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形成着色层后,将热转印用片材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加热粘贴到被粘体,使保护层与着色层转印到被粘体上,其中,所述热转印用片材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上依次具有脱模层、和包含纤维素系树脂的保护层,所述脱模层不包含粒子状物质而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其厚度为能够反映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厚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保护层与脱模层在转印前良好地粘接,在着色层与保护层的热转印后,保护层与脱模层的剥离性良好,因而能够操作性良好地在着色层上形成保护层。另外,通过将脱模层的凹凸形状转印到保护层,能够获得着色层由保护层保护的、转印了具有消光感的图案的印相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基材形状与脱模层的厚度的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是在基材上依次具有脱模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用片材,其中,基材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脱模层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保护层包含纤维素系树脂。脱模层的厚度是在其表面反映出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所形成的厚度。
以下,对于构成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的各要件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中所用的基材是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作为这样的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可以使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膜、以及聚酰亚胺系膜、聚芳酰胺系膜等各种塑料膜。作为在这些塑料膜的一个表面形成凹凸形状的方法,还可以适当选择喷砂处理、压花处理、赋形处理等,除此以外还可以选择形成具有凹凸的涂膜等方法。特别优选:能够廉价地获得凹凸形状、且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够维持凹凸形状的喷砂处理。
作为这样的凹凸形状,基于JIS B0601:2001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7μm以上。作为上限,优选为1.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通过使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能够隔着脱模层而对保护层表面准确地赋予凹凸形状。通过使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3μm以下,能够均匀地形成脱模层。
塑料膜各自的厚度优选为25~200μm、更优选为50~100μm。通过使厚度为25μm以上,从而能够形成作为热转印用片材时的处理性优异的基材。另外,通过使厚度为200μm以下,从而能够防止贴合在被贴合物时的操作性降低。
脱模层起到调节基材与保护层之间的粘接性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将基材表面的凹凸形状传达到保护层的作用。因此,对于脱模层,需要在形成脱模层后,维持凹凸形状。为此,脱模层形成具有反映成基材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的厚度。图1表示基材的凹凸形状与脱模层的厚度的关系。
在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11的表面涂布形成脱模层12的情况下,如图1的(b)所示,脱模层12用涂料的涂布量(每平方米重量)过多时,基材11的凹凸形状全部掩埋在脱模层12的厚度中,不会在脱模层12表面形成反映出基材11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相反地,如图1的(c)所示,脱模层12用涂料的涂布量(每平方米重量)过少时,脱模层12的厚度的不均变大,出现了未被脱模层12覆盖的凸部、即未形成脱模层12的部分。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材中,脱模层12如图1的(a)所示,覆盖基材11表面整体且具有模仿基材11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在涂布形成脱模层12的情况下,这样的脱模层12的厚度并不是均匀的厚度,而是形成基材的凹部厚、凸部薄的厚度。因此,若以下式(1)定义脱模层12的厚度,则如下所述:
[厚度(μm)]=[干燥涂布量(g/m2)]÷[脱模层的密度(g/cm3)] (1)
脱模层的厚度优选为基材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30%以上的厚度,更优选为50%以上的厚度。另外,作为上限,优选为120%以下的厚度,进一步更优选为80%以下的厚度。通过使脱模层的厚度为基材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30%以上,能够均匀地形成脱模层,通过使脱模层的厚度为基材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120%以下,从而用脱模层维持凹凸形状,能够对保护层表面准确地赋予凹凸形状。作为具体的厚度,优选为0.2~1.5μm。
脱模层的材料包含使氨基树脂、例如,甲基化尿素树脂、丁基化尿素树脂、丁基化尿素·密胺树脂等尿素树脂、丁基化密胺、乙基化密胺、甲基化密胺、亚氨基化密胺、亚氨基乙基化密胺、亚氨基甲基化密胺、羟丁基化密胺、羟乙基化密胺、羟甲基化密胺等密胺树脂、甲基化苯并胍胺树脂、丁基化苯并胍胺树脂等苯并胍胺树脂等、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
作为含羟基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聚酯多元醇树脂、醇酸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等,特别是使用使长链烷基共聚而成的含羟基树脂可以提高脱模性,故优选。
通过使用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能够维持与后述的保护层的直至热转印前为止的粘接性,能够防止在使用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材之前保护层从脱模层剥离或浮起。另外,还能够使热转印后的剥离性变得良好。
就含羟基树脂相对于氨基树脂的比例而言,以氨基与羟基的mol换算计,优选为9:1~1:9、更优选为7:3~3:7、进一步优选为6:4~4:6。通过使含羟基树脂相对于氨基树脂的比例为这样的范围,容易进行与保护层的直至热转印前为止的粘接性、和热转印后的剥离性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脱模层中,可以在不阻碍与基材或保护层的粘接性、与保护层的剥离性等的作为脱模层而必要的性质的范围内,含有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以外的其他树脂。作为其他树脂,可以使用例如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在作为其他树脂使用热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为全部树脂成分的8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在作为其他树脂使用除热固化性树脂以外的树脂的情况下,优选为全部树脂成分的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
设置于脱模层上的保护层是用于使着色层粘接于被粘体的同时,对着色层赋予耐洗涤性、耐摩耗性、耐化学药品性等耐久性的层。
保护层包含纤维素系树脂。作为纤维素系树脂,可以使用例如,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硝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通过使用这样的纤维素系树脂作为保护层,即使在向布等纤维产品转印的情况下,也能够追随纤维的伸长,并能够防止保护层产生裂纹。
保护层中还可以添加固化剂。作为固化剂,可以使用异氰酸酯系树脂、金属螯合剂等,固化剂的比例优选为纤维素系树脂的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0.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另外,优选为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μm以下。通过使厚度为0.2μm以上,能够保护着色层,并获得耐久性。另外,通过使厚度为2μm以下,能够维持被粘体的手感,同时能够获得剪切性。这里,剪切性是指以下性质:在将着色层与保护层的仅一部分热转印到被粘体的情况下,可以在被热转印的保护层的部分与除其以外的部分(未被热转印的部分)之间顺利地切断。
各层中除了添加上述树脂以外,还可以添加流平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
在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侧可以设置着色层。着色层是形成文字、图、花纹等图案的层。
着色层使用在具有被膜形成性的树脂或树脂溶液中分散或溶解了染料、颜料的层。作为树脂,可以使用氯乙烯系树脂、醋酸乙烯酯系树脂、偏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烯烃系树脂、丁腈橡胶等的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在着色层发生热熔融的情况下,优选不会由于贴合时的热而过度熔融,在着色层不发生热熔融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其他途径的热熔层。另外,在贴合到布料上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具有用于追随布料的伸长的挠性、且还具有不会由于洗涤等而剥离的耐水性的树脂,在上述树脂中特别优选聚氨酯系树脂。
作为着色层的膜厚,具有涂膜强度不会消失的程度的厚度,且利用剪切机或冲模进行剪切时容易剪切,从生产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不过度厚。具体来说,优选为10~150μm。
着色层中通常混入染料、颜料而着色,但若在着色层的上侧或下侧设置金属薄膜层等,则也可以不在着色层中混合染料、颜料而无色,另外,还可以用金属薄膜层等来代替着色层。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使用上述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通过将热转印用片材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加热贴合到被粘体,从而将保护层与着色层转印到被粘体上。
将期望形状(文字或图形等)的着色层和保护层进行转印的方法有如图2~图4所示的几个方法。即,在保护层13上形成着色层14后,将热转印用片材10剪切成期望的形状,将热转印用片材10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加热贴合到被粘体20的方法(图2:方法1);在保护层13上形成着色层14后,仅将保护层13和着色层14剪切(半剪切)成期望的形状,而不切断基材11及脱模层12,将除期望形状以外的部分的保护层(和着色层)从脱模层12剥离并除去,将残留的着色层和位于其上的保护层的部分转印到被粘体20上的方法(图3:方法2);在保护层13上形成着色层14后,使热转印用片材10的设置有着色层14的面与被粘体20接触,通过使用具有期望形状的加压面的加热·加压单元30从热转印用片材的基材侧进行加热·加压,使与加压面的形状相同形状的着色层14和位于其上的保护层13的部分转印到被粘体20上的方法(图4:方法3)等。
在任一情况下,均优选加热贴合时的温度为140~200℃左右,并优选适当施加压力。作为被粘体,可以使用布等纤维产品、纸、木材等。
由于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并不是通过粒子状物质而使脱模层的表面形成凹凸,因此能够维持保护层与脱模层在热转印前(常温)的适当的粘接性,在利用方法1或方法2进行剪切时,保护层不会从脱模层剥离或浮起,操作性良好。另外,保护层的剪切性(能够将被热转印的部分从其他部分顺利地切断的性质)良好,在采用方法3的热转印方法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印相。
另外,就本发明的热转印用片材而言,通过使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并使脱模层的厚度为适当的厚度,从而能够对热转印后的保护层表面赋予凹凸形状,因而转印后的保护层的消光性优异,能够形成被粘体所具有的手感不会因为保护层的光泽而受到损害的热转印用片材。
本发明的印相物如下所述:由于对热转印后的保护层表面赋予凹凸形状,因而转印后的保护层的消光性优异,被粘体所具有的手感不会因为保护层的光泽而受到损害。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重量基准。
热转印用片材的制作
[实施例1]
对100μm的树脂膜(Lumirror S10:Toray Industries,Inc.)的一个面实施喷砂处理,制作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Ra:0.9μm)。在该基材的具有凹凸形状的面上,以根据式(1)并由涂布量计算出的厚度(以下,皆同)为0.3μm的方式,涂布由下述组成构成的脱模层涂布液,并干燥,形成脱模层。接着,在脱模层上,以厚度为1.5μm的方式,涂布由下述组成构成的保护层涂布液,并干燥,制作实施例1的热转印用片材。
<脱模层涂布液>
·含长链烷基的氨基醇酸树脂 3份
(Tess Fine303:Hitachi Kasei Polymer Co.,Ltd.、固体成分48%)
·醇酸树脂 0.6份
(Bekkozoru1308:DIC公司、固体成分50%、OH值4~13)
·对甲苯磺酸(固化催化剂) 0.6份
·稀释溶剂 13.8份
<保护层涂布液>
·纤维素系树脂 3份
(CAB-381-2: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固体成分10%)
·固化剂 1份
(TAKENATE D110N:三井化学公司、固体成分60%)
·稀释溶剂 32份
[实施例2]
除了使实施例1的脱模层的厚度为0.5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实施例2的热转印用片材。
[实施例3]
除了使实施例1的脱模层的厚度为1.0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实施例3的热转印用片材。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1的脱模层涂布液变为下述组成的脱模层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实施例4的热转印用片材。
<脱模层涂布液>
·含长链烷基的氨基醇酸树脂 3份
(Tess Fine303:Hitachi Kasei Polymer Co.,Ltd.、固体成分48%)
·环氧树脂 0.2份
(jER1010:三菱化学公司、固体成分100%)
·对甲苯磺酸 0.6份
·稀释溶剂 13.2份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1的脱模层涂布液变为下述组成的脱模层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实施例5的热转印用片材。
<脱模层涂布液>
·含长链烷基的氨基醇酸树脂 3份
(Tess Fine303:Hitachi Kasei Polymer Co.,Ltd.、固体成分48%)
·聚酯树脂 0.2份
(Byron200:东洋纺公司、固体成分100%)
·对甲苯磺酸 0.6份
·稀释溶剂 13.2份
[比较例1]
除了将实施例1的脱模层的厚度变为0.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比较例1的热转印用片材。
[比较例2]
除了将实施例1的脱模层的厚度变为1.2μ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比较例2的热转印用片材。
[比较例3]
除了将实施例1的脱模层涂布液变为下述组成的脱模层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比较例3的热转印用片材。
<脱模层涂布液>
·硅酮树脂 5份
(BY24-312: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固体成分30%)
·固化催化剂 0.03份
(SRX212: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固体成分2%)
·稀释溶剂 13.5份
(1)粘接性
在实施例1~5、比较例1~3的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设置厚度30μm的氨基甲酸酯系着色层,将在半剪切时不产生浮起或剥离的情况设为“○”、将在半剪切时产生浮起或剥离的情况设为“×”。结果示于表1。
(2)剥离性
在实施例1~5、比较例1~3的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设置厚度30μm的氨基甲酸酯系着色层,进行半剪切后,将着色层面与尼龙制布料相对置,在180℃、50kPa、10秒的条件下进行加热贴合,剥离热转印片材的脱模层和基材,制作着色层与保护层被转印到布料上的印相物。测定脱模层与保护层之间的剥离强度。通过测定以180°方向、300mm/min的速度剥离热转印片材侧时的剥离所需要的力(每单位宽度的平均载荷),进行剥离强度的测定。其结果是,将剥离强度为0.1(N/25mm宽)以下(极其容易地剥离)或1.5(N/25mm宽)以上(不剥离)的情况设为“×”、将剥离强度为0.1~0.5(N/25mm宽)(容易地剥离)的情况设为“○”、将剥离强度为0.5~1.5(N/25mm宽)(虽然剥离感重,但剥离)的情况设为“△”。结果示于表1。
(3)消光性
基于JIS-Z8741:1997,测定实施例1~5、比较例1~3的印相物的保护层面的光泽度(镜面光泽度)(%)。将光泽度不足5%的情况设为“○”、将光泽度为5.0%以上的情况设为“×”。
[表1]
粘接性 | 剥离性 | 消光性 | |
实施例1 | ○ | ○ | ○ |
实施例2 | ○ | ○ | ○ |
实施例3 | ○ | ○ | ○ |
实施例4 | Δ | ○ | ○ |
实施例5 | ○ | Δ | ○ |
比较例1 | × | ○ | ○ |
比较例2 | ○ | Δ | × |
比较例3 | × | × | ○ |
就实施例1~5的热转印用片材而言,脱模层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脱模层的厚度为基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30~120%的范围内,保护层是包含纤维素系树脂的层,因而转印前的保护层与脱模层的粘接性良好,转印后的保护层与脱模层的剥离性良好。另外,能够使脱模层维持凹凸形状,因而保护层表面具有消光性。
就比较例1的热转印用片材而言,脱模层的厚度低于基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25%,脱模层无法以覆盖基材的凹凸形状整体的方式形成,因而转印前的保护层与脱模层的粘接性变差。
就比较例2的热转印用片材而言,脱模层的厚度为基材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130%以上,无法使脱模层维持凹凸形状,因而转印后,保护层与脱模层粘接力稍微变强,剥离性变差。另外,由于无法使脱模层维持凹凸形状,因而无法将凹凸形状转印到保护层表面,并且无法对印相物赋予消光性。
就比较例3的热转印用片材而言,由于脱模层为硅酮树脂,因而与热转印前的保护层的粘接性差,剪切时产生浮起或剥离。另外,与热转印后的保护层的粘接性也变差。
符号说明
10···热转印片材、11···基材、12···脱模层、13···保护层、14···着色层、20···被粘体。
Claims (8)
1.一种热转印用片材,其特征在于,
具有: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的脱模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脱模层上的保护层,
所述脱模层不包含粒子状物质而包含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在设置有所述保护层的面具有反映出所述基材的凹凸形状的凹凸形状,
所述保护层包含纤维素系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用片材,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脱模层,在将所述脱模层的厚度设为下述式子求得的厚度时,所述厚度为所述基材表面的基于JIS B0601:2001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30~120%,
[厚度(μm)]=[干燥涂布量(g/m2)]÷[脱模层的密度(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用片材,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脱模层的厚度设为下述式子求得的厚度时,所述厚度为0.2μm以上且1.5μm以下,
[厚度(μm)]=[干燥涂布量(g/m2)]÷[脱模层的密度(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用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表面的基于JIS B0601:2001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3μm以上且1.3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层包含50重量%以上的使氨基树脂与含羟基树脂进行三维交联而成的树脂。
6.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形成着色层后,通过将热转印用片材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加热贴合到被粘体,从而将保护层与着色层转印到被粘体上。
7.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形成着色层后,使热转印用片材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与被粘体接触,通过使用具有期望形状的加压面的加热·加压单元从热转印用片材的基材侧进行加热·加压,将与所述加压面的形状相同形状的着色层和位于其上的保护层的部分转印到被粘体上。
8.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用片材的、保护层上形成着色层后,以期望的形状剪切着色层及保护层,而不切断基材及脱模层,通过将热转印用片材的设置有着色层的面加热贴合到被粘体,从而将期望形状的着色层与位于其上的保护层的部分转印到被粘体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51613 | 2012-03-08 | ||
JP2012051613 | 2012-03-08 | ||
PCT/JP2013/056282 WO2013133375A1 (ja) | 2012-03-08 | 2013-03-07 | 熱転写用シートおよ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36233A true CN104136233A (zh) | 2014-11-05 |
Family
ID=4911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11754.0A Pending CN104136233A (zh) | 2012-03-08 | 2013-03-07 | 热转印用片材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10843B2 (zh) |
CN (1) | CN104136233A (zh) |
WO (1) | WO2013133375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5576A (zh) * | 2015-09-30 | 2018-05-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印相物的形成方法、转印层的剥离方法、及热转印打印机 |
CN108136806A (zh) * | 2015-12-25 | 2018-06-0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 |
CN109641473A (zh) * | 2017-07-31 | 2019-04-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印相片和热转印印相装置 |
CN110621489A (zh) * | 2017-06-09 | 2019-12-27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转印用脱模膜及无光泽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
CN113631382A (zh) * | 2019-03-29 | 2021-11-0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转印片和装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CN114523782A (zh) * | 2018-01-31 | 2022-05-2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脱模层用涂布液以及热转印片的制造方法 |
CN114728530A (zh) * | 2019-11-20 | 2022-07-0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
CN116323141A (zh) * | 2020-09-29 | 2023-06-23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转印片和利用其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94761B2 (ja) * | 2015-07-24 | 2019-04-0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剥離フィルムおよび粘着剤積層体 |
JP2017052124A (ja) * | 2015-09-07 | 2017-03-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箔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
JP6697863B2 (ja) * | 2015-10-09 | 2020-05-27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加飾物の製造方法、加飾物の補修方法、転写部材及び加飾キット |
JP2017101185A (ja) * | 2015-12-03 | 2017-06-08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コーティング剤、印刷物の製造方法、印刷物 |
WO2018181775A1 (ja) * | 2017-03-31 | 2018-10-0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加飾シート、加飾樹脂成形品、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84515B2 (ja) * | 1988-10-19 | 1998-08-0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賦形用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転写箔 |
JP2982234B2 (ja) * | 1990-07-02 | 1999-11-2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2677092B2 (ja) * | 1991-12-19 | 1997-11-17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箔 |
JPH11208193A (ja) * | 1998-01-26 | 1999-08-03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転写シート |
JP5029243B2 (ja) * | 2007-09-19 | 2012-09-19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転写シート並びにそれを使用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
JP2009241353A (ja) * | 2008-03-31 | 2009-10-2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フィルム転写シート及び中間転写記録媒体 |
JP5095598B2 (ja) * | 2008-12-25 | 2012-12-12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部分マット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2013
- 2013-03-07 CN CN201380011754.0A patent/CN104136233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3-07 WO PCT/JP2013/056282 patent/WO201313337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07 JP JP2014503541A patent/JP6110843B2/ja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5576A (zh) * | 2015-09-30 | 2018-05-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印相物的形成方法、转印层的剥离方法、及热转印打印机 |
CN108136806A (zh) * | 2015-12-25 | 2018-06-0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 |
CN108136806B (zh) * | 2015-12-25 | 2020-01-0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 |
CN110621489A (zh) * | 2017-06-09 | 2019-12-27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转印用脱模膜及无光泽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
CN109641473A (zh) * | 2017-07-31 | 2019-04-1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印相片和热转印印相装置 |
CN109641473B (zh) * | 2017-07-31 | 2020-02-1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印相片和热转印印相装置 |
CN114523782A (zh) * | 2018-01-31 | 2022-05-2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脱模层用涂布液以及热转印片的制造方法 |
CN114523782B (zh) * | 2018-01-31 | 2023-11-1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片、脱模层用涂布液以及热转印片的制造方法 |
CN113631382A (zh) * | 2019-03-29 | 2021-11-09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转印片和装饰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CN114728530A (zh) * | 2019-11-20 | 2022-07-0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
CN114728530B (zh) * | 2019-11-20 | 2023-10-2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和印相物 |
CN116323141A (zh) * | 2020-09-29 | 2023-06-23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转印片和利用其的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133375A1 (ja) | 2013-09-12 |
JPWO2013133375A1 (ja) | 2015-07-30 |
JP6110843B2 (ja) | 2017-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36233A (zh) | 热转印用片材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 |
CN105307850B (zh) | 用于制备结构化粘合剂制品的方法 | |
US10076889B2 (en) | Wrapped three-dimensional shaped article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 |
CN102164731A (zh) | 装饰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 |
JP2010167712A (ja) | 柔軟性を有するネイルシール | |
WO2011108483A1 (ja) | 射出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 |
CN207775138U (zh) | 附有保护胶带的粘着膜 | |
KR20080103749A (ko) | 입체감이 우수한 전사시트 | |
JP2010089386A (ja) | シート | |
CN112703109A (zh) | 建筑构件 | |
CN201566222U (zh) | 具立体雾面花纹的转印膜 | |
JP4900150B2 (ja) | 脆質ラベ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9297929A (ja) | ホログラム自己吸着ラベルの製造方法、ホログラム自己粘着ラベル、及びホログラム付き媒体 | |
JP5439751B2 (ja) | ハードコート自己吸着ラベルの製造方法 | |
JP4919137B2 (ja) | 賦型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4022675A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2020078938A (ja) | 熱転写シート | |
WO2014119739A1 (ja) | 衣料用マーキング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転写方法 | |
JP2008247012A (ja) | 鏡面化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化粧板 | |
JP5517264B2 (ja) | 耐アルコール性積層体、ならびにそれに使用する耐アルコール性接着剤層、積層フイルム、および転写箔 | |
JP6221577B2 (ja) |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用活性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JP6794916B2 (ja) | 転写シート、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JP7439453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6922536B2 (ja) | 転写シート、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TW202016238A (zh) | 高密度柱體陣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