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123620B -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3620B
CN104123620B CN201410397918.4A CN201410397918A CN104123620B CN 104123620 B CN104123620 B CN 104123620B CN 201410397918 A CN201410397918 A CN 201410397918A CN 104123620 B CN104123620 B CN 104123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province
msub
distributed power
de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79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3620A (zh
Inventor
黄碧斌
李琼慧
汪晓露
王乾坤
王彩霞
谢国辉
凤振华
宋卫东
郭基伟
胡静
洪博文
孔维政
樊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79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3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3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3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3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最后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本申请考虑多个影响分布式电源发展的因素,对分布式电源规划量进行分省分配,便于国家总体规划量在各省份的落实和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源发展研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发展分布式电源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分布式电源的发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目前,中央层面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量主要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需要、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等,对分布式电源的开发量做出总体安排,由于没有明确到各个省份,对各地方分布式电源发展指导性相对较弱。对于各省份而言,各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只能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地区分布式电源发展量,无法判断本省的发展量与国家总体量是否协调,很有可能出现局部地区分布式电源无序发展、超规划发展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分布式电源发展所存在的国家总体规划量与各省份发展量不协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影响因子包括:资源条件影响因子、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和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
优选地,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解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包括:
在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Resi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Gridi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Devi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Govi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预先获取的值,其为kEcoi
优选地,所述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包括:
每个省份的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res=Cdec×kres×kResi
其中,kres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
每个省份的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eco=Cdec×keco×kEcoi
其中,keco为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i,eco为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初步目标分配量,
对上述计算得到的C′dec,i,eco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为:
每个省份的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grid=Cdec×kgrid×kGridi
其中,kgrid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权重值;
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dev=Cdec×kdev×kDevi
其中,kde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每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gov=Cdec×kgov×kGovi
其中,kgo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优选地,所述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为:
Cdec,i=Cdec,i,res+Cdec,i,eco+Cdec,i,grid+Cdec,i,dev+Cdec,i,gov
优选地,还包括:
将所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与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值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预期值。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包括:
分配比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用于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目标分配量累加单元,用于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影响因子包括资源条件影响因子、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和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所述分配比例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Resi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二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Gridi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三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Devi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四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Govi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五分配子单元,用于获取在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kEcoi
优选地,所述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res=Cdec×kres×k Resi
其中,kres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eco=Cdec×keco×kEcoi
其中,keco为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i,eco为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初步目标分配量,
对上述计算得到的C′dec,i,eco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为: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grid=Cdec×kgrid×kGridi
其中,kgrid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权重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dev=Cdec×kdev×kDevi
其中,kde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gov=Cdec×kgov×kGovi
其中,kgo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优选地,还包括:
预期值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与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值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预期值。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最后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本申请考虑多个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分配的因素,对分布式电源规划量进行分配,得到分省规模,使得国家总体规划量与各省份发展量相互协调,合理引导分布式电源的优化布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分配比例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解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具体地,我们预先获取分布式电源全国发展现状量以及全国发展规划总量,用全国发展规划总量减去发展现状量,得到待分解量,将该待分解量确定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我们预先确定了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几个影响因子,例如资源条件影响因子、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和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等。对于每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量化数值不完全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拟合等方法来确定每个省份的各个不同影响因子的量化数值。
步骤110: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具体地,每个影响因子对于分布式电源规划的分配的影响力度不同,我们预先为每个影响因子确定权重值。
步骤120: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最后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本申请考虑多个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分配的因素,对分布式电源规划量进行分配,得到分省规模,使得国家总体规划量与各省份发展量相互协调,合理引导分布式电源的优化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了大陆的若干个省份,我们按照31个省份进行后续的计算,具体地省份可以参见下文相关部分的介绍。
上述步骤100: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解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可以按照下述方式实现:
1、在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Resi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2、在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Gridi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3、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Devi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4、在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其中,Govi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5、在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预先获取的值,其为kEcoi
上述除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之外的其它四种影响因子的分配比例均是按照各省占所有省总量的比例来确定的。对于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的分配比例,可以按照其它的方式确定,例如对归属于不同范围内的值,根据历史数据拟合等方法来确定分配比例。
在上述分配比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110: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可以按照下述方式实现:
1、每个省份的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述过程确定:
Cdec,i,res=Cdec×kres×kResi
其中,kres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
2、每个省份的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述过程确定:
C′dec,i,eco=Cdec×keco×kEcoi
其中,keco为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i,eco为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初步目标分配量,由于项目经济性因素的分配比例并非按照各省数量占所有省数量的总合的比例确定的,因此可能导致分配之后的总量不等于规划量和分解权重的乘积,需要对上述结果进行调整、校正。
对上述计算得到的C′dec,i,eco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为:
3、每个省份的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述过程确定:
Cdec,i,grid=Cdec×kgrid×kGridi
其中,kgrid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权重值。
4、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述过程确定:
Cdec,i,dev=Cdec×kdev×kDevi
其中,kde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5、每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述过程确定:
Cdec,i,gov=Cdec×kgov×kGovi
其中,kgo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经过上述计算,得到了各省在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接下来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Cdec,i=Cdec,i,res+Cdec,i,eco+Cdec,i,grid+Cdec,i,dev+Cdec,i,gov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流程图。
结合图1和图2可知,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增加了步骤130:将所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与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值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预期值。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分配比例确定单元31,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具体地,若干个影响因子包括资源条件影响因子、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和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
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32,用于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目标分配量累加单元33,用于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具体地,参见下述公式:
Cdec,i=Cdec,i,res+Cdec,i,eco+Cdec,i,grid+Cdec,i,dev+Cdec,i,gov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分配比例确定单元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4所示,分配比例确定单元31包括:
第一分配子单元311,用于计算在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Resi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二分配子单元312,用于计算在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Gridi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三分配子单元313,用于计算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Devi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四分配子单元314,用于计算在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其中,Govi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五分配子单元315,用于获取在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kEcoi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5所示,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32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321,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res=Cdec×kres×k Resi
其中,kres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
第二确定子单元322,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eco=Cdec×keco×kEcoi
其中,keco为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i,eco为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初步目标分配量,
对上述计算得到的C′dec,i,eco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为:
第三确定子单元323,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grid=Cdec×kgrid×kGridi
其中,kgrid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权重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324,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dev=Cdec×kdev×kDevi
其中,kde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第五确定子单元325,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gov=Cdec×kgov×kGovi
其中,kgo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6可知,本申请的分配装置还可以包括:
预期值确定单元61,用于将所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与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值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预期值。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所述若干个影响因子包括:资源条件影响因子、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和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
所述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解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包括:
在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mrow> <msub> <mi>kRes</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Res</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Res</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Resi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mrow> <msub> <mi>kGrid</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Grid</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Grid</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Gridi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mrow> <msub> <mi>kDev</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Dev</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Dev</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Devi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
<mrow> <msub> <mi>kGov</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Gov</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Gov</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Govi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在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为预先获取的值,其为kEcoi
所述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包括:
每个省份的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res=Cdec×kres×kResi
其中,kres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
每个省份的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eco=Cdec×keco×kEcoi
其中,keco为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i,eco为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初步目标分配量,
对上述计算得到的C′dec,i,eco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为:
<mrow> <msub>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o>,</mo> <mi>i</mi> <mo>,</mo> <mi>e</mi> <mi>c</mi> <mi>o</mi> </mrow> </msub> <mo>=</mo> <msubsup>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o>,</mo> <mi>i</mi> <mo>,</mo> <mi>e</mi> <mi>c</mi> <mi>o</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o>&amp;times;</mo> <mfrac> <msub>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row> </msub>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sup>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o>,</mo> <mi>i</mi> <mo>,</mo> <mi>e</mi> <mi>c</mi> <mi>o</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row> </mfrac> </mrow>
每个省份的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grid=Cdec×kgrid×kGridi
其中,kgrid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权重值;
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dev=Cdec×kdev×kDevi
其中,kde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每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由下式确定:
Cdec,i,gov=Cdec×kgov×kGovi
其中,kgo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为:
Cdec,i=Cdec,i,res+Cdec,i,eco+Cdec,i,grid+Cdec,i,dev+Cdec,i,go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与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值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预期值。
4.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比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获取的影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的若干个影响因子在大陆各个省份的数值,确定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用于结合预先获取的各个影响因子的权重值以及所述各个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各个省份的分配比例,将分布式电源规划量按照不同的影响因子分配到各个省份,得到每个省份的不同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目标分配量累加单元,用于将每个省份的各个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
所述若干个影响因子包括资源条件影响因子、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和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所述分配比例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mrow> <msub> <mi>kRes</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Res</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Res</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Resi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二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mrow> <msub> <mi>kGrid</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Grid</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Grid</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Gridi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三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mrow> <msub> <mi>kDev</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Dev</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Dev</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Devi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四分配子单元,用于计算在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
<mrow> <msub> <mi>kGov</mi> <mi>i</mi> </msub> <mo>=</mo> <mfrac> <mrow> <msub> <mi>Gov</mi> <mi>i</mi> </msub> </mrow>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 <mi>Gov</mi> <mi>i</mi> </msub> </mrow> </mfrac> </mrow>
其中,Govi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第i个省份的数值,为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在大陆31个省份的总数值;
第五分配子单元,用于获取在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分布式电源规划量在31个省份的分配比例kEcoi
所述目标分配量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资源条件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res=Cdec×kres×kResi
其中,kres为资源条件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为分布式电源规划量;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eco=Cdec×keco×kEcoi
其中,keco为项目经济性影响因子权重值,C′dec,i,eco为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初步目标分配量,
对上述计算得到的C′dec,i,eco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第i个省份的项目经济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为:
<mrow> <msub>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o>,</mo> <mi>i</mi> <mo>,</mo> <mi>e</mi> <mi>c</mi> <mi>o</mi> </mrow> </msub> <mo>=</mo> <msubsup>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o>,</mo> <mi>i</mi> <mo>,</mo> <mi>e</mi> <mi>c</mi> <mi>o</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o>&amp;times;</mo> <mfrac> <msub>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row> </msub> <mrow>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31</mn> </munderover> <msubsup> <mi>C</mi> <mrow> <mi>d</mi> <mi>e</mi> <mi>c</mi> <mo>,</mo> <mi>i</mi> <mo>,</mo> <mi>e</mi> <mi>c</mi> <mi>o</mi> </mrow> <mo>&amp;prime;</mo> </msubsup> </mrow> </mfrac> </mrow>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grid=Cdec×kgrid×kGridi
其中,kgrid为电网接纳能力影响因子权重值;
第四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dev=Cdec×kdev×kDevi
其中,kde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第五确定子单元,用于计算每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发展意愿影响因子下的目标分配量:
Cdec,i,gov=Cdec×kgov×kGovi
其中,kgov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权重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期值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各个省份的最终目标分配量与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现状值相加,得到各个省份的分布式电源预期值。
CN201410397918.4A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23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7918.4A CN104123620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7918.4A CN104123620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3620A CN104123620A (zh) 2014-10-29
CN104123620B true CN104123620B (zh) 2018-02-06

Family

ID=5176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7918.4A Active CN104123620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362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156A (zh) * 2003-07-16 2005-05-18 索尼株式会社 货物分配系统、方法和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WO2008029849A1 (fr) * 2006-09-08 2008-03-13 Shimizu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 système de micro réseau de distribution
CN103455852A (zh) * 2013-08-28 2013-1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dea合作博弈的输配电费用分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156A (zh) * 2003-07-16 2005-05-18 索尼株式会社 货物分配系统、方法和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WO2008029849A1 (fr) * 2006-09-08 2008-03-13 Shimizu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 système de micro réseau de distribution
CN103455852A (zh) * 2013-08-28 2013-12-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dea合作博弈的输配电费用分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3620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05412A8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icrogrid assets
Tushar et al. Three-party energy management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in smart grid
CN105932741B (zh) 电动汽车群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353888A (zh) 一种法院审判自动分案系统及方法
JP2012152100A5 (zh)
CN104538993A (zh) 一种梯级水电站群自动发电控制方法
CN104123620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规划量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ward Carbon charges in electricity markets with strategic behavior and transmission
CN107317325A (zh) 一种考虑碳排放流的低碳电源电网规划模型
Yang et al. Forecasting the production abilities of recycling systems: A DEA based research
Vahabi et al. An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energy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a cluster of interconnected price responsive demands
CN104408666A (zh) 一种基于修正线损率的跨省区电能交易结算方法
CN107733846A (zh) 一种分配用户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JP2017530686A (ja) 電力グリッド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力グリッド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一つまたは複数の建物接続部での電力消費量を決定する方法
Tiwari et al. Zadeh extension principle: a note
CN104318337A (zh) 一种电力市场成员经济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3595783A (zh) 云计算调度系统及云计算调度方法
CN104537530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账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410996B (zh) 参与式感知系统中任务最优分配的方法
CN111080468B (zh) 一种中长期电量越限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8665307A (zh) 电商背景下连锁实体店配送优化方法及系统
Kheradmandi et al. Allocating the cost of transient stability constraint relief in bilateral electricity markets
ZA202309243B (en) Hybrid grid and renewable based energy system
CN106056416B (zh) 一种特高压交流电网节点输电价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7575197A (zh) 一种基于电碳耦合网络流的碳流排放追踪分配方法、系统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after: National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