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9414B - 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19414B CN104119414B CN201410287916.XA CN201410287916A CN104119414B CN 104119414 B CN104119414 B CN 104119414B CN 201410287916 A CN201410287916 A CN 201410287916A CN 104119414 B CN104119414 B CN 1041194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gesterone
- ketal
- high quality
- content
- pregnenol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它是以妊娠烯醇酮为原料,依次通过缩酮保护、沃氏氧化以及水解得到黄体酮粗品,再通过重结晶得到含量≥99.7%、单杂含量<0.1%的高质量黄体酮。其中缩酮保护是在有机溶剂、原甲酸三乙酯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下,由妊娠烯醇酮与乙二醇反应制得,沃氏氧化则是在无水甲苯和异丙醇铝的存在下,由缩酮保护得到的缩酮物与环己酮在回流条件下制得。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黄体酮含量≥99.7%,单杂含量﹤0.1%,重量总收率≥82%,从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甾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体酮(又名孕酮、孕烯二酮或者助孕素)的化学名称为:4-孕甾烯-3,20-二酮,作为药物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主要具有促进并维持妊娠前期的子宫变化,用于治疗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体酮不单只是用于治疗妇产科的疾病,还可用于治疗内科和外科中的某些疾病。另外,黄体酮作为中间体还可以合成其它甾体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非那甾胺等。
目前制备黄体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以天然植物提取物(如薯蓣皂苷元、麦角甾醇、豆甾醇、胆甾醇等)为原料制备黄体酮:这类方法周期长、收率低,从而不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2)以雄甾烯二酮为原料制备黄体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524588A公开的以雄甾烯二酮为原料,经羟氰化反应、脱水反应、缩酮保护反应、催化加氢反应、加成水解反应制得黄体酮的方法;该方法合成路线较长(需要五步),收率较低(以雄甾烯二酮计重量总收率只有28%)。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087136公开的以17α-羟基黄体酮为原料,经消去反应、还原反应以及精制制得黄体酮的方法;由于17α-羟基黄体酮是由雄甾烯二酮经三步反应制得,因此该方法同样也是五步反应,而且即便以17α-羟基黄体酮计,重量收率最高也不到77%,而HPLC最高也不到99.3%。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848879A公开的以雄甾烯二酮为原料,经两步反应得到黄体酮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合成路线很短,但是存在以下缺点:a、wittig试剂制备较为困难且价格昂贵;b、wittig反应需要在-50℃的低温下进行,对设备要求较高;c、反应条件苛刻,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反应;d重量收率不到80%,纯度更是不到98%。
(3)以双烯醇酮醋酸酯为原料制备黄体酮,这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它是由双烯醇酮醋酸酯经催化加氢以及酯基水解得到孕烯醇酮(妊娠烯醇酮),然后经沃氏氧化以及精制得到黄体酮(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060901A、中国专利文献CN102911232A以及金灿等,化工生产与技术,2013年第20卷第2期第10-11、36页公开的黄体酮合成工艺改进)。
现有文献均显示将妊娠烯醇酮直接沃氏氧化为黄体酮,得到的黄体酮含量偏低,单杂含量偏高,而且收率偏低。
如金灿等公开的方法重量总收率只有63.2%,纯度只有94.1%。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060901A公开的方法得到的黄体酮含量也只有99.3%,主杂含量接近0.3%,重量总收率也只有69%。
而中国专利文献CN102911232A在增加了一步预处理的情况下,将重量总收率提高到了72%以上(最高81.7%),主杂含量则降低至接近0.2%,虽然其纯度可达99.5%以上(最高99.7%),但是高效液相检测得到的纯度与含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得标的物面积百分比,是指一种物质中除去杂质的量之后占总的量的多少;而后者则是采用外标法或者内标法测得,是指一种物质中含有标的物的量。因此纯度达到99.7%的含量必然要低于99.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量≥99.7%、单杂含量<0.1%、重量总收率≥82%的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如下:申请人通过大量试验发现,导致现有技术将妊娠烯醇酮直接沃氏氧化为黄体酮的含量偏低、单杂含量偏高以及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烯醇酮20位羰基会在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沃氏氧化反应的逆反应(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反应),从而被部分还原为20位羟基,进而引入20位羟基副产物(在20位形成手性碳,形成两个手性化合物杂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它是以妊娠烯醇酮为原料,依次通过缩酮保护、沃氏氧化以及水解得到黄体酮粗品,再通过重结晶得到含量≥99.7%、单杂<0.1%的高质量黄体酮。反应路线如下:
。
上述缩酮保护是在有机溶剂、原甲酸三乙酯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下,由妊娠烯醇酮与乙二醇反应制得。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者四氢呋喃,优选二氯甲烷。
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吡啶盐酸盐或者吡啶溴化氢盐,优选对甲苯磺酸。
上述沃氏氧化是在无水甲苯和异丙醇铝的存在下,由缩酮保护得到的缩酮物与环己酮在回流条件下制得。
所述的缩酮物与环己酮以及异丙醇铝的重量比为1∶1.5~5∶0.1~0.5,优选1∶2∶0.2。
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先通过对20位羰基进行缩酮保护,再进行沃氏氧化,这样能够避免沃氏氧化时发生的副反应,避免副产物的引入,最终得到含量≥99.7%(最高可达99.9%)、单杂含量<0.1%的高质量黄体酮,而且重量总收率≥82%(最高可达87%),从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①缩酮保护:
将30.0kg的二氯甲烷和10.0kg的妊娠烯醇酮加入到反应装置中并搅拌溶解,然后加入15.0kg的原甲酸三乙酯和10.0kg的乙二醇,室温(15~25℃,下同)搅拌5min,接着加入0.2kg的对甲苯磺酸,在24±2℃的温度下反应至原料消失后,再加入0.12kg的三乙胺,搅拌0.5h。
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除去所有溶剂,加水搅拌并水析,降温至5℃,离心,水洗滤饼至中性,烘干,得到11.3kg的缩酮物。
②沃氏氧化:
将160kg的甲苯、22.6kg的环己酮以及步骤①制得的11.3kg的缩酮物加入到反应装置中,搅拌升温至110℃进行蒸馏脱水,将水分控制到0.1%以下,然后降温至90℃,加入2.26kg的异丙醇铝,再升温至115℃进行回流反应1~2h。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70℃以下,加入23kg浓度为1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搅拌1h,静置分层,有机层用水洗涤至中性后,蒸除溶剂并趁热过滤,滤饼用热水洗涤10min后,离心,甩干,烘干,得到11.3kg的沃氏物。
③水解:
将113kg的甲醇和步骤②制得的11.3kg的沃氏物加入到反应装置中,搅拌下加入226kg浓度为10wt%的盐酸,然后在25±2℃的温度下进行水解反应6h。
反应结束后,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加水搅拌并水析,离心,水洗滤饼至中性,烘干,得到黄体酮粗品。
④精制:
将29.5kg的乙醇和步骤③制得的黄体酮粗品加入到反应装置中,升温至回流溶解,稍冷加入活性炭1.0kg,再升温至回流1h。
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并减压浓缩至大量固体析出,冷却至0~5℃,离心,甩干,在70~75℃烘干,得到8.7kg的高质量黄体酮,含量为99.9%(HPLC),单杂含量﹤0.1%,以起始原料妊娠烯醇酮计的重量总收率为87%。
(实施例2~实施例5)
各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①的缩酮保护,具体见表1。
表1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
溶剂 | 二氯甲烷 | 三氯甲烷 | 四氢呋喃 | 二氯甲烷 | 二氯甲烷 |
催化剂 | 对甲苯磺酸 | 对甲苯磺酸 | 对甲苯磺酸 | 吡啶盐酸盐 | 吡啶溴化氢盐 |
高质量黄体酮 | 8.7kg | 8.5kg | 8.3kg | 8.4kg | 8.2kg |
含量 | 99.9% | 99.7% | 99.8% | 99.7% | 99.8% |
单杂含量 | ﹤0.1% | ﹤0.1% | ﹤0.1% | ﹤0.1% | ﹤0.1% |
重量总收率 | 87% | 85% | 83% | 84% | 82% |
由表1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以及采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所制得的黄体酮的含量以及重量总收率均最高。
(对比例1)
以实施例1中的10.0kg的妊娠烯醇酮为原料,采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2060901A实施例1的步骤b~c的类似方法制备黄体酮,结果得到7.9kg的黄体酮,含量为99.3%,单杂含量最高为0.27%。
(对比例2)
以实施例1中的10.0kg的妊娠烯醇酮为原料,采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2911232A实施例3步骤(3)~(5)的方法制备黄体酮,结果得到7.8kg的黄体酮,含量为99.5%,单杂含量最高为0.18%。
Claims (3)
1.一种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妊娠烯醇酮为原料,依次通过缩酮保护、沃氏氧化以及水解得到黄体酮粗品,再通过重结晶得到含量≥99.7%、单杂含量<0.1%的高质量黄体酮;
所述的缩酮保护是在有机溶剂、原甲酸三乙酯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下,由妊娠烯醇酮与乙二醇反应制得;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者四氢呋喃;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吡啶盐酸盐或者吡啶溴化氢盐;
所述的沃氏氧化是在无水甲苯和异丙醇铝的存在下,由缩酮保护得到的缩酮物与环己酮在回流条件下制得;所述的缩酮物与环己酮以及异丙醇铝的重量比为1∶1.5~5∶0.1~0.5;
反应路线如下: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酮物与环己酮以及异丙醇铝的重量比为1∶2∶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87916.XA CN104119414B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87916.XA CN104119414B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9414A CN104119414A (zh) | 2014-10-29 |
CN104119414B true CN104119414B (zh) | 2018-06-22 |
Family
ID=5176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87916.XA Active CN104119414B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194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1896A (zh) * | 2015-12-03 | 2016-04-13 | 浙江大学 | 一种地马格列的制备方法 |
CN112110971A (zh) * | 2019-06-21 | 2020-12-22 |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黄体酮合成的方法 |
CN112851736A (zh) * | 2021-03-08 | 2021-05-28 | 河北今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黄体酮生产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64415B (zh) * | 2012-12-03 | 2015-01-07 | 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黄体酮中间体3β-羟基-5-孕甾烯-20-酮的合成方法 |
CN103524588B (zh) * | 2013-11-04 | 2015-09-23 | 浙江神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制备黄体酮的方法 |
-
2014
- 2014-06-25 CN CN201410287916.XA patent/CN10411941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9414A (zh) | 2014-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89037A (zh) | 制备黄体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 |
CN104119414B (zh) | 高质量黄体酮的制备方法 | |
CN104530166B (zh) | 选择性还原4,6-共轭双烯-3-酮甾体化合物的方法 | |
CN111647037B (zh) | 17-酰胺雌甾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WO2014170221A1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solid form of abiraterone acetate | |
CN102134266B (zh) | 一种美仑孕酮醋酸酯的制备方法 | |
CN103044517A (zh) | 五种度他雄胺杂质的制备方法 | |
CN103665085B (zh) | 一种改进的乙酸阿比特龙酯合成方法 | |
CN102911235A (zh) | 以鹅去氧胆酸为原料生产高纯度熊去氧胆酸 | |
CN104086619B (zh) | 达那唑的制备方法 | |
CN105622696B (zh) | 一种乳化浸取法纯化去氢表雄酮的方法 | |
CN105936641A (zh) | 一种由鸭胆粉生产熊去氧胆酸的新方法 | |
CN109438538A (zh) | 一种司坦唑醇中间体雄甾-17α-甲基-17β-羟基-3-酮的合成方法 | |
CN101434632B (zh) | 一种3α,7α-二羟基-5β-胆烷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3588845A (zh) | 一种醋酸乌利司他关键中间体新的合成方法 | |
CN100422204C (zh) | 一种7-酮基去氢表雄酮及其醋酸酯的合成方法 | |
CN106279341A (zh) | 一种糠酸氟替卡松的制备方法 | |
CN101323636A (zh) | 一种制备罗库溴铵的方法 | |
CN107501373A (zh) | 一种去氢甲基睾丸素的制备方法 | |
CN102911233A (zh) | 一种安宫黄体酮的合成方法 | |
CN106831923B (zh) | 一种鹅去氧胆酸的制备方法 | |
CN103848879B (zh) | 一种以1,4-雄烯二酮为原料制备黄体酮的方法 | |
CN103145787B (zh) | 制备醋酸优力司特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 |
CN114195844A (zh) | 一种去氢表雄酮的制备方法 | |
CN109678919B (zh) | 一种琥珀酸甲泼尼龙杂质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3111 Huzhuangtou 302, Sanhuangmiao Village Committee, Zhenglu Town,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aerke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3111 Huzhuang Village, Zhenglu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AERKE PHARMACEUTICALS GROUP CORP.,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