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5410B - 无线装置和基带处理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装置和基带处理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15410B CN104115410B CN201280068355.3A CN201280068355A CN104115410B CN 104115410 B CN104115410 B CN 104115410B CN 201280068355 A CN201280068355 A CN 201280068355A CN 104115410 B CN104115410 B CN 1041154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et
- wireless
- processing unit
- error
- baseband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0—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error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retransmission after error or non-acknowledg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无线装置具有:无线部,其将从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及基带处理装置,其经由与无线部连接的通信线接收与所述基带信号对应的分组,针对经由通信线从无线部接收的分组检测有无在经由通信线的传送处理中产生的错误,根据检测到错误的分组以外的分组取得基带信号,根据所取得的基带信号生成在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中利用的发送功率信息,经由通信线将反映了所生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无线部,使无线部无线发送与反映了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搭载于便携电话机等中的无线装置具有无线(RF:Radio Frequency(射频))部和基带处理装置。无线部和基带处理装置之间的接口构成为包含模拟信号线以及数字或模拟的控制线。
近年来,能够将包含于无线部中的RF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化。能够对RFIC内置模拟-数字转换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或数字-模拟转换器(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字信号连接RFIC和进行基带处理的数字IC之间的接口被标准化。在RFIC和数字IC之间利用数字信号进行连接的接口中包含“DigRF(数字射频)”。
DigRF标准的版本3(DigRFv3)中,LVDS传送频率是300MHz左右,在DigRF分组中没有错误判定位。因此,在DigRF标准的版本3中,即使在DigRF分组中发生错误,也不进行重发控制。
相对于DigRFv3,在DigRF标准的版本4(DigRFv4)中,LVDS传送频率是1GHz左右,在DigRF分组中准备有错误判定位。因此,在DigRFv4中,进行RFIC与基带处理装置之间的数据的错误检测,在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重发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在从RFIC向基带处理装置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基带处理装置进行来自RFIC的数据的错误检测。基带处理装置在来自RFIC的数据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针对RFIC进行数据的重发请求。接收到数据的重发请求的RFIC向基带处理装置再次发送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839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25.211V11.0.0,“5.3.2 Dedicated downlink physicalchannels”,2011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从上述的无线部向基带处理装置的数据传送中发生了数据的重发处理的情况下,在基带处理装置开始基带处理的时机产生重发处理所需的时间的延迟。其结果,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伙项目)的规格中规定的时间以内无法完成基带处理装置中的处理,例如存在在发送功率控制的时机产生延迟的情况。
在3GPP的规格中规定为,用户终端(UE:User Equipment)接收来自基站的无线信号、例如下行链路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规定为,用户终端对DPCH中包含的导频符号(Pilot Symbol)进行解调,计算SIR(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信扰比)。此外,规定为,用户终端在上行链路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上映射与接收功率对应的功率控制的信息。
下行链路的DPCH在进行软切换(SHO:Soft Hand Over)时,最大发生296个码片(chip)的延迟偏移。因此,如果考虑DPCH的最大延迟,则用户终端必须在接收到导频符号起216个码片后,发送映射了与接收功率对应的功率控制的信息的上行链路的DPCCH。
但是,在无线终端内的无线部和基带处理装置之间的DigRF接口中发生了数据的重发处理的情况下,基带处理装置等待DigRF分组的重发。因此,在无线部中接收到导频符号起216个码片后,无法发送映射了与接收功率对应的功率控制的信息的上行链路的DPCCH的情况下,用户终端在到下一发送时机为止,等待与接收功率对应的功率控制的信息的发送处理。
因此,在无线终端内的结构要素间的连接接口中发生了数据的重发处理的情况下,在满足3GPP的规定的处理时间内无法完成必要的处理的情况下,下行方向的发送功率控制中可能产生延迟。
公开的无线装置的目的在于缩短下行方向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延迟。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装置具有:
无线部,其将从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及
基带处理装置,其经由与所述无线部连接的通信线接收与所述基带信号对应的分组,针对经由通信线从所述无线部接收的所述分组,检测有无在经由通信线进行的传送处理中产生的错误,根据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以外的分组取得所述基带信号,根据所述取得的基带信号生成在下行发送功率控制中利用的发送功率信息,经由通信线将反映了所述生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部,使所述无线部以无线方式发送与反映了所述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公开的实施例,能够缩短发送功率控制的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无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2A是示出无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2B是示出无线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DigRF分组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对计算发送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进行指定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计算SIR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计算SIR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发送功率控制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计算SIR的处理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A是示出无线装置的动作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B是示出无线装置的动作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发送功率控制的一例的时序图。
标号说明
100:无线装置
200:RFIC
202:RxADC
204:TxDAC
206:DigRF控制部
208:重发控制部
210:重发控制部
212:LVDS驱动器
214:LVDS接收器
300:基带处理装置
302:DigRF控制部
304:LVDS接收器
306:重发控制部
308: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
310:缓存
312:LVDS驱动器
314:重发控制部
316: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
318:逆扩散处理部
320:CPICH解调处理部
322:SIR计算处理部
324:DPCH解调处理部
326:数据解码处理部
328:TFCI位判定处理部
330: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
332:SIR计算处理部
334: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
336:编码处理部
338:调制处理部
340:发送功率计算部
342:发送处理部
3002:DSP
3004:CPU
3006:存储器
3008:硬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实施例。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无线装置100>
图1示出无线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图1中主要示出硬件的结构例。无线装置100例如搭载于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可以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适当的任何终端,例如包含便携电话、信息终端、个人数字助理、便携用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但不限于此。此外,无线装置100也可以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和家庭的电气化产品。
在无线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根据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进行无线接入的情况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根据LTE(LongTermEvolution)、LTE-Advanced等其他方式进行。
在无线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利用SIR作为接收质量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指标。
无线装置100具有RFIC200和基带处理装置300。RFIC200、基带处理装置300可以分别由半导体集成电路实现。基带处理装置300通过编译器将利用电路设计语言写的程序转换为电路信息,由此能够作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而进行制造。
RFIC200接收来自其他无线装置的无线信号,并将其向基带处理装置300输入。此外,RFIC200将来自基带处理装置300的信号向无线信号转换,并将无线信号向其他无线装置发送。其他无线装置中包含无线基站。
基带处理装置300与RFIC200连接。例如,基带处理装置300和RFIC200之间通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连接的接口而连接。该接口中包含“DigRF”。基带处理装置300针对来自RFIC200的数字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此外,基带处理装置300向RFIC200输入要发送的数字信号。
基带处理装置300具有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3002、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004、存储器3006、硬件3008。
DSP3002根据来自CPU3004的命令进行基带信号处理。DSP3002根据来自CPU3004的命令生成要向其他无线装置发送的数据,进行向RFIC200输入的控制。
CPU3004与DSP3002连接。CPU3004根据内置的固件等软件和存储在存储器3006中的程序等,使DSP3002执行数字信号处理。
存储器3006与CPU3004连接。存储器3006存储使DSP3002、CPU3004执行的程序。
硬件3008与DSP3002连接。硬件3008进行调制处理、编码处理、解调处理、各种计算处理等。
图2A、图2B是示出无线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无线装置100具有RFIC200和基带处理装置300。图2A中主要示出RFIC200的一个实施例。图2B中主要示出基带处理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
RFIC200经由天线与其他无线装置之间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
基带处理装置300经由数字通信路(RxPath,TxPath)与RFIC200连接。基带处理装置300针对来自RFIC200的转换为DigRF分组的信号进行基带处理。此外,基带处理装置300向RFIC200输入转换为DigRF分组的数据。
<RFIC200>
RFIC200具有RxADC202、TxDAC204、DigRF控制部206。DigRF控制部206具有重发控制部208、重发控制部210、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驱动器212、LVDS接收器214。
RxADC202仅由天线接收来自其他无线装置的无线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RxADC202向重发控制部208输入数字信号。另外,也可以在天线-RxADC202之间以及RxADC202-DigRF控制部206之间存在未图示的其他电路要素。
重发控制部208与RxADC202连接。重发控制部208对来自RxADC202的数字信号进行缓冲。重发控制部208向LVDS驱动器212输入来自RxADC202的数字信号。此外,重发控制部208在从重发控制部210输入了重发请求信号的情况下,根据缓冲的数字信号向LVDS驱动器212输入符合重发请求的数字信号。
LVDS驱动器212与重发控制部208连接。LVDS驱动器212将来自重发控制部208的数字信号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212针对转换为DigRF分组后的信号(以下称为“DigRF分组”)进行LVDS驱动处理。即,LVDS驱动器212经由RxPath向基带处理装置300输出DigRF分组。
LVDS接收器214接收来自基带处理装置300的发送信号或重发请求信号,并将其输入到重发控制部210。
重发控制部210与LVDS接收器214、重发控制部208连接。重发控制部210向TxDAC204输入来自LVDS接收器214的发送信号。此外,重发控制部210向重发控制部208输入来自LVDS接收器214的重发请求信号。
TxDAC204与重发控制部210连接。TxDAC204将来自重发控制部210的发送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TxDAC204将转换为模拟信号后的发送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经由天线将其发送到其他无线装置。另外,在天线-TxDAC204之间以及TxDAC204-DigRF控制部206之间也可以存在未图示的其他电路要素。
<基带处理装置300>
基带处理装置300具有DigRF控制部302、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逆扩散处理部318、CPICH解调处理部320、SIR计算处理部322。
此外,基带处理装置300具有DPCH解调处理部324、数据解码处理部326、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传输格式组合标识符)位判定处理部328、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
此外,基带处理装置300具有SIR计算处理部332、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编码处理部336、调制处理部338、发送功率计算部340、发送处理部342。
DigRF控制部302具有LVDS接收器304、重发控制部306、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缓存310、LVDS驱动器312、重发控制部314。
由CPU3004依照存储器3006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TFCI位判定处理部328、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或者,也可以由CPU3004依照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固件来执行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TFCI位判定处理部328、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
重发控制部306和314、逆扩散处理部318、发送处理部342由DSP3002执行。
LVDS接收器304、缓存310、LVDS驱动器312、CPICH解调处理部320、SIR计算处理部322、DPCH解调处理部324、数据解码处理部326由硬件3008执行。此外,SIR计算处理部332、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编码处理部336、调制处理部338、发送功率计算部340由硬件3008执行。
LVDS接收器304与LVDS驱动器212连接。LVDS接收器304经由RxPath从RFIC200接收DigRF分组。LVDS接收器304向重发控制部306输入来自RFIC200的DigRF分组。
重发控制部306与LVDS接收器304连接。重发控制部306检测来自LVDS接收器304的DigRF分组的数据错误。
图3示出DigRF分组的一例。
DigRF分组中包含报头(Header)、有效载荷(Payload)、错误检测符号。
报头中包含表示数据类别的信息、表示帧编号的信息和表示帧长的信息。
在有效载荷中包含1个或多个符号。在图3所示的例中,有效载荷中包含16个符号。在图3所示的例中,有效载荷中包含由chip#1-chip#8表示的8个码片。即,1个chip中包含2个符号。1个chip中包含2个I数据(I信道(ch))和2个Q数据(Q信道(ch))。Ich、Qch分别由8位表示。1个分组中包含8个码片,1个码片中包含I信道、Q信道各2个。
在判定有效载荷中包含的数据中是否包含错误时利用错误检测符号。在错误检测符号中例如包含循环码(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在DigRF分组中包含的数据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重发控制部306向重发控制部314进行重发请求。在DigRF分组中包含的数据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重发控制部306向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输入表示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的信息(以下称作“错误DigRF分组信息”)。具体而言,在DigRF分组中包含的数据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重发控制部306向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输入表示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的报头中包含的帧编号的信息。
此外,重发控制部306向缓存310存储DigRF分组,并且向SIR计算处理部332输入DigRF分组。
此外,在来自LVDS接收器304的DigRF分组是重新发送的DigRF分组的情况下,重发控制部306针对重新发送的DigRF分组置换缓存310中存储的DigRF分组。重发控制部306进行向逆扩散处理部318输入缓存310中存储的DigRF分组的控制。
重发控制部314与重发控制部306连接。重发控制部314向LVDS驱动器312输入来自发送处理部342的发送信号。此外,重发控制部314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重发请求,向LVDS驱动器312输入重发请求信号。
LVDS驱动器312与重发控制部314、LVDS接收器214连接。LVDS驱动器312将来自重发控制部314的重发请求信号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312向RFIC200输入转换为DigRF分组后的重发请求信号。
此外,LVDS驱动器312将来自重发控制部314的发送信号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312向RFIC200输入转换为DigRF分组后的发送信号。
逆扩散处理部318与缓存310连接。逆扩散处理部318对来自缓存310的DigRF分组进行逆扩散。逆扩散处理部318将逆扩散后的DigRF分组分离为各信道。具体而言,逆扩散处理部318将逆扩散后的DigRF分组分离为共同导频信道(CPICH:Common Pilot Chnnel)和专用物理信道(DPCH)。逆扩散处理部318向CPICH解调处理部320输入CPICH。此外,逆扩散处理部318向DPCH解调处理部320输入DPCH。进而,逆扩散处理部318向发送处理部342输入发送时机信号。
CPICH解调处理部320与逆扩散处理部318连接。CPICH解调处理部320对来自逆扩散处理部318的CPICH进行解调。CPICH解调处理部320向SIR计算处理部322输入解调后的CPICH。
SIR计算处理部322与CPICH解调处理部320连接。SIR计算处理部322根据来自CPICH解调处理部320的解调后的CPICH,计算SIR。
DPCH解调处理部324与逆扩散处理部318连接。DPCH解调处理部324对来自逆扩散处理部318的DPCH进行解调。DPCH解调处理部324向数据解码处理部326、TFCI位判定处理部328、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输入解调后的DPCH。
数据解码处理部326与DPCH解调处理部324连接。数据解码处理部326对来自DPCH解调处理部324的解调后的DPCH进行解码。
TFCI位判定处理部328与DPCH解调处理部324连接。TFCI位判定处理部328根据来自DPCH解调处理部324的解调后的DPCH,判定TFCI位。
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与DPCH解调处理部324连接。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判定来自DPCH解调处理部324的解调后的DPCH中包含的TPC位是表示Up还是表示Down。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向发送功率计算部340输入示出TPC位是表示Up还是表示Down的信息(以下称作“接收TPC位信息”)。
发送功率计算部340与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连接。发送功率计算部340根据来自接收TPC位判定处理部330的接收TPC位信息,计算DPCCH和DPDCH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计算部340向发送处理部342输入表示DPCCH和DPDCH的发送功率的计算结果的信息。
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与重发控制部306连接。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错误DigRF分组信息,判定错误符号位置。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向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输入表示错误符号位置的信息(以下称作“错误符号信息”)。
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与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连接。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根据来自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的错误符号信息,指定在计算向其他无线装置发送的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
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向SIR计算处理部332输入表示在计算向其他无线装置发送的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的信息(以下称作“导频符号范围信息”)。
图4示出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的处理。图4中示出针对多个DigRF分组存储是否检测到错误的表。该表用于求出在计算向其他无线装置发送的TPC位(以下称作“发送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
在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的一个实施例中,准备将DigRF分组的地址、错误符号信息、导频符号范围信息对应起来的表。
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将多个DigRF分组作为单位来指定导频符号范围。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指定包含由错误符号信息指定的错误符号的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中所包含的导频符号,作为导频符号范围信息。
在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的一个实施例中,以32个DigRF分组为单位,指定导频符号范围。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根据来自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的错误符号信息,确定包含错误符号的DigRF分组。在图4所示的例中,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确定DigRF分组地址是“18”的DigRF分组。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确定DigRF分组地址为“18”的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指定DigRF分组地址为“18”的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中包含的导频符号,作为导频符号范围信息。具体而言,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指定DigRF分组地址0-17、19-31中包含的导频符号,作为导频符号范围信息。
在指定了导频符号范围信息后,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针对接下来的32个DigRF分组进行同样的处理。
SIR计算处理部332与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重发请求部306连接。SIR计算处理部332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DigRF分组和来自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的导频符号范围信息,计算SIR。具体而言,SIR计算处理部332针对1个DigRF分组中包含的8个码片,将1/4个码片作为1个样本来计算似然度。SIR计算处理部332针对由导频符号范围信息指定的导频符号计算似然度。SIR计算处理部332对似然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合计,将其平均值作为SIR而输出。
<DigRF分组中没有检测到错误的情况>
图5示出在DigRF分组中没有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的SIR计算处理。在DigRF分组中没有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不从重发控制部306向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输入错误DigRF分组信息。或者,在DigRF分组中没有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也可以从重发控制部306向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输入表示没有检测到错误的信息。
并且,不从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向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输入错误符号信息。或者,也可以从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向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输入表示没有检测到错误的信息。因此,不从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向SIR计算处理部332输入导频符号范围信息。或者,也可以从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向SIR计算处理部332输入指定全部范围的信息作为导频符号范围信息。该情况下,SIR计算处理部332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DigRF分组计算SIR。具体而言,SIR计算处理部332针对256个码片,将1/4个码片作为1个样本来计算似然度。SIR计算处理部332对似然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合计,并进行平均化,由此,计算在计算发送TPC位时利用的SIR。
<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
图6示出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的SIR计算处理。在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从重发控制部306向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输入错误DigRF分组信息。
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错误DigRF分组信息,判定错误符号位置。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向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输入错误符号信息。
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根据来自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的错误符号信息,指定在计算发送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确定包含通过由错误符号信息指定的错误符号位置所示的符号的DigRF分组。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将所确定的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中包含的导频符号的范围作为在计算发送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向SIR计算处理部332输入导频符号范围信息。
SIR计算处理部332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DigRF分组和来自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的导频符号范围信息,计算SIR。具体而言,SIR计算处理部332针对1个DigRF分组中包含的8个码片,将1/4个码片作为1个样本来计算似然度。SIR计算处理部332针对在导频符号范围信息中指定的导频符号进行似然度。例如,在1个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SIR计算处理部332针对从32个DigRF分组中包含的256码片中减去8个码片得到的248码片,将1/4个码片作为1个样本来计算似然度。SIR计算处理部332对似然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合计,并将其平均值作为SIR而输出。假定在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较少的情况下,即使根据该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来计算似然度,也能够允许对SIR的影响。
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与SIR计算处理部332连接。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根据来自SIR计算处理部332的SIR,计算发送TPC位。例如,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也可以以使得来自SIR计算处理部332的SIR成为规定的SIR的方式,计算发送TPC位。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向编码处理部336输入发送TPC位。
编码处理部336与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连接。编码处理部336对来自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的发送TPC位进行编码。编码处理部336向调制处理部338输入编码后的发送TPC位(以下称作“编码发送TPC位”)。
调制处理部338与编码处理部336连接。调制处理部338对来自编码处理部336的编码发送TPC位进行调制。调制处理部338向发送处理部342输入调制后的编码发送TPC位。
发送处理部342与调制处理部338、发送功率计算部340连接。发送处理部342根据来自发送功率计算部340的表示发送功率的计算结果的信息,进行用于发送来自调制处理部338的调制后的编码发送TPC位的处理。发送处理部342在进行用于发送编码发送TPC位的处理时,根据来自逆扩散处理部318的发送时机信号,控制发送时机。
<发送功率控制处理>
图7示出无线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的时序图。图7中,作为一例,示出由于软切换(SHO:Soft Hand Over)而产生最大296个码片的延迟偏移的状态。
3GPP中规定,在下行链路的DPCH的接收后,对在该DPCH的第10个符号上映射的导频符号进行解调,计算SIR。
3GPP中规定,在导频符号的接收后,向512个码片后的上行链路的DPCCH中包含的TPC映射发送TPC位。
下行链路的DPCH在软切换时发生最大296个码片的延迟偏移。当考虑DPCH的延迟偏移时,必须在从接收导频符号起的216个码片(512码片-296码片)后,发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
RFIC200接收下行链路DPCH700,并转换为DigRF分组。RFIC200向基带处理装置300转送DigRF分组(702)。这里,基带处理装置300在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重发控制处理。但是,基带处理装置300不需要等待重发控制的重发数据的到达而计算发送TPC位。
基带处理装置300判定DigRF分组的错误符号位置(704)。接着,基带处理装置300进行用于根据包含错误符号的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中包含的码片,计算发送TPC位,对发送TPC位进行发送的处理(706)。具体而言,基带处理装置300向上行链路的DPCCH映射发送TPC位。
基带处理装置300向RFIC200转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708)。
RFIC200发送来自基带处理装置300的上行链路的DPCCH。
通过不需要等待重发控制的重发数据的到达而计算发送TPC位,无线装置100能够在接收导频起的216个码片后发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因此,无线装置100的基带处理装置300在来自RFIC200的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接收到导频起的216个码片后发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因此,能够缩短其他无线装置、具体而言为基站的对于无线装置100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延迟时间。
<SIR计算处理>
图8是示出SIR计算处理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8中主要示出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SIR计算处理部332的处理。
在步骤S804中,SIR计算处理部332从重发控制部306接收DigRF分组。
在步骤S806中,SIR计算处理部332对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DigRF分组的数量进行计数。
在步骤S808中,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错误DigRF分组信息,判定是否从DigRF分组检测到了错误。
在步骤S810中,在通过步骤S808判定为从DigRF分组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对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进行计数。具体而言,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为了对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进行计数,在图4所示的表中,对与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对应的部分设定“1”。
在步骤S812中,在通过步骤S808判定为没有从DigRF分组检测到错误情况下,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在图4所示的表中将与没有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对应的部分设定为“0”。然后,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判定DigRF分组的数量是否成为了32个。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也可以判定码片的数量是否成为了256个码片。
或者,在步骤S812中,在通过步骤S810对与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对应的部分设定了“1”之后进行以下的处理。即,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判定DigRF分组的数量是否成为了32个。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也可以判定码片的数量是否成为256个码片。
在步骤S814中,在通过步骤S812判定为DigRF分组的数量成为32个情况下,SIR计算处理部332计算SIR。在计算SIR时,SIR计算处理部332从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取得导频符号范围信息。SIR计算处理部332根据由导频符号范围信息指定的范围的导频符号,将1/4码片作为1样本来计算似然度。SIR计算处理部332对似然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合计。即,SIR计算处理部332合计针对将包含检测到错误的符号的DigRF分组排除后的DigRF分组中包含的码片计算出的似然度。
在通过步骤S812判定为DigRF分组的数量没有成为32个情况下,返回步骤S804。
在步骤S816中,SIR计算处理部332进行SIR的平均化处理。即,SIR计算处理部332根据从32个DigRF分组中减去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来求出样本数量。SIR计算处理部332通过样本数量对似然度的合计值进行除法运算,由此进行SIR的平均化处理。
<无线装置100的动作>
图9A、图9B示出无线装置100的动作的一个实施例。
无线装置100根据DigRFv4进行动作。
在步骤S902中,RFIC200接收来自其他无线装置的无线信号。即,从RxADC202向重发控制部208输入IQ数据。
在步骤S904中,重发控制部208对IQ数据进行缓冲,并且将其向LVDS驱动器212输入。
在步骤S906中,LVDS驱动器212将来自重发控制部208的IQ数据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212向LVDS接收器304输入DigRF分组。
在步骤S908中,LVDS接收器304接收来自RFIC200的DigRF分组。LVDS接收器304向重发控制部306输入来自RFIC200的DigRF分组。
在步骤S910中,重发控制部306判定是否从来自LVDS接收器304的DigRF分组中检测到数据错误。
在步骤S912中,在通过步骤S910从DigRF分组中检测到数据错误的情况下,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判定检测到错误的符号。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向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输入错误符号信息。
在步骤S914中,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根据来自错误符号位置判定部308的错误符号信息,指定在计算发送TPC位时利用的导频符号的范围。导频符号范围指定处理部316向SIR计算处理部332输入导频符号范围信息。
在步骤S916中,SIR计算处理部332进行SIR计算处理。
在步骤S918中,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根据由SIR计算处理部332计算出的SIR,计算发送TPC位。
在步骤S920中,调制处理部338进行要发送的IQ数据的调制处理。
在步骤S922中,发送处理部342进行发送有发送TPC位计算处理部334计算出的发送TPC位和通过步骤S920调制后的IQ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924中,重发控制部314进行DigRF分组的重发请求。
在步骤S926中,LVDS驱动器312将来自重发控制部314的重发请求信号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312向RFIC200发送转换为DigRF分组后的重发请求信号。
在步骤S928中,LVDS接收器214接收来自LVDS驱动器312的转换为DigRF分组后的重发请求信号。LVDS接收器214向重发控制部210输入重发请求信号。
在步骤S930中,重发控制部210根据来自LVDS接收器214的重发请求信号,向重发控制部208进行重发请求。重发控制部208根据来自重发控制部210的重发请求,向LVDS驱动器212输入要重新发送的IQ数据。
在步骤S932中,LVDS驱动器212将来自重发控制部208的重新发送的IQ数据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212向LVDS接收器304输出DigRF分组。
在步骤S934中,LVDS接收器304接收来自RFIC200的DigRF分组。LVDS接收器304经由重发控制部306向缓存310输入来自RFIC200的DigRF分组。
在步骤S936中,缓存310用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重新发送的IQ数据置换所存储的IQ数据中的对应的IQ数据。即,缓存310用来自重发控制部306的重新发送的IQ数据更新所的IQ数据中的对应的IQ数据。缓存310向逆扩散处理部318输入所存储的IQ数据。
在步骤S938中,逆扩散处理部318对来自缓存310的IQ数据进行逆扩散处理。
在步骤S940中,CPICH解调处理部320进行CPICH的解调。此外,在步骤S940中,DPCH解调处理部320进行DPCH的解调。
在步骤S942中,LVDS驱动器312将来自发送处理部342的要发送的IQ数据转换为DigRF分组。LVDS驱动器312向LVDS接收器214发送转换为DigRF分组后的IQ数据。
在步骤S944中,LVDS接收器214接收来自基带处理装置300的DigRF分组。LVDS接收器214将来自基带处理装置300的DigRF分组向IQ数据进行转换。LVDS接收器214经由重发控制部210向TxDAC204输入IQ数据。
在步骤S946中,TxDAC204发送来自LVDS接收器214的IQ数据。
根据图9A、图9B所示的无线装置100的动作的一个实施例,不需要等待重发控制的重发数据的到达而计算发送TPC位。因此,无线装置100能够缩短从接收到导频起到能够发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为止的时间。
图10示出在从来自RFIC的DigRF分组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等待重新发送该DigRF分组来计算SIR的例子。
图10中,与图7同样,作为一例示出由于软切换而产生了最大296个码片的延迟偏移的状态。
RFIC接收下行链路DPCH1000,转换为DigRF分组。RFIC向基带处理装置转送DigRF分组(1002)。这里,基带处理装置在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数据的重发请求。根据来自基带处理装置的重发请求,从RFIC重新发送符合重发请求的DigRF分组。即,执行DigRF分组的重发控制。因此,在1002中包含转送时间和重发时间。
基带处理装置进行用于对发送TPC位进行发送的处理(1004)。具体而言,基带处理装置根据包含重新发送的DigRF分组的DigRF分组来计算SIR,并计算发送TPC位。基带处理装置生成包含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在该时刻,有时存在从接收导频起经过216个码片的情况。3GPP中虽然规定了在导频符号接收后向512个码片后的上行链路的DPCCH中包含的TPC映射发送TPC位,但是来不及。
基带处理装置将包含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转换为DigRF分组,并向RFIC转送。RFIC发送包含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1010)。该情况下,该发送TPC位被映射到下一时隙。
在图7所示的发送功率控制处理中,重新发送的DigRF分组不用于计算发送TPC位。因此,关于对发送TPC位进行计算的处理,从接收到导频起,缩短了DigRF分组的重新发送所需要的时间。
根据本实施例,在来自RFIC200的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接收到导频起216个码片后发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即,能够缩短从接收到导频起到能够发送映射了发送TPC位的上行链路的DPCCH的时间。
根据本实施例,在应用DigRFv4的无线装置中,从来自RFIC的DigRF分组中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下,基带处理装置根据该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来计算SIR。
基带处理装置基于根据检测到错误的DigRF分组以外的DigRF分组计算出的SIR,来计算发送TPC位。由此,即使在进行DigRF分组的重发处理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计算发送TPC位的处理。即,能够缩短发送TPC位的发送延迟导致的发送功率控制的延迟。
Claims (6)
1.一种无线装置,其具有:
无线部,其将从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及
基带处理装置,其经由与所述无线部连接的通信线接收与所述基带信号对应的分组,针对经由通信线从所述无线部接收到的所述分组,检测有无在经由通信线进行的传送处理中产生的错误,不需要等待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的重发控制的重发数据的到达,根据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以外的分组取得所述基带信号,根据所述取得的基带信号生成下行发送功率控制所利用的发送功率信息,经由通信线将映射了所述生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部,使所述无线部以无线方式发送与映射了所述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
所述基带处理装置按照规定的数量的每个分组,针对检测到错误的分组以外的分组,根据各分组中包含的多个码片所示出的基带信号,求出接收质量的平均值,根据该平均值生成所述发送功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
所述基带处理装置进行专用物理信道的错误检测,向所述无线部输出包含所述发送功率信息的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中,
所述无线部具有驱动器,该驱动器将从所述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得到的基带信号转换为数字射频分组,
所述基带处理装置具有经由通信线从所述无线部的驱动器接收所述数字射频分组,并针对所述接收到的数字射频分组检测有无在经由通信线进行的传送处理中产生的错误的驱动器。
5.一种基带处理装置,其具有经由通信线与无线部连接的接口,该无线部将从天线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其中,
从所述接口取得与经由通信线从所述无线部接收到的所述基带信号对应的分组,针对所述取得的分组检测有无在经由通信线进行的传送处理中产生的错误,不需要等待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的重发控制的重发数据的到达,根据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以外的分组取得所述基带信号,根据所述取得的基带信号生成下行发送功率控制所利用的发送功率信息,将映射了所述生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从接口输出到通信线。
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经由与无线部连接的通信线接收与基带信号对应的分组;
针对经由通信线从所述无线部接收到的所述分组检测有无在经由通信线进行的传送处理中产生的错误;
不需要等待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的重发控制的重发数据的到达,根据检测到所述错误的分组以外的分组取得所述基带信号;
根据所述取得的基带信号生成下行发送功率控制所利用的发送功率信息;
经由通信线将映射了所述生成的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所述无线部;以及
使所述无线部以无线方式发送与映射了所述发送功率信息的基带信号对应的无线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2/058738 WO2013145313A1 (ja) | 2012-03-30 | 2012-03-30 | 無線装置、及びベースバンド処理装置並びに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5410A CN104115410A (zh) | 2014-10-22 |
CN104115410B true CN104115410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4925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83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5410B (zh) | 2012-03-30 | 2012-03-30 | 无线装置和基带处理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07500B2 (zh) |
EP (1) | EP2833556A4 (zh) |
JP (1) | JP5780357B2 (zh) |
CN (1) | CN104115410B (zh) |
WO (1) | WO201314531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03205B2 (en) * | 2019-02-04 | 2021-05-11 | Sigmasense, Llc. | Receive analog to digital circuit of a low voltage drive circui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6268A (zh) * | 2002-06-24 | 2004-02-18 | Lg������ʽ���� | 移动通信系统的错误检测方法 |
CN1522509A (zh) * | 2002-03-20 | 2004-08-18 | ���µ�����ҵ��ʽ���� | 控制发送功率的生成的方法、根据溢出信息控制接收电路的特性的方法、以及cdma通信装置 |
US20100290566A1 (en) * | 2009-05-18 | 2010-11-18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device |
WO2012032623A1 (ja) * | 2010-09-08 | 2012-03-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ベースバンド処理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49926B2 (ja) | 1997-07-10 | 2002-11-2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受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KR100288375B1 (ko) * | 1998-05-25 | 2001-06-01 | 윤종용 | 역방향링크와독립적인순방향링크의전력제어방법 |
US6449463B1 (en) * | 1998-10-29 | 2002-09-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Variable loop gain in double loop power control systems |
JP2002026807A (ja) | 2000-07-03 | 2002-01-25 | Fujitsu Ltd | 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DE10036930B4 (de) | 2000-07-28 | 2005-07-21 | Siemens Ag | Verfahren zur Sendeleistungseinstellung in einem Funksystem |
JP2004201152A (ja) | 2002-12-20 | 2004-07-15 | Toshiba Corp | 移動局装置、固定局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TWI393370B (zh) * | 2003-11-17 | 2013-04-1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產生功率控制資訊的方法及基地台 |
JP4458251B2 (ja) * | 2004-07-13 | 2010-04-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
WO2007086131A1 (ja) | 2006-01-27 | 2007-08-02 | Fujitsu Limited | 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パイロットパターン決定方法 |
JP5083402B2 (ja) * | 2006-01-27 | 2012-11-2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基地局 |
JP5067085B2 (ja) * | 2007-09-12 | 2012-11-07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 |
EP2286623B1 (en) * | 2009-04-22 | 2011-12-28 | Percello Ltd. |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 femtocell base station downlink ranger for interference avoidance |
JP5673388B2 (ja) * | 2011-06-23 | 2015-02-1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
2012
- 2012-03-30 CN CN201280068355.3A patent/CN1041154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30 JP JP2014507288A patent/JP578035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30 WO PCT/JP2012/058738 patent/WO201314531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3-30 EP EP12873356.5A patent/EP2833556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
- 2014-07-02 US US14/321,887 patent/US930750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22509A (zh) * | 2002-03-20 | 2004-08-18 | ���µ�����ҵ��ʽ���� | 控制发送功率的生成的方法、根据溢出信息控制接收电路的特性的方法、以及cdma通信装置 |
CN1476268A (zh) * | 2002-06-24 | 2004-02-18 | Lg������ʽ���� | 移动通信系统的错误检测方法 |
US20100290566A1 (en) * | 2009-05-18 | 2010-11-18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device |
WO2012032623A1 (ja) * | 2010-09-08 | 2012-03-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ベースバンド処理装置、無線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5410A (zh) | 2014-10-22 |
JPWO2013145313A1 (ja) | 2015-08-03 |
US20140313906A1 (en) | 2014-10-23 |
EP2833556A1 (en) | 2015-02-04 |
JP5780357B2 (ja) | 2015-09-16 |
EP2833556A4 (en) | 2015-04-08 |
WO2013145313A1 (ja) | 2013-10-03 |
US9307500B2 (en) | 2016-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67559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
TWI552542B (zh) | 藉遮罩來傳遞天線組態資訊之方法及裝置(一) | |
TWI362200B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US20200067647A1 (en) | Lte harq feedback for configured uplink grants | |
JP6009716B2 (ja) | シリアル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US9648609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CN101689972B (zh) | 用于指示使用捎带的ack/nack字段的临时块流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06107047A1 (ja) |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
US904962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inter radio access network handover | |
US8060023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 |
WO2006051823A1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回線制御局、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
CN104115410B (zh) | 无线装置和基带处理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US20220272790A1 (en) |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etection | |
US20130170527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baseb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adio apparatus | |
WO2015058726A1 (zh) | 一种上行信道估计的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
KR20130061659A (ko) | 연장된 획득 표시자들의 검출 | |
CN105827374A (zh) | 一种数据译码方法及设备 | |
CN101741434A (zh) | 一种闭环功率控制方法 | |
US8595580B2 (en) | Radio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941752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 |
WO2010035844A1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US20110317598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201185423Y (zh) | 指示字段被定址到的临时块流的设备和处理该字段的设备 | |
JP5133696B2 (ja) | メッセージフォーマットを示す第1のプロトコル修正フィールドと標準修正において必須の特徴を示す第2のプロトコル修正フィールドを有するメッセージ | |
US20140133611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one-path st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