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0289B - 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10289B CN104110289B CN201410315473.0A CN201410315473A CN104110289B CN 104110289 B CN104110289 B CN 104110289B CN 201410315473 A CN201410315473 A CN 201410315473A CN 104110289 B CN104110289 B CN 10411028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hannel
- oil injection
- distributor body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注油分配器本体,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注油分配器本体的一端上,注油分配器本体内分别设有对应与第一电磁阀的P口、A口和T口连通的P通道、A通道和T通道,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A通道连通的排油阀。本发明通过在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直接加设与A通道连通的排油阀,这样,只需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得失电即可控制排油阀的注油时间和注油频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同时,由于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快,所以本注油分配器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而且,由于本注油分配器并未设计运动偶件,所以发热量小。适用于船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用注油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一般采用十字头式二冲程柴油机,在十字头式二冲程柴油机中,机架上部都设有横隔板和活塞杆填料函把气缸和曲柄箱隔开,这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活塞组与气缸套之间的润滑必须采用气缸注油润滑系统。
一般的气缸注油润滑系统大多采用由MAN B&W公司开发的ALPHA注油器,该注油器的工作过程为:汽缸油经高压泵站增压至4~5MPa,然后通过共轨油管输送至注油器;在接到注油器信号时,电磁阀通电,注油器的A、P通道连通,由高压泵站提供的4~5MPa高压油作用在注油器的动力活塞上推动活塞动作,动力活塞又推动注油器的每个小的注油柱塞向各个注油嘴注油;当注油信号结束时,电磁阀断电,注油器的A、T通道连通,油液经T通道泄掉,动力活塞的油压被释放,动力活塞在复位弹簧和残余油压的作用下复位;同时,另一路汽缸油经T通道上部对每个注油柱塞进行补油,为下一次注油做准备,整个注油过程结束。这种注油器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每次注油都要经过充压-活塞运动-注油-泄油-补油-充压的过程,所以注油时间间隔较长、注油响应较慢且注油频率低;
2、由于该注油器有动力活塞和注油柱塞两个运动偶件,所以结构复杂,生产装配工艺难度大,成本较高;
3、由于高压油经动力活塞传递压力,并通过注油柱塞注油,所以能耗损失较大,易发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注油时间间隔短、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成本低且不易发热的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注油分配器本体,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的一端上,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内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P口、A口和T口连通的P通道、A通道和T通道,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A通道连通的排油阀。通过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直接加设与所述A通道连通的排油阀,这样,只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得失电即可控制排油阀的注油时间和注油频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同时,由于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快,所以本注油分配器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而且,由于本注油分配器并未设计运动偶件,所以发热量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油阀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排油阀布置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的侧壁中部,且所述排油阀沿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排油阀的数量与柴油机内所需注油嘴的数量一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油阀通过注油通道与所述A通道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A通道与所述注油通道连通的位置设有注油分配腔。所述注油分配腔扩大了所述A通道与所述注油通道连通处的容积,从而保证了每个注油通道的流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P通道、A通道和T通道连通的端盖P通道、端盖A通道和端盖T通道,所述端盖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端盖P通道和端盖T通道连通的高压进油接头和低压卸油接头。通过将所述高压进油接头和低压卸油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上,这样当需更换不同数量的排油阀时,只需更换注油分配器本体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端盖一端与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端盖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P口、A口和T口分别对应与所述端盖P通道、端盖A通道和端盖T通道连通。加设的第二电磁阀为备用控制件,当所述第一电磁阀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二电磁阀便介入,从而保证了本注油分配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设有与所述P通道连通的高压蓄能器。加设的高压蓄能器保持了所述P通道内的油压稳定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设有与所述T通道连通的低压蓄能器。加设的低压蓄能器保持了所述T通道内的油压稳定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油阀的输出端设有流量控制器。加设的流量控制器能检测出所述排油阀的注油流量,并将该注油流量转化为电信号反馈到柴油机的控制器,再由控制器调控排油阀的注油流量,从而达到了控制排油阀的注油流量的目的。所述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注油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在于:
1、通过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侧壁上直接加设与所述A通道连通的排油阀,这样,只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得失电即可控制排油阀的注油时间和注油频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2、由于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快,所以本注油分配器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
3、由于本注油分配器并未设计运动偶件,所以发热量小;
4、所述注油分配腔扩大了所述A通道与所述注油通道连通处的容积,从而保证了每个注油通道的流量;
5、通过将所述高压进油接头和低压卸油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上,这样当需更换不同数量的排油阀时,只需更换注油分配器本体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6、加设的第二电磁阀为备用控制件,当所述第一电磁阀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二电磁阀便介入,从而保证了本注油分配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7、加设的高压蓄能器保持了所述P通道内的油压稳定性;
8、加设的低压蓄能器保持了所述T通道内的油压稳定性;
9、加设的流量控制器能检测出所述排油阀的注油流量,并将该注油流量转化为电信号反馈到柴油机的控制器,再由控制器调控排油阀的注油流量,从而达到了控制排油阀的注油流量的目的。所述流量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注油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注油时间间隔短、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成本低且不易发热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注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第一电磁阀1,注油分配器本体2,P通道2a,A通道2b,T通道2c,注油通道2d,注油分配腔2e,排油阀3,流量控制器4,端盖5,端盖P通道5a,端盖A通道5b,端盖T通道5c,高压进油接头6,低压卸油接头7,第二电磁阀8,高压蓄能器9,低压蓄能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包括第一电磁阀1和注油分配器本体2,所述第一电磁阀1安装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一端上,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内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P口、A口和T口连通的P通道2a、A通道2b和T通道2c,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A通道2b连通的排油阀3,所述排油阀3的输出端设有流量控制器4。通过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直接加设与所述A通道2b连通的排油阀3,这样,只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得失电即可控制排油阀3的注油时间和注油频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同时,由于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快,所以本注油分配器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而且,由于本注油分配器并未设计运动偶件,所以发热量小。
上述排油阀3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排油阀3布置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侧壁中部,且所述排油阀3沿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排油阀3的数量与柴油机内所需注油嘴的数量一致。所述排油阀3通过注油通道2d与所述A通道2b连通。所述A通道2b与所述注油通道2d连通的位置设有注油分配腔2e。所述注油分配腔2e扩大了所述A通道2b与所述注油通道2d连通处的容积,从而保证了每个注油通道2d的流量。
上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另一端安装有端盖5,所述端盖5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P通道2a、A通道2b和T通道2c连通的端盖P通道5a、端盖A通道5b和端盖T通道5c,所述端盖5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端盖P通道5a和端盖T通道5c连通的高压进油接头6和低压卸油接头7。通过将所述高压进油接头6和低压卸油接头7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5上,这样当需更换不同数量的排油阀3时,只需更换注油分配器本体2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上述端盖5一端与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端盖5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电磁阀8,所述第二电磁阀8的P口、A口和T口分别对应与所述端盖P通道5a、端盖A通道5b和端盖T通道5c连通。加设的第二电磁阀8为备用控制件,当所述第一电磁阀1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二电磁阀8便介入,从而保证了本注油分配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P通道2a连通的高压蓄能器9。加设的高压蓄能器9保持了所述P通道2a内的油压稳定性。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T通道2c连通的低压蓄能器10。加设的低压蓄能器10保持了所述T通道2c内的油压稳定性。
上述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8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1为主控件,所述第二电磁阀8为备用控制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注油时,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线圈得电,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阀芯向左移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内的P通道2a与A通道2b连通,T通道2c封闭,所述P通道2a内的高压油液进入所述注油分配腔2e内,当所述注油分配腔2e内的油压高于所述排油阀3的开启压力和注油嘴内残余压力之和时,排油阀3开启,所述注油分配腔2e内的高压油便进入到多个安装在内燃机气缸上的注油嘴内,从而提供给气缸的内表面,完成注油过程;
当需停止注油时,使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线圈失电,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阀芯在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回位到初始位置,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内的P通道2a封闭,A通道2b与T通道2c连通,所述P通道2a内的高压油液无法进入所述注油分配腔2e,所述注油分配腔2e内的残余油液通过所述T通道2c排出,停止注油;
当所述第一电磁阀1出现故障不能工作时,本注油分配器自动启动作为备用控制件的第二电磁阀8并报警,此时要求维修更换坏掉的第一电磁阀1,更换完毕后,手动恢复到新的第一电磁阀1工作即可。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直接加设与所述A通道2b连通的排油阀3,这样,只需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得失电即可控制排油阀3的注油时间和注油频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由于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快,所以本注油分配器注油响应快,注油频率高;由于本注油分配器并未设计运动偶件,所以发热量小;所述注油分配腔2e扩大了所述A通道2b与所述注油通道2d连通处的容积,从而保证了每个注油通道2d的流量;通过将所述高压进油接头6和低压卸油接头7分别设置在所述端盖5上,这样当需更换不同数量的排油阀3时,只需更换注油分配器本体2即可,而无需整体更换,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加设的第二电磁阀8为备用控制件,当所述第一电磁阀1无法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二电磁阀8便介入,从而保证了本注油分配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加设的高压蓄能器9保持了所述P通道2a内的油压稳定性;加设的低压蓄能器10保持了所述T通道2c内的油压稳定性;加设的流量控制器4能检测出所述排油阀3的注油流量,并将该注油流量转化为电信号反馈到柴油机的控制器,再由控制器调控排油阀3的注油流量,从而达到了控制排油阀3的注油流量的目的。所述流量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注油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包括第一电磁阀(1)和注油分配器本体(2),所述第一电磁阀(1)安装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一端上,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内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P口、A口和T口连通的P通道(2a)、A通道(2b)和T通道(2c),其特征是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A通道(2b)连通的排油阀(3);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另一端安装有端盖(5),所述端盖(5)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P通道(2a)、A通道(2b)和T通道(2c)连通的端盖P通道(5a)、端盖A通道(5b)和端盖T通道(5c),所述端盖(5)侧壁上分别设有对应与所述端盖P通道(5a)和端盖T通道(5c)连通的高压进油接头(6)和低压卸油接头(7),所述端盖(5)一端与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端盖(5)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电磁阀(8),所述第二电磁阀(8)的P口、A口和T口分别对应与所述端盖P通道(5a)、端盖A通道(5b)和端盖T通道(5c)连通;所述排油阀(3)通过注油通道(2d)与所述A通道(2b)连通,所述A通道(2b)与所述注油通道(2d)连通的位置设有注油分配腔(2e);所述排油阀(3)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排油阀(3)布置在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侧壁中部,且所述排油阀(3)沿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P通道(2a)连通的高压蓄能器(9);所述注油分配器本体(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T通道(2c)连通的低压蓄能器(10);所述排油阀(3)的输出端设有流量控制器(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5473.0A CN104110289B (zh) | 2014-07-02 | 2014-07-02 | 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15473.0A CN104110289B (zh) | 2014-07-02 | 2014-07-02 | 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0289A CN104110289A (zh) | 2014-10-22 |
CN104110289B true CN104110289B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170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154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10289B (zh) | 2014-07-02 | 2014-07-02 | 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1028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01893B (zh) * | 2017-01-12 | 2023-12-29 |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反冲洗油污柜与包含其的润滑油循环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03434Y (zh) * | 2007-11-15 | 2008-08-2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内燃机气缸润滑注油装置 |
CN101435354A (zh) * | 2007-11-15 | 2009-05-2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内燃机气缸润滑注油装置 |
DE202010016974U1 (de) * | 2010-12-27 | 2011-03-03 | Lincoln Gmbh | Schmierstoffverteiler |
US8210317B2 (en) * | 2006-07-21 | 2012-07-03 | Hans Jensen Lubricators A/S |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a dosing system for cylinder lubrication oil and method for dosing cylinder lubricating oi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173288B1 (da) * | 1996-10-11 | 2000-06-13 | Man B & W Diesel As | Cylindersmøreenhed til en flercylindret forbrændingsmotor, og fremgangsmåde til styring af leveringsmængden fra en cylinder |
-
2014
- 2014-07-02 CN CN201410315473.0A patent/CN10411028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10317B2 (en) * | 2006-07-21 | 2012-07-03 | Hans Jensen Lubricators A/S | Lubricating apparatus for a dosing system for cylinder lubrication oil and method for dosing cylinder lubricating oil |
CN201103434Y (zh) * | 2007-11-15 | 2008-08-2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内燃机气缸润滑注油装置 |
CN101435354A (zh) * | 2007-11-15 | 2009-05-20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内燃机气缸润滑注油装置 |
DE202010016974U1 (de) * | 2010-12-27 | 2011-03-03 | Lincoln Gmbh | Schmierstoffverteil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10289A (zh) | 2014-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34439B (zh) | 一种船用柴油机喷油器 | |
CN104018964B (zh) | 蓄压限流式压电控制喷油器 | |
CN104110289B (zh) | 电控气缸注油分配器 | |
CN201776935U (zh) | 一种两套液压系统结构的液压机 | |
KR102202003B1 (ko) | 내연 기관용 연료 공급 시스템 | |
CN105756821B (zh) | 组合式非增压燃油-增压燃气双压电混合燃料喷射装置 | |
CN109501339B (zh) | 双层轮胎硫化机加压油缸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9282051B (zh) | 高压除鳞喷射阀 | |
CN105781837B (zh) | 一种船用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系统 | |
CN205714518U (zh) | 组合式非增压燃油-增压燃气双压电混合燃料喷射装置 | |
CN105756825B (zh) | 组合式电磁喷油‑增压压电喷气混合燃料喷射装置 | |
CN105736204B (zh) | 一种直列分配式全电控喷油泵总成 | |
CN105756820B (zh) | 组合式增压电磁喷油‑非增压压电喷气混合燃料喷射装置 | |
CN104879258A (zh) | 一种液压放大式超高压燃油供给装置 | |
CN208546373U (zh) | 一推多级保证同步的液压执行分配器 | |
CN104165111A (zh) | 具有机械单元泵的共轨系统 | |
CN205207027U (zh) | 常开式重油用单阀电控单体泵 | |
CN105257362A (zh) | 一种共轨式气缸注油润滑系统 | |
CN203925841U (zh) | 带蓄压腔式船用重油电磁控制喷油器 | |
CN205349582U (zh) | 一种船用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系统 | |
CN111853515A (zh) | 气动高压注油机自动往复推动机构 | |
CN207598398U (zh) | 一种新型柴油机电磁压电复合制动喷油装置 | |
CN103821652A (zh) |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起动喷气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5736186B (zh) | 增压电磁与增压压电组合式燃气喷射装置 | |
CN102275329A (zh) | 一种两套液压系统结构的液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