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2349B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02349B CN104102349B CN201410344896.5A CN201410344896A CN104102349B CN 104102349 B CN104102349 B CN 104102349B CN 201410344896 A CN201410344896 A CN 201410344896A CN 104102349 B CN104102349 B CN 1041023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device
- view field
- display
- target area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所述方法和装置简化了内容分享步骤,提高了内容分享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眼显示设备(如智能眼镜)、透明屏等新型显示设备不断出现,用户有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内容显示途径。然而,相比传统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而言,新型显示设备虽然有视野大、便于佩戴等优点,但在屏幕分辨率、显示鲜果(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劣势;而传统的移动设备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其显示效果、像素密度等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充分利用传统移动设备和新型设备各自的优点,在上述二类设备之间进行显示交互和内容分享将为用户提供较大的便利。
一般的,从一个显示设备A向一个显示设备B分享显示内容中的用户感兴趣的局部内容,包括以下步骤:1)设备A和设备B建立通信连接;2)设备A向设备B发送显示内容;3)设备B收到显示内容;4)用户在设备B上通过相应操作(如缩放、截图)获得感兴趣的区域。上述过程步骤繁琐,花费时间多,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提高内容分享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根据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容分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简化了内容分享步骤,提高了内容分享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和眼底图像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和眼底图像的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和眼底图像的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容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容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眼确定子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眼确定子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双眼确定子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双眼确定子模块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述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在例如一内容分享装置上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20: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S140: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方法,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进而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调整所述目标区域或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位置,使所述投影区域覆盖感兴趣的内容,即可在第二显示设备上接收到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简化了内容分享步骤,提高了内容分享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所述步骤S120、S140的功能。
S120: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所述至少一个眼睛可以是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左眼或右眼),也可以是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左眼和右眼)。以下将按照一个眼睛和两个眼睛的两种情况分别说明。所述显示区域可以是虚拟显示区域。
首先,对于一个眼睛的情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S120’: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2,所述投影区域230是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210到所述目标区域2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由于光线均通过瞳孔211进入所述眼睛210,因此,也可以说,所述投影区域230是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210的瞳孔211到所述目标区域2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另外,所述一个眼睛可以是左眼,也可以是右眼,两者原理相同,不再分别说明。
以图2为例,所述投影区域230还可以理解成是一个位于所述目标区域240的第一侧的光源发出的会聚光线在位于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侧的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上形成的投影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会聚光线在所述一个眼睛210的瞳孔211处会聚为一点,并且所述第一侧是与所述第二侧相反的一侧。
参见图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S1211’: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S1212’: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所述步骤S1211’中,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另外,如果所述目标区域与一电子设备相关,还可以通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相关,比如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边框限定的区域。假设图2中所述目标区域240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并且假设所述目标区域呈矩形,所述目标区域240的4个顶点A、B、C、D可以分别发出可见光信息,根据该可见光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240的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一不具备通信能力的物体相关,可以例如是一张卡片对应的区域,或者,例如是所述用户的一个手势对应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的深度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位置可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所述步骤S1212’中,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所述方法开始执行后通过图像处理等方式获取的。仍以图2为例,假设所述目标区域240的位置已经确定,则根据所述目标区域240的顶点A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210(或瞳孔211)的位置,可以计算确定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上的投影点A’(即所述顶点A与所述眼睛210(或瞳孔211)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的交点)。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投影区域230。
参见图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S1221’:获取所述一个眼睛的眼底图像;
S1222’:根据所述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5,所述眼底图像250是所述目标区域240在所述眼睛210的眼底所成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眼底图像250与所述目标区域240之间具有一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区域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眼底图像250的顶点a、b、c、d。
同时,从图5中可以看到,所述眼底图像250与所述投影区域230之间具有一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也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二对应关系,所述投影区域230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眼底图像250的顶点a、b、c、d。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可以计算确定所述眼底图像250的一个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上的投影点A’。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投影区域230。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起见,图5的视图中忽略了光线通过眼睛210的瞳孔211时的折射效应,但是,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均需要考虑所述折射效应。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均位于所述眼睛210和所述目标区域240之间,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位置关系。参见图6,在所述目标区域240位于所述眼睛210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之间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或者,根据所述一个眼睛的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再单独说明。
然后,对于两个眼睛的情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S120”: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与一左眼投影区域和一右眼投影区域相关。所述左眼投影区域是所述用户的左眼750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所述右眼投影区域是所述用户的右眼760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由于光线均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因此,也可以说,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是所述用户的左眼750的左瞳孔751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是所述用户的右眼760的右瞳孔761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
参见图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S1211”: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S1212”: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S1213”: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所述步骤S1211”中,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另外,如果所述目标区域与一电子设备相关,还可以通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相关,比如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边框限定的区域。假设图7中所述目标区域740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并且假设所述目标区域呈矩形,所述目标区域740的4个顶点可以分别发出可见光信息,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根据该可见光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740的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一不具备通信能力的物体相关,可以例如是一张卡片对应的区域,或者,例如是所述用户的一个手势对应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的深度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位置可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所述步骤S1212”中,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区域740的位置和所述右眼760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740相对于所述右眼760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上的右眼投影区域732。所述右眼760的位置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所述方法开始执行后通过图像处理等方式获取的。仍以图7为例,假设所述目标区域740的位置已经确定,则根据所述目标区域740的顶点A的位置和所述右眼760(或右瞳孔761)的位置,可以计算确定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上的投影点A’(即所述顶点A与所述右眼760(或右瞳孔761)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对所述左眼750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得到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
所述步骤S1213”中,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或者,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仅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的重叠区域。
参见图9,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120”可以包括:
S1221”: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的左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左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
S1222”:获取所述用户的右眼的右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右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S1223”: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10,所述右眼底图像770是所述目标区域740在所述右眼760的眼底所成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右眼底图像770与所述目标区域740之间具有一第三对应关系,该第三对应关系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区域740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右眼底图像770的顶点a、b、c、d。
同时,从图10中可以看到,所述右眼底图像770与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之间具有一第四对应关系,该第四对应关系也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四对应关系,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右眼底图像770的顶点a、b、c、d。
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可以计算确定所述右眼底图像770的一个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上的投影点A’。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
同理,可以得到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起见,图10的视图中忽略了光线通过右眼760的右瞳孔761时的折射效应,但是,上述第三对应关系和第四对应关系均需要考虑所述折射效应。
类似于上一实施方式,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或者,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仅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的重叠区域。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均位于眼睛(所述左眼750和所述右眼760)和所述目标区域740之间,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位置关系。在所述目标区域740位于所述眼睛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之间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相同原理实现本申请的方法,此处不再单独说明。
S140: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如前文所述,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可以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关,这种情况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可以在所述方法开始执行后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在本步骤中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1,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S110: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这种情况下,所述显示区域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不直接相关,比如所述显示区域可以是用户的两个手的食指和拇指所围的一个区域。
其中,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所述显示内容可以是图片、地图、文档、应用窗口等。
或者,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比如,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是某个城市的局部地图,则所述关联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局部地图在不同的放大比例情况下的视图。从而,用户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上可以对该局部地图进行缩放操作。
或者,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比如,所述投影区域显示的是某个城市的局部地图,则所述坐标信息是所述局部地图的两个对角顶点的坐标信息(即经纬度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可以在本地存储的地图上截取所述局部地图并显示给用户。
另外,为了使所述用户享受较好的显示效果,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可以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参见图12,为了使所述用户方便调整所述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位置,确保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被所述投影区域覆盖,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130: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如图13所示,所述提示信息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1320上显示的一个虚线框,该虚线框所围区域是所述投影区域1330。响应于用户调整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或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即调整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所述虚线框会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1320上改变位置,从而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使所述投影区域1330覆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在被执行时进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执行上述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步骤S120、S140的操作。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可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进而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并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调整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以帮助用户使所述投影区域覆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简化了将第一显示设备上的部分显示内容分享至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内容分享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所述装置1400可以包括:
一确定模块1410,用于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一发送模块1420,用于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进而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只需调整所述目标区域或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位置,使所述投影区域覆盖感兴趣的内容,即可在第二显示设备上接收到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简化了内容分享步骤,提高了内容分享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其中,所述内容分享装置1400可以作为一个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上。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所述确定模块1410、所述发送模块1420的功能。
所述确定模块1410,用于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所述至少一个眼睛可以是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左眼或右眼),也可以是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左眼和右眼)。以下将按照一个眼睛和两个眼睛的两种情况分别说明。
首先,对于一个眼睛的情况,参见图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1410包括:
一单眼确定子模块141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眼确定子模块1410’可以包括:
一位置确定单元1411a’,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一投影区域确定单元1412a’,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所述位置确定单元1411a’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另外,如果所述目标区域与一电子设备相关,还可以通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相关,比如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边框限定的区域。假设图2中所述目标区域240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并且假设所述目标区域呈矩形,所述目标区域240的4个顶点A、B、C、D可以分别发出可见光信息,根据该可见光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240的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一不具备通信能力的物体相关,可以例如是一张卡片对应的区域,或者,例如是所述用户的一个手势对应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的深度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位置可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所述投影区域确定单元1412a’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所述方法开始执行后通过图像处理等方式获取的。仍以图2为例,假设所述目标区域240的位置已经确定,则根据所述目标区域240的顶点A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210(或瞳孔211)的位置,可以计算确定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上的投影点A’(即所述顶点A与所述眼睛210(或瞳孔211)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的交点)。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投影区域230。
参见图1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眼确定子模块1410’包括:
一眼底图像获取单元1411b’,用于获取所述一个眼睛的眼底图像:
一投影区域确定单元1412b’,用于根据所述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5,所述眼底图像250是所述目标区域240在所述眼睛210的眼底所成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眼底图像250与所述目标区域240之间具有一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区域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眼底图像250的顶点a、b、c、d。
同时,从图5中可以看到,所述眼底图像250与所述投影区域230之间具有一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也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二对应关系,所述投影区域230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眼底图像250的顶点a、b、c、d。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所述投影区域确定单元1412b’可以计算确定所述眼底图像250的一个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220上的投影点A’。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投影区域230。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起见,图5的视图中忽略了光线通过眼睛210的瞳孔211时的折射效应,但是,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均需要考虑所述折射效应。
然后,对于两个眼睛的情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8,所述确定模块1410包括:
一双眼确定子模块1410”,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影区域与一左眼投影区域和一右眼投影区域相关。所述左眼投影区域是所述用户的左眼750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所述右眼投影区域是所述用户的右眼760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由于光线均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因此,也可以说,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是所述用户的左眼750的左瞳孔751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是所述用户的右眼760的右瞳孔761到所述目标区域740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组成的区域。
参见图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眼确定子模块1410”包括:
一第一确定单元1411a”,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一第二确定单元1412a”,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一第三确定单元1413a”,用于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411a”,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另外,如果所述目标区域与一电子设备相关,还可以通过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相关,比如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边框限定的区域。假设图7中所述目标区域740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并且假设所述目标区域呈矩形,所述目标区域740的4个顶点可以分别发出可见光信息,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根据该可见光信息,可以确定所述目标区域740的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区域与一不具备通信能力的物体相关,可以例如是一张卡片对应的区域,或者,例如是所述用户的一个手势对应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图像,根据所述图像的深度信息以及所述图像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位置可以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412a”,可以根据所述目标区域740的位置和所述右眼760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740相对于所述右眼760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上的右眼投影区域732。所述右眼760的位置可以是预先存储的,也可以是所述方法开始执行后通过图像处理等方式获取的。仍以图7为例,假设所述目标区域740的位置已经确定,则根据所述目标区域740的顶点A的位置和所述右眼760(或右瞳孔761)的位置,可以计算确定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上的投影点A’(即所述顶点A与所述右眼760(或右瞳孔761)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的交点)。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同理,可以得到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1413a”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或者,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仅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的重叠区域。
参见图2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双眼确定子模块1410”可以包括:
一第一确定单元1411b”,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的左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左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
一第二确定单元1412b”,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右眼的右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右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一第三确定单元1413b”,用于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参见图10,所述右眼底图像770是所述目标区域740在所述右眼760的眼底所成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右眼底图像770与所述目标区域740之间具有一第三对应关系,该第三对应关系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目标区域740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右眼底图像770的顶点a、b、c、d。
同时,从图10中可以看到,所述右眼底图像770与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之间具有一第四对应关系,该第四对应关系也满足透镜成像原理。按照该第四对应关系,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的顶点A’、B’、C’、D’分别对应所述右眼底图像770的顶点a、b、c、d。
根据所述第四对应关系,可以计算确定所述右眼底图像770的一个顶点a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720上的投影点A’。类似的,可以得到顶点b、c、d对应的投影点B’、C’、D’,连线该4个投影点A’、B’、C’、D’可以得到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
同理,可以得到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
需要说明的是,简单起见,图10的视图中忽略了光线通过右眼760的右瞳孔761时的折射效应,但是,上述第三对应关系和第四对应关系均需要考虑所述折射效应。
类似于上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确定单元1413b”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或者,最终确定的所述投影区域可以仅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731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732的重叠区域。
所述发送模块1420,用于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如前文所述,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可以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关,这种情况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可以在发现所述显示区域后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连接,并在本步骤中向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参见图2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
一关联模块1430,用于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这种情况下,所述显示区域可以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不直接相关,比如所述显示区域可以是用户的两个手的食指和拇指所围的一个区域。
其中,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所述显示内容可以是图片、地图、文档、应用窗口等。
或者,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比如,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是某个城市的局部地图,则所述关联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局部地图在不同的放大比例情况下的视图。从而,用户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上可以对该局部地图进行缩放操作。
或者,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比如,所述投影区域显示的是某个城市的局部地图,则所述坐标信息是所述局部地图的两个对角顶点的坐标信息(即经纬度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可以在本地存储的地图上截取所述局部地图并显示给用户。
另外,为了使所述用户享受较好的显示效果,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可以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参见图22,为了使所述用户方便调整所述投影区域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位置,确保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被所述投影区域覆盖,所述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
一提示模块1440,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的一个应用场景可以如下:用户佩戴一智能眼镜浏览眼镜中存储的照片,智能眼镜将照片投射给用户的眼睛,即在用户眼睛前方形成一个虚拟显示区域,当用户看到一张合影照片时,想将合影中自己的头像截取出来并传送给自己的手机,于是用户将手机置于虚拟显示区域前方,虚拟显示区域上给出手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投影区域,用户调整手机的位置,直至投影区域覆盖自己的头像,然后向智能眼镜发出语音指令,智能眼镜便将头像发送至手机上。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硬件结构如图23所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所述内容分享装置的具体实现做限定,参见图23,所述装置2300可以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23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2320、存储器(memory)2330,以及通信总线2340。其中:
处理器2310、通信接口2320,以及存储器2330通过通信总线23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2320,用于与其他网元通信。
处理器2310,用于执行程序23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23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2310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2330,用于存放程序2332。存储器233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2332具体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程序23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或模块,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控制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的范畴,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19)
1.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其中,目标区域与第二显示设备相关,具体包括: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边框限定的区域;
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一个眼睛的眼底图像:
根据所述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是所述一个眼睛到所述目标区域的连线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的交点组成的区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左眼的位置、所述右眼的位置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的左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左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
获取所述用户的右眼的右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右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包括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至5及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用户的手势对应的区域。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用户的手势对应的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用户的手势对应的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至5和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至5和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4.如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6.如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28.如权利要求1至5和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2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2.如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4.如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6.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7.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3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4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4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
42.如权利要求1至5及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6.如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8.如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4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1.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5.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以及所述显示内容的关联信息。
56.如权利要求1至5及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5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5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5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0.如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2.如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5.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6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投影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坐标信息。
70.如权利要求1至5及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4.如权利要求13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6.如权利要求16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79.如权利要求2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5.如权利要求29至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8.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89.如权利要求35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1.如权利要求38至4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2.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3.如权利要求43至4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4.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5.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6.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7.如权利要求49至5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8.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99.如权利要求52至5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0.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1.如权利要求57至5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2.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3.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4.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5.如权利要求63至6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7.如权利要求66至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分辨率高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
108.一种内容分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一目标区域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眼睛在一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其中,目标区域与第二显示设备相关,具体包括: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或者,所述目标区域是所述第二显示设备的边框限定的区域;
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一第二显示设备发送所述投影区域的相关信息。
109.如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一单眼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眼确定子模块包括:
一位置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一投影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1.如权利要求1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和所述一个眼睛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2.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眼确定子模块包括:
一眼底图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一个眼睛的眼底图像:
一投影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一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3.如权利要求10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一双眼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4.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眼确定子模块包括:
一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
一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用户的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一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5.如权利要求1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眼的位置、所述右眼的位置和所述目标区域的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116.如权利要求1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眼确定子模块包括:
一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左眼的左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左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左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左眼投影区域;
一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右眼的右眼底图像,根据所述右眼底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右眼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右眼投影区域;
一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左眼投影区域和所述右眼投影区域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相对于所述两个眼睛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的投影区域。
117.如权利要求108至1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所述投影区域的提示信息。
118.如权利要求108至1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关联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119.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一关联模块,用于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之间的关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44896.5A CN104102349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US15/326,435 US10268267B2 (en) | 2014-07-18 | 2015-06-05 | Content sha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PCT/CN2015/080850 WO2016008341A1 (en) | 2014-07-18 | 2015-06-05 | Content sha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44896.5A CN104102349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02349A CN104102349A (zh) | 2014-10-15 |
CN104102349B true CN104102349B (zh) | 2018-04-27 |
Family
ID=5167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44896.5A Active CN104102349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68267B2 (zh) |
CN (1) | CN104102349B (zh) |
WO (1) | WO201600834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2349B (zh) * | 2014-07-18 | 2018-04-27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4123003B (zh) * | 2014-07-18 | 2017-08-01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4093061B (zh) * | 2014-07-18 | 2020-06-02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4077149B (zh) * | 2014-07-18 | 2018-02-02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7423571B (zh) * | 2017-05-04 | 2018-07-06 | 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眼底图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系统 |
CN107179822B (zh) * | 2017-06-23 | 2020-12-1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KR102461253B1 (ko) * | 2017-07-24 | 2022-10-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시선 추적기를 구비하는 투사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0023A (zh) * | 2001-12-06 | 2005-03-23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将与电视屏幕的一部分相关的内容流传送到附随设备 |
CN101026733A (zh) * | 2006-02-21 | 2007-08-2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电子会议控制设备、电子会议辅助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03558909A (zh) * | 2013-10-10 | 2014-02-05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交互投射显示方法及交互投射显示系统 |
CN103927005A (zh) * | 2014-04-02 | 2014-07-16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13317A (en) * | 1982-09-28 | 1985-04-23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 Retinally stabilized differential resolution television display |
US5422653A (en) * | 1993-01-07 | 1995-06-06 | Maguire, Jr.; Francis J. | Passive virtual reality |
DK1186148T3 (da) * | 1999-06-18 | 2003-03-24 | Swisscom Mobile Ag | Transmission og fremvisning af videodata |
US7284201B2 (en) * | 2001-09-20 | 2007-10-1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User attention-based adaptation of quality level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real-time multi-media content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
US7876978B2 (en) * | 2005-10-13 | 2011-01-25 | Penthera Technologies, Inc. | Regions of interest in video frames |
US9647780B2 (en) * | 2007-08-24 | 2017-05-09 | Invention Science Fund I, Llc | Individualizing a content presentation |
US20090290753A1 (en) * | 2007-10-11 | 2009-11-2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aze estimation |
US7850306B2 (en) * | 2008-08-28 | 2010-12-14 | Nokia Corporation | Visual cognition aware display and visual data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 |
JP5168161B2 (ja) * | 2009-01-16 | 2013-03-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
GB0909126D0 (en) * | 2009-05-27 | 2009-07-01 | Qinetiq Ltd | Eye tracking apparatus |
US20110102449A1 (en) | 2009-11-02 | 2011-05-05 |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US8490002B2 (en) * | 2010-02-11 | 2013-07-16 | Apple Inc. | Projected display shared workspaces |
TW201130285A (en) * | 2010-02-26 | 2011-09-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3D images |
US9503786B2 (en) * | 2010-06-07 | 2016-11-22 | Affectiva, Inc. | Video recommendation using affect |
US9646046B2 (en) * | 2010-06-07 | 2017-05-09 | Affectiva, Inc. | Mental state data tagging for data collect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
US8957948B2 (en) * | 2010-08-24 | 2015-02-17 | Siemens Corporation | Geometric calibration of head-worn multi-camera eye tracking system |
US8996974B2 (en) * | 2010-10-04 | 2015-03-3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nhancing video presentation systems |
JP5605175B2 (ja) * | 2010-11-08 | 2014-10-15 |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US9829970B2 (en) * | 2011-06-27 | 2017-11-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switching displays based on the viewing direction of a user |
KR101926477B1 (ko) | 2011-07-18 | 2018-12-1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콘텐츠 재생 방법 및 장치 |
EP2587342A1 (en) * | 2011-10-28 | 2013-05-01 | Tobii Technology AB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initiated query searches based on gaze data |
US20130147686A1 (en) * | 2011-12-12 | 2013-06-13 | John Clavin | Connecting Head Mounted Displays To External Display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JP5982899B2 (ja) * | 2012-03-14 | 2016-08-3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波長分離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
US8988519B2 (en) | 2012-03-20 | 2015-03-2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omatic magnification of data on display screen based on eye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
US9167248B2 (en) | 2012-07-13 | 2015-10-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ference picture list modification for video coding |
CN103501406B (zh) * | 2013-09-16 | 2017-04-12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系统及图像采集方法 |
US9691181B2 (en) * | 2014-02-24 | 2017-06-27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ocial sharing head mounted display (HMD) content with a second screen |
US9530450B2 (en) * | 2014-03-18 | 2016-12-27 | Vixs Systems, Inc. | Video system with fovea tracking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
JP6304628B2 (ja) * | 2014-05-12 | 2018-04-0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US9990059B2 (en) * | 2014-05-23 | 2018-06-0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nk modes |
JP2016006630A (ja) * | 2014-05-26 | 2016-0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9727296B2 (en) * | 2014-06-27 | 2017-08-08 | Lenovo (Beijing) Co., Ltd. | Display switch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4123003B (zh) * | 2014-07-18 | 2017-08-01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4102349B (zh) | 2014-07-18 | 2018-04-27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4093061B (zh) * | 2014-07-18 | 2020-06-02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CN104077149B (zh) * | 2014-07-18 | 2018-02-02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US9934573B2 (en) * | 2014-09-17 | 2018-04-03 | Intel Corporation | Technologies for adjusting a perspective of a captured image for display |
US9818225B2 (en) * | 2014-09-30 | 2017-11-14 |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 Synchronizing multiple head-mounted displays to a unified space and correlating movement of objects in the unified space |
US20160143066A1 (en) * | 2014-11-19 | 2016-05-19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web applications of a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on a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by using ban |
WO2016105521A1 (en) * | 2014-12-23 | 2016-06-30 | Meta Company |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coupling visual accommodation and visual convergence to the same plane at any depth of an object of interest |
US9794733B2 (en) * | 2015-03-25 | 2017-10-17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via body coupled communication from a touch sensitive interface |
US10055888B2 (en) * | 2015-04-28 | 2018-08-2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Producing and consuming metadata within multi-dimensional data |
-
2014
- 2014-07-18 CN CN201410344896.5A patent/CN104102349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6-05 WO PCT/CN2015/080850 patent/WO201600834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6-05 US US15/326,435 patent/US1026826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00023A (zh) * | 2001-12-06 | 2005-03-23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将与电视屏幕的一部分相关的内容流传送到附随设备 |
CN101026733A (zh) * | 2006-02-21 | 2007-08-29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电子会议控制设备、电子会议辅助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03558909A (zh) * | 2013-10-10 | 2014-02-05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交互投射显示方法及交互投射显示系统 |
CN103927005A (zh) * | 2014-04-02 | 2014-07-16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控制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268267B2 (en) | 2019-04-23 |
US20170199567A1 (en) | 2017-07-13 |
WO2016008341A1 (en) | 2016-01-21 |
CN104102349A (zh) | 201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02349B (zh)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
US11998833B2 (en) | Generating collectible items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 | |
JP6195894B2 (ja) | 形状認識装置、形状認識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形状認識方法 | |
US20240077937A1 (en) |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controlling avatars within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s | |
US9933853B2 (en) | Display control device,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 |
US9979946B2 (en) | I/O device, I/O program, and I/O method | |
JP6250024B2 (ja) |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 |
CN104036169B (zh) | 生物认证方法及生物认证装置 | |
CN119404169A (zh) | 消息在三维环境中的表示 | |
WO2014128751A1 (ja) |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方法 | |
CN104077149B (zh)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
US10171800B2 (en) | Input/output device, input/output program, and input/output method that provide visual recognition of object to add a sense of distance | |
CN104123003B (zh) | 内容分享方法和装置 | |
CN106162303A (zh)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用户设备 | |
US20240385858A1 (en) | Methods for displaying mixed reality content in a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