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3157A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93157A CN104093157A CN201310110903.0A CN201310110903A CN104093157A CN 104093157 A CN104093157 A CN 104093157A CN 201310110903 A CN201310110903 A CN 201310110903A CN 104093157 A CN104093157 A CN 1040931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macro base
- low power
- wireless link
- dpc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347978 Major minor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MWRWFPQBGSZWNV-UHFFFAOYSA-N Dinitrosopentamethylenetetr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1N2CN(N=O)CN1CN(N=O)C2 MWRWFPQBGSZW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12112 capex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FEBLZLNTKCEFIT-VSXGLTOVSA-N fluocinolone aceton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H](F)C2)=CC(=O)C=C[C@]1(C)[C@]1(F)[C@@H]2[C@@H]2C[C@H]3OC(C)(C)O[C@@]3(C(=O)CO)[C@@]2(C)C[C@@H]1O FEBLZLNTKCEFIT-VSXGLTO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本发明能够解决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配置为不同小区时所出现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宽带码分多址WCDMA宏基站与WCDMA低功率基站之间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相关系统。
背景技术
在UMTS无线接入系统中,包含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节点Node B两种关键网元,从普遍的建网模式来看,主要覆盖一般通过RNC加上多扇区一体化宏基站、或RNC加上分布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宏射频拉远单元RRU来解决,另外有少许的微基站补盲或热点覆盖,总之从全网覆盖来看是宏小区加上少许的微小区。
近几年移动宽带业务发展迅猛,各种3GPP制式智能终端(例如手机、数据卡、iPad等)的数据业务井喷式应用直接导致热点地区(包括室外室内各种场景)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仅仅增强传统的宏小区性能很难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在原传统的宏基站网络基础上提供新的网络解决方案。移动通信行业达成高度共识,可以采用Small Cell基站来解决急速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
Small Cell目前Iub行业内有多种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Micro Cell(2x5w~2x10w)
2、Metro Cell(2x1w)
3、Pico Cell(2x250mw)
这些Small Cell规格可能应用在室外热点或热区覆盖,室内热点或深度热区覆盖,数量会非常多,数量可能是宏基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尤其是Metro Cell和Pico Cell的数量会非常多。如果大规模部署Small Cell依然采用传统的小基站形态来部署,会导致以下问题发送:
1、当前的邻区列表的最大同频邻区数量有限制,最大为31,部署较多SmallCell,将导致邻区列表不够配置。
2、Small Cell太多,导致扰码资源不够,可能出现相邻小区的扰码相同,从而相互干扰。
3、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的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导致相互干扰。
4、对于多个Small Cell的部署,每个Small Cell都要与RNC建立连接,传输的获取比较麻烦,同时在网络部署中需要工程人员在RNC侧配置多个SmallCell连接,网络部署和扩容都比较麻烦,这样导致每次扩展热点都需要在RNC侧进行配置。
5、多个Small Cell部署时,经常需要RNC扩容,首先RNC连接的基站数量有限,这样大量Small Cell部署会导致大量扩容RNC,机房站点空间也将增加,带来CAPEX和OPEX的急剧增加。
6、RNC连接的小区数量有限,利用率较低,大量的Small Cell应用,导致RNC的配置急速扩容,由于一般对一个RNC的容量来讲,小区容量是重要瓶颈,一个Small Cell基站的一个小区虽然容量比较小,但是RNC还需要像宏小区一样为该基站分配一个小区的资源及处理能力,比如,一个4载波3扇区平均每个小区需要有64~96个HSPA+用户,每个扇区总共要处理4*64~4*96=256~384个HSPA+用户。但是一个Small Cell基站每个小区只需要支持16~32个HSPA+用户,从宏小区与Small Cell要求处理的用户容量来看,宏小区的用户容量是微小区容量的2~6倍。
7、Small Cell与Macro Cell由于在逻辑连接上连接到不同的RNC上,导致终端UE在Small Cell与Macro Cell之间的软件切换成为跨RNC的Iur软切换,信令交互多,切换时延长,切换掉话率高,资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也就是说,通过把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合并为一个小区,解决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配置为传统的不同小区时所遇到的以上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所述低功率基站位于所述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
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
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优选地,所述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的步骤包括:
为宏基站配置主公共导频信道P-CPI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和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为低功率基站配置主公共导频信道P-CPI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并配置辅公共导频信道S-CPICH;
其中,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的P-CPICH/P-CCPCH/S-CCPCH使用相同的主扰码PSC加扰,低功率基站的S-CPICH使用辅扰码SSC加扰。
优选地,所述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的步骤包括:
宏基站将低功率基站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与其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相减,得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
比较所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预设上行RACH门限;
若所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大于等于预设上行RACH门限,则宏基站判断所述终端位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否则宏基站判断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
优选地,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步骤包括:
RNC获取来自宏基站的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的判断结果;
当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时,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使宏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
当所述终端位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时,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其中,若所述终端支持辅导频和辅扰码,则在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S-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否则,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无线链路建立后,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利用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
优选地,所述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的步骤包括:
宏基站将低功率基站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与其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相减,得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
比较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预设上行DPCCH门限;
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并发送至RNC。
优选地,所述预设上行DPCCH门限包括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上行DPCCH第二门限、上行DPCCH第三门限,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进行比较;
当用户从宏基站覆盖区域向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方向移动时,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当用户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向宏基站覆盖区域方向移动时,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时,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增加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宏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删除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优选地,所述利用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请求消息,使宏基站删除所述无线链路;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重配无线链路;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增加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使宏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宏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使宏基站重配无线链路;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删除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删除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系统,所述低功率基站位于所述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宏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测量低功率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分别测量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
无线链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判断模块得出的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三测量模块,用于在无线链路建立后,测量宏基站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第四测量模块,用于在无线链路建立后,测量低功率基站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链路调整触发模块,用于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无线链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链路调整触发模块得出的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不会因为增加大量Small Cell导致小区邻区列表受31个小区的限制;
2、本发明能够避免主扰码不足导致的扰码混淆问题;
3、本发明能够避免传统宏基站小区与低功率基站小区之间的出现相同扰码导致的相互干扰问题;
4、本发明能够避免增加低功率基站过程中涉及RNC配置变更过程,有利于快速扩容和开通;
5、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小区数量不足导致的扩容增加RNC机柜,提升了RNC的资源利用率;
6、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低功率基站增加导致RNC机柜增加扩容所引起的跨Iur切换较多的问题,避免由此导致的用户基于Iur切换体验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组网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的导频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在低功率基站覆盖范围内发起呼叫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在宏基站覆盖范围内发起呼叫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内的低功率基站下行主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功率基站的业务采用辅扰码SSC加扰,采用辅导频S-CPICH为参考信道;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内的低功率基站的下行信道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功率基站的业务采用主扰码PSC加扰,采用主导频P-CPICH为参考信道;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内的低功率基站的下行信道配置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向低功率基站移动触发宏基站上报测量事件A上报的处理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向低功率基站移动触发宏基站上报测量事件D上报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向低功率基站移动触发宏基站上报测量事件B上报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步骤包括:
步骤100、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
具体地,宏基站配置P-CPICH/P-CCPCH/S-CCPCH与低功率基站配置P-CPICH/P-CCPCH/S-CCPCH都采用相同的主扰码PSC加扰,宏基站P-CPICH与低功率基站P-CPICH具有相同的信道化码,宏基站P-CCPCH与低功率基站P-CCPCH具有相同的信道化码,宏基站S-CCPCH与低功率基站S-CCPCH具有相同的信道化码。另外低功率基站还增加配置辅导频S-CPICH,辅导频S-CPICH采用辅扰码SSC加扰。也就是说,低功率基站位于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共小区的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具有相同的主扰码加扰的主导频信道和公共控制信道。
步骤101、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步骤102、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
具体地,宏基站将低功率基站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与其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相减,得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比较所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预设上行RACH门限,若所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大于等于预设上行RACH门限,则宏基站判断所述终端位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否则宏基站判断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
宏基站将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的判断结果发送至RNC,具体地,宏基站在向RNC发送RACH传输信道消息中包含一种用来指示该呼叫是来自宏基站覆盖区还是来自低功率基站覆盖区标识。
步骤103、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具体地,RNC获取来自宏基站的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的判断结果,当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时,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所述无线链路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使宏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当所述终端位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时,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RNC根据终端支持辅导频和辅扰码的能力,在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S-CPICH或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
步骤104、无线链路建立后,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步骤105、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步骤106、利用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
在所述步骤105和所述步骤106中,宏基站将低功率基站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与其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相减,得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比较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预设上行DPCCH门限,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并发送至RNC。具体地,所述预设上行DPCCH门限包括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上行DPCCH第二门限、上行DPCCH第三门限,将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进行比较,当用户从宏基站覆盖区域往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方向移动时,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请求消息,使宏基站删除所述无线链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重配无线链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当用户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向宏基站覆盖区域方向移动时,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增加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增加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使宏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宏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宏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使宏基站重配无线链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删除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删除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删除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上述低功率基站既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也可以仅仅射频处理单元RRU(不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系统,所述低功率基站位于所述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并与所述宏基站共小区,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位于RNC,用于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
第一测量模块,位于宏基站,用于测量宏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第二测量模块,位于低功率基站,用于测量低功率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判断模块,位于宏基站,用于根据分别测量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
无线链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得出的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第三测量模块,位于宏基站,用于在无线链路建立后,测量宏基站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第四测量模块,位于低功率基站,用于在无线链路建立后,测量低功率基站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链路调整触发模块,用于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无线链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链路调整触发模块得出的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组网图,如图2所示,宏基站小区覆盖范围内部署有一个或多个低功率基站,这些低功率基站与宏基站通过有线传输方式(例如光纤、以太网线等)或无线传输方式(例如WLAN或微波等)进行组网连接。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的导频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宏基站配置P-CPICH,低功率基站配置P-CPICH和S-CPICH。其中,低功率基站P-CPICH的主扰码PSC与宏基站P-CPICH的主扰码PSC相同,S-CPICH采用辅扰码SSC加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宏基站与宏基站覆盖区内的低功率基站下行主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配置示意图,其中宏基站配置P-CCPCH/S-CCPCH与低功率基站配置P-CCPCH/S-CCPCH都采用相同的主扰码PSC加扰。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场景下,处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内的UE在IDLE状态下所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都采用相同的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S-CCPCH。UE发起呼叫的无线资源分配过程如图4和图5所示,步骤包括:
首先、UE将RACH接入消息同时发送给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
其次、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即宏基站测量得到的上行RACH的Pilot RSCP测量值M_RACH_RSCP和低功率基站测量得到的上行RACH的Pilot RSCP测量值S_RACH_RSCP。
再次、低功率基站将其测量的S_RACH_RSCP上报至宏基站;
最后、宏基站根据S_RACH_RSCP和M_RACH_RSCP,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并将判断结果通过RACH传输信道发送至RNC,以便建立无线链路。
当S_RACH_RSCP-M_RACH_RSCP≥设置门限1(即预设上行RACH门限)时,如图4所示,宏基站向RNC发送RACH数据的同时还通知RNC该呼叫的UE属于某个低功率基站小区覆盖范围。当宏基站收到RNC发起的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后,宏基站将通知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该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资源,而不在宏基站建立与该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资源。
当S_RACH_RSCP-M_RACH_RSCP<设置门限1(即预设上行RACH门限)时,如图5所示,宏基站向RNC发送RACH数据的同时还通知RNC该呼叫的UE属于宏基站小区覆盖范围。当宏基站接收到RNC发起的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后,宏基站将在基站将建立与该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资源,而不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该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资源。
当宏基站向RNC发送RACH数据的同时还通知RNC该呼叫的UE属于某个低功率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时,RNC通过UE提供的能力信息来判断该UE是否支持辅导频和辅扰码。当低功率基站覆盖区的该UE支持辅导频和辅扰码时,RNC在向宏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指定该无线链路的下行物理信道以S-CPICH(辅扰码SSC加扰)为参考信道,低功率基站为该UE创建的无线链路也将以辅扰码SSC加扰,如图4、图7、图8所示。图8中低功率基站采用SSC辅扰码加扰的下行物理信道,可以复用下行码资源,即复用宏基站采用主扰码PSC加扰的下行物理信道的信道化码,也就是说,本发明将宏基站与多个低功率基站合并为同一小区,能够实现不同下行覆盖区的码资源复用,提升整个小区的吞吐量和用户数。当低功率基站覆盖区的该UE不支持辅导频和辅扰码时,RNC在向宏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指定该无线链路的下行物理信道以与宏基站相同的P-CPICH(主扰码PSC加扰)为参考相位,低功率基站为该UE创建的无线链路也将以主扰码PSC加扰,如图4、图9和图10所示。图10中低功率基站采用SSC辅扰码加扰的下行物理信道,不能复用下行码资源,即与宏基站主扰码PSC加扰的下行物理信道的信道化码不相同。即对于支持S-CPICH和SSC的UE,低功率基站覆盖区UE业务的下行物理信道以S-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以辅扰码SSC加扰,对于不支持S-CPICH和SSC的UE,低功率基站覆盖区UE业务的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以主扰码PSC加扰。
当宏基站向RNC发送RACH数据的同时还通知RNC该呼叫的UE属于宏基站小区覆盖范围时,RNC在向宏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指定该无线链路的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主扰码PSC加扰)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该无线链路的下行物理信道也将以主扰码PSC加扰,如图5所示。
通过图4至图10可知,在同一小区内,本发明基于基站对UE上行RACH的Pilot RSCP测量比较来决策UE呼叫接入所需无线链路资源在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之间选择和配置。
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场景下,处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内的UE在业务连接状态Cell_DCH下,UE在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之间移动过程中,宏基站需要调整无线资源。以下以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覆盖区域向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移动过程中调整无线资源为例,结合图11、图12、图13进一步说明。
首先,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即宏基站测量得到的上行DPCCH的Pilot RSCP测量值M_ULPilot_RSCP和低功率基站测量得到的上行DPCCH的Pilot RSCP测量值S_ULPilot_RSCP。
其次,低功率基站将其测量的S_ULPilot_RSCP上报至宏基站;
最后,宏基站根据M_ULPilot_RSCP和S_ULPilot_RSCP,调整无线链路,具体地,宏基站通过将S_ULPilot_RSCP与M_ULPilot_RSCP差值大小与设置门限比较,来决策在同一个小区内UE与宏基站、低功率基站的无线连接关系。
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向低功率基站移动与从低功率基站向宏基站移动时,触发宏基站向RNC上报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的处理流程相似,下面以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向低功率基站移动为例,结合图11至图13,具体说明触发宏基站向RNC上报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的处理流程。
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覆盖区向低功率基站覆盖区移动期间,当S_ULPilot_RSCP-M_ULPilot_RSCP≥设置门限2(即上行DPCCH第二门限)时,宏基站向RNC发送测量事件A报告消息(即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测量事件A报告消息触发在该小区内增加低功率基站为辅服务信号源,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RNC根据该UE的支持S-CPICH的能力信息确定新增加的无线链路是否以S-CPICH为参考相位,当该UE支持S-CPICH时,新增加的无线链路以S-CPICH为相位参考,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该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资源,如图11所示。
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覆盖区向低功率基站覆盖区移动期间,当S_ULPilot_RSCP-M_ULPilot_RSCP≥设置门限1(即上行DPCCH第一门限),宏基站向RNC发送测量事件D报告消息(即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测量事件D报告消息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该小区内业务的主服务信号源,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重配无线链路,如图12所示。
UE在Cell_DCH状态下从宏基站覆盖区向低功率基站覆盖区移动期间,当S_ULPilot_RSCP-M_ULPilot_RSCP≥设置门限3(即上行DPCCH第三门限)时,宏基站向RNC发送测量事件B报告消息(即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测量事件B报告消息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该小区内的服务信号源,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请求消息,宏基站删除所述无线链路,如图13所示。
UE在Cell_DCH状态下,设置门限3≥设置门限1≥设置门限2。
通过图11至图13可知,在同一小区内,本发明基于基站对UE上行DPCCH的Pilot RSCP测量比较来决策UE无线链路资源在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之间的选择和配置。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
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
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的步骤包括:
为宏基站配置主公共导频信道P-CPICH、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和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为低功率基站配置P-CPICH、P-CCPCH、S-CCPCH,并配置辅公共导频物理信道S-CPICH;
其中,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的P-CPICH/P-CCPCH/S-CCPCH使用相同的主扰码PSC加扰,低功率基站的S-CPICH使用辅扰码SSC加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的步骤包括:
宏基站将低功率基站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与其测量的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相减,得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
比较所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预设上行RACH门限;
若所述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大于等于预设上行RACH门限,则宏基站判断所述终端位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否则宏基站判断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步骤包括: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获取来自宏基站的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的判断结果;
当所述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时,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使宏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其中,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
当所述终端位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时,RNC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其中,若所述终端支持辅导频和辅扰码,则在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S-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否则,所述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中携带用于指定无线链路下行物理信道以P-CPICH作为相位参考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链路建立后,宏基站和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利用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的步骤包括:
宏基站将低功率基站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与其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相减,得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
比较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预设上行DPCCH门限;
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并发送至RN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上行DPCCH门限包括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上行DPCCH第二门限、上行DPCCH第三门限,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相应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进行比较;
当用户从宏基站覆盖区域向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方向移动时,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时,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当用户从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向宏基站覆盖区域方向移动时,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三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增加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一门限,且大于等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宏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若所述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差小于所述上行DPCCH第二门限,则宏基站生成用于触发删除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删除宏基站作为小区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请求消息,使宏基站删除所述无线链路;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重配无线链路;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增加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增加宏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增加消息,使宏基站建立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宏基站作为小区主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重配准备消息,使宏基站重配无线链路;
所述RNC收到用于触发删除低功率基站作为小区辅服务信号源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后,向宏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删除消息,使宏基站通知低功率基站删除与所述无线链路相关的传输信道资源和物理信道资源。
9.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将宏基站和其覆盖区域内的低功率基站配置为同一小区;
第一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宏基站上行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第二测量模块,用于测量低功率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分别测量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上行RA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判断终端位于宏基站覆盖区域还是低功率基站覆盖区域;
无线链路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模块得出的判断结果,建立终端与宏基站或低功率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测量模块,用于在无线链路建立后,测量宏基站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第四测量模块,用于在无线链路建立后,测量低功率基站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
链路调整触发模块,用于根据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分别测量的上行DPCCH的导频信号接收功率,生成用于触发无线链路调整的测量事件触发消息;
无线链路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链路调整触发模块得出的所述测量事件触发消息,调整所述无线链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0903.0A CN104093157A (zh) | 2013-04-01 | 2013-04-01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PCT/CN2013/082213 WO2014161263A1 (zh) | 2013-04-01 | 2013-08-23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0903.0A CN104093157A (zh) | 2013-04-01 | 2013-04-01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3157A true CN104093157A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4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10903.0A Pending CN104093157A (zh) | 2013-04-01 | 2013-04-01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93157A (zh) |
WO (1) | WO2014161263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8481A (zh) * | 2015-12-17 | 2016-05-11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共小区方法、Smallcell及本地控制器 |
WO2017107667A1 (zh) * | 2015-12-21 | 2017-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信道处理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3891417A (zh) * | 2021-10-25 | 2022-01-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路径选择方法、装置及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9822A (zh) * | 2006-11-07 | 2008-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软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090122730A1 (en) * | 2005-06-06 | 2009-05-14 |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 TDD system based cell handoff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US20110306347A1 (en) * | 2010-06-09 | 2011-12-15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pico base station, and macro base st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CN102857934A (zh) * | 2011-06-28 | 2013-01-02 | 索尼公司 | 合作集合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2960014A (zh) * | 2012-08-30 | 2013-03-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3
- 2013-04-01 CN CN201310110903.0A patent/CN104093157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8-23 WO PCT/CN2013/082213 patent/WO201416126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122730A1 (en) * | 2005-06-06 | 2009-05-14 | Shanghai Ultimate Power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 TDD system based cell handoff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1179822A (zh) * | 2006-11-07 | 2008-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软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10306347A1 (en) * | 2010-06-09 | 2011-12-15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pico base station, and macro base st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CN102857934A (zh) * | 2011-06-28 | 2013-01-02 | 索尼公司 | 合作集合选择方法和装置 |
CN102960014A (zh) * | 2012-08-30 | 2013-03-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通信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8481A (zh) * | 2015-12-17 | 2016-05-11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一种共小区方法、Smallcell及本地控制器 |
CN105578481B (zh) * | 2015-12-17 | 2019-01-18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共小区方法、Smallcell及本地控制器 |
WO2017107667A1 (zh) * | 2015-12-21 | 2017-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信道处理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3891417A (zh) * | 2021-10-25 | 2022-01-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路径选择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891417B (zh) * | 2021-10-25 | 2023-11-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路径选择方法、装置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61263A1 (zh) | 2014-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372748C2 (ru) |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ножества несущих | |
CN102932927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和终端 | |
CN101237604B (zh) | Td-scdma系统中单频网的组网方法 | |
Kim et al. | Throughput enhancement of macro and femto networks by frequency reuse and pilot sensing | |
EP2922347B1 (en) | Method, sn,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for cell combination based on multiple smallcell base stations | |
CN102075977B (zh) | 一种干扰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
US9955417B2 (en) | Method for realizing awakening of small cell, access network element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10169130A (zh) | 用于活动模式移动性测量的测量配置 | |
CN102572973A (zh) | 用于ue网络切换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基站 | |
CN101505476A (zh) | 蜂窝通信系统及其小区过滤方法 | |
CN104735680A (zh) | 高密度微小区部署方法和系统 | |
CN102469480B (zh) | 优化的无线资源控制管理方法和系统 | |
US9955475B2 (en) | Method,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cell combination on a plurality of small cells | |
CN107005957A (zh) | 通信方法和设备 | |
CN102857940A (zh) | 通信方法和设备及系统 | |
CN102547774B (zh) | 无线室内优化方法和设备 | |
CN102036327B (zh) | 一种td-scdma中ue从室外基站向室内基站切换的方法 | |
CN100547952C (zh) | N频点组网方法 | |
CN104093157A (zh)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共小区的协同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3826247A (zh) | 一种异构网中对无线链路进行监测的方法 | |
CN103384371A (zh) |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
CN104105123A (zh) | 一种宏基站与低功率基站协同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368604A (zh) | 一种自适应调整搜索窗的多径搜索方法和装置 | |
Omri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2D-enabled 5G NR networks | |
Nakazawa et al. | Enhanced adaptive control CR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