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5319A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85319A CN104085319A CN201410278403.2A CN201410278403A CN104085319A CN 104085319 A CN104085319 A CN 104085319A CN 201410278403 A CN201410278403 A CN 201410278403A CN 104085319 A CN104085319 A CN 1040853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backrest
- base
- fixed armrest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周向四侧边的靠背、腿托和两个固定扶手,靠背和腿托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两个固定扶手设置在相对的另两侧,靠背的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T形枕托,靠背与两个固定扶手位于底座上方形成三面合围的空间,腿托能够水平固定或向下翻转的设置在底座侧面,固定扶手设有的侧板与底座一体成型,侧板顶部设有搭手,侧板上还设有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旋转盘组件可以实现对座椅的旋转调节,可以满足乘客对座椅不同角度调节的需求,固定扶手上的侧板与靠背形成三面合围的空间,能够使得乘客更舒适的感觉以及更大的座椅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改装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座椅的质量、可调节程度、结构等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因此,随着汽车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舒适度、方便性等性能。
目前,汽车内部的座椅驾驶员位置的座椅可调程度最大,一般驾驶员在开车之前,都要调整一下座椅的位置,以达到一个最佳舒适的驾驶位置。而其他位置的座椅,一般都是只能前后调节,再调节靠背的位置。如果坐在其他位置座椅上的人,需要一种可以旋转调节的安全座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内部空间较大的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周向四侧边的靠背、腿托和两个固定扶手,所述靠背和所述腿托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扶手设置在相对的另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T形枕托,所述靠背与两个所述固定扶手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形成三面合围的空间,所述腿托能够水平固定或向下翻转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侧面,所述固定扶手设有的侧板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侧板顶部设有搭手,所述侧板上还设有控制装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腿托通过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靠背相对的一侧,所述腿托向下翻转到底部能够覆盖所述底座的侧面。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央设有旋转盘组件,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内盘和外盘,所述内盘和所述外盘互扣在一起并能够相对转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所述侧板的底部对称的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为卡槽开口朝下的导轨,所述卡槽的两个卡耳相对内弯,所述两个卡耳将所述汽车地板上的滑轨上的弯曲部卡住且所述导轨能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导轨和滑轨相对运动的端部,防止所述导轨和滑轨之间相互脱离,所述滑动件与汽车上的滑轨相配合。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T形枕托第一边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靠背顶部中间的缺口内,第二边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且凸出在所述靠背上部的表面。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通过旋转盘组件可以实现对座椅的旋转调节,可以满足乘客对座椅不同角度调节的需求,固定扶手上的侧板与靠背形成三面合围的空间,能够使得乘客更舒适的感觉以及更大的座椅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靠背,3、腿托,4、固定扶手,5、T形枕托,51、第一边,52、第二边,6、旋转盘组件,61、内盘,62、外盘,7、侧板,8、搭手,9、控制装置,10、导轨,11、滑轨,12、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一种固定扶手4汽车座椅,包括:底座1以及分别设置在底座1周向四侧边的靠背2、腿托3和两个固定扶手4,靠背2和腿托3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两个固定扶手4设置在相对的另两侧,靠背2与两个固定扶手4位于底座1上方形成三面合围的空间,这样能够为乘客提供一种座椅内部相对封闭且大的座椅空间,更加舒适。固定扶手4设有的侧板7与底座1一体成型,侧板7顶部设有搭手8,侧板7上还设有控制装置9,控制装置9设置的按钮等触发装置能够控制旋转盘带动座椅的旋转、控制靠背2角度、控制腿托3角度以及控制座椅在滑轨11上滑动。
腿托3能够水平固定或向下翻转的设置在底座1侧面,腿托3通过轴固定在底座1上与靠背2相对的一侧,腿托3向下翻转到底部能够覆盖底座1的侧面,将座椅下部的机械部件遮住,更加美观。
底座1的底部中央设有旋转盘组件6,旋转盘组件6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内盘61和外盘62,内盘61和外盘62互扣在一起并能够相对转动,方便乘客调整座椅的朝向,不必扭头或扭转身体。
两侧板7的底部对称的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为卡槽开口朝下的导轨10,卡槽的两个卡耳相对内弯,两个卡耳将汽车地板上的滑轨11上的弯曲部卡住且导轨10能在滑轨11上滑动。还包括限位件12,限位件12设置在导轨10和滑轨11相对运动的端部,防止导轨10和滑轨11之间相互脱离,滑动件与汽车上的滑轨11相配合。
同时将旋转盘组件6和滑动件设置在同一个座椅上,使座椅的调整更加灵活;靠背2、T形枕托5和腿托3三者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得乘客在所以上有坐、半坐、半卧和卧以及大腿和小腿的摆放角度均更加灵活丰富。本发明的汽车座椅上还设有安全带组件,安全带组件包括卷带装置、卡口装置和安全带,安全带能够卷入卷带装置内,安全带上和座椅上设置的相互配合的卡扣能够相互配合锁紧或松开,安全带组件能够为乘客提供一道安全隐患的防护墙,提高座椅的安全性能。
靠背2的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T形枕托5,T形枕托5第一边51可拆卸的固定在靠背2顶部中间的缺口内,第二边52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边51且凸出在靠背2上部的表面,T形枕托5嵌入靠背2顶部的缺口中,能够使得T形枕托5更靠近下方,同时也不限制T形枕托5往上方的调整高度,能够满足身高范围更广的不同乘客需求,同时第二边52能够在水平方向托住乘客的头部到肩部,更加舒适。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 一种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周向四侧边的靠背、腿托和两个固定扶手,所述靠背和所述腿托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扶手设置在相对的另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T形枕托,所述靠背与两个所述固定扶手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形成三面合围的空间,所述腿托能够水平固定或向下翻转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侧面,所述固定扶手设有的侧板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侧板顶部设有搭手,所述侧板上还设有控制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通过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靠背相对的一侧,所述腿托向下翻转到底部能够覆盖所述底座的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央设有旋转盘组件,所述旋转盘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内盘和外盘,所述内盘和所述外盘互扣在一起并能够相对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板的底部对称的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为卡槽开口朝下的导轨,所述卡槽的两个卡耳相对内弯,所述两个卡耳将所述汽车地板上的滑轨上的弯曲部卡住且所述导轨能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导轨和滑轨相对运动的端部,防止所述导轨和滑轨之间相互脱离,所述滑动件与汽车上的滑轨相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扶手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枕托第一边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靠背顶部中间的缺口内,第二边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边且凸出在所述靠背上部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78403.2A CN104085319A (zh) | 2014-06-20 | 2014-06-20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78403.2A CN104085319A (zh) | 2014-06-20 | 2014-06-20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85319A true CN104085319A (zh) | 2014-10-08 |
Family
ID=51633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78403.2A Pending CN104085319A (zh) | 2014-06-20 | 2014-06-20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8531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4932A (zh) * | 2015-05-29 | 2015-09-23 |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具有足底按摩功能的商务车按摩座椅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783A (ja) * | 1995-06-28 | 1997-01-14 | Tachi S Co Ltd | 回転シートの回転機構 |
KR100417675B1 (ko) * | 1995-11-14 | 2004-05-12 | 데루타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자동차용시이트의회전구조 |
CN1853985A (zh) * | 2005-04-28 | 2006-11-01 |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式可调座椅的操作开关 |
CN202827601U (zh) * | 2012-09-06 | 2013-03-27 | 安徽远嘉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单人动车座椅 |
CN204020611U (zh) * | 2014-06-20 | 2014-12-17 |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
2014
- 2014-06-20 CN CN201410278403.2A patent/CN1040853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783A (ja) * | 1995-06-28 | 1997-01-14 | Tachi S Co Ltd | 回転シートの回転機構 |
KR100417675B1 (ko) * | 1995-11-14 | 2004-05-12 | 데루타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자동차용시이트의회전구조 |
CN1853985A (zh) * | 2005-04-28 | 2006-11-01 |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 | 车辆用动力式可调座椅的操作开关 |
CN202827601U (zh) * | 2012-09-06 | 2013-03-27 | 安徽远嘉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单人动车座椅 |
CN204020611U (zh) * | 2014-06-20 | 2014-12-17 |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4932A (zh) * | 2015-05-29 | 2015-09-23 |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具有足底按摩功能的商务车按摩座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19474B2 (en) | Adjustable thigh suppor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 |
CN104085328A (zh) | 活动扶手汽车座椅 | |
CN106608206A (zh) | 机动车用儿童座椅 | |
CN104228638B (zh) | 一种汽车座椅及采用该座椅的汽车 | |
CN204020611U (zh)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
JP2021502292A (ja) |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装置 | |
CN204020617U (zh) | 带有桌板的汽车座椅 | |
CN106364385A (zh) | 一种商务车多功能会议专用座椅 | |
CN104085319A (zh) | 固定扶手汽车座椅 | |
CN106379205A (zh) |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 |
CN203793153U (zh) | 一种旋转座椅 | |
CN207225156U (zh) | 头颈枕支架结构 | |
CN204055460U (zh) | 活动扶手汽车座椅 | |
CN113557168B (zh) | 乘客座椅睡枕 | |
CN104085322A (zh) | 带有桌板的汽车座椅 | |
CN115379964B (zh) | 汽车座椅及汽车 | |
CN206765863U (zh) | 一种座椅用的调节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 |
CN202641439U (zh) | 设有按摩功能的汽车座椅 | |
CN205344581U (zh) | 一种倾角可调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 |
CN204020618U (zh) |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总成 | |
CN102795134A (zh) | 用于上下与前后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 |
EP1695865A1 (en) | Child seat for automobiles | |
CN104085323A (zh) |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总成 | |
CN109334524A (zh) | 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 |
JP2015077832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頚支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