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0726B -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80726B CN104080726B CN201380006958.5A CN201380006958A CN104080726B CN 104080726 B CN104080726 B CN 104080726B CN 201380006958 A CN201380006958 A CN 201380006958A CN 104080726 B CN104080726 B CN 1040807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draulic pump
- pump motor
- fork
- working oil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9/00—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 B66F9/06—Devices for lifting or lowering bulky or heavy goods for loading or unloading purposes movable, with their loads, on wheels or the like, e.g. fork-lift trucks
- B66F9/07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F9/20—Means for actuating or controlling masts, platforms, or forks
- B66F9/22—Hydraulic devices or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2—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14—Energy-recuperation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20—Fluid pressure source, e.g. accumulator or variable axial piston pump
- F15B2211/205—Systems with pumps
- F15B2211/2053—Type of pump
- F15B2211/20569—Type of pump capable of working as pump and m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60—Circuit component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63—Electronic controllers
- F15B2211/6303—Electronic controllers using input signals
- F15B2211/6336—Electronic controllers using input signals representing a state of the output member, e.g. position, speed or acceler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70—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76—Control of force or torque of the output member
- F15B2211/761—Control of a negative load, i.e. of a load generating hydraulic energ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80—Other types of control related to particular problems or conditions
- F15B2211/88—Control 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通过油路Ka连接。在油路(Ka)分支形成与油箱(Ta)连接的油路(Kd)。在油路(Kd)配设流量控制阀(6)。流量控制阀(6)控制叉(F)的下降动作时从提升缸(1)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PM)侧流动的流量和向油箱(Ta)侧流动的流量。在能够进行再生动作的情况下流量控制阀(6)被闭阀,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PM)流通。在不能进行再生动作的情况下流量控制阀(6)被开阀,工作油向油箱(Ta)流通,由此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能够使叉(F)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叉车中,在使叉进行下降动作时使从提升缸排出的工作油返回到液压泵马达,从而进行使液压泵马达作为液压马达驱动的再生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649422号
液压泵马达具备从油箱吸入工作油的吸入口和将吸入的工作油吐出的吐出口。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构成为使从提升缸排出的工作油返回到液压泵马达的吸入口侧的情况下,必须准备能够对吐出口以及吸入口这两口施加压力的液压泵马达,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复杂化。
另外,在叉车中,在货物十分重的状态下进行叉的下降动作时的再生动作容易进行。另一方面,在货物较轻的状态下进行叉的下降动作时的再生动作较难进行,为了使叉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会消耗电力,从而需要使液压泵马达旋转,有可能不会充分获得由再生动作所带来的效果。
发明内容
该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以往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构成简单化,并获得由再生动作所带来的效果的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具备通过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来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从而使叉进行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的升降用液压缸的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具备:液压泵马达;第1油路,其在上述叉的下降动作时,使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上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流通;流出控制机构,其被配设于上述第1油路,并且一方面在上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允许工作油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向上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另一方面在上述叉停止时或者上升动作时切断工作油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向上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第2油路,其从上述液压泵马达与上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上述第1油路分支形成,并且使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排放侧流通;以及流量控制阀,其被配设于上述第2油路,并且一方面在上述叉的下降动作时控制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上述液压泵马达侧流动的流量和向上述排放侧流动的流量。
根据该构成,由于使从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流通,所以能够使液压泵马达的构成简单化。即、能够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简单化。另外,在叉的下降动作时,通过第1油路使从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流通,从而进行再生动作。而且,在利用经由第1油路流通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油的流量不能够使叉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流量控制阀控制第1油路的流量和第2油路的流量,由此能够使叉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因此,无需为了使叉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而消耗电力来使液压泵马达旋转,能够获得由再生动作所带来的效果。
优选在上述液压泵马达的实际转速相对于以与上述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上述叉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不足的情况下,上述流量控制阀使与该不足转速量相当的流量的工作油流通至上述排放侧。该情况下,由于流量控制阀使与不足转速量相当的流量的工作油流通至排放侧,所以能够使叉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
优选具备:倾转用液压缸,其通过倾转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从而使安装有上述叉的桅杆进行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第3油路,其与上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连接,并且使上述液压泵马达吐出的工作油流通至上述倾转用液压缸;开闭机构,其被配设于上述液压泵马达与上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上述第1油路上,并且将上述第1油路切换为上述工作油能够流通的开状态和上述工作油不能流通的闭状态;以及控制部,其进行使上述液压泵马达驱动的旋转电机的控制以及上述开闭机构的控制,在进行单独动作的上述叉的下降动作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将上述开闭机构控制为开状态,从而利用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使上述液压泵马达作为液压马达驱动来使上述旋转电机进行再生动作。
该情况下,即使是通过液压泵马达向升降用液压缸和倾转用液压缸供给工作油的构成,也能够利用利用单独动作的叉的下降动作时从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使液压泵马达驱动来进行再生动作。
优选上述控制部在进行上述叉的下降动作和上述桅杆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任意一方的同时动作的情况下,根据以与上述倾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动作所需的上述液压泵马达的必要转速来使上述旋转电机驱动,并且将上述开闭机构控制为闭状态,通过上述开闭机构被控制为闭状态,上述流量控制阀使从上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流通至上述排放侧。
该情况下,在同时动作时,通过开闭机构使第1油路成为闭状态,能够以与倾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桅杆的前倾转动作又后倾转动作。另一方面,对于叉的下降动作,流量控制阀控制第1油路的流量和第2油路的流量,从而也以与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即、在同时动作时,使叉和桅杆以各自的指示速度进行动作。
优选上述流量控制阀根据上述升降用液压缸与上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压力差、和上述流出控制机构与上述液压泵马达之间的压力差来调整阀开度,从而控制流通至上述排放侧的流量。
该情况下,由于成为根据压力差使流量控制阀开阀以及闭阀的构成,所以与电控制阀开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以及控制简单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构成简单化,并获得由再生动作所带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叉车的侧视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其它例子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其它例子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其它例子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其它例子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其它例子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局部的电路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液压控制单向阀的内部构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叉车是操纵台与作为配置于车体前方的装卸具(装卸用部件)的叉F一起进行升降动作的整理(picking)作业用的叉车。而且,叉F通过作为设于操纵台的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杆L的操作,并通过作为升降用液压缸的提升缸1伸缩而进行升降动作。
以下,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
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提升缸1的动作。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由单一的泵和驱动该泵的单一的马达来构成使提升缸1动作的装置,即构成油压电路。
在作为液压泵以及液压马达发挥作用的液压泵马达PM连接有作为电动机以及发电机发挥作用的马达(旋转电机)M。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液压泵马达PM作为液压泵工作的情况下,马达M作为电动机发挥作用,在使液压泵马达PM作为液压马达工作的情况下,马达M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马达PM能够双向旋转。
在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连接有作为用于供给或者排出工作油的第1油路的油路Ka。而且,液压泵马达PM经由油路Ka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连接。另外,在油路Ka上配设有对在该油路Ka中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升降用比例阀2。升降用比例阀2能够取与不允许工作油的流通的闭状态对应的第1位置2a、和与开状态对应地可任意变更其开度且双向允许工作油的流通的第2位置2b。在升降用比例阀2中,为了调整在使叉F上升动作时向提升缸1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而控制其开度。另外,在升降用比例阀2中,为了调整使叉F进行下降动作时向液压泵马达PM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而控制其开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用比例阀2被切换到第1位置2a时,切断工作油从底部室1b向液压泵马达PM侧的流出,另一方面在被切换到第2位置2b时,允许工作油从底部室1b向液压泵马达PM侧的流出,由此构成流出控制机构。
在液压泵马达PM的吸入口Pb连接有使液压泵马达PM作为液压泵进行动作时从油箱Ta汲取的工作油流通的油路Kb。在油路Kb配设有允许工作油从油箱Ta向液压泵马达PM的流通的止回阀3。另外,在液压泵马达PM的吸入口Pb连接有使液压泵马达PM作为液压马达进行动作时从吐出口Pa流入、并从吸入口Pb吐出的工作油(返回油)流通至油箱Ta的油路Kc。在油路Kc配设有允许工作油从液压泵马达PM向油箱Ta的流通的止回阀4。此外,返回油经由过滤器5流通至油箱T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排出的工作油通过油路Ka向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流入。因此,不能够对与液压泵马达PM的吸入口Pb连接的油路Kb施加压力。由此,液压泵马达PM不必是能够对吐出口Pa以及吸入口Pb这双方施加压力的构成,而只要是能够对吐出口Pa施加压力的构成即可。换句话说,液压泵马达PM可以不能对吸入口Pb施加压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中设置有与仅对吐出口Pa施加压力对应的液压泵马达PM。
另外,在升降用比例阀2中的工作油的流出侧连接有作为从油路Ka分支形成且与油箱Ta(排放侧)连接的第2油路的旁通油路Kd。而且,在旁通油路Kd上配设有对在旁通油路Kd中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阀6。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控制阀6被配设在升降用比例阀2与油箱Ta之间。流量控制阀6能够取作为全闭状态的第1位置6a、作为全开状态的第2位置6b、和作为开状态而可调整其开度的第3位置6c。本实施方式的流量控制阀6以根据提升缸1以及升降用比例阀2之间的压力P1与升降用比例阀2以及液压泵马达PM之间的压力P2的压力差,能够取第1位置6a、第2位置6b以及第3位置6c中的任意位置的方式进行工作。
具体而言,流量控制阀6以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越大则越减少开度的方式进行工作,并且,以上述差越小则越增大开度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在流量控制阀6被配置在第1位置6a的情况下,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排出的工作油经由升降用比例阀2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即、该情况下,在升降用比例阀2中流通的工作油的全部成为图1所示的流量Q1,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一方面,在流量控制阀6被配置在第2位置6b以及第3位置6c的情况下,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排出的工作油经由升降用比例阀2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侧和油箱Ta侧。即、该情况下,在升降用比例阀2中流通的工作油中的、图1所示的流量Q1的量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侧,另一方面,图1所示的流量Q2的量流通至油箱Ta侧。流量控制阀6被预先调整成根据压力差能取所希望的开度。
接下来,对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部S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控制部S电连接有检测操作杆L的操作量的电位计Lm。控制部S根据基于操作杆L的操作量的来自电位计Lm的检测信号,控制马达M的旋转并且控制升降用比例阀2的开度。
另外,在控制部S电连接有逆变器S1。电池BT的电力经由逆变器S1被供给至马达M。此外,由马达M所产生的电力经由逆变器S1被蓄电至电池BT。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叉车将蓄电于电池BT的电力作为驱动源而行驶。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使叉F上升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使叉F进行上升动作的情况下,向提升缸1的底部室1b供给工作油。因此,控制部S计算以与操作杆L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叉F进行上升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PM的必要转速、和升降用比例阀2的阀开度。而且,控制部S将计算出的必要转速作为马达M的指令转速来控制马达M的驱动,并且在计算出的阀开度的第2位置2b打开升降用比例阀2。
由此,液压泵马达PM通过马达M的旋转而作为液压泵发挥作用,由此吸入油箱Ta的工作油,并从吐出口Pa吐出该工作油。该工作油在油路Ka中流通,并且经由升降用比例阀2被供给至提升缸1的底部室1b。结果,叉F通过提升缸1的伸长而进行上升动作。控制部S在使上升动作结束的情况下,使马达M的驱动结束,并且将升降用比例阀2变更至第1位置2a。
接下来,对使叉F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使叉F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排出工作油。因此,控制部S计算以与操作杆L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PM的必要转速、和升降用比例阀2的阀开度。而且,控制部S将计算出的必要转速作为马达M的指令转速来控制马达M的驱动,并且在计算出的阀开度的第2位置2b打开升降用比例阀2。
若升降用比例阀2开阀,则从提升缸1的底部室1b排出的工作油在油路Ka中流通并流入至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此时,在液压泵马达PM将从底部室1b排出的工作油作为驱动力以指令转速进行动作的情况下,马达M的输出转矩成为负侧的值,进行再生动作。换句话说,通过液压泵马达PM作为液压马达发挥作用,从而马达M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因此,由作为发电机进行动作的马达M产生的电力经由逆变器S1被蓄电至电池BT。控制部S在使下降动作结束的情况下,使马达M的驱动结束,并且将升降用比例阀2变更为第1位置2a。
这样的再生动作在叉F的货物十分重的状态下的下降动作时会产生。换句话说,在该情况下的下降动作中,由于叉F、货物的重量,底部室1b内的工作油容易被排出,以与操作杆L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流量的工作油按照升降用比例阀2的阀开度流入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因此,液压泵马达PM即使不使马达M在电动机驱动侧动作,也以与操作杆L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即、指令转速进行动作。在再生动作中,根据升降用比例阀2的阀开度来控制下降动作的速度。
此外,流量控制阀6根据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能够取闭阀状态和所希望开度的开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升降用比例阀2被配置在第1位置2a而不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根据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P1>P2)将流量控制阀6设定为闭阀状态(第1位置6a)。而且,若在升降用比例阀2被设定为开阀状态(第2位置2b)而工作油开始流通,则流量控制阀6以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变小的方式推移,从而被切换为开阀状态。此时,工作油通过油路Ka向液压泵马达PM侧流通(图1所示的流量Q1),与流量控制阀6的阀开度对应的流量的工作油通过油路Kd流通至油箱Ta侧(排放侧)(图1所示的流量Q2)。之后,流量控制阀6伴随着液压泵马达PM的旋转上升以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变大的方式推移,从而再次被切换为闭阀状态。此时,工作油通过油路Ka仅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侧(图1所示的流量Q1)。
另一方面,流量控制阀6如再生动作时那样不能够根据升降用比例阀2的阀开度以指示速度控制下降动作的速度的情况下,通过以所希望开度开阀进行用于使指示速度充足的动作。
在叉F的货物较轻的状态下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仅通过叉F、货物的重量较难排出底部室1b内的工作油,以与操作杆L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流量的工作油难以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因此,为了使液压泵马达PM以指令转速旋转来使指示速度充足,需要使马达M进行电机驱动动作。然而,在使马达M进行电机驱动动作时会消耗电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S对马达M的转速加以限制。具体而言,控制部S以将马达M作为发电机能够驱动的上限的转速使其驱动。这样,若对马达M的转速加以限制,则抑制马达M的转速,因此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流量不足,但流量控制阀6以补偿该不足量的流量的方式进行动作。
换句话说,在流量控制阀6中,因向液压泵马达PM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变少,从而压力P2上升,随着与压力P1之差变小,被变更为开阀状态。由此,从提升缸1排出的工作油被分配为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侧的流量(图1所示的流量Q1)、和经由流量控制阀6流通至油箱Ta(排放侧)的流量(图1所示的流量Q2)。因此,流量控制阀6通过打开成为工作油的流通路的油路Kd,补偿前述的不足量的流量,由此使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中,在下降动作时不能进行再生动作的条件下,通过马达M的控制和流量控制阀6的作用来实现抑制消耗电力,并使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由于使从提升缸1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流通,所以能够不对油路Kb(液压泵马达PM与油箱Ta间)施加压力。由此,设置与仅对液压泵马达PM的吐出口Pa施加压力对应的液压泵马达PM即可,能够使液压泵马达PM的构成简单化。因此,能够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简单化。
(2)另外,在利用流通至液压泵马达PM的工作油的流量不能使叉F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流量控制阀6通过控制油路Ka的流量和油路Kd的流量,能够使叉F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因此,无需为了使叉F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消耗电力而使液压泵马达PM旋转,能够获得由再生动作所带来的效果。即、不将通过再生动作而得到的电力耗费在叉F的下降动作时,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
(3)由于成为根据压力差使流量控制阀6开阀以及闭阀的构成,所以与电控制阀开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以及控制简单化。
(4)由于能够通过流量控制阀6无级地切换油路Kd的流量,所以能够抑制切换时的震颤、冲击的产生。
(5)由于与提升缸1和液压泵马达PM之间的流路并列地配置流量控制阀6,所以能够进行压力损失较少、高效率的再生。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按照图2以及图3,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同一构成标注同一符号等,省略或者简单化重复的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叉车是配重平衡型的叉车。该叉车如图2所示,在车身框架12的前部具备桅杆13。桅杆13由能够相对于车身框架12倾转地被支承的左右一对外桅杆13a、和能够在其内侧升降地被装备的内桅杆13b构成。作为升降用液压缸的提升缸14与外桅杆13a平行地被固定在两外桅杆13a的后侧。提升缸14的活塞杆14a的前端与内桅杆13b的上部连结。
升降托架15以能够沿着内桅杆13b升降的方式被装备在内桅杆13b的内侧,叉16作为装卸用部件被安装在升降托架15。链轮17被支承在内桅杆13b的上部。链18挂装于链轮17,该链18的第1端部与提升缸14的上部连结,第2端部与升降托架15连结。而且,通过提升缸14的伸缩经由链18使叉16与升降托架15一起升降。
作为倾转用液压缸的摆动式油缸19以在其基端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车身框架12的左右两侧。摆动式油缸19的活塞杆19a的前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外桅杆13a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连结。而且,通过摆动式油缸19的伸缩使桅杆13倾转。
在驾驶室20的前部分别设置有转向装置21、作为升降操作部件的提升杆22以及作为倾转操作部件的倾斜操纵杆(tiltlever)23。而且,通过提升杆22的操作使提升缸14伸缩,并且使叉16升降。另外,通过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使摆动式油缸19伸缩,并且使桅杆13倾转。
桅杆13能够在预先决定的最后倾位置与最前倾位置之间倾转。图2所示的桅杆13被配置于垂直位置,将使桅杆13向与驾驶室20接近的方向倾转的动作称为后倾转动作,将使桅杆13向与驾驶室20分离的方向倾转的动作称为前倾转动作。在本实施方式的叉车的构成中,在摆动式油缸19在伸长的方向上动作时,桅杆13进行前倾转动作,另一方面在摆动式油缸19在收缩的方向上动作时,桅杆13进行后倾转动作。
以下,按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提升缸14以及摆动式油缸19的动作。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如图3所示,由单一的泵和驱动该泵的单一的马达构成使提升缸14以及摆动式油缸19动作的装置,即构成油压电路。
作为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连接的第1油路的油路K1与作为液压泵以及液压马达发挥作用的液压泵马达3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油路K1与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连接。在液压泵马达30连接有作为电动机以及发电机发挥作用的马达(旋转电机)31。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31在使液压泵马达30作为液压泵工作的情况下作为电动机发挥作用,在使液压泵马达30作为液压马达工作的情况下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马达30能够双向旋转。
在使提升缸14与液压泵马达30连接的油路K1中,在提升缸14侧配设有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能够取与不允许工作油的流通的闭状态对应的第1位置32a、和与允许从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的流通的开状态对应地可任意变更其开度的第2位置32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被切换成第1位置32a时,切断工作油从底部室14b向液压泵马达30侧的流出,另一方面在被切换成第2位置32b时,允许工作油从底部室14b向液压泵马达30侧的流出,从而构成流出控制机构。
另外,在油路K1中,在液压泵马达30与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间配设有电磁切换阀33。电磁切换阀33能够取与不允许工作油的流通的闭状态对应的第1位置33a、和与允许来自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侧的工作油的流通的开状态对应的第2位置33b。本实施方式的电磁切换阀33由能够取第1位置33a以及第2位置33b两个位置的开-闭阀构成。电磁切换阀33作为使油路K1开闭的开闭机构发挥作用。而且,电磁切换阀33在被切换至第1位置33a时将油路K1设定为闭状态,另一方面,在被切换至第2位置33b时将油路K1设定为开状态。为了调整在使叉16下降动作的情况下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的开度被控制。
另外,在液压泵马达30的吸入口30b连接有使液压泵马达30作为液压泵进行动作时从油箱T汲取的工作油流通的油路K2。在油路K2配设有允许工作油从油箱T侧向液压泵马达30侧的流通的止回阀34。另外,在液压泵马达30的吸入口30b连接有使液压泵马达30作为液压马达进行动作时从吐出口30a流入、且从吸入口30b吐出的工作油(返回油)流通至油箱T的油路K3。在油路K3配设有允许工作油从液压泵马达30侧向油箱T侧的流通的止回阀35。此外,返回油经由过滤器36流入油箱T。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通过油路K1向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流入。因此,能够不对与液压泵马达30的吸入口30b连接的油路K2施加压力。由此,液压泵马达30不必是能够对吐出口30a以及吸入口30b这双方施加压力的构成,而只要能够对吐出口30a侧施加压力的构成即可。换句话说,液压泵马达30可以能够不对吸入口30b施加压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设置有与仅对吐出口30a施加压力对应的液压泵马达30。
另外,在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中的工作油的流出侧连接有作为从油路K1分支形成且与油箱T连接的第2油路的旁通油路K4。而且,在旁通油路K4配设有对在旁通油路K4中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进行控制的流量控制阀37。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控制阀37被配设在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与油箱T之间。流量控制阀37能够取与全闭状态对应的第1位置37a、与全开状态对应的第2位置37b、和与开状态对应地可调整其开度的第3位置37c。本实施方式的流量控制阀37以根据提升缸14以及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间的压力P1与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液压泵马达30之间的压力P2之差,取第1位置37a、第2位置37b、以及第3位置37c的任意位置的方式工作。
具体而言,流量控制阀37以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越大则越减小开度的方式工作,并且以上述压力差越小则越增大开度的方式工作。因此,在流量控制阀37被切换成第1位置37a的情况下,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限于在电磁切换阀33处于第2位置33b时,经由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即、此时,流过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的工作油的全部构成图3所示的流量Q1,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另一方面,在流量控制阀37处于第2位置37b以及第3位置37c的情况下,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限于电磁切换阀33处于第2位置33b时,经由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侧以及油箱T侧。即、该情况下,流过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工作油中的、如图3所示的流量Q1的量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侧,另一方面图3所示的流量Q2的量流通至油箱T侧。流量控制阀37被预先调整为根据压力差能够取所希望的开度。
另外,在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连接有使在液压泵马达30作为液压泵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从该液压泵马达30吐出的工作油流通的油路K5。而且,在油路K5配设有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和止回阀39。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能够取与开状态对应而可任意变更其开度的第1位置38a、和与闭状态对应的第2位置38b。第1位置38a中的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被配设为使从液压泵马达30吐出的工作油通过油路K6向底部室14b侧流通,另一方面,在第2位置38b上,使从液压泵马达30吐出的工作油通过油路K7向倾斜用比例阀40侧流通。止回阀39以使来自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的工作油向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侧流通,另一方面不使来自其相反方向的工作油流通的方式配设。
在油路K5分支形成有经由过滤器36与油箱T连接的油路K8、和与倾斜用比例阀40连接的油路K9。在油路K8配设有防止液压上升的减压阀41。另外,在油路K8分支形成有使来自倾斜用比例阀40的工作油流通至油箱T的油路K10。而且,在油路K9配设止回阀42,以便使在油路K5中流通的工作油流通,另一方面不使来自其相反方向的工作油流通。
倾斜用比例阀40能够取与闭状态对应的第1位置40a、与开状态对应地可调整其开度的第2位置40b、和与开状态对应地可调整其开度的第3位置40c。在第1位置40a,倾斜用比例阀40使来自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的工作油流通至油箱T。在本实施方式的倾斜用比例阀40中,第1位置40a相当于中立位置,通过控制部S的控制切换至第2位置40b或者第3位置40c的任意的位置。在第2位置40b,倾斜用比例阀40使来自止回阀42的工作油流通至与摆动式油缸19的杆室19r连接的油路K11。另外,在第2位置40b,倾斜用比例阀40使来自与摆动式油缸19的底部室19b连接的油路K12的工作油流通至油路K10。在第3位置40c,倾斜用比例阀40使来自止回阀42的工作油流通至油路K12,并且使来自油路K11的工作油流通至油路K1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油路K5、K9、K11、K12构成第3油路。
接下来,对液压控制装置的控制部S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控制部S电连接有检测提升杆22的操作量的电位计22a和检测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的电位计23a。控制部S根据来自基于提升杆22的操作量的电位计22a的检测信号,来控制马达31的旋转,并且控制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的开度。另外,控制部S根据来自基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的电位计23a的检测信号,来控制马达31的旋转,并且控制倾斜用比例阀40的开度。控制部S控制电磁切换阀33的开度。
在控制部S电连接有逆变器S1。电池BT的电力经由逆变器S1供给至马达31。由马达31产生的电力经由逆变器S1被蓄电至电池BT。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叉车将蓄电到电池BT的电力作为驱动源进行行驶。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分别单独进行叉16的上升动作、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以及桅杆13的后倾转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谓单独的动作是指,不使桅杆13进行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而仅使叉16动作的情况、以及不使叉16进行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而仅进行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情况。
在使叉16进行上升动作的情况下,向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供给工作油。因此,控制部S计算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叉16进行上升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30的必要转速、和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的阀开度。而且,控制部S将计算出的必要转速作为马达31的指令转速来控制马达31的驱动,并且,在与计算出的阀开度相当的第1位置38a打开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另外,控制部S在上升动作时,分别使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配置于第1位置32a、33a。
由此,液压泵马达30通过马达31的旋转而作为液压泵发挥作用,从而吸入油箱T的工作油,并从吐出口30a吐出该工作油。该工作油在油路K5以及油路K6中流通,并且通过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以及止回阀39被供给至底部室14b。其结果,叉16通过提升缸14的伸长而进行上升动作。控制部S在使上升动作结束的情况下,使马达31的驱动结束,并且使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配置于第2位置38b。
在使桅杆13进行后倾转动作的情况下,向摆动式油缸19的杆室19r供给工作油,另一方面从底部室19b排出工作油。因此,控制部S计算以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桅杆13进行后倾转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30的必要转速、和倾斜用比例阀40的阀开度。而且,控制部S将计算出的必要转速作为马达31的指令转速来控制马达31的驱动,并且在与计算出的阀开度相当的第2位置40b打开倾斜用比例阀40。另外,控制部S在桅杆13的后倾转动作时,使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分别配置于第1位置32a、33a,并且使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配置于第2位置38b。
由此,液压泵马达30通过马达31的旋转而作为液压泵发挥作用,从而吸入油箱T的工作油,并从吐出口30a吐出该工作油。该工作油在油路K5中流通,并且通过止回阀42以及倾斜用比例阀40从油路K11供给至杆室19r。另一方面,底部室19b的工作油在油路K12中流通,并且通过倾斜用比例阀40从油路K10被排出至油箱T。其结果,桅杆13通过摆动式油缸19的收缩进行后倾转动作。控制部S在使后倾转动作结束的情况下,使马达31的驱动结束,并且使倾斜用比例阀40配置于第1位置40a。
一方面,在使桅杆13进行前倾转动作的情况下,向摆动式油缸19的底部室19b供给工作油,另一方面从杆室19r排出工作油。因此,控制部S计算以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桅杆13进行前倾转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30的必要转速、和倾斜用比例阀40的阀开度。而且,控制部S将计算出的必要转速作为马达31的指令转速来控制马达31的驱动,并且在与计算出的阀开度相当的第3位置40c打开倾斜用比例阀40。另外,控制部S在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时,分别使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配置于第1位置32a、33a,并且使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配置于第2位置38b。
由此,液压泵马达30通过马达31的旋转而作为液压泵发挥作用,从而吸入油箱T的工作油,并从吐出口30a吐出该工作油。该工作油在油路K5中流通,并且通过止回阀42以及倾斜用比例阀40从油路K12被供给至底部室19b。另一方面,杆室19r的工作油在油路K11中流通,并且通过倾斜用比例阀40从油路K10排出至油箱T。其结果,桅杆13通过摆动式油缸19的伸长进行前倾转动作。控制部S在使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结束的情况下,使马达31的驱动结束,并且使倾斜用比例阀40配置于第1位置40a。
接下来,对在单独动作中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以及同时动作中进行叉16的下降动作和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任意一方的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谓同时动作是使叉16和桅杆13同时进行动作。
首先,对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控制部S通过提升杆22的操作来指示叉16的下降动作,另一方面在倾斜操纵杆23未被操作的情况下,在单独动作中进行用于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的控制。在该控制中,控制部S计算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30的必要转速、和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阀开度。而且,控制部S将计算出的必要转速作为马达31的指令转速来控制马达31的驱动,并且在与计算出的阀开度相当的第2位置32b打开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并且,控制部S使电磁切换阀33配置于第2位置33b。另外,控制部S使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配置于第2位置38b,并且使倾斜用比例阀40配置于第1位置40a。
若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开阀,则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在油路K1中流通,并且经由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流入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此时,在液压泵马达30将从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作为驱动力以指令转速进行动作的情况下,马达31的输出转矩成为负侧的值,进行再生动作。换句话说,马达31通过液压泵马达30作为液压马达发挥作用而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因此,由作为发电机进行动作的马达31产生的电力经由逆变器S1被蓄电至电池BT。控制部S在使叉16的下降动作结束的情况下,使马达31的驱动结束,并且使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电磁切换阀33分别配置于第1位置32a、33a。
这样的再生动作在叉16的货物十分重的状态下的下降动作时会产生。换句话说,在该情况下的下降动作中,通过叉16、货物的重量容易排出底部室14b内的工作油,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流量的工作油与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阀开度对应地流入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因此,液压泵马达30即使不使马达31在电动机驱动侧动作,也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即、指令转速进行动作。在再生动作中,根据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阀开度来控制下降动作的速度。
此外,流量控制阀37根据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能够取闭阀状态和所希望开度的开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被配置在第1位置32a而不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流量控制阀37根据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P1>P2)被设定为闭阀状态(第1位置37a)。而且,若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被设定成开阀状态(第2位置32b)而工作油开始流通,则流量控制阀37以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变小的方式推移,由此被切换为开阀状态。此时,工作油通过油路K1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图3所示的流量Q1),并且与流量控制阀37的阀开度对应的流量的工作油通过油路K4流通至油箱T侧(排放侧)(图3所示的流量Q2)。之后,流量控制阀37伴随着液压泵马达30的旋转上升,以压力P1与压力P2之差变大的方式推移,由此再次被切换为闭阀状态。此时,工作油通过油路K1仅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侧(图3所示的流量Q1)。
另一方面,流量控制阀37如再生动作时那样不能够根据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阀开度以指示速度控制叉16的下降动作的速度的情况下,通过以所希望开度开阀,来进行用于使指示速度充足的动作。
在叉16的货物较轻的状态下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仅通过叉16、货物的重量较难排出底部室14b内的工作油,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流量的工作油难以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因此,为了使液压泵马达30以指令转速旋转来使指示速度充足,需要使马达31进行电动机驱动动作。然而,在使马达31进行电动机驱动动作的情况下会消耗电力。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S对马达31的转速加以限制。具体而言,控制部S以将马达31作为发电机能够驱动的上限的转速使其驱动。这样,若对马达31的转速加以限制,则抑制马达31的转速,所以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流量不足,但流量控制阀37进行动作以补偿该不足量的流量。
换句话说,通过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变少,流量控制阀37的压力P2上升,随着与压力P1之差变小,流量控制阀37成为开阀状态。由此,从提升缸14排出的工作油被分配为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侧的流量(图3所示的流量Q1)、和经由流量控制阀37流通至油箱T(排放侧)的流量(图3所示的流量Q2)。因此,流量控制阀37通过打开成为工作油的流通路的油路K4来补偿前述的不足量的流量,由此使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中,在叉16的下降动作时,不能够进行再生动作的条件下,通过马达31的控制和流量控制阀37的作用来实现抑制消耗电力、且使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
接下来,对在同时动作中进行叉16的下降动作和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任意一方的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该情况下,控制部S计算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30的必要转速、和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阀开度。另外,控制部S计算以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所需的液压泵马达30的必要转速、和倾斜用比例阀40的阀开度。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进行叉16的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以及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同时动作的情况下,作为马达31的指令转速,采用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因此,控制部S将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设定为马达31的指令转速。而且,控制部S在与计算出的阀开度相当的第2位置32b打开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并且在与计算出的阀开度相当的第2位置40b或者第3位置40c打开倾斜用比例阀40。控制部S在桅杆13的后倾转动作的情况下在第2位置40b打开倾斜用比例阀40,在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的情况下在第3位置40c打开。另外,控制部S使叉上升用的比例阀38配置于第2位置38b。
并且,控制部S使电磁切换阀33配置于第1位置33a。这样,在第1位置33a配置电磁切换阀33的情况下,用于使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流通的油路K1被关闭。换句话说,从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不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中,流量控制阀37进行动作,以使从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流通至油箱T侧。换句话说,在流量控制阀37中,通过使电磁切换阀33配置于第1位置33a而不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工作油,从而压力P2上升,伴随着与压力P1之差变小,流量控制阀37被切换至开阀状态。由此,从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经由流量控制阀37流通至油箱T(排放侧)(图3所示的流量Q2)。因此,流量控制阀37打开成为工作油的流通路的油路K4,从而从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流通,使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
另一方面,关于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与使这些动作单独动作时同样地进行。即、液压泵马达30通过马达31的旋转而作为液压泵发挥作用,从而吸入油箱T的工作油,并从吐出口30a吐出该工作油。该工作油在油路K5中流通,并且通过止回阀42以及倾斜用比例阀40从油路K11或者油路K12供给至杆室19r或者底部室19b。由此,桅杆13以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控制装置中,使用单一的液压泵马达30以及单一的马达31来进行叉16的下降动作、和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同时动作的情况下,能够使叉16的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以及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指示速度这双方充足。即、关于叉16的下降动作,通过在第1位置33a配置电磁切换阀33来切断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30侧的流通,并且通过流量控制阀37的作用使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充足所需的流量流通至油箱T。而且,不影响被控制为使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充足的液压泵马达30的转速而进行叉16的下降动作。另一方面,通过切断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30侧的流通,不影响从提升缸14排出的工作油的流量而进行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
此外,在通过单独动作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时,即使进行使桅杆13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同时动作的情况下,也与前述同样地进行控制,从而使两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另外,在从同时动作返回到叉16的单独动作的情况下,与前述同样地进行单独动作时的控制,从而能够使马达31进行再生动作。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6)由于使从提升缸14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流通,所以能够成为不对油路K2(液压泵马达30与油箱T间)施加压力的构成。由此,设置与仅对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施加压力对应的液压泵马达30即可,能够使液压泵马达30的构成简单化。因此,能够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简单化。
(7)在利用在液压泵马达30中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不能够使叉16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通过流量控制阀37控制油路K1的流量以及油路K4的流量,能够使叉16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因此,无需为了使叉16以指示速度进行下降动作而消耗电力来使液压泵马达30旋转,能够获得再生动作的效果。即、不必将通过再生动作而得到的电力耗费在叉16的下降动作时,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
(8)即使是通过液压泵马达30向提升缸14以及摆动式油缸19供给工作油的构成,也能够利用单独动作的叉16的下降动作时从提升缸14排出的工作油使液压泵马达30驱动来进行再生动作。即、即使是在单一的液压泵马达30连接多个液压缸的构成,也能够进行再生动作。
(9)在同时动作时,利用电磁切换阀33使油路K1成为闭状态,从而能够使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又后倾转动作以与倾斜操纵杆23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另一方面,对于叉16的下降动作,通过流量控制阀37控制油路K1的流量以及油路K4的流量,也能够以与提升杆22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即、在同时动作时,能够使叉16以及桅杆13以各自的指示速度进行动作。
(10)由于能够通过流量控制阀37无级地切换油路K4的流量,所以能够抑制切换时的震颤、冲击的产生。
(11)由于在提升缸14与液压泵马达30之间的流路并列地配置流量控制阀37,所以能够进行压力损失较少、高效率的再生。
(12)通过采用ON-OFF阀的电磁切换阀33作为使油路K1开闭的开闭机构,能够使控制简单化。
(13)由于成为根据压力差使流量控制阀37开阀以及闭阀的构成,所以与电控制阀开度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液压控制装置的构成以及控制简单化。
(14)即使是由单一的液压泵马达30和单一的马达31构成液压控制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流量控制阀37使各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所以与由多个液压泵马达、马达构成液压控制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装置整体的成本减少。另外,由于还能够减小液压控制装置的安装空间,所以能够抑制车身的大型化。
此外,各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
在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升降用比例阀2,而在流量控制阀6与油箱Ta之间,且比止回阀4靠油箱Ta侧配设下降专用的比例阀。该情况下,在提升缸1与流量控制阀6之间,且比液压泵马达PM靠提升缸1侧配设防止来自提升缸1的底部室1b的工作油的流出的流出控制机构(提升锁定机构)。
如图4所示,也可以变更第2实施方式的电路构成。图4是与图3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1的对应的图。图4所示的流出控制机构除了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外,还包括提动阀50和电磁阀51。在叉16的下降动作时,提动阀50和电磁阀51开阀,并且根据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开度来控制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另外,流量控制阀37根据提升缸14和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间的压力与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和液压泵马达30之间的压力之差而开阀。
如图5所示,也可以变更第2实施方式的电路构成。图5是与图3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1对应的图。而且,如图5所示,作为流量控制阀,将电磁比例阀52配置于液压泵马达30与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间。该情况下,在马达31的实际转速相对于叉16的下降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不足的情况下,控制部S以与两转速的差量的流量相当的开度打开电磁比例阀52。由此,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叉6的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
如图6所示,也可以变更第2实施方式的流量控制阀37的构成。图6是与图3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1对应的图。而且,如图6所示,由提动阀50和电磁阀51构成流出控制机构,作为流量控制阀,将电磁比例阀52配置于该流出控制机构与液压泵马达30之间。在叉16的下降动作时,提动阀50和电磁阀51开阀,并且根据提动阀50的开度来控制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的工作油的流量。另外,在马达31的实际转速相对于叉16的下降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不足的情况下,控制部S以与两转速的差量的流量相当的开度打开电磁比例阀52。由此,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使叉16的下降动作的指示速度充足。
如图7所示,也可以变更第2实施方式的电路构成。图7是与图3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1对应的图。而且,图7所示的流出控制机构除了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外,还包括提动阀50、电磁阀51、以及节流孔53。在下降动作时,提动阀50和电磁阀51开阀,并且根据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的开度来控制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另外,流量控制阀37根据提升缸14和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之间的压力与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和液压泵马达30之间的压力之差而开阀。
如图8所示,也可以变更第2实施方式的电路构成。图8是与图3中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A1以及A2对应的图。而且,如图8所示,也可以代替电磁切换阀33,由液压控制单向阀55和电磁切换阀56构成使油路K1开闭的开闭机构。液压控制单向阀55如图9示意性地所示,在主体内部的阀体55a具有限流流路55b。限流流路55b使油路K1与主体内部的弹簧室55c连通。另外,限流流路55b由在弹簧室55c侧开口的大径流路55d、和从阀体55a的周面朝向大径流路55d并贯通主体而形成且与大径流路55d相比小径的小径流路55e构成。
若液压控制单向阀55的提升缸14侧的油路K1的压力与弹簧室55c侧的压力之差达到规定压力,则阀体55a接受该差压而动作,从而液压控制单向阀55被设定为开阀状态。在该开阀状态下,液压控制单向阀55使从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排出的工作油向液压泵马达30侧流通。即,液压控制单向阀55将上述差压作为阀体55a的工作用的压力(控制压力)而被设定为开阀状态。在液压控制单向阀55的弹簧室55c连接有油路K13,并且在该油路K13配设有作为ON-OFF阀发挥作用的电磁切换阀56。而且,油路K13内的加压力作用于关闭液压控制单向阀55的阀体55a的方向。另外,在电磁切换阀56的流出侧连接油箱T。在使叉16进行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控制部S使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开阀,并且也使电磁切换阀56开阀。由此,液压控制单向阀55如前述那样通过提升缸14侧的油路K1的压力与弹簧室55c侧的压力之差达到规定压力而开阀。而且,若液压控制单向阀55开阀,则工作油流通至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此外,在液压泵马达30与液压控制单向阀55之间的油路K1配设止回阀57,以防止从液压泵马达30朝向液压控制单向阀55的工作油的逆流。通过配设止回阀57,能够防止在使桅杆13进行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时从液压泵马达30吐出的工作油向提升缸14侧流通。
在图8所示的其它例子中,使电磁切换阀56的流出侧与油箱T连接,但也可以以工作油返回到液压泵马达30的吐出口30a的方式构成油路。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流量控制阀37,在油路K4配设兼具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以及流量控制阀37的功能的带压力补偿的比例阀。带压力补偿的比例阀在流通的工作油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对流通的流量进行调整。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流量控制阀37与油箱T之间,且比止回阀35靠油箱T侧配设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2。该情况下,在提升缸1与流量控制阀37之间,且比电磁切换阀33靠提升缸14侧配设防止来自提升缸14的底部室14b的工作油的流出的流出控制机构(提升锁定机构)。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与液压泵马达30连接的液压缸应用于在进行与叉16的升降动作桅杆13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不同的其它装卸动作的液压缸应用。例如可以应用于用于使叉16进行左右动动作、倾转动作或者旋转动作的液压缸(装卸用液压缸)。另外,也可以应用于用于使用于夹持货物的夹持装置进行动作的液压缸(装卸用液压缸)。此外,所谓装卸用部件是进行货物的装载卸载的情况下通过叉车的驾驶员的操作而进行动作的部件。
符号说明
1、14…提升缸,2…升降用比例阀,6、37…流量控制阀,13…桅杆,16、F…叉,19…摆动式油缸,22…提升杆,23…倾斜操纵杆,30,PM…液压泵马达,30a、Pa…吐出口,32…叉下降用的比例阀,31、M…马达,33…电磁切换阀,K1~K12、Ka~Kd…油路,L…操作杆,S…控制部,T、Ta…油箱,Q1、Q2…流量。
Claims (6)
1.一种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通过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来使叉进行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的升降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压泵马达;
第1油路,其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流通;
流出控制机构,其被配设于所述第1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允许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另一方面在所述叉停止时或者上升动作时切断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
第2油路,其从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所述第1油路分支形成,并且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排放侧流通;以及
流量控制阀,其被配设于所述第2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侧流动的流量和向所述排放侧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
在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实际转速相对于以与所述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使所述叉进行下降动作所需的必要转速不足的情况下,所述流量控制阀使与该不足转速的量相当的流量的工作油流通至所述排放侧。
2.一种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通过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来使叉进行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的升降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压泵马达;
第1油路,其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流通;
流出控制机构,其被配设于所述第1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允许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另一方面在所述叉停止时或者上升动作时切断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
第2油路,其从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所述第1油路分支形成,并且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排放侧流通;以及
流量控制阀,其被配设于所述第2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侧流动的流量和向所述排放侧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
倾转用液压缸,其通过倾转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来使安装有所述叉的桅杆进行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
第3油路,其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连接,并且使所述液压泵马达吐出的工作油流通至所述倾转用液压缸;
开闭机构,其被配设于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所述第1油路上,并且将所述第1油路切换为所述工作油能够流通的开状态和所述工作油不能流通的闭状态;以及
控制部,其进行使所述液压泵马达驱动的旋转电机的控制以及所述开闭机构的控制,
在进行基于单独动作的所述叉的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开闭机构控制为开状态,从而利用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使所述液压泵马达作为液压马达驱动来使所述旋转电机进行再生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叉的下降动作和所述桅杆的前倾转动作或者后倾转动作的任意一方的同时动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以与所述倾转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动作所需的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必要转速使所述旋转电机驱动,并且将所述开闭机构控制为闭状态,
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所述开闭机构被控制为闭状态,来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流通至所述排放侧。
4.一种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通过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来使叉进行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的升降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压泵马达;
第1油路,其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流通;
流出控制机构,其被配设于所述第1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允许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另一方面在所述叉停止时或者上升动作时切断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
第2油路,其从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所述第1油路分支形成,并且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排放侧流通;以及
流量控制阀,其被配设于所述第2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侧流动的流量和向所述排放侧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
所述流量控制阀根据所述升降用液压缸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压力差、和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与所述液压泵马达之间的压力差来调整阀开度,从而控制流通至所述排放侧的流量。
5.一种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通过升降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来使叉进行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的升降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压泵马达;
第1油路,其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流通;
流出控制机构,其被配设于所述第1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允许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另一方面在所述叉停止时或者上升动作时切断工作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向所述液压泵马达的流出;
第2油路,其从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所述第1油路分支形成,并且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排放侧流通;以及
流量控制阀,其被配设于所述第2油路,并且在所述叉的下降动作时对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向所述液压泵马达侧流动的流量和向所述排放侧流动的流量进行控制,
装卸用液压缸,其通过装卸操作部件的操作使工作油供给或排出来使包括所述叉的装卸用部件进行与所述叉的上升动作或者下降动作不同的装卸动作;
第3油路,其与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吐出口连接,并且使所述液压泵马达吐出的工作油流通至所述装卸用液压缸;
开闭机构,其被配设于所述液压泵马达与所述流出控制机构之间的所述第1油路上,并且将所述第1油路切换为所述工作油能够流通的开状态和所述工作油不能流通的闭状态;以及
控制部,其进行使所述液压泵马达驱动的旋转电机的控制以及所述开闭机构的控制,
在进行基于单独动作的所述叉的下降动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开闭机构控制为开状态,从而利用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使所述液压泵马达作为液压马达驱动来使所述旋转电机进行再生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叉的下降动作和所述装卸用部件的装卸动作的同时动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根据以与所述装卸操作部件的操作量对应的指示速度进行动作所需的所述液压泵马达的必要转速使所述旋转电机驱动,并且将所述开闭机构控制为闭状态,所述流量控制阀通过所述开闭机构被控制为闭状态,使从所述升降用液压缸排出的工作油流通至所述排放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21095 | 2012-02-02 | ||
JP2012021095A JP5333616B2 (ja) | 2012-02-02 | 2012-02-02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 |
PCT/JP2013/050670 WO2013114948A1 (ja) | 2012-02-02 | 2013-01-16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80726A CN104080726A (zh) | 2014-10-01 |
CN104080726B true CN104080726B (zh) | 2016-04-20 |
Family
ID=48904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6958.5A Active CN104080726B (zh) | 2012-02-02 | 2013-01-16 |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69515B2 (zh) |
EP (1) | EP2813461B1 (zh) |
JP (1) | JP5333616B2 (zh) |
CN (1) | CN104080726B (zh) |
WO (1) | WO20131149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35249B2 (ja) * | 2013-02-27 | 2015-12-2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 |
EP3013660A2 (en) | 2013-06-26 | 2016-05-04 | Parker Hannifin Manufacturing Limited | Energy efficient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system |
CN105201936A (zh) * | 2014-10-16 | 2015-12-30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
JP6394905B2 (ja) * | 2015-04-10 | 2018-09-2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 |
JP6179568B2 (ja) * | 2015-08-19 | 2017-08-1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荷役車両の油圧駆動装置 |
JP6488990B2 (ja) * | 2015-11-13 | 2019-03-2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荷役車両の油圧駆動装置 |
JP6455405B2 (ja) | 2015-11-18 | 2019-01-23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荷役車両の油圧駆動装置 |
JP6424878B2 (ja) | 2016-11-16 | 2018-11-21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荷役車両の油圧駆動装置 |
AU2018200354B2 (en) * | 2017-01-17 | 2023-02-23 | The Raymond Corporation | Variable hydraulic pressure relief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 |
JP6907899B2 (ja) * | 2017-11-22 | 2021-07-21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油圧駆動装置 |
CN109797799B (zh) * | 2018-12-27 | 2021-05-14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用于挖掘机的能量回收及再利用系统 |
CN109797798A (zh) * | 2018-12-27 | 2019-05-24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挖掘机动臂势能回收与再利用系统 |
JP7151597B2 (ja) * | 2019-04-04 | 2022-10-1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産業車両の油圧駆動装置 |
DE102019111295A1 (de) * | 2019-05-02 | 2020-11-05 |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 Hydraulikanordnung für ein Flurförderzeug |
EP3839269A1 (en) * | 2019-12-20 | 2021-06-23 | Dana Motion Systems Italia S.R.L. | Hydraulic system with energy recovery |
CN110966151A (zh) * | 2019-12-25 | 2020-04-07 | 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 势能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US11472684B2 (en) * | 2020-03-06 | 2022-10-18 | Kabushiki Kaisha Aichi Corporation | Safety device of vehicle with aerial work platform |
CN116221199A (zh) * | 2021-12-06 | 2023-06-06 | 丹佛斯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 升降机构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2730A (en) * | 1994-02-21 | 1998-11-10 | Komatsu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vibration of a working machine |
CN1203185A (zh) * | 1997-03-21 | 1998-12-3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工业车辆的液压控制装置 |
CN1219498A (zh) * | 1997-12-11 | 1999-06-16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工程车辆的倾斜油缸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231987A (zh) * | 1998-04-10 | 1999-10-2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作业车辆的油压控制器 |
US6308516B1 (en) * | 1998-05-22 | 2001-10-30 | Komatsu Ltd. | Control device for hydraulically-operated equipment |
EP1695861A2 (en) * | 2005-02-25 | 2006-08-30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Forklif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uction motor applied to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96104B2 (ja) * | 1988-12-16 | 1997-04-0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 バッテリ式産業車両における油圧装置 |
DE4402653C2 (de) * | 1994-01-29 | 1997-01-30 | Jungheinrich Ag | Hydraulische Hubvorrichtung für batteriebetriebene Flurförderzeuge |
DE10010670C2 (de) * | 2000-03-04 | 2003-11-06 | Jungheinrich Ag | Hydraulische Hubvorrichtung für batteriebetriebene Flurförderzeuge |
JP2003252592A (ja) * | 2002-03-01 | 2003-09-10 | Nippon Yusoki Co Ltd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2007254058A (ja) * | 2006-03-22 | 2007-10-04 | Nippon Yusoki Co Ltd | 油圧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フォークリフト |
JP5285544B2 (ja) * | 2009-08-27 | 2013-09-11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およびフォークリフトの制御方法 |
JP5641239B2 (ja) * | 2011-04-28 | 2014-12-1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及びフォークリフト |
-
2012
- 2012-02-02 JP JP2012021095A patent/JP53336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1-16 US US14/375,580 patent/US9469515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6 EP EP13744305.7A patent/EP2813461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1-16 CN CN201380006958.5A patent/CN104080726B/zh active Active
- 2013-01-16 WO PCT/JP2013/050670 patent/WO201311494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2730A (en) * | 1994-02-21 | 1998-11-10 | Komatsu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vibration of a working machine |
CN1203185A (zh) * | 1997-03-21 | 1998-12-3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工业车辆的液压控制装置 |
CN1219498A (zh) * | 1997-12-11 | 1999-06-16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工程车辆的倾斜油缸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231987A (zh) * | 1998-04-10 | 1999-10-20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作业车辆的油压控制器 |
US6308516B1 (en) * | 1998-05-22 | 2001-10-30 | Komatsu Ltd. | Control device for hydraulically-operated equipment |
EP1695861A2 (en) * | 2005-02-25 | 2006-08-30 |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 Forklif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uction motor applied to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80726A (zh) | 2014-10-01 |
US9469515B2 (en) | 2016-10-18 |
JP5333616B2 (ja) | 2013-11-06 |
EP2813461A1 (en) | 2014-12-17 |
WO2013114948A1 (ja) | 2013-08-08 |
EP2813461B1 (en) | 2017-03-15 |
EP2813461A4 (en) | 2016-01-13 |
JP2013159431A (ja) | 2013-08-19 |
US20150013324A1 (en) | 2015-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80726B (zh) |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 |
CN104053623B (zh) |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 |
US7565801B2 (en) | Swing drive device and work machine | |
CN105008264B (zh) | 叉车的液压控制装置 | |
JP4509877B2 (ja) | 作業機械の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 |
EP3118465B1 (en) | Shovel | |
KR102426641B1 (ko) | 작업기계 | |
CN104619999B (zh) | 工程机械 | |
KR20130143481A (ko) | 작업 기계의 동력 회생 장치 | |
US10106386B2 (en) |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of a forklift truck | |
KR101747519B1 (ko) | 하이브리드식 건설 기계 | |
JP2006329248A (ja) | 作業機械の油圧供給装置 | |
CN104769191A (zh) | 工程机械 | |
JP2017015118A (ja) | 建設機械の制御システム | |
JP2006349093A (ja) | 作業機械の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 |
JP5831263B2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 | |
JP5641239B2 (ja) |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油圧制御装置、及びフォークリフト | |
CN106662125B (zh) | 建筑机械用液压回路 | |
JP6282523B2 (ja) | 作業機械 | |
JP2013108591A (ja) | 作業機の油圧駆動装置 | |
JP2006349092A (ja) | 作業機械のハイブリッドシステム | |
JP2019119251A (ja) | 作業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