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7247A - 用于识别配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识别配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77247A CN104077247A CN201410114234.9A CN201410114234A CN104077247A CN 104077247 A CN104077247 A CN 104077247A CN 201410114234 A CN201410114234 A CN 201410114234A CN 104077247 A CN104077247 A CN 1040772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ory
- electronic equipment
- software program
- label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10000000352 storage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电子设备来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ID。所述方法还包括由电子设备基于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至少一个软件程序。此外,所述方法包括由电子设备来安装接收到的软件程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在电子设备中识别配件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提供各种功能。例如,电子设备提供多媒体和日程功能(如,闹钟)、短消息服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MMS)、电子邮件、游戏、通信、图像管理以及音频和视频内容提供功能。
如上所述,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的多样化,电子设备的价格趋向于逐步提高。因此,购买电子设备的客户购买并使用各种配件来装饰电子设备的外观并表现客户的个性。例如,用户可以购买电子设备的保护壳、耳机盖和电子笔来保护电子设备的外观、提高使用便利性以及表现该用户的个性。具体地,趋势是用户使用各种类型的配件以及根据情况使用不同配件的情况在增加。
发明内容
除了将配件耦合到电子设备之外,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用户还可以搜索并下载与跟电子设备耦合的上述配件协调的主题以控制软件程序。例如,如果电子设备被红色保护壳覆盖,则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搜索并下载与保护壳协调的红色主题以及用于UI/UX(用户界面/用户体验)的装饰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将花朵形状的耳机盖耦合到电子设备,则电子设备的用户可以搜索并下载与花朵形状的耳机盖协调的花朵主题以及用于UI/UX的装饰软件程序。
然而,根据上述方法,不便之处在于用户需要直接搜索适合于配件的主题,每当用户购买配件时都下载并安装搜索到的主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简化上述过程的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识别附着或耦合到电子设备或者与电子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配件。
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检查配件是否附着或耦合到电子设备或者与电子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根据附着或耦合到电子设备或者与电子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连接机制(例如,通过配件的模数转换(ADC)值)来下载和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或功能(如,用于UI/UX的软件)。在本文献中,术语“软件程序”可以一般性地指的是任何种类的软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中的部分或全部:应用软件程序、固件、框架、应用编程接口、中间件或操作系统。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根据附着或耦合到电子设备或者与电子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配件上的标签信息来下载和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根据附着或耦合到电子设备或者与电子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配件的ADC值来确定配件的类型、属性、性质或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根据附着或耦合到电子设备或者与电子设备有线或无线通信的配件上的或跟所述配件相关联的标签信息来确定配件的类型、属性、性质或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包括:由电子设备来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标识(ID);由电子设备基于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至少一个软件程序;以及由电子设备来安装接收到的软件程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触敏显示器;通信系统;外部设备接口;以及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标识(ID);基于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至少一个软件程序;以及安装接收到的软件程序。
在本文献中,并非限制性地,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它们的派生词的意思是非限制性的包含;术语“或”是包含性的,意思是和/或;词语“相关联”和“与其相关联”以及它们的派生词的意思可以是包括、被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耦合到或与…耦合、与…通信、与…合作、交错、并列、临近、绑定到或与……绑定、具有、具有…属性,等等;术语“控制器”的意思是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它们的一部分,这样的设备可以以硬件、固件或软件或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来实现。应注意的是,与任何特定的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本地或远程地集中实现或分布实现。提供了贯穿本专利文件的某些词和词语的定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或者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定义适用于如此定义的词和词语的之前以及将来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参考结合附图做出的以下描述,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数字表示相似的部分: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能够识别配件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能够识别配件的处理器的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在耦合配件时自动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能够在耦合配件时自动安装软件程序的单元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根据配件的ADC值来下载和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根据配件上的标签信息来下载和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根据配件上的ADC值和标签信息来下载和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保护壳的示例;
图7A和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笔的示例;
图8A和8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电子设备的耳机盖的示例;
图9A和9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根据配件来安装不同软件的示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根据耦合的耳机盖来安装软件程序的示例;以及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根据耦合的电子笔来安装软件程序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文献中,以下描述的图1A至图11以及用于描述本公开原理的各个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任意合适布置的系统或设备中实现本公开的原理。以下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此外,将省略对公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主题。以下描述的术语是考虑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或根据实际情况而改变。因此,将基于贯穿说明书的上下文来做出这些定义。
在以下描述中,电子设备包括支持至少一个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数字摄相机、MP3播放器、导航设备、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电视、冰箱和空调。
在本文献中,术语“软件程序”可以一般指的是任意类型的软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中一个或多个的部分或全部:应用软件程序、固件、框架、应用编程接口、中间件和操作系统。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能够识别配件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参考图1A,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10、处理器120、触摸屏130、通信系统140和外部设备接口150。存储器110和处理器120各自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110和多个处理器120。
存储器110包括数据存储单元111、操作系统(OS)程序112、应用程序113、图形用户界面(GUI)程序114、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和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此外,由于作为软件组件的程序可以称作指令集,所以也将程序表示为指令集。程序也称作模块。
存储器110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指令。
数据存储单元111存储在执行与存储器110中存储的程序相对应的功能时产生的数据。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存储单元111可以存储与从服务器下载的软件程序相对应的模数转换器(ADC)值和标签信息。例如,如果电子设备100利用附着到电子设备100的配件上的ADC值范围和标签信息从服务器下载软件组件,则数据存储单元111可以存储相应配件上的ADC值范围和标签信息。具体地,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附着到电子设备的耳机盖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并且因此电子设备从服务器下载相应的软件程序,则数据存储单元111可以存储耳机盖的ADC值范围。作为另一示例,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从电子设备100的保护壳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并且因此电子设备100从服务器下载了相应的软件程序,则数据存储单元111可以存储保护壳上的标签信息。
此外,数据存储单元111可以存储和安装利用附着到电子设备的配件上的ADC值和标签信息从服务器下载的软件程序。例如,可以存储和安装利用从附着到电子设备100的电子笔检查到的蓝牙标签信息从服务器下载的软件程序。
OS程序112(例如,内部OS,如,WINDOWS、LINUX、Darwin、RTXC、UNIX、OS X或VxWorks)包括控制多种系统操作的多种软件组件。例如,一般系统操作的控制意味着存储器管理和控制、存储硬件(设备)控制和管理以及功率控制和管理。OS程序112执行使多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组件(程序)之间的通信平滑的功能。
应用程序113包括浏览器、电子邮件、消息、文字处理、地址簿、窗口小部件、数字版权管理(DRM)、语音识别、语音拷贝和位置确定功能、基于位置的服务以及电话应用。
GUI程序114包括在用户与电子设备100之间提供GUI的至少一个软件组件。也就是说,GUI程序114包括用于在触摸屏130上显示用户界面信息的至少一个软件组件。根据本公开,GUI程序114包括用于提供选项的指令,因此如果从配件检查到的ADC值范围和标签信息与数据存储单元111中存储的不同,则GUI程序114提供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与ADC值范围和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的选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消息(例如,弹出消息)的形式显示选项。
此外,GUI程序114包括用于如果安装了从服务器下载的软件程序则显示所安装的软件程序的指令。例如,如果从服务器下载了三星电子壁纸图像,则GUI程序114可以显示三星电子壁纸图像。
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识别出配件可以与外部设备接口15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换言之,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识别出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与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从而检查到设备识别端口152与配件耦合。在这种情况下,设备识别端口152可以感测到设备识别端口152中的开关(未示出)被按压,从而识别出设备识别端口152与识别管脚耦合。此外,外部设备接口15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可以包括多个端口,所述多个端口物理上被划分以识别配件的类型。如果设备识别端口152包括多个端口,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通过感测识别管脚与这多个端口中的哪个端口耦合来识别所耦合的配件的类型。例如,如果识别出所述识别管脚与设置用于识别保护壳的设备识别端口耦合,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到电子设备100被保护壳覆盖。作为另一示例,如果识别出通过设置用于识别耳机盖的设备识别端口耦合了识别管脚,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到耳机盖与电子设备100耦合。作为另一示例,如果识别出通过设置用于识别电子笔的识别端口耦合了识别管脚,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到电子笔与电子设备100耦合。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与耦合的配件相关联的ADC值范围,如下所述。例如,配件可以具有通过连接机构(例如,ADC识别端口154)与外部电子设备电耦合的内部电阻器。外部设备可以使电流通过连接机构流向内部电阻器。外部设备可以具有ADC,所述ADC检测结果电流或电压,并将所述结果电流或电压的值提供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检查来自ADC的值范围(下文中称作“ADC值”)。
例如,如果如上所述在可以具有内部电阻器的所覆盖的保护壳中存在ADC,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基于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是10到20。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耳机盖中存在ADC,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基于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是30到40。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电子笔中存在ADC,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基于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是50到60。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检查所检查到的ADC值范围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范围相同。换言之,通过检查所检查的ADC值范围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范围相同,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已将与当前耦合的配件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到电子设备的历史。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所耦合的配件上的标签信息。换言之,如果在耦合的配件中存在物理、光学或电学标签(例如,QR码、条形码、NFC标签、BLE标签或RFID),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来检查来自相应标签的标签信息。例如,如果在覆盖的保护壳中存在NFC标签,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相应的NFC标签获得ID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耳机盖中存在蓝牙标签,则外部没备识别程序115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相应的蓝牙标签获得ID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电子笔中存在蓝牙标签,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相应的蓝牙标签获得ID信息。这里,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还可以获得没有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配件上的标签信息。例如,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通过NFC读取器(未示出)从放置在电子设备100临界距离(critical distance)内的配件的标签获得ID信息。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所检查的标签信息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的范围相同。换言之,通过检查所检查的标签信息是否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已下载与当前耦合的配件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的历史。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根据配件的ADC值范围来确定配件的类型。例如,如果配件具有10到20的ADC值范围,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将相应的配件确定为保护壳。作为另一示例,如果配件具有30到40的ADC值范围,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将相应的配件确定为耳机盖。作为另一示例,如果配件具有50到60的ADC值范围,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将相应的配件确定为电子笔。在这些情况下,为了确定配件的类型,将在电子设备100中预设与依据配件的ADC值范围有关的信息。
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从服务器下载并安装与配件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具体地,当检查到的配件的ADC值范围没有被预先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例如,如果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没有存储保护壳的ADC值范围10到20,则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ADC值范围10到20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没有存储耳机盖的ADC值范围30到40,则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ADC值范围30到40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没有存储电子笔的ADC值范围50到60,则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ADC值范围50到60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
此外,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从服务器下载并安装与配件上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具体地,当没有预存储从配件的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下载相应的软件程序并将所述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中。例如,当没有存储从保护壳的NFC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当没有存储从耳机盖的蓝牙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当没有存储从电子笔的蓝牙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程序116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
尽管未示出,处理器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外围接口。此外,处理器120执行存储器110中存储的特定程序(指令集)以执行与程序相对应的多个特定功能。
触摸屏130是触敏显示器,为电子设备100与用户之间的触摸输入/输出提供接口。触摸屏130是媒介,该媒介通过触摸传感器(未示出)感测触摸(或接触),将感测到的触摸输入传递至电子设备100,并将来自电子设备100的输出在视觉上提供给用户。也就是说,触摸屏130响应于触摸输入向用户提供文本、图形和基于视频的视觉输出。
触摸屏130包括感测用户触摸输入的触敏表面,因此触摸屏130感测通过触觉(haptic)接触、感觉接触或其组合做出的用户触摸输入。例如,触摸屏130的触摸感测点对应于用于与触敏表面接触的手指指头(digit)。此外,触摸屏130通过触敏表面感测诸如铁笔、笔等外部设备的触摸。感测到的触摸变成与触摸屏上显示的用户界面目标(例如,软键)相对应的交互。
触摸屏130可以使用各种显示技术,如,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发光聚合物显示器(LP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或柔性LED(FLED)。本公开的触摸屏130不限于使用这些显示技术的触摸屏。此外,触摸屏130可以利用各种触摸检测(或感测)技术(如,电容性检测技术、电阻性检测技术、红外检测技术或表面声波检测技术)来感测与触敏表面的接触的开始、移动、停止或结束。根据本公开的触摸屏130可以显示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的软件程序。例如,触摸屏130可以显示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的三星电子主题。此外,如果存在已耦合当前组合配件的历史,则触摸屏130可以显示表示相应信息的消息。
通信系统140可以包括射频接收机和收发机和/或光学(例如,红外)接收机和收发机。例如,通信系统140可以包括支持以下中任意一个的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GSM)、增强数据GSM环境(EDGE)、码分多址(CDMA)、宽带码分多址(W-CDMA)、长期演进(LTE)、正交频分多址(0FDMA)、无线保真(Wi-Fi)、近场通信(NFC)、IrDA、WiMax和/或蓝牙网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不限于支持上述网络的通信系统,而可以是支持其他网络的通信系统。如果存储器中没有存储所耦合的配件的ADC值范围和标签信息,则根据本公开的通信系统140可以执行与服务器的通信连接。此外,通信系统140可以从所连接的服务器下载与ADC值范围和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
外部设备接口150包括设备识别端口152和ADC识别端口154。可以针对所有类型配件中的每一个提供设备识别端口152和ADC识别端口154。
设备识别端口152可以耦合至包含在配件中的识别管脚。设备识别端口152可以包括物理上被划分的多个端口,多个设备识别端口可以与不同配件的识别管脚耦合。例如,第一设备识别端口可以耦合到包含在保护壳中的识别管脚。作为另一示例,第二设备识别端口可以耦合到包含在耳机盖中的识别管脚。作为另一示例,第三设备识别端口可以耦合到包含在电子笔中的识别管脚。
ADC识别端口154可以耦合到配件中包含的ADC。ADC识别端口154可以包括物理上被划分的多个端口。多个ADC识别端口可以测量和识别不同配件的ADC值。例如,第一ADC识别端口可以测量和识别保护壳的ADC值。作为另一示例,第二ADC识别端口可以测量和识别耳机盖的ADC值。作为另一示例,第三ADC识别端口可以测量和识别电子笔的ADC值。
在本公开的前述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通过使用设备识别端口感测识别管脚来识别配件的耦合和/或类型、使用ADC识别端口来测量ADC值以及使用标签(NFC和蓝牙)读取器来获得ID。然而可以使用电子设备100中包含的其他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IR传感器等)来识别配件的耦合和/或类型。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能够识别配件的处理器的框图。
参考图1B,处理器120包括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和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识别出配件与外部设备接口15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换言之,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识别出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与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从而检查到配件与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感测到设备识别端口152中的开关(未示出)被按压,从而识别出设备识别端口152与识别管脚耦合。此外,外部设备接口15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可以包括多个端口,所述多个端口在物理上被划分,以识别配件的类型。如果设备识别端口152包括多个端口,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通过感测识别管脚与多个端口中的哪个端口耦合来识别所耦合的配件的类型。例如,如果识别出所述识别管脚与设置用于识别保护壳的设备识别端口耦合,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到电子设备100被保护壳覆盖。作为另一示例,如果识别出通过设置用于识别耳机盖的设备识别端口耦合了识别管脚,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到耳机盖与电子设备100耦合。作为另一示例,如果识别出通过设置用于识别电子笔的识别端口耦合了识别管脚,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到电子笔与电子设备100耦合。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检查所耦合的配件的ADC值范围。换言之,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通过利用ADC识别端口154识别在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例如,如果在所覆盖的保护壳中存在ADC,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基于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是10到20。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耳机盖中存在ADC,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基于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是30到40。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电子笔中存在ADC,则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基于相应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来检查ADC值范围是50到60。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检查所检查到的ADC值范围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范围相同。换言之,通过检查所检查的ADC值范围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范围相同,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已将与当前耦合的配件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到电子设备的历史。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检查所耦合的配件上的标签信息。换言之,如果在耦合的配件中存在标签信息,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通过通信系统140检查来自相应标签的标签信息。例如,如果在覆盖的保护壳中存在NFC标签,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相应的NFC标签获得ID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耳机盖中存在蓝牙标签,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相应的蓝牙标签获得ID信息。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耦合的电子笔中存在蓝牙标签,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相应的蓝牙标签获得ID信息。这里,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还可以获得没有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配件上的标签信息。例如,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通过NFC读取器(未示出)从放置在电子设备100临界距离内的配件的标签获得ID信息。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检查所检查的标签信息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的范围相同。换言之,通过检查所检查的标签信息是否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外部设备识别程序115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已下载与当前耦合的配件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的历史。
此外,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根据配件的ADC值范围来确定配件的类型。例如,如果配件具有10到20的ADC值范围,则外部没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将相应的配件确定为保护壳。作为另一示例,如果配件具有30到40的ADC值范围,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将相应的配件确定为耳机盖。作为另一示例,如果配件具有50到60的ADC值范围,则外部设备识别处理器122可以将相应的配件确定为电子笔。在这些情况下,为了确定配件的类型,将在电子设备100中预设与依据配件的ADC值范围有关的信息。
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从服务器下载并安装与配件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具体地,当检查到的配件的ADC值范围没有被预先存储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范围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例如,如果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没有存储保护壳的ADC值范围10到20,则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ADC值范围10到20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没有存储耳机盖的ADC值范围30到40,则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ADC值范围30到40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在数据存储单元111中没有存储电子笔的ADC值范围50到60,则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ADC值范围50到60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
此外,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从服务器下载并安装与配件上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具体地,当没有预存储从配件的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下载相应的软件程序并将所述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中。例如,当没有存储从保护壳的NFC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当没有存储从耳机盖的蓝牙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当没有存储从电子笔的蓝牙标签检查的ID信息时,软件程序自动安装处理器124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下载并自动安装相应的软件程序。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100中在耦合配件时自动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2A,在步骤201,电子设备100识别可以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ID。换言之,电子设备100感测配件与电子设备100耦合,并识别来自所耦合的配件的ID。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来感测配件与电子设备100耦合。此外,电子设备100可以检查来自所耦合配件的ADC值和标签信息,并识别相应配件的ID。
随后,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203,以根据所识别的ID从服务器自动下载软件程序。具体地,如果所识别的ID信息没有存储在存储器中,则电子设备100确定不存在所耦合配件已经与电子设备100耦合过的历史,并从服务器下载与所识别的ID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
随后,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205以自动安装所下载的软件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0提供选项以便能够确定是否自动安装所下载的软件程序。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中能够在耦合配件时自动安装软件程序的单元的图。
参考图2B,电子设备100包括用于识别可以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配件的ID的单元211。具体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用于感测耦合了配件的识别管脚的单元以及用于感测耦合了ADC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所有类型配件中的每一个提供用于对配件的识别管脚耦合加以感测的单元和用于感测ADC耦合的单元。
此外,电子设备100包括用于根据所识别的ID从服务器自动下载软件程序的单元213。此外,电子设备100包括可以执行通信连接的通信系统。
此外,电子设备100包括用于自动安装所下载的软件程序的单元215。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用于映射和存储所识别的ID信息和所下载的软件程序的单元。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100中根据配件的ADC值下载和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3,电子设备100在步骤301识别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然后进行到步骤303以检查耦合了配件。在这种情况下,配件包括可以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保护壳、耳机盖、电子笔、扬声器、耳机和适配器。
随后,在步骤305,电子设备100检查配件的ADC值。换言之,电子设备100识别在附着到配件的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并检查ADC值范围。
随后,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307以检查所检查的ADC值是否与预存储的ADC值相同。换言之,电子设备100检查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配件的ADC值是否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
如果检查到的ADC值与预存储的ADC值相同,则电子设备100确定存在当前耦合的配件已与电子设备100耦合过的历史并结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检查到的ADC值不与预存储的ADC值相同,则电子设备100在步骤309访问预设的服务器,并确定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
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电子设备100在步骤311从服务器下载与相应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然后进行到步骤313以安装软件程序。随后,电子设备100结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例如,如图6A所示,通过识别附着到保护壳的识别管脚601与电子设备10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电子设备100可以检查到电子设备100被保护壳覆盖。随后,电子设备100测量保护壳的ADC603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如果相应的ADC值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则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然后自动安装与相应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图7A所示,通过识别附着到电子笔的识别管脚701与电子设备10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电子设备100可以检查到电子设备100与电子笔耦合。随后,电子设备100测量电子笔的ADC703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以检查ADC值范围,如果相应的ADC值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则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然后自动安装与相应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例如,如图9所示。作为另一示例,如图8A所示,通过识别附着到耳机盖的识别管脚801与电子设备100的设备识别端口152耦合,电子设备100可以检查到电子设备100与耳机盖耦合。随后,电子设备100测量耳机盖的ADC803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以检查ADC值范围,如果相应的ADC值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则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然后自动安装与相应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例如,如图10所示。
另一方面,如果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检查到的ADC值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电子设备100结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100中根据配件上的标签信息来下载和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4,电子设备100在步骤401识别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然后进行到步骤403以检查电子设备100与配件耦合。在这种情况下,配件包括可以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保护壳、耳机盖和电子笔。
随后,在步骤405,电子设备100检查配件的标签信息。换言之,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通信系统140从附着到配件的标签获得相应配件上的ID信息。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从保护壳的NFC标签获得相应保护壳上的ID信息。作为另一示例,电子设备100可以从电子笔的蓝牙标签检查相应电子笔上的ID信息。
随后,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407以检查所检查的标签信息是否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
如果检查到的标签信息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则电子设备100确定存在当前耦合的配件已与电子设备100耦合过的历史并结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检查到的标签信息不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则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409以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
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电子设备100在步骤411从服务器下载与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然后进行到步骤413以安装所下载的软件程序。随后,电子设备100结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例如,如图6B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识别附着到保护壳的识别管脚601以检查到电子设备100被保护壳覆盖。随后,电子设备100可以从保护壳的NFC标签613获得标签信息,如果相应的标签信息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则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然后自动安装与相应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如图7B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识别附着到电子笔的识别管脚711以检查到电子设备与电子笔耦合。随后,电子设备100可以从电子笔的蓝牙标签713获得标签信息,如果相应的标签信息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则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然后自动安装与相应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例如,如图9所示。作为另一示例,如图8B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识别附着到耳机盖的识别管脚801以检查到电子设备与耳机盖耦合。随后,电子设备100可以从耳机盖的蓝牙标签813获得标签信息,如果相应的标签信息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100中,则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然后自动安装与相应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例如,如图10所示。
另一方面,如果服务器中不存在与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电子设备100结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在电子设备100中根据配件上的ADC值和标签信息来下载和安装软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5,电子设备100在步骤501识别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然后进行到步骤503以检查电子设备100与配件耦合。在这种情况下,配件包括可以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保护壳、耳机盖和电子笔。
随后,在步骤505,电子设备100检查配件的ADC值。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感测附着到配件的ADC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以检查ADC值范围。
随后,电子设备100基于检查到的ADC值范围确定配件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假定电子设备100针对所有类型配件中的每一个预设并且预存储了ADC值范围。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假定根据配件预设了通信技术。例如,可以预设保护壳通过NFC技术来进行通信,耳机盖和电子笔通过蓝牙技术来进行通信。
如果通过检查ADC值范围确定所耦合的配件是保护壳,则电子设备100进行到步骤509以检查NFC标签信息。例如,如果检查的ADC值范围是10到20,从而表示保护壳,则电子设备100可以驱动NFC通信模块以从保护壳的NFC标签获得标签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标签信息可以包括保护壳的ID。
如果通过检查ADC值范围确定所耦合的配件是耳机盖,则电子设备100进行到步骤511以检查蓝牙标签信息。例如,如果检查的ADC值范围是30到40,从而表示耳机盖,则电子设备100可以驱动蓝牙通信模块以从耳机盖的蓝牙标签获得标签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标签信息可以包括耳机盖的ID。
如果通过检查ADC值范围确定所耦合的配件是电子笔,则电子设备100进行到步骤513以检查蓝牙标签信息。例如,如果检查的ADC值范围是50到60,从而表示电子笔,则电子设备100可以驱动蓝牙通信模块以从电子笔的蓝牙标签获得标签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标签信息可以包括电子笔的ID。
随后,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515以检查所检查的标签信息是否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
如果检查到的标签信息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则电子设备100确定存在当前耦合的配件已与电子设备100耦合过的历史并结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检查到的标签信息不与预存储的标签信息相同,则电子设备100进行至步骤517以检查服务器中是否存在与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
如果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电子设备100在步骤519从服务器下载与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然后进行到步骤512以安装所下载的软件程序。这里,下载并安装的软件程序可以是设计为使得软件程序的颜色、标志和图案与耦合到电子设备100的配件的颜色、标志和图案协调的软件程序。例如,在电子设备100被三星电子保护壳覆盖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针对三星电子保护盖而设计的主题,如图9A所示。作为另一示例,在电子设备100被颜色和图案彼此不同的保护盖覆盖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下载并自动安装与每个保护盖的颜色和图案协调的主题,如图9B所示。在在这种情况下,下载并自动安装的主题是考虑到设置在保护盖上的窗口的位置而设计的主题,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设置在保护盖不同位置处的窗口显示简单的软件程序。作为另一示例,在电子设备耦合到花朵形状的耳机盖时,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并自动安装包括花朵的主题。随后,电子设备100结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服务器中存在与检查到的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电子设备100结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
尽管为了方便在以上描述中主要描述了主题作为下载、安装的软件程序的示例,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可以包括可以实现在电子设备100中的所有软件程序。例如,在能够识别指纹的电子笔与电子设备100耦合的情况下,电子设备100可以从服务器下载需要用户识别过程的软件程序并自动安装该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控制安装在电子设备100中的应用,则电子设备100的用户可以在通过电子笔成功执行用户识别之后控制应用。
说明书中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和所有功能操作可以以计算机软件、固件或包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等同结构的硬件来实现,或以其中一个或两个的组合的形式来实现。此外,说明书中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由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或者控制设备的操作。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基板、存储设备、影响机器可读微波流的材料的配置或者其中一个或两个的组合。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多处理器或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装置、设备和机器。装置可以包括代码,所述代码被添加到硬件中并且产生用于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环境,例如,代码配置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者其中一个或两个的组合。
尽管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具体实施例,然而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型。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操作电子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电子设备来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标识ID;
由电子设备基于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至少一个软件程序;以及
由电子设备来安装接收到的软件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ID包括:识别电子设备的识别端口是否与附着到配件的识别管脚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ID包括:
由电子设备通过连接机构使电流流向配件;
由电子设备检测来自配件的返回电流或电压;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检测到的返回电流或电压来确定配件的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软件程序包括:
确定配件的ID是否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
如果配件的ID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则检查服务器处是否存在与配件的ID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以及
如果服务器处存在与配件的ID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下载所述软件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ID包括:从配件中包含的标签获得ID,
其中标签包括QR码、条形码、近场通信NFC标签、蓝牙标签或射频标识RFID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软件程序包括:
确定所识别的ID是否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
如果所识别的ID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则检查服务器处是否存在与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以及
如果服务器处存在与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接收所述软件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ID包括:
测量配件中包含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
根据测量的电压电平,基于ADC值来检查配件的类型;
驱动根据配件的类型而预设的通信模块;以及
通过驱动的通信模块从配件获得I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软件程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应用软件程序、固件、框架、应用编程接口、中间件和操作系统。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触敏显示器;
通信系统;
外部设备接口;以及
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
识别与电子设备耦合的配件的标识ID;
基于所识别的配件的ID来接收至少一个软件程序;以及
安装接收到的软件程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通过连接机构使电流流向配件;检测来自配件的返回电流或电压;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检测到的返回电流或电压来确定配件的ID。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确定配件的ID是否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如果配件的ID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则检查服务器处是否存在与配件的ID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以及如果服务器处存在与配件的ID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下载所述软件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从配件中包含的标签获得ID,其中标签包括QR码、条形码、近场通信NFC标签、蓝牙标签或射频标识RFID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确定所识别的ID是否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如果所识别的ID没有预存储在电子设备中,则检查服务器处是否存在与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以及如果服务器处存在与标签信息相对应的软件程序,则从服务器接收所述软件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的指令,以便:测量配件中包含的电阻器中流动的电压电平;根据测量的电压电平,基于ADC值来检查配件的类型;驱动根据配件的类型而预设的通信模块;以及通过驱动的通信模块从配件获得ID。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软件程序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应用软件程序、固件、框架、应用编程接口、中间件和操作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032226 | 2013-03-26 | ||
KR1020130032226A KR102072144B1 (ko) | 2013-03-26 | 2013-03-26 | 액세서리를 식별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77247A true CN104077247A (zh) | 2014-10-01 |
Family
ID=5073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14234.9A Pending CN104077247A (zh) | 2013-03-26 | 2014-03-25 | 用于识别配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295814A1 (zh) |
EP (1) | EP2784690B1 (zh) |
KR (1) | KR102072144B1 (zh) |
CN (1) | CN104077247A (zh) |
AU (1) | AU2014201424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0538A (zh) * | 2014-11-26 | 2016-06-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管理自其它电子装置的数据的使用的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5760797A (zh) * | 2014-10-31 | 2016-07-13 | 三星物产株式会社 | 用户终端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1813427A (zh) * | 2019-04-12 | 2020-10-23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45599A (zh) * | 2021-08-13 | 2021-11-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设备交互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
CN116567134A (zh) * | 2022-01-29 | 2023-08-0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外部配件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70870B2 (en) | 2005-06-24 | 2011-06-28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Extending digital artifacts through an interactive surface |
KR101418974B1 (ko) * | 2014-01-23 | 2014-07-14 | 김용석 | 스마트 단말기용 보호필름 관리시스템 |
US9892351B2 (en) * | 2014-11-11 | 2018-02-13 |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 Bluetooth low energy i(BLE)-based asset tag with integrated scanner fo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 asset-identifying code as a beacon transmission |
US20170123622A1 (en) * | 2015-10-28 | 2017-05-0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user-input accessory |
KR20180072389A (ko) | 2016-12-21 | 2018-06-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세서리에 대응하는 콘텐트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KR102503417B1 (ko) | 2018-07-31 | 2023-02-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타일러스 펜을 이용한 입력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KR102685738B1 (ko) * | 2024-03-12 | 2024-07-19 | 이솔정보통신 주식회사 | 인터랙티브 화이트보드 및 전자 교탁을 위한 스마트 펜 시스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83926A (en) * | 1996-11-05 | 1998-07-21 | Ericsson, Inc. |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ccessories connected to radiotelephone equipment |
US6725061B1 (en) * | 1999-01-12 | 2004-04-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accessories coupled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GB2378531B (en) * | 2001-07-11 | 2003-04-16 | Sendo Int Ltd | Software driver code usage |
US20030220988A1 (en) * | 2002-05-22 | 2003-11-27 | Hymel James A. |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n interface to control an accessory device |
TW583863B (en) * | 2002-09-13 | 2004-04-11 | Quanta Comp Inc | Multipl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mobile phone |
US7062261B2 (en) * | 2003-01-31 | 2006-06-1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Java-enabled accessories |
US7062260B2 (en) * | 2003-03-27 | 2006-06-13 | Nokia Corporation | Fetching application and driver for extension device from network |
US7305254B2 (en) * | 2003-07-17 | 2007-12-04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System and method of software transfer between a mobile phone and a mobile phone accessory |
DE60320427T2 (de) * | 2003-12-12 | 2009-05-07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Zubehörsidentifizierungsalgorithmus für Systemstecker |
US7164907B2 (en) * | 2004-01-13 | 2007-01-16 | Qualcomm Inc. | Automated over the air plug-in device recognition and software driver download |
EP1794935A4 (en) * | 2004-10-01 | 2011-07-2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ONTEXT-BASED CONNECTIVITY FOR MOBILE DEVICES |
FR2906667B1 (fr) * | 2006-10-02 | 2009-01-16 | Eastman Kodak Co | Production de codes visuels pour l'appariement d'equipements electroniques. |
TWI405990B (zh) * | 2009-10-21 | 2013-08-21 | Htc Corp | 電子裝置及其辨識電子配件之方法 |
US8180397B2 (en) * | 2009-10-28 | 2012-05-1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ccessor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 improved accessory for use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same |
US8620215B2 (en) * | 2010-08-05 | 2013-12-31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Personalization of a mobile communcation device |
KR101670055B1 (ko) * | 2010-08-30 | 2016-11-0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적용한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상기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
-
2013
- 2013-03-26 KR KR1020130032226A patent/KR102072144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3-12 AU AU2014201424A patent/AU201420142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03-25 EP EP14161418.0A patent/EP2784690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3-25 CN CN201410114234.9A patent/CN104077247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3-26 US US14/226,669 patent/US2014029581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60797A (zh) * | 2014-10-31 | 2016-07-13 | 三星物产株式会社 | 用户终端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5630538A (zh) * | 2014-11-26 | 2016-06-0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管理自其它电子装置的数据的使用的电子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11813427A (zh) * | 2019-04-12 | 2020-10-23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45599A (zh) * | 2021-08-13 | 2021-11-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设备交互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
CN113645599B (zh) * | 2021-08-13 | 2024-10-2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设备交互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
CN116567134A (zh) * | 2022-01-29 | 2023-08-0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外部配件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6567134B (zh) * | 2022-01-29 | 2025-03-14 | 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外部配件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芯片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295814A1 (en) | 2014-10-02 |
KR20140117150A (ko) | 2014-10-07 |
EP2784690B1 (en) | 2019-07-17 |
EP2784690A2 (en) | 2014-10-01 |
AU2014201424A1 (en) | 2014-10-16 |
EP2784690A3 (en) | 2015-06-24 |
KR102072144B1 (ko) | 2020-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77247A (zh) | 用于识别配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US10739957B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 |
US11740764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context,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 |
KR102256052B1 (ko) | 웨어러블 전자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US9459759B2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contents use hist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KR102109111B1 (ko) | 애플리케이션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US20130247021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and uninstalling software | |
CN103677618A (zh) | 用于终端的文本识别设备和方法 | |
KR102035193B1 (ko) | 네트워크를 검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US9342172B2 (en) | Method of detecting protection cas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
US9870235B2 (en) | Recording events generated for performing a task through user equipment | |
CN103282869A (zh) | 触摸屏上的手指识别 | |
CN105264870A (zh) | 使用悬停输入的用户输入 | |
CN110837404A (zh) | 应用内部功能模块的快捷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0990032B (zh) | 应用程序安装方法及电子设备 | |
JP2016018334A (ja) | 入力操作補助具、入力操作補助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
US20120297326A1 (en) | Scalable gesture-based device control | |
CN105122192B (zh) | 防止触摸输入错误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 |
CN107391196B (zh) | 一种应用程序更新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5335650A (zh) | 电子设备及其软件安装/卸载系统及方法 | |
CN107291518B (zh) | 应用安装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8195407B (zh) | 一种距离状态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