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且组装效率高的冰箱。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包括具有开口侧的箱体、位于开口侧的抽屉式门体、以及连接箱体和抽屉式门体的门体支撑组件,所述门体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上的支撑座和与所述支撑座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冰箱的箱体上的滑杆,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上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沿所述抽屉式门体抽拉方向延伸形成的卡勾和止挡部,所述滑杆包括与箱体滑动连接的本体、形成在所述本体上且与卡勾形成卡扣连接的卡扣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上且与止挡部抵持的抵持片;所述箱体包括朝向抽屉式门体的内侧壁,所述卡勾自所述固定座朝所述内侧壁延伸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还包括自所述固定座朝所述内侧壁延伸形成的侧翼,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所述侧翼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挡部为自所述侧翼的前边缘内凹形成的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翼与卡勾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卡勾的外侧,所述本体具有位于所述侧翼和卡勾之间的右侧壁,所述卡扣部和抵持片分别自所述右侧壁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翼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右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卡持框,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卡持框上,所述本体插入在所述卡持框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框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侧壁,所述止挡部为自所述第一侧壁的前侧缘内凹形成的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框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框包括与第一侧壁相连的顶壁,所述卡勾自所述顶壁朝本体延伸形成,所述本体包括与所述顶壁抵持的连接壁,所述卡扣部为开设在所述连接壁的卡扣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包括朝向抽屉式门体的内侧壁,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和自所述第一固定部朝内侧壁弯折延伸形成且与所述卡持框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止挡部为自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前侧缘内凹形成的缺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冰箱组装效率的门体支撑组件的组装方法。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体支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箱体和与所述箱体匹配的抽屉式门体,所述箱体具有朝向所述抽屉式门体的内侧壁,所述抽屉式门体具有朝向所述内侧壁的后壁;
S2:提供门体支撑组件,所述门体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与所述支撑座配合的滑杆,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座、及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卡勾和止挡部,所述滑杆包括本体、及形成在所述本体上的卡扣部和抵持片;
S3:将支撑座的固定座固定在抽屉式门体的后壁上,将滑杆的本体滑动设置在箱体上,支撑座的卡勾和止挡部沿抽屉式门体的抽拉方向延伸;
S4:将抽屉式门体朝滑杆方向移动使卡勾扣合到卡扣部上,进而再将抽屉式门体以卡扣部为轴心朝箱体的内侧壁扭转以使抵持片抵持到止挡部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支撑组件的组装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5:提供紧固件,以将支撑座和滑杆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卡勾和止挡部,在滑杆上分别设置与卡勾形成卡扣配合的卡扣部和与止挡部抵持的抵持片,使得滑杆与支撑座装配后,支撑座将无法向前后和向下移动,从而便于冰箱的组装,能有效的提高冰箱的组装效率,而本发明所提供的门体支撑组件的组装方法,由于先使卡勾和卡扣部配合,再扭转抽屉式门体,使抵持片抵持到止挡部上,所以其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助于提高冰箱的组装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冰箱包括箱体1、门体2、以及连接箱体1和门体2的门体支撑组件30。箱体1具有对应门体2的开口侧13和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轨(未图示)。门体2设置在开口侧13上。门体2包括抽屉式门体23和双开门24。抽屉式门体23具有前壁21和与前壁21相对设置的后壁22、分别与后壁22相邻设置且位于后壁22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壁25、下壁26。箱体1包括朝向抽屉式门体23的内侧壁(未图示)。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与箱体1的内侧壁相对设置,且箱体1的内侧壁位于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的后方。
门体支撑组件30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包括设置在抽屉式门体23上的支撑座3、滑动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杆5。支撑座3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上。滑杆5与箱体1的滑轨配合,且滑杆5可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在滑轨上滑动。滑杆5与滑轨之间的配合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配合方式相同,故在此不在赘述。
支撑座3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上的固定座31、自固定座31朝后弯折延伸形成的卡勾32、自固定座31朝后弯折延伸形成的侧翼33、以及形成在侧翼33上的止挡部34。该侧翼33和卡勾32沿所述抽屉式门体23抽拉方向延伸。由于箱体1的内侧壁位于后壁22的后方,固定座31固定在后壁22上,所以卡勾32自固定座31朝后弯折延伸形成,即是:卡勾32自固定座31朝箱体1的内侧壁弯折延伸形成。
止挡部34为自侧翼33的前边缘内凹形成的缺口。侧翼33与卡勾32平行设置,且侧翼33位于卡勾32的外侧。固定座31上开设有螺纹孔35,并通过紧固件36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上。
滑杆5包括本体57、形成在本体57上且与支撑座3的卡勾32形成卡扣连接的卡扣部55、以及形成在本体57上且与止挡部34抵持的抵持片56。本体57与箱体1滑动连接。本体57设置在箱体1的滑轨上。本体57包括左侧壁51、与左侧壁51相对设置的右侧壁52、连接左侧壁51和右侧壁52的连接壁53、以及由左侧壁51、右侧壁52和连接壁53围设形成的杆腔54。卡扣部55与抵持片56分别自右侧壁52朝两个相反的方向弯折延伸。
上述卡扣部55与支撑座3的卡勾32配合,实现卡扣连接,防止支撑座3向前和向下移动。上述抵持片56抵持在支撑座3的止挡部34上,与该止挡部34配合,防止支撑座3向后移动。在支撑座3和滑杆5组装后,侧翼33部分插入到杆腔54内,上述右侧壁52位于侧翼33和卡勾32之间,且与侧翼33、卡勾32平行设置,此时,可防止支撑座3左右移动。
侧翼33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7,第一通孔37的周边向外外翻有翻边371。右侧壁52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7对应的第二通孔58。通过在该第一通孔37和第二通孔58内设置紧固件36以加强支撑座3与滑杆5之间的连接。第一通孔37呈对角设置,通过此种设置,可进一步加强支撑座3与滑杆5的配合。
支撑座3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座31和侧翼33上的第一加强筋38、以及设置在固定座31与侧翼33之间的第二加强筋39。第一加强筋38为平行设置的四个。每个第一加强筋38跨侧翼33和固定座31设置。第二加强筋39设置在固定座31和侧翼33相交的弯折处,且与第一加强筋38之间呈间隔设置。
请结合图15,门体支撑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S1至S5步骤。
S1:提供箱体1和与箱体1匹配的抽屉式门体23,箱体1具有朝向抽屉式门体23的内侧壁和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轨,抽屉式门体23具有朝向内侧壁的后壁22、分别与后壁22相邻设置且位于后壁22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壁25、下壁26、以及与后壁22相对设置的前壁21。
S2:提供门体支撑组件30,门体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座3和与支撑座3配合的滑杆5。
支撑座3包括固定座31、自固定座31弯折延伸形成的卡勾32和侧翼33、以及形成在侧翼33上的止挡部34。止挡部34为自侧翼33的前边缘内凹形成的缺口。侧翼33与卡勾32平行设置,且侧翼33位于卡勾32的外侧。固定座31上开设有螺纹孔35。
滑杆5包括本体57、形成在本体57上且可与支撑座3的卡勾32形成卡扣连接的卡扣部55、以及形成在本体57上且可与止挡部34抵持的抵持片56。本体57包括左侧壁51、与左侧壁51相对设置的右侧壁52、连接左侧壁51和右侧壁52的连接壁53、以及由左侧壁51、右侧壁52和连接壁53围设形成的杆腔54。
S3:将支撑座3的固定座31通过紧固件36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上,支撑座3的卡勾32和侧翼33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延伸。将滑杆5的本体57滑动设置在箱体1的滑轨上,滑杆5可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在箱体1上移动。
S4:将抽屉式门体23以向前倾斜的方式朝滑杆5方向移动直至卡勾32扣合到卡扣部55上,进而再将抽屉式门体23以卡扣部55为轴心朝箱体1的内侧壁扭转以使抵持片56抵持到止挡部34上。
在本实施例中,抽屉式门体23以向前倾斜的方式朝滑杆5方向移动时,滑杆5的右侧壁52首先插入至卡勾32和侧翼33之间,然后卡勾32再扣合到卡扣部55上。
由于,卡勾32与卡扣部55之间形成卡扣连接,止挡部34与抵持片56抵持,从而支撑座3无法前后和向下移动,又由于,卡勾32和侧翼33分别位于右侧壁52的两侧,从而使支撑座3无法左右移动,所以,当滑杆5和支撑座3配合后,支撑座3将无法再前后左右和向下移动。
S5:提供紧固件36,以将支撑座3和滑杆5紧固连接。
请参见图1、图8至图14,为用在冰箱内的另外一种门体支撑组件40。该门体支撑组件40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上的支撑座6和滑动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杆8。滑杆8与箱体1的滑轨配合。滑杆8可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在滑轨上移动。门体支撑组件40为对称设置的两个。
支撑座6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上的固定座61、与固定座61连接的卡持框62、设置在卡持框62上的卡勾64、以及止挡部63。卡勾64、止挡部63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延伸。卡持框62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止挡部63包括形成在卡持框62上的第一止挡部631和形成在固定座61上的第二止挡部632。
固定座61包括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上的第一固定部611、自第一固定部611朝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部612、设置在第一固定部611和第二固定部612上的第一加强筋615、以及设置在第一固定部611和第二固定部612之间的第二加强筋616。第二止挡部632为自第二固定部612前侧缘内凹形成的缺口。
第一固定部61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613,并通过紧固件614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上。第一加强筋615为平行设置的四个。每个第一加强筋615跨第一固定部611和第二固定部612设置。第二加强筋616设置在第一固定部611和第二固定部612相交的弯折处,且与第一加强筋615之间呈间隔设置。
卡持框62包括固定在第二固定部612上的第一侧壁621、与第一侧壁62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622、连接第一侧壁621和第二侧壁622的顶壁623、以及由第一侧壁621、第二侧壁622和顶壁623围设形成的卡持腔625。第一止挡部631为自第一侧壁621的前侧缘内凹形成的缺口。第二止挡部632与第一止挡部631重叠设置。当然,止挡部63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可仅设置在卡持框62的第一侧壁621上,或者仅设置在第二固定部612上。卡勾64设置在顶壁623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勾64为自顶壁623向下弯折延伸形成。
滑杆8包括本体86、形成在本体86上且与卡勾64形成卡扣连接的卡扣部85、以及形成在本体86上且与止挡部63抵持的抵持片84。本体86与箱体1滑动连接。本体86滑动设置在箱体1的滑轨上。本体86包括左侧壁81、与左侧壁81相对设置的右侧壁82、以及连接左侧壁81和右侧壁82的连接壁83。卡扣部85为开设在连接壁83上的卡扣槽。抵持片84自右侧壁82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支撑座6和滑杆8组装后,滑杆8部分收容在卡持框62的卡持腔625内,从而防止支撑座6左右移动。具体为:左侧壁81与第二侧壁622抵持,连接壁83与顶壁623抵持,右侧壁82与第一侧壁621抵持。卡扣槽85与卡勾64卡扣配合,防止支撑座6向下和向前移动。抵持片84与止挡部63抵持,防止支撑座6向后移动。
第一侧壁62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624。右侧壁82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7对应的第二通孔87。通过在该第一通孔524和第二通孔87内设置紧固件614以加强支撑座3与滑杆5之间的连接。
请结合图15,门体支撑组件40的组装方法包括S1至S5步骤。
S1:提供箱体1和与箱体1匹配的抽屉式门体23。箱体1具有朝向抽屉式门体23的内侧壁和设置在箱体1上的滑轨。抽屉式门体23具有朝向内侧壁的后壁22、分别与后壁22相邻设置且位于后壁22的上方和下方的上壁25、下壁26、以及与后壁22相对设置的前壁21。
S2:提供门体支撑组件40,门体支撑组件40包括支撑座6和与支撑座6配合的滑杆8。
支撑座6包括固定座61、与固定座61连接的卡持框62、设置在卡持框62上的卡勾64、以及止挡部63。止挡部63包括形成在卡持框62上的第一止挡部631和形成在固定座61上的第二止挡部632。
卡持框62包括固定在固定座61上的第一侧壁621、与第一侧壁62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622、连接第一侧壁621和第二侧壁622的顶壁623、以及由第一侧壁621、第二侧壁622和顶壁623围设形成的卡持腔625。第一止挡部631为自第一侧壁621的前侧缘内凹形成的缺口。第二止挡部631为自固定座61的前侧缘内凹形成的缺口。第一止挡部631和第二止挡部632重叠设置。卡勾64为自顶壁623向下弯折延伸形成。
滑杆8包括本体86、形成在本体86上且可与卡勾64形成卡扣连接的卡扣部85、以及形成在本体86上且可与止挡部63抵持的抵持片84。本体86包括左侧壁81、与左侧壁81相对设置的右侧壁82、以及连接左侧壁81和右侧壁82的连接壁83。卡扣部85为开设在连接壁83上的卡扣槽。抵持片84自右侧壁82一侧弯折延伸形成。
S3:将支撑座6的固定座61通过紧固件614固定在抽屉式门体23的后壁22上,支撑座6的卡勾64和止挡部63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延伸。卡持框62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延伸。将滑杆8的本体86滑动设置在箱体1的滑轨上。滑杆5可沿抽屉式门体23的抽拉方向在箱体1上移动。
S4:将抽屉式门体23以向前倾斜的方式朝滑杆8方向移动直至卡勾64扣合到卡扣槽85内,进而再将抽屉式门体23以卡扣槽85为轴心朝箱体1的内侧壁扭转以使抵持片84抵持到止挡部63上。
在本实施例中,抽屉式门体23以向前倾斜的方式朝滑杆8方向移动时,滑杆8的本体86首先进入到卡持腔625内,然后卡勾64再扣合到卡扣槽85内。
由于卡扣槽85与卡勾64卡扣配合,抵持片84与止挡部63抵持,从而使得支撑座6无法前后和向下移动,又由于,左侧壁81与第二侧壁622抵持,连接壁83与顶壁623抵持,右侧壁82与第一侧壁621抵持,从而使得支撑座6无法左右移动,所以,当滑杆8和支撑座6配合后,支撑座6将无法向下和前后左右移动。
S5:提供紧固件614,以将支撑座3和滑杆5紧固连接。
综上所述,上述冰箱通过在支撑座3、6设置卡勾32、64和止挡部34、63,在滑杆5、8上分别设置有卡勾32、64形成卡扣配合的卡扣部55、85、与止挡部34、63抵持的抵持片56、84,使得滑杆5、8与支撑座3、6装配后,支撑座3、6将无法向前后和向下移动,从而方便了冰箱的组装,有效的提高了冰箱的组装效率。上述门体支撑组件30、40的组装方法,由于先使卡勾32、64和卡扣部55、85配合,再扭转抽屉式门体23,使抵持片56、84抵持到止挡部34、63上,所以其方法简单,易操作,从而提高了冰箱的组装效率。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