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7851B - 儿童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儿童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57851B CN104057851B CN201410105043.6A CN201410105043A CN104057851B CN 104057851 B CN104057851 B CN 104057851B CN 201410105043 A CN201410105043 A CN 201410105043A CN 104057851 B CN104057851 B CN 1040578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rest
- child safety
- backboard
- seat
-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包括背板、头靠以及安全带。头靠设置在背板上,并可相对所述背板上下移动。头靠具有斜导部,设置在头靠下侧。斜导部朝上方内凹。安全带穿设于背板与头靠之间。当乘坐者乘坐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上并扣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滑动地接触头靠,所述头靠向下移动使斜导部驱动安全带往头靠的中心靠拢。头靠的高度可任意调整,安全带的肩带区段在调整头靠高度时自动地相应变化,使得肩带区段完整包覆乘坐者颈部,提高儿童安全座椅对于乘坐者的束缚力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带定位控制的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许多儿童安全座椅使用三段式安全带或五段式安全带作为将儿童固定在座椅上的载具。安全带活动设置在座椅上,通过延伸安全带的长度让儿童方便坐上座椅,并且通过缩短安全带的长度将儿童平稳固定在座椅上。安全座椅包括头靠以及背板,安全带的两个上端肩带经过儿童肩膀穿设于头靠与背板的连结处,安全带的下端束带经过儿童胯下或腰部连结到背板底部。传统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与背板的连结处为水平接面,安全带沿着水平接面滑动时,两个上端肩带的间距保持固定,无法有效拘束儿童的肩膀,并容易从儿童肩膀滑落造成安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定位控制的儿童安全座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座椅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儿童安全座椅包括背板、头靠以及安全带,头靠设置在背板上,并可相对所述背板上下移动。头靠具有斜导部,设置在头靠下侧,斜导部朝上方内凹。安全带穿设于背板与头靠之间。当乘坐者乘坐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上并扣上安全带时,安全带滑动地接触头靠,所述头靠向下移动使斜导部驱动安全带往头靠的中心靠拢。
优选地,所述斜导部设置于所述头靠下缘。
优选地,背板具有开口,设置在背板邻近头靠的一端,安全带通过开口从背板的一侧穿越到背板的另一相对侧。
优选地,斜导部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斜导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呈现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分别为平面或者弧面。
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座椅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与有益效果:由于斜导部具有内凹区,安全带沿着斜导部移动时,安全带的两个肩带区段会顺着内凹区滑动更靠近彼此,肩带区段的间距收窄以合身地包覆乘坐者的颈部。此外,使用者可调整头靠的高度,安全带的肩带区段在改变头靠高度时自动地相应调整肩带区段的间距,提高儿童安全座椅对于乘坐者的束缚力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另一操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在另一操作模式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10’ 儿童安全座椅
12 背板
14 头靠
16 安全带
161 上端
18、18’ 斜导部
181 侧端
183 中间区段
185 第一面
187 第二面
20 开口
I 空隙
θ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10的示意图。儿童安全座椅10包括背板12、头靠14以及安全带16。头靠14设置在背板12上,并可相对背板12上下移动。头靠14与背板12之间具有空隙I可供安全带16穿越,空隙I是头靠14与背板12的前後间距差。安全带16的部分带体(未示于图中)位于背板12的后方,另一部分带体则位于背板12的前方。换句话说,安全带16穿设于背板12与头靠14之间,安全带16可通过卷放机构(未示于图中,通常设置在背板12后方)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拉长或缩短,使得儿童安全座椅10适应于不同身高与体型的乘坐者(婴幼儿)。优选地,头靠14活动设置在背板12上。头靠14相对于背板12移动以调整头靠14的高度时,安全带16所显露于儿童安全座椅10前侧的长度会被头靠14掩盖而自动产生相应的长度变化。
如图1所示,头靠14具有斜导部18,设置在头靠14的下侧(例如最下缘的位置),且斜导部18朝上方内凹。背板12具有开口20,设置在背板12邻近头靠14的上端。开口20可供安全带16通过,让安全带16从背板12的一侧(后侧)穿越到背板12的另一相对侧(前侧)。当头靠14相对背板12下移以降低头靠14的高度时,安全带16会沿着斜导部18滑动,即斜导部18施压于安全带16,使得安全带16沿着斜导部18的结构面产生侧向移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斜导部18是一种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两侧端181的高度低于弧形结构中间区段183的高度,意即斜导部18朝儿童安全座椅10的上方呈内凹结构。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10在另一操作模式的示意图。当头靠14滑动地接触安全带16,斜导部18会驱动安全带16往头靠14的中心(意即往斜导部18的中间区段183)靠拢,如图2所示。在安全带16的两个上端161会分别从弧形斜导部18的两侧端181移向中间区段183,使两个上端161并拢靠近,两个上端161的间距会随着安全带16顺着斜导部18之下移进而缩短,有助于完整包覆身材较小的乘坐者的肩部,强化安全带16对乘坐者的束缚力。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10’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儿童安全座椅10’包括背板12、头靠14以及安全带16。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头靠14的斜导部18’是一种具转折夹角的结构。斜导部18’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面185与第二面187。第一面185和第二面187可选择性设计成平面或弧面,根据设计需求而定。第一面185与第二面187之间呈现夹角θ。夹角θ的数值小于一百八十度,意即斜导部18’朝儿童安全座椅10’的上方呈内凹结构。其中,斜导部18’两端的高度低于斜导部18’中段的高度。
请参阅图3与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10’在另一操作模式的示意图。在调整头靠14的高度的过程中,使用者将头靠14下移,头靠14的下端施压于安全带16,安全带16沿着斜导部18’的结构面滑动而往头靠14的中心靠拢,使安全带16的两个上端161移到内凹区的夹角θ的位置,如图4所示。这样一来,斜导部18’就能缩短安全带16的两个上端161的间距,使得安全带16可以更贴近乘坐者的肩部防止脱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座椅在头靠邻近背板的下端设置斜导部,斜导部具有内凹,且内凹朝儿童安全座椅的上方凹陷。没有乘坐者时,安全带垂直向下不会抵触于头靠。当乘坐者乘坐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上并扣上安全带时,因为肩膀提供宽度间距(例如胸腔厚度)使安全带抵顶头靠,让安全带可滑动地接触头靠。头靠相对于安全带向下移动时,斜导部的内凹会牵引安全带的两个上端(肩带区段)分别从头靠的左右两侧往头靠中心移动,意即安全带的肩带区段会彼此靠拢。由于头靠相对背板的移动可致发安全带沿着斜导部向中心靠拢之作动,故当乘坐者体型较小,头靠向下方移动距离较大,则安全带的上端(肩带区段)的中心靠拢幅度相应较大,有助于更紧密包覆乘坐者的肩部;另一方向,当乘坐者体型较大,头靠的移动距离较小,安全带的上端(肩带区段)的中心靠拢幅度相应较小,安全带可适当对应乘坐者的肩部,以提供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儿童安全座椅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与有益效果:由于斜导部具有内凹区,安全带沿着斜导部移动时,安全带的两个肩带区段会顺着内凹区滑动更靠近彼此,肩带区段的间距收窄以合身地包覆乘坐者的肩部。此外,使用者可调整头靠的高度,安全带的肩带区段在改变头靠高度时自动地相应调整肩带区段的间距,提高儿童安全座椅对于乘坐者的束缚力及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头靠,设置在所述背板上,并可相对所述背板上下移动,所述头靠具有斜导部,设置在所述头靠下侧,所述斜导部朝上方内凹,并且所述斜导部的底边中心位置高于所述斜导部的底边两端;
安全带,穿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头靠之间,当乘坐者乘坐于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上并扣上安全带时,所述安全带滑动地接触所述头靠,所述头靠向下移动使所述斜导部驱动所述安全带往所述头靠的中心靠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部设置于所述头靠下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具有开口,设置在所述背板邻近所述头靠的一端,所述安全带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背板的一侧穿越到所述背板的另一相对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部为弧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呈现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分别为平面或者弧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361852790P | 2013-03-21 | 2013-03-21 | |
US61/852,790 | 2013-03-21 | ||
US14/218,937 | 2014-03-18 | ||
US14/218,937 US9381834B2 (en) | 2013-03-21 | 2014-03-18 | Child safety sea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57851A CN104057851A (zh) | 2014-09-24 |
CN104057851B true CN104057851B (zh) | 2017-03-01 |
Family
ID=5154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05043.6A Active CN104057851B (zh) | 2013-03-21 | 2014-03-20 | 儿童安全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578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02670A (zh) * | 2015-05-13 | 2015-07-29 | 上海童璨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0-1-2-3组带isofix接口连接器的儿童安全座椅 |
CN107826001B (zh) * | 2016-09-16 | 2020-05-22 |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脚以及其儿童安全座椅总成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91348B1 (en) * | 2000-07-31 | 2002-12-10 | Cosco Management, Inc. | Child vehicle seat with child-restraint harness adjustment mechanism |
CN102341268A (zh) * | 2009-01-27 | 2012-02-01 | 葛莱儿婴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高度可调整安全带与头枕的儿童安全座椅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26493B2 (en) * | 2000-09-22 | 2003-09-30 | Cosco Management, Inc. | Juvenile carrier with juvenile-restraint harness adjustment mechanism |
WO2010075531A2 (en) * | 2008-12-23 | 2010-07-01 |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 Child safety seat with height adjustable harness |
EP2391525B1 (en) * | 2009-01-27 | 2014-06-25 |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 Child safety seat harness tensioning device |
US8226162B2 (en) * | 2009-09-11 | 2012-07-24 | Campbell Corey A | Child safety seat |
-
2014
- 2014-03-20 CN CN201410105043.6A patent/CN1040578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91348B1 (en) * | 2000-07-31 | 2002-12-10 | Cosco Management, Inc. | Child vehicle seat with child-restraint harness adjustment mechanism |
CN102341268A (zh) * | 2009-01-27 | 2012-02-01 | 葛莱儿婴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高度可调整安全带与头枕的儿童安全座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57851A (zh) | 2014-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81834B2 (en) | Child safety seat | |
KR101866149B1 (ko) | 폭과 길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카시트 | |
CN103568890B (zh) | 儿童座椅 | |
CN103192747B (zh) | 儿童座椅 | |
CN203543727U (zh) | 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安全座椅 | |
CN204547845U (zh) |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
US8348340B2 (en) | Seat structure | |
CN105416114B (zh) | 肩带高度调整机构 | |
CN104627117B (zh) | 缓冲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 |
CN104057851B (zh) | 儿童安全座椅 | |
CN111422112B (zh) |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可调式头靠 | |
CN203681326U (zh) | 一种具有安全带调节功能的儿童座椅 | |
WO2021114706A1 (zh) | 安全座椅 | |
CN205345154U (zh) | 一种童车座椅前后调节装置 | |
CN217218608U (zh) | 一种安全带调节结构、靠背结构及座椅 | |
CN206436870U (zh) | 一种儿童座椅的安全带调节装置 | |
CN203410328U (zh) | 儿童安全座椅 | |
CN103395383B (zh) | 儿童安全座椅 | |
CN101311028B (zh) | 儿童座椅 | |
JP2017119463A (ja) |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ショルダアンカ取付け構造 | |
CN204452124U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倾角调节机构 | |
US12187171B2 (en) | Safety belt adjusting structure, and child safety seat | |
CN205395835U (zh) | 儿童安全座椅的头枕调节机构 | |
CN205836588U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升降调节机构 | |
CN105059146B (zh) |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