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2121A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52121A CN104052121A CN201410284602.4A CN201410284602A CN104052121A CN 104052121 A CN104052121 A CN 104052121A CN 201410284602 A CN201410284602 A CN 201410284602A CN 104052121 A CN104052121 A CN 104052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agement system
- charger
- low
- contactor
- battery mana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821 Contact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高压接触器和低压接触器,电池管理系统与高压接触器的线圈连接,充电机通过高压接触器的触点与动力电池组连接,低压接触器的线圈与充电机连接,充电机通过低压接触器的触点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充电机的低压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池管理系统的CAN信号输出端与充电机的CAN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避免了因驾驶员误操作断开钥匙开关而可能损坏高压充电接触器,从根本上解决了纯电动客车的充电安全问题,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客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纯电动客车的动力电池组在充电时,需要闭合整车钥匙开关以采用钥匙电源为电池管理系统供电,如果钥匙开关断开,则电池管理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无法控制闭合充电接触器,导致动力电池组充不了电。在充电过程中,如果驾驶员误操作断开钥匙开关,可能会损坏充电接触器,影响整车安全。考虑到安全充电对整车的重要性,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充电控制方式,不需要闭合钥匙开关也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组的智能充电控制,从而确保整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不需要闭合钥匙开关也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组的智能充电控制,提高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和高压接触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输出端与高压接触器的线圈正端连接,所述高压接触器的线圈负端接地,所述充电机的高压端通过高压接触器的触点与动力电池组连接,该系统还包括低压接触器,所述低压接触器的线圈正端与充电机的低压输出端连接,低压接触器的线圈负端接地,低压接触器的触点输入端与充电机的低压输出端连接,低压接触器的触点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机的低压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信号输入端连接以传输充电确认信号;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CAN信号输出端与充电机的CAN信号输入端连接以传输充电电流设定信号。
所述的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所述低压接触器选用单刀双掷接触器,其触点常开端与充电机的低压输出端连接,其触点公共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输入端连接,其触点常闭端与钥匙开关连接。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充电机为低压接触器的线圈提供低压电源,该线圈通电后,低压接触器的触点吸合,充电机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低压电源;
(2)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到充电机通过低压线发送的充电确认信号后,为高压接触器的线圈提供低压电源,该线圈通电后,高压接触器的触点吸合;
(3)充电机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总线发送的充电电流设定信号后,按照电池管理系统设定的充电电流的大小为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充电机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工作电源,无需闭合整车钥匙开关,当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到充电确认信号后,即可控制闭合高压充电接触器,并通过CAN总线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组的智能充电控制,避免了因驾驶员误操作断开钥匙开关而可能损坏高压充电接触器,从根本上解决了纯电动客车的充电安全问题,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充电机2、高压接触器3和低压接触器4。电池管理系统1的低压输出端与高压接触器3的线圈正端连接,高压接触器3的线圈负端接地。充电机2的高压正端通过高压接触器3的触点与动力电池组5的正极连接,充电机2的高压负端与动力电池组5的负极连接。
低压接触器4选用单刀双掷接触器,低压接触器4的线圈正端与充电机2的低压输出端连接,低压接触器4的线圈负端接地;低压接触器4的常开触点输入端与充电机2的低压输出端连接,低压接触器4的常开触点输出端(即公共端)与电池管理系统1的低压输入端连接;低压接触器4的常闭触点输入端通过钥匙开关6与钥匙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充电机2的低压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1的低压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传输充电确认信号;电池管理系统1的CAN信号输出端与充电机2的CAN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传输充电电流设定信号。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
S1、充电机2为低压接触器4的线圈提供低压电源,该线圈通电后,低压接触器4的触点吸合,充电机2为电池管理系统1提供低压电源;
S2、电池管理系统1接收到充电机2通过低压线发送的充电确认信号后,为高压接触器3的线圈提供低压电源,该线圈通电后,高压接触器3的触点吸合;
S3、充电机2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1通过CAN总线发送的充电电流设定信号后,按照电池管理系统1设定的充电电流的大小为动力电池组5进行充电。
本发明采用充电机2为电池管理系统1提供低压工作电源,当电池管理系统1通过低压线接收到充电机2发送的充电确认信号时,控制高压接触器3的触点吸合,并通过CAN总线与充电机2通讯,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本发明无需闭合钥匙开关,从根本上解决了纯电动客车的充电安全问题,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机和高压接触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输出端与高压接触器的线圈正端连接,所述高压接触器的线圈负端接地,所述充电机的高压端通过高压接触器的触点与动力电池组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还包括低压接触器,所述低压接触器的线圈正端与充电机的低压输出端连接,低压接触器的线圈负端接地,低压接触器的触点输入端与充电机的低压输出端连接,低压接触器的触点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机的低压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信号输入端连接以传输充电确认信号;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CAN信号输出端与充电机的CAN信号输入端连接以传输充电电流设定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接触器选用单刀双掷接触器,其触点常开端与充电机的低压输出端连接,其触点公共端与电池管理系统的低压输入端连接,其触点常闭端与钥匙开关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充电机为低压接触器的线圈提供低压电源,该线圈通电后,低压接触器的触点吸合,充电机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低压电源;
(2)电池管理系统接收到充电机通过低压线发送的充电确认信号后,为高压接触器的线圈提供低压电源,该线圈通电后,高压接触器的触点吸合;
(3)充电机接收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CAN总线发送的充电电流设定信号后,按照电池管理系统设定的充电电流的大小为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84602.4A CN104052121A (zh) | 2014-06-24 | 2014-06-24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84602.4A CN104052121A (zh) | 2014-06-24 | 2014-06-24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52121A true CN104052121A (zh) | 2014-09-17 |
Family
ID=5150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84602.4A Pending CN104052121A (zh) | 2014-06-24 | 2014-06-24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5212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9762A (zh) * | 2015-12-14 | 2016-03-30 | 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515742B1 (en) | 2018-05-31 | 2019-12-2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able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electrical power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49508A (ja) * | 1995-11-20 | 1997-06-06 | Isuzu Motors Ltd | 電気自動車用電源装置 |
CN201726166U (zh) * | 2010-06-13 | 2011-01-2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充电系统 |
CN203261091U (zh) * | 2013-05-29 | 2013-10-30 | 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车辆的双充电枪及更多充电枪的快速充电系统 |
CN203967791U (zh) * | 2014-06-24 | 2014-11-26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
-
2014
- 2014-06-24 CN CN201410284602.4A patent/CN1040521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49508A (ja) * | 1995-11-20 | 1997-06-06 | Isuzu Motors Ltd | 電気自動車用電源装置 |
CN201726166U (zh) * | 2010-06-13 | 2011-01-26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充电系统 |
CN203261091U (zh) * | 2013-05-29 | 2013-10-30 | 重庆恒通电动客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车辆的双充电枪及更多充电枪的快速充电系统 |
CN203967791U (zh) * | 2014-06-24 | 2014-11-26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9762A (zh) * | 2015-12-14 | 2016-03-30 | 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449762B (zh) * | 2015-12-14 | 2019-01-11 | 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515742B1 (en) | 2018-05-31 | 2019-12-2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able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electrical power |
US10784020B2 (en) | 2018-05-31 | 2020-09-22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able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electrical power |
US11810696B2 (en) | 2018-05-31 | 2023-11-0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Power cable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electrical powe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05388B1 (en) | Modularised charging vehicle | |
IN2015DN00367A (zh) | ||
CN204706876U (zh) | 一种防止蓄电池过度放电的电路 | |
CN203596651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低压供电互锁电路 | |
CN204559137U (zh) | 一种纯电动车直流充电互锁控制电路 | |
CN204701471U (zh) | 一种电动车高压电安全保护电路 | |
CN104052121A (zh)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967791U (zh) | 一种纯电动客车智能充电控制系统 | |
CN105743146A (zh) | 终端电池及其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 |
CN203623399U (zh) | 一种充电快速插拔可防继电器失效的系统 | |
CN102638066A (zh) | 无极安全充电器电路 | |
CN104682506A (zh) | 蓝牙感应充电断电保护装置 | |
CN20514954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控制与保护系统 | |
CN204249958U (zh) | 一种纯电动客车高压互锁电路 | |
CN102570533A (zh) | 无极安全充电器电路 | |
CN203859564U (zh) | 电池装置、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 |
CN203911519U (zh) | 双电池保护器 | |
CN204712993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应急启动电源 | |
CN204633370U (zh) | 电波信号感应断电的数据线 | |
CN204304520U (zh) | 大容量可充电池充放保护器 | |
CN209072128U (zh) | 电池组充放电互锁装置 | |
CN207069627U (zh) | 一种车辆安全充电控制系统 | |
CN204623373U (zh) | 电源控制分配电路 | |
CN102064577A (zh) | 用于车载充电机的充电自锁结构 | |
CN204392128U (zh) | 一种发电机启动电源接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