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047962B -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 Google Patents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7962B
CN104047962B CN201410282697.6A CN201410282697A CN104047962B CN 104047962 B CN104047962 B CN 104047962B CN 201410282697 A CN201410282697 A CN 201410282697A CN 104047962 B CN104047962 B CN 104047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hole
outer ring
oil inlet
inlet passage
con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26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7962A (zh
Inventor
沈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hua Home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QING HENG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QING HENGF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QING HENG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826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47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47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7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7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7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锻件本体、第一锥形盲孔、第二锥形盲孔、盘状体、第一弧形过渡部、第二弧形过渡部、第一锥形筒体、安装盘体、第二锥形筒体、第一柱形盲孔与第二柱形盲孔,且第一柱形盲孔底部设有第一半球形储油槽,第一半球形储油槽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第二柱形盲孔底部设有第二半球形储油槽,第二半球形储油槽连接有第二进油通道,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二进油通道呈V形分布设置且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二进油通道均和进油孔相连通。本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的优点在于:精度高,易于保持成品的质量,强度高,预留储油槽使得成品外圈装配后润滑好,钢珠滚动顺畅。

Description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工程或汽车中应用最广的部件之一,大部分轴承主要包括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内圈组成,外圈通常在轴承座内或机械部件壳体内起支承作用,常见的轴承外圈多由外圈锻件经过精车加工而成,所以外圈锻件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加工后的成品外圈的质量,但是常见的外圈锻件存在着:结构强度低,精度低,后续加工不便,无预留储油槽易导致成品外圈装配后润滑度不够等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外圈锻件由于外壁直径是相同的,在机械设备上安装使用这种轴承时,会造成轴承的受力点不是很牢固,受力强度也不够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速精密组合轴承的外圈[申请号:201310162421.X],在外圈体的内圆中段设有中段圆柱面,在外圈体的内圆左段设有左段圆柱面,在外圈体的内圆右段设有右段圆柱面,左段圆柱面的直径大于中段圆柱面的直径,右段圆柱面的直径大于中段圆柱面的直径,左段圆柱面的右端部与中段圆柱面的左端部通过左滚道相连,中段圆柱面的右端部与右段圆柱面的左端部通过右滚道相连,在左段圆柱面左侧的外圈体的内圆设有第一密封槽,在右段圆柱面右侧的外圈体的内圆设有第二密封槽;在外圈体的轴向截面内,所述左滚道与右滚道均为一段圆弧形。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的未能彻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强度低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无形中降低了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且预留有储油槽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本体一端设有第一锥形盲孔,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盲孔,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与第二锥形盲孔对称设置从而在锻件本体的内侧形成盘状体,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底部与盘状体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部,所述的第二锥形盲孔的底部与盘状体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部,所述的第一弧形过渡部上设有若干第一柱形盲孔,且所述的第一柱形盲孔底部设有第一半球形储油槽,所述的第一半球形储油槽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所述的第二弧形过渡部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弧形过渡部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柱形盲孔,且所述的第二柱形盲孔底部设有第二半球形储油槽,所述的第二半球形储油槽连接有第二进油通道,所述的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二进油通道呈V形分布设置且所述的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二进油通道均和设置在锻件本体外壁上的进油孔相连通,所述的锻件本体包括小头端具有第一锥形盲孔的第一锥形筒体,所述的第一锥形筒体的大头端设有由五个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凸起体合围而成的安装盘体,所述的安装盘体连接有端部具有第二锥形盲孔且与第一锥形筒体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筒体,且所述的第二锥形筒体与安装盘体相连的大头端的直径至小头端的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小于第二锥形盲孔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大头端的直径大小等于第二锥形盲孔的大头端的直径大小。该结构中,通过在锻件本体内预留有储油槽使得精车后的外圈装配后润滑度高,轴承内的钢珠滚动顺畅。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相邻的两个凸起体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部,每一个凸起体均包括呈V形的尖锥头,所述的尖锥头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倾斜部与第一弧形部相连,且所述的尖锥头顶部设有第二弧形部。尖锥头上用于设置安装孔,使得安装盘体便于安装。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尖锥头两侧边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所述的第一夹角的大小为120°;所述的尖锥头两侧连接的倾斜部之间形成第二夹角,且所述的第二夹角的大小为30°。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进油通道端部设置在第一半球形储油槽的底部,所述的第二进油通道端部设置在第二半球形储油槽的底部。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柱形盲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二柱形盲孔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应设置。在保证润滑度的前提下确保结构强度。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安装盘体与第一锥形筒体设有第三弧形过渡部,所述的安装盘体与第二锥形筒体之间形成第四弧形过渡部。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内锥面与第一锥形筒体的端面之间以及第二锥形盲孔的内锥面与第二锥形筒体之间均形成第三夹角,且所述的第三夹角的大小为76°。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中心线与第二锥形盲孔的中心线重合。使得加工后的锻件本体精度更高。
在上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锥形筒体、安装盘体与第二锥形筒体均连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本锻件本体的结构强度高。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精度高,易于保持成品的质量,强度高,预留储油槽使得成品外圈装配后润滑好,钢珠滚动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锻件本体1、第一锥形筒体11、安装盘体12、凸起体121、第一弧形部122、尖锥头123、倾斜部124、第二弧形部125、第三弧形过渡部126、第四弧形过渡部127、第二锥形筒体13、第一锥形盲孔2、第二锥形盲孔3、盘状体4、第一弧形过渡部41、第二弧形过渡部42、第一柱形盲孔5、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第一进油通道52、第二柱形盲孔6、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第二进油通道62、进油孔7、第一夹角α1、第二夹角α2、第三夹角α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1,锻件本体1一端设有第一锥形盲孔2,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盲孔3,第一锥形盲孔2与第二锥形盲孔3对称设置从而在锻件本体1的内侧形成盘状体4,第一锥形盲孔2的底部与盘状体4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部41,第二锥形盲孔3的底部与盘状体4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部42,第一弧形过渡部41上设有若干第一柱形盲孔5,且第一柱形盲孔5底部设有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52,第二弧形过渡部42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弧形过渡部41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柱形盲孔6,且第二柱形盲孔6底部设有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连接有第二进油通道62,第一进油通道52与第二进油通道62呈V形分布设置且第一进油通道52与第二进油通道62均和设置在锻件本体1外壁上的进油孔7相连通,锻件本体1包括小头端具有第一锥形盲孔2的第一锥形筒体11,第一锥形筒体11的大头端设有由五个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凸起体121合围而成的安装盘体12,安装盘体12连接有端部具有第二锥形盲孔3且与第一锥形筒体11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筒体13,且第二锥形筒体13与安装盘体12相连的大头端的直径至小头端的直径逐渐变小,第一锥形盲孔2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小于第二锥形盲孔3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第一锥形盲孔2的大头端的直径大小等于第二锥形盲孔3的大头端的直径大小,该结构中,通过在锻件本体1内预留有储油槽使得精车后的外圈装配后润滑度高,轴承内的钢珠滚动顺畅。
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的两个凸起体121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部122,每一个凸起体121均包括呈V形的尖锥头123,尖锥头123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倾斜部124与第一弧形部122相连,且尖锥头123顶部设有第二弧形部125,这里的尖锥头123上用于设置安装孔,使得安装盘体12便于安装。优选地,这里的尖锥头123两侧边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1,且第一夹角α1的大小为120°;尖锥头123两侧连接的倾斜部124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α2,且第二夹角α2的大小为30°。
进一步地,这里的第一进油通道52端部设置在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的底部,第二进油通道62端部设置在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的底部。为了在保证润滑度的前提下确保结构强度,第一柱形盲孔5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应设置;第二柱形盲孔6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应设置。
更一步地,这里的安装盘体12与第一锥形筒体11设有第三弧形过渡部126,安装盘体12与第二锥形筒体13之间形成第四弧形过渡部127。优选地,第一锥形盲孔2的内锥面与第一锥形筒体11的端面之间以及第二锥形盲孔3的内锥面与第二锥形筒体13之间均形成第三夹角α3,且第三夹角α3的大小为76°。另外,为了使得加工后的锻件本体1精度更高,第一锥形盲孔2的中心线与第二锥形盲孔3的中心线重合。为了使得本锻件本体1的结构强度高,第一锥形筒体11、安装盘体12与第二锥形筒体13均连为一体式结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锻件本体1、第一锥形筒体11、安装盘体12、凸起体121、第一弧形部122、尖锥头123、倾斜部124、第二弧形部125、第三弧形过渡部126、第四弧形过渡部127、第二锥形筒体13、第一锥形盲孔2、第二锥形盲孔3、盘状体4、第一弧形过渡部41、第二弧形过渡部42、第一柱形盲孔5、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第一进油通道52、第二柱形盲孔6、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第二进油通道62、进油孔7、第一夹角α1、第二夹角α2、第三夹角α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本体(1)一端设有第一锥形盲孔(2),另一端设有第二锥形盲孔(3),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与第二锥形盲孔(3)对称设置从而在锻件本体(1)的内侧形成盘状体(4),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的底部与盘状体(4)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部(41),所述的第二锥形盲孔(3)的底部与盘状体(4)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部(42),所述的第一弧形过渡部(41)上设有若干第一柱形盲孔(5),且所述的第一柱形盲孔(5)底部设有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所述的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52),所述的第二弧形过渡部(42)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弧形过渡部(41)相对应设置的第二柱形盲孔(6),且所述的第二柱形盲孔(6)底部设有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所述的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连接有第二进油通道(62),所述的第一进油通道(52)与第二进油通道(62)呈V形分布设置且所述的第一进油通道(52)与第二进油通道(62)均和设置在锻件本体(1)外壁上的进油孔(7)相连通,所述的锻件本体(1)包括小头端具有第一锥形盲孔(2)的第一锥形筒体(11),所述的第一锥形筒体(11)的大头端设有由五个周向均匀分布设置的凸起体(121)合围而成的安装盘体(12),所述的安装盘体(12)连接有端部具有第二锥形盲孔(3)且与第一锥形筒体(11)同轴设置的第二锥形筒体(13),且所述的第二锥形筒体(13)与安装盘体(12)相连的大头端的直径至小头端的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小于第二锥形盲孔(3)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的大头端的直径大小等于第二锥形盲孔(3)的大头端的直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凸起体(121)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部(122),每一个凸起体(121)均包括呈V形的尖锥头(123),所述的尖锥头(123)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倾斜部(124)与第一弧形部(122)相连,且所述的尖锥头(123)顶部设有第二弧形部(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尖锥头(123)两侧边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1),且所述的第一夹角(α1)的大小为120°;所述的尖锥头(123)两侧连接的倾斜部(124)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α2),且所述的第二夹角(α2)的大小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进油通道(52)端部设置在第一半球形储油槽(51)的底部,所述的第二进油通道(62)端部设置在第二半球形储油槽(6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柱形盲孔(5)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应设置;所述的第二柱形盲孔(6)的数量为两个且相互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盘体(12)与第一锥形筒体(11)设有第三弧形过渡部(126),所述的安装盘体(12)与第二锥形筒体(13)之间形成第四弧形过渡部(1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的内锥面与第一锥形筒体(11)的端面之间以及第二锥形盲孔(3)的内锥面与第二锥形筒体(13)之间均形成第三夹角(α3),且所述的第三夹角(α3)的大小为7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的中心线与第二锥形盲孔(3)的中心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筒体(11)、安装盘体(12)与第二锥形筒体(13)均连为一体式结构。
CN201410282697.6A 2014-06-21 2014-06-21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Active CN104047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2697.6A CN104047962B (zh) 2014-06-21 2014-06-21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2697.6A CN104047962B (zh) 2014-06-21 2014-06-21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7962A CN104047962A (zh) 2014-09-17
CN104047962B true CN104047962B (zh) 2016-04-20

Family

ID=5150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2697.6A Active CN104047962B (zh) 2014-06-21 2014-06-21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47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373B (zh) * 2014-10-24 2017-02-15 广东槊精实业有限公司 高强度汽车轮毂外圈锻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4260A (ja) * 2005-07-20 2007-02-01 Ntn Corp 転動部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転がり軸受
WO2008056445A1 (fr) * 2006-11-06 2008-05-15 Ntn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palier pour roue
CN101743134A (zh) * 2007-07-09 2010-06-16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CN203948474U (zh) * 2014-06-21 2014-11-19 德清恒丰机械有限公司 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4260A (ja) * 2005-07-20 2007-02-01 Ntn Corp 転動部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転がり軸受
WO2008056445A1 (fr) * 2006-11-06 2008-05-15 Ntn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 palier pour roue
CN101743134A (zh) * 2007-07-09 2010-06-16 Ntn株式会社 车轮用轴承装置
CN203948474U (zh) * 2014-06-21 2014-11-19 德清恒丰机械有限公司 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7962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7960B (zh) 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CN202531646U (zh)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CN206299680U (zh) 轴承组件
CN104047962B (zh)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CN203948474U (zh) 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CN204878336U (zh) 单列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组件
CN203962696U (zh)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锻件
CN204175803U (zh) 新型车轴承外圈锻件
CN105333005A (zh) 轴承
CN204828308U (zh) 单列滚子轴承保持架
CN203948471U (zh) 车用轴承外圈
CN204186815U (zh) 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
CN104047961B (zh) 车用轴承外圈
CN203948473U (zh) 新型车用轴承外圈
CN103807294B (zh) 一种播种机用轴连轴承
CN204852015U (zh) 推力轴承滚子体
CN204186811U (zh) 汽车轴承外圈锻件
CN104047959B (zh) 车用轴承外圈
US7524114B2 (en) Radial/axial bearing
CN203948472U (zh) 车用异形轴承外圈粗车件
CN204878335U (zh) 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组件
CN104329373B (zh) 高强度汽车轮毂外圈锻件
CN104265774B (zh) 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
CN104047963B (zh) 车用异形轴承外圈粗车件
CN204784206U (zh) 滚针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4

Address after: Room 801, Block A, Building 2, Xuzhou Software Park, North of Cluster Road, Quan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Patentee after: Luo Man

Address before: 313212 Baifudou Village, Xin'an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QING HENGFENG MACHINE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1

Address after: 314000 No.19, zhanye Road, ling'anji Town, Fengmi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ongxiang Zhihua Home Text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Block A, Building 2, Xuzhou Software Park, North of Cluster Road, Quanshan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Patentee before: Luo M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4506 No. 19 Exhibition Road, Ling'anji Town, Fengmi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hua Home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000 No.19, zhanye Road, ling'anji Town, Fengmi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XIANG ZHIHUA HOME TEXTIL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