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8968B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38968B CN104038968B CN201310075655.0A CN201310075655A CN104038968B CN 104038968 B CN104038968 B CN 104038968B CN 201310075655 A CN201310075655 A CN 201310075655A CN 104038968 B CN104038968 B CN 1040389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width
- network
- access device
- radio link
- electronic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其中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电子设备连接,该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时,电子设备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上述控制方式能够有效控制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改善多个接入设备同时共享无线链路的带宽的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具有无线路由功能的电子设备共享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2G/3G/4G技术(第二代通信技术/第三代通信技术/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3G网络上下行速率理论值可以达到几Mbps(兆比特每秒),实际速率与运营商网络、基站接入的终端设备数量、环境等因素有关;而4G网络下行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上行速度可以达到50Mbps的理论峰值。这样3G/4G终端设备的带宽不仅仅可以满足自身的网络需求,还存在强烈的网络分享需求。
目前,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路由设备安装的无线路由器软件只具有WiFi链路的带宽共享功能,无法调整WiFi链路的总带宽,也无法调整通过WiFi路由设备访问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在其接入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WiFi链路总带宽或者通过电子设备访问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固定不变,则可能会导致WiFi链路总带宽与电子设备在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匹配,进而影响接入设备用户的网络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控制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改善多个接入设备同时共享无线链路的带宽的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时,所述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以及调整模块,用于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时,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子设备可根据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变化情况,或者电子设备自身是否进行数据业务,来调整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使得无线链路的带宽能根据电子设备在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变化而变化,保证了无线链路的带宽与电子设备在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匹配,提高了接入设备用户的网络体验,而且电子设备可以为接入设备设置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接入设备优先分配多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从而保证了对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较高的接入设备的带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适用场景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控制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控制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综合带宽控制策略控制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适用场景示意图,电子设备103具有无线路由功能,可选地,电子设备103为具有WiFi无线路由功能的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103可以是设置有WiFi无线路由模块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该电子设备103可将第一网络101(例如无线蜂窝号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共享给位于第二网络107(例如WiFi网络)中的多个接入设备105。可选地,接入设备105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101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of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网络、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GSMEvolution,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网络、EVDO、CDMA2000(Code DivisionMultipleAccess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Long Term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包括:首先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则电子设备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可选地,电子设备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方式一、判断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调整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如果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电子设备接收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携带提高或减少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指示、调整第一网络中上行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的指示以及调整的幅度或调整后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目标值等信息。
如果该通知消息是物理层消息,则在该物理层消息中设置有提高或减少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指示字段、调整第一网络中上行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的指示字段以及调整幅度或调整后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目标值的指示字段,例如在提高或减少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指示字段中使用一个比特来指示调高或减少带宽,“1”为调高带宽,“0”为减少带宽,例如在调整上行和/或下行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指示字段中使用两个比特来指示只调整上行带宽、只调整下行带宽、同时调整上行和下行带宽,“01”为只调整下行带宽,“10”为只调整上行带宽,“11”为同时调整上行和下行带宽,调整幅度或调整后的带宽目标值的指示字段使用的比特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如果同时调整上行和下行带宽且调整的幅度或调整后的目标值不同,则该字段需要明确指示调整上行带宽的幅度和调整下行带宽的幅度、或者调整上行带宽的目标值和调整下行带宽的目标值。
以第一网络为无线蜂窝网络为例,该通知消息可以由基站发给电子设备。如果电子设备通过中继接入无线蜂窝网络,则该通知消息由中继发给电子设备,中继可以自行决定调整电子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从而向电子设备发出调整电子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也可以根据基站调整电子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决定,向电子设备发出调整电子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
在无线蜂窝网络中,如果基站调整其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电子设备的带宽,则基站可以发出调整带宽的广播消息。如果基站只调整电子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或者只调整包括电子设备在内的一些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基站需要单独向电子设备发出调整电子设备在无线蜂窝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
同样地,当第一网络为WLAN网时,该通知消息可以由AP(接入点)发给电子设备。
然后,电子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知消息确定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调整方式如下:
(1)如果通知消息指示只将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提高N个步长或提高至带宽W,则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与N个步长之和,或者调整为带宽W,相应地下行或上行的可用带宽不变。
(2)如果通知消息指示只将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减少N个步长或减少至带宽W,则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与N个步长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相应地下行或上行的可用带宽不变。
(3)如果通知消息指示将上行的可用带宽提高(减少)N1个步长或提高(减少)至带宽W1,并指示将下行的可用带宽提高(减少)N2个步长或提高(减少)至带宽W2,则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的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的可用带宽与N1个步长之和(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1,下行的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的可用带宽与N2个步长之和(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2。
(4)如果通知消息指示将上行的可用带宽提高(减少)N1个步长或提高(减少)至带宽W1,并指示将下行的可用带宽减少(提高)N2个步长或减少(提高)至带宽W2,则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的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的可用带宽与N1个步长之和(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1,下行的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的可用带宽与N2个步长之差(之和),或者调整为带宽W2。
最后,电子设备根据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调整方式如下:
(1)如果调整结果涉及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提高,则电子设备提高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的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只提高优先级较高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需要说明的是,接入设备的优先级可以根据接入设备的类型来划分,也可以根据接入设备当前进行的数据业务的类型来划分。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提高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之前,可以判断所有接入设备或优先级较高的接入设备分配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是否满足接入设备的需求,如果已满足需求,则虽然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有所提高,也可以不提高任何一个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2)如果调整结果涉及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减少,则电子设备减少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的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只减少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减少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之前,可以判断之前为所有接入设备分配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总带宽是否不高于减少后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如果是,则虽然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有所减少,也可以不减少任何一个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的带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高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可以等比例的提高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也可以等比例的只提高优先级超过预设的门限值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还可以先提高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当提高后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已满足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设备的需求或者到达预设的门限值时,再提高优先级次高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以此类推,按照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提高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同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减少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可以等比例的减少所有接入设备在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也可以等比例的只减少优先级低于预设的门限值的接入设备在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还可以先减少优先级最低的接入设备在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当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已减少到将要无法满足该优先级最低的接入设备的基本需求或减少到预定的门限值时,再减少优先级次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以此类推,按照接入设备优先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减少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可选地,调整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总带宽不高于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的可用带宽,调整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下行总带宽不高于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下行的可用带宽。
方式二、判断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电子设备判断其在第一网络(例如无线蜂窝网络或WLAN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则调整所有或部分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无线链路是在第二网络(例如WLAN网络)中电子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链路。例如周期性地判断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的可用带宽和下行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电子设备在接入网络中的上行的可用带宽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则调整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的可用带宽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具体调整过程可参见方式一中的描述。
方式三、判断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如果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业务,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进行数据业务,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可以主动发起数据业务,此时,电子设备向第一网络的网络侧发起数据业务请求即是进行数据业务的触发。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也可以被动进行数据业务,此时,电子设备接收第一网络的网络侧发出的数据业务请求即是进行数据业务的触发。
电子设备预测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或者接收第一网络的网络侧提供的数据业务所需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或者实时检测进行的数据业务实际占用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或者周期性的检测进行的数据业务实际占用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
有些数据业务可能只需要占用上行带宽,例如向网络侧上传文件,该数据业务占用的下行带宽可能为0。有些数据业务可能只需要占用下行带宽,例如下载文件或在线观看视频,该数据业务占用的上行带宽可能为0。
同样的,有些数据业务可能需要同时占用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例如视频通话,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同时判断该数据业务所需或实际占用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
电子设备确定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后,计算第一网络的网络侧分配给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总带宽与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或实际占用的上行带宽之差,得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剩余带宽,并计算第一网络的网络侧分配给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下行总带宽与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或实际占用的下行带宽之差,得到电子设备在接入网络中的下行剩余带宽。
电子设备根据其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剩余带宽和下行剩余带宽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具体调整过程可以参见方式一中的相关描述。
当电子设备获得在第一网络中停止数据业务的触发消息时,电子设备停止数据业务,停止数据业务的原因可以由很多,例如主动停止数据业务、网络侧停止数据业务或者因自身的软硬件原因被动停止数据业务等。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进行第一数据业务(例如视频通话)的过程中,还可能开始进行第二数据业务(例如下载文件),这种情况下,可以由电子设备或网络侧判断第二业务所需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也可以实时或周期性检测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实际占用的上行总带宽和下行总带宽。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其中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电子设备连接,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01、获取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启动无线路由功能,并获取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该第一网络可以是GSM、EDGE、EVDO、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FDD-LTE、WLAN等网络,上述各种网络分配给电子设备的可用带宽可能会不同。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可以是指第一网络为电子设备分配的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也可以是指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剩余的可用带宽。具体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可以是指第一网络为电子设备分配的,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上行带宽和/或可用下行带宽,也可以是指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剩余可用上行带宽和/或剩余可用下行带宽。
如果电子设备通过中继(Relay)接入无线蜂窝网络,则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可以是指电子设备在其与中继之间的接入链路中的可用带宽。同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带宽也可以等效为流量。
步骤S203、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在进行数据业务,如果是,执行步骤S205。以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该数据业务可以是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导航、手机报等数据业务。
步骤S205、检测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是执行步骤S207;否则,可结束本方法的流程。
也就是,在检测到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业务时,可进一步检测该数据业务是否会使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例如电子设备当前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的带宽比之前的数据业务所需的带宽多,在本步骤中可检测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相对于之前减少。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完步骤S201之后,可直接执行步骤S205。
步骤S207、获取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的数量。
也就是,获取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数量。
步骤S209、电子设备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上述无线链路是在第二网络(例如WLAN网络)中电子设备与接入设备之间建立的无线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业务,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可以分配给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发生变化,则需要电子设备调整分配给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例如,当电子设备进行视频业务时,需要占用一部分的可用带宽,这样就会减少电子设备可以分配给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如果电子设备停止了数据业务,这时可以提高电子设备可以分配给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需要说明的是,提高电子设备可以分配给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可以是指提高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也可以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即只提高优先级较高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减少电子设备可以分配给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可以是指减少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也可以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即只减少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带宽调整的补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置。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时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然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以及数据业务是否导致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减少;其次、电子设备获取当前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各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最后、电子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以及接入设备的数量,对相应的IP地址分配相应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控制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启动电子设备的无线路由功能,然后执行步骤S303,或者执行步骤S307,例如启动该电子设备的WiFi无线路由功能。
步骤S303、获取当前已接入第二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数量、各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
可选地,根据DHCP协议获取接入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并且IP地址和MAC地址可采用键值对的形式进行保存,在此不再详细敷述。
步骤S305、判断接入设备的数量和/或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S311;否则执行步骤S309;
步骤S307、获取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该第一网络可以是GSM、EDGE、EVDO、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FDD-LTE、WLAN等网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获取第一网络的网络类型,来获取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步骤S309、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以及数据业务是否导致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如果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S311;否则执行步骤S313;
步骤S311、当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发生变化或者电子设备自身发起数据业务时,则根据当前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以及接入设备的数量,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对接入设备所分配到的无线链路的带宽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大于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则采用如下公式对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进行调整,公式如下:BandwidthUE=BandwidthAP/NUM,其中BandwidthUE为接入设备所分配到的带宽,而BandwidthAP为当前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NUM为接入设备的数量;电子设备为接入设备调整无线链路的带宽后,可以保存相关信息;
如果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大于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可采用以下公式调整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公式如下:BandwidthUE=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NUM。
步骤S313、替换之前保存过的配置信息,比如当前使用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接入设备的数量、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然后,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循环,执行步骤S303或S307依次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有效带宽发生变化是指在网络类型不变的情况,如在3G或者4G网络环境下,由于电子设备自身进行数据业务导致了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带宽有效带宽减少的情况,或者由于电子设备端自身停止了数据业务,使得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带宽增大的情况。
在电子设备所处第一网络的网络类型不变的前提下,电子设备进行不同的数据业务会导致带宽的变化情况也不同,例如,视频业务会占用较大的带宽,而HTTP业务占用的带宽则相对较小。因此,在电子设备自身使用数据业务导致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带宽产生变化的情况,可采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优先确保优先级较高用户的上网服务体验。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控制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实施例。在该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然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以及数据业务是否导致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减少;然后,按照优化级的高低划分已接入的接入设备,并设置接入设备所需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最高值。最后,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满足接入设备的带宽需求的情况下,对所有的接入设备的带宽不作调整。如果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业务,并导致第二网络中的无线链路的总带宽发生变化,此时,电子设备当前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下降较大,且如果电子设备自身进行数据业务后,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低于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设备所需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最大值,并持续了一段时间时,电子设备需要调低其它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带宽或者停止向这些接入设备提供无线链路的带宽,直到电子设备自身使用不同数据业务或者停止使用数据业务,此时也会导致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发生变化,变化后的第二网络中的无线链路的总带宽达到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调高其他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由此可确保,当电子设备在高低带宽环境下发生切换的情况,优先确保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其次再满足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带宽需求。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时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启动电子设备的无线路由功能。例如启动该电子设备的WiFi无线路由功能。
步骤S403、获取当前已接入第二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每个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
步骤S405、为每个接入设备分配相应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并设置每个接入设备的优先级。
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入设备的类型划分接入设备的优先级,也可以根据接入设备当前所使用的业务类型划分接入设备的优先级,优先级较高的接入设备优先分配较多的带宽。
步骤S407、获取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在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网络类型获取当前网络中的可用带宽。
步骤S409、检测第二网络中的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是否满足当前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如果可以满足,则执行步骤S411,否则执行步骤S413。
根据检测电子设备自身是否进行数据业务,以及电子设备进行的数据业务是否会导致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无法满足当前所有接入设备的带宽需求。
步骤S411、恢复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也就是,如果电子设备停止了自身的数据业务,或者使用的数据业务占用的带宽比之前使用的数据业务占用的带宽有所减少,使用当前有效带宽可以满足所有接入设备的带宽要求,则恢复之前已经停止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带宽。
步骤S413、停止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也就是,如果电子设备发起了数据业务,或者使用的数据业务比之前使用的数据业务占用的带宽有所增加,使用当前有效的带宽不能满足需求,则停止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的带宽;
步骤S415、保存所有接入设备的配置信息、接入设备的数量、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等信息。然后,根据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循环,执行步骤S403依次循环。
下面结合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采用综合带宽控制策略控制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1、启动电子设备的无线路由功能,例如启动该电子设备的WiFi无线路由功能。
步骤S503、获取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可选地,第一网络可以是GSM、EDGE、EVDO、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FDD-LTE、WLAN等网络,上述各种网络分配给电子设备的可用带宽可能会不同。
步骤S505、获取第二网络中已接入的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每个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
步骤S507、判断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如果有发起数据业务,则执行步骤S509,否则执行步骤S511。
步骤S509、如果电子设备没有进行数据业务,则执行等比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例如,如果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大于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则采用如下公式对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进行调整,公式如下:BandwidthUE=BandwidthAP/NUM,其中BandwidthUE为接入设备所分配到的带宽,而BandwidthAP为当前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NUM为接入设备的数量;电子设备为接入设备调整无线链路的带宽后,可以保存相关信息;
如果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大于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可采用以下公式调整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公式如下:BandwidthUE=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NUM。
步骤S511、如果电子设备发起了数据业务,则执行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优先保证优先级高的用户的带宽需求,其次再满足优先级较低的,最后满足优先级最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具体参见图4中的描述。
步骤S513、保存相关配置信息,然后轮询电子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以及不同数据业务导致的带宽变化情况,采取等比带宽控制策略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另外,针对电子设备电池续航能力较弱的特点,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是对接入共享网络的接入设备的带宽进行限制,这样不需要做网络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分析这样耗能比较大的底层操作。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个或者几个接入共享网络的接入设备请求网络数据服务时,占用了较大的带宽,会导致其他接入设备访问因特网用户体验受到严重的影响,以及由于电子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或者受环境影响会发生网络的切换,导致带宽变化较大,传统的带宽控制失效的问题。
参见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电子设备连接,该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61,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以及
调整模块63,用于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时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可选地,调整模块63进一步用于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和/或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可选地,判断模块61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11,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调整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如果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例如通知消息中至少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提高或减少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指示、调整第一网络中上行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的指示以及调整后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目标值的指示。
可选地,判断模块61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613,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可选地,判断模块61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615,用于获取当前已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各接入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键值对;以及判断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和/或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可选地,判断模块61还包括:第四判断单元617,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如果所述电子设备没有进行数据业务,判断结果为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以及如果所述电子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业务,判断结果为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带宽。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63包括:等比例调整单元631,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的大小;如果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大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的值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值除以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如果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的值为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的值除以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调整模块63包括:优先级调整单元633,用于按照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提高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按照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减少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优先级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类型划分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接入设备当前使用的业务类型划分接入设备的优先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子设备可根据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变换情况,或者电子设备自身是否进行数据业务,来调整通过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使得无线链路的带宽能根据电子设备在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变化而变化,保证了无线链路的带宽与电子设备在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匹配,提高了接入设备用户的网络体验。而且电子设备可以为接入设备设置优先级,优先级高的接入设备优先分配多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从而保证了对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较高的接入设备的带宽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述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以及
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时,所述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包括: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如果电子设备没有进行数据业务,则执行等比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如果电子设备发起了数据业务,则执行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优先保证优先级高的用户的带宽需求,其次再满足优先级较低的,最后满足优先级最低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带宽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是具有无线路由功能的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为: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调整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如果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至少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提高或减少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指示、调整第一网络中上行和/或下行的可用带宽的指示、以及调整后的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目标值的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为物理层消息,在所述物理层消息中设置有提高或减少带宽的指示字段、调整上行和/或下行带宽的指示字段以及调整幅度或调整后的带宽目标值的指示字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通知消息指示只将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提高N个步长或提高至带宽W,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与N个步长之和,或者调整为带宽W,下行或上行可用带宽不变;或者
如果所述通知消息指示只将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减少N个步长或减少至带宽W,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与N个步长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下行或上行可用带宽不变;或者
如果所述通知消息指示将上行可用带宽提高/减少N1个步长,或提高/减少至带宽W1,并指示将下行可用带宽提高/减少N2个步长,或提高/减少至带宽W2,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可用带宽与N1个步长之和或者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1,下行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可用带宽与N2个步长之和或者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2;或者
如果所述通知消息指示将上行可用带宽提高或减少N1个步长,或提高/减少至带宽W1,并指示将下行可用带宽减少/提高N2个步长,或者减少/提高至带宽W2,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调整结果为上行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可用带宽与N1个步长之和或之差,或者调整为带宽W1,下行可用带宽调整为原上行可用带宽与N2个步长之差或之和,或者调整为带宽W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包括:
如果所述调整结果涉及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提高,则所述电子设备提高第二网络中所有接入设备在无线链路上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只提高优先级较高的接入设备在无线链路上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
如果所述调整结果涉及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或下行可用带宽减少,则电子设备减少第二网络中所有接入设备在无线链路上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只减少优先级较低的接入设备在无线链路上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采用等比例的提高所述第二网络中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
提高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采用等比例的只提高第二网络中优先级超过预定的门限值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
提高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提高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上行或下行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少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采用等比例的减少第二网络的所有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
减少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采用等比例的只减少第二网络中优先级低于预定的门限值的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上行或下行带宽;或者
减少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时,按照优先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减少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上行或下行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后的所述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总带宽不高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的可用带宽;
调整后的所述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下行总带宽不高于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下行的可用带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为: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已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各接入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键值对;
判断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和/或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步骤包括:
比较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的大小;
如果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大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的值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值除以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
如果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的值为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的值除以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包括:
按照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提高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
按照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减少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类型划分第二网络中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或者根据所述接入设备当前使用的业务类型划分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的触发;
如果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业务的触发,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的步骤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进行的数据业务所需的上行带宽和下行带宽后,计算得到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剩余带宽以及下行剩余带宽;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其在第一网络中的上行剩余带宽和下行剩余带宽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GSM、EDGE、EVDO、CDMA2000、WCDMA、TD-SCDMA、TD-LTE、FDD-LTE、WLAN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网络为无线局域网。
20.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装置,所述电子设备可将第一网络中的信号转发给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述接入设备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以及
调整模块,用于如果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时,调整所述第二网络中的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进行数据业务;如果所述电子设备没有进行数据业务,判断结果为采用等比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以及如果所述电子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业务,判断结果为采用优先级带宽控制策略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带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接收到调整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通知消息,如果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获取当前已接入所述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的数量,以及各接入设备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键值对;以及判断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和/或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键值对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判断结果为需要调整第二网络中接入设备所分配的无线链路的带宽。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等比例调整单元,用于比较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的大小;如果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不大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的值为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的值除以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如果所述第一网络中的可用带宽大于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接入设备分配得到的带宽的值为所述第二网络中无线链路的总带宽的值除以所述接入设备的数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优先级调整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提高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或按照所述接入设备的优先级由低到高的顺序减少接入设备的无线链路的上行或下行带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5655.0A CN104038968B (zh) | 2013-03-08 | 2013-03-08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5655.0A CN104038968B (zh) | 2013-03-08 | 2013-03-08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8968A CN104038968A (zh) | 2014-09-10 |
CN104038968B true CN104038968B (zh) | 2018-12-04 |
Family
ID=5146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5655.0A Active CN104038968B (zh) | 2013-03-08 | 2013-03-08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389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43266A (zh) * | 2014-09-18 | 2014-12-2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访问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301250A (zh) * | 2014-10-31 | 2015-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拥塞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4506458B (zh) * | 2014-12-03 | 2018-11-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调整方法、系统及智能管道平台 |
CN106162757A (zh) * | 2015-04-24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最高速率获取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CN106358262A (zh) * | 2015-07-15 | 2017-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中无线站点sta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5429900B (zh) * | 2015-11-02 | 2018-09-21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带宽提速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173785A (zh) * | 2016-12-07 | 2018-06-1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及终端 |
US11582769B2 (en) * | 2018-02-23 | 2023-02-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dio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UE), system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KR102648507B1 (ko) * | 2018-06-12 | 2024-03-1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무선랜 중계기능 제어 방법 |
CN109787818B (zh) * | 2018-12-28 | 2020-08-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接口配置调整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
CN111726866A (zh) | 2019-03-21 | 2020-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消减网络设备传输带宽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868265B (zh) * | 2020-11-20 | 2023-08-25 |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资源的管理方法、管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6143A (zh) * | 2004-09-27 | 2006-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网络带宽的时段复用系统及方法 |
EP2273730A1 (en) * | 2008-04-02 | 2011-01-12 | Alcatel Lucent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he access of user terminal in a fixed access network |
CN102006628A (zh) * | 2010-12-10 | 2011-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模基站的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2711282A (zh) * | 2012-05-21 | 2012-10-03 | 浙江优诺肯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无输入无线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无输入无线设备 |
CN102781041A (zh) * | 2011-05-10 | 2012-11-14 |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产品 |
-
2013
- 2013-03-08 CN CN201310075655.0A patent/CN1040389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6143A (zh) * | 2004-09-27 | 2006-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网络带宽的时段复用系统及方法 |
EP2273730A1 (en) * | 2008-04-02 | 2011-01-12 | Alcatel Lucent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he access of user terminal in a fixed access network |
CN102006628A (zh) * | 2010-12-10 | 2011-04-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模基站的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2781041A (zh) * | 2011-05-10 | 2012-11-14 |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产品 |
CN102711282A (zh) * | 2012-05-21 | 2012-10-03 | 浙江优诺肯科技有限公司 | 实现无输入无线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无输入无线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8968A (zh)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38968B (zh) |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共享网络带宽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244414B (zh) | 基于终端的共享网络带宽的分配方法、装置与终端 | |
US10200835B2 (en) | Wireless sensor base station with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homogeneous radios | |
CN108370577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US9088953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limiting the total transmit power of a wireless device | |
CN107046693B (zh) | 一种为接入终端进行频段切换的无线路由器和方法 | |
US20190028929A1 (en) | Data-interface flow-splitting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US8351358B2 (en) | Channel state transition optimization | |
RU2678648C1 (ru) |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овых вызовов абонентских устройств и мме | |
EP3579609B1 (en) |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EP275045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mobile terminal | |
US1040527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ell site power consump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JP2022501944A (ja) | ビーム障害回復要求の伝送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 |
EP3142442B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ir interface resources | |
US12015988B2 (en) | Dynamic adjust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
WO2017032203A1 (zh) | 控制载波聚合ca下载速率的方法及基站 | |
JP2022502929A (ja) | データ伝送制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 |
CN104768197B (zh) | 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 |
US981394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ccupancy ratio of each region in a buffer | |
CN108667560B (zh) | 一种调整终端发送数据的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 |
EP4057683A1 (en) | Cell conges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
CN104244331A (zh) | 数据分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34001A1 (zh) |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 |
WO2021097723A1 (zh) |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21075903A1 (ko) | Nr v2x에서 mcs를 기반으로 sl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