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7551B - 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37551B CN104037551B CN201310071408.3A CN201310071408A CN104037551B CN 104037551 B CN104037551 B CN 104037551B CN 201310071408 A CN201310071408 A CN 201310071408A CN 104037551 B CN104037551 B CN 1040375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male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faller gill
- shielding sheet
- back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该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母头包括基座和至少两个母头针片;所述母头针片上布设有至少一组信号线和至少两个地线;所述信号线位于两个所述地线之间;还包括:屏蔽片,设置在各个所述母头针片的两侧,所述屏蔽片上设置有屏蔽体,与至少两个所述地线对应接触,则各个所述母头针片两侧的所述屏蔽片和屏蔽体形成围设在所述信号线外侧的屏蔽腔,避免了信号线之间串扰的影响,保证了信号的传输质量,利于通信性能的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设备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多个通信设备内各个工作单元之间通过电信号传输信息时,需要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架起桥梁,使电信号按照预定的走向完成信息的传输。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包括公头30和母头10,具体的,该母头10包括基座20和至少两个母头针片11;其中公头底座31上设有阵列排布的插针32,则对应的,基座20的一侧有阵列排布的插口21,以供插针32插入;基座20的另一侧与母头针片11连接;该母头针片11上布设有至少一组信号线110和至少两个地线111;其中信号线110和地线111的第一端与母头信号针112连接,第二端延伸至基座20的插口21处,则公头30的插针32插入插口21后可与信号线110及地线111接触连接,使电信号可在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所连接的两个工作单元间顺利传输。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对设备的工作效率的需求不断提高,相应的,电信号的传输速率也成指数递增。因此,高频电信号在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信号线内传输时,该信号线周围存在电磁波,则会在相邻信号线之间造成串扰影响,使电信号传输的准确率降低,导致误码率增大。
因此,在使用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传输电信号时,如何避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内信号线之间串扰带来的影响成为解决信号高质量高效率传输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以使通信设备内各个工作单元之间通过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传输电信号时,避免相邻信号线之间的串扰影响,优化电信号的传输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母头包括基座和至少两个母头针片;所述母头针片上布设有至少一组信号线和至少两个地线;所述信号线位于两个所述地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屏蔽片,设置在各个所述母头针片的两侧,所述屏蔽片与所述母头针片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屏蔽片和所述地线贴合接触的屏蔽体,则各个所述母头针片两侧的所述屏蔽片和屏蔽体形成围设在所述信号线外侧的屏蔽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屏蔽体为至少两个接触凸点。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现方式,在第二实现方式中,与同一个所述地线接触的两个所述接触凸点的间距不大于6毫米。
更优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实现方式中,所述屏蔽体具体为所述屏蔽片面向所述地线的区域突出屏蔽片形成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地线贴合接触;或者
所述屏蔽体具体为所述地线面向所述屏蔽片、突出所述母头针片形成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屏蔽片贴合接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实现方式,在第四实现方式中,所述屏蔽体通过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贴合形成。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现方式或第四实现方式,在第五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还包括卡接片;所述卡接片面向至少两个所述母头针片的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母头针片的边沿可滑入所述卡槽之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带有背板的工作单元,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所述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与所述背板的接口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通过设置在母头针片两侧的屏蔽片及该屏蔽片与母头针片之间的屏蔽体,在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内部信号线的外围形成屏蔽腔,有效的避免了同一个母头针片上相邻的信号线之间及相邻的母头针片之间的串扰影响,优化信号的传输质量,利于通信设备之间通信性能的提高;且通过屏蔽腔信号线上的信号辐射波不能泄露至外部,则该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及通信设备的辐射指数也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一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母头结构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二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三的俯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四的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一的俯视剖面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包括:公头30和母头10、该母头10包括基座20和至少两个母头针片11;该母头针片11上布设有至少一组信号线110和至少两个地线111;该信号线110位于两个地线111之间;当电信号在该信号线110内传输时,各个信号线110周围存在由电信号传输产生的电磁波,而由于相邻的两个母头针片11的间距较小,则相邻的两个母头针片11的上的信号线110之间存在串扰影响,降低电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中还设置了屏蔽片12,该屏蔽片12设置在各个母头针片11的两侧,即相邻的两个母头针片11之间设有一个屏蔽片12,且在多个并行排列的母头针片11中,位于最外侧的两个母头针片11的外侧还各设有一个屏蔽片12;其中屏蔽片12的尺寸略小于母头针片11,且该屏蔽片12的任意一角可嵌入于紧邻的母头针片11上设置的卡扣112内,与该母头针片11贴合固定。
另外,屏蔽片12与母头针片11之间设置有与屏蔽片12和地线111贴合接触的屏蔽体13,即该屏蔽体13根据母头针片11上布设的地线111对应地排布在屏蔽片12和母头针片11之间;当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装配时,屏蔽体13同时与屏蔽片12和地线111紧密贴合;其中,屏蔽片12和屏蔽体13可为导电塑胶或金属片。
具体的,图3为图2所示的母头结构的透视图。如图3所示,以一个母头针片11和一个屏蔽片12为例,其中,屏蔽体13为至少两个接触凸点130,则与同一条地线111接触排布的至少两个接触凸点130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使该屏蔽体13有效地起到屏蔽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与同一条地线111接触的两个接触凸点130间距不大于6毫米。由于该间距较小,则与同一条地线111接触排布的多个接触凸点可看作一个屏蔽侧壁。可以理解的是,母头针片11两侧的屏蔽体13通过地线111构成一体的侧壁,该侧壁与位于母头针片11两侧、且信号线110所面向的屏蔽片12形成围设在各个信号线110外侧的屏蔽腔120,即各个母头针片11两侧的屏蔽片12和屏蔽体13形成围设在信号线110外侧的屏蔽腔120;在图2中该屏蔽腔120的腔壁以阴影表示,信号线110位于该屏蔽腔120内,由于接触凸点之间的间距较小,信号线110中传输电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无法从两个接触凸点之间的间距处泄露,从而屏蔽腔120使电磁波不会干扰同一个母头针片上相邻信号线的传输性能,也不会干扰相邻母头针片上信号线的传输性能。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工作需要,使屏蔽腔120包围两组或多组信号线110作为一个信号工作单元,则由于屏蔽腔120使电磁波不泄露,从而相邻的信号工作单元之间不会发生串扰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母头针片两侧的屏蔽片及该屏蔽片与母头针片之间的屏蔽体,在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内部信号线的外围形成屏蔽腔,有效的避免了同一个母头针片上相邻的信号线之间及相邻的母头针片之间的串扰影响,优化信号的传输质量,利于通信性能的提高;另外,当信号传输速率增加而导致电信号的高频辐射量增大时,通过屏蔽腔使得信号线上的信号辐射波不能泄露至外部,减小了该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辐射量。
更优的,上述屏蔽体具体可为所述屏蔽片面向所述地线的区域突出屏蔽片形成的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和所述地线贴合接触。
具体的,图4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二的俯视剖面图。如图4所示,屏蔽体具体为屏蔽片12面向所述地线111的区域突出屏蔽片12形成的第一凸台131,该第一凸台131可理解为在屏蔽片12与母头针片11之间,沿同一条地线111连续且无间距地排布了多个接触凸点130,从而形成一体的立方体结构,且该第一凸台131和地线111贴合接触。
母头针片11两侧的第一凸台131通过地线111构成一体的侧壁,并与位于母头针片11两侧且信号线110所面向的屏蔽片12形成围设在各个信号线110外侧的屏蔽腔120,即各个母头针片11两侧的屏蔽片12和屏蔽体13形成围设在信号线110外侧的屏蔽腔120;信号线110位于该屏蔽腔120内,则各个信号线110在传输电信号时产生的电磁波无法从该屏蔽腔120中泄露,不会干扰同一个母头针片上相邻信号线的传输性能,也不会干扰相邻母头针片上信号线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屏蔽体具体为地线面向屏蔽片、突出母头针片形成的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和屏蔽片贴合接触。
图5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三的俯视剖面图。如图5所示,屏蔽体具体为地线111面向屏蔽片12、突出母头针片11形成的第二凸台132,该第二凸台132即为母头针片11上的地线111被加厚处理形成立方体结构,突出了所属的母头针片11并与母头针片11两侧的屏蔽片12接触,则由该第二凸台132构成的屏蔽体与信号线110面向的两侧的屏蔽片构成围设在该信号线110外围的屏蔽腔120。
可选的,屏蔽体也可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对贴合形成。具体的,图6为本发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实施例四的俯视剖面图。如图6所示,屏蔽体具体由上述第一凸台131和第二凸台132相对贴合形成,即屏蔽片12上面向地线111区域突出屏蔽片形成的第一凸台131与面向屏蔽片12加厚处理的地线111形成的第二凸台132相对贴合,从而在屏蔽片12和母头针片11之间,由第一凸台131和第二凸台132共同构成屏蔽体13,并与信号线110面向的屏蔽片构成围设在该信号线110外围的屏蔽腔120。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屏蔽腔时,可根据工作需要,使屏蔽腔120包围两组或多组信号线110作为一个信号工作单元,则由于屏蔽腔120使电磁波不泄露,从而相邻的信号工作单元之间不会发生串扰现象。
本实施例中,由于屏蔽体为立方体结构,则作为屏蔽腔腔壁的屏蔽体的内部是没有间距的,则信号线上任意波长的电磁波被完全束缚在屏蔽腔中,从而各个信号线在传输电信号时不会对其他信号线产生串扰影响,利于提高该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工作性能,另外,当信号传输速率增加而导致电信号的高频辐射量增大时,通过屏蔽腔使得信号线上的信号辐射波不能泄露至外部,减小了该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的辐射量。
结合图2至图6,在上述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中还包括卡接片40,该卡接片40面向至少两个母头针片11的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卡槽41,则母头针片11的边沿可滑入该卡槽41之中。
当多个母头针片11与基座20装配时,各母头针片11的一个边沿与基座20卡合,另一个边沿与带有多个卡槽41的卡接片40卡合,则设于相邻的两个母头针片11之间的屏蔽片受到来自两个侧面的压力,被牢固的置于相邻的两个母头针片11之间,使信号线110外围的屏蔽腔120的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带有背板的工作单元,并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该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与背板的接口连接,使得电信号可在通信设备内任意两个工作单元之间传输,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除了可设置在通信设备内两个工作单元的背板之间,使两个工作单元可进行通信信号传输,也可在两个工作单元的单板之间,还可以设置在一个工作单元的背板和另一个工作单元的单板之间;另外由于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内的信号线的外围设有屏蔽腔,避免了信号线之间串扰的影响,保证了电信号的传输质量,利于通信设备的通信性能提高,同时降低了通信设备的辐射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母头包括基座和至少两个母头针片;所述母头针片上布设有至少一组信号线和至少两个地线;所述信号线位于两个所述地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屏蔽片,设置在各个所述母头针片的两侧;所述屏蔽片与所述母头针片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屏蔽片和所述地线贴合接触的屏蔽体,则各个所述母头针片两侧的所述屏蔽片和屏蔽体形成围设在所述信号线外侧的屏蔽腔;
所述屏蔽体具体为所述屏蔽片面向所述地线的区域突出屏蔽片形成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地线贴合接触;或者
所述屏蔽体具体为所述地线面向所述屏蔽片、突出所述母头针片形成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屏蔽片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通过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贴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还包括卡接片;所述卡接片面向至少两个所述母头针片的边沿设有至少两个卡槽;所述母头针片的边沿可滑入所述卡槽之中。
4.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带有背板的工作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所述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与所述背板的接口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1408.3A CN104037551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1408.3A CN104037551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7551A CN104037551A (zh) | 2014-09-10 |
CN104037551B true CN104037551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1468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1408.3A Active CN104037551B (zh) | 2013-03-06 | 2013-03-06 | 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375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2271B (zh) | 2020-06-19 | 2023-02-11 | 大陸商東莞立訊技術有限公司 | 背板連接器組件 |
CN111682368B (zh) | 2020-06-19 | 2021-08-03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 |
CN112652906B (zh) | 2020-06-19 | 2022-12-02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插接模组以及线缆连接器 |
CN114696161B (zh) * | 2020-11-26 | 2023-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引线模块、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CN112736524B (zh) | 2020-12-28 | 2022-09-09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3427A (en) * | 1998-10-30 | 2000-09-05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
CN2571026Y (zh) * | 2002-06-07 | 2003-09-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 |
CN1960064A (zh) * | 2005-11-02 | 2007-05-09 | 蒂科电子公司 | 正交连接器 |
CN101262105A (zh) * | 2007-03-08 | 2008-09-10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屏蔽的高速高密度电连接器 |
CN101335406A (zh) * | 2007-06-28 | 2008-12-31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差分对和屏蔽片整体式双重屏蔽电连接器 |
CN101515688A (zh) * | 2009-03-24 | 2009-08-26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插头及其屏蔽构件和构件的屏蔽片及屏蔽插针 |
CN101779334A (zh) * | 2007-06-20 | 2010-07-14 | 莫列斯公司 | 特别适用于背板连接器的短长度顺应针 |
CN202042690U (zh) * | 2011-01-31 | 2011-11-16 | 明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端子屏蔽结构 |
CN102810794A (zh) * | 2012-07-10 | 2012-12-05 | 深圳市迈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网络通信系统 |
-
2013
- 2013-03-06 CN CN201310071408.3A patent/CN1040375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3427A (en) * | 1998-10-30 | 2000-09-05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tructure |
CN2571026Y (zh) * | 2002-06-07 | 2003-09-0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 |
CN1960064A (zh) * | 2005-11-02 | 2007-05-09 | 蒂科电子公司 | 正交连接器 |
CN101262105A (zh) * | 2007-03-08 | 2008-09-10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屏蔽的高速高密度电连接器 |
CN101779334A (zh) * | 2007-06-20 | 2010-07-14 | 莫列斯公司 | 特别适用于背板连接器的短长度顺应针 |
CN101335406A (zh) * | 2007-06-28 | 2008-12-31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差分对和屏蔽片整体式双重屏蔽电连接器 |
CN101515688A (zh) * | 2009-03-24 | 2009-08-26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背板连接器插头及其屏蔽构件和构件的屏蔽片及屏蔽插针 |
CN202042690U (zh) * | 2011-01-31 | 2011-11-16 | 明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的端子屏蔽结构 |
CN102810794A (zh) * | 2012-07-10 | 2012-12-05 | 深圳市迈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网络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7551A (zh)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37551B (zh) | 通信设备背板连接器和通信设备 | |
US10440850B2 (en) | Backplan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US9537239B1 (en) | Orthogonal type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mbination type card-plugged connector | |
CN104752898A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102801053B (zh) | 一种通信连接器以及使用该通信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 |
CN103368010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470733A (zh) | 电连接器 | |
CN106410516A (zh) | 插座电连接器 | |
JP2022532528A (ja) | 基板コネクタ | |
CN204103154U (zh) | 电连接器 | |
EP4336674A1 (en) |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6058578B (zh) | 一种高速低串扰直立型连接器 | |
CN20346637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607635U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680873U (zh) | 有源电缆 | |
CN203466374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3208684A (zh) | 一种信号端子及使用该信号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103384035B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623283U (zh) | 微型hdmi电连接器 | |
CN104377478A (zh) | 插头电连接器 | |
CN20492759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944622U (zh) | 一种高速低串扰直立型连接器 | |
TWI484705B (zh) | 電連接器 | |
TWI479754B (zh) | 電連接器的耦合端子結構及電連接器 | |
CN201781483U (zh) | 无线转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