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2651A -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32651A CN104032651A CN201410194547.XA CN201410194547A CN104032651A CN 104032651 A CN104032651 A CN 104032651A CN 201410194547 A CN201410194547 A CN 201410194547A CN 104032651 A CN104032651 A CN 1040326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asphalt
- foaming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9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21715 photosynthesis, light harvest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01497 Agit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温拌发泡系统,是一种用于解决高等级公路热沥青混合问题,其主要由蓄水装置、给水装置、沥青发泡装置以及电器控制装置组成,其中,蓄水装置连接给水装置,给水装置连接沥青发泡装置,电器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蓄水装置、给水装置以及发泡装置装置。沥青发泡装置中的沥青发泡管为双层套筒结构,其中外层套管为导热油加热套管,内层芯管为泡沫沥青生成芯管,沥青进口部位设有分流板,泡沫沥青生成芯管管腔内部设有正交的固定螺旋叶片,泡沫用水喷嘴对称布置。通过发泡系统热沥青与水结合使沥青发泡,降低了沥青的粘度,从而降了沥青与集料拌合的温度和时间,有效解决了能量浪费,施工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和生产成本,给施工带来了便利。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制作、操控简单、计算精准、兼容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自动控制下温拌沥青混合料生产用的泡沫沥青生产系统,专用于将热沥青与常温水瞬时均匀混合,使沥青在短时间内转换为泡沫沥青。
技术背景
随着环境日益恶化与能源日趋耗竭的现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交通道路的日益发展,对沥青路面铺设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高等级公路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而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高,污染严重,成本高以及施工不便。温拌发泡技术有效的解决了沥青混合难问题,降低了沥青与集料拌合的温度,节约了成本,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公开(公告)日2013-11-20公开(公告)号103397588A一种与沥青拌和设备配套使用的温拌沥青发泡装置,本发明的温拌沥青发泡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降低生产和施工温度,因此节约热能,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和生产成本,且带来施工便利;包括储水装置、给水装置、沥青发泡装置,还包括电器控制装置;储水装置包括水箱,并在水箱上设置有供水口和出水口,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水箱连通;给水装置包括水泵和出水管;沥青发泡装置包括沥青发泡管和沥青喷射泵,出水管的一端安装在出水口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沥青发泡管连通,并且水泵安装在出水管上,电器控制装置与水泵电连接,电器控制装置控制水泵的开启或关闭。申请公布日 2014.04.09申请公布号 CN 103711059 A公布了一种沥青发泡装置,该种沥青发泡装置,包括发泡沥青管、导热油管和若干条发泡水路,所述发泡沥青管两端分别为沥青进口端和发泡沥青出口端 ;导热油管套设于发泡沥青管外,并与发泡沥青管外壁形成导热油腔 ;发泡水路包括高压水管、水路控制开关和喷嘴,所述高压水管进水端与水路控制开关连接、出水端延伸至发泡沥青管内,喷嘴安装于高压水管的出水端、且喷嘴的出水方向与沥青流向方向相同。上述沥青发泡装置,借助水的压力和沥青的流速,保证水和沥青在发泡沥青管内充分混合、并发泡,不但发泡沥青管的加工简单,而且该种沥青发泡装置在使用时振动小、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上述两种沥青发泡装置发泡效率低,计量精度不高,达不到实际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质量稳定、操作简单,发泡效率高,计量精度高的温拌沥青发泡系统。本发明适用于进行连续式或间歇式沥青拌合使用以及与其相近工艺的设备配套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一种沥青温拌发泡系统,由蓄水装置、给水装置、沥青发泡装置及电器控制装置组成,所述蓄水装置连接给水装置,给水装置连接沥青发泡装置,电器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连接自动蓄水装置、给水装置以及自动沥青发泡装置;所述蓄水装置由供水管、供水电磁阀、过滤器、水位传感器、出水管及蓄水箱组成,其中蓄水箱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蓄水箱连接供水管,供水管连接有供水电磁阀和过滤器,与蓄水箱连接的出水管上装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连接至给水装置;水位传感器传送水箱内的水位信息给电器控制装置,电器控制装置接收水位传感器信息后向供水电磁阀发出指令,供水电磁阀在接受指令后动作控制供水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给水装置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路上连接蓄水装置的Y型过滤器,所述水泵的输水管路上依次串联压力表、溢流阀、压力传感器及针形阀;溢流阀经溢流水管连接蓄水池,在Y型过滤器和水泵之间设有排水阀,在压力传感器和针型阀之间设有有排气阀,针形阀后分为两支路,其中:一支路通过连接循环水用电磁阀后连接至蓄水装置的蓄水箱;另一支路连接注水用电磁阀,注水电磁阀后又分为多个相同的发泡水供给单元,各发泡水供给单元为串联的球阀和止回阀,每个发泡水供给单元并联通过注水管输出发泡水;
沥青发泡装置由沥青泵、沥青发泡管以及泡沫沥青喷射嘴组成,所述沥青发泡管入口连接沥青泵,出口连接泡沫沥青喷射嘴,其中,所述沥青发泡管为具有外层套管和内层芯管的双层套管结构,外层套管为导热油加热套管,其上设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内层芯管为泡沫沥青生成芯管,所述内层芯管的进口处具有分流板法兰,分流板法兰上设有分流板,分流板外形为圆形,中部由凸起部组成;所述分流板法兰侧壁上设有喷嘴孔,喷嘴孔连接给水装置的注水管,喷嘴孔的出口连接喷嘴,向内层芯管内喷水;所述内层芯管的出口端内壁上设有相互正交的螺旋叶片;所述沥青泵上设有电流传感器,当沥青泵开启时,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到沥青泵喷射沥青的信号,由电器控制装置控制切断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的中间继电器,同时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的中间继电器,通过水泵向沥青发泡管注水,通过水泵的变频器感应沥青的喷射量电流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沥青和水值,自动调节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量;所述电器控制装置由室外控制装置和室内控制装置两部分构成,其中,室外控制装置上设置有供水电磁阀、注水电磁阀和循环水电磁阀所用的中间继电器、水泵的变频器所连继电器、沥青泵的电量开关、蓄水箱的水位传感器的低液位警示灯和液位控制开关、输水管压力变送器的控制开关,电能控制仪,智能数显压力仪,24V直流电源;所述低液位警示灯和液位控制开关利用液位计检测水位的高低;当蓄水箱内水位在低水位时,注水电磁阀自动打开向蓄水箱注水,同时低水位报警;当蓄水箱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注水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向蓄水箱注水,同时高水位报警;实现向蓄水箱自动供水控制;智能数显压力仪直接显示输水管压力变送器的检测信号;依据智能数显压力仪显示的压力,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转速,调整至正常生产时所需输水管压力;电能控制仪通过沥青泵上装设的电流传感器适时监控沥青泵的电能损耗;开始生产时,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自动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自动关闭;当电能控制仪检测到沥青泵的电能损耗增加时,自动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同时关闭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当电能控制仪检测到沥青泵的电能损耗降低时,自动关闭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同时打开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实现自动发泡控制;24V直流电源为电器控制装置供电。
所述喷嘴孔在分流板法兰上呈现对称分布,其分布数量和分流板凸起部的部分数量相一致。
所述喷嘴孔为两个,分流板凸起部为两个。
所述凸起部为半圆形。
所述喷嘴的内腔呈漏斗状。
所述水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压开关。
喷嘴和注水管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位于蓄水箱的上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沥青温拌发泡系统,由蓄水装置、给水装置、沥青发泡装置及电器控制装置组成,蓄水装置通过水位传感器与供水电磁阀实现水箱内水位的自动调节。
给水装置通过水泵向沥青发泡管注水,通过水泵的变频器感应沥青的喷射量电流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沥青和水值,自动调节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量。沥青发泡管为具有外层套管和内层芯管的双层套管结构,内层芯管的管腔进口法兰部位设有分流板,分流板外形为圆形,中部由多个凸起的半圆组成。其作用是:一方面使进入发泡腔内的热沥青都集中在沥青发泡管的内部中心位置,有利于集中发泡水的定向喷射,同时由于热沥青流向的法平面方向尺寸的缩小,压强增大提高了热沥青流动的速度,使形成的泡沫沥青迅速排出,而当泡沫沥青通过分流板后拥有足够的缓冲空间,而减小内部压力加快泡沫沥青的衰变。另一方面当发泡水冲击到凸起的部分,使从喷嘴喷出的圆柱状水流喷射到分流板凸起的部分形成一个水流面,然后顺着分流板的突起的板面冲击到热沥青中,对称的设计使水对沥青在面上进行冲击,增加了沥青与水接触的面积,使沥青和水混合的更加均匀。凸起的部分具有保护喷嘴,防止因生成的泡沫沥青回流而降低沥青泵的工作效率。沥青发泡管的内层芯管出口部位设有固定的两正交的螺旋叶片,当形成的初级泡沫沥青流经螺旋叶片时,流体流向经过两次相对“切分”旋转,当流体经过两正交的螺旋叶片被动搅拌,使流体二次搅拌,生成的泡沫沥青更加的均匀。沥青发泡管的泡沫分流板法兰处设置有发泡水喷嘴,其结构呈现漏斗状,使原本压力较小的水,随着流向尺寸的缩小,其承受的压力变大,发泡水冲击压强变大,使通过喷嘴的发泡水有足够的速度冲向从沥青泵流向发泡管内沥青形成的“沥青面”,使沥青和水得到充分的混合,喷嘴和供水管用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维修。所述喷嘴孔在分流板法兰相对两个喷嘴呈现对称分布,其分布数量和分流板凸起的部分数量相一致。因为相对喷射可以解决因单一方向喷射水而产生的发泡不均问题,减轻因喷角是奇数时容易产生单向涡流,而涡流会消耗能量,对发泡没有益处。选择这种均称分布可以使生成的泡沫沥青更加的均匀。蓄水箱上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位于蓄水箱的上端,可以方便对蓄水箱内小颗粒的污垢经行冲洗,以及对管路排堵处理,同时有利于在生产前对蓄水箱压力进行调节设置以及对水质的检测和水温测量。本发明有效的简化了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更加的实用,通过沥青的发泡,发泡效率高,计量精度准,提高了生产、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简图;
图2是图1中沥青发泡管的结构简图;
图3为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分流板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1.供水管;2.供水电磁阀;3.管道式过滤器;4.浮球式液位开关;5.蓄水箱;6.Y型滤水器;7. 放水阀;8.水泵;9.压力表;10. 溢流阀;11.压力变送器;12.排气阀;13.针型阀;14.循环水电磁阀;15.注水电磁阀;16,18.球阀;17,19. 止回阀;20.导热油进口21.沥青泵;22.发泡管;23.导热油出口;24.沥青喷射管;25.分流板;26.分流板法兰;27.发泡水供给管;27.喷嘴;29.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图2所示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由:a.蓄水装置;b.给水装置;c.沥青发泡装置;d.电器控制装置组成。其中蓄水装置连接给水装置,给水装置连接沥青发泡装置,电器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蓄水装置、给水装置及发泡装置,其中:
a蓄水装置:供水管1、供水电磁阀2、管道过滤器3、浮球式液位开关4以及蓄水箱5组成,其中蓄水箱5上设置有浮球式液位开关4、供水管1连接供水电磁阀2和管道式过滤器3,蓄水箱5的出水管上连接Y型滤水器6,在Y型滤水器6连接水泵8的水管上装有放水阀7。其工作机理是:浮球式液位开关4位于水箱内,电器控制装置包括浮球液位开关4和供述电磁阀均与供水处理装置连接,浮球式液位开关4传送蓄水箱5内水位信号至供水处理装置,由供水处理装置通过水位信号控制供水电磁阀2的开启与关闭;这样可以通过浮球式液位开关4与供水装置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时实现对水箱内水位的调节。
b给水装置:水泵8、压力表9、溢流阀10、压力变送器11、针形阀13、注水电磁阀15、球阀16,18、止回阀17,18、循环水电磁阀15组成,其中水泵8的进水管路上连接蓄水装置的Y型过滤器6,输水管路上依次串联压力表9、溢流阀10、压力变送器11及针形阀13等。其中,溢流阀10经溢流水管连接蓄水池5,在Y型过滤器6后连接水泵8,在Y型过滤器6和水泵8之间设有放水阀7,压力变送器11和针型阀13之间设有排气阀12,针形阀后分为两支路,其中:一支路通过连接循环水电磁阀14后连接至蓄水装置的蓄水箱5。另一支路连接注水用电磁阀15,注水电磁阀15后又分为两个单元,各单元为串联的球阀16,18和止回阀17,19,随后这两个单元并联通过发泡水供给管27独立的连接到沥青发泡装置中的分流板法兰26中。另一支路连接注水电磁阀15依次连接球阀16,18、止回阀17,19后连至沥青发泡装置。本装置的工作机理是:电流处理装置与电流传感器和循环水电磁阀15的中间继电器连接,当沥青泵21开启时,电流处理装置电流传感器感应沥青泵21的开启的信号,并将电流信号传送到电流处理装置,控制循环水电磁阀14开启或关闭,在不使用时水泵8的水回到蓄水箱5中。
发泡装置:它由沥青泵21、沥青发泡管22、导热油进口20、导热油出口23、发泡水供给管27、分流板25、分流板法兰26以及喷嘴28组成。其中,沥青发泡管为双层套管结构,外层套管为导热油加热套管,其上设有导热油进管接口和导热油出管接口,内层芯管为泡沫沥青生成芯管,沥青进口处设有分流板25和分流板法兰26,出口端设有相互正交的螺旋叶片29。内层管一端连接沥青泵21,另一端连接泡沫沥青喷射管24。本装置的工作机理是:沥青泵21上设有电流传感器,当沥青泵21开启时,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到沥青泵21喷射沥青的信号,利用电流处理装置切断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电磁阀14的中间继电器,同时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电磁阀15的中间继电器,通过水泵8向发泡管注水。并通过水泵8的变频器感应沥青的喷射量电流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沥青和水值,自动调节向发泡管注水的量。
电器控制装置:分为室外控制装置和室内控制装置两部分,其中,室外控制装置上设置有供水电磁阀2、循环水电磁阀14和注水电磁阀15所用的中间继电器、水泵8的变频器所连继电器、沥青泵21的电量开关、蓄水箱5的低液位警示灯和浮球式液位开关4、输水管压力变送器11的控制开关,智能数显仪压力,24V直流电源。所述低液位警示灯和液位控制开关利用液位计检测水位的高低;当蓄水箱内水位在低水位时,注水电磁阀自动打开向蓄水箱注水,同时低水位报警;当蓄水箱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注水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向蓄水箱注水,同时高水位报警;实现向蓄水箱自动供水控制;智能数显压力仪直接显示输水管压力变送器的检测信号;依据智能数显压力仪显示的压力,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转速,调整至正常生产时所需输水管压力;电能控制仪通过沥青泵上装设的电流传感器适时监控沥青泵的电能损耗;开始生产时,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自动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自动关闭;当电能控制仪检测到沥青泵的电能损耗增加时,自动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同时关闭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当电能控制仪检测到沥青泵的电能损耗降低时,自动关闭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同时打开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实现自动发泡控制;24V直流电源为电器控制装置供电。室内控制台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有启动开关、电源运行指示灯,智能数显仪电流,水压调节器,控制装置选择器自动/手动,报警灯。
蓄水箱5上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位于蓄水箱5的上端,可以方便对蓄水箱5内小颗粒的污垢经行冲洗,有利于在生产前进行压力调节设置,同时可以对蓄水箱5内的水质检测和水温测量经行定期检测。
沥青发泡管22的内层芯管出口部位设有固定的两正交的螺旋叶片29,当形成的初级泡沫沥青流经螺旋叶片29时,流体流向经过两次相对“切分”旋转,当流体经过两正交的螺旋叶片29被动搅拌,使流体二次搅拌,生成的泡沫沥青更加的均匀。
沥青发泡管22的泡沫沥青生成芯管管腔进口法兰部位设有分流板25,分流板25外形为圆形,中部由2个凸起的半圆组成。其作用是:一方面使进入发泡腔内的热沥青都集中在发泡管的内部中心位置,有利于集中发泡水的定向喷射,同时由于热沥青流向的法平面方向尺寸的缩小,压强增大提高了热沥青流动的速度,使形成的泡沫沥青迅速排出,而当泡沫沥青通过分流板25后拥有足够的缓冲空间而减小内部压力加快泡沫沥青的衰变。另一方面当发泡水冲击到凸起的部分使从喷嘴28喷出的圆柱状水流喷射到分流板25凸起的部分形成一个水流面,然后顺着分流板25的突起的板面冲击到热沥青中,对称的设计使水对沥青在面上进行冲击,增加了沥青与水接触的面积,使沥青和水混合的更加均匀。凸起的部分具有保护喷嘴28,防止因生成的泡沫沥青回流而降低沥青泵的工作效率。
沥青发泡管的泡沫分流板法兰26处设置发泡水喷嘴28,其结构呈现漏斗状,使原本压力较小的水,随着流向尺寸的缩小,其承受的压力变大,发泡水冲击压强变大,使通过喷嘴28的发泡水有足够的速度冲向从沥青泵21流向发泡管内沥青形成的“沥青面”,使沥青和水得到充分的混合,喷嘴28和发泡水供给管27用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维修。
分流板法兰26设置有凹槽以便与分流板25配合,防止渗漏,分流板法兰26通过螺纹和发泡水供给27连接,发泡水供给27通过螺纹和喷嘴28配合。喷嘴28孔在分流板法兰26相对两个喷嘴呈现对称分布。本案例设置了两个,形成“180对喷”,这样可以解决因单一方向喷水而产生的沥青和水接触不均问题,减轻因喷角是奇数时容易产生单向涡流,而涡流会消耗能量,对发泡没有益处。选择“180对喷”分布可以使生成的泡沫沥青更加的均匀。
虽然本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实施案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案例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沥青温拌发泡系统,由蓄水装置、给水装置、沥青发泡装置及电器控制装置组成,所述蓄水装置连接给水装置,给水装置连接沥青发泡装置,电器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连接自动蓄水装置、给水装置以及自动沥青发泡装置;所述蓄水装置由供水管、供水电磁阀、过滤器、水位传感器、出水管及蓄水箱组成,其中蓄水箱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蓄水箱连接供水管,供水管连接有供水电磁阀和过滤器,与蓄水箱连接的出水管上装有Y型过滤器,Y型过滤器连接至给水装置;水位传感器传送水箱内的水位信息给电器控制装置,电器控制装置接收水位传感器信息后向供水电磁阀发出指令,供水电磁阀在接受指令后动作控制供水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给水装置包括一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路上连接蓄水装置的Y型过滤器,所述水泵的输水管路上依次串联压力表、溢流阀、压力传感器及针形阀;溢流阀经溢流水管连接蓄水池,在Y型过滤器和水泵之间设有排水阀,在压力传感器和针型阀之间设有有排气阀,针形阀后分为两支路,其中:一支路通过连接循环水用电磁阀后连接至蓄水装置的蓄水箱;另一支路连接注水用电磁阀,注水电磁阀后又分为多个相同的发泡水供给单元,各发泡水供给单元为串联的球阀和止回阀,每个发泡水供给单元并联通过注水管输出发泡水;沥青发泡装置由沥青泵、沥青发泡管以及泡沫沥青喷射嘴组成,所述沥青发泡管入口连接沥青泵,出口连接泡沫沥青喷射嘴,其中,所述沥青发泡管为具有外层套管和内层芯管的双层套管结构,外层套管为导热油加热套管,其上设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内层芯管为泡沫沥青生成芯管,所述内层芯管的进口处具有分流板法兰,分流板法兰上设有分流板,分流板外形为圆形,中部由凸起部组成;所述分流板法兰侧壁上设有喷嘴孔,喷嘴孔连接给水装置的注水管,喷嘴孔的出口连接喷嘴,向内层芯管内喷水;所述内层芯管的出口端内壁上设有相互正交的螺旋叶片;所述沥青泵上设有电流传感器,当沥青泵开启时,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到沥青泵喷射沥青的信号,由电器控制装置控制切断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的中间继电器,同时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的中间继电器,通过水泵向沥青发泡管注水,通过水泵的变频器感应沥青的喷射量电流信号,根据预先设置的沥青和水值,自动调节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量;所述电器控制装置由室外控制装置和室内控制装置两部分构成,其中,室外控制装置上设置有供水电磁阀、注水电磁阀和循环水电磁阀所用的中间继电器、水泵的变频器所连继电器、沥青泵的电量开关、蓄水箱的水位传感器的低液位警示灯和液位控制开关、输水管压力变送器的控制开关,电能控制仪,智能数显压力仪,24V直流电源;所述低液位警示灯和液位控制开关利用液位计检测水位的高低;当蓄水箱内水位在低水位时,注水电磁阀自动打开向蓄水箱注水,同时低水位报警;当蓄水箱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注水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向蓄水箱注水,同时高水位报警;实现向蓄水箱自动供水控制;智能数显压力仪直接显示输水管压力变送器的检测信号;依据智能数显压力仪显示的压力,通过变频器调节水泵转速,调整至正常生产时所需输水管压力;电能控制仪通过沥青泵上装设的电流传感器适时监控沥青泵的电能损耗;开始生产时,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自动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自动关闭;当电能控制仪检测到沥青泵的电能损耗增加时,自动打开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同时关闭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当电能控制仪检测到沥青泵的电能损耗降低时,自动关闭向沥青发泡管注水的注水电磁阀,同时打开循环管线上的循环水用电磁阀;实现自动发泡控制;24V直流电源为电器控制装置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孔在分流板法兰上呈现对称分布,其分布数量和分流板凸起部的部分数量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孔为两个,分流板凸起部为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半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内腔呈漏斗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传感器为浮球式液压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嘴和注水管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温拌发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上设置有检修门,检修门位于蓄水箱的上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4547.XA CN104032651B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4547.XA CN104032651B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2651A true CN104032651A (zh) | 2014-09-10 |
CN104032651B CN104032651B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146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94547.XA Active CN104032651B (zh) | 2014-05-09 | 2014-05-09 |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3265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2024A (zh) * | 2015-02-13 | 2015-05-13 |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发泡装置 |
CN113900464A (zh) * | 2021-09-30 | 2022-01-07 | 河南省光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泡沫温拌沥青加水控制计量系统 |
CN114319014A (zh) * | 2022-02-17 | 2022-04-12 | 山东路易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拌沥青的发泡装置及其生产设备 |
CN114508023A (zh) * | 2022-03-15 | 2022-05-17 | 河南北筑沥青发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衰变泡沫沥青发生装置 |
PL445617A1 (pl) * | 2023-07-18 | 2024-02-12 | Politechnika Lubelska | Urządzenie do turbulentnego spieniania asfaltu |
-
2014
- 2014-05-09 CN CN201410194547.XA patent/CN104032651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12024A (zh) * | 2015-02-13 | 2015-05-13 |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沥青发泡装置 |
CN113900464A (zh) * | 2021-09-30 | 2022-01-07 | 河南省光大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泡沫温拌沥青加水控制计量系统 |
CN114319014A (zh) * | 2022-02-17 | 2022-04-12 | 山东路易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温拌沥青的发泡装置及其生产设备 |
CN114508023A (zh) * | 2022-03-15 | 2022-05-17 | 河南北筑沥青发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衰变泡沫沥青发生装置 |
PL445617A1 (pl) * | 2023-07-18 | 2024-02-12 | Politechnika Lubelska | Urządzenie do turbulentnego spieniania asfaltu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32651B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35207U (zh) | 沥青混合料温拌工艺中的沥青发泡装置 | |
CN104032651A (zh) |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 |
CN102587257B (zh) | 一种泡沫沥青制备器及全自动泡沫沥青制备装置 | |
CN203731656U (zh) | 电热水器 | |
CN203846368U (zh) | 沥青温拌发泡系统 | |
CN108660894A (zh) |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沥青发泡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 |
CN105115160A (zh) | 混水装置及具有其的混水系统 | |
CN103758011B (zh) | 厂拌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生产系统 | |
CN203501307U (zh) | 洗浴系统水温调节装置 | |
CN113123193B (zh) | 一种沥青多管发泡系统及工艺 | |
CN203704104U (zh) | 一种用于换热站中的混水供热装置 | |
CN106091071A (zh) | 楼宇式吸收式换热站 | |
CN209759960U (zh) | 一种沥青发泡装置 | |
CN104562896A (zh) | 泡沫沥青发生喷洒装置及产生泡沫沥青的方法 | |
CN204902265U (zh) | 零冷水自我汇兑装置及具有其的零冷水自我汇兑系统 | |
CN107153077A (zh) | 一种便携式地温能热响应测试设备 | |
CN203684036U (zh) | 一种厂拌冷再生沥青发泡装置 | |
CN205002391U (zh) | 混水装置及具有其的混水系统 | |
CN205957273U (zh) | 楼宇式吸收式换热站 | |
CN205302063U (zh) | 沥青发泡机智能化控制系统 | |
CN203700909U (zh) | 一种间歇式沥青发泡装置 | |
CN204870826U (zh) | 一种房车供热水系统和一种房车 | |
CN208222623U (zh) | 智能楼宇供热机组 | |
CN104970703A (zh) | 智能饮水机的控制电路 | |
CN207936210U (zh) | 一种可拼接水暖模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9 Address after: 473000 no.1168 Wolong Road, Wuhou street, Wolong District, N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Yalo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73000 No. 1168, Wolong Road, Nanyang, Henan Patentee before: NANYANG YALONG ROA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