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029913B - 捆扎带 - Google Patents

捆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9913B
CN104029913B CN201410081550.0A CN201410081550A CN104029913B CN 104029913 B CN104029913 B CN 104029913B CN 201410081550 A CN201410081550 A CN 201410081550A CN 104029913 B CN104029913 B CN 104029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portion
teat
mouth
sticking department
strapping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15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9913A (zh
Inventor
大平雄贵
藤木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9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9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9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带,能够简单地得到希望的紧固力。该捆扎带(1)包括:带部(2),具有挠性,并且在外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齿(4);以及锁定部(3),设置在该带部(2)的一端部并具有使带部(2)的自由端侧插通的插通口(5),在该插通口(5)的内部形成有与卡定齿(4)选择性地卡定而将带部(2)保持在防脱状态的卡定爪(6),其中,在带部(2)上形成有限制突部(7A~7C),在自由端侧向插通口(5)插通了预定长度范围时,通过所述限制突部(7A~7C)与锁定部3抵接而对带部(2)相对于插通口(5)的插通长度进行限制。

Description

捆扎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带。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能够例如对线束自身进行捆扎、或对在密封状态中使线束插通的橡胶护套(gum boots)和成为其连接对象的电气设备的连接部位进行紧固而使用树脂制的捆扎带。作为那样的一例,能够列举下述专利文献1。
此处所公开的捆扎带由带部和在其一端形成的筒状的锁定部构成,使带部的自由端侧通过锁定部内。并且,如果对自由端进行拉伸操作,则在锁定部内对在带部沿长度方向形成的锯齿状凹凸部选择性地进行卡定,从而构成具有希望的紧固直径的套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755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捆扎带能够在任意的紧固位置使锯齿状凹凸部与锁定部卡定。即,在现有的构件中,如果作业者施加于带部的拉伸力产生分散,则针对被紧固物的紧固力容易产生分散。由此,如果产生紧固不足,则发生被紧固物会比较容易脱落的情况,相反地,如果被过度地紧固则会造成被紧固物自身变形,或者在被紧固位置是橡胶护套的密封唇部对应位置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设想到密封唇部被过度地压扁、从而受到热量等的影响而热粘到橡胶护套的连接对象的情况。
本发明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得到希望的紧固力的捆扎带。
本发明的捆扎带构成为包括:带部,具有挠性,并且在外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齿;以及锁定部,设置在该带部的一端部并具有使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插通的插通口,在该插通口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定齿选择性地卡定而将所述带部保持在防脱状态的卡定爪,所述捆扎带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带部上形成有限制突部,在所述自由端侧向所述插通口插通了预定长度范围时,通过所述限制突部与所述锁定部抵接而对所述带部相对于所述插通口的插通长度进行限制。
在利用捆扎带进行针对被紧固物的紧固作业的情况下,使带部的自由端侧通过锁定部的插通口而从出口侧进行拉伸操作。在本发明中,如果将带部相对于插通口插通一定长度,则限制突部与锁定部抵接而对在此以上的插通进行限制。因此,通过与该位置对应的卡定齿与卡定爪进行卡定,由带部形成的套圈得到预先设定的直径。由此,即使粗略地进行带部的拉伸作业,也能够避免对被紧固物过度的紧固,并能够简单地得到希望的紧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捆扎带的侧视图。
图2是捆扎带的俯视图。
图3是捆扎带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捆扎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从锁定部的底面侧观察表示限制突部从捆扎带脱落的状况的图。
图6是捆扎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中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捆扎带优选为如下结构:沿所述带部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所述限制突部,各限制突部在与所述带部的连接部位形成薄壁部,并且形成为,伴随从所述插通口的出口侧拉出的所述带部的自由端被拉伸的操作而与所述锁定部抵接,从而能够脱落。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紧固作业之前,从多个设定的限制突部中预先选定与被紧固物的大小一致的适当的位置的构件。并且,针对紧固作业,如果使带部的自由端侧通过插通口而进行自由端的拉伸操作,则比限制突部中的被选定的限制突部更靠插通方向前方的部分,从最前头起依次与锁定部抵接,但是这些限制突部能够通过施加预定的拉伸力而从薄壁部断裂并脱落。因此,如果在作为目标的限制突部与锁定部抵接前、能够利用上述方法使位于比其更靠近前的顺序的限制突部全部脱落从而在该位置使卡定齿和卡定爪卡定,则捆扎带成为希望的套圈直径。由此,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设定多种所希望的套圈直径。
(2)也可以是所述各限制突部配置在靠近所述带部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侧边缘部的结构。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脱落的限制突部进入插通口内的情况发生。
(3)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所述限制突部或所述锁定部的相对面中的任一方形成排出引导面,在所述限制突部和所述锁定部抵接时,所述排出引导面使对该限制突部的按压力向所述带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作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将限制突部的脱落方向引导为从带部朝向外侧的方向,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避免限制突部进入插通口。
接下来,针对将本发明的捆扎带具体化的实施例1,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1所涉及的捆扎带1由6-6尼龙等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捆扎带1构成为具备带部2和在带部2的一端形成的锁定部3。
如图1至图3所示,带部2形成为细长的带状。带部2的宽度仅在自由端部渐渐地变窄,但是除此以外的部分在到达锁定部3为止大致以均匀的宽度形成。如图3、图4所示,在带部2的一面侧(与突出设置有锁定部3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遍及预定长度范围而形成多个卡定齿4。如图4所示,各卡定齿4通过锯齿状的凹凸而形成。另外,如图3所示,形成有各卡定齿4的长度区域设定在带部2的均匀宽度区域内,并且各卡定齿4设定在保留了带部2的宽度方向两侧边缘部的宽度范围内。
锁定部3形成为棱筒状,在其中央部沿锁定部3的突出方向贯通形成有插通口5。该插通口5形成为能够使带部2从自由端侧插通。如图4所示,在插通口5内能够弯曲地设置有卡定爪6,并与带部2中的形成有卡定齿4一侧的面相对地配置。从插通口5的入口侧插通带部2的自由端侧并从出口侧进行拉伸操作,从而使得卡定爪6选择性地卡定于卡定齿4。另外,在卡定爪6和卡定齿4卡定的状态下,虽然允许带部2向进行拉伸操作的方向移动,但是能够防止向返回方向移动。由此,在停止带部2的拉伸操作的时刻,带部2能够形成并维持希望的直径的套圈,并能够对被紧固物施加预定的紧固力。
在带部2中,在形成有卡定齿4一侧的相反侧的面上设置有多个限制突部7A~7C。各限制突部7A~7C配置在卡定齿4的形成区域内,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三个位置等间隔地配置。各限制突部7A~7C形成为大致棱柱状,并且与带部2的连接部位(根部分)变细而成为薄壁部9。如后述的那样,各限制突部7A~7C以如下方式设定薄壁部9的强度:当在与锁定部3中的形成于插通口5的入口侧的排出引导面8抵接的状态下带部2以一定以上的力被拉伸操作时,能够经由薄壁部9而使其整体倒伏,其后能够断裂而脱落。
在带部2中,与其自由端最接近的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与锁定部3(详细来说,锁定部3中的排出引导面8)抵接的时刻进行第一阶段的拉伸限制,在该时刻形成的套圈的内径是R1。接着,在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脱落而使得第二个限制突部7B与锁定部3抵接的时刻进行第二阶段的拉伸限制,在该时刻形成的套圈的内径是R2(R1>R2)。进而,当第二个限制突部7B脱落而将最末尾的限制突部7C与锁定部3抵接时进行第三阶段的拉伸限制,在该时刻形成的套圈的内径是R3(R1>R2>R3)。
如图2所示,各限制突部7A~7C靠近带部2中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部且在沿着长度方向的同一线上并列地排列。
另外,如图6所示,在形成有限制突部7A~7C侧的单侧大致一半处形成有排出引导面8,即在锁定部3的外侧面中的成为插通口5的入口侧的面。排出引导面8成为与带部2的拉伸方向以锐角的角度交叉的倾斜面,并且在带部2的自由端侧从插通口5的入口侧插通并从出口侧拉伸时能够与各限制突部7A~7C抵接。即,设定为,在对从插通口5的出口侧突出的带部2的自由端部进行拉伸操作时,排出引导面8向与排出引导面8抵接的限制突部7A~7C施加斜向外方(图5中由P表示的矢线方向)的按压力。即,使得因该按压力而倒伏并脱落的限制突部7A~7C向带部2的宽度方向外方排出,而不会错误地进入插通口5内。
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本实施例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进行由本实施例的捆扎带1实现的紧固作业前,在将由多根电线组成的线束WH容纳的波纹管10的端部,预先覆盖橡胶护套的连接筒部11并嵌入。在该状态下,以缠绕连接筒部11的外周面的方式使捆扎带1的带部2顺延,将带部2的自由端部从锁定部3的插通口5的入口侧插入并通过出口侧。此后,对带部2的自由端侧进行拉伸操作,针对拉伸操作,预先确定用于对连接筒部11作用预定的紧固力所需要的捆扎带1的套圈直径,并且确定为此所应选择的限制突部7A~7C的顺序。此处,例如选择从最前头数第二位的限制突部7B。
然后,如上所述,在使带部2的自由端侧通过了锁定部3的插通口5的状态下,对带部2的自由端部较强地进行拉伸。由此,锁定部3内的卡定爪6重复弯曲动作并依次跨过卡定齿4。并且,由于在拉伸操作的中途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与锁定部3的排出引导面8抵接,因此作业者在该时刻暂时受到拉伸限制,但是由于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不是目标,因此作业者进一步继续进行拉伸操作。为了使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脱落,在带部2的自由端部施加稍强的拉伸力。由此,如图5(B)所示,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根据设定于排出引导面8的斜度而受到向外的按压力,因此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被排出到带部2的外侧。因此,不会发生脱落了的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错误地进入插通口5内这样的情况。另外,限制突部7A~7C和带部2通过薄壁部9连接,因此为了使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脱落不怎么需要拉伸力。
如果如此使最前头的限制突部7A脱落,则作业者降低拉伸操作力,并在作为目标的第二限制突部7B与排出引导面8抵接为止不停歇地进行拉伸操作。在该时刻,作业者受到第二次的拉伸限制,能够利用此时的节制感而使拉伸操作停止。在该时刻,卡定齿4和卡定爪6卡定,带部2在防止返回的状态下进行卡定,并且带部2成为预定的套圈直径(R2)而对橡胶护套的连接筒部11施加适当的紧固力。
由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捆扎带1,如果在紧固作业之前预先对成为目标的限制突部7A~7C进行选择、并在该成为目标的限制突部7A~7C与锁定部3(排出引导面8)抵接为止一直进行拉伸操作,则带部2能够自动地形成希望的套圈直径的环而能够对连接筒部11施加适当的紧固力。换言之,即使作业者粗略地对带部2进行拉伸操作,由于在设定位置受到拉伸限制,因此也能够简单地使带部2成为希望的套圈直径。因此,紧固较松从而使得连接筒部11和波纹管之间密封不足的情形不会产生,与此相对地,也不必担心因紧固过紧而使得连接筒部11过度地变形。另外,与本例不同,如果是在金属制的管部分覆盖具有密封唇部的橡胶制护套那样的紧固位置存在过度的紧固,则如前述那样,存在密封唇部部分因热量的影响而热粘到管道侧的忧虑,但是如果使用本实施例的捆扎带,则也能够有效地消除这种情况。
另外,在本例的捆扎带1中,多个限制突部7A~7C相对于带部2排列而能够进行选择,因此,能够对捆扎带设定不同的紧固直径。进而,各限制突部7A~7C并非配置于带部2的中央部,而是在宽度方向偏移且设定于靠近侧边缘部的位置,并且在锁定部3设置排出引导面8而将限制突部7A~7C积极地向带部2的侧方排除。由此,可以得到如下效果:能够有效地避免脱落的限制突部7A~7C进入插通口5那样的情况。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述以及附图来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这样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带部2中,在宽度方向的靠近一边缘侧配置限制突部7A~7C,但是也可以配置在中央。在该情况下,设定为插通口5和带部2几乎没有间隙即可。另外,也可以将限制突部7A~7C交替配置在带部2的一边缘侧和另一边缘侧。
(2)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锁定部3形成了排出引导面8,但是也能够省略。另外,在将限制突部7A~7C配置在带部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倾斜方向相反而设置一对排出引导面8。
(3)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带部2一体地突出形成限制突部7A~7C,但是也可以分体形成。例如,如果在带部2侧预先沿长度方向贯通多个孔、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来预先插入作为限制突部7A~7C的止动销,则能够在止动销和锁定部3抵接前不停歇地对带部2进行拉伸操作,从而能够在抵接位置使捆扎带1成为希望的套圈直径。

Claims (3)

1.一种捆扎带,包括:带部,具有挠性,并且在外表面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定齿;以及锁定部,设置在该带部的一端部并具有使所述带部的自由端侧插通的插通口,在该插通口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定齿选择性地卡定而将所述带部保持在防脱状态的卡定爪,所述捆扎带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部上形成有限制突部,在所述自由端侧向所述插通口插通了预定长度范围时,通过所述限制突部与所述锁定部抵接而对所述带部相对于所述插通口的插通长度进行限制,
沿所述带部的长度方向配置多个所述限制突部,各限制突部在与所述带部的连接部位形成薄壁部,并且形成为,伴随从所述插通口的出口侧拉出的所述带部的自由端被拉伸的操作而与所述锁定部抵接,从而能够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限制突部配置在靠近所述带部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侧边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捆扎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限制突部或所述锁定部的相对面中的任一方形成排出引导面,在所述限制突部和所述锁定部抵接时,所述排出引导面使对该限制突部的按压力向所述带部的宽度方向外方作用。
CN201410081550.0A 2013-03-08 2014-03-06 捆扎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9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6778 2013-03-08
JP2013046778A JP6037227B2 (ja) 2013-03-08 2013-03-08 結束バン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9913A CN104029913A (zh) 2014-09-10
CN104029913B true CN104029913B (zh) 2016-11-02

Family

ID=5146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155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29913B (zh) 2013-03-08 2014-03-06 捆扎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37227B2 (zh)
CN (1) CN104029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8681A (zh) * 2015-12-01 2016-03-16 锁定有限责任公司 自锁式扎带
TWI715493B (zh) * 2020-05-11 2021-01-01 宏正自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束線帶
CN113397761A (zh) * 2021-05-27 2021-09-1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免缝合式人工血管及其输送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7589A (en) * 1969-04-07 1972-08-31 Panduit Corp Bundling tie
CN1221321A (zh) * 1996-04-10 1999-06-30 艾弗芮丹尼逊有限公司 商品结对带
CN1271321A (zh) * 1997-10-06 2000-10-25 比韦克斯公司 锁定装置
US6430783B1 (en) * 1998-07-08 2002-08-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rchandise pairing tie
CN1374919A (zh) * 1999-09-21 2002-10-16 比韦克斯公司 扎系带装置
CN101092195A (zh) * 2006-06-23 2007-12-26 徐汉鹏 束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6651A (en) * 1987-08-24 1988-08-30 Yazaki Corporation Band clamp
JPH03104508U (zh) * 1990-02-10 1991-10-30
AU8569498A (en) * 1998-07-08 2000-02-01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rchandise pairing tie
JP4150625B2 (ja) * 2003-04-16 2008-09-17 ヘラマンタイトン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封緘用ベルト
JP4968779B2 (ja) * 2006-12-08 2012-07-04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封緘具
JP4756219B2 (ja) * 2007-09-21 2011-08-24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用トリムのためのトリムクリップ
JP2010076808A (ja) * 2008-09-26 2010-04-08 Hellermann Tyton Co Ltd 結束バンド
JP5478374B2 (ja) * 2010-06-15 2014-04-23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結束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87589A (en) * 1969-04-07 1972-08-31 Panduit Corp Bundling tie
CN1221321A (zh) * 1996-04-10 1999-06-30 艾弗芮丹尼逊有限公司 商品结对带
CN1271321A (zh) * 1997-10-06 2000-10-25 比韦克斯公司 锁定装置
US6430783B1 (en) * 1998-07-08 2002-08-13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rchandise pairing tie
CN1374919A (zh) * 1999-09-21 2002-10-16 比韦克斯公司 扎系带装置
CN101092195A (zh) * 2006-06-23 2007-12-26 徐汉鹏 束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9913A (zh) 2014-09-10
JP2014172633A (ja) 2014-09-22
JP6037227B2 (ja) 2016-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9913B (zh) 捆扎带
CN1286701C (zh) 用于束线分支部的捆扎带
US20120311823A1 (en) Length-adjustable cable tie capable of eliminating the waste thereof
CA2927386C (en) Mounting device for tubular elements
CN106515615A (zh) 电线引导装置
US20120159742A1 (en) Fastener
KR20130099945A (ko) 스트랩 지지체를 가진 버클
US10358765B2 (en) Wrappable textile sleeve having supplemental lace closur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JP2017044243A (ja) ベルトクランプ
EP2960178B1 (en) Tie strips
US20200299041A1 (en) Adjustable cable tie head
KR101399742B1 (ko) 케이블 타이
CN107005040B (zh) 线束模块
JP6317441B2 (ja) 結束バンド
KR101951334B1 (ko) 케이블 타이 장치
KR200483892Y1 (ko) 케이블 타이
US10788155B2 (en) Sealing device for sealing a leak in a pipe
JP4137742B2 (ja) ベルト噛合式結束バンド
KR102076230B1 (ko) 케이블 타이 장치
KR102076229B1 (ko) 케이블 타이 장치
JP2015058973A (ja) 合成樹脂製結束バンド
KR20060058250A (ko) 타이 밴드의 락킹 구조
JP2018009590A (ja) ベルトクランプ
JP4452609B2 (ja) 結束用クロスバンド
KR101264046B1 (ko) 농업용 클램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