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9377B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29377B CN104029377B CN201410258087.2A CN201410258087A CN104029377B CN 104029377 B CN104029377 B CN 104029377B CN 201410258087 A CN201410258087 A CN 201410258087A CN 104029377 B CN104029377 B CN 1040293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nch
- die
- movable
- solid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包括机架上设置的凸模、凹模,凸模位于凹模上方,凸模与凹模两者上、下相对运动且构成合模、成型及分模动作,凸模、凹模与加热单元相连,凸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凸模,固定凸模的型面两侧铰接设置的活动凸模,活动凸模与凸模调节机构相连,凸模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凸模转动;凹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凹模,固定凹模的型面两侧铰接设置的活动凹模,活动凹模与凹模调节机构相连,凹模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凹模绕铰接轴转动,这样可改变活动凸模与固定凸模的角度以及活动凹模与固定凹模的夹角,进而可成型出不同型号的脊瓦,该脊瓦成型装置可最大程度上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脊瓦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脊瓦等塑料产品的成型大都利用热压机加工完成,所述的脊瓦包括脊瓦本体,所述脊瓦本体呈弧板状,脊瓦本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脊瓦在生产时,在热压凹模上放置尺寸大小与脊瓦尺寸相符的塑料平板坯料,凸模下移,利用加热装置将模具加热,使得塑料平板坯料受热变形成与凸模及凹模处于合模状态时的成型腔相吻合的形状,然后模具开模,脊瓦就初步成型了。现有中的脊瓦成型设备基本是一套模具只能生产一种型号的制品,对于不同型号的脊瓦不同在于脊瓦两侧外延翻边的之间的角度不同,若想生产不同型号的脊瓦,必须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模具,这种生产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强度大,而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可生产出不同型号的脊瓦,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包括机架上设置的凸模、凹模,凸模位于凹模上方,凸模与凹模两者上、下相对运动且构成合模、成型及分模动作,凸模、凹模与加热单元相连,凸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凸模,固定凸模的型面两侧设置活动凸模,固定凸模与活动凸模的两端部位铰接,活动凸模的型面外部的模体上与凸模调节机构相连,凸模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凸模绕铰接轴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固定凸模与活动凸模成型面顺延配合构成成型面;
凹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凹模,固定凹模的型面两侧设置活动凹模,固定凹模与活动凹模的两端部位铰接,活动凹模的型面外部的模体上与凹模调节机构相连,凹模调节机构驱动活动凹模绕铰接轴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固定凹模与活动凹模成型面顺延配合构成成型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固定凸模与固定凹模处于合模状态时,用来成型脊瓦本体,在固定凸模的两侧设置活动凸模,在固定凹模的两侧设置活动凹模,固定凸模与活动凸模于二者两端部铰接设置,固定凹模与活动凹模于二者两端部铰接设置,一方面,凸模调节机构与凹模调节机构调节活动凸模与活动凹模处于合模、成型及开模动作,这样用来成型脊瓦两侧的外延翻边,另一方面,凸模调节机构与凹模调节机构还可以分别调节活动凸模与活动凹模处于合模状态时的角度,因而可改变活动凸模与固定凸模的角度及活动凹模与固定凹模的夹角,进而可成型出不同型号的脊瓦,该脊瓦成型装置可最大程度上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向视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固定凹模与活动凹模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本发明中固定凹模与活动凹模配合时的主视图;
图6是图4中的A向视图;
图7是图5中的I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说明:
一种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0上设置的凸模、凹模,凸模位于凹模上方,凸模与凹模两者上、下相对运动且构成合模、成型及分模动作,凸模、凹模与加热单元相连,凸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凸模20,固定凸模20的型面两侧设置活动凸模30,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两端部位铰接,活动凸模30的型面外部的模体上与凸模调节机构40相连,凸模调节机构40驱动活动凸模30绕铰接轴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成型面顺延配合构成成型面;
凹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凹模50,固定凹模50的型面两侧设置活动凹模60,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两端部位铰接,活动凹模60的型面外部的模体上与凹模调节机构70相连,凹模调节机构70驱动活动凹模60绕铰接轴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成型面顺延配合构成成型面。
结合附图,固定凸模20与固定凹模50处于合模状态时,用来成型脊瓦本体,在固定凸模20的两侧设置活动凸模30,在固定凹模50的两侧设置活动凹模60,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于二者两端部铰接设置,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于二者两端部铰接设置,一方面,凸模调节机构40与凹模调节机构70调节活动凸模30与活动凹模60处于合模、成型及开模动作,这样用来成型脊瓦两侧的外延翻边,另一方面,凸模调节机构40与凹模调节机构70还可以分别调节活动凸模30与活动凹模60处于合模状态时的角度,因而可改变活动凸模30与固定凸模20的角度及活动凹模60与固定凹模50的夹角,该装置可以有两种成型方式:其一,先将活动凸、凹模30、60调整好后,再将固定凸模20与固定凹模50进行合模动作,通过加热机构,进而可成型出不同型号的脊瓦;其二,先将固定凸、凹模20、50进行合模动作,再调整活动凸、凹模30、60的夹角,通过加热机构,也可成型出不同型号的脊瓦,该脊瓦成型装置可最大程度上降低实际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固定凸模20及固定凹模50的两端部板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铰接板81、82,所述活动凸模30及活动凹模60的两端部板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连接板91、92,所述第一连接板91的一端板面与活动凸模30紧固贴合,所述第一铰接板81与固定凸模20紧固贴合,第一铰接板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91的板面贴合且二者通过第一铰接轴101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92与活动凹模60紧固贴合,所述第二铰接板82与固定凹模60的板面紧固贴合,第二连接板9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板82的板面贴合且二者通过第二铰接轴102铰接,通过在固定凸模20及固定凹模50的两端部设置的第一、第二铰接板81、82,通过在活动凸模30及活动凹模60设置的第一、第二连接板91、92,第一铰接板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91构成铰接,第二铰接板8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92构成铰接,这种铰接的方式简单牢靠,可避免将用于铰接用的合页设置在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成型面内,或者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成型面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合模时合页对脊瓦的外表面造成毛刺现象。
上述的第一、第二铰接板81、82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板91、92的板面贴合时,通过第一、第二铰接轴101、102铰接在一起;以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连接方式为例,结合附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连接板92与固定凹模50端面相对的板面设置凹台部921,所述的第二铰接板82的板面贴合在第二连接板92的外部板面,装配时,将第二铰接轴102沿着凹台部921的台面穿置在第二铰接板82与第二连接板92的板面上,然后将第二铰接板82及第二连接板92分别与固定凹模50及活动凹模60的端部板面固定,凹台部921可以避免第二铰接轴102对第二连接板92安装时的干涉现象,这样不需要对活动凹模60进行加工即可实现对第二连接板92的固定,也进一步的降低了实际的加工成本;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二铰接板82上设置凹台部,这样也可以避免由于第二铰接板82安装时第二铰接轴102的一端与固定凹模60的端部的干涉现象;上述的装配同样适用于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凸模20及固定凹模50的成型面与其两侧部板面圆弧过渡,所述活动凸模30的成型面与固定凸模20相邻的侧部板面圆弧过渡,所述活动凹模60的成型面与固定凹模50相邻的侧部板面圆弧过渡,以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为例,结合图7所示,图示中的标记a和标记c即为圆角过渡,这种设置的好处在于:活动凸模30、固定凸模20分别与活动凹模60、固定凹模50合模时,在对脊瓦成型的过程中,避免由于直边角的原因而导致活动凸模30与相邻位置处及活动凹模60与固定凹模50相邻位置处所在的脊瓦内外表面产生熔接痕的现象,进而避免严重影响脊瓦外观质量的现象,采用圆弧过渡,使得该位置为平滑的过渡连接,从而可使得该位置处所在的脊瓦内外表面可以平滑过渡成型,这样就可基本杜绝熔接痕现象的发生。
具体地,所述凸模调节机构40包括板面水平设置的横板41,所述横板41位于固定凸模20的上方且两侧铰接设置有两连杆42,两连杆42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凸模30的上部板面铰接配合,且两连杆42的铰接轴与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铰接轴平行,所述横板41于竖直方向往复位移,横板41驱动连杆42的动作,进而可驱动活动凸模30的开合动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凹模调节机构7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71,所述第二丝杆71位于固定凹模50的下方且伸出固定凹模50两侧板面,第二丝杆71靠近两端位置处丝杆段的螺旋方向相反,且两端位置处的丝杆段各设置有第二螺母72,所述活动凹模60的下部板面分别与两连杆73的一端铰接,两连杆7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螺母72铰接,两连杆73的铰接轴与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铰接轴平行,将第二丝杆72的靠近两端位置处的丝杆段的螺旋方向设置成反向,在转动第二丝杆72的过程中,从而可驱动两连杆73的开合动作,进而可驱动活动凹模60的开合动作。
所述凸模调节机构40于横板41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所述横板41呈矩形板状且与固定凸模2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横板41的板面上立式设置有第一丝杆43,第一丝杆43杆身转动式设置在横板41上的第一螺母44内,所述第一螺母44与横板41固连,第一丝杆43的下圆弧过渡,以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为例,结合图7所示,图示中的标记a和标记c即为圆角过渡,这种设置的好处在于:活动凸模30、固定凸模20分别与活动凹模60、固定凹模50合模时,在对脊瓦成型的过程中,避免由于直边角的原因而导致活动凸模30与相邻位置处及活动凹模60与固定凹模50相邻位置处所在的脊瓦内外表面产生熔接痕的现象,进而避免严重影响脊瓦外观质量的现象,采用圆弧过渡,使得该位置为平滑的过渡连接,从而可使得该位置处所在的脊瓦内外表面可以平滑过渡成型,这样就可基本杜绝熔接痕现象的发生。
具体地,所述凸模调节机构40包括板面水平设置的横板41,所述横板41位于固定凸模20的上方且两侧铰接设置有两连杆42,两连杆42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凸模30的上部板面铰接配合,且两连杆42的铰接轴与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铰接轴平行,所述横板41于竖直方向往复位移,横板41驱动连杆42的动作,进而可驱动活动凸模30的开合动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凹模调节机构7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71,所述第二丝杆71位于固定凹模50的下方且伸出固定凹模50两侧板面,第二丝杆71靠近两端位置处丝杆段的螺旋方向相反,且两端位置处的丝杆段各设置有第二螺母72,所述活动凹模60的下部板面分别与两连杆73的一端铰接,两连杆7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螺母72铰接,两连杆73的铰接轴与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铰接轴平行,将第二丝杆72的靠近两端位置处的丝杆段的螺旋方向设置成反向,在转动第二丝杆72的过程中,从而可驱动两连杆73的开合动作,进而可驱动活动凹模60的开合动作。
所述凸模调节机构40于横板41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所述横板41呈矩形板状且与固定凸模2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横板41的板面上立式设置有第一丝杆43,第一丝杆43杆身转动式设置在横板41上的第一螺母44内,所述第一螺母44与横板41固连,第一丝杆43的下端转动式设置在固定凸模20的上部板面上,所述固定凸模20上还立式设置有转轴45,转轴45的上端固定有手轮46,转轴45的下端转动式设置在凸模20的上部板面上,第一丝杆43及转轴45的杆身上均设置有链轮47,各链轮47之间通过链连接,结合图3所示,在第一丝杆43上设置一个链轮47,在另一个第一丝杆43上间隔设置两个链轮47,转轴45上的链轮47与第一丝杆43上的链轮47通过链连接,该种方式结构简单,对活动凸模30的调节方式便捷、可靠。
更近一步地,所述凹模调节机构70于固定凹模50的下方间隔设置两个,第二丝杆71两端位置处的第二螺母72各设置在安装板74上,所述安装板74呈条板状且位于固定凹模50的两侧,安装板74的板长方向与固定凹模50的长度方向平齐,所述连杆73的一端与安装板74构成铰接配合,第二丝杆71的杆端设置有手轮75,两第二丝杆71伸出安装板74的杆身上各设置有链轮76,两链轮76之间通过链连接,结合图2和图3。
最后,所述的固定凸模20的上方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固定在机架10上,横梁11上设置有油缸12,油缸12的活塞杆向下延伸且与固定凸模20的上部板面固连,油缸12驱动固定凸模20与固定凹模50的合模、成型及开模动作。
Claims (7)
1.一种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0)上设置的凸模、凹模,凸模位于凹模上方,凸模与凹模两者上、下相对运动且构成合模、成型及分模动作,凸模、凹模与加热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凸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凸模(20),固定凸模(20)的型面两侧设置活动凸模(30),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两端部位铰接,活动凸模(30)的型面外部的模体上与凸模调节机构(40)相连,凸模调节机构(40)驱动活动凸模(30)绕铰接轴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成型面顺延配合构成成型面;
凹模包括居中布置的固定凹模(50),固定凹模(50)的型面两侧设置活动凹模(60),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两端部位铰接,活动凹模(60)的型面外部的模体上与凹模调节机构(70)相连,凹模调节机构(70)驱动活动凹模(60)绕铰接轴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成型面顺延配合构成成型面;
所述的固定凸模(20)及固定凹模(50)的两端部板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铰接板(81、82),所述活动凸模(30)及活动凹模(60)的两端部板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连接板(91、92),所述第一连接板(91)的一端板面与活动凸模(30)紧固贴合,所述第一铰接板(81)与固定凸模(20)紧固贴合,第一铰接板(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91)的板面贴合且二者通过第一铰接轴(101)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92)与活动凹模(60)紧固贴合,所述第二铰接板(82)与固定凹模(60)的板面紧固贴合,第二连接板(9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板(82)的板面贴合且二者通过第二铰接轴(10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模(20)及固定凹模(50)的成型面与其两侧部板面圆弧过渡,所述活动凸模(30)的成型面与固定凸模(20)相邻的侧部板面圆弧过渡,所述活动凹模(60)的成型面与固定凹模(50)相邻的侧部板面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调节机构(40)包括板面水平设置的横板(41),所述横板(41)位于固定凸模(20)的上方且两侧铰接设置有两连杆(42),两连杆(42)的另一端分别与活动凸模(30)的上部板面铰接配合,且两连杆(42)的铰接轴与固定凸模(20)与活动凸模(30)的铰接轴平行,所述横板(41)于竖直方向往复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调节机构(7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杆(71),所述第二丝杆(71)位于固定凹模(50)的下方且伸出固定凹模(50)两侧板面,第二丝杆(71)靠近两端位置处丝杆段的螺旋方向相反,且两端位置处的丝杆段各设置有第二螺母(72),所述活动凹模(60)的下部板面分别与两连杆(73)的一端铰接,两连杆(7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螺母(72)铰接,两连杆(73)两端的铰接轴与固定凹模(50)与活动凹模(60)的铰接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调节机构(40)于横板(41)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两个,所述横板(41)呈矩形板状且与固定凸模(2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横板(41)的板面上立式设置有第一丝杆(43),第一丝杆(43)杆身转动式设置在横板(41)上的第一螺母(44)内,所述第一螺母(44)与横板(41)固连,第一丝杆(43)的下端转动式设置在固定凸模(20)的上部板面上,所述固定凸模(20)上还立式设置有转轴(45),转轴(45)的上端固定有手轮(46),转轴(45)下端转动式设置在凸模(20)的上部板面上,第一丝杆(43)及转轴(45)的杆身上均设置有链轮(47),各链轮(47)之间通过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调节机构(70)于固定凹模(50)的下方间隔设置两个,第二丝杆(71)两端位置处的第二螺母(72)各设置在安装板(74)上,所述安装板(74)呈条板状且位于固定凹模(50)的两侧,安装板(74)的板长方向与固定凹模(50)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连杆(73)的一端与安装板(74)构成铰接配合,第二丝杆(71)的杆端设置有手轮(75),两第二丝杆(71)伸出安装板(74)的杆身上各设置有链轮(76),两链轮(76)之间通过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凸模(20)的上方设置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设置在机架(10)上,横梁(11)上设置有油缸(12),油缸(12)的活塞杆向下延伸并与固定凸模(20)的上部板面固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8087.2A CN104029377B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58087.2A CN104029377B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9377A CN104029377A (zh) | 2014-09-10 |
CN104029377B true CN104029377B (zh) | 2016-05-25 |
Family
ID=5146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58087.2A Active CN104029377B (zh) | 2014-06-11 | 2014-06-11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293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9436A (zh) * | 2016-08-11 | 2016-11-16 | 温州意迈达鞋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制鞋用皮革快速切割装置 |
CN112810119A (zh) * | 2021-02-08 | 2021-05-18 | 广东红波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脊瓦坡度多角度调节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81296B2 (ja) * | 1996-06-12 | 1999-04-12 | マルエス鐵工株式会社 | コンクリート製品の成形装置 |
JP2918104B2 (ja) * | 1996-10-21 | 1999-07-12 | 株式会社熊谷鉄工 | 型枠装置 |
JPH11277516A (ja) * | 1998-03-30 | 1999-10-12 | Aoki Kogyo Kk | L型擁壁のコーナブロック成形用型枠 |
CN200974282Y (zh) * | 2006-11-17 | 2007-11-14 | 于波涛 | 液压脊瓦成型机 |
CN201385217Y (zh) * | 2009-03-24 | 2010-01-20 | 新乡天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钢质屋脊瓦的压型及切断装置 |
CN203901701U (zh) * | 2014-06-11 | 2014-10-29 | 杭州宝丽泰塑胶机械有限公司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
2014
- 2014-06-11 CN CN201410258087.2A patent/CN10402937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9377A (zh) | 2014-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278611U (zh) | 喷胶贴角机的成型保压装置 | |
CN104369423A (zh) | 全自动喷胶贴角机及利用其进行盒体成型的方法 | |
CN104002469B (zh) | 塑料箱折弯成型机中的热熔压合封边装置 | |
CN104002484B (zh) | 塑料箱折弯成型装置 | |
CN104029377B (zh)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
CN204018439U (zh) | 一种r折弯结构的壳体成型机 | |
CN204770000U (zh) | 一种双弧面保险杠侧推整形机构 | |
CN203019670U (zh) | 一体化全自动热成型机 | |
CN103831359A (zh) | ω型弹条摆动式上模架 | |
CN203901701U (zh) | 可调式脊瓦成型装置 | |
CN104386300A (zh) | 铝塑包装板泡罩成型机 | |
CN108790120B (zh) | 一种旋转折弯成型设备 | |
CN202192126U (zh) | 一种外覆盖件凸模双活动侧整型机构 | |
CN204338638U (zh) | 自动折弯机 | |
CN103895439A (zh) | 多功能高效金银器具加工装置 | |
CN204748880U (zh) | 一种楼梯模具 | |
CN104874673B (zh) | 全自动数控双包边钢结构成型机 | |
CN207447123U (zh) | 一种快速脱模的冲压模具 | |
KR20130004475U (ko) | 폭과 높이 조절이 가능한 금속 롤 포밍기 | |
CN203739523U (zh) | 多功能高效金银器具加工装置 | |
CN2793071Y (zh) | 玻璃板烘弯成型模具 | |
CN114133132A (zh) | 一种3d曲面玻璃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 |
CN203945675U (zh) | 塑料箱折弯成型机中的热熔压合封边装置 | |
CN106694645A (zh) | 一种冰箱门壳端部包角机构 | |
CN106965411A (zh) | 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预制成型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