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5313A -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25313A CN104025313A CN201280064712.9A CN201280064712A CN104025313A CN 104025313 A CN104025313 A CN 104025313A CN 201280064712 A CN201280064712 A CN 201280064712A CN 104025313 A CN104025313 A CN 1040253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ve material
- film
- moisture
- layer
- adhes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80—Encapsulations or containers for 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photovoltaic cel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80—Encapsulations or containers for 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19/804—Materials of encapsul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plastici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synthetic resins not wholly covered by any one of the sub-groups B32B27/30 - B32B27/42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polyolefins, e.g. PTF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32B27/325—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comprising polycycloolef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am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5—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the layers not being connect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e.g. discontinuous connection or patterned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80—Encapsulations or containers for 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19/85—Protective back shee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1—Anti-stati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12—Weather resista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6—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bsorption
- B32B2307/7265—Non-perme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6—Slipping, anti-blocking, low fri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12—Photovoltaic modu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81/00—Seals; Sealing equipment; Gaske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82—Partial cutting bonded sandwich [e.g., grooving or incis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涉及含有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的防潮膜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可实现防潮性长期不降低、防止脱层发生、柔软性和防潮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防止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降低且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耐久性有效。所述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是至少层叠氟系树脂膜、粘结剂层和防潮膜作为保护材料构成层P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该防潮膜在其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无机层,该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所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最大宽度WP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P/WA)小于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等中使用的保护材料,特别是涉及能够保持防潮性、防止脱层发生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将太阳光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备受关注,正在进行开发。太阳能电池为如下构成,即,在前面保护片(以下,有时称为前板)与背面保护片(以下,有时称为背板)之间利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膜等封装膜封装太阳能电池用电池单元。
这样的太阳能电池通常通过依次层叠前面保护膜、封装材料、发电元件、封装材料和背面保护膜,使其加热熔融而粘接成为一体来制造。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前面保护片或背面保护片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要求对紫外线的耐久性优异,并且,为了防止因湿气等的透过而引起内部的导线、电极生锈,防潮性优异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进而期望开发在长期使用、高温条件下的防潮性降低少的优异的保护材料。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通过在以双轴拉伸聚酯膜为基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22g/m2/day的防潮膜上使用聚酯系粘接剂,在无机蒸镀面侧贴合耐候性聚酯膜,在背面贴合聚丙烯膜来制作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评价在85℃、85%湿度下1000小时试验后的防潮性,防止防潮性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在以双轴拉伸聚酯膜为基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为1~2g/m2/day的防潮膜的两侧设置聚氨酯系粘接剂层,在其两侧层叠耐候性聚酯膜来制作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评价在85℃、85%湿度下1000小时加速试验后的阻隔性能和层间强度,防止两种特性降低。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同样使用二液固化型聚氨酯系粘接剂在以双轴拉伸聚酯膜为基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5g/m2/day的防潮膜上贴合PVF膜后,评价压力锅蒸煮试验(PCT)(高温高压下的严酷环境试验,105℃92小时)前后的防潮性和层间强度,防止特性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50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880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492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3中各自公开的技术均涉及具有水蒸气透过率为0.1g/m2/day以上的防潮膜的层叠体,适用于要求更高防潮性的化合物系发电元件太阳能电池模块等的太阳能电池的保护材料等时,在代替上述压力锅蒸煮试验(PCT)等加速耐久试验的严酷环境下,无法充分维持长期的防潮性、防止发生保护材料端部的脱层。
作为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期望是防潮性和防止脱层的发生优异,并长期维持该防潮性、防止脱层的发生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但实际情况是迄今为止尚未提出使用具有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的高防潮性的膜时能够长期维持防潮性和防止脱层的发生的具体方案。
即,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涉及含有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的防潮膜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实现防潮性长期不降低、防止脱层发生、柔软性和防潮性优异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防止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降低且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耐久性有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如下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能够同时满足防止与封装材料层叠后的防潮性降低和防止脱层的发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是至少层叠氟系树脂膜、粘结剂层和防潮膜作为保护材料构成层P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该防潮膜在其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无机层,该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上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最大宽度WP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P/WA)小于1。
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是至少层叠氟系树脂膜、粘结剂层和防潮膜作为保护材料构成层P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上述防潮膜在其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无机层,上述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上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最大宽度WP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P/WA)小于1。
[2]根据上述[1]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上述WP/WA为0.7~0.98。
[3]根据上述[1]或[2]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上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中具有最大宽度的层为防潮膜。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上述粘结剂层的在10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5.0×104~5.0×105Pa,其厚度为13μm以上。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上述基材的厚度为25~250μm。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是以上述无机层侧的面作为上述氟系树脂膜侧来层叠上述防潮膜而成的。
[7]一种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是在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上述防潮膜侧进一步层叠封装材料层而成的。
[8]根据上述[7]中记载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上述封装材料层的宽度WD比上述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小,且比上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最大宽度WP大。
[9]一种卷状物,是将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上述[7]和[8]中任一项记载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卷绕而成的。
[10]一种带盖片的卷状物,是用盖片覆盖上述[9]中记载的卷状物的表面中与氟系树脂膜突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而成的,该盖片按以下条件测定的挠曲长度为70mm以下,且耐负荷凹度为0.1以下。
[挠曲长度]
(1)采取宽度20mm、长度120mm的样品。
(2)将样品以样品中长度100mm的部分从试验台突出的方式配置在试验台上,在样品的试验台上的部分放置重量5kg的重物来固定样品。
(3)对样品从试验台突出的部分的端部从试验台起垂下的长度“x”(单位:mm)进行测定,将该值作为挠曲长度。
[耐负荷凹度]
(1)采取100mm见方的样品。
(2)将样品设置在厚度20mm的玻璃板上,在样品的中央部放置直径5mm且重量0.5g的钢球,进而从钢球上施加2kg的负荷。
(3)测定样品的凹度“d”(单位:μm),将其与样品的厚度“t”(单位:μm)之比“d/t”作为耐负荷凹度。
[11]根据上述[10]中记载的带盖片的卷状物,满足以下(a’)和/或(b’)的条件。
(a’)[盖片的挠曲长度]/[氟系树脂膜的挠曲长度]为2以下,
(b’)[盖片的耐负荷凹度]/[氟系树脂膜的耐负荷凹度]为2以下。
[12]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依次进行以下(1)~(3)的工序,
(1)制作在防潮膜上具有粘结剂层的层叠体X的工序,
(2)切割层叠体X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制成层叠体X’的工序,
(3)在粘结剂层上,以氟系树脂膜的两端从粘结剂层的两端突出的方式贴合氟系树脂膜的工序,该氟系树脂膜具有比层叠体X’的宽度WX’宽的宽度WA。
[13]根据上述[12]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经过如下工序:在上述工序(1)中,制作在粘结剂层上进一步具有脱模片1的层叠体作为层叠体X,在上述工序(2)之后、贴合氟系树脂膜前剥离脱模片1。
[14]根据上述[13]中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工序(1)中,在脱模片1上涂布粘结剂层组合物并干燥而形成粘结剂层后,将防潮膜贴合在粘结剂层,由此制作层叠体X。以及
[15]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是使用上述[1]~[6]中任一项记载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上述[7]和[8]中任一项记载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而制成的。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长期且高温高湿下使用时防潮性也不降低、也不发生脱层、柔软性和防潮性优异、防止太阳能电池的性能降低且对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耐久性有效的高防潮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即使经过高热环境,即,即使经过热层压条件下的热处理,防潮性和层间强度也不降低,柔软性和防潮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一个使用例的截面图。
图3是说明挠曲长度的评价方法的图。
图4是说明耐负荷凹度的评价方法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6是表示利用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能够通过层叠防潮膜来防止水分从膜的暴露面浸入,但在代替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加速试验的长期使用中,有时因水分从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端面浸入而导致在各膜的层叠中使用的粘接剂、防潮膜的基材缓慢劣化,从端部发生脱层、防潮性能降低。
特别是具有小于0.1g/m2/day左右的高防潮性的防潮膜的情况下,膜收缩所致的防潮性降低、水分从端部的侵入所造成的影响显著。这是因为在防潮膜的无机层内部和基材与无机层的界面产生的微量缺陷、基材水解等所致的劣化会对防潮性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以上,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构成为如下构成,从而如图2所例示,利用真空层压时太阳能电池(30)上的封装剂(20)绕到具有比氟系树脂膜(1)的宽度短的宽度的粘结剂层(21)、防潮膜(3)的端面而封装端面等的效果来兼顾实现防止防潮性的降低和防止来自端部的脱层的发生;所述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构成是形成至少层叠氟系树脂膜、粘结剂层和防潮膜作为保护材料构成层P而得的层叠体,该防潮膜在其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无机层,该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并且该氟系树脂膜以外的包含防潮膜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宽度比上述氟系树脂膜的宽度短。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如图1所例示,是至少层叠氟系树脂膜(1)、粘结剂层(21)和防潮膜(3)作为保护材料构成层P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10),该防潮膜(3)在其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无机层,该防潮膜(3)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所具有的最大宽度WP与上述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P/WA)小于1。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氟系树脂膜]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为了具备耐水解性、耐候性,赋予长期的耐久性而具有氟系树脂膜。
氟系树脂膜优选具有耐候性,作为氟系树脂,例如优选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等。
从长期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作为上述树脂,更优选使用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
作为氟系树脂膜,优选在真空层压时、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时的特性变化小。因此,收缩率大的氟系膜的情况下,优选通过事先的热处理使其低收缩率化。
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具有的最大宽度WP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P/WA)为1以上时,由于绕到端面的封装材料的厚度小而容易引起脱层,所以WP/WA必须小于1。另外,如果WA与WP之差过大,则有时封装材料无法充分绕到端部,并且无法保持真空层压后的层叠体厚度的均匀性。因此,优选WP/WA为0.7~0.98,为了更稳定地防止脱层,更优选为0.75~0.95,进一步优选为0.8~0.92。如果WP/WA小于1,则使WA相对于WP左右长出何种程度是任意的,优选使其左右均等地长出。应予说明,在本发明中,“膜的宽度”在保护材料以卷的形式提供时是指相对于由卷进行开卷的膜的长度方向的横向的长度,在以单张提供时是指4边中的短边侧。
在氟系树脂膜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例如可举出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抗粘连剂等,但不限于这些。
氟系树脂膜的厚度一般为20~200μm左右,从膜的操作容易度和成本的角度考虑,优选20~100μm,更优选20~60μm。
[防潮膜]
在本发明中,防潮膜至少具有基材和形成在基材的至少一面的无机层,其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对于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由于期望长期保持高防潮性,所以需要初期的防潮性为一定以上。因此,在本发明中,上述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优选为0.05g/m2/day以下,更优选为0.03g/m2/day以下。另外,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作为用于受光面侧的前板使用时,优选该防潮膜是透明的。
防潮膜的厚度一般为5~300μm,从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卷曲抑制、耐电压性、缓冲性和生产率、操作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为25~250μm,更优选为38~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180μm。
(基材)
作为上述防潮膜的基材,优选树脂膜,作为其材料,只要是通常的太阳能电池用材料中能够使用的树脂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
具体而言,可举出乙烯、丙烯、丁烯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等聚烯烃;环状聚烯烃等非晶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尼龙6、尼龙66、尼龙12、共聚尼龙等聚酰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部分水解物(EVOH)、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芳酯、氟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生物降解性树脂等,其中,优选热塑性树脂。此外,从膜物性、成本等角度考虑,优选聚酯、聚酰胺、聚烯烃,从表面平滑性、膜强度、耐热性等角度考虑,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另外,上述基材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填料、着色剂、耐候稳定剂、抗粘连剂、抗氧化剂等,但不限于这些。
作为可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二苯甲酮系、苯并三唑系、三嗪系、水杨酸酯系等各种类型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各种市售品。
作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举出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十八烷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2-羟基-5-氯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为羟基苯基取代苯并三唑化合物,例如可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甲基-4-羟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等。
另外,作为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可举出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辛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氧基)苯酚等。
作为水杨酸酯系,可举出水杨酸苯酯、水杨酸对辛基苯酯等。
基材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通常为0.01~2.0质量%左右,优选为0.05~0.5质量%。
除了上述紫外线吸收剂以外,作为赋予耐候性的耐候稳定剂,可以使用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不像紫外线吸收剂那样吸收紫外线,但通过与紫外线吸收剂并用,显示出显著的协同效果。
作为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可举出琥珀酸二甲酯-1-(2-羟基乙基)-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缩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N,N’-双(3-氨基丙基)乙二胺-2,4-双[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氨基]-6-氯-1,3,5-三嗪缩合物、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2-(3,5-二-叔-4-羟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等。基材中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通常为0.01~0.5质量%左右,优选为0.05~0.3质量%。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各种市售品,可举出单酚系、双酚系、高分子型酚系、硫系、亚磷酸酯系等各种类型的抗氧化剂。
作为单酚系,例如可举出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丁基化羟基苯甲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等。作为双酚系,可举出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9,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等。
作为高分子酚系,可举出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双{(3,3’-双-4’-羟基-3’-叔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均三嗪-2,4,6-(1H,3H,5H)三酮、三苯酚(维生素E)等。
作为硫系,可举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硫代丙酸二硬脂酯等。
作为亚磷酸酯系,可举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苯基异癸酯、亚磷酸苯基二异癸酯、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基-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环新戊烷四基双(十八烷基亚磷酸酯)、三(单和/或二)苯基亚磷酸酯、二异癸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0-癸氧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环新戊烷四基双(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环新戊烷四基双(2,6-二-叔-甲基苯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等。
在本发明中,从抗氧化剂的效果、热稳定性、经济性等考虑,优选使用酚系和亚磷酸酯系的抗氧化剂,进一步优选将两者组合使用。该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在基材中通常为0.1~1质量%左右,优选添加0.2~0.5质量%。
作为上述基材的树脂膜是使用上述原料成型而得到的,可以是未拉伸的树脂膜,也可以是拉伸了的树脂膜。此外,单层或多层均可。
上述基材可以利用以往公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可以通过采用挤出机熔融原料,利用环状模头、T型模头挤出,进行骤冷来制造实质上为无定型且无取向的未拉伸膜。另外,通过使用多层模头,能够制造由1种树脂构成的单层膜、由1种树脂构成的多层膜、由多种树脂构成的多层膜等。
可以通过利用单轴拉伸、拉幅机式逐次双轴拉伸、拉幅机式同步双轴拉伸、管式同步双轴拉伸等公知的方法沿膜的流动(纵轴)方向或沿膜的流动方向和与其成直角的(横轴)方向对该未拉伸膜进行拉伸,由此制造在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拉伸的膜。拉伸倍率可以任意设定,优选150℃热收缩率为0.01~5%,更优选为0.01~2%。其中,从膜物性的角度考虑,优选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双轴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与其它树脂的共挤出双轴拉伸膜。
上述防潮膜的基材的厚度一般为5~300μm,从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卷曲抑制、耐电压性、缓冲性和生产率、操作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为25~250μm,更优选为38~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180μm。
如果构成防潮膜的上述基材的厚度为25μm以上,则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卷曲发生的抑制效果优异,耐电压性、耐冲击性和缓冲性也优异。另外,如果上述基材的厚度超过300μm,则从生产率、操作性的角度考虑而不优选。
另外,从抑制卷曲发生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防潮膜的基材的厚度与上述氟系树脂膜的厚度相同或其以上。具体而言,优选氟系树脂膜的厚度TA’与防潮膜的基材的厚度TB’之比TA’/TB’为1.0以下。从抑制卷曲发生的观点考虑,TA’/TB’更优选为0.07~0.8,进一步优选为0.2~0.7。
应予说明,为了提高与无机层的密合性,优选在上述基材形成锚固层。在该锚固层中,可以将如下树脂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所述树脂是溶剂性或水性的聚酯树脂;异氰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改性乙烯基树脂、乙烯醇树脂等含醇性羟基的树脂;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硝化纤维素树脂、含有唑啉基的树脂、含有碳二亚胺基的树脂、含有三聚氰胺基的树脂、含有环氧基的树脂、改性苯乙烯树脂和改性有机硅树脂等。另外,在锚固层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烷基钛酸酯、硅烷系偶联剂、钛系偶联剂、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润滑剂、抗粘连剂、抗氧化剂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可以使用与上述基材中使用的物质相同的物质,另外,也可以使用该耐候稳定剂和/或紫外线吸收剂与上述树脂共聚而得的聚合物类型的物质。
从提高与无机层的密合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锚固层的厚度为10~200nm,更优选为10~100nm。作为其形成方法,可适当选择公知的涂布方法。例如使用逆转辊涂布机、凹版涂布机、棒涂机、气刀涂布机或喷涂机的涂布方法等方法均可以使用。另外,也可以将基材浸渍在树脂液中进行。涂布后可以利用在80~200℃左右的温度的热风干燥、热辊干燥等加热干燥、红外线干燥等公知的干燥方法使溶剂蒸发。另外,为了提高耐水性、耐久性,也可以进行利用电子束照射的交联处理。另外,锚固层的形成可以是在基材的生产线的中途进行的方法(在线),也可以是在基材制造后进行的方法(离线)。
(无机层)
作为构成无机层的无机物质,可举出硅、铝、镁、锌、锡、镍、钛等;或它们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在这些无机物质中,从透明的角度考虑,优选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氧化铝、类金刚石碳。特别是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氧化铝能够稳定地维持高气体阻隔性,因而优选。
作为无机层的形成方法,蒸镀法、涂布法等方法均可以使用,从得到气体阻隔性高的均匀的薄膜的角度考虑,优选蒸镀法。在该蒸镀法中,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均包括在内。作为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举出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等,作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举出利用等离子体的等离子体CVD、使用加热催化剂对材料气体进行接触热分解的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Cat-CVD)等。
另外,无机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多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相同的成膜法,也可以使用各层各不相同的成膜法,从有效的防潮性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考虑,优选均在减压下连续进行。
另外,特别优选在多层构成中包括依次形成利用真空蒸镀法形成的无机层、利用化学蒸镀法形成的无机层和利用真空蒸镀法形成的无机层的层构成。
应予说明,无机层为多层时,各层可以由相同的无机物质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无机物质构成。
从体现稳定的防潮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上述无机层的厚度为10~1000nm,更优选为20~800nm,进一步优选为20~600nm。
[粘结剂层]
在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中,例如层叠构成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树脂膜等构成部件时,将使用溶剂稀释的粘结剂以规定厚度涂布在树脂膜等上,利用通常在70℃~140℃范围的干燥使溶剂蒸发,在树脂膜等上形成粘结剂层。然后,向粘结剂层侧贴合其它树脂膜等。最后经过规定温度下的熟化来制作。熟化例如在30℃~80℃的范围进行1天~1周。
在这样的层叠工序中,热、贴合的张力作用于各树脂膜等而在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中蓄积残余应变,蓄积的残余应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使用、保存中成为对各层叠界面的应力而起作用。特别是残余应变蓄积于树脂膜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树脂膜收缩,对无机层施加应力,使无机层产生缺陷,成为引起防潮性能降低的重要因素。
因此,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降低因残余应变产生的树脂膜收缩而引起的应力传递到无机层,保护无机层,防止防潮性劣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介由具有一定程度的柔软度和厚度、通过范德华力密合的粘结剂层来层叠氟系树脂膜层和防潮膜。从这样的情况考虑,优选粘结剂层在10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5.0×104~5.0×105Pa。即,如果100℃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5.0×104Pa以上,则将构成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树脂膜等构成部件层叠时,粘结剂层不流动,能够均匀地维持层厚度,另外,如果为5.0×105Pa以下,则能够通过用粘结剂层吸收由隔着该粘结剂层对置的膜的收缩等产生的应力来防止对无机层的损伤。优选粘结剂层在10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7.0×104Pa~5.0×105Pa,更优选为1.0×105Pa~5.0×105Pa。
另外,从在常温(20℃)下维持粘接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粘结剂层在2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1.0×106Pa以上。
此外,作为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防潮性劣化的原因,可举出粘结剂本身的防潮性劣化。对此,选择不易水解的粘结剂是有效的。
从以上观点考虑,在本发明中,作为上述粘结剂层中使用的粘结剂,优选包含丙烯酸系粘结剂的粘结剂,更优选以丙烯酸系粘结剂为主成分的粘结剂。在此,主成分是指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允许含有其它成分。不限制具体的含有率,主成分是指一般以粘结剂层的构成成分总体为100质量份时为50质量份以上、优选为6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的范围。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粘结剂,优选由以如下成分为主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以下,称为“丙烯酸系(共)聚合物”)构成的丙烯酸系粘结剂,所述成分是给予粘结性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的主单体成分,给予粘接性、凝聚力的Tg高的共聚单体成分以及用于交联、改良粘接性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成分。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主单体成分,例如可举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等丙烯酸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共聚单体成分,可举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腈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成分,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等含有羧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有羟基的单体,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聚合中使用的引发剂的例子,可举出偶氮二异丁基腈、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氢过氧化枯烯等。另外,对于成为上述丙烯酸系粘结剂的主成分的丙烯酸系(共)聚合物的共聚形态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无规、嵌段、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
另外,作为上述丙烯酸系粘结剂为上述的丙烯酸系(共)聚合物时的分子量,以质均分子量计优选为30万~150万,更优选为40万~100万。通过质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能够确保对被粘物的密合性、粘接耐久性,抑制起皮、剥落等。
此外,在上述丙烯酸系(共)聚合物中,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成分单元的含量优选1~25质量%的范围。通过该含量在上述范围内,能够确保与被粘物的密合性和交联度,使粘结剂层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在10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为5.0×104~5.0×105Pa范围的值。
如果粘结剂层与无机层形成较强的化学键,则因粘结剂层的粘弹性变化、粘结剂层涂膜的分解、收缩而使无机层受到较大应力,认为无机层与粘结剂层形成化学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例如SiOx层等无机层的缺陷部分与粘结剂层中的羟基等反应。为了抑制这种情况,减少粘结剂中的反应性官能团的数目即可,优选减少粘结剂层涂布、固化后的未反应官能团的数目。
优选本发明中的粘结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与上述基材中使用的紫外线吸收剂相同的紫外线吸收剂。
在本发明中,粘结剂层可以通过直接涂覆于氟系树脂膜或防潮膜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将上述粘结剂涂覆于经剥离处理的剥离片的剥离处理面,将其与防潮膜接合来形成。
涂覆的上述粘结剂(以下,称为涂覆液)中有有机溶剂系、乳液系、无溶剂系,在要求耐水性的太阳能电池部件等用途中,优选有机溶剂系。
作为有机溶剂系的涂覆液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异丁醇、正丁醇、丙酮、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从涂覆的便利度考虑,优选涂覆液使用这些有机溶剂,以固体成分浓度成为10~50质量%的范围的方式制备。
涂覆液的涂覆例如可以利用棒涂法、辊涂法、刀涂法、辊刀涂布法、模涂法、凹版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刮涂法等以往公知的涂覆方法进行。
涂覆后,通常在70~110℃的温度进行1~5分钟左右干燥处理而形成粘结剂层。
从得到充分的粘接力的观点考虑,优选粘结剂层的厚度为13μm以上,更优选为1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μm以上,最优选为20μm以上。另外,从形成可涂覆的厚度的观点考虑,上述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
优选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至少依次具有上述氟系树脂膜、上述粘结剂层和上述防潮膜,用于前板时,优选在暴露侧具有氟系树脂膜。另外,介由粘结剂层层叠氟系树脂膜和防潮膜时,如果以防潮膜的无机层侧的面作为氟系树脂膜侧进行层叠,则能够降低太阳能电池保护材料在保存时和使用时的对无机层的损伤,因此优选。
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出于进一步提高各物性(柔软性、耐热性、透明性、粘接性等)、成型加工性或经济性等的目的而层叠其它层。
作为可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中层叠的其它层,通常可以使用能够在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中使用的任意层,例如可以层叠封装材料、聚光材料、导电材料、传热材料、水分吸附材料等的层。
在这些其它层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填料、着色剂、耐候稳定剂、抗粘连剂、抗氧化剂等,但不限于这些。作为紫外线吸收剂、耐候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可以使用与上述基材中使用的物质相同的物质。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抑制卷曲发生、耐电压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60~600μm,更优选为75~350μm,进一步优选为90~300μm。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防潮性)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在基材上具有无机层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的防潮膜,能够使初期防潮性以水蒸气透过率计优选为0.1g/m2/day以下,更优选为0.05g/m2/day以下。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初期防潮性优异且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保存,防潮性、脱层防止也优异。
另外,通过使用上述粘结剂,对其防潮性而言,能够使在真空层压下和按照基于JIS C60068-2-66的压力锅蒸煮试验测定的连续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防潮性降低度、即(上述的高温高湿环境后的水蒸气透过率/初期水蒸气透过率)通常为25以下,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初期防潮性”是指部件受到在真空层压条件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热等历程前的防潮性,是指由热等引起防潮性劣化前的值。因此,包括从刚刚制造后到高温高湿处理前的经时的变化。例如,是指未进行在100℃左右的高温高湿环境、在130~180℃进行10分钟~40分钟的热层压处理等热处理的状态下的防潮性的值。“初期水蒸气透过率”也是同样的。
本发明中的各防潮性可以按照JIS Z0222“防潮包装容器的透湿度试验方法”、JIS Z0208“防潮包装材料的透湿度试验方法(卡普法)”的各条件进行评价。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还通过上述防潮膜的基材的厚度为25~250μm从而抑制卷曲发生。另外,通过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厚度为90μm以上,从而耐电压性和缓冲性优异。对于耐电压性,例如可以通过局部放电电压的测定来评价,具体而言可以按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评价。
优选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按照IEC60664-1:2007Clause6.1.3.5测定的局部放电电压为400V以上,更优选为600V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0V以上。
<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
本发明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是在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上述防潮膜侧进一步层叠封装材料层而成的。通过制成预先层叠了封装材料层的封装材料一体式的保护材料,从而在后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制造中,能够减少真空层压工序中的分别单独层叠前板、封装材料、发电元件、封装材料、背板的作业,能够高效实现太阳能电池模块制造。
在本发明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中,作为构成封装材料层的封装材料,例如可举出有机硅树脂系封装材料、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等。作为上述α-烯烃,可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3-甲基-1-丁烯、4-甲基-1-戊烯等。
在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中,优选封装材料层的宽度WD比上述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小,且比上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所具有的最大宽度WP大。由此,在真空层压时,可以利用封装材料对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上述保护材料构成层的端面进行封装,能防止保护材料的防潮性的降低和脱层。
从保护太阳能电池元件的观点考虑,层叠的封装材料层的厚度优选为200~750μm,更优选为300~600μm。
作为对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层叠封装材料层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在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上述防潮膜侧的面,根据需要介由粘接剂层层叠封装材料层即可。对于上述粘接剂层,可以使用与上述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或溶液型粘接剂、热固化型粘接剂、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粘接剂。作为该粘接剂,优选包含聚氨酯系粘接剂的粘接剂,更优选以聚氨酯系粘接剂为主成分的粘接剂。
<卷状物>
本发明的卷状物是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卷绕而成的。通过制成卷状物,能够使其后的加工性、运输性、生产率变得良好,能够容易实现外观的保护。
优选卷绕的长度为50m以上,更优选为100m以上。
<带盖片的卷状物>
本发明的带盖片的卷状物是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卷绕而成的卷状物,是用盖片覆盖上述卷状物的表面中与氟系树脂膜突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而成的,该盖片按以下条件测定的挠曲长度为70mm以下,且耐负荷凹度为0.1以下。
[挠曲长度]
(1)采取宽度20mm、长度120mm的样品。
(2)将样品以样品中长度100mm的部分从试验台突出的方式配置在试验台上,在样品的试验台上的部分放置重量5kg的重物来固定样品。
(3)对样品从试验台突出的部分的端部从试验台起垂下的长度“x”(单位:mm)进行测定,将该值作为挠曲长度。
挠曲长度是表示盖片等的挠曲容易度的指标。
应予说明,优选挠曲长度在数值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测定,通常在固定样品并经过5分钟后进行测定。另外,优选测定的温度条件为23℃左右。
另外,优选在样品的试验台上的部分首先放置底面为20mm×20mm的板,接着在该板上放置5kg的重物。板的高度为5~15mm左右,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玻璃板、铁板等。
[耐负荷凹度]
(1)采取100mm见方的样品。
(2)将样品设置在厚度20mm的玻璃板上,在样品的中央部放上直径5mm且重量0.5g的钢球,进而从钢球上施加2kg的负荷。
(3)测定样品的凹度“d”(单位:μm),将其与样品的厚度“t”(单位:μm)之比“d/t”作为耐负荷凹度。
耐负荷凹度是表示盖片等的凹陷难度的指标。
应予说明,样品的凹度“d”是测定最深凹陷位置的深度而得的。
另外,优选耐负荷凹度在数值稳定的状态下测定,通常是在样品上放上钢球,再从钢球上施加负荷之后,在23℃经过24小时后进行测定。
由于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的氟系树脂膜的宽度宽,所以该膜具有从其它保护材料构成层突出的突出部。因此,卷绕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而成的卷状物也具有这样的突出部。于是,具有这样的突出的卷状物在输送等时有时突出部弯折或产生皱褶等。
本发明的带盖片的卷状物是通过用盖片覆盖卷状物表面中与氟系树脂膜突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在输送等时能够防止突出部弯折或产生皱褶。
盖片覆盖与氟系树脂膜突出的位置对应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优选覆盖该位置的50%以上,更优选覆盖该位置的全部。另外,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是覆盖卷状物的表面的全部。
优选盖片的宽度WK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K]/[WA])为1以上,更优选为1.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5以上。另外,从处理性的观点考虑,优选[WK]/[WA]为1.5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
应予说明,由于突出部的弯折、皱褶主要是来自卷状物的上下方向的负荷,所以只要用盖片覆盖卷状物的表面,就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此外,考虑到来自卷状物的左右方向的负荷,卷状物的侧面也可以用盖片覆盖。
优选挠曲长度为60mm以下,更优选为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mm以下。优选耐负荷凹度为0.05以下,更优选为0.03以下。
另外,从用盖片覆盖卷状物的表面时的处理性、维持盖片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固定的观点考虑,优选挠曲长度为5mm以上、耐负荷凹度为0.01以上,更优选挠曲长度为10mm以上、耐负荷凹度为0.02以上。
作为盖片,可以优选使用乙烯、丙烯、丁烯等均聚物或共聚物等聚烯烃;环状聚烯烃(Cyclo-Olefin-Polymer:COP)等非晶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聚酯;尼龙6、尼龙66、尼龙12、共聚尼龙等聚酰胺;聚酰亚胺、三乙酰纤维素(TAC)、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醚砜、聚砜、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酯等塑料片。
盖片的厚度优选50μm~2mm,更优选100μm~1mm。
另外,盖片有可能与卷状物发生粘连。特别是位于卷状物下方的盖片容易因卷状物的重量而在卷状物与盖片之间发生粘连。因此,优选盖片具有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具体而言,优选JIS B0601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50nm以上。
另外,优选盖片具有规定的强度且具备缓冲性。因此,优选以上述例示的塑料片为基体的发泡塑料膜。
应予说明,发泡塑料膜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是优选的,即,由于不透明而容易与层叠体的透明性高的情况区分、抗粘连性优异以及因为轻量而处理性也优异这三方面。
在本发明中,盖片可以以覆盖卷状物的表面的方式构成,优选使用胶带、粘接剂部分地贴合盖片和卷状物以使得输送中该状态不瓦解。另外,盖片覆盖卷状物的全部表面的状态时,优选用胶带、粘接剂固定盖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在本发明中,优选盖片和氟系树脂膜满足以下(a’)和/或(b’)的条件。
(a’)[盖片的挠曲长度]/[氟系树脂膜的挠曲长度]为2以下,
(b’)[盖片的耐负荷凹度]/[氟系树脂膜的耐负荷凹度]为2以下。
通过满足上述(a’)或(b’)的条件,能够容易防止突出部的弯折、皱褶,通过满足上述(a’)和(b’)的条件,能够更容易地防止突出部的弯折、皱褶。
另外,优选(a’)[盖片的挠曲长度]/[氟系树脂膜的挠曲长度]为1以下,更优选为0.1~0.6。另外,更优选(b’)[盖片的耐负荷凹度]/[氟系树脂膜的耐负荷凹度]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01~0.2。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是依次进行以下(1)~(3)的工序的制造方法。
(1)制作在防潮膜上具有粘结剂层的层叠体X的工序,
(2)切割层叠体X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制成层叠体X’的工序,
(3)在粘结剂层上,以氟系树脂膜的两端从粘结剂层的两端突出的方式贴合氟系树脂膜的工序,该氟系树脂膜具有比层叠体X’的宽度WX’宽的宽度WA。
<工序(1)>
在工序(1)中,制作在防潮膜上具有粘结剂层的层叠体X。
如图5所示,层叠体X可以在防潮膜(3)上具有粘结剂层(21)。应予说明,虽未图示,但层叠体X也可以在防潮膜(3)的相反侧的面具有其它粘结剂层、其它功能层等。
另外,为了提高工序(2)中的切割操作性、处理性,优选在粘结剂层上具有未图示的脱模片。
层叠体X可以通过在防潮膜上涂布粘结剂层组合物并干燥而形成粘结剂层来制作。另外,粘结剂层也可以通过将形成在其它基材上的粘结剂层转印于防潮膜来形成。
另外,层叠体X具有脱模片时,层叠体X可以通过在防潮膜上形成粘结剂层后贴合脱模片来制作,但优选通过在脱模片上涂布粘结剂层组合物并干燥而形成粘结剂层后,在粘结剂层上贴合防潮膜来制作。
根据后者的方法,防潮膜为耐热性差的材料时,通过使用耐热性优异的材料作为脱模片,能够容易地制作在防潮膜上具有粘结剂层的层叠体X,因而优选。
将粘结剂层组合物涂布在防潮膜或脱模片上并干燥而形成粘结剂层时,优选防潮膜或脱模片的输送速度为5~15m/分钟。通过为5m/分钟以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为15m/分钟以下,能够防止干燥不足而溶剂残留所导致的发泡。
<工序(2)>
在工序(2)中,切割层叠体X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制成层叠体X’。
如图5所示,在工序(1)结束的阶段,与防潮膜(3)和脱模片的宽度相比,粘结剂层(21)的宽度窄,在层叠体X的侧面产生高低差。这是因为如果以使粘结剂层的宽度与基材宽度一致的方式来涂布粘结剂层组合物,则粘结剂层组合物绕到基材的背面而导致制造不良,所以从制造情况考虑不得已这样做。
并且,如果在层叠体的侧面存在高低差的状态下贴合氟系树脂膜(1),则如图6所示,在具有突出部的层叠体的侧面形成窄的凹部。这样,使用封装材料真空层压该层叠体时,容易在该窄的凹部残留空气,容易成为发泡的原因。
另一方面,通过像本发明这样经过工序(2)的切割工序,从而层叠体X’的侧面不存在高低差,即使贴合氟系树脂膜,也能够防止在具有突出部的层叠体的侧面形成窄的凹部,能够防止使用封装材料的真空层压时的发泡。
优选切割的位置为能够切割构成层叠体X的全部材料(防潮膜、粘结剂层、脱模片)的位置。
切割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切条机进行。
层叠体X具有脱模片时,优选经过在工序(2)之后、贴合氟系树脂膜前剥离脱模片的工序。
<工序(3)>
在工序(3)中,在粘结剂层上,以氟系树脂膜的两端从粘结剂层的两端突出的方式贴合氟系树脂膜,该氟系树脂膜具有比层叠体X’的宽度WX’宽的宽度WA。
如图5所示,工序(3)中得到的层叠体为氟系树脂膜(1)在宽度方向从粘结剂层(21)和防潮膜(3)的两端突出,具有突出部11的层叠体。
层叠体X’和氟系树脂膜可以使用公知的层压装置等贴合。应予说明,贴合时,为了使氟系树脂膜的宽度相对于层叠体X’的宽度左右均等地延长,优选使用EPC(边缘位置控制)装置进行层叠体X’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的位置调整。
在工序(3)中,优选层叠体X’和氟系树脂膜的输送速度为20~30m/分钟。通过为20m/分钟以上,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为30m/分钟以下,能够容易进行利用EPC装置的宽度调整。
<太阳能电池模块、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可以直接或进一步与玻璃板等贴合而作为太阳能电池用表面保护材料使用。
通过将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用于前板、背板等表面保护材料的层构成,并固定太阳能电池元件,能够制作太阳能电池模块。
作为这样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可例示各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优选地,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作为前板时,可举出使用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和背板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具体而言,可举出如下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即,前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封装树脂层)/背板的构成;在形成于背板的内周面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上形成封装材料和前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构成;在形成于前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内周面上的太阳能电池元件、例如在氟树脂系透明保护材料上通过溅射等制作非晶太阳能电池元件而成的元件上形成封装材料和背板的构成等。
作为太阳能电池元件,例如可举出单晶硅型,多晶硅型,非晶硅型,镓-砷、铜-铟-硒、铜-铟--镓-硒、镉-碲等第III-V族、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型、色素敏化型、有机薄膜型等。
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形成太阳能电池模块时,根据上述太阳能电池发电元件的种类,从防潮性以水蒸气透过率计为小于0.1g/m2/day左右的低防潮膜到小于0.01g/m2/day左右的高防潮膜中按照元件的类型进行适当选择,使用具有适当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和厚度的粘结剂进行层叠而形成。
对于构成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其它各部件,没有特别限定。另外,可以在前板和背板这两者中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也可以在一方中使用由金属、玻璃等无机材料构成的片、各种热塑性树脂膜等的单层或多层的片。作为该金属,例如可举出锡、铝、不锈钢等,作为热塑性树脂膜,可举出聚酯、含氟树脂、聚烯烃等的单层或多层的片。在前板和/或背板的表面,为了提高与封装材料、其它部件的粘接性,可以实施底漆处理、电晕处理等公知的表面处理。
以上述前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背板这样的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为例对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进行说明。从太阳光受光侧起依次层叠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背板,然后,在背板的下面粘接接线盒(对用于将太阳能电池元件发出的电导出到外部的配线进行连接的端子箱)。为了将发电电流传导到外部,太阳能电池元件通过配线连接。配线通过设置在背板的贯通孔向外部导出,与接线盒连接。
作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一般而言,具有:按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元件、封装材料、背板的顺序进行层叠的工序;和对它们进行真空抽吸,加热压接的工序。上述真空抽吸、加热压接的工序例如用真空层压机,按如下条件进行加热加压压接,即,温度优选为130~180℃、更优选为130~150℃,脱气时间为2~15分钟,加压压力为0.05~0.1MPa,加压时间优选为8~45分钟、更优选为10~40分钟。
另外,也可以使用分批式的制造设备、辊对辊式的制造设备等。
对于使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而言,无论所适用的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和模块形状如何,均可适用于移动设备所代表的小型太阳能电池、设置在屋檐、屋顶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等无论屋内还是屋外的各种用途。特别是在电子设备中,优选作为化合物系发电元件太阳能电池模块、非晶硅系等可挠性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使用。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因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而受到限制。应予说明,各种物性的测定和评价如下进行。
(物性测定)
(1)粘结剂层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
在有机硅脱模PET膜上,以成为25g/m2的方式涂布粘结剂。将其在40℃熟化4天,然后再在150℃保持30分钟,形成粘结剂层。然后,仅取出该粘结剂层,以厚度成为200μm的方式重叠规定的层数,制备试样(纵4mm,横60mm,厚度200μm),对得到的试样使用IT计测株式会社制的粘弹性测定装置、商品名“粘弹谱仪DVA-200”,在振动频率10Hz、应变0.1%、升温速度3℃/分钟、卡盘间距25mm的条件下,在横向测定与从-100℃到180℃对样品施加的应变对应的应力,由得到的数据求出在10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MPa)。
(2)端面封装状态
以氟系树脂膜成为暴露侧的方式依次层叠玻璃、封装材料和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E-6,在150℃×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层压,观察状态,按下述基准评价。
(○)封装材料到达氟系树脂膜宽度端面,未发生极端的薄壁化。
(×)封装材料未绕到氟系树脂膜宽度端面,或者到达的封装材料的厚度少,在端部发生薄壁化。
(3)压力锅蒸煮(PC)试验
按上述方法对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E-6)进行真空层压后,使用TOMY SEIKO公司制压力锅蒸煮试验仪LSK-500,在105℃、湿度100%、48小时的试验(PC48)条件下进行压力锅蒸煮试验后,测定水蒸气透过率。
(4)压力锅蒸煮(PC)脱层试验
按上述方法对熟化后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E-6)进行真空层压后,使用TOMY SEIKO公司制压力锅蒸煮试验仪LSK-500,在105℃、湿度100%的试验条件下对直到在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端面部能够目视确认脱层发生的试验时间进行测定。在90小时无法确认脱层发生的为超过90小时(>90)。
(5)水蒸气透过率
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以制作防潮膜后,在40℃保存一周后的时刻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形式,按下述方法测定。
另外,对于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E-6),将熟化后的测定值作为初期水蒸气透过率,在该熟化后层叠玻璃、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氟系树脂膜为暴露侧),进行在150℃、30分钟条件下的热处理,将按上述(3)的条件进行压力锅蒸煮试验后的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测定值作为压力锅蒸煮试验后的水蒸气透过率的值。
具体而言,按照JIS Z0222“防潮包装容器的透湿度试验方法”、JISZ0208“防潮包装材料的透湿度试验方法(卡普法)”的各条件,按如下方法评价。
使用2片透湿面积10.0cm×10.0cm见方的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放入作为吸湿剂的无水氯化钙约20g,制作封上了四边的袋,将该袋放入温度40℃、相对湿度90%的恒温恒湿装置,以72小时以上的间隔测定质量直至大约第200天,由第4天以后的经过时间与袋重量的回归直线的斜率算出水蒸气透过率g/m2/day。防潮性的降低度通过[压力锅蒸煮试验(PC48)后的水蒸气透过率/初期水蒸气透过率]算出。
<构成膜>
(氟系树脂膜)
作为氟系树脂膜,使用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膜(旭硝子株式会社制,商品名:AFLEX50MW1250DCS,厚度50μm)中为下述尺寸的氟系树脂膜。
A-1将氟系树脂膜裁断成宽度200mm使用。
A-2将氟系树脂膜裁断成宽度230mm使用。
A-3将氟系树脂膜裁断成宽度180mm使用。
(粘结剂1)
使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在丙烯酸丁酯90质量份、丙烯酸10质量份、乙酸乙酯75质量份、甲苯75质量份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0.3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在80℃聚合8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甲苯调节成固体成分30质量%,得到质均分子量50万的树脂。在得到的树脂100质量份中添加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CORONATE L(商品名: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固体成分75质量%)1质量份,制备粘结剂1。测定100℃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将结果示于表1。
(粘结剂2)
使用具备温度计、搅拌机、回流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反应装置,在丙烯酸丁酯40质量份、丙烯酸异丁酯10质量份、丙烯酸甲酯40质量份、丙烯酸10质量份、乙酸乙酯75质量份、甲苯75质量份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0.3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于80℃聚合8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甲苯调节成固体成分30质量%,得到质均分子量50万的树脂。在得到的树脂100质量份中添加作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的CORONATE L(商品名: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固体成分75质量%)1质量份,制备粘结剂2。测定100℃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将结果示于表1。
(防潮膜)
作为基材,使用厚度12μm的双轴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Teijin DuPont制,“Q51C12”),在其电晕处理面涂布下述涂布液并干燥,形成厚度0.1μm的锚固层。
接着,使用真空蒸镀装置,在1.33×10-3Pa(1×10-5Torr)的真空下加热蒸发SiO,得到在锚固层上具有厚度50nm的SiOx(x=1.5)薄膜的防潮膜,裁断成宽度180mm使用。制作的防潮膜B-1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01g/m2/day。
涂布液
在将日本合成株式会社制“GOHSENOL”(皂化度:97.0~98.8mol%,聚合度:2400)的聚乙烯醇树脂220g加入到离子交换水2810g中加热溶解而得的水溶液中,在20℃边搅拌边加入35mol%的盐酸645g。接着,在10℃边搅拌边添加丁醛3.6g,5分钟后,边搅拌边滴加乙醛143g,使树脂微粒析出。接着,在60℃保持2小时后,将溶液冷却,用碳酸氢钠中和,水洗,干燥,得到聚乙烯醇缩乙酰乙醛(polyvinylacetoacetal)树脂粉末(缩醛度75mol%)。
另外,作为交联剂,使用异氰酸酯树脂(住友拜耳聚氨酯株式会社制“Sumidur N-3200”),以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当量比成为1:2的方式混合。
(粘接剂和粘接剂涂液)
作为含有聚氨酯多元醇成分的主剂,使用ROCK PAINT株式会社制HD1013,作为含有脂肪族系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成分的固化剂,使用ROCK PAINT株式会社制H62,按以重量比计成为10:1的方式混合,以固体成分浓度成为30%的方式用乙酸乙酯稀释而制备粘接剂涂液。
(封装材料)
使用Bridgestone公司制封装材料商品名:EVASKY S11(厚度500μm熔点69.6℃)。
(玻璃)
使用AGC Fabritech公司制太阳能电池专用保护玻璃TCB09331(3.2mm厚),切削加工成与分别在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氟系树脂膜相同尺寸的玻璃来使用。
实施例1
在厚度38μm的有机硅脱模PET膜(中本包装公司制,NS-38+A,熔点262℃,宽度180mm)上以厚度为20μm的方式涂布粘结剂1并干燥,形成粘结剂层。在形成的粘结面上贴合防潮膜的SiOx面,然后剥离有机硅脱模PET膜,再在另一粘结面上贴合氟系树脂膜A-1,在40℃熟化4天,制作厚度82μm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应予说明,氟系树脂膜、防潮膜和粘结剂层的长度大致相同。
按玻璃、封装材料、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氟系树脂膜为暴露侧)的顺序层叠,在150℃×15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层压,评价端面封装状态,然后实施压力锅蒸煮试验、压力锅蒸煮脱层试验,测定水蒸气透过率和脱层发生时间。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使用A-2作为氟系树脂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厚度82μm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2。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在厚度38μm的有机硅脱模PET膜(中本包装公司制,NS-38+A,熔点262℃,宽度180mm)上以厚度成为20μm的方式涂布粘结剂1并干燥,形成粘结剂层。在形成的粘结面上贴合防潮膜的SiOx面,然后剥离有机硅脱模PET膜,再在另一粘结面上贴合氟系树脂膜A-1。
接着,在厚度18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以厚度成为7μm的方式涂覆粘接剂涂液并干燥,形成粘接面。将先前制作的层叠体的防潮膜面与该粘接面贴合,在40℃熟化4天,制作厚度287μm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3。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的粘结剂1变更为粘结剂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厚度82μm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4。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将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的氟系树脂膜A-1变更为A-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厚度82μm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5。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由表1的结果可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实施例1~4的防潮性和防止脱层的发生均优异,另一方面,形成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各层的宽度不在本发明的规定范围内的比较例1的脱层防止性能差。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的防潮膜侧的面上以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涂布粘结剂1并干燥,形成由粘结剂1构成的粘接剂层1。在形成的层的粘结面上层叠宽度190mm的封装材料D-1,在40℃熟化4天,制作厚度700μm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F-1。
得到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F-1,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与封装材料层之间的粘接性良好。另外,对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F-1进行了PC脱层时间和端面封装状态的评价,结果操作性比实施例1优异,并且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评价。
(防潮膜B-2~B-4)
将防潮膜B-1的基材变更为厚度125μm的双轴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三菱树脂公司制,T100),除此以外,与防潮膜B-1同样地制作防潮膜B-2。制作的防潮膜B-2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01g/m2/day。
将防潮膜B-1的基材变更为厚度100μm的双轴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三菱树脂公司制,T100),除此以外,与防潮膜B-1同样地制作防潮膜B-3。制作的防潮膜B-3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01g/m2/day。
将防潮膜B-1的基材变更为厚度50μm的双轴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三菱树脂公司制,T100),除此以外,与防潮膜B-1同样地制作防潮膜B-4。制作的防潮膜B-3的水蒸气透过率为0.01g/m2/day。
(6)卷曲评价
将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6~E8平放在保持为150℃的烘箱内,静置5分钟。然后,用千分尺测定保护材料的四角的高度,将四角的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卷曲值。标线是将保护材料以氟系树脂膜朝上的方式放置在水平的试验台上时试验台与保护材料相接的面。
基于卷曲值测定的结果,按下述基准判断卷曲抑制效果。
〇:卷曲值为0~40mm。
Δ:卷曲值大于40mm且80mm以下。
×:卷曲值大于80mm。
(7)局部放电电压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6~E8的局部放电电压的测定按照IEC60664-1:2007Clause6.1.3.5实施。应予说明,测定是在环境被控制在温度23±5℃、相对湿度40±10%的测定室内实施。
实施例6
使用B-2作为防潮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厚度195μm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6。
实施例7
使用B-3作为防潮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厚度170μm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7。
实施例8
使用B-4作为防潮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厚度120μm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8。
表2
表2
如表2所示,实施例6~8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卷曲抑制效果和耐电压优异。应予说明,对于实施例6~8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了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结果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果。
(盖片K-1~K-4)
作为盖片,准备以下盖片。
K-1:发泡聚乙烯片(Poren化学产业公司制,Poren片,厚度700μm,宽度250mm)
K-2:聚丙烯膜(Kokugo公司制,聚丙烯片(商品编号:07-175-02),厚度500μm,宽度250mm)
K-3:透明聚酯膜(三菱树脂公司制,DIAFOIL T100,厚度380μm,宽度250mm)
K-4:聚乙烯膜(TGK公司制,商品编号:125-18-18-01,厚度30μm,宽度250mm)
(8)挠曲长度
如图3所示,将盖片和氟系树脂膜A-1切成宽度20mm、长度120mm的长条状,制作盖片和氟系树脂膜的测定样品S。接着,将样品S以样品S中宽度20mm×长度100mm的部分从试验台突出的方式设置在高度100mm以上的试验台71上,在样品S的试验台上的部分放置底面为20mm×20mm且高度10mm的铁板,在其上放置重量5kg的重物72。对样品S从试验台突出的部分的端部从试验台71起垂下的长度“x”(单位:mm)进行测定,将该值作为挠曲长度。
应予说明,测定在固定样品并经过5分钟后进行,测定时的温度条件为23℃。将结果示于表3。
(9)耐负荷凹度
如图4所示,将盖片和氟系树脂膜A-1切成100mm见方,制作盖片和氟系树脂膜的测定样品S。接着,将样品S设置在厚度20mm的玻璃板81上,在样品的中央部放上直径5mm且重量0.5g的钢球82,再从钢球82上施加2kg的负荷。测定在23℃经过24小时后的样品S的凹陷中最深凹陷位置的深度“d”(单位:μm),将其与样品S的厚度“t”(单位:μm)之比“d/t”作为耐负荷凹度。将结果示于表3。
(10)突出部的耐弯折性
对于实施例9~11和参考例1中得到的带盖片的卷状物,从盖片的上方对与突出位置对应的位置施加5kg的负荷24小时,目视观察氟系树脂膜的状态,按以下基准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
(〇):氟系树脂膜的从防潮膜突出的部分未发生弯折。
(×):氟系树脂膜的从防潮膜突出的部分发生了弯折。
(11)盖片的端部的固定性(处理性)
按以下基准评价实施例9~11和参考例1中得到的带盖片的卷状物。将结果示于表3。
(〇):盖片的用胶带的固定可以维持3天以上。
(Δ):盖片的用胶带的固定无法维持3天。
实施例9
在厚度38μm的有机硅脱模PET膜(中本包装公司制,NS-38+A,熔点262℃,宽度180mm)上以厚度成为20μm的方式涂布粘结剂1并干燥,形成粘结剂层。在形成的粘结面上贴合防潮膜的SiOx面,然后剥离有机硅脱模PET膜,再在另一粘结面上贴合氟系树脂膜A-1,得到由氟系树脂膜A-1/粘结剂层/防潮片B-1的构成形成的层叠体(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将该层叠体200m卷绕在外径172.4mm的芯上而得到卷状物。接着,在40℃熟化4天,用盖片K-1覆盖卷状物的整个表面,将端部用1条胶带(将Diatex公司制Pyolan胶带切成宽度50mm×长度100mm的胶带)固定,得到实施例9的带盖片的卷状物。
实施例10
使用K-2作为盖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得到实施例10的带盖片的卷状物。
实施例11
使用K-3作为盖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得到实施例11的带盖片的卷状物。
参考例1
使用K-4作为盖片,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得到参考例1的带盖片的卷状物。
表3
表3
如表3所示,实施例9~11的带盖片的卷状物的耐弯折和处理性优异。应予说明,对于构成实施例9~11的带盖片的卷状物的层叠体(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了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结果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果。
(12)发泡
以氟系树脂膜成为暴露侧的方式依次层叠玻璃、封装材料与实施例12、13和比较例1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2、E-13、E-6),使用真空层压机(NPC公司制,LM30×30),在温度150℃、脱气时间5分钟、加压压力0.1MPa、加压时间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真空层压,观察状态,按下述基准评价。
(○):完全没有气泡的状态。
(×):确认1个以上气泡的状态。
实施例12
在厚度38μm的有机硅脱模PET膜(中本包装公司制,NS-38+A,熔点262℃,宽度200mm)上以厚度成为20μm的方式涂布粘结剂1并干燥,形成粘结剂层,制作粘结片。在防潮膜B-1的SiOx侧的面上贴合粘结片,得到层叠体X。
接着,分别将层叠体X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切割10mm,得到层叠体X’(宽度WX’:180mm)。
接着,剥离层叠体X’的脱模片,贴合氟系树脂膜A-1,在40℃熟化4天,得到由氟系树脂膜(A-1)-粘结剂层-防潮膜(B-1)的构成形成的实施例12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2)。
实施例13
使用A-2作为氟系树脂膜,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得到实施例13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E-13)。
表4
表4
WP/WA | 有无切割 | 发泡 | |
实施例12 | 0.90 | ○ | ○ |
实施例13 | 0.78 | ○ | ○ |
比较例1 | 1.00 | × | × |
如表4所示,实施例12和13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能够防止发泡。应予说明,对于实施例12和13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与实施例1同样地评价了端面封装状态、水蒸气透过率、脱层发生时间,结果得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结果。
符号说明
1:氟系树脂膜
21:粘结剂层
3:防潮膜
51、52:脱模片
6:切条机
10: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11:突出部
20:封装材料
30:太阳能电池
Claims (15)
1.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是至少层叠氟系树脂膜、粘结剂层和防潮膜作为保护材料构成层P而成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所述防潮膜在其基材的至少一面具有无机层,所述防潮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0.1g/m2/day,
所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最大宽度WP与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之比WP/WA小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其中,所述WP/WA为0.7~0.9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其中,所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中具有最大宽度的层为所述防潮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其中,所述粘结剂层的在100℃、频率10Hz、应变0.1%的条件下的拉伸储能弹性模量为5.0×104~5.0×105Pa,其厚度为13μ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其中,所述基材的厚度为25~2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是以所述无机层侧的面作为所述氟系树脂膜侧来层叠所述防潮膜而成的。
7.一种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是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所述防潮膜侧进一步层叠封装材料层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其中,所述封装材料层的宽度WD比所述氟系树脂膜的宽度WA小,且比所述氟系树脂膜以外的保护材料构成层P的最大宽度WP大。
9.一种卷状物,是将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卷绕而成的。
10.一种带盖片的卷状物,是用盖片覆盖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状物的表面中与氟系树脂膜突出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的至少一部分而成的,该盖片按以下条件测定的挠曲长度为70mm以下,且耐负荷凹度为0.1以下,
挠曲长度:
(1)采取宽度20mm、长度120mm的样品,
(2)将样品以样品中长度100mm的部分从试验台突出的方式配置在试验台上,在样品的试验台上的部分放置重量5kg的重物来固定样品,
(3)对样品从试验台突出的部分的端部从试验台起垂下的长度“x”进行测定,将该值作为挠曲长度,x的单位是mm,
耐负荷凹度:
(1)采取100mm见方的样品,
(2)将样品设置在厚度20mm的玻璃板上,在样品的中央部放置直径5mm且重量0.5g的钢球,进而从钢球上施加2kg的负荷,
(3)测定样品的凹度“d”,将其与样品的厚度“t”之比“d/t”作为耐负荷凹度,d和t的单位是μ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盖片的卷状物,满足以下(a’)和/或(b’)的条件,
(a’)盖片的挠曲长度/氟系树脂膜的挠曲长度为2以下,
(b’)盖片的耐负荷凹度/氟系树脂膜的耐负荷凹度为2以下。
12.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依次进行以下(1)~(3)的工序,
(1)制作在防潮膜上具有粘结剂层的层叠体X的工序,
(2)切割层叠体X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制成层叠体X’的工序,
(3)在粘结剂层上,以氟系树脂膜的两端从粘结剂层的两端突出的方式贴合氟系树脂膜的工序,该氟系树脂膜具有比层叠体X’的宽度WX’宽的宽度WA。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经过如下工序:在所述工序(1)中,制作在粘结剂层上进一步具有脱模片1的层叠体作为层叠体X,在所述工序(2)之后、贴合氟系树脂膜前剥离脱模片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1)中,在脱模片1上涂布粘结剂层组合物并干燥而形成粘结剂层后,将防潮膜贴合在粘结剂层,由此制作层叠体X。
15.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是使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或权利要求7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材料一体式保护材料而制成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90036 | 2011-12-28 | ||
JP2011290036A JP5449312B2 (ja) | 2011-12-28 | 2011-12-28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JP2012-272837 | 2012-12-13 | ||
JP2012272839A JP2014117831A (ja) | 2012-12-13 | 2012-12-13 |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JP2012-272839 | 2012-12-13 | ||
JP2012272841A JP5474171B1 (ja) | 2012-12-13 | 2012-12-13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JP2012272837A JP5400948B1 (ja) | 2012-12-13 | 2012-12-13 | カバーシート付きロール状物及びカバーシート付きロール状物の製造方法 |
JP2012-272841 | 2012-12-13 | ||
PCT/JP2012/083997 WO2013100108A1 (ja) | 2011-12-28 | 2012-12-27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25313A true CN104025313A (zh) | 2014-09-03 |
Family
ID=4869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4712.9A Pending CN104025313A (zh) | 2011-12-28 | 2012-12-27 |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60581A1 (zh) |
EP (1) | EP2800149A4 (zh) |
KR (1) | KR20140117371A (zh) |
CN (1) | CN104025313A (zh) |
TW (1) | TW201334968A (zh) |
WO (1) | WO20131001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95952A1 (en) * | 2014-12-15 | 2016-06-23 | Ven Van De Marcus Leonardus Gerardus Maria | Covering film for generating photovoltaic electrical energy |
EP3185309A1 (en) * | 2015-12-23 | 2017-06-28 | Amcor Flexibles Transpac | Heat reflective solar module |
CN106279904A (zh) * | 2016-08-18 | 2017-01-04 | 苏州度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挤出型太阳能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
EP3997411A4 (en) * | 2019-07-10 | 2023-12-13 | Primary Arms, LLC | OPTICAL SIGHTING SYSTEMS SOLAR CAP ASSEMBLY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29848A1 (en) * | 2000-07-03 | 2002-09-19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Backside covering material for a solar cell module and its use |
CN1269226C (zh) * | 1998-07-03 | 2006-08-09 | 伊索沃尔塔奥地利绝缘材料厂股份公司 | 光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317276A (zh) * | 2005-11-29 | 2008-12-03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阳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太阳电池组件用背面层叠体以及太阳电池组件 |
JP2009188072A (ja) * | 2008-02-05 | 2009-08-2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積層体および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85300A (ja) * | 1992-09-01 | 1994-03-25 | Canon Inc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H07142756A (ja) * | 1993-06-24 | 1995-06-02 | Canon Inc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238401B1 (en) * | 2000-06-09 | 2007-07-0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Glazing element and laminate for use in the same |
JP2008204997A (ja) * | 2007-02-16 | 2008-09-04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
JP2009049252A (ja) | 2007-08-22 | 2009-03-05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太陽電池用部材 |
US7829783B2 (en) * | 2009-05-12 | 2010-11-09 | Miasole | Isolated metallic flexible back sheet for solar module encapsulation |
WO2010150692A1 (ja) * | 2009-06-23 | 2010-12-29 |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 |
-
2012
- 2012-12-27 KR KR1020147017648A patent/KR20140117371A/ko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12-27 WO PCT/JP2012/083997 patent/WO20131001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27 EP EP12863019.1A patent/EP280014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12-27 CN CN201280064712.9A patent/CN104025313A/zh active Pending
- 2012-12-27 US US14/368,907 patent/US2014036058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12-28 TW TW101151328A patent/TW201334968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9226C (zh) * | 1998-07-03 | 2006-08-09 | 伊索沃尔塔奥地利绝缘材料厂股份公司 | 光电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US20020129848A1 (en) * | 2000-07-03 | 2002-09-19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Backside covering material for a solar cell module and its use |
CN101317276A (zh) * | 2005-11-29 | 2008-12-03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太阳电池组件用背面保护片、太阳电池组件用背面层叠体以及太阳电池组件 |
JP2009188072A (ja) * | 2008-02-05 | 2009-08-20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積層体および太陽電池用裏面保護シー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60581A1 (en) | 2014-12-11 |
WO2013100108A1 (ja) | 2013-07-04 |
TW201334968A (zh) | 2013-09-01 |
EP2800149A4 (en) | 2015-10-21 |
EP2800149A1 (en) | 2014-11-05 |
KR20140117371A (ko) | 2014-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25314B (zh) | 保护片 | |
CN103098229B (zh) | 太阳能电池用覆盖膜及使用该太阳能电池用覆盖膜而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03298610A (zh) | 叠层防湿膜 | |
CN103477444A (zh) | 太阳能电池用表面保护材料以及使用该材料制作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04025313A (zh) | 太阳能电池用保护材料 | |
WO2013121838A1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4041900A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及び太陽電池 | |
JP5474171B1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WO2013039234A1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5474116B2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シート | |
WO2014208758A1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2012158154A (ja) | 透明積層防湿フィルム | |
JP2013077818A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5449312B2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6442879B2 (ja) | 積層防湿フィルム | |
TW201318869A (zh)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2012209375A (ja) | 太陽電池用封止材・表面保護材積層体 | |
JP2012213936A (ja) | 積層防湿フィルム | |
JP2013084929A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WO2014208759A1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2013123036A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
JP2014117831A (ja) |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12176608A (ja) | 太陽電池用表面保護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2160550A (ja) | 太陽電池用表面保護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て作製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JP2013084928A (ja) | 太陽電池用保護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01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