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798B - 公差环 - Google Patents
公差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11798B CN104011798B CN201280063893.3A CN201280063893A CN104011798B CN 104011798 B CN104011798 B CN 104011798B CN 201280063893 A CN201280063893 A CN 201280063893A CN 104011798 B CN104011798 B CN 1040117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lerance ring
- protuberance
- circumference
- along
- configu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0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k drive assemblies, e.g. assembly prior to operation, hard or flexible disk drives
- G11B5/4813—Mounting or aligning of arm assemblies, e.g. actuator arm supported by bearings, multiple arm assemblies, arm stacks or multiple heads on single ar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7/00—Elastic or yielding bearings or bearing support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2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 G11B5/55—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 G11B5/5521—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across disk tracks
- G11B5/5569—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across disk tracks details of specially adapted mobile parts, e.g. 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6—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 F16D1/08—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 F16D1/0829—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with radial loading of both hub and shaft by an intermediate ring or sleeve
- F16D1/0835—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with radial loading of both hub and shaft by an intermediate ring or sleeve due to the elasticity of the ring or slee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ving Of Head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的公差环。在使用板状的构件形成、呈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的环状且沿着周向设有朝向径向突出的多个凸部(81)的公差环(8)中,凸部(81)沿着周向配置偶数个,分别通过多个凸部(81)的中央部和与公差环(8)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多条直线相互交叉,由此抑制了刚性不均的增大,从而能够维持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硬盘装置等中使用的公差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计算机等进行信息处理的设备中使用硬盘装置。近年来,该硬盘装置不仅作为计算机的外部存储装置,也搭载在电视机、录像机等家电产品、机动车用的电子设备类中。
图20所示的以往的硬盘装置200中,在壳体主体201内收纳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有:驱动作为记录介质的硬盘202旋转的主轴203(该主轴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对相对于硬盘202进行信息记录以及信息读取的磁头204进行支承并在硬盘202的面上转动的滑架205;使滑架205精密地转动而控制磁头204的扫描的VCM(VoiceCoilMotor)206;固定于壳体主体201而将壳体主体201与滑架205连结的枢轴207。需要说明的是,枢轴207呈例如大致柱状,并具有轴承的结构。
滑架205以枢轴207为中心轴而在硬盘202的面上转动。此时,滑架205与枢轴207之间的固定使用公差环。通过将滑架205固定于枢轴207,来防止VCM206对滑架205的转动施加的动力向壳体主体201传递。
公差环呈使平板状的构件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而成的环状。在将该公差环插入滑架205侧的开口后,将枢轴207压入公差环的内部。作为这种公差环,公开了具有多个向外周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接触部的公差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在专利文献1~4所示的公差环中,将接触部压接在滑架205或枢轴207中的任一方的侧面,而将滑架205与枢轴207之间固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5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3-522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30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305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4所示的以往的公差环中,当将接触部的弹簧常数设为k、将该公差环的径向的最大值设为kmax、将最小值设为kmin时,变动幅度表示为(kmax-kmin)/kmax。此时,当对置的接触部位于通过环的中心的直线上时(将各接触部与中心连结的线段所成的角度为180°),变动幅度变大而产生刚性高的部位和刚性低的部位(刚性不均变大),从而可能造成公差环对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的公差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公差环使用板状的构件而形成,呈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的环状,且沿着周向设有朝向径向突出的多个凸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周向而配置偶数个,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凸部的中央部和与该公差环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多条直线相互交叉。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凸部视为两端被固定在该凸部的中央部和所述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弹簧并假定各凸部中的弹簧的弹簧常数相同的情况下,当将取决于在所述外接的圆中从作为基准的径向绕所述中心旋转的旋转角度θ的合成弹簧常数设为K(θ)时,所述多个凸部的中央部位于与所述合成弹簧常数K(θ)成为最大或最小的多个旋转角度θ中的某一方对应的位置处。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多个凸部的个数设为Na,b=a×2b(a=1,3,5,......、b=1,2,......)时,各凸部设置于在所述外接的圆中从作为基准的径向绕所述外接的圆的中心而旋转了由下式(1)定义的角度θα,β的径向上。
θα,β=αθa+βθb+mα,βπ......(1)
此处,θa=2π/a、θb=π/Na,b、α=0,1,2,......、β=0,1,2,......、mα,β=0,1、α≤a-1、β≤2b-1。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缘侧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外缘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切开而成的切口部。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方的外缘侧端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切口部。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上的端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小。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曲率半径随着从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朝向所述端部的方向连续变小。
而且,本发明的公差环以上述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周向配置,沿着所述周向配置的所述凸部之中的、配置成一列的所述凸部的个数为3的倍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呈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的环状且沿着周向设有朝向径向突出的多个凸部的公差环中,通过各凸部的中央部和与公差环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多条直线相互交叉,因此抑制了刚性不均的增大,从而起到能够维持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展开图。
图7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角度与弹簧常数比的关系的图表。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角度与弹簧常数比的关系的图表。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凸部的个数与变动幅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角度与弹簧常数比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凸部的个数与变动幅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凸部的个数与径向刚性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图16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7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8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0为表示以往的硬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并非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而且,以下的说明中参照的各图仅概略地示出了能够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的程度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即,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图中例示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公差环的一例,说明硬盘装置。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1中,在壳体主体2内收纳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有:驱动作为记录介质的硬盘3旋转的主轴4;对相对于硬盘3进行信息记录以及信息读取的磁头部50进行支承并在硬盘3的面上转动的滑架5;使滑架5精密地转动而控制磁头部50的扫描的VCM6;固定于壳体主体2而将壳体主体2与滑架5连结的柱状的枢轴7。需要说明的是,枢轴7呈例如大致柱状,并具有轴承的结构。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滑架5具有:在硬盘3的面上延伸并在前端保持磁头部50的臂51;与枢轴7连结且截面具有比枢轴7的截面的直径略大的直径的柱状的中空空间的连结部52。如图2所示,磁头部50具有:在基于硬盘3的旋转产生的气流的作用下相对于硬盘3的面浮起的悬架50a;设于悬架50a的端部且为与同臂51连接的一侧不同的侧的端部而进行信息记录以及信息读取的磁头50b。需要说明的是,在硬盘装置1具有多个硬盘3的情况下,滑架5与硬盘3的数量相应地具有多个磁头部50。
VCM6具有连结于与臂51侧不同的端部侧的线圈60和将线圈60夹入的两个磁铁61。VCM6利用由在线圈60中流动的电流与磁场产生的力来驱动滑架5。由此,滑架5利用来自VCM6的动力而以枢轴7的中心为中心轴在硬盘3的面上转动,使磁头部50在硬盘3的面上转动。
此时,滑架5与枢轴7之间的固定使用公差环8。通过将公差环8插入滑架5的连结部52的中空空间,并在公差环8的内部压入枢轴7,从而将滑架5与枢轴7之间固定。此时,滑架5被固定为绕作为轴承的枢轴7的长度方向的中心轴转动自如。通过将滑架5固定于枢轴7,来防止VCM6对滑架5的转动所施加的动力向壳体主体2传递。
图4为表示公差环8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公差环8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4、5所示,公差环8使用板状的不锈钢而形成,周向呈大致环状,且具有多个凸部81。凸部81在公差环8的外表面沿径向呈大致矩形形状地突出。而且,各凸部81沿着公差环8的周向设置成一列。在将公差环8插入滑架5侧的开口后,将枢轴7压入公差环8的内部。此时,凸部81压接于滑架5的连结部52的内部壁面,将滑架5与枢轴7之间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公差环8的周向长度与连结部52的开口的外周长度相等。而且,凸部81的突出方向也可以为沿着径向向内周侧突出的方向。
而且,如图5所示的侧视图所示,公差环8的周向上的端部82、83的曲率半径与周向上的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的值不同。具体而言,周向上的端部82、83的曲率半径与滑架5的连结部52的曲率半径相等。而且,周向上的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大于滑架5的连结部52的曲率半径。在图5中,虚线P0表示周向上的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的圆形状(外接的圆的形状)。由此,当将公差环8插入滑架5的连结部52时,在开口的端部82、83闭合的情况下,沿着周向的形状能够成为与连结部52的曲率半径大致相等的曲率半径的圆形。此处,公差环8以曲率半径随着从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朝向端部82、83的方向连续变小的方式弯曲。
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1的公差环8的结构的展开图,为将公差环8沿周向拉伸的图。也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一列配置有六个凸部81的情况。公差环8的凸部81沿着主面的长度方向排列。
此处,沿一列配置的凸部81的个数为偶数,且为3的倍数。通过将凸部81的个数配置为3的倍数,例如相对于抵接侧面以120°对称地进行接触,使对连结部52的侧面施加的载荷大致均匀,从而能够高精度地维持轴承的动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六个凸部81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为将上述的滑架5、凸部81以及枢轴7模型化为滑架C、凸部B以及枢轴M而将凸部B视为两端固定在凸部81的中央部和与公差环8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弹簧的图。将该凸部B的弹簧常数设为k。而且,相对于通过滑架C的中心O(公差环的外接圆的中心)且通过凸部B的与滑架C以及枢轴M接触的各接触点(凸部81的中央部)的轴线N1(径向的基准)倾斜了的轴线N2与该轴线N1所成的角度设为θ。
此时,当将轴线N2方向的弹簧常数设为kθ时,如式(2)所示,kθ表示为,
kθ=k|cosθ|…(2)。
图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的角度θ与弹簧常数比kθ/k的关系的图表。如图8所示,当角度θ为90°(-90°)时,弹簧常数比kθ/k(弹簧常数kθ)成为0。即,就凸部B而言,在角度θ为90°的情况下(轴线N2相对于轴线N1倾斜了90°的情况下),沿轴线N1方向施加的载荷相对于轴线N2方向施加的载荷为0。而且,θ在-90°的情况也同样。
而且,在公差环设置有多个凸部B。此时,当多个凸部B相对于360°以等间隔配置时,从以一个径向为基准时的基准旋转了旋转角度θ时的径向的合成弹簧常数K(θ)(以下仅记为K)如式(3)所示。合成弹簧常数K取决于在外接的圆中从作为基准的径向绕中心旋转的旋转角度θ。
【数1】
此处,N为凸部B的个数,n为对凸部B标注的符号。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凸部相对于公差环的外接圆以等间隔配置的情况称为“等分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各凸部的弹簧常数相同。
在n=4、6(4点、6点支承)的情况下,将式(3)中的K的最大值设为Kmax时,角度θ与合成弹簧常数比K/Kmax的关系如图9的图表所示。此外,将式(3)中的K的最小值设为Kmin时,凸部B的个数与变动幅度(Kmax-Kmin)/Kmax的关系如图10的图表所示。
图9的图表所示,在凸部B以等间隔配置的情况下,合成弹簧常数比也以规定的周期显现最大值(K/Kmax=1)以及最小值。而且,如图10的图表所示,在凸部B的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随着凸部B的个数增大,变动幅度变小。
图11为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硬盘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说明图,其示出了相对于滑架C以及枢轴M由六个凸部B1~B6进行支承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图11所示的凸部B1~B6相对于外接圆而言以等间隔配置。
此处,图11所示的虚线表示通过滑架C的中心O且通过凸部B的与滑架C以及枢轴M接触的各接触点的直线Nmax。需要说明的是,直线Nmax与等间隔配置下以一个径向为基准时的、合成弹簧常数比K/Kmax即合成弹簧常数K成为最大的径向(旋转角度θ)一致。而且,图11所示的单点划线表示通过滑架C的中心O的直线中的、与相对于以一个径向为基准时的合成弹簧常数K成为最大的直线Nmax而言合成弹簧常数比K/Kmax即合成弹簧常数K成为最小的径向(旋转角度θ)一致的直线Nmin。
此时,当将六个凸部B1~B6相对于外接圆以等间隔配置时,成为例如六个凸部B1~B6配置于虚线(直线Nmax)上的情况。但是,该六个凸部B1~B6的配置为与合成弹簧常数比K/Kmax最大的位置(直线Nmax上)一致的配置,并非对成为最小的位置(直线Nmin上)进行加固的配置。因此,在将六个凸部B1~B6相对于外接圆以等间隔配置的情况下,两个凸部在同一直线上(直线Nmax上)对置,原本由直线Nmax以及直线Nmin应当得到的最小值Kmin发生变化,变动幅度(Kmax-Kmin)/Kmax增大。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凸部的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半数的凸部(凸部B1~B3)配置在与合成弹簧常数K成为最大的多个旋转角度θ对应的位置中将外接圆等分的位置,并且,半数的凸部(凸部B4~B6)配置在与合成弹簧常数K成为最小的多个旋转角度θ对应的位置中将外接圆等分的位置。即,如图12所示,在六个凸部B1~B6中,将三个凸部B1~B3等分配置在直线Nmax上,将其余的三个凸部B4~B6等分配置在直线Nmin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配置称为“最佳配置”。
图1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旋转角度θ与弹簧常数比K/Kmax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分别示出了等分配置与最佳配置中的旋转角度θ与弹簧常数比K/Kmax的关系。
如图13所示,最佳配置下得合成弹簧常数比K/Kmax的最小值比等分配置的情况大。由此,与等分配置相比,最佳配置下的变动幅度小,因此能够抑制径向刚性的降低。
而且,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凸部的个数与合成弹簧常数K的最小值Kmin的关系(k=1的情况)的图表。如图14所示,在凸部的个数为偶数个的情况下,最佳配置的最小值Kmin比等分配置的最小值Kmin大。
图1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中的凸部的个数与径向刚性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如图15所示,最佳配置的径向刚性比等分配置的径向刚性大。由此,能够维持滑架5与枢轴7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而且,在上述的最佳配置中,各凸部设置在旋转了由下式(1)定义的旋转角度θα,β的径向上。旋转角度θα,β为在公差环的外接圆中从作为基准的径向绕外接圆的中心旋转的旋转角度。当将上述的多个凸部的个数N设为Na,b=a×2b(a=1,3,5,...,b=1,2,...,但是,Na,b≥4)时,旋转角度θα,β成为,
θα,β=αθa+βθb+mα,βπ...(1)。
此处,
θa=2π/a,θb=π/Na,b,α=0,1,2,...,
β=0,1,2,...,mα,β=0,1,α≤a-1,β≤2b-1。
根据由上述的式(1)算出的旋转角度θα,β而分别配置多个凸部8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算出的角度θα,β为相对于规定的圆的角度,因此能够通过适当设定将环状的公差环的端部对合而将周向视为外接圆的配置或者与插入对象的滑架5的开口的圆形状对应的配置来配设凸部81。此时,凸部81的个数为偶数,在各凸部81中mα,β=0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将多个凸部视为一组,而将该组等分配置。例如,在凸部81的个数为六个(a=3,b=1)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形成分别由两个(2b)凸部81组成的三个(a=3)组,而将该奇数个的三个组等分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式(1)中,根据mα,β的值,也可以将各凸部81分别配置在旋转了180°了的位置。
作为公差环8的制作方法的一例,例举以下的方法。在该制作方法中,使用对以带状延伸的母材依次实施上述工序的顺序冲压。首先,对以平板状延伸的母材通过冲压进行外形形成处理,获得公差环8的外形(外缘),而成形为成为公差环8的外形的基材。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为了防止基材从母材脱离,通过流道(runner)来维持基材与母材的连结状态。接下来,对成形了的基材进行凸部81的成形处理。通过冲压在上述的位置分别成形凸部81。
接下来,对成形有凸部81的基材进行弯曲处理。在该弯曲工序中,以从两端侧沿着基材的主面的长度方向使凸部81成为外表面侧的方式逐级地使基材弯曲,使周向上的端部82、83的曲率半径形成得比周向上的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小。此时,优选基材以曲率半径随着从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朝向端部82、83的方向连续地(多级地)变小的方式弯曲。
在弯曲工序结束后,对得到的基材进行修整处理。在修整处理中,通过将基材从流道切下,能够得到公差环8。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修整处理后对得到的公差环8进行负载最大使用应力以上的应力的处理(调整处理)。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在配设的凸部81的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由于使各凸部81位于合成弹簧常数成为最大的轴上以及成为最小的位置,因此抑制了刚性不均的增大,而能够维持滑架5与枢轴7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而且,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由于周向上的端部82、83的曲率半径与滑架5的连结部52的曲率半径相等,而周向上的端部82、83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比滑架5的连结部52的曲率半径大,因此在被插入滑架5的连结部52时,能够将公差环8保持在连结部52内部并且使公差环8的周向的形状成为沿着连结部52的壁面的圆形。因此,在将公差环8插入滑架5的连结部52时,能够不损伤连结部52的壁面地插入。因此,能够抑制因公差环8的插入产生污染(contamination)。
而且,以往的公差环的沿着周向的形状能够弹性变形为与滑架侧的开口大致相等的大致圆形,而实际上从组装时的作业的角度出发,需要将公差环保持在滑架内,因此将公差环的曲率半径设计为比滑架的开口的曲率半径大。而且,从制造的角度出发,存在公差环的端部侧打开、公差环的端部的曲率半径变得比滑架的开口的曲率半径大的情况。由此,在向滑架的开口插入时,弹性变形了的公差环的沿着周向的方向的形状成为椭圆形状。因此,在将枢轴等压入公差环内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枢轴的侧面与公差环的椭圆形状的短径侧的外缘接触,公差环的外缘和/或枢轴的侧面损伤,从而导致产生污染。
对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8的沿着周向的形状成为沿着连结部52的壁面的圆形,因此在向连结部52插入时能够不损伤连结部52的壁面地插入。而且,在将枢轴7压入时,能够不损伤公差环8的内周面和/或枢轴7的侧面地将枢轴7压入。因此,能够抑制因公差环8导致产生污染。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公差环8能够容易地将枢轴7压入公差环8内部,并且通过凸部81对连结部52的壁面的压接能够可靠地固定滑架5与枢轴7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配设的凸部的个数为偶数时将各凸部配置在弹簧常数(弹簧常数比)成为最大的直线上以及弹簧常数(弹簧常数比)成为最小的直线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将配置在合成弹簧常数(弹簧常数比)成为最小的轴上的凸部配置在与合成弹簧常数(弹簧常数比)成为最大的轴不一致的位置,也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即,凸部设置在将各凸部的中央部与公差环的环中心连结且通过环中心的各直线相互交叉那样的位置即可。而且,这种交叉的位置优选为与合成弹簧常数K成为最大或最小的多个旋转角度θ对应的位置的一部分。
而且,对上述的公差环8的凸部81的形状呈从外表面以大致矩形状突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是满足上述的个数且能够将构件间固定的形状,则可以为突出方向的外缘形状呈大致圆形的形状,也可以为从外表面突出的突出区域的外缘形状呈大致圆形的形状。而且,对凸部81沿着公差环8的周向设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特定于此,也可以为设置有二列以上的多列的凸部的公差环。
而且,对上述的公差环8以曲率半径随着从端部以外的部分朝向端部82、83的方向连续地(多级地)变小的方式弯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将端部的曲率半径与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以两级弯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最佳配置中,对在凸部的个数为偶数(六个,a=3,b=1)的情况下分别将三个凸部B1~B3等分配置在直线Nmax上而将其余的三个凸部B4~B6等分配置在直线Nmin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只要具有防止变动幅度增大的效果,则相对于180°的等分配置也适用。例如,在式(1)中,在凸部的个数为2的乘方(a=1)的情况下,各凸部位于与相对于180°的等分配置对应的位置。此时,可以认为上述的组数为一组(a=1),在该组内进行配置。
而且,在凸部的个数多的情况下、在凸部的公差环的周向长度长的情况下相邻的凸部彼此重叠时,像图16所示的变形例1那样,也可以为相邻的凸部81彼此重叠。此时,至少各凸部81的中央部的位置不同。
图17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立体图。变形例2所涉及的公差环8a除上述的凸部81以外,还具有沿与周向(以及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开而成的两个切口部84a。切口部84a具有:从基端(与周向以及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延伸的延伸部841;设置在与延伸部841的基端侧不同侧的端部侧并具有规定的直径(曲率半径)的呈弧状的前端部842。需要说明的是,前端部842的弧状的直径(曲率的直径)与延伸部841的周向的宽度相等。
此处,在以往的公差环中,当将枢轴向插嵌于滑架的公差环的内部插入时,在枢轴靠近凸部的形成位置时,公差环的直径沿着枢轴的直径被扩径。此时,公差环的枢轴插入侧的端部的直径扩径,在其反作用力下另一方的端部的直径缩径。当发生这种公差环的两端的直径的变化时,与插入侧相反侧的端部浮起。从该状态进一步插入枢轴而插入结束时,成为滑架的轴相对于枢轴的中心轴旋转而倾斜了的状态,存在对驱动机构的组装精度带来影响这样的问题。
对此,在上述的变形例2中,由于设置有沿着与公差环8a的周向(以及板厚方向)正交的方向切开而成的切口部,因此当将枢轴7插入公差环8a的内部而枢轴7靠近凸部81时,即使在公差环8a的枢轴7插入侧的端部的直径发生了扩径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与插入侧相反侧的端部随着该扩径浮起,从而能够抑制滑架5相对于枢轴7的旋转。由此,能够准确地组装硬盘装置1中的驱动机构。
而且,在变形例2中,由于在像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的凸部的配设位置配置有各凸部,因此抑制了刚性不均的增大,从而能够维持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图18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的结构的立体图。在上述的变形例1中,对前端部842的R形状的直径与延伸部841的周向的宽度相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像图18所示的公差环8b那样,为具有比周向的宽度大的直径的前端部843的切口部84b。
图19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所涉及的硬盘装置的公差环结构的立体图。在上述的变形例1、2中,对将切口部84a、84b设置在与公差环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缘侧端部的两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像图19所示的公差环8c那样,在一方的端部侧设置一个或多个(本变形例4中为两个)切口部84a。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情况下,设置有切口部84a的端部优选为与公差环8c的枢轴7插入侧不同侧的端部。
而且,像变形例4所涉及的公差环8c那样,在一端侧设置有切口部的情况下,通过在公差环8c的与枢轴7插入侧不同侧的端部设置切口部,能够获取更大的滑架5的旋转抑制效果。具体而言,在宽度方向(与周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1.0mm的长度的切口部的情况与在两端各形成0.5mm的切口部的情况相比,在一端(与枢轴7插入侧不同侧的端部)形成1.0mm的切口部的情况能够获取更大的滑架5的旋转抑制效果。
而且,优选在将长度方向的边等分的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切口部。而且,在设置有多个切口部的情况下,延伸部841的长度(与公差环的长度方向正交方向的长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
工业实用性
如上,本发明所涉及的公差环抑制了刚性不均的增大,从而有利于维持滑架与枢轴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符号说明
1、200硬盘装置
2、201壳体主体
3、202硬盘
4、203主轴
5、205、C滑架
6、206VCM
7、207、M枢轴
8、8a、8b、8c公差环
50磁头部
50a悬架
50b、204磁头
51臂
52连结部
60线圈
61磁铁
81、B、B1~B6凸部
82、83端部
84a、84b切口部
841延伸部
842、843前端部
Claims (15)
1.一种公差环,该公差环使用板状的构件而形成,呈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的环状,且沿着周向设有朝向径向突出的多个凸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周向而配置偶数个,
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凸部的中央部和与该公差环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多条直线相互交叉,
在将所述凸部视为两端被固定在该凸部的中央部和所述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弹簧并假定各凸部中的弹簧的弹簧常数相同的情况下,当将取决于在所述外接的圆中从作为基准的径向绕所述中心旋转的旋转角度θ的合成弹簧常数设为K(θ)时,
所述多个凸部的中央部位于与所述合成弹簧常数K(θ)成为最大或最小的多个旋转角度θ中的某一方对应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缘侧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外缘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切开而成的切口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方的外缘侧端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切口部。
4.一种公差环,该公差环使用板状的构件而形成,呈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的环状,且沿着周向设有朝向径向突出的多个凸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周向而配置偶数个,
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凸部的中央部和与该公差环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多条直线相互交叉,
当将所述多个凸部的个数设为Na,b=a×2b(a=1,3,5,......、b=1,2,......)时,
各凸部设置于在所述外接的圆中从作为基准的径向绕所述外接的圆的中心而旋转了由下式(1)定义的角度θα,β的径向上,
θα,β=αθa+βθb+mα,βπ......(1)
此处,θa=2π/a、θb=π/Na,b、α=0,1,2,......、β=0,1,2,......、mα,β=0,1、α≤a-1、β≤2b-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缘侧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外缘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切开而成的切口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方的外缘侧端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切口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上的端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曲率半径随着从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朝向所述端部的方向连续变小。
9.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周向配置,
沿着所述周向配置的所述凸部之中的、配置成一列的所述凸部的个数为3的倍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周向配置,
沿着所述周向配置的所述凸部之中的、配置成一列的所述凸部的个数为3的倍数。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周向配置,
沿着所述周向配置的所述凸部之中的、配置成一列的所述凸部的个数为3的倍数。
12.一种公差环,该公差环使用板状的构件而形成,呈沿着规定方向大致环绕一周的环状,且沿着周向设有朝向径向突出的多个凸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沿着所述周向而配置偶数个,
分别通过所述多个凸部的中央部和与该公差环外接的圆的中心的多条直线相互交叉,
所述周向上的端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周向上的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小,
曲率半径随着从所述端部以外的部分朝向所述端部的方向连续变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的外缘侧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外缘侧端部沿着与所述周向正交的方向切开而成的切口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方的外缘侧端部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切口部。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公差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周向配置,
沿着所述周向配置的所述凸部之中的、配置成一列的所述凸部的个数为3的倍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90010 | 2011-12-28 | ||
JP2011-290010 | 2011-12-28 | ||
PCT/JP2012/084233 WO2013100153A1 (ja) | 2011-12-28 | 2012-12-28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11798A CN104011798A (zh) | 2014-08-27 |
CN104011798B true CN104011798B (zh) | 2016-04-20 |
Family
ID=48697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38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1798B (zh) | 2011-12-28 | 2012-12-28 | 公差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19663B2 (zh) |
JP (1) | JP6040167B2 (zh) |
CN (1) | CN104011798B (zh) |
WO (1) | WO201310015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81628B2 (ja) * | 2011-12-09 | 2015-09-24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 |
PL2845193T3 (pl) * | 2012-04-30 | 2019-11-29 | Saint 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Rencol Ltd | Pierścień tolerancyjny z pogrupowanymi pofalowaniami |
KR101922857B1 (ko) | 2012-06-29 | 2018-11-28 | 생-고뱅 퍼포먼스 플라스틱스 렌콜 리미티드 | 다품 공차링 |
US9620158B2 (en) * | 2013-11-29 | 2017-04-11 | Nhk Spring Co., Ltd. | Tolerance ring and hard disk device |
US9908167B1 (en) | 2015-03-02 | 2018-03-06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Disk drive tolerance ring with edge rounding from opposite major faces |
JP6422387B2 (ja) * | 2015-04-09 | 2018-11-14 | 村上 幸義 | ベアリング取付構造 |
JP6605253B2 (ja) * | 2015-08-07 | 2019-11-13 |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 |
KR102468427B1 (ko) * | 2017-09-29 | 2022-11-22 | 생-고뱅 퍼포먼스 플라스틱스 렌콜 리미티드 | 공차 링 |
JP6957423B2 (ja) * | 2018-08-07 | 2021-11-02 |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 |
CN114526289A (zh) * | 2021-10-11 | 2022-05-24 |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高转速低电流公差环防脱结构设计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30266A (ja) * | 2000-08-30 | 2002-05-09 | Skf France | 軸受装置 |
CN1478270A (zh) * | 2000-11-06 | 2004-02-25 | �����ι�˾ | 带有摩擦套筒的盒式轴承 |
CN101294593A (zh) * | 2007-04-24 | 2008-10-29 |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兰科有限公司 | 安装组件 |
CN101529102A (zh) * | 2006-08-15 | 2009-09-09 | 因特里-普莱克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各种端部突片设计的防止互锁的公差环 |
CN103038527A (zh) * | 2010-09-03 | 2013-04-10 |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 转矩传递装置用的公差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81390A (en) * | 1987-03-06 | 1991-01-01 | The Ray Engineering Co., Ltd. | Tolerance ring with retaining means |
US5315465A (en) | 1991-07-12 | 1994-05-24 | Seagate Technology, Inc. | Compliant pivot mechanism for a rotary actuator |
JP2003522912A (ja) | 2000-02-09 | 2003-07-29 | シーゲイト テクノロジー エルエルシー | 変形しにくい高フープ強度を有する公差リング |
JP2002130310A (ja) | 2000-10-20 | 2002-05-09 | Nsk Ltd | ユニット軸受 |
US7610671B2 (en) | 2005-10-31 | 2009-11-03 | A.O. Smith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ic motor using a slip fit tolerance ring |
JP2007305268A (ja) | 2006-05-15 | 2007-11-22 | Nsk Ltd | 軸受ユニット |
US7580225B2 (en) * | 2006-08-15 | 2009-08-25 | Intri-Plex Technologies, Inc. | Tolerance ring having variable height and/or assymmetrically located bumps |
WO2010029429A1 (en) * | 2008-09-10 | 2010-03-18 |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Rencol Limited | Tolerance ring and mounting assembly with such a tolerance ring |
-
2012
- 2012-12-28 US US14/367,525 patent/US901966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2-28 CN CN201280063893.3A patent/CN1040117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12-28 JP JP2013551870A patent/JP6040167B2/ja active Active
- 2012-12-28 WO PCT/JP2012/084233 patent/WO201310015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30266A (ja) * | 2000-08-30 | 2002-05-09 | Skf France | 軸受装置 |
CN1478270A (zh) * | 2000-11-06 | 2004-02-25 | �����ι�˾ | 带有摩擦套筒的盒式轴承 |
CN101529102A (zh) * | 2006-08-15 | 2009-09-09 | 因特里-普莱克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各种端部突片设计的防止互锁的公差环 |
CN101294593A (zh) * | 2007-04-24 | 2008-10-29 | 圣戈班高功能塑料兰科有限公司 | 安装组件 |
CN103038527A (zh) * | 2010-09-03 | 2013-04-10 | 株式会社东乡制作所 | 转矩传递装置用的公差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11798A (zh) | 2014-08-27 |
US20140313618A1 (en) | 2014-10-23 |
JP6040167B2 (ja) | 2016-12-07 |
JPWO2013100153A1 (ja) | 2015-05-11 |
US9019663B2 (en) | 2015-04-28 |
WO2013100153A1 (ja) | 2013-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11798B (zh) | 公差环 | |
JP6042411B2 (ja) | 皿ばね | |
JP5787987B2 (ja)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およびトレランスリングの製造方法 | |
CN103649572B (zh) | 径向箔轴承 | |
CN103975390B (zh) | 公差环、硬盘装置及硬盘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3890423A (zh) | 径向箔轴承 | |
CN104471260A (zh) | 径向箔轴承 | |
US8878416B2 (en) | Stator core and mo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9620158B2 (en) | Tolerance ring and hard disk device | |
JP2009177919A (ja) | 回転子積層鉄心 | |
JP7123261B2 (ja) |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047106B2 (ja)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およびハードディ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WO2016157881A1 (ja) | ばねシート部材及びばね組立て体 | |
WO2013172313A1 (ja) | トレランスリング | |
JP2008278597A (ja) | ロータコア | |
CN107949723B (zh) | 滑动接触式的波动发生器以及波动齿轮装置 | |
JP6828307B2 (ja) | ロ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 |
JP2005094819A (ja) | 電動機 | |
JP2023515563A (ja) | 自己保持圧縮ダイヤフラムスプリング | |
JP2011129173A (ja) |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17040474A (ja) | レゾルバ保持構造 | |
JP2011188626A (ja) | モータ | |
JP2011041421A (ja) | 電磁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