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0076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10076A CN104010076A CN201410198383.8A CN201410198383A CN104010076A CN 104010076 A CN104010076 A CN 104010076A CN 201410198383 A CN201410198383 A CN 201410198383A CN 104010076 A CN104010076 A CN 1040100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parameter
- sensing
- state
- preset
- cp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中都装有多种传感器,相应的所述多种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参数就需要电子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CPU)来处理;比如,计步器实时记录个人的运动轨迹,就需要CPU一直计算步数。但是,上述处理传感器的传感参数的方法会导致CPU的功耗较高,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增加,降低电子设备的待机时间,进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并且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发来的唤醒指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CPU,用于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唤醒指令;
CPU,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当处理第一状态时,接收到唤醒指令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自身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能够在第一传感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六;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场景示例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七;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八;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九;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三;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系统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方法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102: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103: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步骤104: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步骤105: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
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当智能手机在休眠状态中,检测到自身的摇晃幅度超过的阈值,也可以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具体的,
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由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将智能手机的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传感参数处于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202: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203: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
步骤204: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执行步骤205;否则,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控制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结束处理流程;
步骤205: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步骤206: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数值。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06完成之后,还可以包括:所述CPU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比如,当使用智能手机对用户当前的行走步数进行记录,具体的,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
由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加速度数据,根据加速度数据确定用户是否行走一步,其确定方法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每增加一步就将增加一个计数值作为第一传感参数;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
由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数据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CPU发出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302: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303: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
步骤304: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执行步骤305;否则,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控制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结束处理流程;
步骤305: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步骤306: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数值。
上述第一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的操作可以为周期性的操作,其操作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设置周期的方法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06完成之后,还可以包括:所述CPU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具体为,所述CPU获取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而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所述后续处理为现有技术,可以为利用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计算,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步数时,后续处理可以为通过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能量消耗的计算,或者运动公里数的计算等等。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数据缓存空间实现;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实现。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比如,当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光线传感器时,具体的,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
由光线传感器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并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
由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实时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数据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CPU发出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402: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403: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
步骤404: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
步骤405: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执行步骤406;否则,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控制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结束处理流程;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步骤406: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步骤407: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数值。
上述第一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的操作可以为周期性的操作,其操作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设置周期的方法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07完成之后,还可以包括:所述CPU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具体为,所述CPU获取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而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所述后续处理为现有技术,可以为利用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计算,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步数时,后续处理可以为通过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能量消耗的计算,或者运动公里数的计算等等。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数据缓存空间实现;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实现。
优选地,上述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所述预定时间段为提前2秒的时刻。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比如,当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光线传感器时,具体的,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
由光线传感器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并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将当前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且确定第一时刻之前2秒为第二时刻;
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
计算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之间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说明在2秒的时间段之内,第一传感单元采集到的参数变化较快,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CPU发出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由CPU进行后续的处理。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502: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503: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
步骤504: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
步骤505: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执行步骤506;否则,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控制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结束处理流程;
步骤506: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步骤507: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数值。
上述第一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的操作可以为周期性的操作,其操作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设置周期的方法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507完成之后,还可以包括:所述CPU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具体为,所述CPU获取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而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所述后续处理为现有技术,可以为利用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计算,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步数时,后续处理可以为通过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能量消耗的计算,或者运动公里数的计算等等。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数据缓存空间实现;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实现。
优选地,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上述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所述预定时间段为提前2秒的时刻。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比如,当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时,具体的,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
由加速度传感器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并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将当前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且确定第一时刻之前2秒为第二时刻;
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除以第一时刻及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得到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
当所述变化速率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说明在2秒的时间段之内,所述智能手机的加速度变化较快,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CPU发出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由CPU进行后续的处理。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进而进行后续的处理,从而通过减少CPU处于第二状态的时间,进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602: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603: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步骤604: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
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可以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后,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功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71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即智能手机72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等连接,具体的,所述智能手表71中安装的传感单元为加速传感单元,通过加速度传感单元检测用户的行走步数并记录,具体包括:
智能手表71随着用户行走时的摆臂动作,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步数进行计数,将当前获取的一个计数值作为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智能手表71将计数值保存至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中;
同时所述智能手表71的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判断记录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量是否达到阈值,当达到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智能手表71中蓝牙单元的ARM处理器生成唤醒指令后,由智能手表71通过蓝牙功能向智能手机72发出唤醒指令,使得智能手机72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自身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901: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902: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步骤903: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执行步骤904;否则,执行步骤905;
步骤904: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结束处理流程;
步骤905: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
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可以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后,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功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优选地,上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可以包括以下方法:
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步数时,判断记录的步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光线值时,判断最近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为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光线参数时,提取第一时刻之前预设时段的第二时刻的光线参数作为第二传感参数,计算两者差值,当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1001: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并且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发来的唤醒指令;
步骤100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
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可以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后,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功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71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即智能手机72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等连接,具体的,所述智能手表71中安装的传感单元为加速传感单元,通过加速度传感单元检测用户的行走步数并记录,具体包括:
当智能手表71随着用户行走时的摆臂动作,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步数进行计数,将当前获取的一个计数值作为第一传感参数;所述智能手表71将计数值保存至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中;同时所述智能手表71的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判断记录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量是否达到阈值,当达到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智能手表71中蓝牙单元的ARM处理器生成唤醒指令后,由智能手表71通过蓝牙功能向智能手机72发出唤醒指令,
所述智能手机72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自身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如图11所示,包括:
步骤1101: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并且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发来的唤醒指令;
步骤1102: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步骤1103: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缓存单元中的第一传感参数;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可以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后,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功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71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即智能手机72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等连接,具体的,所述智能手表71中安装的传感单元为加速传感单元,通过加速度传感单元检测用户的行走步数并记录,具体包括:
当智能手表71随着用户行走时的摆臂动作,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步数进行计数,将当前获取的一个计数值作为第一传感参数;所述智能手表71将计数值保存至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中;同时所述智能手表71的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判断记录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量是否达到阈值,当达到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智能手表71中蓝牙单元的ARM处理器生成唤醒指令后,由智能手表71通过蓝牙功能向智能手机72发出唤醒指令,
所述智能手机72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自身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所述智能手机72在切换至第二状态之后,从智能手表71中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并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后续处理,比如可以为通过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运动量的计算。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且对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每次获取传感参数均由CPU进行处理所带来的消耗CPU的功耗的问题,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传感单元1201、数据缓存单元1202、数据缓存控制单元1203及中央处理单元(CPU)1204;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1201,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120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12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204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204,用于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传感单元1201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当智能手机在休眠状态中,检测到自身的摇晃幅度超过的阈值,也可以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具体的,
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由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当满足时,将智能手机的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传感参数处于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数值。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上述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所述预定时间段为提前2秒的时刻。
所述CPU,还可以用于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具体为,所述CPU获取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而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所述后续处理为现有技术,可以为利用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计算,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步数时,后续处理可以为通过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能量消耗的计算,或者运动公里数的计算等等。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数据缓存空间实现;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由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实现。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比如,当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时,具体的,智能手机处于休眠状态时;
由加速度传感器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并由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将当前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且确定第一时刻之前2秒为第二时刻;
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之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除以第一时刻及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得到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
当所述变化速率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说明在2秒的时间段之内,所述智能手机的加速度变化较快,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CPU发出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由CPU进行后续的处理。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进而进行后续的处理,从而通过减少CPU处于第二状态的时间,进而减少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1301,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数据缓存单元1302,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数据缓存控制单元13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1031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1302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1303,具体用于生成唤醒指令后,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71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即智能手机72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等连接,具体的,所述智能手表71中安装的传感单元为加速传感单元,通过加速度传感单元检测用户的行走步数并记录,具体包括:
智能手表71随着用户行走时的摆臂动作,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步数进行计数,将当前获取的一个计数值作为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智能手表71将计数值保存至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中;
同时所述智能手表71的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判断记录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量是否达到阈值,当达到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智能手表71中蓝牙单元的ARM处理器生成唤醒指令后,由智能手表71通过蓝牙功能向智能手机72发出唤醒指令,使得智能手机72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自身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可以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后,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功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步数时,判断记录的步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光线值时,判断最近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为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比如,当第一传感参数为光线参数时,提取第一时刻之前预设时段的第二时刻的光线参数作为第二传感参数,计算两者差值,当差值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子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
通信单元1401,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唤醒指令;
CPU1402,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与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功能连接的设备,比如,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71,智能手表71能够通过NFC或蓝牙功能与智能手机72进行连接;或者,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81,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82,两者通过蓝牙功能连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在发送唤醒指令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用于获取唤醒指令,这里所述的操作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并且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可以为加速度传感器组成的计步器;或者,所述第一传感单元还可以为光线传感器等。相应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当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计步器时,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可以为时间及数值。
其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相应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中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可以包括: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生成唤醒指令后,由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功能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链路,并通过建立的链路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其中,所述连接功能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比如,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相互建立连接。
优选地,所述CPU1402,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缓存单元中的第一传感参数;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当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71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即智能手机72可以通过蓝牙功能等连接,具体的,所述智能手表71中安装的传感单元为加速传感单元,通过加速度传感单元检测用户的行走步数并记录,具体包括:
当智能手表71随着用户行走时的摆臂动作,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对步数进行计数,将当前获取的一个计数值作为第一传感参数;所述智能手表71将计数值保存至蓝牙单元中的缓存空间中;同时所述智能手表71的蓝牙单元中的ARM处理器判断记录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量是否达到阈值,当达到时,确定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智能手表71中蓝牙单元的ARM处理器生成唤醒指令后,由智能手表71通过蓝牙功能向智能手机72发出唤醒指令,
所述智能手机72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自身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所述智能手机72在切换至第二状态之后,从智能手表71中获取第一传感参数,并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后续处理,比如可以为通过第一传感参数进行运动量的计算。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且对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每次获取传感参数均由CPU进行处理所带来的消耗CPU的功耗的问题,减少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如图15所示,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1501,用于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电子设备1502发送唤醒指令;
第二电子设备1502,用于当处理第一状态时,接收到唤醒指令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自身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另外,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子设备1501的其他功能如上述装置实施例三、装置实施例四所述;第二电子设备1502的功能如上述装置实施例五所示,这里均不做赘述。
可见,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单元采集的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判断,确定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满足第一条件时,才会使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且对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每次获取传感参数均由CPU进行处理所带来的消耗CPU的功耗的问题,减少第二电子设备CPU的功耗,使得第二电子设备的耗电量降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当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传感单元获取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CPU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
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
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
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
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
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
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
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
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PU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不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控制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包括:
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不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不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至少一个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CPU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并且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发来的唤醒指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缓存单元中的第一传感参数;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16.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以及中央处理单元CPU;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CPU,用于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接收到所述唤醒指令后,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6-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PU,还用于对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不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不向所述CPU发送唤醒指令,控制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
24.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单元、数据缓存单元、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传感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
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所述数据缓存单元保存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据量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获取到的第二传感参数;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高于预设的第三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不同;所述第二时刻为第一时刻之前预定时间段的时刻;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与第二传感参数是第一传感单元的在不同时刻所获取的传感参数;
或者,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检测获取到第一时刻的第一传感参数的数值;提取第二时刻的第二传感参数;获取第一传感参数相对于所述第二传感参数的数值的差值;利用所述差值计算得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的变化速率是否高于预设的第四阈值,若高于,则确定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缓存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传感参数不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不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CPU保持在功耗较低的第一状态。
2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唤醒指令;
CPU,用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休眠状态;所述第二状态表征所述CPU处于唤醒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PU,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数据缓存单元中的第一传感参数;对所述第一传感参数进行处理。
3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通过自身的第一传感单元获取第一传感参数;保存所述第一传感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传感参数是否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唤醒指令;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当处理第一状态时,接收到唤醒指令后,根据所述唤醒指令将所述自身CPU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所述CPU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的功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8383.8A CN104010076A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8383.8A CN104010076A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10076A true CN104010076A (zh) | 2014-08-27 |
Family
ID=5137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98383.8A Pending CN104010076A (zh) | 2014-05-12 | 2014-05-12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10076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8422A (zh) * | 2014-10-21 | 2015-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控制器及转发设备 |
CN107563166A (zh) * | 2017-08-28 | 2018-01-09 |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指纹模块休眠唤醒方法及装置 |
CN108540356A (zh) * | 2018-03-30 | 2018-09-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与处理设备 |
CN113641411A (zh) * | 2021-08-11 | 2021-11-12 | 墨钉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姿态感知的状态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866878A (zh) * | 2022-05-26 | 2022-08-05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参数数据动态上报的智能电缆控制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1977A1 (zh) * | 2011-08-10 | 2012-1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唤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576569A (zh) * | 2012-08-08 | 2014-02-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节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619056A (zh) * | 2013-12-02 | 2014-03-0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
CN103677198A (zh) * | 2012-09-03 | 2014-03-2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2014
- 2014-05-12 CN CN201410198383.8A patent/CN10401007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151977A1 (zh) * | 2011-08-10 | 2012-1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唤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576569A (zh) * | 2012-08-08 | 2014-02-12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节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677198A (zh) * | 2012-09-03 | 2014-03-2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619056A (zh) * | 2013-12-02 | 2014-03-05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上报传感器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68422A (zh) * | 2014-10-21 | 2015-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控制器及转发设备 |
CN104468422B (zh) * | 2014-10-21 | 2018-03-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控制器及转发设备 |
CN107563166A (zh) * | 2017-08-28 | 2018-01-09 | 西安富立叶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指纹模块休眠唤醒方法及装置 |
CN108540356A (zh) * | 2018-03-30 | 2018-09-1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与处理设备 |
CN108540356B (zh) * | 2018-03-30 | 2022-06-2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处理方法与处理设备 |
CN113641411A (zh) * | 2021-08-11 | 2021-11-12 | 墨钉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姿态感知的状态转换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866878A (zh) * | 2022-05-26 | 2022-08-05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参数数据动态上报的智能电缆控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2769B (zh) | 睡眠状态监控方法及装置、空调器系统 | |
CN104391561A (zh) | 穿戴式设备进行模式切换的方法及该穿戴式设备 | |
CN104516479A (zh) | 一种移动设备省电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4010076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CN103024205B (zh) |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264541B (zh) | 运动传感器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3262620A (zh) | 涉及多个传感器的处理 | |
RU2010145919A (ru) |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ьностью, использующее, по меньшей мере, одно из специал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процессора и восприятия движения | |
CN107708192B (zh) | 一种自动切换蓝牙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760094A (zh) | 一种控制帧率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
CN107368400A (zh) | Cpu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 |
JP2011139301A (ja) | 情報処理端末 | |
CN105519208A (zh) | 用于估计无线设备的传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045386A (zh) | 睡眠状态监控方法及终端、空调器系统 | |
US1032413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certaining required charging time | |
CN104092822A (zh) | 基于人脸检测和眼球跟踪的手机状态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06648028A (zh) | 一种穿戴式智能终端电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 |
US20140287735A1 (en) | Portable terminal,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in portab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ata management processing program | |
CN110032431A (zh) | 应用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20170098289A (ko) | 에너지 효율적인 무선 데이터 전송 | |
CN107402783A (zh) | 一种后台应用程序的管理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 |
CN10342890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数据保护方法 | |
CN105759936A (zh) | 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省电方法及系统 | |
CN107332997B (zh) | 减少终端发热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6844135B (zh) | 移动终端的温度监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