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8876A - 制冷装置及用以检测其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及用以检测其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98876A CN103998876A CN201280062343.XA CN201280062343A CN103998876A CN 103998876 A CN103998876 A CN 103998876A CN 201280062343 A CN201280062343 A CN 201280062343A CN 103998876 A CN103998876 A CN 1039988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d
- producing medium
- filled
- refrigerating plant
- saturation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8—Refrigerant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包括制冷剂回路(20),用以检测该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包括:向制冷剂回路(20)内填充制冷剂的填充步骤、判断由已在填充步骤中填充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的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是否相同的特性判断步骤、以及若在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不同就发出已填充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的报警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及用以检测其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冰箱等具有使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中,像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当新设置或更换该制冷装置时,要进行向制冷剂回路内填充规定制冷剂的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4-448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那样向制冷装置中填充制冷剂的制冷剂填充作业中,作业人员有可能错误地填充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若填充了规定制冷剂以外的制冷剂,便有可能出现无法获得规定制冷能力、或者制冷循环的高压异常升高导致制冷装置强行停止那样的不良现象。而且,即使是具有与规定制冷剂同等压力特性的制冷剂,也可能会由于制冷剂的种类不同,而与制冷装置不相适,最严重的情况是有可能导致制冷机器损坏。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检测出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的这一情况,而能防止能力下降及不良现象于未然的方法以及制冷装置。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发明以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为对象,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20,在该制冷剂回路20中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并且,本发明包括:向所述制冷剂回路20内填充制冷剂的填充步骤、判断由已在所述填充步骤中填充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的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是否相同的特性判断步骤、以及若在所述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不同就发出已填充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的报警步骤。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由已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并且,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已规定好要进行填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不同时,就判断为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被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中,并就这一情况发出报警。若发出报警,就进行例如将制冷剂回路20内的制冷剂回收,再抽真空,然后重新填充规定制冷剂的作业。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包括输入步骤和强行禁止步骤,在该输入步骤中,若在所述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就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在该强行禁止步骤中,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就强行禁止制冷装置开始运转。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就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然后,当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和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相同时,就会强行禁止制冷装置开始运转。指定制冷剂是例如有可能导致制冷剂回路20中的机器损坏等的制冷剂。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包括运转允许步骤,在该运转允许步骤中,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允许制冷装置开始运转的信号就被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当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相同时,允许制冷装置开始运转的信号就被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发明中,若在所述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作业人员就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当相同时就让制冷装置开始运转。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就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并且,当种类相同时,作业人员就让制冷装置开始运转。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输入步骤中,除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也被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中。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除了输入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还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一至第五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利用所述制冷剂回路20对箱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例如以集装箱用制冷装置作为对象。
第七方面的发明以制冷装置为对象,其包括制冷剂回路20,在该制冷剂回路20中连接有压缩机30,并且在该制冷剂回路20中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并且,本发明包括特性判断部101和报警部102,所述特性判断部101构成为:当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管道内的压力在零以下后,由已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判断该饱和温度特性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是否相同;所述报警部102构成为:若由所述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不同,就发出已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由已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并且,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已规定好要进行填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不同时,就判断为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被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中,并就这一情况发出报警。若发出报警,就进行例如对制冷剂回路20内抽真空后,再重新填充规定制冷剂的作业。
第八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数据存储部103和启动禁止部105,当由所述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已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种类就被手动输入到该数据存储部103中,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所述启动禁止部105就强行禁止所述压缩机30启动。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就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当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和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相同时,就会强行禁止制冷装置开始运转。指定制冷剂是例如有可能导致制冷剂回路20中的机器损坏等的制冷剂。
第九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启动允许部104,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所述启动允许部104就将允许所述压缩机30启动的信号记录在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当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相同时,允许压缩机30启动的信号就被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
第十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运转开始指示部,当由所述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就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当相同时所述运转开始指示部就指示所述压缩机30开始启动。
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就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并且,当种类相同时,作业人员就让压缩机30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制冷装置开始运转。
第十一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八方面的发明中,除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也被手动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
在第十一方面的发明中,当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除了输入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还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
第十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上述第七至第十一方面的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利用所述制冷剂回路20对箱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在第十二方面的发明中,例如以集装箱用制冷装置作为对象。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和第四方面的发明,导出已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当该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不同时便发出报警,因而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在制冷剂回路20中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的这一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制冷能力下降及高压异常升高这样的不良现象于未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很高的制冷装置。
根据第二和第五方面的发明,当已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就输入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并且当该已输入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以外的指定制冷剂相同时,便强行禁止制冷装置开始运转。由此,即使所填充的是具有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同等的饱和温度特性的制冷剂,也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填充了与制冷装置中的制冷机器不相适的制冷剂的这一情况。而且,即使万一作业人员要强行让制冷装置开始运转,也能够可靠地阻止制冷装置的运转开始。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制冷机器损坏等于未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制冷装置。
根据第三和第九方面的发明,当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允许制冷装置开始运转(压缩机30开始启动)的信号就被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因而例如当与填充制冷剂的作业人员不同的作业人员在不同的港口要开始运转该制冷装置时,也能够根据记录下来的运转开始信号可靠地使制冷装置运转。
根据第四和第十方面的发明,若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作业人员就会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当相同时就让制冷装置开始运转,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制冷能力下降及高压异常升高这样的不良现象于未然。
根据第五和第十一方面的发明,除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还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中。为此,即使万一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时,也能根据所输入的作业人员的姓名等明确责任所在。
根据第六和第十二方面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很高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及集装箱主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3是示出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情况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当检测出制冷剂不足时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情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以下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意图限制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对用于海上运输等的集装箱的箱内进行冷却,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装置。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包括具有压缩机30、冷凝器31及蒸发器33的制冷剂回路,并且构成制冷循环。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还兼作将集装箱主体1a侧面的开口面封起来的盖体。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的机壳13包括:将集装箱外即箱外侧和集装箱内即箱内侧隔开的机壳主体11、和设置在机壳13背面(箱内侧)的隔板14等。
机壳主体11形成为由铝制箱内机壳11a和FRP(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制箱外机壳11b构成的双重结构。并且,在所述箱内机壳11a与箱外机壳11b之间形成有由起泡剂制成的隔热层11c。
进而,在机壳主体11的下部形成有朝箱内侧鼓起的鼓起部12。并且,所述鼓起部12的内部构成为箱外收纳空间S1,另一方面,在所述机壳13背面的上部形成有位于鼓起部12上方的箱内收纳空间S2。
在箱外收纳空间S1中收纳有压缩机30、冷凝器31、箱外风扇35以及电子元器件箱(省略图示),另一方面,在箱内收纳空间S2中安装有蒸发器33和箱内风扇36。而且,鼓起部12与隔板14之间构成为供箱内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S3。该空气通路S3的上端与箱内收纳空间S2连通,另一方面,该空气通路S3的下端与箱内连通。
如图2所示,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包括使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20。该制冷剂回路20具有主回路21、热气旁路回路22、再热回路80和过冷却回路23。
主回路21是由制冷剂管道将压缩机30、冷凝器31、主膨胀阀32以及蒸发器33依次串联起来而构成的。
压缩机30具有驱动压缩机构的马达(省略图示)。该压缩机30的马达转速由变频器进行多档位控制。也就是说,压缩机30是运转转速可变的可变排量压缩机。与该压缩机30相连的变频器的电路板收纳在电子元器件箱中。
冷凝器31和蒸发器33都由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如上所述,冷凝器31布置在箱外。在冷凝器31中箱外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如上所述,蒸发器33布置在箱内。在蒸发器33中箱内空气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蒸发器33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drain pan)37,但这并未在图1中示出。接水盘37形成为上侧敞开的扁平容器状。在接水盘37的内部回收了从蒸发器33上掉下来的霜、冰块、以及从空气中冷凝出来的结露水等。
主膨胀阀32构成为:其开度能够由脉冲马达进行多档位调节。对应所述冷凝器31设置了箱外风扇35,对应蒸发器33设置了箱内风扇36。该箱内风扇36构成为:将已由蒸发器33冷却了的冷却空气供向箱内。箱外风扇35设有箱外风扇马达35a,箱内风扇36设有箱内风扇马达36a。
在压缩机30和冷凝器31之间的高压气管24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38。第四开关阀38构成为:其开度能够由脉冲马达进行多档位调节。
在冷凝器31和主膨胀阀32之间的高压液管25上依次设置有贮液器41、第二开关阀49、干燥机43以及过冷却热交换器44。贮液器41设置在冷凝器31的下游一侧,并且构成为:使已流出冷凝器31的制冷剂流入该贮液器41,并将该制冷剂分离成饱和液体和饱和气体。第二开关阀49由能够开关的电磁阀构成。干燥机43构成为:捕捉流经冷凝器31的液态制冷剂中的水分。连接在主膨胀阀32的下游一侧的液封防止管90与冷凝器31的上流一侧相连。在该液封防止管90上设置有液封开关阀91。
过冷却热交换器44对已流出冷凝器31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冷却。过冷却热交换器44具有一级通路45和二级通路46。也就是说,在过冷却热交换器44中,在一级通路45中流动的制冷剂和在二级通路46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一级通路45与主回路21的高压液管25相连,二级通路46与过冷却回路23的过冷却分支管26相连。过冷却分支管26的流入端连接在高压液管25上的贮液器41与第二开关阀49之间。过冷却分支管26的流出端与处于压缩机30压缩中途(中压状态)的压缩室(中间压缩室)相连。也就是说,过冷却分支管26是一条使高压液管25中的液态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流后流入压缩机30的中间压缩室的通路。在过冷却分支管26上的二级通路46的流入侧设置有第一开关阀47和过冷却膨胀阀48。第一开关阀47由能够开关的电磁阀构成。过冷却膨胀阀48的开度能够由脉冲马达进行多档位调节,该过冷却膨胀阀48构成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机构。
热气旁路回路22具有一条主通路50和从该主通路50分支出来的两条分支通路51、52。将这两条分支通路51、52称作第一分支通路51和第二分支通路52。主通路50的流入端连接在高压气管24上的第四开关阀38与压缩机30的喷出侧之间。在主通路50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53。第三开关阀53由能够开关的电磁阀构成。
第一分支通路51其一端与主通路50的流出端相连,其另一端与主膨胀阀32和蒸发器33之间的低压液管27相连。同样地,第二分支通路52也是一端与主通路50的流出端相连,另一端与低压液管27相连。第二分支通路52由长度比第一分支通路51长的制冷剂管道构成。第二分支通路52具有沿着接水盘37底部蛇行而设的接水盘加热器54。接水盘加热器54构成为:利用制冷剂对接水盘37的内部进行加热。如上所述,热气旁路回路22构成用以将已由压缩机30压缩了的制冷剂(从压缩机30喷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供向蒸发器33的旁路回路。
再热回路80具有再热通路82。再热通路82的流入端连接在高压气管24上的第四开关阀38和压缩机30的喷出侧之间。在再热通路82上设置有第五开关阀81。该第五开关阀81由能够开关的电磁阀构成。所述再热通路82具有再热热交换器83和毛细管。当进行除湿运转时,再热热交换器83使所流入的喷出制冷剂与已由蒸发器33进行了冷却除湿后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对该空气进行加热。再热热交换器83由管片式热交换器构成。毛细管使已流出再热热交换器83的制冷剂减压。如上所述,再热回路80构成用以将已由压缩机30压缩了的制冷剂(从压缩机30喷出的高温气态制冷剂)的一部分供向再热热交换器83的回路。
在制冷剂回路20中设置有各种传感器类部件。具体而言,在高压气管24上设置有高压压力传感器60、高压压力开关61以及喷出温度传感器62。高压压力传感器60对从压缩机30喷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喷出温度传感器62对从压缩机30喷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在蒸发器33和压缩机30之间的低压气管28上设置有低压压力传感器63和吸入温度传感器64。低压压力传感器63对被吸入压缩机30的低压气态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吸入温度传感器64对被吸入压缩机30的低压气态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在过冷却分支管26上,在二级通路46的流入侧设置有流入温度传感器65,在二级通路46的流出侧设置有流出温度传感器66。流入温度传感器65对即将流入二级通路46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流出温度传感器66对刚刚流出二级通路46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在低压液管27上,在蒸发器33的流入侧设置有流入温度传感器67。该流入温度传感器67对即将流入蒸发器33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在低压气管28上,在蒸发器33的流出侧设置有流出温度传感器68。该流出温度传感器68对刚刚从蒸发器33流出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
在集装箱的箱外,在冷凝器31的吸入侧设置有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69。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69对即将被吸入冷凝器31的箱外空气的温度(即,室外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在集装箱的箱内,在蒸发器33的吸入侧设置有吸入温度传感器70,并且在蒸发器33的吹出侧设置有吹出温度传感器71。吸入温度传感器70对即将通过蒸发器33的箱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吹出温度传感器71对刚刚通过蒸发器33的箱内空气的温度(吹出空气温度SS)进行检测。
在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设置有控制器100,该控制器100作为用以控制制冷剂回路20的控制部。并且,在控制器100中,设置有用以进行后述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的、特性判断部101、报警部102、数据存储部103、启动允许部104、启动禁止部105及运转开关106。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的详细情况见下文所述。此外,运转开关106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运转开始指示部。
-运转动作-
接下来,对所述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的运转动作大致分为“冷却运转”、“除霜运转”和“除湿运转”。冷却运转是一种将集装箱的箱内冷却到较低温度的运转。也就是说,冷却运转是一种为对集装箱主体1a内所收纳的运输物(例如新鲜食品等)进行保存而对箱内进行冷藏/冷却的运转。除霜运转是一种让压缩机30的喷出制冷剂流入热气旁路回路22使附着在蒸发器33的传热管等的表面上的霜融化的运转。例如从冷却运转开始时算起每经过规定的设定时间就执行除霜运转,并且在除霜运转结束后再次开始进行冷却运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对除霜运转和除湿运转的动作进行说明,仅对冷却运转的基本动作加以说明。
在冷却运转的基本冷却动作下,第一开关阀47和第二开关阀49成为开放状态,第三开关阀53和第五开关阀81成为关闭状态。第四开关阀38成为完全打开状态,过冷却膨胀阀48和主膨胀阀32的开度被适当调节。压缩机30、箱外风扇35以及箱内风扇36运转。
已在压缩机30中被压缩了的制冷剂在冷凝器31中冷凝后,通过贮液器41。已通过贮液器41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直接流经低压液管27,剩余部分分流到过冷却分支管26中。在低压液管27中流动的制冷剂由主膨胀阀32减压后,流经蒸发器33。在蒸发器33中,制冷剂从箱内空气吸热而蒸发。由此,箱内空气被冷却。已在蒸发器33中蒸发了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30后再次压缩。
已分流流入过冷却分支管26的制冷剂通过过冷却膨胀阀48被减压到中压后,流经过冷却热交换器44的二级通路46。在过冷却热交换器44中,在一级通路45中流动的制冷剂和在二级通路46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其结果是,一级通路45中的制冷剂被过冷却,另一方面,二级通路46中的制冷剂蒸发。已流出二级通路46的制冷剂从压缩机30的中间口被吸入处于中压状态的压缩室。
-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3和图4对用以检测所述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进行说明。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是一种检测出在制冷剂回路20内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已规定好要进行填充的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制冷剂为R134a。此外,这里所说的制冷剂的种类终归仅为一个示例。
〈当进行全量填充时〉
在向制冷剂回路20内全量填充制冷剂的情况下,进行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
首先,作业人员在填充制冷剂之前,为了去除制冷剂回路20内的空气对制冷剂回路20内进行抽真空。借助该抽真空,制冷剂回路20中制冷剂管道内的压力就会达到零以下,并且该压力值被记录在特性判断部101中。具体而言,低压压力传感器63的检测值(零以下的值)被记录在特性判断部101中(步骤ST1)。
接下来,作业人员将制冷剂全量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内(步骤ST2,填充步骤)。在制冷剂回路20中,由于填充了制冷剂,而使得制冷剂管道内的压力上升。并且,在特性判断部101中,根据记录有低压压力传感器63的零以下的检测值的这一情况而进行特性判断步骤(步骤ST3)。在特性判断步骤中,首先由已填充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并且,判断所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是否相同。具体而言,低压压力传感器63的检测值作为已填充的制冷剂的压力被输入到特性判断部101中。并且,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69的检测值作为已填充的制冷剂的温度被输入到特性判断部101中。特性判断部101由已输入的压力和温度导出所填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
当制冷剂被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内时,制冷剂会略微汽化而产生温度变化,因而即便用例如吸入温度传感器64或喷出温度传感器62对填充后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也无法检测出很准确的温度。因此,就将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69的检测值用作填充前的制冷剂温度,即置于箱外时的温度,以便获得准确的制冷剂温度。由此,能够准确地导出已填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此外,也可以不将低压压力传感器63的检测值,而是将高压压力传感器60的检测值作为已填充的制冷剂的压力输入到特性判断部101中。
若由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不同,报警部102就发出已填充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步骤ST4,报警步骤)。若发出报警,作业人员就将制冷剂回路20内的制冷剂回收后再次进行抽真空。并且,再次移向步骤ST1。经由以上动作就能够将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的这一情况检测出来。
另一方面,若由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就由作业人员将制冷剂填充信息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步骤ST5,输入步骤)。制冷剂填充信息指的是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填充量”,“为全量填充”、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No.”、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修理店代码)”以及“姓名”。此外,在制冷剂填充信息中“制冷剂的种类”以外的信息并不仅局限于此,并且制冷剂填充信息也可以仅为“制冷剂的种类”。此外,通过输入作为制冷剂填充信息的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No.”、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修理店代码)”及“姓名”,从而即使万一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并使之运转而出现制冷能力下降及制冷机器损坏等时,也能够明确责任所在。
接着,启动允许部104判断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步骤ST6,种类判断步骤)。若启动允许部104判断出种类相同,就向数据存储部103输出“运转开始允许”信号并将该信号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步骤ST7,运转允许步骤)。由此,便成为允许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即允许压缩机30启动的状态。
另一方面,若启动允许部104判断出种类不同,就向启动禁止部105输出相应的信号。并且,启动禁止部105判断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和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步骤ST8,种类判断步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定制冷剂为R40。该R40具有与规定制冷剂R134a的饱和温度特性大致相同的饱和温度特性,且是与本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不太相适的制冷剂。
若启动禁止部105判断出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不为指定制冷剂的种类(R40),报警部102就会发出已填充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步骤ST4)。若启动禁止部105判断出已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制冷剂的种类与指定制冷剂的种类(R40)相同,就向数据存储部103输出“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并将该信号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步骤ST9,强行禁止步骤)。由此,便成为禁止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即禁止压缩机30启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数据存储部103中只能记录“运转开始允许”信号和“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中的一个,当记录了“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时就无法启动压缩机30。
并且,若作业人员将运转开关106接通(步骤ST10),就由启动允许部104判断在数据存储部103中是否记录有“运转开始允许”信号(步骤ST11)。当记录有“运转开始允许”信号时,压缩机30就直接启动而让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当未记录有“运转开始允许”信号时,即当记录有“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时,压缩机30就不启动,作业人员要进行消除“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记录的作业。例如,作业人员进行将制冷剂回路20内的制冷剂回收,再抽真空,然后重新填充规定制冷剂的作业。也就是说,进行返回步骤ST1的作业。由此,若在步骤ST7中记录了“运转开始允许”信号,“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的记录就会被消除掉。
〈当进行追加填充时〉
接下来,在向制冷剂回路20内追加填充制冷剂的情况下,进行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在此,对在运转过程中检测出制冷剂不足后进行追加填充的情况加以说明。
若例如在上述冷却运转中检测出制冷剂不足(步骤ST20),作业人员就在让冷却运转继续下去的状态下(在压缩机30被驱动运转的状态下)向制冷剂回路20内追加填充制冷剂(步骤ST21)。制冷剂不足指的是制冷剂回路20内制冷剂量不足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从压缩机30启动时算起在规定时间以内(例如,在2秒以内)低压压力传感器63的检测值异常下降时、喷出温度传感器62的检测值异常上升时、或者主膨胀阀32的开度增大到规定值以上时等,控制器100就发出“制冷剂不足”的警报。作业人员便根据该警报进行追加填充。此外,还能够根据作业人员的判断检测出制冷剂不足。例如,若闪发气体(气泡)流入液体显示器,作业人员就判断为制冷剂不足。
若作业人员进行追加填充,则与上述全量填充时相同,作业人员将制冷剂填充信息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图3中的步骤ST5,输入步骤)。并且,在步骤ST5以后且除了图3中的步骤ST7、10、11、12以外的步骤中,进行与上述全量填充时相同的动作。
〈运转正常开始〉
当运转正常开始时,进行图3中所示的步骤ST10、11、12的动作。也就是说,若作业人员接通运转开关106,就由启动允许部104判断在数据存储部103中是否记录有“运转开始允许”信号(步骤ST11)。当记录有“运转开始允许”信号时,压缩机30启动使冷却运转开始。当未记录有“运转开始允许”信号时,即当记录有“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时,压缩机30就不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要进行消除“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记录的作业。
例如,即使在与填充制冷剂的港口不同的港口,与制冷剂填充人员不同的作业人员接通运转开关106时,也能够根据“运转开始允许”信号的记录可靠地使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使压缩机30开始启动)。而且,当记录有“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时,就能根据该记录可靠地阻止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压缩机30开始启动)。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导出已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当该已导出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不同时便发出报警,因而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在制冷剂回路20中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的这一情况。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而导致制冷能力下降及高压异常升高这样的不良现象于未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很高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
进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当已填充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就输入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并且当该已输入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以外的指定制冷剂相同时,便强行禁止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即,压缩机30启动)。由此,即使所填充的是具有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同等的饱和温度特性的制冷剂,也能够可靠地检测出填充了与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中的压缩机30等制冷机器不相适的制冷剂的这一情况。而且,即使万一作业人员要强行让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也能够可靠地阻止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的运转开始。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制冷机器损坏等于未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更高的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由于检测出制冷剂不足而进行追加填充时,也要输入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当该已输入的制冷剂的种类与规定制冷剂不同时,就发出报警,或者记录下“运转开始不允许”信号,因此能够防止上述不良现象于未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除了手动输入作为制冷剂填充信息的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还手动输入作为制冷剂填充信息的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并将这些信息都记录下来。为此,即使万一填充了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制冷剂时,也能够根据所输入的作业人员的姓名等明确责任所在。
-其它实施方式-
也可以按照如下所述的那样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用以检测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动作进行设定。
例如,若在图3所示的步骤ST3中判断出已填充的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与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相同,作业人员就亲自进行确认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的作业。并且,若作业人员识别出制冷剂的种类相同,就让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开始运转。也就是说,作业人员接通运转开关106指示压缩机30开始启动。若作业人员识别出制冷剂的种类不同,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就不进行运转。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集装箱用制冷装置10做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空调装置等其它的制冷装置。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具有使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装置及用以检测其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很有用。
-符号说明-
10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20 制冷剂回路
30 压缩机
101 特性判断部
102 报警部
103 数据存储部
104 启动允许部
105 启动禁止部
Claims (12)
1.一种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20),在该制冷剂回路(20)中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包括:
填充步骤,向所述制冷剂回路(20)内填充制冷剂,
特性判断步骤,判断由已在所述填充步骤中填充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的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是否相同,以及
报警步骤,若在所述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不同,就发出已填充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包括:
输入步骤,若在所述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就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103)中,以及
强行禁止步骤,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就强行禁止制冷装置开始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包括运转允许步骤,在该运转允许步骤中,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允许制冷装置开始运转的信号就被记录在数据存储部(10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在所述特性判断步骤中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作业人员就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当相同时就让制冷装置开始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入步骤中,除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也被手动输入到数据存储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检测制冷装置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制冷剂回路(20)对箱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7.一种制冷装置,其包括制冷剂回路(20),在该制冷剂回路(20)中连接有压缩机(30),并且在该制冷剂回路(20)中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特性判断部(101),当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管道内的压力在零以下后,由已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导出该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判断该饱和温度特性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饱和温度特性是否相同,和
报警部(102),若由所述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不同,就发出已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与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数据存储部(103),当由所述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已填充到所述制冷剂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种类就被手动输入到该数据存储部(103)中,和
启动禁止部(105),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和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不同的指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就强行禁止所述压缩机(30)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启动允许部(104),当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相同时,所述启动允许部(104)就将允许所述压缩机(30)启动的信号记录在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运转开始指示部,当由所述特性判断部(101)判断出饱和温度特性相同时,作业人员就对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与预先设定好的规定制冷剂的种类是否相同进行确认,当相同时所述运转开始指示部就指示所述压缩机(30)开始启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种类以外,已填充的制冷剂的罐号、进行填充的作业人员的所属公司名称及姓名也被手动输入到所述数据存储部(103)中。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制冷剂回路(20)对箱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90214A JP5445577B2 (ja) | 2011-12-29 | 2011-12-29 | 冷凍装置およびその異冷媒充填検出方法 |
JP2011-290214 | 2011-12-29 | ||
PCT/JP2012/008227 WO2013099200A1 (ja) | 2011-12-29 | 2012-12-25 | 冷凍装置およびその異冷媒充填検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98876A true CN103998876A (zh) | 2014-08-20 |
CN103998876B CN103998876B (zh) | 2016-07-06 |
Family
ID=48696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62343.XA Active CN103998876B (zh) | 2011-12-29 | 2012-12-25 | 制冷装置及用以检测其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73559A1 (zh) |
EP (1) | EP2801772B1 (zh) |
JP (1) | JP5445577B2 (zh) |
CN (1) | CN103998876B (zh) |
DK (1) | DK2801772T3 (zh) |
SG (1) | SG11201403680QA (zh) |
WO (1) | WO201309920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7168A (zh) * | 2018-09-10 | 2020-03-17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冷媒不足的检测方法及其空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0989A (zh) * | 2013-10-29 | 2014-01-22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防止食物变质的报警装置 |
JP2019011899A (ja) * | 2017-06-30 | 2019-01-24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49947A (ja) * | 1994-08-04 | 1996-02-20 | Zexel Corp | 冷媒回収充填装置 |
JPH102642A (ja) * | 1996-06-17 | 1998-01-06 | Hitachi Ltd | 冷凍サイクル |
JP2002267232A (ja) * | 2001-03-12 | 2002-09-18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の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装置 |
JP2004044871A (ja) * | 2002-07-10 | 2004-02-12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 |
JP2006071172A (ja) * | 2004-09-01 | 2006-03-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Rfid(icタグ)搭載冷凍冷蔵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39905A (en) * | 1989-12-04 | 1990-07-10 | Kent-Moore Corporation | Recovery system for differing refrigerants |
US5285647B1 (en) * | 1993-03-08 | 1999-02-23 | Spx Corp | Refrigerant handling system with air purge and multiple refrigerant capabilities |
JPH09329375A (ja) * | 1996-06-10 | 1997-12-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非共沸混合冷媒の補充填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JPH11159895A (ja) * | 1997-11-28 | 1999-06-15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装置 |
DE10061545A1 (de) * | 2000-12-11 | 2002-06-13 | Behr Gmbh & Co | Verfahren zur Kältemittel-Füllmengenüberwachung |
US6892546B2 (en) * | 2001-05-03 | 2005-05-17 | Emerson Retail Services, Inc. | System for remote refrigera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s |
JP4165566B2 (ja) * | 2006-01-25 | 2008-10-1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JP4225357B2 (ja) * | 2007-04-13 | 2009-02-1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媒充填装置、冷凍装置及び冷媒充填方法 |
US8301403B2 (en) * | 2009-09-14 | 2012-10-30 | Weick Brian K | Hand held refrigeration gauge |
ITTV20110073A1 (it) * | 2011-05-30 | 2012-12-01 | Texa Spa | Sistema analizzatore di gas configurato in modo da determinare la concentrazione di un gas refrigerante e/o di gas contaminanti presenti in un sistema di condizionamento aria autoveicolistico |
-
2011
- 2011-12-29 JP JP2011290214A patent/JP54455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2-25 CN CN201280062343.XA patent/CN103998876B/zh active Active
- 2012-12-25 US US14/369,521 patent/US2014037355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12-25 WO PCT/JP2012/008227 patent/WO20130992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25 EP EP12862282.6A patent/EP2801772B1/en active Active
- 2012-12-25 DK DK12862282.6T patent/DK2801772T3/da active
- 2012-12-25 SG SG11201403680QA patent/SG11201403680Q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49947A (ja) * | 1994-08-04 | 1996-02-20 | Zexel Corp | 冷媒回収充填装置 |
JPH102642A (ja) * | 1996-06-17 | 1998-01-06 | Hitachi Ltd | 冷凍サイクル |
JP2002267232A (ja) * | 2001-03-12 | 2002-09-18 | Hitachi Ltd | 空気調和機の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装置 |
JP2004044871A (ja) * | 2002-07-10 | 2004-02-12 | Daikin Ind Ltd | 冷凍装置 |
JP2006071172A (ja) * | 2004-09-01 | 2006-03-1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Rfid(icタグ)搭載冷凍冷蔵庫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7168A (zh) * | 2018-09-10 | 2020-03-17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冷媒不足的检测方法及其空调器 |
CN110887168B (zh) * | 2018-09-10 | 2021-05-18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器冷媒不足的检测方法及其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SG11201403680QA (en) | 2014-10-30 |
JP5445577B2 (ja) | 2014-03-19 |
EP2801772A4 (en) | 2015-10-07 |
US20140373559A1 (en) | 2014-12-25 |
WO2013099200A1 (ja) | 2013-07-04 |
EP2801772B1 (en) | 2021-03-17 |
EP2801772A1 (en) | 2014-11-12 |
DK2801772T3 (da) | 2021-05-17 |
JP2013139948A (ja) | 2013-07-18 |
CN103998876B (zh) | 2016-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35239B2 (en) |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purge and acid filter | |
CN104204697B (zh) | 检测制冷剂损失的方法 | |
JP5196452B2 (ja) | 充填量管理を備えた遷臨界冷媒蒸気圧縮システム | |
CN204063699U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1432584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2196843B (zh) | 汽油蒸气回收装置 | |
CN102109239B (zh) | 制冷装置 | |
CN103635761A (zh) | 冷冻装置 | |
CN104011483A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JP6235467B2 (ja) | 冷却装置用凝縮・蒸発装置とその方法 | |
CN102859294A (zh) | 冷冻循环装置 | |
JP4363997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02510984A (zh) | 蒸气压缩制冷系统中的液体冷却换热器 | |
CN106415153A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CN105556220A (zh) | 具有热回收模块的制冷回路 | |
CN102109241B (zh) | 制冷装置 | |
CN102109240A (zh) | 制冷装置 | |
CN101430149A (zh) | 一种双向过冷储液器 | |
JP5759076B2 (ja) | 冷凍装置 | |
CN103998876A (zh) | 制冷装置及用以检测其中是否填充有不同制冷剂的方法 | |
CN102109261B (zh) | 制冷装置 | |
CN105408704A (zh) | 冷冻装置 | |
JP2005214444A (ja) | 冷凍装置 | |
JP2021517230A (ja) | 蒸気圧縮装置 | |
JP4869320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給湯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