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86020B - 自解锁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自解锁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86020B CN103986020B CN201410161400.0A CN201410161400A CN103986020B CN 103986020 B CN103986020 B CN 103986020B CN 201410161400 A CN201410161400 A CN 201410161400A CN 103986020 B CN103986020 B CN 1039860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ranging wire
- soft arranging
- pressure bar
- elastic pressure
- sel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解锁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弹性卡钩及弹性压杆。将软排线沿开口端插入自解锁连接器中,当软排线的卡口移动至与弹性卡钩对应处时,弹性卡钩卡入卡口,进而与卡口的侧壁相抵触以卡住软排线,此时软排线的金手指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因为弹性卡钩卡住卡口,软排线无法轻易地从自解锁连接器中脱离,而且该自解锁连接器结构简单。当需要软排线时,按压弹性压杆,弹性卡钩在弹性压杆的作用下脱离卡口,同时弹性压杆的斜面与软排线相互作用,使软排线沿远离开口端的方向移动。松开弹性压杆后,弹性压杆复位,由于软排线向远离开口端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致使弹性卡钩复位时无法卡入卡口中,此时对软排线施加拉力,即可使软排线退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解锁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可以接软排线的主要有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 Circuit,FPC)连接器、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连接器及线对板结构连接器。
FPC连接器由一绝缘体、数支金属导体、焊接加固片及推杆组成。此结构在软排线安装后可提供足够的保持力,但是结构部件多、组装复杂且成本较高。
FFC连接器由一绝缘体、数支金属导体组成。此结构在软排线安装后无法提供卡扣作用,无法提供保持力,软排线容易脱离FFC连接器。
线对板结构连接器,即软排线先安装到一连接器上并使软排线固定形成一组件,再将此组件与板上连接器插接。该线对板结构连接器由数个绝缘体、数个金属导体及数个金属外壳组成。虽然可以提供较大的保持力,防止软排线脱离线对板结构连接器,但是结构复杂,工序长且良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提供较大保持力以防止软排线脱离的自解锁连接器。
一种自解锁连接器,用于供软排线插入,包括:
绝缘本体,为具有一开口端的中空盒体结构,所述绝缘本体的内侧底壁上开设有凹槽,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底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底壁与外侧顶壁;
导电端子,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软排线插入所述开口端,且所述软排线的金手指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弹性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所述弹性卡钩与开设在所述软排线上的卡口相匹配以卡住所述软排线;及
弹性压杆,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所述弹性压杆设有近卡钩端,所述近卡钩端靠近所述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背向所述开口端,当按压所述弹性压杆时,所述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与所述弹性卡钩相抵触并使所述弹性卡钩脱离所述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软排线退出所述开口端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所成的夹角为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钩包括弹性主体部及卡钩部,所述弹性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所述弹性主体部与所述软排线退出所述开口端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卡钩部的侧面与所述卡口的侧壁相抵触,且按压所述弹性压杆时,所述弹性压杆与所述卡钩部的另一侧面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还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朝向所述开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交接处为抵顶部,所述抵顶部与所述弹性卡钩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卡钩及所述弹性压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关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线对称,两个所述弹性卡钩关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弹性压杆关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杆还设有远卡钩端,所述远卡钩端远离所述弹性卡钩,两个所述弹性压杆的远卡钩端之间设置有手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弹性压杆的远卡钩端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与两个所述弹性压杆的远卡钩端形成半封闭式的框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视察口。
上述自解锁连接器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当需要连接软排线时,将软排线沿开口端插入自解锁连接器中,当软排线的卡口移动至与弹性卡钩对应处时,弹性卡钩卡入卡口,进而与卡口的侧壁相抵触以卡住软排线,此时软排线的金手指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形成信号传输。因为弹性卡钩卡住卡口,软排线无法轻易地从自解锁连接器中脱离,而且该自解锁连接器结构简单。当需要软排线时,按压弹性压杆,使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与弹性卡钩抵触,弹性卡钩在弹性压杆的作用下脱离卡口,同时弹性压杆的斜面与软排线相互作用,使软排线沿远离开口端的方向移动。松开弹性压杆后,弹性压杆复位,由于软排线向远离开口端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致使弹性卡钩复位时无法卡入卡口中,此时再对软排线施加一拉力,即可使软排线退出自解锁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自解锁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解锁连接器插入软排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自解锁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自解锁连接器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自解锁连接器插入软排线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视角剖视图;
图7为图2所示自解锁连接器插入软排线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7,为一实施方式中自解锁连接器1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图5至图7为自解锁连接器10中插入了软排线20的结构示意图。自解锁连接器10用于供软排线20插入,以实现软排线20与自解锁连接器10之间的电性连接。该自解锁连接器10包括绝缘本体100、导电端子200、弹性卡钩300及弹性压杆400。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7,绝缘本体100为具有一开口端110的中空盒体结构。开口端100的端面上形成有倒角111,防止软排线20在插入自解锁连接器10中时刮伤。绝缘本体100的内侧底壁上开设有凹槽120,凹槽120的数量为多个。与开口端110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第一通孔(图未示)的数量与凹槽120的数量相对应,凹槽120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绝缘本体100的外侧底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0,第二通孔130的数量为两个,第二通孔130贯穿绝缘本体100的外侧底壁与外侧顶壁。两个第二通孔130关于绝缘本体100的中线对称。绝缘本体100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二通孔130相连通的视察口140,视察口140的数量也为两个。
导电端子200的数量与凹槽120的数量相对应。每个导电端子200的一端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图未示)并收容于凹槽120内,另一端伸出于绝缘本体100。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200可以由四方针或者圆针弯折形成,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还可以由板料冲压而成。软排线20从开口端110插入自解锁连接器10中,且软排线20的金手指与导电端子200电性连接,实现信号传输。
请参阅图5及图6,弹性卡钩300设置于第二通孔130侧壁上,弹性卡钩3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弹性卡钩300关于绝缘本体100的中线对称设置。弹性卡钩300包括弹性主体部310及卡钩部320,弹性主体部310固定在第二通孔130侧壁上,卡钩部320悬空在第二通孔130中。弹性卡钩300与开设在软排线20上的卡口21相匹配以卡住软排线20。当软排线20逐渐插入自解锁连接器10中时,弹性卡钩300会卡入卡口21中,弹性卡钩300与卡口21的侧壁相抵触,且抵触面为平面,防止软排线20轻易地从自解锁连接器10中脱离。弹性主体部310与软排线20退出开口端110的方向所成的夹角α为钝角。当软排线20逐渐从开口端110进入自解锁连接器10中时,软排线20的一端与弹性卡钩300的弹性主体部310的侧面相抵触,并对弹性主体部310的侧面产生挤压,直至卡口21移动到与卡钩部320相对应处,卡钩部320卡入卡口21中。
弹性压杆400设置于绝缘本体100的顶面,弹性压杆40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弹性压杆400关于绝缘本体100的中线对称设置。弹性压杆400设有近卡钩端410,近卡钩端410靠近弹性卡钩300,弹性压杆400还设置有远卡钩端420,远卡钩端420远离弹性卡钩300。弹性压杆400的近卡钩端410设有第一斜面411,第一斜面411背向开口端110。第一斜面411与软排线20退出开口端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所成的夹角β为锐角。当按压弹性压杆400时,弹性压杆400的近卡钩端410与弹性卡钩300的卡钩部320的另一侧面相抵触并作用于弹性主体部310,使弹性主体部310产生形变,卡钩部320脱离卡口21。弹性压杆400的近卡钩端410与弹性卡钩300相抵触的抵触面为平面。弹性压杆400的近卡钩端410还设置有第二斜面412,第二斜面412朝向开口端110,防止按压弹性压杆400时刮伤软排线20。第一斜面411与第二斜面412的交接处为抵顶部413,抵顶部413与弹性卡钩相抵触。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两个弹性压杆400的远卡钩端420之间设置有手柄500,按压手柄500时可同时作用于两个弹性压杆400,使弹性压杆400作用于弹性卡钩300上。手柄500与两个弹性压杆400的远卡钩端420形成半封闭式的框体结构。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弹性压杆400的远卡钩端420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杆600,加固杆600与手柄500固定连接。
上述自解锁连接器10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当需要连接软排线20时,将软排线20沿开口端110插入自解锁连接器10中,当软排线20的卡口21移动至与弹性卡钩300对应处时,弹性卡钩300卡入卡口21,进而与卡口21的侧壁相抵触以卡住软排线20,此时软排线20的金手指与导电端子200电性连接,形成信号传输。因为弹性卡钩300卡住卡口21,软排线20无法轻易地从自解锁连接器10中脱离,而且该自解锁连接器10结构简单。当需要软排线20时,按压弹性压杆400,使弹性压杆400的近卡钩端410与弹性卡钩300抵触,弹性卡钩300在弹性压杆400的作用下脱离卡口21,同时弹性压杆400的斜面与软排线20相互作用,使软排线20沿远离开口端的方向移动。松开弹性压杆400后,弹性压杆400复位,由于软排线20向远离开口端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致使弹性卡钩300复位时无法卡入卡口21中,此时再对软排线20施加一拉力,即可使软排线20退出自解锁连接器1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解锁连接器,用于供软排线插入,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为具有一开口端的中空盒体结构,所述绝缘本体的内侧底壁上开设有凹槽,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底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外侧底壁与外侧顶壁;
导电端子,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软排线插入所述开口端,且所述软排线的金手指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
弹性卡钩,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所述弹性卡钩与开设在所述软排线上的卡口相匹配以卡住所述软排线;及
弹性压杆,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所述弹性压杆设有近卡钩端,所述近卡钩端靠近所述弹性卡钩,所述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背向所述开口端,当按压所述弹性压杆时,所述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与所述弹性卡钩相抵触并使所述弹性卡钩脱离所述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软排线退出所述开口端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所成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钩包括弹性主体部及卡钩部,所述弹性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所述弹性主体部与所述软排线退出所述开口端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卡钩部的侧面与所述卡口的侧壁相抵触,且按压所述弹性压杆时,所述弹性压杆与所述卡钩部的另一侧面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杆的近卡钩端还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朝向所述开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的交接处为抵顶部,所述抵顶部与所述弹性卡钩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弹性卡钩及所述弹性压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关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线对称,两个所述弹性卡钩关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弹性压杆关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杆还设有远卡钩端,所述远卡钩端远离所述弹性卡钩,两个所述弹性压杆的远卡钩端之间设置有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压杆的远卡钩端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两个所述弹性压杆的远卡钩端形成半封闭式的框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解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视察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61400.0A CN103986020B (zh) | 2014-04-21 | 2014-04-21 | 自解锁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61400.0A CN103986020B (zh) | 2014-04-21 | 2014-04-21 | 自解锁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86020A CN103986020A (zh) | 2014-08-13 |
CN103986020B true CN103986020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127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6140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86020B (zh) | 2014-04-21 | 2014-04-21 | 自解锁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8602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09469A (zh) * | 2020-06-01 | 2020-08-07 | 东莞市钿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自锁式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TWI753643B (zh) * | 2020-11-09 | 2022-01-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按壓解鎖結構之易鎖連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8990A (zh) * | 2006-03-15 | 2007-09-1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2009283309A (ja) * | 2008-05-22 | 2009-12-03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CN201440495U (zh) * | 2009-05-06 | 2010-04-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2403589A (zh) * | 2010-09-09 | 2012-04-04 | 爱沛斯株式会社 | 连接器装置 |
CN102842811A (zh) * | 2011-06-24 | 2012-12-26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2695763U (zh) * | 2012-06-01 | 2013-01-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3883246U (zh) * | 2014-04-21 | 2014-10-15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解锁连接器 |
-
2014
- 2014-04-21 CN CN201410161400.0A patent/CN1039860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38990A (zh) * | 2006-03-15 | 2007-09-19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JP2009283309A (ja) * | 2008-05-22 | 2009-12-03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CN201440495U (zh) * | 2009-05-06 | 2010-04-21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2403589A (zh) * | 2010-09-09 | 2012-04-04 | 爱沛斯株式会社 | 连接器装置 |
CN102842811A (zh) * | 2011-06-24 | 2012-12-26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2695763U (zh) * | 2012-06-01 | 2013-01-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3883246U (zh) * | 2014-04-21 | 2014-10-15 |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解锁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86020A (zh) | 2014-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02795B1 (en) | Clamping wire structure of terminal block | |
EP2843767A1 (en) | Coaxi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terminal thereof | |
CN103986020B (zh) | 自解锁连接器 | |
CN103746206A (zh) | 旗形夹形自锁端子 | |
EP2339592A3 (en) | Cable, cable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 |
JPS6056380A (ja) | 組立てコネクタ | |
CN105048136A (zh) | 柔性线缆连接器 | |
US8282416B2 (en) | Mounting board connector with reinforcing plate | |
CN203883246U (zh) | 自解锁连接器 | |
CN107591664B (zh) | 导电端子的制造方法 | |
CN104701643A (zh) | 改进的接线端子 | |
KR20070104115A (ko) | 배선용 덕트의 전선지지부재 | |
KR100982942B1 (ko) | 커넥터 | |
KR20150072025A (ko) | 커넥터 | |
JP4495066B2 (ja)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CN204268401U (zh) | 改进的led灯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led灯 | |
CN208423653U (zh) | 线扣及导线固定结构 | |
CN104051880B (zh) | 多通道传输连接结构 | |
CN103982875B (zh) | 一种led电视背光光源的灯条布线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5178097U (zh) | 一种接线端子 | |
CN208570958U (zh) | 一种具有快速接线结构的接线端子 | |
KR200410005Y1 (ko) | 커넥터용 리어홀더 | |
CN209738987U (zh) | 一种线束固定结构 | |
CN211902716U (zh) | Pp材料的灯体插座 | |
KR200466960Y1 (ko) | 커넥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