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5010B - 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75010B CN103975010B CN201380004220.5A CN201380004220A CN103975010B CN 103975010 B CN103975010 B CN 103975010B CN 201380004220 A CN201380004220 A CN 201380004220A CN 103975010 B CN103975010 B CN 1039750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ephthalic acid
- acid ester
- formula
- ester cpds
- represen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80—Phthalic acid esters
- C07C69/82—Terephtha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0—Esters; Ether-esters
- C08K5/12—Esters; Ether-esters of cyclic polycarboxylic ac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和制备它们的方法,所述增塑剂,当用于耐热树脂组合物时,改善了伸长保持率,增强了抗老化性和耐热性,并且显示出更好的抗张强度、抗张强度保持率或加热前后的加热减量等,因此有助于增强耐热树脂的物理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当将所述增塑剂用于耐热树脂组合物时,其改善伸长保持率,增强抗老化性和耐热性,并显示出更好的抗张强度、抗张强度保持率或加热前后的加热减量等,因此有助于增强耐热树脂的物理性能。
背景技术
一般,增塑剂是基于通过醇与如邻苯二甲酸或己二酸的多元羧酸的反应制备的对应的酯。市售的主要增塑剂的实例包括:C8、C9和C10醇的己二酸酯,例如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和己二酸二异癸酯;以及C8、C9和C10醇的邻苯二甲酸酯,例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同时,为了制备需要耐热性作为物理性能的电线(电缆)、汽车片材等,应根据UL(保险实验室,UnderwritersLaboratories)耐热性等级来合适地选择增塑剂。
例如,当为用于UL电缆的PVC化合物时,根据抗张强度、延长率、耐寒性等满足UL电缆标准(等级)所需的性能,将填料、阻燃剂或热稳定剂等与PVC树脂混合。
所用的增塑剂的类型取决于耐热性等级。具体地,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增塑剂通常用于80-90℃的耐热等级,而如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和偏苯三酸三异壬酯(TINTM)的增塑剂通常用于105℃的耐热等级。
然而,这些增塑剂虽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但缺点是相容性差。
此外,所用的树脂还要根据电缆的耐热等级。更具体地,廉价的PVC通常用于需要105℃或以下的耐热性的产品,而如聚乙烯(PE)和热塑性弹性体(TPE)的聚烯烃通常用于需要105-150℃的耐热性的产品。
特别地,对于聚乙烯化合物的制备,与PVC不同,因为聚乙烯不具有阻燃性而需要加入阻燃剂,并且交联剂需要照射。即,通过向聚乙烯加入炭黑并且向其中加入增塑剂、交联剂、阻燃剂等,接着搅拌并注塑来制备聚乙烯化合物。
因此,仍然需要具有耐热性和更好的相容性(可加工性)的增塑剂以及包含该增塑剂的耐热树脂组合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通过对耐热增塑剂进行广泛和反复的研究,本发明人发现能够解决因结构性限制造成的低相容性的增塑剂组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即,混合具有含有10个碳原子(下文称作C10)的烷基的对苯二酸酯,以解决含有具有8个碳原子(下文称作C8)的烷基的对苯二酸酯增塑剂的低耐热性。基于这一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包含所述增塑剂组合物的耐热树脂组合物以及制备它们的方法,当将所述增塑剂用于耐热树脂组合物时,所述增塑剂能够改善如耐热性和相容性的耐热化合物所需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为了解决C8对苯二酸酯增塑剂的低耐热性而加入C10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并且为了解决因结构性限制造成的低相容性而在混合过程中将C10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与邻苯二甲酸二丙基庚酯组合使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由下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增塑剂能够实现上述和其他目的。
[式1]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其包含:5-60wt%的式1的增塑剂;0.1-50wt%的由下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30-85wt%的由下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式2]
[式3]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其包含:
0.1-50wt%的式1的增塑剂;0.1-50wt%的由下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30-85wt%的由下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其中,增塑剂、式2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式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所述增塑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0.1-50wt%的由下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
[式4]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制备增塑剂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将对苯二甲酸与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混合;
向获得的混合材料中加入催化剂,接着在氮气气氛下反应;
除去未反应的醇并中和未反应的酸;以及
在减压下通过蒸馏对所得物质进行脱水,接着过滤以获得包含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耐热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选自乙烯基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树脂,所述耐热树脂组合物包含5-100重量份的增塑剂或增塑剂组合物。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首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增塑剂作为增塑剂:
[式1]
当构成所述增塑剂的碳原子的数量为8和9而不是8和10时,可以看出如抗老化性、耐热性、抗张强度、抗张强度保持率、伸长保持率和加热减量的物理性能差。
此外,本发明的增塑剂组合物包含:
5-60wt%的增塑剂;
0.1-50wt%的由下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30-85wt%的由下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式2]
[式3]
当构成所述增塑剂的碳原子的数量为8和9而不是8和10时,可以看出如抗老化性、耐热性、抗张强度、抗张强度保持率、伸长保持率和加热减量的物理性能差。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当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低于5wt%时,该树脂的吸收速度低并且其硬度增加,而当其含量超过60wt%时,伸长保持率和加热减量不佳。例如,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含量可为1-35wt%。
此外,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当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的含量低于0.1wt%时,树脂的吸收速度低,而当其含量超过50wt%时,迁移损失不佳。例如,对苯二酸酯的含量可为1-35wt%。
此外,基于所述组合物的总重量,当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的含量低于30wt%时,耐热性的改善不令人满意,而当其含量超过85wt%时,迁移损失不佳。例如,对苯二酸酯的含量可为64-80wt%。
这些增塑剂组合物可以通过制备并混合各组分来获得,或者使用通过合适的醇混合物与对苯二甲酸的酯化作用使用混合的混合物来获得。
例如,所述增塑剂组合物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就能够简单且有效地获得:
首先,将对苯二甲酸与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混合(第一步)。
然后,向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接着在氮气气氛下反应(第二步)。然后,除去未反应的醇并中和未反应的酸(第三步)。
然后,在减压下通过蒸馏对所得物质进行脱水,接着过滤以获得对苯二酸酯组合物(第四步)。
在第一步中使用的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为选自2-丙基庚醇、4-甲基-2-丙基-1-己醇、5-甲基-2-丙基-1-己醇、正癸醇和异癸醇中的C10醇与选自2-乙基己醇和正辛醇的C8醇的混合物。
当考虑到在将通过使用C8醇(其使增塑剂具有合适的分子量和物理性能)而获得的基于对苯二酸酯的增塑剂用作用于耐热树脂的增塑剂时耐热性低的事实,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使得通过添加具有高分子量的C10醇而获得的基于对苯二酸酯的组合物显示出改善的相容性的协同作用。
具体地,优选的是,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包含10-90wt%的如2-丙基庚醇的C10醇和10-90wt%的如2-乙基己醇的C8醇,这是因为基于对苯二酸酯的组合物满足这样的组成比:5-6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0.1-50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30-85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对苯二甲酸可以与羧酸、多元羧酸及其酸酐结合使用。特别地,通过湿研磨获得的平均粒径为30-100μm的对苯二甲酸能够减少反应时间。通过使用高速旋转湿研磨机能够迅速获得所需的平均粒径分布。
通过控制如起始材料的醇的摩尔比能够控制产物的含量比。
此外,所用的催化剂为基于钛酸盐的催化剂,例如四异丙基钛酸盐或四正丁基钛酸盐。作为参考,与有机金属催化剂相比,酸性催化剂造成更多副产品的产生、更容易产生变色以及设备侵蚀。
反应温度可为180-280℃。
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包含:5-6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1-50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30-85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具体地,所述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包含:1-35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1-35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64-80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此外,本发明的增塑剂组合物包含:0.1-50wt%的由式1表示的增塑剂;0.1-50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30-85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其中,所述增塑剂、式2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式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
其中,所述增塑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0.1-50wt%的由下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
[式4]
优选地,所述增塑剂组合物包含:10-40wt%的由式1表示的增塑剂、0.1-25wt%的式2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40-70wt%的式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式2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式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并且所述增塑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10-30wt%的由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
通过将式4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与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混合可以制备所述增塑剂组合物。
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增塑剂组合物包含:总重量为100wt%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其包含0.1-5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0.1-50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30-85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0.1-50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丙基庚酯。
具体地,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增塑剂组合物包含:总重量为100wt%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其包含10-4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0.1-25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40-70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10-30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丙基庚酯。
也就是说,可以看出,当构成增塑剂组合物的碳原子的数量为8和9而不是8和10时,如抗老化性、耐热性和加热减量的物理性能差。
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当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低于0.1wt%时,抗张强度和伸长保持率差,而当其含量超过50wt%时,抗迁移性和加热减量差。例如,所述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wt%。
此外,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当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的含量低于0.1wt%时,与可加工性相关的物理性质如吸收速度和熔融速度的物理性能差,而当其含量超过50wt%时,如抗迁移性和加热减量的与耐热性相关的物理性能相当低。例如,所述对苯二酸酯的含量可以为0.1-25wt%。
此外,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当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的含量低于30wt%时,如抗迁移性和加热减量的与耐热性相关的物理性能差,而当其含量超过85wt%时,硬度增加并且如吸收速度和熔融速度的与可加工性相关的物理性能严重劣化。例如,所述对苯二酸酯的含量为40-70wt%。
此外,可以使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庚酯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来代替由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当单独使用由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时,不利的是,如抗迁移性或加热减量的与耐热性相关的物理性能差,但当将由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与上述式1、2和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结合使用时,耐热性和相容性得到改善。
相对于总重量为100wt%的由式1、2和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式4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为0.1-50wt%。当式4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含量低于0.1wt%时,相容性改善的效果不令人满意,而当其含量超过50wt%时,相对于所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量,相容性改善的效果并不明显。例如,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含量可为10-30wt%。
所述增塑剂组合物的应用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选自乙烯基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树脂,含有5-100重量份的增塑剂组合物的耐热树脂组合物。
同时,仅有从所述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分离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可被应用于增塑剂。
具体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热树脂组合物,其相对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选自乙烯基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树脂,包含5-100重量份的式1的增塑剂。
所述耐热树脂组合物可进一步包含:0.5-7重量份的稳定剂、0.5-3重量份的滑润剂和至少一种添加剂,例如其他增塑剂、阻燃剂、交联剂或如炭黑的填料。
可将所述耐热树脂组合物应用于化合物配方(处理)或片材配方(处理)。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所述耐热树脂组合物具有加热减量、耐热性和相容性,这使其能用于制备如电缆(电线)、汽车内部材料、膜、片或管的耐热产品。
有益效果
有利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当将所述增塑剂用于耐热树脂组合物时,所述增塑剂改善伸长保持率,增强抗老化性和耐热性,并且显示出较好的抗张强度、抗张强度保持率或加热前后的加热减量等,因此有助于增强耐热树脂的物理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现在,将参照下面的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这些实施例仅为了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将其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限定。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传感器、机械搅拌器、冷凝器、倾注器和氮气净化器的5颈圆底烧瓶中,将2.65mol的对苯二甲酸、1.59mol的2-乙基己醇和6.36mol的2-丙基庚醇的反应混合物加入到0.0056mol作为催化剂的四异丙基钛酸盐中,接着在235℃下反应4小时。
反应后,在减压条件下萃取残余的醇,用碳酸氢钠中和,用蒸馏水洗涤并通过减压蒸馏脱水,接着通过过滤器以获得酯增塑剂组合物,作为本发明的增塑剂组合物。
所得增塑剂的GC-质谱分析证实所述增塑剂包含式1、2和3的化合物,并且所述化合物之间的重量比为25:2:73。
<实施例2>
除了使用2.65mol的对苯二甲酸、4.11mol的2-乙基己醇和3.84mol的2-丙基庚醇的反应混合物之外,重复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
所得增塑剂的GC-质谱分析证实所述增塑剂包含式1的化合物作为主要组分,并且式1、2和3化合物之间的重量比为52:2:46。
<对比实施例1>
除了使反应混合物(2.65mol的邻苯二甲酸酐代替对苯二甲酸,并且7.95mol的异壬醇代替2-乙基己醇和2-丙基庚醇)在240℃下反应5小时之外,重复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
<对比实施例2>
除了使反应混合物(2.65mol的对苯二甲酸和7.95mol的2-丙基庚醇,不含2-乙基己醇)在220℃下反应5小时之外,重复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
<对比实施例3>
除了使反应混合物(2.65mol的邻苯二甲酸酐代替对苯二甲酸,并且7.95mol的异癸醇代替2-乙基己醇和2-丙基庚醇)在220℃反应5小时之外,重复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
<对比实施例4>
除了使2.65mol的对苯二甲酸、5.29mol的2-乙基己醇和5.29mol的2-异壬基醇的混合物在0.056mol的四异丙基钛酸盐的存在下在220℃反应9小时,并在减压下通过萃取除去残余醇之外,重复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程序。
反应混合物用碳酸氢钠中和、用水洗涤一次、在减压下加热、脱水并通过过滤材料过滤以获得增塑剂组合物。
所得增塑剂的GC-质谱分析证实所述增塑剂包含10%的对苯二酸二乙基庚酯、54%的异壬基对苯二酸乙基庚酯和36%的对苯二酸二异壬酯。
根据ASTMD638制备在实施例1和2以及对比实施例1-4中获得的增塑剂的样品。具体地,将50重量份的增塑剂、3重量份的钙-锌稳定剂(LTX-620S)和0.2重量份的硬脂酸与100重量份的PVC混合,接着在165℃的辊式研磨机中成形3分钟以制备5mm的片。通过在185℃下预加热3分钟,加热3分钟并冷却3分钟而将上述片压制成1mm的片,从而制备C型哑铃样品。
使用所述片测试物理性能并将结果列在下表1中。
<测试项目>
1)硬度(ASTMD785):在硬度测试仪(“C”型)针完全压入(letdown)后10秒钟读取硬度值。以在各样品的三个点处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的硬度。
2)抗张强度和延长率[ASTMD638]:
在以200mm/min的十字头速度牵拉样品后,使用通用测试机作为测试仪,在切割样品的部位测量样品的延长率和抗张强度。根据负载(kgf)/(厚度(cm)×宽度(cm))的公式计算抗张强度(kgf/cm2),并根据延伸/初始长度x100来计算延长率(%)。
3)抗张强度保持率:
使样品在100℃的齿轮烘箱中静置168小时,根据ASTMD638使用通用测试机以200mm/min的十字头速度牵拉,在切割样品的部位测量并根据负载(kgf)/(厚度(cm)×宽度(cm))的公式计算抗张强度(kgf/cm2)。通过在室温下根据ASTMD638的测试测得的抗张强度/加热后(100℃)的抗张强度,来获得抗张强度保持率(%)。
4)伸长保持率:
使样品在100℃的齿轮烘箱中静置168小时,根据ASTMD638使用通用测试机以200mm/min的十字头速度牵拉,在切割样品的部位测量并根据延伸/初始长度×100的公式计算延长率(%)。通过在室温下根据ASTMD638的测试测得的延长率/加热后的延长率,来获得伸长保持率(%)。
5)抗迁移性:
测量各样品的初始重量(Wi)至小数点后第4位。将片(3cmx3cm)插入聚苯乙烯板之间并放入80℃的烘箱静置72小时,同时在样品上施加1kg的负载,将样品储存在恒温室内4小时以上,测量样品的重量(Wq),并且由公式(Wi-Wq)/Wi×100计算迁移。
6)加热减量:
测量各样品的初始重量(Wi)至小数点后第4位。使用夹子将样品固定在121℃的烘箱中。72小时后,将样品保持在恒温室内4小时以上,测量样品的重量(Wo),并由公式(Wi-Wo)/Wi×100计算加热减量。
表1
从上表1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2显示出与耐热性相关的较好的物理性能。具体地,与对比实施例3和4相比,在与耐热性相关的物理性能中,实施例1和2显示出较好的加热减量。此外,作为实施例1和2与对比实施例1和2比较的结果,能够看出,实施例1和2显示出较好的伸长保持率、抗迁移性和加热减量。
<实施例3>
除了将由下式4表示的化合物加入实施例1获得的组合物中以使混合后式4的化合物的含量为10wt%之外,重复实施例1中相同的步骤。
[式4]
<实施例4>
除了将由下式4表示的化合物加入实施例3获得的组合物中以使混合后式4的化合物的含量为30wt%之外,进行与实施例3中相同的步骤。
<对比实施例5>
除了将由式4的化合物加入实施例3获得的组合物中以使混合后式4的化合物的含量为60wt%之外,进行与实施例3中相同的步骤。
<对比实施例6>
除了不向实施例3获得的组合物中添加由式4的化合物之外,进行与实施例3中相同的步骤。
<对比实施例7>
在220℃下在0.056mol的四异丙基钛酸盐存在下,使2.65mol的邻苯二甲酸酸酐与8mol的2-丙基庚醇反应3.5小时,并在减压下通过萃取除去残余的醇。
所得混合物用碳酸氢钠中和、用水洗涤一次、在减压下加热、脱水并通过过滤材料过滤以获得增塑剂组合物。
<对比实施例8>
在220℃下在0.056mol的四异丙基钛酸盐存在下,使2.65mol的对苯二甲酸、4mol的2-乙基己醇和4mol的2-丙基庚醇反应9小时,并在减压下通过萃取除去残余的醇。
所得混合物用碳酸氢钠中和、用水洗涤一次、在减压下加热、脱水并通过过滤材料过滤以获得增塑剂组合物。
获得的增塑剂的GC-质谱分析证实该增塑剂包含:10%的对苯二酸二乙基己酯、54%的对苯二酸乙基己基异壬酯和36%的对苯二酸二异壬酯。
<对比实施例9>
在235℃下在0.056mol的四异丙基钛酸盐存在下,使2.65mol的邻苯二甲酸酸酐与8mol的异癸醇反应5小时,并通过在减压下萃取来除去残余的醇。
所得混合物用碳酸氢钠中和、用水洗涤一次、在减压下加热、脱水并通过过滤材料过滤以获得增塑剂组合物。
根据ASTMD638制备在实施例3和4以及对比实施例5-9中获得的增塑剂的样品。具体地,将50重量份的增塑剂、3重量份的环氧化大豆油和2.5重量份的Ba-Zn稳定剂与100重量份的PVC混合,接着在160℃的辊式研磨机中成形4分钟,以制备5mm的片。在180℃和低压下压制该片3分钟并在180℃和高压下压制2.5分钟以获得1mm的片。
以与表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各片的硬度(ASTMD785)、抗张强度、延长率[ASTMD638]、抗迁移性和加热减量。此外,增塑剂吸收速度是通过测量在60rpm的旋转过程中200g的增塑剂在77℃的400gPVC中吸收的时间来获得。结果列在下表2中。
表2
从表2中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3和4显示出与耐热性以及相容性相关的较好的物理性能。具体地,当与对比实施例7和8比较时,实施例3和4显示出较好的抗迁移性和加热减量(作为与耐热性相关的物理性能),当与对比实施例9比较时,显示出较好的抗张强度和延长率。此外,作为实施例3和4与对比实施例6比较的结果,能够看出通过加入式4的化合物而改善了相容性。
Claims (17)
1.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其包含:
0.1-50wt%的由下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0.1-50wt%的由下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30-85wt%的由下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组合物包含:
1-35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1-35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64-80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3.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其包含:
0.1-50wt%的由下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0.1-50wt%的由下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30-85wt%的由下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其中,所述式1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式2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式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
其中,所述增塑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0.1-50wt%的由下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组合物包含:
10-4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0.1-25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40-70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其中,所述式1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式2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式3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
其中,所述增塑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10-30wt%的由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适用于选自乙烯基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树脂并且将所述组合物用于电缆、汽车内部材料、膜、片或管的制备。
6.一种用于制备增塑剂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
将对苯二甲酸与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混合;
向获得的混合材料中加入催化剂,接着在氮气气氛下反应;
除去未反应的醇并中和未反应的酸;以及
在减压下通过蒸馏对所得物质进行脱水,接着过滤以获得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由下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和由下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将获得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与由下式4表示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为选自2-丙基庚醇、4-甲基-2-丙基-1-己醇、5-甲基-2-丙基-1-己醇、正癸醇和异癸醇中的C10醇以及选自2-乙基己醇和正辛醇的C8醇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由醇的混合物构成的溶剂包含10-90wt%的C10醇和90-10wt%的C8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选自四-异丙基钛酸盐和四-正丁基钛酸盐中的有机金属催化剂。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包含:
0.1-5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0.1-50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30-85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包含:
1-35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1-35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64-80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将10-30wt%的邻苯二甲酸二丙基庚基酯与100wt%的总重量的对苯二酸酯组合物混合,
其中,所述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包含:
0.1-5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0.1-50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30-85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苯二酸酯组合物包含:
10-40wt%的由式1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0.1-25wt%的由式2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以及
40-70wt%的由式3表示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对苯二酸酯组合物中分离出下式1的对苯二酸酯化合物的步骤:
16.一种耐热树脂组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选自乙烯基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树脂,所述耐热树脂组合物包含5-100重量份的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耐热树脂组合物,其中,通过化合物配方或片材配方将所述耐热树脂组合物用于电缆、汽车内部材料、膜、片或管的制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112406A KR101569560B1 (ko) | 2012-10-10 | 2012-10-10 | 가소제 조성물, 제조 방법 및 내열 수지 조성물 |
KR10-2012-0112401 | 2012-10-10 | ||
KR1020120112401A KR20140046215A (ko) | 2012-10-10 | 2012-10-10 | 가소제, 가소제 조성물, 내열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KR10-2012-0112406 | 2012-10-10 | ||
PCT/KR2013/004433 WO2014058122A1 (ko) | 2012-10-10 | 2013-05-21 | 가소제, 가소제 조성물, 내열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5010A CN103975010A (zh) | 2014-08-06 |
CN103975010B true CN103975010B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0477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04220.5A Active CN103975010B (zh) | 2012-10-10 | 2013-05-21 | 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784113B1 (zh) |
JP (1) | JP5860977B2 (zh) |
CN (1) | CN103975010B (zh) |
TW (1) | TWI499582B (zh) |
WO (1) | WO201405812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537895A (ja) * | 2014-12-02 | 2017-12-21 | エメリー オレオケミカルズ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エチルヘキサノール及びプロピルヘプタノールをベースとするエステル可塑剤 |
PL3059221T3 (pl) * | 2015-02-18 | 2018-02-28 | Evonik Degussa Gmbh | Tereftalany pentylo-nonylowe |
PL3059223T3 (pl) * | 2015-02-18 | 2023-11-27 | Evonik Operations Gmbh | Wytwarzanie mieszanin estrów |
KR101907252B1 (ko) | 2015-03-20 | 2018-10-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가소제 조성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CN105513702A (zh) * | 2016-01-14 | 2016-04-20 | 上海新益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一种密闭式铠装无烟无卤不燃电线 |
KR101742923B1 (ko) | 2016-11-01 | 2017-06-0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에스테르계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
KR102161592B1 (ko) | 2017-11-09 | 2020-10-0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
US11104636B2 (en) | 2019-04-04 | 2021-08-31 | Lg Chem,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ster-based composition |
JP7187748B2 (ja) * | 2019-04-04 | 2022-12-13 |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 エステル系組成物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CN111205182B (zh) * | 2020-02-13 | 2020-10-27 | 厦门大学 | 用pta残渣制备混合型增塑剂及环保型增塑剂的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1958A (zh) * | 2006-08-30 | 2009-08-19 | 伊士曼化工公司 | 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组合物中作为增塑剂的对苯二甲酸酯 |
CN101878260A (zh) * | 2007-11-30 | 2010-11-03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环己酸的c7-c12仲醇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850000300B1 (ko) * | 1983-11-30 | 1985-03-18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프탈산 에스테르류의 제조방법 |
US4929749A (en) * | 1989-03-15 | 1990-05-29 | Synergistics Industries, Limited | Production of terephthalate esters by degradativ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scrap or virgin terephthalate polyesters |
JPH04106145A (ja) * | 1990-08-24 | 1992-04-08 | Chisso Corp | 塩化ビニル樹脂フィルムシート |
US5624987A (en) * | 1995-09-15 | 1997-04-29 | Brink; Andrew E. | Polyalkylene ethers as plasticizers and flow aids in poly(1,4-cyclohexaned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resins |
JPH09151273A (ja) * | 1995-11-30 | 1997-06-10 | Mitsubishi Chem Corp | ゴム用可塑剤及びゴム組成物 |
US6675560B2 (en) * | 2001-06-29 | 2004-01-1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VC food wrap formed from dioctyl terphthalate plasticizer, method of forming same and method of wrapping food therewith |
JP2003238479A (ja) * | 2002-02-13 | 2003-08-27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高級アルコールのテレフタ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
GB0320206D0 (en) * | 2003-08-29 | 2003-10-01 | Exxonmobil Chem Patents Inc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lasticiser |
DE102004063637A1 (de) * | 2004-12-31 | 2006-07-13 | Oxeno Olefinchemie Gmbh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icyclischen Carbonsäuren oder deren Derivaten |
US7276621B2 (en) * | 2005-08-12 | 2007-10-02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Production of di-(2-ethylhexyl) terephthalate |
EP1985279A1 (de) * | 2007-04-26 | 2008-10-29 | Cognis IP Management GmbH | Kosmetische Zusammensetzungen enthaltend Ester auf Basis von 2-Propylheptanol |
KR100868194B1 (ko) * | 2007-05-11 | 2008-11-1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고분자 수지용 테레프탈산 에스테르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WO2009070399A1 (en) * | 2007-11-30 | 2009-06-04 | Exxonmobil Chemical Patents Inc. | Compositions based on c4-c7 secondary aliphatic alcohol esters of 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s |
JP2011006565A (ja) * | 2009-06-25 | 2011-01-13 | Tosoh Corp | ゴム組成物 |
-
2013
- 2013-05-21 CN CN201380004220.5A patent/CN103975010B/zh active Active
- 2013-05-21 WO PCT/KR2013/004433 patent/WO2014058122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5-21 JP JP2014552142A patent/JP58609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5-21 EP EP13846049.8A patent/EP2784113B1/en active Active
- 2013-08-23 TW TW102130208A patent/TWI49958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1958A (zh) * | 2006-08-30 | 2009-08-19 | 伊士曼化工公司 | 乙酸乙烯酯聚合物组合物中作为增塑剂的对苯二甲酸酯 |
CN101878260A (zh) * | 2007-11-30 | 2010-11-03 |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 环己酸的c7-c12仲醇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99582B (zh) | 2015-09-11 |
EP2784113A1 (en) | 2014-10-01 |
EP2784113B1 (en) | 2017-11-29 |
JP2015504950A (ja) | 2015-02-16 |
CN103975010A (zh) | 2014-08-06 |
JP5860977B2 (ja) | 2016-02-16 |
WO2014058122A1 (ko) | 2014-04-17 |
TW201418214A (zh) | 2014-05-16 |
EP2784113A4 (en) | 2015-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75010B (zh) | 增塑剂、增塑剂组合物、耐热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EP2927210B1 (en) | Plasticizers,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ticizers and resin composition | |
US9085670B2 (en) | Plasticizer,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heat-resist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
JP5763209B2 (ja) | ジベンゾアート系可塑剤のブレンド | |
EP3103788B1 (en) |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 |
US10717846B2 (en) |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 |
KR101981990B1 (ko) | 천연계 카다놀 기반 가소제 및 식물유 기반 에폭시화 가소제를 포함하는 가소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 |
CN108026322A (zh) | 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 |
EP3805302B1 (en) |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and resin composition including the same | |
EP3342813B1 (en) | Plasticizing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oth | |
US10590260B2 (en) | Plasticizer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same | |
CN107108961B (zh) | 增塑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899655B1 (ko) | 가소제 조성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100952490B1 (ko) | 폴리염화비닐 수지용 구연산계 에스테르 가소제 조성물 | |
JP7095216B2 (ja) | 可塑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 | |
KR101569560B1 (ko) | 가소제 조성물, 제조 방법 및 내열 수지 조성물 | |
KR101784099B1 (ko) | 가소제 조성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101846066B1 (ko) | 가소제 조성물을 포함하는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101929898B1 (ko) | 가소제, 가소제 조성물, 내열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101992960B1 (ko) | 가소제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40046215A (ko) | 가소제, 가소제 조성물, 내열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60119617A (ko) | 가소제 조성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
KR20160119615A (ko) | 가소제 조성물,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