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0002B -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70002B CN103970002B CN201410222958.5A CN201410222958A CN103970002B CN 103970002 B CN103970002 B CN 103970002B CN 201410222958 A CN201410222958 A CN 201410222958A CN 103970002 B CN103970002 B CN 10397000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force
- receiving element
- force receiving
- spring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处理盒包括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一侧的支承件和伸缩件,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腔体内可旋转地安装有辊,辊包括辊体和设置在辊体的一端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穿过支承件的驱动力接收件,驱动力接收件设置有支撑台,其中,支承件沿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开设有引导通孔,伸缩件包括引导部和受压部,引导部安装在引导通孔中并可沿引导通孔滑动,引导部与支撑台邻接,受压部位于引导通孔的端口。以及将废旧的处理盒进行回收再生后成为上述处理盒的再生方法。通过结构简单支承件和设置在其内的伸缩件便可完成驱动力接收件的伸缩,使得处理盒的结构更为简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回收再生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耗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盒和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成像设备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成像原理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图像成像设备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在图像成像设备中使用的处理盒是一个至少包括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辊和感光鼓的单元盒,处理盒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到图像成像设备的主体中。
一个典型的图像成像设备是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是目前最广泛的图像成像设备之一,激光打印机利用光、电、热的物理、化学原理在纸张等介质上输出文字或者图像,其基本工作过程可分为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消电七个步骤。
参照图1,现有的一种处理盒包括显影单元11和鼓单元12,处理盒沿方向x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中。其中,显影单元11的壳体围成容纳碳粉或显影剂的碳粉容纳腔,在该碳粉容纳腔内安装有显影辊、送粉辊、搅拌架、出粉刀和密封件等元件,在显影单元11的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侧盖15,侧盖15在沿方向x的方向上开设有安装槽151和安装槽152。鼓单元12的壳体围成容纳废粉的废粉容纳腔,在废粉容纳腔的开口处设有感光鼓,在感光鼓的端部安装有驱动组件14,驱动组件14和感光鼓可旋转地安装在鼓单元12中,在驱动组件的14外周还套装有支承件13,支承件13固定在鼓单元12的壳体上。
该处理盒还包括伸缩件16,伸缩件16包括杆体部161、位于杆体部161的第一端的伸缩部163、位于杆体部161的第二端的推压部162和连接于推压部162的弹簧164,伸缩部163开设有开口,伸缩部163在带开口的端部上设置有推出面、缩进面以及连接于推出面和缩进面的倾斜面。伸缩件16的杆体部161安装在安装槽151中,推压部162和弹簧164安装在安装槽152,由于弹簧164设置在推压部162靠内的一侧,所以弹簧164的一端将抵接于安装槽152的槽壁。伸缩部163开口套在驱动组件14的驱动力接收件,由于驱动力接收件设置有支撑台,通过支撑台与推出面、缩进面或倾斜面邻接,使得驱动力接收件能够被伸缩部所控制在轴向上的移动伸缩。
当处理盒沿方向x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中后,在关闭打印机的前端面盖时,前端面盖的内壁则与推压部162邻接,并使推压部162沿方向x移动,从而导致支撑台由与缩进面邻接的位置移动到与推出面邻接的位置,继而实现驱动力接收件与激光打印机驱动轴的连接,继而接收旋转驱动力正常工作。
然而,在处理盒安装在激光打印机后,处理盒与激光打印机之间的剩余空间非常有限,所以要实现驱动力接收件的伸缩,则需要在侧盖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设置伸缩件,通过人工手动推压或打印机前端面盖的推压才能实现驱动力接收件的伸缩。由于在侧盖内安装有多个传动齿轮,所以开设安装槽则影响到传动齿轮的布局,当对处理盒回收再生时,由于涉及到伸缩件、安装槽、齿轮以及支承件的改装,在回收处理盒后,首先要将处理盒的零部件拆卸清洗,然后在侧盖开槽,重新布置传动齿轮的布局,所以造成处理盒结构复杂且回收再生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处理盒。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且再生效率高的处理盒再生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一侧的支承件和伸缩件,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腔体内可旋转地安装有辊,辊包括辊体和设置在辊体的一端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穿过支承件的驱动力接收件,驱动力接收件设置有支撑台,其中,支承件沿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开设有引导通孔,伸缩件包括引导部和受压部,引导部安装在引导通孔中并可沿引导通孔滑动,引导部与支撑台邻接,受压部位于引导通孔的端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在脱离状态下的轴向距离为3毫米,驱动力接收件需要与打印机驱动轴啮合时,则要沿轴向向外移动3毫米,而设置在壳体一侧的支承件在驱动力接收件轴向的厚度大于3毫米,所以可在支承件内设置用于将驱动力接收件进行伸缩的伸缩件,其方式是通过在支承件内沿径向设置引导通孔,通过将伸缩件安装在引导通孔中,利用支承件的引导部与驱动力接收件的支撑台邻接,以此完成的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的啮合或脱离。
同时,将受压部设置在引导通孔位于安装方向前端的端口上,由于打印机内设置一块用于固定处理盒的挡板,通过将受压部推向挡板,通过反作用力即可实现伸缩件的位移,即完成的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的啮合或脱离。可见,通过结构简单支承件和设置在其内的伸缩件便可完成驱动力接收件的伸缩,使得处理盒的结构更为简单,装配时,只需将支承件套装在驱动力接收件外并固定在壳体上,再将伸缩件安装到支承件中即可,有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伸缩件一端开设有开口,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开口中。
由上可见,通过伸缩件开设开口,并将伸缩部的开口穿过驱动力接收件,有利于更好地与驱动力接收件的支撑台邻接,也有利于方便安装装配。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引导部位于伸缩件带开口的一端上,引导部包括推出面、缩进面以及连接于推出面和缩进面之间的连接面,推出面和缩进面在驱动力接收件轴向上具有高度差。
由上可见,通过推出面和缩进面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得驱动力接收件实现轴向上的伸缩,继而方便地实现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的啮合或脱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伸缩件带开口的最外端设置有锁定部,引导通孔的内壁形成有凸台,锁定部与凸台相互配合。
由上可见,锁定部与凸台的相互配合有利于防止伸缩件脱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承件在引导通孔一侧开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弹簧安装孔的底壁抵接,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受压部抵接。
由上可见,在支承件的受压部缺乏反作用力时,通过弹簧可使的伸缩件向外弹出,并使驱动力接收件顺速地回缩即脱离打印机驱动轴,避免驱动力接收件在脱离打印机驱动头时发生卡死的情况。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台绕驱动力接收件周向延伸设置,支撑台包括朝向棍体的外壁,外壁的外周设置有倒角,引导部与外壁邻接。
由上可见,通过周向设置的支撑台,并在支撑台的外周设置倒角,使得伸缩部更加容易与支撑台相互配合,连接配合时更为容易,在提高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座和第二弹簧,齿轮座形成有沿轴向向内凹的容纳腔, 驱动力接收件包括设置在容纳腔内的驱动部和设置在容纳腔外的驱动力接收部,第二弹簧设置容纳腔内,第二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驱动部,第二弹簧的第二端抵接于容纳腔靠近驱动力接收部的内壁。
由上可见,通过齿轮座内的弹簧对驱动力接收件设有向内缩的预压力,使得驱动力接收件有向内缩的趋势,继而在伸缩件向外弹出时,能够自动地向内回缩,继而完成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的脱离。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再生前的处理盒包括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一侧的支承件和伸缩件,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腔体内可旋转地安装有辊,辊包括辊体和设置在辊体的一端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穿过支承件的驱动力接收件,其中,再生方法包括拆卸步骤和组装步骤;拆卸步骤包括将再生前的支承件和再生前的驱动力接收件拆卸分离;组装步骤包括:在再生前的壳体开设让位部;将新的驱动力接收件替换再生前的驱动力接收件,新的驱动力接收件设置有支撑台;将新的支承件替换再生前的支承件,新的支承件沿新的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开设有引导通孔;将伸缩件安装到新的支承件中,伸缩件包括引导部和受压部,引导部安装在引导通孔中并可沿引导通孔滑动,引导部与支撑台邻接,受压部位于引导通孔的端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回收旧的处理盒,经过拆卸原来旧的支承件和驱动力接收件,装上带有伸缩件的支承件和带有支撑台的驱动力接收件,再经过灌装碳粉,便可完成废旧处理盒的回收再生,该再生方法具有回收效率高,装配简单等优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新的支承件在引导通孔一侧开设有弹簧安装孔,在将伸缩件安装到新的支承件前,组装步骤还包括将弹簧安装在弹簧安装孔中。
由上可见,通过弹簧安装孔对弹簧进行安装,能有将弹簧有效地定位,且提高组装效率和回收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拆卸步骤完成后,再生方法还包括清洁步骤,在组装步骤完成后,再生方法还包括灌装步骤。
由上可见,清洁步骤和灌装步骤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处理盒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鼓单元、支承件和伸缩件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支承件和伸缩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支承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支承件的俯视图。
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鼓单元、支承件和伸缩件连接时的第一状态图。
图11是图10中C-C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中鼓单元、支承件和伸缩件连接时的第二状态图。
图13是图12中D-D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处理盒实施例在激光打印机中安装到后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处理盒再生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处理盒实施例:
参照图2,处理盒2包括显影单元21和鼓单元22,显影单元21的壳体围成容纳有碳粉的碳粉容纳腔,碳粉容纳腔内安装有搅拌架、送粉辊、显影辊和出粉刀等零部件,鼓单元22的壳体围成容纳有废粉的废粉容纳腔,废粉容纳腔内安装有感光鼓24(见图3)、充电辊和清洁刮刀等零部件。在显影单元21的一侧上安装有侧盖23,在侧盖23和显影单元21的壳体之间的空间安装有多个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搅拌架、送粉辊、显影辊的一端上,通过多个传动齿轮之间的配合传动,从而将动力进行传递,使得搅拌架、送粉辊和显影辊转动工作。
参照图3并结合图2,在鼓单元22的感光鼓24的一端上设置有驱动组件3,感光鼓24和驱动组件3均可旋转地安装在鼓单元22的壳体上,在鼓单元22的壳体位于与驱动组件3同一端的侧壁开沿感光鼓24的径向开设有让位槽25,并在鼓单元22壳体的该侧壁上安装有支承件4,支承件4套装在驱动组件3上,支承件4内安装有伸缩件5和弹簧57。
参照图4和图5并结合图3,支承件4在上下两端开设有安装位42,支承件4沿感光鼓24的径向开设有引导通孔43,在引导通孔43的两侧沿感光鼓24的径向开设有两个弹簧安装孔44,在两个弹簧安装孔44的底壁上均向外延伸有弹簧定位柱45,在支承件4沿感光鼓24的轴线贯穿地开设有通孔41,轴向设置的通孔41贯穿径向设置的引导通孔43。
伸缩件5的一端部沿感光鼓24的径向延伸形成开口51,伸缩件包括引导部,引导部包括推出面、缩进面以及连接于推出面和缩进面之间的连接面,在伸缩件5带开口51的端部上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锁定部58、缩进面52、连接面53和推出面54,锁定部58、缩进面52、连接面53和推出面54均设置在开口51的两侧。锁定部58为向外延伸设置的凸起,缩进面52和推出面54为沿感光鼓24径向延伸的平面,连接面53为连接于缩进面52和推出面54之间的平面,缩进面52、连接面53和推出面54组成了本实施例中伸缩件5的引导面。在相对伸缩件5的另一端上,伸缩件5设置有受压部,受压部包括设置在靠外一侧的挡板受压部56和设置在伸缩件5靠内两侧的两个弹簧受压部55,弹簧受压部55朝向支承件4所设置,挡板受压部56背向支承件4所设置。
参照图6和图7,图6是支承件3的俯视图,图7是在图6中A-A处的剖视图,即位于伸缩件5的缩进面52处的剖视图。当伸缩件5和弹簧57安装到支承件4中时,首先将弹簧57安装到弹簧安装孔44中,并使得弹簧57套装在定位柱45外(见图8),弹簧57的第一端与弹簧安装孔44的底壁抵接。随后将伸缩件5的引导部安装到引导通孔43中,从图7可见缩进面52安装到引导通孔43。由于在引导通孔43设置有凸台46,锁定部46可与凸台46相互卡合,同时弹簧57的第二端与弹簧受压部55抵接,以防止伸缩件5从引导通孔43中向外脱离并通过弹簧57于弹簧受压部55相互之间的作用下将伸缩件5相对地固定在支承件4中。
参照图6和图8并结合图7,图8是在图6中B-B处的剖视图,即位于伸缩件5的推出面52处的剖视图。由图8可见,推出面54与缩进面52在轴向上具有高度差,推出面54在轴向上与伸缩件5底面的距离大于缩进面52在轴向上与伸缩件5底面的距离。
参照图9,图9是驱动组件3的剖视图,驱动组件3包括齿轮座37,齿轮座37的壳体内沿轴向内陷形成有容纳腔34,在容纳腔34设置有驱动力接收件31和弹簧35,驱动力接收件31在容纳腔34外设置有驱动力接收部和绕驱动力接收件31轴线设置的支撑台32,驱动力接收部用于接收外部旋转力,支撑台32在外周设置有倒角。驱动力接收件31在容纳腔34内设置有驱动部35,驱动部35为沿径向外延伸的柱体,驱动部35用于驱动齿轮座37旋转。弹簧35的第一端与驱动部35抵接,弹簧35的第二端与容纳腔34靠近驱动力接收部的内壁33抵接。由于将弹簧35预置有预压力,所以驱动力接收件31具有向内内缩的趋势,在非受外力的状态下,驱动部35邻接与容纳腔34的底部邻接。
参照图10和图11,并结合图1,将处理盒2安装到激光打印机中安装位时,处理盒2沿着方向x的方向插入到激光打印机后,由于打印机在其安装位的末端设有一块挡板61和在安装位的上方设置紧压件62,且伸缩件5的受压部56设置在位于安装x方向的最前端,所以随着处理盒2的插入,受压部56首先与挡板61接触。从图11可见,支承件4套装在驱动力接收件31外并固定在鼓单元22的壳体的一侧上,驱动力接收件31穿过通孔41伸出到外接受激光打印机的驱动旋转力,支承件4内安装有伸缩件5和弹簧57,支承件4的开口51套在驱动力接收件外,在弹簧57和锁定部58的作用下,伸缩件5沿方向x向外伸出,同时在弹簧35的作用力下使驱动力接收件31向内内缩,继而驱动力接收件的支撑台32与缩进面52邻接。
参照图12、图13和图14,当沿安装方向x继续推压处理盒2安装到打印机的合适的安装位时,由于打印机中的挡板61是固定的,所以继续推压处理盒2时,伸缩件5在挡板61反作用力下,伸缩件5沿着引导通孔43向内滑动。由于支撑台32与缩进面52邻接,所以随着伸缩件5的向内滑动,支撑台32也通过连接面53滑动到与推出面54邻接的位置上。缩进面52与推出面54在轴向上具有高度差L1,所以支撑台32也沿轴向的方向上向外伸出,其伸出的距离为L1,伸出后则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轴连接并接收旋转驱动力。同时,驱动力接收件31与激光打印机的驱动轴连接后,即处理盒安装到位后,紧压件62紧通过密压着支承件4将处理盒稳固在打印机内。
处理盒再生方法实施例:
参照图15,图15是处理盒再生方法的流程图,首先执行步骤S1,即将处理盒进行拆卸的步骤,该拆卸步骤包括分离显影单元和鼓单元,再将具有储粉腔的粉仓和废粉仓进行拆卸,然后对安装在显影单元中搅拌架、送粉辊、显影辊、出粉刀、密封刀等零部件进行拆卸,对安装在鼓单元的感光鼓、充电辊、清洁刮刀、侧盖和支承件等零部件进行拆卸。
然后执行步骤S2,即执行清洁步骤,该清洁步骤包括清洁出粉刀、密封刀、清洁刮刀、显影辊、感光鼓、送粉辊、充电辊等零部件。随后可以对将粉仓和废粉仓进行清洁。
随后再执行步骤S3,即执行组装步骤,组装步骤S3包括执行步骤S4,在再生前的处理盒的壳体靠近感光鼓安装位的位置上沿径向开设让位槽,随后执行步骤S5,将上述处理盒实施例的驱动力接收件替换旧的驱动力接收件,并将上述处理盒实施例的驱动力接收件安装到驱动组件上,然后再执行步骤S6,将上述处理盒实施例的支承件替换旧的支承件,将该支承件套装在驱动力接收件外并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然后执行步骤S7,将弹簧安装在支承件的弹簧安装孔中,最后执行步骤S8,将上述处理盒实施例的伸缩件安装到支承件中,伸缩件沿着引导通孔滑入安装,当伸缩件的锁定部与引导通孔的凸台卡合后,即安装到位。
最后执行步骤S9,将新碳粉灌装到清洁完毕的粉仓中,从而完成对废旧处理盒回收并对其再生使用。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支承件为处理盒的通用配件,在支承件内设置用于将驱动力接收件进行伸缩的伸缩件,其方式是通过在支承件内沿径向设置引导通孔,通过将伸缩件安装在引导通孔中,利用支承件的引导部与驱动力接收件的支撑台邻接,以此完成的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的啮合或脱离。同时,将受压部设置在引导通孔位于安装方向前端的端口上,由于打印机内设置一块用于固定处理盒的挡板,通过将受压部推向挡板,通过反作用力即可实现伸缩件的位移,即完成的驱动力接收件与打印机驱动轴的啮合或脱离。
可见,通过结构简单支承件和设置在其内的伸缩件便可完成驱动力接收件的伸缩,使得处理盒的结构更为简单。装配时,只需将作为通用配件的支承件套装在驱动力接收件外并固定在壳体上,再将伸缩件安装到支承件中即可,有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对废旧处理盒进行再生时,只需更换驱动力接收件和装有伸缩件的支承件即可完成处理盒的改造再生,有利于提高回收再生效率。
Claims (7)
1.处理盒,包括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一侧的支承件和伸缩件,所述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可旋转地安装有辊,所述辊包括辊体和设置在所述辊体的一端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支承件的驱动力接收件,所述驱动力接收件设置有支撑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件沿所述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开设有引导通孔;
所述伸缩件包括引导部和受压部,所述引导部安装在所述引导通孔中并可沿所述引导通孔滑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支撑台邻接并可使所述支撑台沿所述驱动力接收件的轴向向外伸出,所述支撑台带动所述驱动力接收件沿所述驱动力接收件的轴向向外伸出,所述受压部位于所述引导通孔的端口,所述受压部设置在位于所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的最前端;
所述支承件在所述引导通孔一侧沿棍体的径向开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底壁抵接,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压部抵接;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座和第二弹簧,所述齿轮座形成有沿轴向向内凹的容纳腔,所述驱动力接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驱动部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外的驱动力接收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件一端开设有开口,所述驱动力接收件设置在所述开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伸缩件带所述开口的一端上,所述引导部包括推出面、缩进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推出面和所述缩进面之间的连接面,所述推出面和所述缩进面在所述驱动力接收件轴向上具有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件带所述开口的最外端设置有锁定部,所述引导通孔的内壁形成有凸台,所述锁定部与所述凸台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台绕所述驱动力接收件周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台包括朝向所述辊体的外壁,所述外壁的外周设置有倒角,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外壁邻接。
6.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再生前的处理盒包括壳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一侧的支承件和伸缩件,所述壳体围成容纳耗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可旋转地安装有辊,所述辊包括辊体和设置在所述辊体的一端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穿过所述支承件的驱动力接收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齿轮座和第一弹簧,所述齿轮座形成有沿轴向向内凹的容纳腔,所述驱动力接收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驱动部和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外的驱动力接收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驱动力接收部的内壁;
新的支承件在引导通孔一侧开设有弹簧安装孔;
所述再生方法包括拆卸步骤和组装步骤;
所述拆卸步骤包括将再生前的支承件和再生前的驱动力接收件拆卸分离;
所述组装步骤包括:
在再生前的壳体开设让位部;
将新的驱动力接收件替换所述再生前的驱动力接收件,所述新的驱动力接收件设置有支撑台;
将新的支承件替换所述再生前的支承件,所述新的支承件沿所述新的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开设有所述引导通孔;
将第二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孔中;
将伸缩件安装到所述新的支承件中,所述伸缩件包括引导部和受压部,所述引导部安装在所述引导通孔中并可沿所述引导通孔滑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支撑台邻接并可使所述支撑台沿所述驱动力接收件的轴向向外伸出,所述支撑台带动所述驱动力接收件沿所述驱动力接收件的轴向向外伸出,所述受压部位于所述引导通孔的端口,所述受压部设置在位于所述处理盒的安装方向的最前端,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底壁抵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受压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拆卸步骤完成后,所述再生方法还包括清洁步骤;
在所述组装步骤完成后,所述再生方法还包括灌装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22958.5A CN103970002B (zh) | 2014-05-23 | 2014-05-23 |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22958.5A CN103970002B (zh) | 2014-05-23 | 2014-05-23 |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0002A CN103970002A (zh) | 2014-08-06 |
CN103970002B true CN103970002B (zh) | 2018-02-16 |
Family
ID=5123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22958.5A Active CN103970002B (zh) | 2014-05-23 | 2014-05-23 |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7000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15198B2 (ja) | 2013-09-12 | 2018-10-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CN106610575B (zh) * | 2015-10-26 | 2020-02-21 |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耦合装置以及处理盒 |
CN105629694A (zh) * | 2015-12-29 | 2016-06-01 | 徐文欢 | 一种显影辊和感光鼓的隔离装置 |
CN105446108B (zh) * | 2015-12-30 | 2022-03-01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CN107390493A (zh) * | 2017-09-06 | 2017-11-24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和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
CN108255042B (zh) * | 2018-03-12 | 2024-10-25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6955A (zh) * | 2010-01-28 | 2010-09-29 |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CN202217130U (zh) * | 2011-08-15 | 2012-05-09 |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碳粉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32208B2 (ja) * | 2000-11-17 | 2003-08-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装着方法 |
JP3789122B2 (ja) * | 2003-11-28 | 2006-06-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KR200437165Y1 (ko) * | 2006-11-08 | 2007-11-08 | (주)백산오피씨 | 화상형성장치용 카트리지의 감광 드럼 착탈기구 |
JP5355679B2 (ja) * | 2011-12-27 | 2013-11-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698993B (zh) * | 2013-12-18 | 2016-07-06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CN203838480U (zh) * | 2014-05-23 | 2014-09-17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处理盒 |
-
2014
- 2014-05-23 CN CN201410222958.5A patent/CN1039700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6955A (zh) * | 2010-01-28 | 2010-09-29 |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盒 |
CN202217130U (zh) * | 2011-08-15 | 2012-05-09 |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碳粉盒及图像形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70002A (zh) | 2014-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70002B (zh) | 处理盒及其再生方法 | |
CN1109930C (zh) | 处理卡盒,其装配方法和电摄影图象成形设备 | |
CN103885313B (zh) | 处理盒 | |
CN101075118A (zh) | 成像装置 | |
JP2010026501A5 (zh) | ||
JP2000194249A5 (zh) | ||
CN1166627A (zh) | 过程盒,处理盒的安装方法和接地元件 | |
WO2007062588A1 (fr) | Cartouche de developpement pour imprimante laser | |
CN203838480U (zh) | 处理盒 | |
CN207096695U (zh) | 处理盒 | |
US20150023689A1 (en) | Process cartridge capable of recovering waste toner | |
CN203786469U (zh) | 处理盒 | |
CN107272387A (zh) | 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和处理盒 | |
CN103913977B (zh) | 碳粉盒的再生方法及再生碳粉盒 | |
CN201156162Y (zh) | 显影剂盒 | |
CN201035329Y (zh) |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盒 | |
CN210005862U (zh) | 动力接收部件、粉仓、废粉仓以及处理盒 | |
CN201087852Y (zh) | 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筒 | |
CN107357157A (zh) | 一种处理盒的再生方法和处理盒 | |
CN217655429U (zh) | 处理盒 | |
CN207352358U (zh) | 显影组件和处理盒 | |
CN107621770A (zh) | 处理盒 | |
CN207352366U (zh) | 处理盒 | |
CN205507365U (zh) | 显影盒 | |
CN203799183U (zh) | 处理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