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553A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61553A CN103961553A CN201410239216.3A CN201410239216A CN103961553A CN 103961553 A CN103961553 A CN 103961553A CN 201410239216 A CN201410239216 A CN 201410239216A CN 103961553 A CN103961553 A CN 1039615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medicine
- anesthetics
- portions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巴掌草、槟榔、大绿藤、侧耳、大蒜、八月札、天茄子、干苔、白马骨、地丁、穿破石、地柏枝、甘草、猬肉、豆叶七和海参;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降逆和胃之功效,对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奇效实用,能够有效地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为手术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麻醉原意指感觉或知觉的丧失,其后则指可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或者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态。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麻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和排尿困难等,其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最常见,而便秘是终身不耐受的不良反应。如何预防和处理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是便秘,是麻醉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成功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目前,临床上对于麻醉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治疗多以西药为主,但采用西药治疗若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这种不良反应。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及其他激素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药物,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降逆和胃之功效,对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奇效实用,能够有效地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为手术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巴掌草、槟榔、天茄子和地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大绿藤、八月札、穿破石和豆叶七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侧耳、大蒜、干苔、白马骨、地柏枝、甘草和猬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4)将海参烘干,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巴掌草:味苦、酸,性平。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骨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痛,肠胃炎。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槟榔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绿藤:味辛,性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
侧耳: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追风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壮阳。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阳痿遗精,腰膝无力。《新华本草纲要》载:“有舒筋活络、追风散寒等功效,多用于滋补品。”
大蒜:味辛、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随息居饮食谱》载:“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八月札:味甘,性寒,归肝、胃、膀胱经。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主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陕西中草药》载:“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天茄子:味苦,性寒,泻下,解蛇毒。主治大便秘结,毒蛇咬伤。《滇南本草》载:“治牙齿痛,为末涂之。疗鼻渊,祛风,止头疼,除风邪。”
干苔:味咸,性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软坚散结,化痰消积,解毒消肿。主瘿瘤,瘰疬,痈肿,疮疖,食积,虫积,脘腹胀闷,鼻衄。
白马骨:味苦、辛,性凉;归肝、脾经。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治感冒,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咳嗽,喉痛,角膜炎,肠炎,痢疾,腰腿疼痛,咳血,尿血,妇女闭经,白带,小儿疳积,惊风,风火牙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贵州民间药物》载:“清热解毒,舒经活络。治刀伤,瘫痪,男女弱症,飞疔。”
地丁:味苦,性寒,归心、肝、脾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滇南本草》载:“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
穿破石:味淡、微苦,性凉。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疽,腮腺炎,肺结核,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疗疮痈肿。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穿破石根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结核菌作用。
地柏枝:味辛、微甘,性平;归肝、胆、肺经。清热,利湿,止血。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全身浮肿,肺结核咯血,吐血,痔疮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分类草药性》载:“治痔疮出血,解热毒,并治咳嗽,汤火伤。”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药理实验表面,甘草具有抗肝损伤的作用,并能增强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
猬肉:味甘,性平;归胃经。降逆和胃,生肌敛疮。主反胃,胃痛,食少,痔瘘。《本经逢原》载:“治反胃,胃院痛。”
豆叶七:味苦,性凉;归肺、肾、肝经。补肺益肾,清热止咳,散瘀止血。主治虚劳咳嗽,肾虚腰痛,咽喉疼痛,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海参:味甘,性寒;入心、肾二经。生肌止血,补肾益精,养血淘燥。主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小便频数,肠燥便艰。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材海参内涵的海参皂苷能够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促进饮食,增强抗病能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降逆和胃之功效,对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奇效实用,能够有效地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为手术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巴掌草、槟榔、天茄子和地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大绿藤、八月札、穿破石和豆叶七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侧耳、大蒜、干苔、白马骨、地柏枝、甘草和猬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4)将海参烘干,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温开水送服,每次1片(每片0.5g),30分钟即可见效,每天不得超过3片,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作为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选择麻醉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麻醉药不良反应患者164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8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1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8.5岁,平均病程3天;对照组82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1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8.5岁,平均病程3天。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药物选择: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温开水送服,每次1片(每片0.5g),30分钟即可见效,每天不得超过3片,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即可,大多数年龄小于55岁的成年病人,大约需要2.0~2.5毫克/公斤的丙泊酚,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疗效判定:
(1)治愈: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如常。
(2)显效: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身体明显好转。
(3)有效:麻醉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所减轻,身体有所好转。
(4)无效:通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4、结果:
选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46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治愈率56.1%,总有效率97.6%。
对照组中治愈22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25例,治愈率26.8%,总有效率69.5%。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典型病例举例:
1、冯某,女,19岁,北京宣武区人。患者右侧乳房内侧有一肿块,需进行切除,使用麻醉药后,出现不良现象,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次后,症状消失,10天后随访无复发。
2、董某,男,22岁,上海杨浦区人。患者腰4~5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需进行微创刺钩拨松术治疗,使用麻醉剂,15分钟后进行微创刺钩拨松术治疗手术,术中无疼痛感,术后出现不良现象,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次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1次后,症状消失。
3、萧某,女,27岁,黑龙江鹤岗人。患者右肘部摔伤后肿痛,活动受限2,以右桡骨小头骨折,入院体格检查:右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右肘部肿胀、压痛。X线摄片显示右桡骨小头骨折。入院后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术后因麻醉出现不良现象,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次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次后,症状消失,3天后随访无复发。
4、曹某,男,30岁,吉林白城人。患者因腹部疼痛去医院就诊,经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手术治疗,使用麻醉药治疗,发现患者对多种麻醉药物均具有不良排异反应,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次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2次后,症状消失,2天后随访无复发。
5、程某,女,34岁,江苏盐城人。患者人院诊断为“胃癌”,在硬膜外麻醉加全麻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出现不良现象,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次后,症状有所减轻,继续服用1次后,症状全部消失。
6、袁某,男,45岁,四川德阳人。患者左腿划破,伤口约4厘米,进行初步止血后,使用麻醉药止痛后,进一步缝合,缝合后出现不良现象,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1次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1次后,症状消失,3天后随访无复发。
Claims (5)
1.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巴掌草30~54份 槟榔28~52份 大绿藤27~51份 侧耳27~51份
大蒜26~50份 八月札25~49份 天茄子25~49份 干苔24~48份
白马骨24~48份 地丁22~46份 穿破石21~45份 地柏枝21~45份
甘草19~43份 猬肉18~42份 豆叶七18~42份 海参15~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巴掌草34~50份 槟榔32~48份 大绿藤31~47份 侧耳31~47份
大蒜30~46份 八月札29~45份 天茄子29~45份 干苔28~44份
白马骨28~44份 地丁26~42份 穿破石25~41份 地柏枝25~41份
甘草23~39份 猬肉22~38份 豆叶七22~38份 海参19~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巴掌草38~46份 槟榔36~44份 大绿藤35~43份 侧耳35~43份
大蒜34~42份 八月札33~41份 天茄子33~41份 干苔32~40份
白马骨32~40份 地丁30~38份 穿破石29~37份 地柏枝29~37份
甘草27~35份 猬肉26~34份 豆叶七26~34份 海参23~3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巴掌草42份 槟榔40份 大绿藤39份 侧耳39份
大蒜38份 八月札37份 天茄子37份 干苔36份
白马骨36份 地丁34份 穿破石33份 地柏枝33份
甘草31份 猬肉30份 豆叶七30份 海参27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巴掌草、槟榔、天茄子和地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大绿藤、八月札、穿破石和豆叶七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侧耳、大蒜、干苔、白马骨、地柏枝、甘草和猬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4)将海参烘干,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39216.3A CN103961553A (zh) | 2014-06-01 | 2014-06-01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39216.3A CN103961553A (zh) | 2014-06-01 | 2014-06-01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61553A true CN103961553A (zh) | 2014-08-06 |
Family
ID=51231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39216.3A Pending CN103961553A (zh) | 2014-06-01 | 2014-06-01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61553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9849A (zh) * | 2014-09-22 | 2014-12-10 | 宋吉玲 | 一种预防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4286A (zh) * | 2014-12-19 | 2015-04-22 | 刘瑞全 | 一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 |
CN104547447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张华朋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 |
CN104623433A (zh) * | 2015-01-12 | 2015-05-20 | 王槐照 | 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771624A (zh) * | 2015-03-24 | 2015-07-15 | 高英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012737A (zh) * | 2015-07-28 | 2015-11-04 | 王建越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2369A (zh) * | 2013-08-29 | 2013-12-11 | 王冉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剂 |
CN103735865A (zh) * | 2014-01-30 | 2014-04-23 | 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 | 一种防治麻醉后夸张性疼痛的药物 |
-
2014
- 2014-06-01 CN CN201410239216.3A patent/CN1039615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2369A (zh) * | 2013-08-29 | 2013-12-11 | 王冉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剂 |
CN103735865A (zh) * | 2014-01-30 | 2014-04-23 | 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 | 一种防治麻醉后夸张性疼痛的药物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9849A (zh) * | 2014-09-22 | 2014-12-10 | 宋吉玲 | 一种预防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4286A (zh) * | 2014-12-19 | 2015-04-22 | 刘瑞全 | 一种用于治疗麻醉后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 |
CN104623433A (zh) * | 2015-01-12 | 2015-05-20 | 王槐照 | 一种预防麻醉后寒战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47447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张华朋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 |
CN104771624A (zh) * | 2015-03-24 | 2015-07-15 | 高英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012737A (zh) * | 2015-07-28 | 2015-11-04 | 王建越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61553A (zh) |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75148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腹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877454A (zh) | 一种局部麻醉止痛专用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3721006A (zh) | 一种中药麻醉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751626B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860946B (zh) |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3989903A (zh) | 一种治疗腰肌劳损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3768457A (zh) |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0381161C (zh) | 腰膝肿痛膏 | |
CN103877391B (zh) |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893603B (zh) | 一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596867A (zh) | 一种治疗肾积水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343615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147277A (zh) | 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933402A (zh) | 一种治疗脑瘤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877457A (zh) |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830579A (zh)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3860788A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877557B (zh) | 一种治疗甲癣的中药药膏及制备方法 | |
CN105412484A (zh) | 一种治疗关节疼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596862A (zh) | 一种用于产后伤食治疗与护理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666659A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225340A (zh) |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617099A (zh) | 一种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5055802A (zh) |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