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958741A - 框架和电解系统 - Google Patents

框架和电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8741A
CN103958741A CN201280058332.4A CN201280058332A CN103958741A CN 103958741 A CN103958741 A CN 103958741A CN 201280058332 A CN201280058332 A CN 201280058332A CN 103958741 A CN103958741 A CN 103958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timber
framework
positive plate
shirt rim
vertic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83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8741B (zh
Inventor
L·诺德伦德
H·范哈塔洛
V·涅米宁
H·K·维塔宁
R·洛马
N·卡科拉姆米
H·阿尔托宁
J·温库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so Minerals Ltd
Outotec Finland Oy
Metso Finland Oy
Original Assignee
Outokumpu Technology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tokumpu Technology Oyj filed Critical Outokumpu Technology Oyj
Publication of CN10395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8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8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Servicing or operating of cells
    • C25C7/04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3/00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 C25B13/02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for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70Assembli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 C25B9/73Assembli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of the filter-press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by electrolysis of melts
    • C25C3/06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by electrolysis of melts of aluminium
    • C25C3/08Cell construction, e.g. bottoms, walls, cathodes
    • C25C3/10External supporting frames or 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RECOVERY OR REFINING OF 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C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Servicing or operating of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1),在电解处理中使用的隔膜织物包(2)可以附连至所述框架且阳极板(3)可以适用于所述包的内部。框架(1)包括水平的顶梁(4),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5)和第二端(6)、上侧(7)和下侧(8),阳极板能够在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处相对于顶梁可密封地附连。第一竖直梁(9)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第二竖直梁(11)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顶梁(4)包括空腔(13),所述空腔向下开口并且沿顶梁的下侧(8)的长度延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从包含金属盐的电解液中电解冶炼金属的电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解池(20),每一个所述电解池具有用于将电解液保持在预定液位(L)的装置。多块阳极板(3)和阴极板(21)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浸入电解液中。每一块阳极板(3)被设置在其上附连有隔膜织物包(2)的框架(1)中以形成阳极包组件(22)。顶梁(4)中的空腔(13)收集电解处理期间在阳极板上生成的纯氧。

Description

框架和电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在电解处理中使用的隔膜织物包可以附连至所述框架且阳极板可以适用于所述包的内部。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包含金属盐的电解液中电解冶炼金属的电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解池,每一个所述电解池具有用于将电解液保持在预定液位的装置以及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浸入电解液中的多块阳极板和阴极板,并且其中每一块阳极板被设置在其上附连有隔膜织物包的框架中以形成阳极包组件。
背景技术
电解冶炼是一种利用电流将溶解在电解液中的金属在阴极上还原的处理。电解冶炼在电解池中进行,电解池包含以交替方式设置的多个阳极和多个阴极。
在向电解系统传导电流时,根据化学方程式(1)和(2),在水分解时,在阴极表面上沉淀金属且在阳极上生成氧气,在阳极上形成酸和氧气:
阳极反应:
阴极反应:Mez++ze-→Me       (2)
Me=金属,例如镍、钴、锰或铜
其中z=金属离子的电量
隔膜技术可以用于电解冶炼在电化序方面比氢气惰性小的金属。包括镍、钴和锰在内的这些金属的还原超电势高于氢气,这就是应该通过借助以可控的方式渗透电解液的某种材料例如隔膜织物将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彼此分离来避免在低pH值下产生氢气、并且电解液应该从阴极电解液室流向阳极电解液室的原因。每一个阳极被设置在由以可控的方式渗透电解液的隔膜材料制成的阳极包中。阳极包在其内侧界定出阳极室且阴极位于围绕阳极包的自由阴极室中。阳极电解液是在包中围绕阳极的电解液且阴极电解液是围绕阴极的电解液。
阳极包中的阳极电解液的pH值(量级为1)低于阴极空间中的阴极电解液的pH值(量级为3-4),原因是电解液从阴极室连续地流向阳极包中的阳极室。电解液被送入阴极室并作为溢流被移除。阳极电解液和氧气被连续地从每一个阳极包中移除。因为电解液以上述方式流动,所以阴极电解液的pH值不会减小。这对基于硫酸盐的电解来说是典型的情况,但是对基于氯化物的电解来说并非如此。
通过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的压差来提供电解液的流动,所述压差包括(由阳极电解液表面和阴极电解液表面之间的高度差造成的)流体静压,并且这样防止氢离子反扩散到阴极电解液室中。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文献ZA9810968(Filtaquip(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开了一种框架组件。Filtaquip的框架包括水平的顶梁,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侧和下侧,阳极板能够在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处可密封地附连在顶梁的狭缝中,第一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一端的第一上端,并且第二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二端的第二上端。水平的底梁被连接至竖直梁的下端以形成刚性的矩形框架。通过填隙绳索在顶梁周围将包密封,所述填隙绳索围绕包系紧以将绳索定位在顶梁的填隙槽中。框架设有吸管,通过吸管即可借助负压从包中吸出氧气和阳极电解液。公开文献ZA9810968还提到包可以被加工为在电解液的液位以上是无孔的,由此进一步防止气体从中逸出。
尽管Filtaquip的阳极包技术已经在澳大利亚的Cawse镍精炼厂(Cawse Nickel Refinery)短时间地投入商用,但是在此用过的基于硫酸盐的镍的电解冶炼处理已不再使用。
上述的现有技术系统存在明显的缺点。
经实验证实,上述的阳极包组件不是气密性的,并且可能会发生环境空气泄漏到包中的情况。这将造成并联连接的阳极包框架组件中的负压变得不一致。因此,在某些包中阳极电解液的酸浓度较低,而在某些包中酸浓度过高以至于阳极可能开始溶解。从阳极包吸出的阳极电解液被用于浸出处理。在吸出的阳极电解液由于所述阳极包组件缺乏气密性而具有低的酸浓度时,必须以其他方式生成具有高的酸浓度的更多浓电解液以满足浸出处理的需要。这将造成附加成本。
此外,由于环境空气泄漏到阳极包中,因此无法获得也应该适合在浸出处理中使用的纯氧。如果在回收气体中的氧含量大于80%,氧气才会被视为足够“纯”以用于该用途。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缓解上述问题并介绍一种框架和一种电解系统,所述框架和电解系统允许回收具有高的酸浓度的阳极电解液和回收能够在酸-氧加压浸出处理中使用的纯氧。如果生产了过量的氧气,那么可以销售给外部用户。
此外,本发明的目标是介绍一种易于组装、维修和维护的框架。在镍的电解冶炼处理中,目标是获得一种酸浓度高的阳极电解液。还有一个目标是抑制电解车间环境中的酸雾和镍排放,因为这些排放物有害于健康并且操作人员在电解车间环境中必须使用呼吸面罩。但是,通过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是气密性的的框架不可能实现这些目标。因此,本发明的目标还包括介绍一种框架和一种电解系统,所述框架和电解系统允许在电解车间环境中实现阳极电解液的高的酸浓度并且实现低的酸雾浓度和镍排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应用是一种框架,在电解处理中使用的隔膜织物包可以附连至所述框架且阳极板可以适用于所述包的内部。框架包括水平的顶梁,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侧和下侧,阳极板能够在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处相对于顶梁可密封地附连。此外,框架包括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一端的第一上端的第一竖直梁,以及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二端的第二上端的第二竖直梁。根据本发明,顶梁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向下开口并且沿顶梁的下侧的长度延伸,由此将电解处理期间在阳极板上生成的纯氧收集到空腔中。
本发明的第二应用是一种用于从包含金属盐的电解液中电解冶炼金属的电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解池,每一个所述电解池具有用于将电解液保持在预定液位的装置以及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浸入电解液中的多块阳极板和阴极板,并且其中每一块阳极板被设置在其上附连有隔膜织物包的框架中以形成阳极包组件。框架包括水平的顶梁,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上侧和下侧,阳极板能够在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处相对于顶梁可密封地附连,第一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一端的第一上端,并且第二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二端的第二上端。根据本发明,顶梁包括空腔,所述空腔向下开口并且沿顶梁的下侧的长度且在预定的电解液表面液位以下延伸,由此将电解处理期间在阳极板上生成的纯氧收集到空腔中并且防止任何的环境空气泄漏到空腔中。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顶梁中向下开口的、在电解液的液位以下延伸的空腔用作“气锁”并防止任何的环境空气污染纯氧。收集到空腔中的纯氧能够被吸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阳极框架可以获得99%的纯氧。纯氧可以随后在硫化物矿石的酸-氧加压浸出处理中使用。由于纯氧是有价值的,因此这就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而且从阳极包吸出的阳极电解液具有高的酸浓度并且可以在浸出处理中使用。
减少了在制酸厂以其他方式生产更多的用于浸出处理的酸的需求。如果氧气生产过量,那么可以销售给外部用户并且能够获得额外的收入。根据本发明的框架易于组装、维修和维护。在镍的电解冶炼处理中,本发明的框架和电解系统允许在电解车间环境中获得纯氧、实现阳极电解液的高的酸浓度并且实现低的酸雾浓度和镍排放。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包括与顶梁一体的、向下延伸的裙边,并且所述裙边横向地限定空腔的内部空间。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包括一对第一裙边,每一个第一裙边布置为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间隔一定的横向距离。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包括一对第二裙边,每一个第二裙边布置为邻近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裙边的尺寸被设置成在框架被放置在具有预定的电解液液位的电解池中时延伸到所述预定的电解液液位以下一定的距离。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裙边延伸到比第一裙边更深的液位。这是因为要保持阳极电解液的液位低于阴极电解液的液位。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包括位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上的狭缝,所述狭缝适合用于通过狭缝接收阳极板。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包括围绕狭缝的边缘放置的密封件。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狭缝适合于以一定游隙可拆卸地接收阳极板。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在狭缝处被永久固定至阳极板。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顶梁包括吸管,所述吸管具有下端,所述下端在顶梁的第一端开向空腔以用于通过吸取从空腔中移除氧气和电解液。
在框架和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吸管的下端有斜角。
在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将电解液表面液位保持在预定液位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溢流从电解池中移除电解液的溢流出口。
在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阳极包组件包括:
-吊杆,
-所述阳极板,所述阳极板具有固定至吊杆的上端,
-所述顶梁,所述顶梁具有狭缝,阳极板适合用于延伸穿过狭缝,
-具有第一上端和第一下端的所述第一竖直梁,所述第一上端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一端,
-具有第二上端和第二下端的所述第二竖直梁,所述第二上端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二端,
-设置用于围绕并容纳框架和阳极板、第一竖直梁和第二竖直梁以及顶梁的一部分的所述隔膜织物包,
-底梁,所述底梁设置在包上或包中以抵靠第一竖直梁和第二竖直梁的第一下端和第二下端,以及
-围绕吊杆、包和底梁竖直缠绕以将阳极组件保持在一起的一条或多条打包带。
在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阳极包组件包括附连至底梁用于将阳极组件与相邻的阴极板分隔开的一个或多个分隔件。
在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隔件是电绝缘材料的U形件,具有适合用于抵靠底梁的下侧放置的底部以及延伸到底梁上方的长度的U形分支。
应该理解本发明上述的应用和实施例能够以彼此间的任意组合使用。若干的应用和实施例可以组合在一起以形成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构成本发明应用的框架或电解系统可以包括本发明上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
附图说明
被包括在内以供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结合说明内容以帮助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包括框架的阳极包组件、阳极板和隔膜织物包、底梁和分隔件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顶梁的II-II线截面图,
图3是类似于图2的截面图,其中阳极板安装在顶梁的狭缝中,
图4是图1中细部A的放大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解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解池的端部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由图1所示的部件组装而成且用打包带捆在一起的阳极包组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7是图6中的VII-VII线截面图,以及
图8示出了由图1所示的部件组装而成且用打包带捆在一起的阳极包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中示出的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在用于从包含金属盐的电解液中电解冶炼金属的电解处理中使用的阳极包组件22的分解图。特别地,所述实施例中的阳极包组件22可以在基于硫酸盐的镍电解冶炼中使用。图1中的阳极包组件22在图5至图7中以组装的状态示出。阳极包组件22包括框架1,阳极板3可以适用于该框架1。隔膜织物包2可以附连在框架1上。阳极板3因此保留在包2中。
框架1包括水平的顶梁4,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5和第二端6、上侧7和下侧8。阳极板3能够通过插入穿过位于顶梁4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处的狭缝16而相对于顶梁4可密封地附连。框架1进一步包括第一竖直梁9,所述第一竖直梁9具有例如通过螺栓接合(未示出)连接至顶梁4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框架1进一步包括第二竖直梁11,所述第二竖直梁11具有例如通过螺栓接合(未示出)连接至顶梁4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
顶梁4包括空腔13,所述空腔向下开口并且沿顶梁4的下侧8的长度延伸。当阳极包组件22如图5所示被安装在电解池20中时,空腔13能够收集电解处理期间在阳极板3上生成的氧气。在使用时,因为顶梁4将被部分地浸入电解液中,所以能够防止空气泄漏到空腔13中。
参照示出了顶梁4的截面图的图2和图3进行说明。顶梁4包括与顶梁4一体的也就是一致刚性材料的向下延伸的裙边14,15。裙边14,15横向地限定空腔13的内部空间。顶梁4包括一对第一裙边14,每一个第一裙边布置为与顶梁4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间隔一定的横向距离。顶梁4还包括一对第二裙边15,每一个第二裙边布置为邻近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裙边14,15的尺寸被设置成在框架1被放置在具有预定的电解液液位L的电解池20中时(也可参见图5)延伸到所述预定的电解液液位L以下一定的距离。第二裙边15延伸到比第一裙边14更深的液位。这是因为包内的阳极电解液液位Li被保持在高度H(参见图4),该高度H低于包外的阴极室中的阴极电解液液位L。
参照图1至图3,顶梁4包括位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上的狭缝16。狭缝16适合用于通过狭缝以允许插入的小游隙来接收阳极板3。顶梁4包括围绕狭缝16的边缘放置的环状密封件17。当阳极板3被放置在狭缝16中时,在阳极板上端的吊杆24将如图3所示被压向密封件17。密封件17防止空气通过狭缝16泄漏到空腔13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未示出),顶梁4可以在狭缝16处永久固定至例如粘接固定至阳极板。
参照图4,顶梁4包括吸管18,所述吸管具有下端19,所述下端在顶梁4的第一端5开向空腔13以用于通过吸取从空腔13中移除氧气和电解液。吸管18的下端19以优选约45°的角度倾斜。
图5是电解池20的示意性截面图。浓电解液通过位于电解池20底部的输入歧管100送入电解池。电解液的液位L由用于在电解池的另一端通过溢流从电解池20中移除电解液的溢流出口23保持。
多块阳极板3和阴极板21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浸入电解液中。每一块阳极板3被设置在其上附连有隔膜织物包2的框架1中以形成在图1中以分解图示出且在图6中通过打包带28组装在一起的阳极包组件22。
参照图6和图7,阳极包组件22包括吊杆24。阳极板3具有固定至吊杆24的上端。阳极板3延伸穿过顶梁4的狭缝。框架1的结构如上参照图1至图4所述。第一竖直梁9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和第一下端25。第二竖直梁11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和第二下端26。隔膜织物包2被设置用于围绕并容纳框架1和阳极板3、第一竖直梁9和第二竖直梁11以及顶梁4的一部分。底梁27被设置在包2上以抵靠第一竖直梁9和第二竖直梁11的第一下端25和第二下端26。三条打包带28围绕吊杆24、包2和底梁27竖直缠绕以将阳极组件保持在一起。
如图6和图7所示,阳极包组件22包括附连至底梁27用于将阳极组件22与相邻的阴极板21分隔开的三个分隔件29。分隔件29也用作用于打包条28的引导件。
图7示出了分隔件29是电绝缘材料的U形件,具有适合用于抵靠底梁27的下侧放置的底部30以及延伸到底梁27上方的长度的U形分支31,32。
图8示出了阳极包组件22的另一个实施例。阳极板3具有固定至吊杆24的上端。阳极板3延伸穿过顶梁4的狭缝。框架1的结构如上参照图1至图4所述。第一竖直梁9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和第一下端25。第二竖直梁11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和第二下端26。底梁27被设置用于抵靠第一竖直梁9和第二竖直梁11的第一下端25和第二下端26。隔膜织物包2被设置用于围绕并容纳框架1和阳极板3、第一竖直梁9和第二竖直梁11、底梁27以及顶梁4的一部分。因此,图8的实施例相对于图6和图7的实施例的区别是在图8中底壁27也在包2中。三个分隔件29在包2的外表面上附连至底梁27以用于将阳极组件22与相邻的阴极板21分隔开。分隔件29也用作用于打包条28的引导件。三条打包带28围绕吊杆24、包2和底梁27竖直缠绕以将阳极组件保持在一起。
示例
为了示出本发明的阳极包框架的不透气性,在镍的电解冶炼操作期间对阳极包中的气体含量进行分析。在200Am-2的电流密度下,从包中吸取气体并分析气体含量。用FTIR Gasmet5气体分析仪分析CO2,用O2Vaisala OMT355气体分析仪分析O2并用气体分析仪Siemens CALOMAT6分析H2。气体含量如下:O298%,H21.3%且CO20.2%。因此,数学计算得到的N2含量非常低,小于0.5%。空气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表明在电解液的液位以上,包实际上是不透气的。另外,氧气含量非常高并且可以回收以在别处使用。
尽管已经结合多个示范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介绍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而是能够涵盖落入预期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的各种变型和等价设置。

Claims (28)

1.一种框架(1),在电解处理中使用的隔膜织物包(2)可以附连至所述框架且阳极板(3)可以适用于所述包的内部,所述框架包括:
-水平的顶梁(4),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5)和第二端(6)、上侧(7)和下侧(8),所述阳极板能够在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处相对于顶梁可密封地附连;
-第一竖直梁(9),所述第一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以及
-第二竖直梁(11),所述第二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空腔(13),所述空腔向下开口并且沿顶梁的下侧(8)的长度延伸,由此将电解处理期间在阳极板上生成的纯氧收集到空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与顶梁一体的、向下延伸的裙边(14,15),并且所述裙边横向地限定空腔(13)的内部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一对第一裙边(14),每一个第一裙边布置为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间隔一定的横向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一对第二裙边(15),每一个第二裙边布置为邻近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裙边(14,15)的尺寸被设置成在框架(1)被放置在具有预定的电解液液位(L)的电解池中时延伸到所述预定的电解液液位以下一定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裙边(15)延伸到比第一裙边(14)更深的液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位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上的狭缝(16),所述狭缝适合用于通过狭缝接收阳极板(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围绕狭缝(16)的边缘放置的密封件(17)。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狭缝(16)适合于以一定游隙可拆卸地接收阳极板(3)。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在狭缝(16)处被永久固定至阳极板。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吸管(18),所述吸管具有下端(19),所述下端在顶梁(4)的第一端(5)开向空腔(13)以用于通过吸取从空腔中移除氧气和电解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吸管(18)的下端(19)有斜角。
13.一种用于从包含金属盐的电解液中电解冶炼金属的电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解池(20),每一个所述电解池具有用于将电解液保持在预定液位(L)的装置以及以交替和连续的方式浸入电解液中的多块阳极板(3)和阴极板(2),并且其中每一块阳极板(3)被设置在其上附连有隔膜织物包(2)的框架(1)中以形成阳极包组件(22),所述框架(1)包括:
-水平的顶梁(4),所述顶梁具有第一端(5)和第二端(6)、上侧(7)和下侧(8),所述阳极板(3)能够在顶梁(4)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处相对于顶梁(4)可密封地附连;
-第一竖直梁(9),所述第一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以及
-第二竖直梁(11),所述第二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空腔(13),所述空腔向下开口并且沿顶梁(4)的下侧(8)的长度且在预定的电解液表面液位(L)以下延伸,由此将电解处理期间在阳极板上生成的纯氧收集到空腔(13)中并且防止任何的环境空气泄漏到空腔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与顶梁一体的、向下延伸的裙边(14,15),并且所述裙边横向地限定空腔(13)的内部空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一对第一裙边(14),每一个第一裙边布置为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间隔一定的横向距离。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一对第二裙边(15),每一个第二裙边布置为邻近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裙边(14,15)的尺寸被设置成在框架(1)被放置在具有预定的电解液液位(L)的电解池中时延伸到所述预定的电解液液位以下一定的距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裙边(15)延伸到比第一裙边(14)更深的液位。
19.如权利要求13至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位于顶梁的纵向竖直中间平面(T)上的狭缝(16),所述狭缝适合用于通过狭缝接收阳极板(3)。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围绕狭缝(16)的边缘放置的密封件(17)。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狭缝(16)适合于以一定游隙可拆卸地接收阳极板(3)。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在狭缝(16)处被永久固定至阳极板(3)。
23.如权利要求13至2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顶梁(4)包括吸管(18),所述吸管具有下端(19),所述下端在顶梁(4)的第一端(5)开向空腔(13)以用于通过吸取从空腔中移除氧气和电解液。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吸管(18)的下端(19)有斜角。
25.如权利要求13至2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电解液表面液位保持在预定液位(L)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溢流从电解池(20)中移除电解液的溢流出口(23)。
26.如权利要求13至2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阳极包组件(21)包括:
-吊杆(24),
-所述阳极板(3),所述阳极板具有固定至吊杆(24)的上端,
-所述顶梁(4),所述顶梁具有狭缝(16),阳极板适合用于延伸穿过狭缝,
-所述第一竖直梁(9),所述第一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一端(5)的第一上端(10)和第一下端(25),
-所述第二竖直梁(11),所述第二竖直梁具有被连接至顶梁(4)的第二端(6)的第二上端(12)和第二下端(26),
-设置用于围绕并容纳框架(1)和阳极板(3)、第一竖直梁和第二竖直梁(9,11)以及顶梁(4)的一部分的所述隔膜织物包(2),
-底梁(27),所述底梁设置在包(2)上或包(2)中以抵靠第一竖直梁和第二竖直梁(9,11)的第一下端和第二下端(25,26),以及
-围绕吊杆(24)、包(2)和底梁(27)竖直缠绕以将阳极组件保持在一起的一条或多条打包带(28)。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阳极包组件(22)包括附连至底梁(27)用于将阳极组件(22)与相邻的阴极板(21)分隔开的一个或多个分隔件(29)。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分隔件(29)是电绝缘材料的U形件,具有:
-适合用于抵靠底梁(27)的下侧放置的底部(30),以及
-延伸到底梁(27)上方的长度的U形分支(31,32)。
CN201280058332.4A 2011-11-28 2012-11-28 框架和电解系统 Active CN103958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16193A FI125637B (en) 2011-11-28 2011-11-28 Frame and electrolysis system
FI20116193 2011-11-28
PCT/FI2012/051172 WO2013079788A1 (en) 2011-11-28 2012-11-28 Frame and electrolysi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8741A true CN103958741A (zh) 2014-07-30
CN103958741B CN103958741B (zh) 2017-06-16

Family

ID=48534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8332.4A Active CN103958741B (zh) 2011-11-28 2012-11-28 框架和电解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2785895B1 (zh)
CN (1) CN103958741B (zh)
AU (1) AU2012343685B2 (zh)
BR (1) BR112014012718B1 (zh)
CA (1) CA2853076C (zh)
EA (1) EA026265B1 (zh)
FI (1) FI125637B (zh)
WO (1) WO2013079788A1 (zh)
ZA (1) ZA201404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E20170821A1 (es) * 2014-12-04 2017-07-04 Hangzhou Sanal Env Tech Co Ltd Dispositivo y proceso para suprimir inductivamente la neblina acida de la electroextraccion
GB201607716D0 (en) 2016-05-04 2016-06-15 Barker Michael H Equipment for decopperising an electrorefining process and way of operating the process
CN109267106A (zh) * 2018-10-30 2019-01-25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镍电解隔膜袋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9952A (en) * 1975-04-15 1979-04-17 Asahi Glass Co. Ltd. Electrolytic cell
US4272352A (en) * 1978-06-14 1981-06-09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ode compartment
US5002642A (en) * 1987-04-10 1991-03-26 Mitsubishi Kinzoku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electrowinning a metal using an electrode unit consisting of assembled anode plates and cathode plates and a frame body for forming such an electrode unit
ZA9810968B (en) * 1997-12-09 1999-06-01 Filtaquip Proprietary Limited An electrode frame
CN201634773U (zh) * 2010-03-18 2010-11-17 杨湘清 玻璃钢电解锰阳极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22595B (fi) * 2009-02-03 2012-04-13 Outotec Oyj Menetelmä metallin elektrolyyttiseksi talteenottamiseksi ja elektrolyysijärjestelm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9952A (en) * 1975-04-15 1979-04-17 Asahi Glass Co. Ltd. Electrolytic cell
US4272352A (en) * 1978-06-14 1981-06-09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ode compartment
US5002642A (en) * 1987-04-10 1991-03-26 Mitsubishi Kinzoku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electrowinning a metal using an electrode unit consisting of assembled anode plates and cathode plates and a frame body for forming such an electrode unit
ZA9810968B (en) * 1997-12-09 1999-06-01 Filtaquip Proprietary Limited An electrode frame
CN201634773U (zh) * 2010-03-18 2010-11-17 杨湘清 玻璃钢电解锰阳极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853076C (en) 2016-05-03
ZA201404605B (en) 2015-08-26
WO2013079788A1 (en) 2013-06-06
EP2785895B1 (en) 2018-04-18
EP2785895A1 (en) 2014-10-08
FI125637B (en) 2015-12-31
FI20116193A (fi) 2013-05-29
AU2012343685A1 (en) 2014-05-15
CN103958741B (zh) 2017-06-16
CA2853076A1 (en) 2013-06-06
BR112014012718B1 (pt) 2020-12-15
EP2785895A4 (en) 2015-09-02
BR112014012718A8 (pt) 2017-06-20
EA201490765A1 (ru) 2014-11-28
AU2012343685B2 (en) 2015-11-26
EA026265B1 (ru) 2017-03-31
BR112014012718A2 (pt)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28293A1 (en) Configurations and Methods of Electrochemical Lead Recovery from Contaminated Soil
US11408083B2 (en) Filter press device for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 from solutions, which is made up of separating elements conformed by ion exchange membranes forming a plurality of anolyte and catholyte chambers, wherein the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automatic detachment of the metal product
US4288305A (en) Process for electrowinning nickel or cobalt
KR101398341B1 (ko) 전기 화학적 물 준비용 장치
US20140246306A1 (en) Anodic compartment for metal electrowinning cells
CN105177580A (zh) 一种酸性蚀刻液铜电解装置
CN103958741A (zh) 框架和电解系统
CN102453929A (zh) 密闭式电积槽
AU2011328887B2 (en) System for confining and evacuating aerosols of two or three - phases
US20170058414A1 (en) Insertable electrode device that does not generate acid mist or other gases, and method
CN103422126A (zh) 一种酸雾回收系统装置
US9932683B2 (en) Method for metal electrowinning and an electrowinning cell
RU275751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влечения металлов электролизом
WO2014009768A1 (en) Internal frame assembly of a cell for electrolysis of manganese, associated cell and method
CN103857832A (zh) 锰电解池的具有排气口的内箱及相关的电解池和方法
RU234608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влечения металлов электролизом
CN215976068U (zh) 一种电解装置
WO2019218095A1 (es) Celda electrolítica de mono cámara y aparato a presión horizontal sellado para electro depositar metal desde soluciones electrolíticas
CN115327255A (zh) 一种新型析氯用钛电极老化寿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JPS59200779A (ja) 電解液の一連の流れのための塩素電解槽
OA17158A (en) Internal frame assembly of a cell for electrolysis of manganese, associated cell and method
GB190022698A (en) Process of Extracting and Reducing Metals by Electrolysis.
JP2005238043A (ja) 純水の電気分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ampere

Patentee after: Metso ottotai Finland

Address before: Tampere

Patentee before: Metso Mineral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8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OUTOTEC (FINLAND)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OUTOTEC O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8

Address after: Tampere

Patentee after: Metso Minerals Lt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OUTOTEC (FINLAND) 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