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1849B -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41849B CN103941849B CN201310022087.8A CN201310022087A CN103941849B CN 103941849 B CN103941849 B CN 103941849B CN 201310022087 A CN201310022087 A CN 201310022087A CN 103941849 B CN103941849 B CN 1039418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light source
- hand
- main body
- indicator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主体、处理电路、发光装置与二个影像感测装置。主体具有第一表面与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的第二表面。二个影像感测装置皆设置于主体中,并用以分别透过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二个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发光装置也设置于主体中,并用以透过第二表面的透光区域发出光源。处理电路用以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并用以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分别产生二判断结果,并据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指向装置的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为方便数位家庭中多媒体内容的分享,将智慧型电视与电脑二者的功能予以结合而成为家庭式多媒体影音平台系属未来的趋势。举例来说,为享有较大的萤幕,使用者可利用智慧型电视来显示电脑执行文书处理的结果,或是显示电脑执行网页浏览的结果...等。
然而,直到目前为止,都还未出现能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的输入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可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因此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对应于上述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也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包括有一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所述的主体系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此主体也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其中第二表面系平行于上述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一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发光装置也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第二影像感测装置同样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二影像。至于处理电路,其用以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并用以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并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有一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所述的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此主体也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其中第二表面系平行于上述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所述的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一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所述的发光装置也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而所述的第二影像感测装置同样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二影像。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以及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包括有一主体、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所述的主体系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所述的影像感测装置系用以分别透过上述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所述的发光装置系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第二透光区域。至于所述的处理电路,其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影像感测装置开始感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第二影像。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第一影像感测装置、发光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由于前述的主体系具有特定的设计,且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发光装置也有相应的配置方式,因此在将处理电路设计成可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并可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二个判断结果,并可据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那么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而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与前述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系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主体的第二透光区域。此外,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处理电路系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影像感测装置开始感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第二影像。据此,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也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有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与智慧型电视。
图2绘示有一主体。
图3为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一般滑鼠的侧视图。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绘示有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与智慧型电视。在图1中,标示100即表示为智慧型电视,而标示200即表示为手持式指向装置。智慧型电视100上方配置有要与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搭配使用的灯条110,此灯条具有一发光元件120,而此发光元件120系用以发出参考光源(其与手持式指向装置100的相互运作方式将于后详述)。
手持式指向装置200主要包括有一主体、一发光装置、一处理电路与二个影像感测装置,且上述的发光装置、处理电路与二个影像感测装置皆配置在上述主体中。图2即绘示有前述的主体。请参照图2,此主体210具有一轴向212,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212持握。此主体210也具有表面214与216,其中表面216系平行于轴向212,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所述的操作平面例如是一桌面。此外,表面214与216还分别具有透光区域214-1与216-1。
以下将以图3来说明发光装置、处理电路与二个影像感测装置在主体210中的配置关系。图3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侧视剖面图。请参照图3,影像感测装置220系用以透过透光区域214-1来感测第一影像。发光装置240系用以透过透光区域216-1发出光源。影像感测装置230系用以透过透光区域216-1感测第二影像。至于处理电路250,其系电性连接影像感测装置220、影像感测装置230与发光装置240。
处理电路250系用以接收影像感测装置2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与影像感测装置23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并用以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前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并用以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一操作平面反射前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举例来说,处理电路250可以是依据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并依据另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此外,处理电路250还用以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1。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一影像中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4-1目前系朝向智慧型电视100的显示面,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可以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的下方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操作平面,或是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目前离操作平面尚有一段距离,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3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无法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
举例来说,当第二影像的亮度大于等于上述另一亮度临界值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与一操作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预定距离;反之,当第二影像的亮度小于上述另一亮度临界值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的下方目前并没有任何的操作平面,或者是与一操作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预定距离。因此,当第二影像的亮度小于上述另一亮度临界值时,处理电路250便会判定此时的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发光装置240所发出的光源的影像。而所谓第二影像的亮度,包括是第二影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例如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百分之五十或前百分之三十的像素的平均亮度。从上述可知,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一影像中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时,处理电路250便可据以判断出此时的操作应属遥控器操作,因而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
反之,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一影像中未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第二影像中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时,即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4-1目前未朝向智慧型电视100的显示面,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无法包含有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表示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透光区域216-1目前系平贴于一操作平面,使得影像感测装置23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可以包含有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因此,处理电路250便可据以判断出此时的操作应属滑鼠操作,因而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滑鼠模式下。
此外,当处理电路250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时,便开始计算上述参考光源在第一影像中的相对位置,并据以输出第一控制讯号CS1。而当处理电路250决定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滑鼠模式下时,便开始依据第二影像中有关上述操作平面的纹理特征来计算主体210的相对移动量,并据以输出第二控制讯号CS2。而为了传送第一控制讯号CS1与第二控制讯号CS2,手持式指向装置200中更配置有讯号传输装置260。此讯号传输装置260系电性连接处理电路250,并用以将第一控制讯号CS1与第二控制讯号CS2传送至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后端电路,例如是传送至一电脑(未绘示)。进一步地,手持式指向装置200还可再采用切换开关270。此切换开关270系配置在主体210上,并用以提供切换讯号WS,以便处理电路250可依据此切换讯号WS来强制使手持式指向装置200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
另外,在进阶的设计中,手持式指向装置200还可设计成具备可进入睡眠模式的功能。举例来说,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且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时,或是当处理电路250判断第二影像中包含有一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但所计算出的主体210的相对移动量在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一预设移动量,且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上述参考光源的影像时,那么处理电路250便可控制手持式指向装置200进入睡眠模式。
由上述可知,由于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系可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因此只要处理电路250同时具备遥控器与滑鼠这二者的处理器的功能,那么手持式指向装置200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100与电脑(未绘示)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此外,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当知道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内部也可仅采用单一个影像感测装置来实现,只要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内部同时采用了一旋转机构或一具有多重路径的光学元件来辅助此影像感测装置进行感测第一影像与感测第二影像的切换操作即可。以下将再介绍采用旋转机构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并以图4来举例说明之。
图4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侧视剖面图。请参照图4,标示400即表示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在图4中,标示与图3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的物件或讯号。手持式指向装置400与前述手持式指向装置2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手持式指向装置400仅采用一个影像感测装置(如标示420所示),并采用了一个旋转机构430来改变影像感测装置420的感测面420-1所朝向的方向,以辅助影像感测装置420进行感测第一影像与感测第二影像的切换操作。此外,处理电路450的操作也与前述处理电路250的操作有些不同(详后述)。
上述的旋转机构430可以进一步采用电控式的旋转机构来实现。如此一来,处理电路450便可以发送第三控制讯号CS3至旋转机构430,以便透过此第三控制讯号CS3来控制旋转机构430的旋转操作。此外,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可以是在影像感测装置420透过透光区域216-1感测第二影像时,才去控制发光装置240提供一光源至透光区域216-1。另外,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系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420先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影像感测装置420开始透过透光区域214-1感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透过透光区域216-1感测第二影像。所述的亮度参数包括是第二影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平均亮度,例如是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百分之五十或前百分之三十的像素的平均亮度。当第二影像的亮度参数系低于一临界值时,处理电路450便控制旋转机构430进行旋转,以进一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420切换成感测第一影像。
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系可依据影像感测装置4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来提供一指向操作,并可依据影像感测装置420所感测到的第二影像来提供一滑鼠操作。此外,处理电路450系可采用不同的演算法来对影像感测装置420所感测到的第一影像与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处理,以分别取得一指向座标(供指向操作时使用)与一相对位移量(供滑鼠操作时使用)。另外,在此例中,处理电路450还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420感测第一影像时,透过讯号传输装置260传送第四控制讯号CS4至一外部光源(假设此外部光源具有对应的讯号接收装置与对应的控制电路),以进一步控制此外部光源发出光线。举例来说,若是图1中的灯条110另具有对应的讯号接收装置与对应的控制电路,那么处理电路450就得以在影像感测装置420感测第一影像时控制此灯条110中的发光元件120发出参考光源。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主体210系具有六个表面,然此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知,主体210也可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是采用一般的滑鼠形状。图5即为一般滑鼠的侧视图。在图5中,标示502与504各表示一表面。另外,上述灯条110的配置位置及其所具有的发光元件数目皆仅是用以举例,也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教示,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归纳出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骤,一如图6所示。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式的流程图。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有一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所述的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此主体也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具有第一透光区域与第二透光区域,其中第二表面系平行于上述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所述的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一透光区域感测第一影像。所述的发光装置也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而所述的第二影像感测装置同样设置于上述主体中,并用以透过上述第二透光区域感测第二影像。请参照图6,所述的操作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一判断结果(如步骤S602所示);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第二判断结果(如步骤S604所示);以及依据第一判断结果与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如步骤S606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第一影像感测装置、发光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由于前述的主体系具有特定的设计,且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第二影像感测装置与发光装置也有相应的配置方式,因此在将处理电路设计成可判断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并可判断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上述操作平面反射上述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二个判断结果,并可据以决定要使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遥控器模式下或是滑鼠模式下,那么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便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本发明解决前述问题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前述的主体、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处理电路来组成本发明的手持式指向装置。而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与前述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发光装置系用以在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主体的第二透光区域。此外,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中的处理电路系用以控制影像感测装置感测第二影像,并判断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据以决定是否控制影像感测装置开始感测第一影像或是继续感测第二影像。据此,此手持式指向装置也可同时支援智慧型电视与电脑这二者的操作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该主体也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透光区域与一第二透光区域,其中该第二表面系平行于该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
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一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一影像;
一发光装置,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
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二影像;以及
一处理电路,依据一第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一判断结果,并依据第二影像的亮度与一第二亮度临界值的比较结果来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二判断结果,并依据该第一判断结果与该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一遥控器模式下或是一滑鼠模式下,其中该第二影像的亮度是该第二影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该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该平均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影像中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该处理电路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而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未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该处理电路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电路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时,便开始计算该参考光源在该第一影像中的相对位置,并据以输出一第一控制讯号,而当该处理电路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下时,便开始依据该第二影像中有关该操作平面的纹理特征来计算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并据以输出一第二控制讯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具有一讯号传输装置,该讯号传输装置电性连接该处理电路,并用以将该第一控制讯号与该第二控制讯号传送至该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一后端电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或是当该处理电路判断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但所计算出的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在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一预设移动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该处理电路便控制该手持式指向装置进入一睡眠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切换开关,该切换开关配置在该主体上,并用以提供一切换讯号,以便该处理电路可依据该切换讯号来强制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或是该滑鼠模式下。
7.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手持式指向装置包括有一主体、一第一影像感测装置、一发光装置与一第二影像感测装置,该主体具有一轴向,并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沿其轴向持握,该主体也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透光区域与一第二透光区域,其中该第二表面系平行于该轴向,并适合平贴于一操作平面,该第一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一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一影像,该发光装置系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发出一光源,而该第二影像感测装置系设置于该主体中,并用以透过该第二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二影像,该操作方法包括:
依据一第一亮度临界值来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是否包含一参考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一判断结果;
依据第二影像的亮度与一第二亮度临界值的比较结果来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以产生一第二判断结果,其中该第二影像的亮度是该第二影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该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该平均亮度;以及
依据该第一判断结果与该第二判断结果来决定要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一遥控器模式下或是一滑鼠模式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该第一影像中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而当判断该第一影像中未包含有该参考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时,便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遥控器模式下时,便开始计算该参考光源在该第一影像中的相对位置,并据以输出一第一控制讯号,而当决定使该手持式指向装置操作在该滑鼠模式下时,便开始依据该第二影像中有关该操作平面的纹理特征来计算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并据以输出一第二控制讯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利用一讯号传输装置来将该第一控制讯号与该第二控制讯号传送至该手持式指向装置的一后端电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未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或是当判断该第二影像中包含有该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但所计算出的该主体的相对移动量在一预设时间内持续小于一预设移动量,且该第一影像中也未包含该参考光源的影像时,便控制该手持式指向装置进入一睡眠模式。
12.一种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分别具有一第一透光区域与一第二透光区域;
至少一影像感测装置,用以分别透过该第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二透光区域感测一第一影像与一第二影像;
一发光装置,用以在该影像感测装置感测该第二影像时提供一光源至该第二透光区域;以及
一处理电路,用以控制该影像感测装置感测该第二影像,并依据该第二影像的一亮度参数与一临界值的比较结果来判断该第二影像中是否包含一操作平面反射该光源的影像,当该第二影像的该亮度参数低于该临界值时,该处理电路便控制该影像感测装置切换成感测该第一影像,其中该亮度参数是该第二影像中所有像素的平均亮度,或是该第二影像中亮度在前一预设比例的像素的该平均亮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系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该第一影像来提供一指向操作,并依据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该第二影像来提供一滑鼠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电路系采用不同的演算法来对该影像感测装置所感测到的该第一影像与该第二影像进行影像处理,以分别取得一指向座标与一相对位移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持式指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有一讯号传输装置,且该处理电路还用以在该影像感测装置感测该第一影像时,透过该讯号传输装置控制一外部光源发出光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2087.8A CN103941849B (zh) | 2013-01-21 | 2013-01-21 |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2087.8A CN103941849B (zh) | 2013-01-21 | 2013-01-21 |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1849A CN103941849A (zh) | 2014-07-23 |
CN103941849B true CN103941849B (zh) | 2018-01-23 |
Family
ID=5118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220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1849B (zh) | 2013-01-21 | 2013-01-21 |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418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0387B (zh) | 2015-11-09 | 2017-02-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影像測距系統、光源模組及影像感測模組 |
CN110308804A (zh) * | 2019-05-16 | 2019-10-08 | 艾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滑鼠装置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42665A (en) * | 2007-04-24 | 2008-11-01 | Pixart Imaging Inc | Cursor contro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age apparatus and image system |
TW200935276A (en) * | 2008-02-05 | 2009-08-16 | Asustek Comp Inc | Handheld pointing device and pointing method thereof and bias drift improving method |
CN201673598U (zh) * | 2010-05-11 | 2010-12-15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机操控装置及遥控器 |
CN202424954U (zh) * | 2012-01-18 | 2012-09-05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鼠标功能的遥控器及电视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879098A1 (en) * | 2006-07-12 | 2008-01-16 | STMicroelectronics (Research & Development) Limited | Control device |
-
2013
- 2013-01-21 CN CN201310022087.8A patent/CN1039418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42665A (en) * | 2007-04-24 | 2008-11-01 | Pixart Imaging Inc | Cursor contro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age apparatus and image system |
TW200935276A (en) * | 2008-02-05 | 2009-08-16 | Asustek Comp Inc | Handheld pointing device and pointing method thereof and bias drift improving method |
CN201673598U (zh) * | 2010-05-11 | 2010-12-15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视机操控装置及遥控器 |
CN202424954U (zh) * | 2012-01-18 | 2012-09-05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鼠标功能的遥控器及电视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41849A (zh) | 2014-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39538B (zh) | 具有感测组件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解释偏移手势的方法 | |
JP5657293B2 (ja) | ジェスチャ認識方法及び同方法を用いたタッチシステム | |
US20200319716A1 (en) | Motion detection system having two motion detecting sub-system | |
US10209787B2 (en) | Dual mode optical navigation device and mode switch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110279369A1 (en) | Hybrid pointing device | |
TW201112092A (en) | Optical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TW201633077A (zh) | 用來偵測雜訊的影像處理方法及其導航裝置 | |
US9891319B2 (en) | Movement detection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three-dimensional motions | |
US9189115B2 (en) | Touch module and touch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3941849B (zh) | 手持式指向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5302379A (zh) | 检测触控方法及其光学触控系统 | |
TWI511007B (zh) | 光學觸控裝置及光學觸控方法 | |
US20160019424A1 (en) | Optical touch-control system | |
TWI529570B (zh) | 光學導航感測器、具有光學導航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 |
TWI468998B (zh) | 手持式指向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
US10969883B2 (en) | Optical navig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ith changeable smoothing | |
US9395848B2 (en) | Optical touch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 |
US9575613B2 (en) | Touch-sensing apparatus, touch system, and touch-detection method | |
US9684415B2 (en) | Optical touch-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retro-reflective touch-control device | |
TWI496054B (zh) | 光學觸控裝置、光學觸控及位移感測裝置、可調式導光裝置、光學觸控方法以及光學觸控及位移感測方法 | |
CN103885646B (zh) | 光学式触控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US8648836B2 (en) | Hybrid pointing device | |
US20120013532A1 (en) | Hybrid pointing device | |
KR20070032062A (ko) | 휴대용 전자 장치용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어기 방법 및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