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3363A -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33363A CN103933363A CN201410207905.6A CN201410207905A CN103933363A CN 103933363 A CN103933363 A CN 103933363A CN 201410207905 A CN201410207905 A CN 201410207905A CN 103933363 A CN103933363 A CN 1039333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ntment
- wound healing
- medicine
- fermentation
- rad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药物和软膏基质,药物成份是:黄芪、当归、灵芝、三七、黄连、白及、连翘、冰片、防己和豆腐;软膏基质成份有三种:①糖类:蜂蜜和饴糖;②植物油类:茶油和芝麻油;③凡士林;将黄芪、当归、灵芝和豆腐混合发酵后和非发酵的三七、黄连、白及、连翘、冰片、防己的细粉混合,再和糖类、植物油类、凡士林组成的软膏基质混合搅匀制成的外用药膏。本发明的伤口愈合膏的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抗菌消炎,活血祛瘀,止痛敛疮;适用于非感染性伤口的愈合和感染性伤口的愈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药物,即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会由各种因素,使皮肤破损,而形成伤口。如:外伤、脓疱、疾病等原因形成的伤口。伤口部位疼痛、渗出液流出、出血等,打破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使人体气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细菌等不利因素都可能乘虚而入,使伤口感染化脓、难以愈合,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病情恶化而截肢等,甚者可危及生命,是常有的事。因此,如何加速伤口渗出液的吸收,病理产物的排出;加速止血,生肌愈合;无感染,杜绝由伤口引发的并发症,已成为医学上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寻求最佳办法,解患者痛苦,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中医精典理论为依据,以“湿性愈合治疗伤口”的先进医学理念为导向。在补养损失气血的基础之上,再和止血生肌,抗菌消炎,“湿性愈合”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使伤口的治愈率大为提高,缩短了治愈时间。
这种伤口愈合膏,包括药物和软膏基质,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是:黄芪、当归、灵芝、三七、黄连、白及、连翘、冰片、防己和豆腐;软膏基质成份有三种:①糖类:蜂蜜和饴糖;②植物油类:茶油和芝麻油;③凡士林;将黄芪、当归、灵芝和豆腐混合发酵后和非发酵的三七、黄连、白及、连翘、冰片和防己的细粉混合,再和糖类、植物油类、凡士林组成的软膏基质混合搅匀制成的外用药膏。
这种伤口愈合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一、准备药物原料,重量配比如下:
A、发酵药:黄芪25-45g、灵芝14-26g、当归14-26g和豆腐50-90g;
B、非发酵药:连翘14-26g、白及17-33g、三七3.5-6.5g、冰片3.5-6.5g、黄连3.5-6.5g和防己13-27g,并按处方量,均单独粉碎成细粉,备用;
C、软膏基质材料:蜂蜜175-325g、饴糖175-325g、茶油40-80g、芝麻油45-85g和凡士林85-165g;
二、将发酵药混合发酵,发酵方法如下:
A、按处方量,称取中药黄芪、当归和灵芝,干燥混合粉碎成粉,备用;
B、从市场购入新鲜食用白豆腐,备用;
C、按处方量称取已备好的黄芪、当归、灵芝混合粉,用蒸馏水湿润后与处方量的白豆腐充分混合均匀,揉搓成粗颗粒状,或小团块状,平铺于木箱或席蒌内,上面覆盖干净湿润纱布或棉布,保温,一般室温在30~37℃,相对湿度70~80℃,经4~7天发酵,待生长出黄白色菌丝时,取出备用;
三、制备软膏基质:按基质处方量,称取蜂蜜、饴糖、茶油、芝麻油和凡士林,分别置入加热器皿中,搅拌,加热至100~120℃,20~40分钟后,用多层消毒纱布,乘热过滤到配料桶中,搅拌均匀;
四、制备软膏:按处方量称取已备好的发酵药与处方量的防已粉末充分混合均匀后,兑入温度在40~50℃之间的软膏基质中,不断觉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处方量的非发酵药黄连、三七、连翘、白及、冰片的细粉混合、充分搅拌至冷;软膏瓶消毒后,将上述冷后的软膏,按一定量,灌装于已消毒的软膏瓶内,封口,贴标签。
根据临床治疗和病情的需要,将上述软膏的非发酵药物中,添加若干组分,其制备方法和上述软膏的制备方法相同,可以制成以止血生肌为其主要作用的伤口愈合膏I号,以下简称——I号;以抗菌消炎为其主要作用的伤口愈合膏Ⅱ号,以下简称——Ⅱ号。
I号处方非发酵药物中增加:血蝎3.5-6.5g、大枣13-27g和黑木耳3.5-6.5g。
Ⅱ号处方非发酵药物中增加:绿茶叶15-29g、栀子10-20g和山楂5-11g。
药物及软膏基质所含成分、药理作用:
1、药物所含成份及药理作用:
黄芪:含糖类、叶酸、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能补气养血、托毒排脓、生肌;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应激能力,具有抗氧化等多种功能。
当归:含挥发油、阿魏酸、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B12、E。能促进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成,为补血要药;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能抗菌、镇痛。
灵芝:含糖类,几丁聚糖、氨基酸、油脂类、三萜、蛋白质、生物碱、挥发油等。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加。修复损伤组织细胞和促进细胞再生。
三七:含三七皂苷、槲皮素、槲皮苷、氨基酸等。能缩短凝血时间,而迅速止血;有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使血粘度下降,而达到活血化瘀之功;有止血、散血、抗炎、镇痛功效。
黄连:含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黄连抗菌力强,且抗菌范围广。对伤寒、大肠、绿脓等多种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对流感毒病及各种致病性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
白及:含挥发油、粘液质、淀粉及甘露聚糖等。有显著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作用,能使血细胞凝集,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而迅速止血,其粘液质胶浆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愈合。
连翘:含三萜皂甙、连翘酚、生物碱、皂甙、齐效果酸及丰富的维生素P。有广谱抗菌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渗血。
栀子:含栀子苷、栀子素、藏红花素、熊果酸。有抗菌、消肿止痛等功效。
山楂:含大量维生素C、胡萝卜素、黄酮类及多种有机酸。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能阻止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有扩张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于解除局部瘀血作用。
冰片:主含左旋龙脑,右旋龙脑及消旋龙脑。能清热、防腐、止痛,促进药物快速到达病所的作用。
血蝎:含树脂、树胶、血蝎素、安息香酸及肉桂酸。有止血,化瘀止痛,敛疮生肌的作用。
防己:含多种生物碱,主含汉防己甲素、乙素。有镇痛、抗炎、抗过敏、利水消肿、松弛肌肉作用。
绿茶叶:含大量的茶多酚,儿茶素、黄酮甙、花青素、酚酸,维生素C、B1、B2、P。能抗菌、清热解毒,清除自由基,并阻止自由基的形成。
大枣:含较多的蛋白质、芦丁、葡萄糖、果糖、淀粉、抗环血酸、有机酸及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物质,其中维生素C、E的含量为百果之首。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血细胞的生成,加速伤口愈合。
黑木耳:含铁较高,维生素K、B1、B2、烟酸、胡萝卜素、蛋白质、胶质、无机盐等多种物质。是天然补血之要品,其胶质能吸附伤口创面的杂质异物使之排出。
豆腐:含有比大豆高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抗氧化的功效,为伤口愈合提供了足够的蛋白质。
2、软膏基质所含成份及作用:
蜂蜜:内含果糖、葡萄糖等多种糖,有机酸、烟酸、维生素A、D、E及微量元素等。有抑菌,护伤生肌,清除自由基之功和粘合药物作用。
饴糖:含麦芽糖、葡萄糖、糊精及少量蛋白质。有健胃、补中、粘合药物之功。
茶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D、K,胡萝卜素、茶多酚、山茶甙、角鲨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97%,营养价值极高。有杀菌解毒,抗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缺氧、抗疲劳等多种功能,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芝麻油:含丰富的维生素E、亚油酸、油酸、不饱和脂肪酸、芝麻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促进微循环的作用。
凡士林:系液体烃类与固体烃类形成的半固体混和物,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植物油熔合,能调节基质的稠度及软硬度,具有一定的涂展性。
软膏基质由糖类,植物油类、凡士林,按一定比例混熔而成,具有丰富的营养,有适宜的粘稠度,软硬度,与其药物紧密结合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软膏疗效,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本发明的伤口愈合膏的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抗菌消炎,活血祛瘀,止痛敛疮;适用于非感染性伤口的愈合和感染性伤口的愈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I号处方药膏和Ⅱ号处方药膏的临床治疗的情况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临床资料:
选取年龄在10~50岁之间,身体状况均无明显差异的患者:443例。按功能、患者病情症状分为3组:①止血组133例,男82例,女51例;②消炎组162例,男102例,女60例;③生肌组148例,男80例,女68例。每组每例的伤口创面症状均基本一样。采取随机对照办法,用I号膏、Ⅱ号膏对每个功能组进行分别对照治疗,观察I号膏、Ⅱ号膏各自对止血、消炎、生肌的疗效。
即:止血组:133例,用I号膏治疗65例,用Ⅱ号膏治疗68例;
消炎组:162例,用I号膏治疗75例,用Ⅱ号膏治疗87例;
生肌组:148例,用I号膏治疗70例,用Ⅱ号膏治疗78例;
二、治疗方法:
1、止血组:用I号膏的患者,将患者伤口,消毒清创后,用I号膏直接均匀涂于患处,再用消毒纱布块敷盖,胶布固定,或将I号膏均匀涂在消毒纱布块上,再敷盖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一次,治疗患者65例。
用Ⅱ号膏的患者,同样将患者伤口,清创消毒后。用Ⅱ号膏,直接均匀涂于患处,再用消毒沙布块敷盖,胶布固定,或将Ⅱ号膏均匀涂在消毒纱布块上,再敷盖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一次,治疗患者68例。这样用I号、Ⅱ号两种膏,对同一个止血组,133例出血患者,且伤口的出血情况都基本一样,进行分别对照治疗,观察I号膏对止血的效果和Ⅱ号膏对止血的效果。
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对其消炎组,生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各自的疗效。
三、各项疗效标准:
1、止血:观察时间为15分钟之内。
①显效:观察未见出血。
②有效:可见微出血、隐血。
③无效:出血与就诊前,无明显改变。
2、消炎:跟踪观察时间为15天之内。
①显效:创面无脓性物。
②有效:创面极少部分有脓性物。
③无效:创面多部分有脓性物。
3、生肌:跟踪观察时间为15天之内。
①显效:创面全部生肌。
②有效:创面极大部分生肌。
③无效:创面大部分未生肌。
用I号、Ⅱ号膏对患者治疗伤口,均以上述各项疗效标准为主要依据,相应对照治疗,疗效对比见表如下:
疗效对比表
上表可以得出,I号膏对止血、生肌效果最好,生肌效果尤胜,其总有效率达100%,Ⅱ号膏对抗菌消炎的疗效显著,且显效率最高。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对443例患者,跟踪观察伤口创面湿润度,均为100%,创面均无结痂,无疤痕现象。如果在治疗过程中,视病情而灵活选用I号、Ⅱ号膏治疗伤口,疗效会更加显著,治愈天数也会大为减少。
四、综上所述,伤口愈合膏疗效显著,是与下列各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1、以注重补养气血及多种维生素,抗氧化,满足了伤口愈合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激发了人体的整体生理功能,提高了人体的免疫力,使伤口快速愈合。
2、运用了“发酵药”,药物在发酵过程中,开发激活了新的生理活性物质,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发酵使其药物分子键断裂,大分子营养药物变成小分子营养药物,能使细胞吸收,可激活和修复人体受损细胞,促进细胞再生,使人体细胞能发挥良好的机能。
3、加重“发酵药”和其它营养药之量,再与止血生肌、抗菌消炎药有机紧密结合为一体,形成了新型高效营养;高效止血生肌;高效抗菌消炎药。
4、开创了蓬松软膏之先例,保持了伤口的湿润性愈合。使创面无结痂、无疤痕等现象。软膏中使用了纤维较多的黄芪、灵芝、使软膏质地松散,似海棉样,有吸水和放水之功,有效保持了伤口的湿润度。使脓液及其病理产物易于排出,也能使有效成份易于进入创面细胞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
5、有优良品质的软膏基质,对提高药物的疗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基质采用了以糖类为主的水溶性基质:如蜂蜜、饴糖它是粘合剂、保湿剂、又是营养剂。所含A、D、E抗氧化类的维生素等多种成份,有抑菌、止血、生肌的功能,这正是伤口愈合所需要的有效成份,是一举多得。再与营养植物油及凡士林相混熔,组成了具有多种功能混合型的优良软膏基质,使软膏的疗效大幅度提高。
6、制剂中含有一种胶体物质,如:白及胶、果胶等,均属水溶性物质。对药物的释放与吸收,病理产物的排出,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制剂的稳定性,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且能在湿润伤口创面形成一种保护膜使外界的异物、细菌不得侵入,其内的血液,有效物质等,也不得流失于外界,使人体在短时间内,达到内外环境的平衡,形成了良好的止血、消炎、生肌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视病情灵活选用Ⅰ号、Ⅱ号膏。
3、本品仅供外用。
Claims (6)
1. 一种伤口愈合膏,包括药物和软膏基质,其特征在于,药物成份是:黄芪、当归、灵芝、三七、黄连、白及、连翘、冰片、防己和豆腐;软膏基质成份有三种:①糖类:蜂蜜和饴糖;②植物油类:茶油和芝麻油;③凡士林;将黄芪、当归、灵芝和豆腐混合发酵后和非发酵的三七、黄连、白及、连翘、冰片和防己的细粉混合,再和糖类、植物油类、凡士林组成的软膏基质混合搅匀制成的外用药膏。
2.一种伤口愈合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一、准备药物原料,重量配比如下:
A、发酵药:黄芪25-45g、灵芝14-26g、当归14-26g和豆腐50-90g;
B、非发酵药:连翘14-26g、白及17-33g、三七3.5-6.5g、冰片3.5-6.5g、黄连3.5-6.5g和防己13-27g,并按处方量,均单独粉碎成细粉,备用;
C、软膏基质材料:蜂蜜175-325g、饴糖175-325g、茶油40-80g、芝麻油45-85g和凡士林85-165g;
二、将发酵药混合发酵,发酵方法如下:
A、按处方量,称取中药黄芪、当归和灵芝,干燥混合粉碎成粉,备用;
B、从市场购入新鲜食用白豆腐,备用;
C、按处方量称取已备好的黄芪、当归、灵芝混合粉,用蒸馏水湿润后与处方量的白豆腐充分混合均匀,揉搓成粗颗粒状,或小团块状,平铺于木箱或席蒌内,上面覆盖干净湿润纱布或棉布,保温,一般室温在30~37℃,相对湿度70~80℃,经4~7天发酵,待生长出黄白色菌丝时,取出备用;
三、制备软膏基质:按基质处方量,称取蜂蜜、饴糖、茶油、芝麻油和凡士林,分别置入加热器皿中,搅拌,加热至100~120℃,20~40分钟后,用多层消毒纱布,乘热过滤到配料桶中,搅拌均匀;
四、制备软膏:按处方量称取已备好的发酵药与处方量的防已粉末充分混合均匀后,兑入温度在40~50℃之间的软膏基质中,不断觉拌均匀,再依次加入处方量的非发酵药黄连、三七、连翘、白及、冰片的细粉混合、充分搅拌至冷;软膏瓶消毒后,将上述冷后的软膏,按一定量,灌装于已消毒的软膏瓶内,封口,贴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愈合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发酵药物中,添加有血蝎3.5-6.5g、大枣13-27g和黑木耳3.5-6.5g,制成以止血生肌为其主要作用的伤口愈合膏I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愈合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发酵药物中,添加有绿茶叶15-29g、栀子10-20g和山楂5-11g,制成以抗菌消炎为其主要作用的伤口愈合膏Ⅱ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口愈合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发酵药物中,添加有血蝎3.5-6.5g、大枣13-27g和黑木耳3.5-6.5g,制成以止血生肌为其主要作用的伤口愈合膏I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伤口愈合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发酵药物中,添加有绿茶叶15-29g、栀子10-20g和山楂5-11g,制成以抗菌消炎为其主要作用的伤口愈合膏Ⅱ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07905.6A CN103933363A (zh) | 2014-05-18 | 2014-05-18 |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07905.6A CN103933363A (zh) | 2014-05-18 | 2014-05-18 |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33363A true CN103933363A (zh) | 2014-07-23 |
Family
ID=51181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07905.6A Pending CN103933363A (zh) | 2014-05-18 | 2014-05-18 |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33363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4325A (zh) * | 2015-06-30 | 2015-10-21 | 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 | 烧伤烫伤外用膏药 |
CN105250696A (zh) * | 2015-10-27 | 2016-01-20 | 陈远征 |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12445A (zh) * | 2017-08-29 | 2017-12-01 |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柏枝茶油止血膏及用法食品药膏日化品理疗药膏 |
CN113230409A (zh) * | 2020-12-28 | 2021-08-10 | 上海奥茵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复合基质软膏 |
CN116808141A (zh) * | 2023-06-21 | 2023-09-29 | 浙江医鼎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 一种伤口护理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5-18 CN CN201410207905.6A patent/CN10393336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4325A (zh) * | 2015-06-30 | 2015-10-21 | 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 | 烧伤烫伤外用膏药 |
CN105250696A (zh) * | 2015-10-27 | 2016-01-20 | 陈远征 | 一种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中药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412445A (zh) * | 2017-08-29 | 2017-12-01 | 宁波保税区攀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柏枝茶油止血膏及用法食品药膏日化品理疗药膏 |
CN113230409A (zh) * | 2020-12-28 | 2021-08-10 | 上海奥茵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中药复合基质软膏 |
CN116808141A (zh) * | 2023-06-21 | 2023-09-29 | 浙江医鼎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 一种伤口护理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97304B (zh) | 一种调节女性阴道微生态的凝胶 | |
CN103933363A (zh) | 一种伤口愈合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727236A (zh) | 治疗招财鱼赤皮病的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50092A (zh) | 一种治疗外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81439A (zh) | 一种治疗创伤、糖尿病足和皮肤溃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97960A (zh) | 一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效的医用敷料及制法 | |
CN101879219A (zh) | 一种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60620A (zh) | 一种用于外伤处理的中药制剂 | |
CN101332286B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55773A (zh) | 一种足浴养生康复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584761B (zh) | 一种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丁香独活复方汤 | |
KR101125758B1 (ko) | 여성 국부 청결용 세정제 조성물 | |
CN100471518C (zh) | 五虎白冰散 | |
CN102961633B (zh) |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风湿病的制剂 | |
CN104922449A (zh) | 一种中药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7244A (zh) | 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53866A (zh) | 一种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 | |
CN100387289C (zh) | 犬油烧伤止痛膏 | |
CN101513458B (zh) | 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011B (zh) | 一种治疗雏鹅白色念珠菌病的口腔用药物 | |
CN108420969A (zh) | 四季祛痘蜜延浆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0509032C (zh) |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33662A (zh) | 二方快愈淋巴结核的方剂和炮制 | |
CN105079337A (zh) | 一种预防褥疮的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25926A (zh) |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